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基姆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2
ISBN:9787538250732
作者:(英)吉卜林
页数:312页

内容概要

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作家和诗人,英国短篇小说大师。1865年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是艺术学校的校长、艺术家、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馆长,对吉卜林后来的写作影响很大。
吉卜林6岁时被送回英国上学,在一家儿童寄养所生活了5年。他从小就熟悉印度的自然风光和民间传

书籍目录

基姆  “生活长河,此处独好”    ——关于吉卜林与《基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马克思主义与自由  应该汲取什么样的教训?  哈瑞·麦山写的序言  赫伯特·马尔库塞写的序言  晨侧版导言:革命的辩证法:美国之根和马克思的世界人道主义概念  1982年版序言  第二版导言  第一版导言  第一部分  从实践到理论:1776-1848  第二部分  在历史转折点的工人与知识分子:1848-1861  第三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四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马克思主义的大分裂  第五部分  我们时代的问题:国家资本主义与自由情人、母亲、战士和女王戴灰眼镜的人近东开辟史诗圣女贞德关于厄洛斯的思索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神驼马

编辑推荐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Kim

作者简介

吉卜林被称为"英国的巴尔扎克"、"狄更斯的继承人",他倾注在那些以印度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的思想,打上了地地道道的英国殖民扩张的标记。这在《基姆》中也不例外。但是读者更能够从中领略和体会到广袤深厚的印度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

图书封面


 基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魔幻的冒险  世纪之初的吉卜林,在公众眼里几乎是一个宗教圣徒式的人:他的生活观带有《旧约》的色彩,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赤裸裸的清教徒式的惧神色彩,他的伦理有着“赤胆忠心的义务感”的理想主义,他是一个“遵纪守法的旗手”和“勤劳与安分守己的颂扬者”,在义学上有人盛赞他的想像力,称他身上有一种“想像的天赋和感情的理想”(那时,吉卜林嫖妓的丑行还没有公之于众)。“帝国诗人”吉卜林几乎成了一个合乎维尔森时代“高尚、纯洁的理想”要求的一个完美的样板。  作为诗人的吉卜林,他的风光是属于19世纪90年代维多利亚时期末期的,从他最盛销也是最主要的诗歌作品《兵营谣曲》(1892)来看,出现在叶芝为先导的现代主义诗歌之前的吉卜林,写作的多是面向大众的普及型诗歌。他是一个通俗的轻喜剧的诗人。这个出生于印度孟买的艺术学院教师的儿子,除了6岁至17岁时被送回英国接受教育,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几乎都在印度游历,对印度的风土人情和英国殖民者在当地的生活有着相当透彻的了解(一般认为他写得最好的都是一些有关印度的作品)。《兵营谣曲》和随后的《七海》(1896)写在印度的英军士兵的感受,用伦敦下层市民的土腔俗语和杂耍剧场的通俗歌曲乐调造成一种特殊效果,内容上则夸耀日不落帝国的军威,“白种人的责任”,英国人的坚毅和幽默,而对于“法律以外的次要种族”则揶揄、嘲笑,以一个主人和保护者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更多的时候是觉得他们怪诞和不可理解。对于英国读者,他笔下的“东方情调”无疑有着很大的诱惑:“—在古老的毛淡棉宝塔下,朝东看着大海,/有一个缅甸姑娘坐着,想着我,/棕桐树上吹着风,庙宇里钟声齐鸣:/‘回来,英国兵,回到曼德勒!’”在19世纪末叶的英国诗坛,吉卜林的普及不仅仅因为他出色的技巧,更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抓住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在英帝国达到极盛而走向败落的转折点以伦敦小市民的代言者自居,用他们能够接受的通俗方法写出了他们的感受。从英国诗史的发展来看,吉卜林的出现是对于前拉斐尔派和唯美运动的一种反叛。当一批诗人越来越走向孤独、幽闭,必然有人以一种为大众接受的声音走到台前,当然“帝国诗人”吉卜林的出现还是英帝国在世界版图上日益萎缩的具体情势在文学上的一种回响—越是颓势之下越需要一种精神上的自慰。  从1903年瑞典文学院开始注意到吉卜林“天才的创造力”到1907年的获奖,其间吉卜林最为人称颂的作品是动物故事集《林莽之书》(1894)和长篇小说《基姆》(1901)。后者是他最后一部以印度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部流浪汉小说,小说主人公凯姆巴·奥哈拉,绰号基姆,是驻扎在印度的爱尔兰士兵的孤儿,一个小无赖,吉卜林通过这个人物试图表达他对东方人的理想。这部情节小说在情节结构上有两条线,一条线是一个来自西藏的喇嘛去寻找一条涤罪的河流,另一条线是小无赖基姆被利用去完成英国人交给的侦察任务。基姆和喇嘛的忘年友谊是这个小说最感人的地方之一,它如同一个寓言传达了吉卜林的理想—“对保护世界负有心灵承诺的心灵之美”。其他如喇嘛初次看见火车的惊恐,对寻找一条传说中的河流的执著和行途中充满尘土味的村景的描写也非常动人。小说的圆满结局是喇嘛寻找到了那条河流,基姆完成秘密任务后身心受创,在他的照顾和抚慰下又恢复了活力。在小说1000多英里的旅途中,吉卜林既好奇又略带炫耀表演地描绘了异国情调的城镇、乡村、森林原野和习俗,当人们据此称赞这位不列颠帝国殖民史诗的歌手是一位“当代最伟大的叙述家”,具有一种“几乎是神造的想像力”和使原野风光“突然变得像魔影”的观察才能时,并没有考虑他为当代叙事文学是否做出了新的贡献。最好的长篇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结构松散脆弱的《消失的光芒》了。不过吉卜林的某些短篇倒是非常出色,那都是一个个处于魔幻般的气氛中的故事,汇集了一幅幅冒险家的精彩肖像。他那种交织着玄奥色彩的故事情节启发了福克纳和海明威,连博尔赫斯也从中获益匪浅。
  •     也许有些人会以为自己对吉卜林的作品一无所知,但是也许您看过迪斯尼的经典动画片"丛林故事"。自觉的灵、英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小说家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出生于印度孟买,吉卜林的成就很高,他的作品简洁凝炼,充满异国情调,吉卜林的作品在20世纪初世界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吉卜林的“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他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第一位获此奖的作家,也是至今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得者。吉卜林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的作品既有反映他的印度生活现实的小说《山中故事》(Plain Tales From The Hills), 也有儿童读物的经典童话著作《从林故事》(也译为丛林之书(含续篇),The Jungle Books)和《如此故事》(Just So Stories),还有为儿童创作的充满神奇色彩的小说《基姆》(Kim)、游记《从大海到大海》、 诗集《营房谣》(Gunga Din)、短诗《如果》(If—)以及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吉卜林的《丛林之书》里的动物故事,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传遍了全世界。吉卜林丰富的知识,奇妙的想象力,幽默的文笔,创造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童话世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受孩子喜爱的故事之一。有人评论道:“它们不像是在现代炉火旁讲给孩子听的童话,而更像是在世界的清晨讲给成人听的故事”。有部经典的电影里有这么一句话:“吉卜林是要静静地去读的。”   吉卜林也被誉为是“短篇小说艺术创新之人”,在短篇小说方面,他是无与伦比的。吉卜林曾被授予英国爵士头衔和英国桂冠诗人的头衔,但都被他放弃了。吉卜林也以其作品高超的文学性和复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吐温曾热情洋溢地赞美吉卜林的作品说,“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 吉卜林对科幻小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科幻小说家们表露出来的,科幻小说家坎贝尔评价吉卜林为“第一位现代科幻小说家”。此外,吉卜林与国外童军运动的联系非常紧密。童军的创始人经常使用《丛林奇谭》和《基姆》中的内容来教育他的童军成员,甚至直到今天,这些联系依然存在,不仅一些运动以《丛林奇谭》的主角印度小男孩毛克利命名,而且一些童军中的成年助手也以丛林之书中的名字命名。     吉卜林的诗词创作同样丰富多彩, 感情真挚, 一首在英国脍炙人口的的著名短诗《如果》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在1995年BBC的“英国人最喜爱的诗”的民意调查中,这首立意于克制主义和淡泊主义的诗被选为吉卜林最著名的诗。以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写给他12岁的儿子的诗,短短的一首诗,语言质朴,风格简约,平淡之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令人久久回味。
  •       我终于理解为什么说吉卜林是典型的种族主义作家了,在他的笔下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赤裸裸的“白人至上主义”。此书中的基姆不就是《丛林之书》的狼孩吗?如果把印度人甚至亚洲人都当成动物的话。事实上在吉卜林心中也正是这样认为的吧。  书是非常精彩的,吉姆是一个爱尔兰军官的后代,父母早亡使其成为印度的一个街头流浪儿,不过显然他的血统是“高贵”的,他非常机灵,无意中成为了大英帝国的探子。然后他遇上了一个喇嘛,开始了书中的经历。此书的魅力显然就是那印度社会以及文化了,这与狼孩中的印度丛林感觉是一样的,都充满了异域风采。而基姆的经历故事有着深深的“白人优越”的内涵,书中的印度人基本没一个高尚的,就是喇嘛也有着一丝的贬意。总之我还算喜欢故事内容,但很不喜欢书中的精神。不过现今来看大英帝国又有着一丝的讽刺。如果把基姆在最后的“反思”当成写实的话,那吉卜林倒是成为了“先知”。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悠悠世间 此处独好
  •     “大千世界,熙熙攘攘”。小男孩基姆念念不忘的“大游戏”就是“大博弈”,“这个游戏范围很大,我们每次只能看到一部分”。
  •     以GREAT GAME为背景的小书一本
  •     宗教
  •     6折收袋
  •     《马氏日记》写道,1914年11月底到12月初,马林诺夫斯基读完了吉卜林的《基姆》。初时不以为然,待我自己读完之后,才恍然大悟,《基姆》中也隐藏了一位日思夜想要进入皇家地理学会的民族学家——克莱顿上校。吉卜林对这位维多利亚时代民族学家的工作与梦想还作了两页的描述,怪不得马林诺夫斯基心中念念。以后得写一篇“吉卜林与马林诺夫斯基时代的人类学家”。
  •     翻译得有点别扭
  •     吉卜林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也是获诺奖的作品,属儿童文学一列,但是喇嘛的加入和基姆的种族身份使这部小说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     纯真的喇嘛和善良有趣的基姆
  •     吉卜林最为出名的长篇小说,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英国殖民、列强博弈、关于自身身份认知的故事:我是一个帝国扩张的马前卒,还是喇嘛的弟子,属于印度的印度人?
  •     吃完一个苹果,你没分清到底是黄蕉,红富士,蛇果还是什么其他品种。只知道其中好多口咬下去清脆多汁甜美。刚开始看的英文版由于大段对话,如果稍有意思领会不到就会分不清到底是谁在说,说什么,碰巧找到老版中文版,得以继续读下去,回头还得翻回英文版,不为情节,只为描述印度的那些生动词句。
  •     东西方交融出的魔幻大世界
  •     硕果仅存,下剩的好书。。。嘿嘿
  •     可是比起那些人,这些文章更像是写给旅人自己的。像是对着过去年轻的自己的分享:“也许过了三十年才抵达,但最终我们还是到了当年那些看着书想象中的地方。这里还跟你想象中的一样吗?”也许是看着吉卜林所写的《基姆》(Kim)描述过的那些印度的风景民俗,还有那钵跟喇嘛一起化缘的饭,想象印度这样的食物是否常见;也许是看着邮购的地图,想象某座岛屿上的一草一木。——詹宏志《旅行与读书》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31788/
  •     基姆的性格永远是那么乐观开朗,还有那可爱的小心眼。
  •     正如译者所言,吉卜林的小说胜在风物描写,而非故事情节。无奈疲于赶时间完成论文的我,根本无心欣赏。再加上宗教教义的大肆铺陈,更觉枯燥至极,昏昏沉沉竟看了一个月之久。直到最后,幡然醒悟的喇嘛说道:“你不可能既选择解脱又受生命乐趣所奴役”!仅这一句话让我顿时如醍醐灌顶!压抑的阅读状态和近日来晦暗的心情突然敞亮了一大片!和喇嘛一样,当我也爱上了生活的欲念,渴望攀登陡峭的山坡,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腿力的夸奖,这时,我们的注意力便放在法则的意义上,罪恶之杯逐渐溢满,直至倾覆而淹没了解脱的通途。所以,无论我做出哪个选择,都希望那时的自己能保持这样通达的上帝视角,来观看所有“行为的因缘”,这样一来,痛苦自然就会减轻不少。
  •     如今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人认为,他们的女眷旅行时,最好乘火车,车厢严密遮蔽,这种风气渐渐传开|因为那好心肠的大象是阿难,后来破足镣的那只小象便是佛陀
  •     这个版本错字好多。原来马林诺夫斯基提过这本书。
  •     吉卜林小说代表作,可以归入汤姆索亚一列的成长小说。大英帝国的人们对东方文化很感兴趣,却只按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东方,并将之作为一种标本。然而思想需要的是了解而不仅仅是观看。
  •     好看,间谍小说,却隐埋着游历和求知的暗河,于喇嘛的临终幻象达到顶点
  •     英文原作要把我搞死了!Screw U and the Fuckin lesson!
  •     传说中的帝国主义小说,“光荣”在里间确实占不了几分,但“伟大”确也不像是过头的赞誉之词。倒不是因为红头喇嘛的救赎史能为这场Great Game增添什么神秘光泽,比起康拉德,光是高原、火车、种姓和五光十色的山沟民族志,就足以让它大致属于和《智慧七柱》或Travels into Bokhara一类的东西,而不是典型的“英帝国主义“馆藏。尽管翻译通常和出版社的名讳一样自相矛盾,但这小说还是很能蛊惑人相信,到了一定的年头,光秃秃的捕鲸船上就不会再有什么好故事,种姓随视觉一起消失的地方,才是人和人真正的海洋。
  •     20120211读完
  •     台湾版译得很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