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文化 > 东亚文明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
ISBN:9787214070791
作者:[美] 狄百瑞
页数:135页

章节摘录

  分析家们(包括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曾试图解释过去30年中这场幸与不幸的惊人逆转,他们越来越转向把各种文化因素当作是关键。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或许并不十分认识到这一点——已经从文化的角度在重新界定东亚的真正意义以及中国对东亚的最重要的关系了。  这一姗姗来迟的认识有一个原因是,直到最近,现代化大体上都是被人从迅速变化的角度来看待的,几乎照例不变地被看作一个革命的过程。很少有分析家停下来想一想,成功的关键倒可能更深刻地植根于社会过程和文化传统之中。今天要认为这些奇迹单纯从本土因素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到解释,那也会犯同样错误;因为这些成功大大有负于西方、尤其是战后美国的援助和贸易。然而并非所有这种援助的好处,都能转化为东亚民族所曾做到的那么良好的效果;很可能是东亚人从自己过去所带来的文化特性、技巧和训练,使他们能够更充分地利用这些机会。而且,无论他们移民到哪里,他们几乎都能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并不只是在他们原来的居住区而已,——这就提示着,这类心灵与精神的特性并不仅限于东瓶的土壤。  在这方面,进步倒不是认同于民族国家,而更是认同于在传统的民族架构之外的环境中经常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来的那些民族或集团。唯独在日本,这一结果曾被认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民族发展;在像香港、台湾、新加坡这类岛屿飞地和其他海外社区中以及在像朝鲜那样分裂的国家中,这种能力也是同样地显著。甚至在西方的城市中心和大学社区里,数量很大的东亚人也正在成功地打入高等教育和上层职业之中,他们表现出了同样的能力。  ……

内容概要

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当代美国研究远东思想史的权威学者。他以毕生精力从事于这一专门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著作宏富,对宋明理学尤有精湛的研究和丰硕的成果。几十年来他一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曾兼任副校长和东方语文系主任。

书籍目录

作者为本书中文版所写的序言
序言
第一章 古典的遗惠
第二章 佛教时代
第三章 新儒家阶段
第四章 东亚的近代转化
第五章 后儒家时代
第六章 东亚与西方:互相追赶
索引
译后记

作者简介

无论在古典形成时期、佛教传入时期、宋明新儒学时期,还是近代东、西碰撞时期,在以儒家为价值内核的东亚文明内部,均展开过持续的思想对话。而狄百瑞教授的这部《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正是以此种对话性为主线,来追问支持文明之发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缘此,《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并非表现为单纯的回溯,还更表现为积极的前瞻,因为借助于上述“既分又合”的辩证形态,作者展示了他所向往的未来世界文明的典型存在样式。

图书封面


 东亚文明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一直都喜欢这套书
  •     切豆腐块?切莲藕?...但是,下刀神速。
  •     虽然论述多有启迪,但“东亚文明”一词显然不应如此单薄。
  •     很明显,作者对于思想史问题的把握要远甚于对一些基本史实的认知。值得一提是,翻译问题。我不知道何兆武先生具体翻译了多少篇幅,也不知道何冰何何兆武有什么关系。但我确实觉得,能把概述型文章翻译得如此惨不忍睹真的很不容易。如果用“信、达、雅”三项基本要求去审查的话,那至少“雅”这一项肯定不合格。
  •     系列丛书之一,值得看
  •     好书 讲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     本书作者是研究宋明理学(英文世界称之为“新儒家”)的汉学家,本书是他对于东亚主要是中华文明史的概要性解读。
  •     一本提纲挈领的小书,比较新颖的是将东亚作为一个文化整体观察,其他just so so,不可避免有一些常识错误,不知道是原文的问题还是翻译的,看到何兆武的名字,我想大概是狄百瑞的失误的可能性更大些。
  •     这系列的书都是不错的
  •     有两只喜鹊飞到河那边的村庄去了,有一只喜鹊飞到了丁丁家的院子上空,它们“喳喳喳”地叫着,急急切切。
      村头,几个玩耍的孩子仰头望着天空中飞舞的喜鹊,觉得它们很好玩,眼珠跟着它们的飞行转动着。村巷里,一个老头抬头看了一会儿喜鹊,在嘴里说了一句:“两个鬼东西,叫得烦死人了!”低头走他的路去了。
    正在菜园里干活的奶奶抬头向天空看去,见喜鹊一副焦躁不宁的样子,心里很奇怪:怎么啦?见鬼啦?
      这一刻,油麻地有许多人都在仰望天空,但却没有一个人明白喜鹊们的意思。
      现在,丁丁的目光几乎可以平视那只小鸟了。在水光的作用下,它好像变大了,简直有鸭子那么大。
      丁丁向它伸过手去,就在这一刹那,脚下一滑,他沉没到水中。当他一阵挣扎,从水底冒出水面时,他看到了那只鸟:因为突然一惊,它居然振翅飞离了水面,正拼命拍打翅膀,向高空飞去……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油麻地村一个叫亮子的男孩玩耍到了河边。他看到大河中央漂着一件衣服,但因心思在玩耍上,并没有很在意。又玩耍了一会儿,他浑身一激灵
  •     阿斯顿撒大师大师大师的撒打算打
  •     很一般,可能真是翻译问题,写新儒家那章和前后有明显断层;也可能狄百瑞盛名之下?就看懂一个意思:东亚文明是由四次重要不同思想观点对话融合而成的,其缺点优点均源于这四次融合——固然其底色是第一次华夏的百家争鸣奠定的,今天要和西方文化进行第五次融合。
  •     书籍较薄的篇幅中介绍了东亚文明发展的5个阶段。
  •     狄百瑞的整体思想。站在中国,想到永远是想别人怎么看我们;然而常常忘了去看别人。吊诡的是,其他儒家文明也是这么干,站在日本只看日本,站在韩国只看韩国,东亚毕竟不是一体,而更像由一个母体分裂形成的各个异形,只是内心中始终流着某种共同的东西,想要变成一个整体,不但是地理上有难度,心理上更是难以接受——毕竟分家这么多年,何必又要在一起?
  •     见识不错。翻译质量太低。
  •     好的,好的,真是极好的
  •     狄百瑞对东亚文明史的阶段划分,当然这个大前提就是东亚文明是一个潜在的文明共同体(不否认中国的中心地位)。五个阶段的划分其实并不是太新奇,毕竟佛法西来,两宋新儒学对古典东方文明的塑造是革命性的,最后中西文明的碰撞更有全球意义。重点倒是对五个阶段各自的分析和解读,另外是看到中国和韩日的差异之处以及相应的解释。
  •     作者在回溯东亚文明发展的同时,更是对东亚文明发展的前瞻。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东亚文明
  •     作者眼光精微,而又宏远。可与《中国转向内在》比照观看。
  •     比较史能做到这个份上,随便说点什么都有其深刻背景。
  •     好书,角度不同,读后有很大收获。
  •     本书总结了东亚文明各个发展阶段的背景和动力及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使我们知道各文明间的优劣之处。
  •     有一些启示
  •     西域为东西座标。
  •     翻译差了点,但是这种将整个东亚文明置于同一大框结下,进行比较,从不同的角度看儒家思想,并对西方文明进行反思,提出了问题,是很值得学习借鉴的。而且很多观点非常犀利,获益良多。
  •     这个系列的书都非常的好。除了这本,有一本《中国转向左》同样是近似的西方观察东方文化历史的研究。从外人(西方)的观点和角度来研究中国的文化,包括宗教和儒学,真是让身处其中的人,每每有恍然的感觉。
  •     去年11月看的,看摘抄看到一些当时想继续读的文章和书,还想关注佛教对于日本的适应- -
  •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这一系列的书都非常好。
  •     以各个时代的官方主流思想为主线,试图串通起东亚各个国家共同的精神气质。对于未来世界的前瞻与罗素的主张不谋而合。东方的精神力量如同如来佛的手掌(五指山),会给狂飙突进的世界给予一些有益的劝诫。
  •     宏大的结构
  •     在第四章“东亚的近代转化”中,作者分析日本和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不同的历史条件。这个问题在高放的《清末立宪史》和马里乌斯·B·詹森主编的《剑桥日本史》(第五卷)中也都非常细致地谈论了。
  •     amerika
  •     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宏观考察
  •     一,上古至秦汉古典:儒道墨法;二,佛教时代:佛和儒等东亚本土传统;三,新儒家时期:新儒家与佛;四,近代转换:新儒家与西方;五,后儒家时期。第一章讲孟荀墨最好;第四章讲到毛和长征不错;第五章胡瑗质用两科(理、工)不错;鯈忽凿窍(庄子)的故事不错;其它基本平平。二月。
  •     非常好的书,值得期待。
  •     他这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不错,这本书不贵,就买了,还没看了。
  •     要想短时间之内掌握中国思想史,这本书可作为门径。品相不错,推荐。
  •     第一章“古典的遗惠”第四章“东亚的近代转化”第五章“后儒家时代”都是很可一读的。通透!
  •     语言比较生硬,不够流畅。
  •     獨立成章,獨愛一篇
  •         读罢《东亚文明》,发现以前没读狄百瑞的书,是个损失。五个阶段,一是上古至秦汉的古典阶段,遗惠后人,二是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文化力量占统治地位,三是新儒学时期,四是近代的转换,五是后儒学时期,即当下。五个阶段实际是以对话——包括各种思潮之间及思想与制度之间相互作用——为着眼点,对历史的重述,这种重述是颇为简略的,可也是颇为有力的,尤其是对某些思想及历史现象的概括和把握,格外准确,令人击节。   如论儒墨,狄百瑞指出,孟子的理想是一种人道政府,提出各种政治和经济组织问题,他并不提墨子,却招招指着墨子。这些问题,墨子是强烈真诚、直截了当地希望依照一种单纯的极权主义的观点动员起一切力量来达成的。另外,相比孟子以“人性善”为基石对人类组织前景的乐观估计,荀子以“人性恶”假定对“礼”的强调,更容易
  •     8.4元买入,这套书收了不少,很喜欢,价格很难下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