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801093974
作者:[英] 安吉拉·默克罗比
页数:255页

章节摘录

  流行艺术表演者的职业性真诚,他或她想表达可以辨认的灼热的真实情感的渴望,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在每一种情况下,返归真实生活和真实情感的指涉,都纯粹是形式上的或是风格上的——一种无所指向的特殊风格。詹姆逊虽然准确地解释了这种“用死语言言说”的现象,但他没有把对它的接受联系起来加以考虑。这或许是因为他对“后现代状况”的分析多半聚焦于艺术,而不是大众文化,而在大众文化领域里,他对观众或消费者的学术性关注还是太少了。然而,在詹姆逊的论点显得最为恰切的领域里,也即是流行音乐及其附属形式的领域里,消费者或乐迷的地位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如何从概念上来理解这种整合却更成问题。桑塔格把摹袭与其忠实观众——男同性恋者——联系在一起,这很有启发性,因为她揭示出围绕着社会中的少数人发展出来的一种关系是如何努力争取一种文化形式的,为了这种文化形式,他们觉得值得以他们碎裂的和性变态的身份作为代价。对风格和快感的这种双重坚持使得其产品无论是对圈内人还是对圈外人都颇具吸引力。其结果是矫揉造作的风格被吸纳进了大众化趣味的主流之中。桑塔格的方法很管用,因为她不过多谈论纯粹的或原创性的“艺术”创造,而是描述形式如何才能被接收并被重新组装,以迎合受到争议的群体的需要。这常常意味着要超越这些形式的表面上的意义和作用。凭借这种能力,男同性恋文化在过去几年里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它表述得既清楚又坦率,同时也坚持一种既是审美性的又是政治性的话语。在流行音乐里,像“弗兰基去好莱坞”(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布朗斯基节拍” (Bronski Beat)这样的乐队和像马克·艾尔蒙德和乔治男孩这样的歌手,都已经利用了许多桑塔格所描述的摹袭的因素,既在主流音乐界获得了成功,同时又没有消磨掉对同性恋的颂赞。  桑塔格评论的长处就在于它们强调了中介的作用。她把观众、消费者和“同性恋伙伴”都纳入到画面之中,而没有滑人“经验主义”。我们应该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流行音乐和当代青年文化。如果不把朋客、艺术学校、伦敦和“受过教育的”亚文化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也就不可能理解从中产生的乔治男孩和“文化俱乐部”何以会崭露头角。  而倘若媒体形式这样难以摆脱,那么“假如非真实如今都在每个人的掌握之中”(Eco,1984),就没有理由假定对摹袭、戏仿或极端的矫揉造作(按照定义)的消费,就没有颠覆或批判的潜能。我们不应轻易地把具有迷惑力的闪亮光滑的东西贬黜到固守非政治性的领域中。对于左翼来说,承诺赞同真实以及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是必需的,但是从左翼对尼尔·金诺克在特莱西·乌尔曼的录像带里露面这件事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它仍然保留着一种(可以理解的)僵硬性。这种情况本不应出现。  ……

内容概要

安吉拉·默克罗比(Angela McRobbie)是伦敦泰晤士维礼大学(Thames Valley University)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大众文化和青年文化研究,著作有《英国时装设计》(1998)和《在文化社会:艺术、时装和通俗音乐》(1999)。

书籍目录

第1章 后现代性与文化研究
1.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2.文化研究中的“新时代”
3.后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研究
4.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真正的我”

第2章 文化理论领域里的关键人物
5.苏珊・桑塔格的现代主义风格
6.《拱顶长廊》和沃尔特・本雅明在文化研究中的地位
7.警觉的策略:盖亚特里・斯皮瓦克访谈录

第3章 青年,媒体,后现代性
8.旧衣服和旧货市场的作用
9.闭上嘴,跳舞吧:青年文化和变动中的女性模式
10.不同的青年主体:青年文化社会学
11.后现代大众传媒时代的道德恐慌

作者简介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是默克罗比的文集,1994年出版。作者从大众文化入手,用大量篇幅论证后现代主义并不否定社会性和道德性,而是为政治参与和社会变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空间。

图书封面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后现代主义解构的结果是绝对的相对性取代了相对的绝对性。于是,在许多人眼里,相对客在的真理观消释了,就连起码的善恶观也不复存在了。于是,过去的“一里不同俗,十里言语殊”成了如今的言人人殊。于是,众生喧哗,且言必称狂欢,言必称多元,言必称虚拟。这对谁最有利呢?也许是跨国资本吧。无论解构主义者初衷何如,解构风潮的实际效果是:不仅相当程度上消解 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甚至对国家意识形态,至少是某些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民族凝聚力都构成了威胁。然而,所谓的“文明冲突”归根结底是利益冲突,而“人 权高于主权”这样的时鲜谬论也只有在跨国公司时代才可能产生。众所周知,外国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向来重视文学,尤其是经典作家在反映和揭示社会本质方面的作用。马克思在分析英国社会 时就曾指出,英国现实主义作家“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恩格斯也说,他从巴尔扎克那里学到的东 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列宁则干脆地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这并不是说只有文学 才能揭示真理,而是说伟大作家所描绘的生活、所表现的情感、所刻画的人物往往不同于一般抽象的概括、数据的统计。文学更加具体、更加逼真,因而也更加感 人、更加传神。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载道与传道功能更不待言。站在世纪的高度和民族立场上重新审视外国文学,梳理其经典,展开研究之研究,将不仅有助于 我们把握世界文明的律动和不同民族的个性,而且有利于深化中外文化交流,从而为我们借鉴和吸收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他山之石 ”。
  •     写道德恐慌 写得非常棒!媒体,代表们某个团体的机构,以及政党,他们都把亚文化作为各自的战场,都试图从自己的利益去赋予亚文化解释。政党主要在于想利用道德恐慌,来达到人民团结的目的,增加社会凝聚力。
  •     安吉拉·默克罗比声称:在阐释后现代主义时,既不要像鲍德里亚那样视其为洪水猛兽,也不要像詹姆逊那样一心想恢复现代性的正面价值。我认为生活在后现代景况这一断层线边缘,即意味着会遭遇到一些问题、困境和差异,它们已经浮现出来,而不再‘隐藏在历史之中’(Rowbotham,1973)。”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状况,正如她所说,已然显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力量正在悄然地不断改变文化的公共空间,在恶搞、鄙视、垃圾这样的青年流行语中,这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悄然改变,随意解构文化名人、大片、经典的时候,在80后随意臧否人和事的时候,不断有人惊呼这一代人怎么了?批评也是愤激的,比如这是垮掉的一代,这一代人自己还不怎么样,就已经开始藐视一切。是的,我想我们这一代人和以前的60、70出生的人是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比他们更有勇气去鄙视金钱的庸俗和权势的龌龊,在必要的时刻,我们会选择拒不合作的方式,而不是一言不发,低头进入一个被收编的体制。即使进入,我们也不会轻易去认同前辈们的价值和判断。这诸多现象体现了一个共同特点:拒绝经典和权威,随意解构一切,拿自己也不当回事。这种行为方式带有很大的非理性特点,安吉拉表示,这种方式并不向左翼政治家和学者认为的那样有害,它有可能为改革政治和革新文化带来某种新的契机。安吉拉提出:“我认为表层的东西并不必然意味着文化会跌落到无意义、无价值的地步。对所谓的琐碎小事的分析不应仅停留在符号学阅读的层面上。在此意义上,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就仿佛是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使文化批评家们的目光从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转向物象之间以及不同的文化形式之间的社会学意义上的运作。”按照这种观点,我们在观察和评论流行音乐、电影、肥皂剧时似乎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按照常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来进行。而在过去,我们讨论文化现象,或者文艺作品时,我们很容易使用这样一些词汇:艺术品位、思想性、内涵,或者好作品应该向经典看齐这样一些陈词滥调。如果你想弄清自己所处在一个怎么样的文化进程之中,在这个进程中自己可能会有什么作为,我真诚地给你推荐这本书。因为,对于我来讲,如果打算做好一件事情,我会先去弄清楚外在的大前提,然后再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在该书的第三章,安吉拉或许会给你提供一些启示,当让它有可能不是经典式的,但一定会对我们有启发,第三章的标题是:青年、媒体、后现代性。如果你是从事媒体行业的人,这本书就更应该去阅读了,我现在正在愉快地阅读这本书,不过很奇怪,豆瓣上的封面和我手上的这本06年9月印刷的这个版本不一样,应该内容是一样的吧。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最后一章有关街拍,古着的分析很有意思。
  •     部分有用
  •     恩啊~这个版本还是木有俺的SAMA翻得好~哈哈~又当狗腿子了~
  •     太多例子地区局限性太大没有普遍意义,学理性条理性的表达也显得混乱。亮点是启发我们对更多亚文化和非主流做更多社会、经济、地理综合上的文化研究
  •     我怎么可能读得下去呢呵呵= =
  •     还行
  •     word妈,好散
  •     写论文时以为是自己的发现,其实前人早已总结出规律了。如今的一切奇怪的不合常理的社会现象,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     读了之后觉得有点乱,女性主义、亚文化啥啥的……
  •     可以作为了解6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一个视角。
  •     才女译书
  •     图像与媒体的重要性:媒体与现实交混,图像自我指涉,媒体的影响权力机制。后现代的碎裂:挑战强权的可能性,身份定位支离破碎。考察话语也要考察话语的生产过程。关注日常生活的政治性。
  •     参考文献
  •     什么玩意儿
  •     不错。
  •     最后一章比较有价值,从母亲的视角观察青年人的亚文化狂欢,还有对于现代碎片性的两种观点罗列。
  •     本书真知卓见随处可拾,如作者认为,在阐释后现代主义时,既不要像鲍德里亚那样视其为洪水猛兽,也不要像詹姆逊那样一心想恢复现代性的正面价值。生活在后现代景况这一断层线边缘,即意味着会遭遇到一些问题、困境和差异,它们已经浮现出来,而不再“隐藏在历史之中”!当前中国的大众文化状况,已然显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力量正在悄然地不断改变文化的公共空间,这本书对我们应对现时浮躁的社会与文化是一个启示与警醒!
  •     not that bad
  •     消费的年代,不是保存的年代,所以物品也不经久耐用。 民主的年代。“民主”是哲学意义上的民主,是大众化。
  •     写得很磨叽的论文集,作者是女性并且具有很强烈的女性主义倾向,所以文章充满了焦虑感论辩和政治性引申。读起来有些艰难,经常一目十行地走神,以至于每一页都摸过一遍还是不知所云。但是,从拓展知识体系的角度是一部很好的读物,因为它真的不算厚。。。
  •     看不懂啊看不懂
  •     竟然是论文集 太坑了
  •     有些章节过于支离破碎,读起来莫名其妙的,最后关于后现代语境下的青年与媒体的几个主题的讨论还是可以做进一步的讨论的,尤其是消费社会对于青年亚文化的影响,自媒体时代的道德恐慌等问题。其实就整本书而言,作者所强调的还是后现代语境下对于文化研究的变革上,不论是后马,女性主义与文化研究的再结合,还是社会学与文化研究的跨界互补,只是作为一本论文选集,薄薄一本书很难把这些问题说清楚,所以作者更多也只是提出一个思考的角度了。
  •     一本因自己知识量太贫乏而不知所云的书
  •     最后一章比较无聊。还有对女性主义不太感兴趣。
  •     文化与思潮,都是相互影响的,但是如何影响,如何呈现,却是这本书给人大开眼界的地方!
  •     我喜欢她昂扬向上的性格
  •     读完后忘光了
  •     突出贡献是评价苏珊桑塔格的评论太“高级”,和把青年文化当作亚文化的一种,放到文化研究里面。并且谈论青年文化与其他社会组织的联系。
  •     从后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的角度研究大众文化。
  •     中文译本比英文还难读。
  •     桑塔格那一章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