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的战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神秘现象 > 夜间的战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2
ISBN:9787208058743
作者:卡洛·金斯伯格
页数:311 页页

章节摘录

书摘但莫杜克仍坚持他的立场:“我是说每个生下来有胎膜的人都得去。”调查官坚持认为自己知道进入这个“职业”领域的真实情况,但莫杜克所说的话又让他难以置信;莫杜克简单地回答道:“灵魂离开身体、四处游荡,其他什么也没有发生。”    这个本南丹蒂的回答必定在费里切修士的头脑中引起了极大的怀疑,他问道:“是谁召唤你的呢?上帝、天使、一个什么人还是一个恶魔?”“他与常人无异,”莫杜克告诉他说,“他只是职位在我们所有人之上罢了,他敲着鼓,召唤我们。”在回答另一个问题时,他补充说:“我们是一个大集体,通常我们有五千人或者更多……有些人是一个村子来的,互相认识,另外的人则不认识。”调查官并不罢休:“谁把他置于你们之上?”“我不知道,”莫杜克说,“但我们相信他是上帝派来的,因为我们为基督信仰而战。”至于队长,“他是本南丹蒂团的首领,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当到四十岁;……他从科隆来,二十八岁,身材高大,红胡子,白皮肤,有妻室,有贵族血统”;他的徽章是白色的,“他握着横木垂到头顶的旗子是黑色的”,他又补充道:“我们的标准标杆上挂的是白色丝质、烫金、绣有狮子的旗子”,而“巫师的旗子则是红色丝质、烫金的,绣着四个恶魔”;他们的队长是个长着黑胡子、又高又大的德国人。他们在各地作战,像阿扎诺境内,像库尼亚诺附近,有时“在德意志的土地上,或在科吉尼斯附近的某块地里”。    但调查官仍要求知道更多,最首要的,是其他本南丹蒂的名字。莫杜克拒绝了,理由是“我将受到整个团的报复”。    P12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卡洛·金斯伯格是一位具有高度技巧、极富想象力的史家,在这部早期作品中他作出了对探索大众意识的史家来说极具蛊惑和刺激的研究。”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一本代表性的著作,以分散而细碎的原始资料重构、扩建起一个读者可以进入的广大世界。”    ——安东尼-帕格顿,《伦敦书评》

内容概要

卡洛·金斯伯格(Carlo Ginzburg),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微观史学”的先驱。1939年生,1961年获得比萨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并在博洛尼亚大学等多所意大利大学任教,1988年起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研究领域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史与欧洲近代早期史。主要代表作品为:《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精神世界》(1976年)、《夜间的战斗:16、17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1966年)。

书籍目录

前言
英文版序言
意大利文版序言
第一章 夜间的战斗
第二章 亡灵的游行
第三章 调查官与巫师之间的本南丹蒂
第四章 参加半夜拜鬼仪式的本南丹蒂
附录
译名对照表
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16世纪的意大利弗留利地区盛行着一种奇特的夜间活动,出生时有胎膜的农民在一年中的某些夜晚陷入沉睡,而灵魂则离开躯体去参加在田野上与巫师们的“战斗”。这一古老的祈求丰收仪式引起了天主教会的注意,一系列的调查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展开,宗教裁判所竭力想把夜半外出的“本南丹蒂”纳入异端的巫术活动,他们的介入最终导致了这些传统信仰的消亡。
卡洛·金斯伯格从天主教会的档案中整理并研究了弗留利地区一系列宗教审判案例的细节,不仅生动描述了这些“本南丹蒂”如何在教会的一步步压力之下,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混淆,进而把自己归为巫师的过程,而且高超地复原了这一时期农民的心理状态,使得本书成为大众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著作。

图书封面


 夜间的战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Carlo Ginzburg的这本早期的著作,在史学理论、观念、材料和实践上都是史无前例地创新,可读性也非常高。民俗传统的演变、流传和宗教裁判所的宗教理想、预期之间的鸿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理解16、17世纪世俗社会和宗教政治权力斗争的大门。宗教调查官们费尽心机暗示、引导当地人对“本南丹蒂”的夜间农业祭拜仪式进行重新理解和阐释,并沿着他们所预设好的“半夜拜鬼仪式”的暴力活动解释自己的民俗行为。这种宗教裁判所的劝诱使得当地人从对“半夜拜鬼仪式”一无所知到后来逐渐地把自己的民俗行为自觉地向凶暴的“拜鬼仪式”靠拢,把“本南丹蒂”等同于向魔鬼卖身的“巫师”。“理性主义”盛行前人们难以理解“灵魂”出窍、四处游荡。Ginzburg的著作在说明“本南丹蒂”向“巫师”转变的过程中,还向读者解释了有关灵魂出游的民俗和宗教的说法。此书在一定程度上与孔飞力“叫魂”的叫魂有类似之处。双方都涉及民间的民俗信仰、官方的忌讳和恐惧。但从行文来讲,孔飞力的书远比Ginzburg这本著作精致、有深度、翻译水平也更好。《夜间的战斗》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宗教裁判所的调查官们所作的笔录以及暗示性的提问上。而调查官们本身的背景和他们所代表的权力层次,至少在我看来,不是那么清晰明了。上层的宗教人士和基层宗教人士对于这些事件的看法,代表着不同权力对地方“异端”的态度,可能值得深究。就像孔飞力的著作中,皇帝代表的权力与地方官员对“叫魂”习俗的容忍程度有相当大的差别。
  •     以微观史方法闻名的意大利史学家金兹伯格,在其1976年的成名作《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精神世界》的十年前,还有一本为当今史坛所不可忽视的著作,即这本《夜间的战斗:16、17世纪的巫术与农业崇拜》。我要说的《夜间的战斗》这本书,是微观史学方法的最初尝试。但是,金兹伯格写作《夜间》的时代,是欧洲近代早期巫术研究方兴未艾的时代;同样利用法庭审讯档案的学者并不止金兹伯格一人,但后来的史学发展可以反过来证明,金兹伯格处理史料的方法是有道理的。从《夜间》,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微观史学方法最初的相貌,而且可以了解凯思·托马斯(Keith Thomas)和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等等里程碑之前,比较重要的巫术研究成果是什么;这从而进一步有助于我们去从整体上理解“新文化史”的背景。在第一章“夜间的战斗”中,作者以1580年意大利弗留利地区的加斯帕鲁托和莫杜克的案件为全书的开始。这个卷宗的原文我们还能在该书的“附录”部分看到。加斯帕鲁托和莫杜克将自己辨识为“本南丹蒂”(benandanti);而“本南丹蒂”在调查官和法官那里当时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知识阶层从这两位“本南丹蒂”的口中得知了一种前者无法理解的民间信仰:本南丹蒂是出生时带有胎膜的人,他们在中年得到其他人的指引而获知自己的特殊身份。在一年中的几个特殊的晚上,他们的灵魂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离开躯体,骑着公鸡、山羊等等动物前往一块平地或田野。在那里,同去的本南丹蒂会遇到另一队人,后者即是前者所指责的“巫师”。本南丹蒂与巫师各自有首领,各自有旗帜;其中本南丹蒂持茴香束,巫师持高粱杆,双方将进行一场打斗。如果本南丹蒂获胜,该年将会是丰年,否则将遭到歉收的厄运。聚会结束,本南丹蒂的灵魂要回到躯体。但如果这时躯体有人拿着灯在看,或者被翻了个身,或者被认为死亡而被埋了起来,灵魂就回不去了。金兹伯格援引了其他学者对此类“巫术”活动的研究,指出上述情景可能只是一种药物所致的幻觉,或干脆是癫痫症病人的感受。那么夜间的战斗是否真的存在呢?那么这是否是一种关于农业丰产的仪式呢?作者提到,同时期意大利的教会(官方)同样在田地里实行祝福丰收的宗教仪式,但显然,官方并不能理解除了基督教的祈祷之外的,这些农民的奇怪的脑子里的掺杂着这么多神秘因素的民间仪式。所以知识阶层必然是一概否认民间丰产仪式的真实存在。金兹伯格还提到了1692年德国的一起狼人案。一些农民自认为有着狼人的特殊身份,他们也会在夜间出动,他们到地狱里与巫师和魔鬼作战。如果他们能从后者手中抢回谷物的种子,那么这一年他们就能获得丰收。这是一个类比。但金兹伯格在类似的类比中重复强调,类比并不能说明两地的信仰有真实的联系,他不希望给这种“相似性”给出过多的归纳性解释,不愿意得出一个概略性的趋势一般的结论。第二章“亡灵的游行”。1581-1582年的拉罗莎案中,拉罗莎为了收取报酬而声称自己可以见到死去的人们的灵魂,见到他们在做什么,需要在世的亲人做些什么。1582-1583年的阿奎利娜案中,女嫌疑人则被指控可以辨认受到巫术伤害的人,并有能力祛除这些邪恶的魔法。实际上,同时代的知识阶层已经有一种灵魂出窍的概念,他们也能够记述在民间确实存在“狂暴人群”(“疯狂人群”)的夜间之旅,而且教会也有祛除巫术的职能。然而,与农民的口供比较,知识阶层的印象实在无法作为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民间信仰的参照。但作者注意到,这里灵魂的夜间出游,以及与巫师的分别和对立,都与第一章所提到的本南丹蒂信仰有关;作者还举了其他一些细节上的相似点,从而认为亡灵相关的信仰有一种“坚定而一致的信仰核心”,这些核心正是本南丹蒂信仰中本南丹蒂的不可或缺的特征。金兹伯格同时注意到某些“狂暴人群”的案例还和丰产仪式有关。从而,一种比本南丹蒂更为广泛的民间信仰的影子显现出来了,这种民间信仰有着稳固的结构与强大的内在推动力,在个体的精神领域中一直在延续,而且数量丰富的“梦幻”场景还表现出某些一致性。这种信仰与社会习俗的力量、社会生活的希望与需要发生关系(如人们愿意见到死去的亲人,对某些疾病的束手无策,社区中的人际关系或利益冲突等等)。与本南丹蒂相对立的巫师,在亡灵信仰中是带来厄运亡灵,又被称为“马兰丹蒂”。而且,一些农民相信,出生时有胎膜的人具备看到亡灵的能力——这是另一处联系。第三章“调查官与巫师之间的本南丹蒂”。作者发现,除了一开始提到的加斯帕鲁托与莫杜克案之外,其他牵涉到本南丹蒂的案子很少能结案的,或者审讯和调查过程非常拖沓。这可能与当时本南丹蒂身份的模糊性有关,而17世纪以前,知识阶层还没有找到办法来辨别一种明确的本南丹蒂身份。但是在众多案件中,法官对供词引导的重点(也就是法官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于农民口供中的“丰产仪式”,而在于本南丹蒂“治疗中邪者”的本领。本南丹蒂既然要能治疗中邪者,那么他们首先要能辨别出谁是中邪者,谁是巫师。这一点和巫术搭上了边,所以说,“治疗中邪者”本领重要性的兴起,是与知识阶层贬抑巫术这一先入为主的信念有关的。既然巫术是一种异端,法官们又想在宗教裁判所的领域(而非世俗法庭的领域)内治本南丹蒂的罪,那么他们就倾向于引导出以巫术、邪恶和恶魔为中心的口供。这同样是上层信仰与下层信仰之间的鸿沟,如果上层坚定地认为丰产仪式是一种幻想,一种癫痫的症状,那么丰产仪式便可能成为“巫师们”规避异端行径的借口。1622年的一个案子中,本南丹蒂正在法官的引导下逐渐自我厘清身份。他们辨识巫师的能力受到重点关注;他们为了洗脱自己的罪名,强调自己与巫师的对立,而在法庭上指控同一社区的某些邻人为巫师。法官调查后认为这种指控是一种诬告,会带来地区的动荡。而从社区其他居民看来,胡乱指控邻人为巫师的本南丹蒂显然是道德败坏的“恶棍”。可见,知识阶层的诱导导致本南丹蒂必须抛弃自己模棱两可的地位,而奔向一种二选一式的简化了的诉求:要么做一个“恶棍”,要么做一个巫师。而在教会法范围内,宗教裁判所对“恶棍”无法实施判罚。最后一章“参加半夜拜鬼仪式的本南丹蒂”。本南丹蒂正在迈入深渊。在17世纪前半期,他们不论是在法官眼里还是在邻人眼里都是与巫师紧密相关的人,而法官在这个时期成功地使得本南丹蒂自己承认是巫师。当然一开始本南丹蒂还在这种矛盾中挣扎。1618年的玛丽亚·潘伯娜案中,潘伯娜尽管承认她与其他人一起参加了一个敬拜魔鬼的聚会,但她反复强调,因为她是一个信仰上帝和圣母玛利亚的本南丹蒂,所以她决不参加她身旁巫师的凶暴行为。她在夜间的聚会中是那么地鹤立鸡群,当然这种供词在法官的眼里便是那么地幼稚而狡辩。1627年,乔瓦尼·西翁供认说自己以本南丹蒂的身份参加了巫师的凶暴聚会,他一开始强调自己忠于上帝。裁判所用了刑罚。西翁不得不推翻自己先前的供词,承认自己和聚会中的魔鬼签订了出卖灵魂的契约。可是,正在这个关头,上级的宗教机构却开始丧失了对此类巫师案件的兴趣。西翁案于是不了了之。1649年,“犯罪事实清楚”的本南丹蒂,米凯莱·佐佩,在受审之前已经收到了社区居民的太多指控。对他的指控主要在于两点:一,佐佩声称能治疗中邪者和驱除巫术,但他收了别人的钱却很少成功过(看来很不走运,诈骗技术也不高明);二,他在驱邪过程中指控“无辜的人”为巫师,引起了社区的不安宁。可见,佐佩在被捕之前已经是一个品质败坏的“恶棍”了。同样地,佐佩的供词经历了从自相矛盾到完全承认自己的巫术与异端罪行的转变;也是同样地,在他完全摸清官老爷们想要什么样的供词的时候,知识阶层发生了奇妙的变化。首先是世俗法庭希望可以收回对这类嫌疑人的审判权,其次则是受过教育的人们对巫术和巫师产生了认识上的分歧。这便是17世纪中叶社会史上十分明显的“巫术的衰落”现象。知识精英不再认为巫术和巫师有什么实际的威胁——后者只不过是一种精神疾病或歇斯底里的幻想罢了(一种较普遍的看法)。金兹伯格对此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们〔本南丹蒂〕变成巫师是如此之晚,以至于还没有收到迫害就在法官的视野中消失了。”(第214页)得到“祛魅”的“夜间战斗”是如何的呢?1666年,在一位名叫安吉奥拉八岁女孩回忆中,“战斗”只不过是一场淫乱放纵的、有伤风化的聚会罢了。当然这个个案不能说明夜间聚会的一般面貌。但金兹伯格仍然总结说,肉体的欢娱需要、社区的矛盾、家庭的矛盾一起促成了本南丹蒂这一原始农业信仰与巫术的结合,而且,本南丹蒂信仰在知识阶层面前是如此脆弱,以至于巫术信仰最后忠于凌驾于农业崇拜之上在意大利弗留利地区扎了根。以上便是1966年金兹伯格的梳理与分析。1978年,彼得·伯克在其《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一书中的理论,或可用来解释这种仪式:即夜间的战斗的胜利象征农民对丰收的期盼,而丰收一定得通过艰苦的“斗争”才能赢得。当事实上没有丰收时,他们又能以“夜间战斗”的失败来象征。这其中模糊的因果关系,看来不用灵魂出窍一般的神秘手段就无法自圆其说。而与“战斗”仪式可能同时存在的淫乱、饮酒、吃肉,和聚会经常发生在四旬斋这一要素联系,我们便能将这种聚会解释为与丰产仪式并存的狂欢。彼得·伯克指出,狂欢节中会有一种“狂欢节”象征物与“大斋节”象征物的“战斗”,后者将获得胜利以表示狂欢节的结束。而狂欢节中的暴饮暴食和放纵肉欲的行为,同样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象征,表示对天主教平日清修以及漫长斋期的反动。最后,巫术信仰战胜了本南丹蒂信仰这一事实说明,在该个案中,上层文化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下层文化;而上层文化在此之前吸收了下层文化以后才产生出属于上层自己的巫术文化。所以,上、下层文化之间的代沟其实并没有那么深阔。
  •     名声在外,而且看似内容有意思,可以我积累不够又是洗脑过的死硬唯物论...看完书居然不知道本南人到底是灵魂出轨还是想象还是真身...巫术和仪式分别又在哪里~~~(而且第三第四章看得非常不认真,随着时间变化而出尔反尔的证词,列出来,我也不怎么能看出来作者的分析。)但是作者(比如对冬夏仪式的联系),横向和纵向地寻找类比以求解释夜间战斗的尝试还是蛮有意思。问题只是在于,我对那个时代(资料是尤其难找吧)不太感兴趣,然后,也没有逻辑~~更大问题是在,我不能设身处地地从广大(看似被蛊惑得很厉害)的群众角度看这些夜间的战斗给他们的心里满足和朴实寄托。反正就是没读懂,求解,郁闷。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只有故事没有论述。当然主要的原因是我们不了解作者的论辩对象,所以不知道他到底想证明什么。强烈期待《奶酪与蛆虫》的中译本。
  •     16.17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完全不能从广大的看似被蛊惑得很厉害的群众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些夜间的战斗给他们的心里满足和朴实寄托。“理性主义”盛行前人们不能相信“灵魂”出窍,当事实上没有丰收时,他们又能以“夜间战斗”的失败来象征。这其中模糊的因果关系,看来不用灵魂出窍一般的神秘手段就无法自圆其说。
  •     抵挡不住诱惑差不多一口气看完的。看完之后很想感叹一句,微观史什么的很有爱...其想象力以及这种想象力的生命力把我华丽到了。隐伏于显性史料之下的断裂、模糊、逻辑不连贯、被抑制的声音的上述特性本身就是重要史料,给出了想象、寻找、体会、理解原本那条生活轨迹的内在动力。
  •     在民间与教会之间的农民不同的心理状态。
  •     很有意思
  •     订购后到达的时间很快,而且服务态度也很好!关键书的质量和内容都让我满意,因为金兹伯格是我喜欢的史学家之一!
  •     好玩而诡异的故事,不过没有看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得去找点相关论文看看了
  •     书还是要读两遍才能比较消化
  •     奶酪与虫子的译本什么时候才会有。。。。
  •     反正不如《蒙塔尤》和《不轨之举》。感觉像小时候看俄国小说,人名、地名犹如肥腴的奶酪,当中夹杂的事件叙述犹如半生的蛆虫——话说我们等了快十年依然看不到《奶酪与蛆虫》中译!任何人要质疑翻译质量,请细考译者后记
  •     非常喜欢~~~~~~~~~~~
  •     精英文化同化大众文化
  •     16世纪的意大利弗留利地区盛行着一种奇特的夜间活动,出生时有胎膜的农民在一年中的某些夜晚陷入沉睡,而灵魂则离开躯体去参加在田野上与巫师们的“战斗”。这一古老的祈求丰收仪式引起了天主教会的注意,一系列的调查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展开,宗教裁判所竭力想把夜半外出的“本南丹蒂”纳入异端的巫术活动,他们的介入最终导致了这些传统信仰的消亡。卡洛·金斯伯格从天主教会的档案中整理并研究了弗留利地区一系列宗教审判案例的细节,不仅生动描述了这些“本南丹蒂”如何在教会的一步步压力之下,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混淆,进而把自己归为巫师的过程,而且高超地复原了这一时期农民的心理状态,使得本书成为大众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著作。
  •     所有的尾注都变成了脚注,堆积在每一页的下方,甚至有好几页只有四五行正文,底下全是注,看得我全身难过……
  •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记录真是一笔无价的财富;这本书是从历史性的眼光出发,研究了本南丹蒂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祈求丰收的活动,在教会的压力下自我混淆、异化为巫术的过程;没想到狼人起初也是为了保佑丰产而战斗的善良力量,好奇妙
  •     如果喜欢看稀奇又学术的话,我想金斯伯格在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在掌握和梳理资料方面我觉得还行。
  •     翻了一半还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讲的也不好。
  •     说实话 虽然我看完了 但是真的木有看懂啊!!
  •     此乃微观史学,非后现代史学,如同《蒙塔尤》一般被人误认。
  •     还未读完,不过看了两章后觉得此书是以相信大多数裁判所所审的案例的真实性的前提下写成的,不过关于本南丹蒂的信仰的起源等说法还是值得参考的
  •     基督信仰与民间信仰之间存在巨大张力,这背后也蕴含雅文化与俗文化之间的博弈,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     《奶酪与蛆虫》何时出中译本,是已经在计划中了还是尚未启动?就本书来看,金斯伯格讲故事的水平比我想象得要一般很多,在处理丰富而冗长的史料时往往给人重堆砌轻论述的感觉。响应文化转向的微观史研究,意大利学者是主要的战斗力,他们的工作是试图以小见大地提供历史因果的解释。本书着力论述宗改时期民间与官方信仰间的落差与变形,本南丹蒂们最初强调自己虽然使用异术,却基于一种善意的丰产渴望,然而群体身份在调查官的诱导和暗示下逐渐发生改变,本南丹蒂成为与坏巫师差别不大的异端。本书暗示了宗改时期,鼓励自主信仰并非完全只有积极意义,改革同样触发了精神漂泊感。从民间信仰被消解的过程中还可以看到官方对底层人群身心需求的忽视,无论是官方的傲慢还是民间的妥协,都可以看到人们对现实中政治经济失败的焦虑与无力。
  •     一个特定地域小范围人群的集体癔症。
  •     一本很有意思的微观史学方面的研究著作,看不出史料运用的痕迹,但整个故事都建构在史料基础上,对当时人的心态和精神状态勾勒得很生动,不是晦涩的历史著作。
  •     信仰的建立、面貌变化及至最终崩溃 都由一个个案例表现出来了 很不容易的耙梳、构建工作 但阅读体验没有想象的好
  •     其实看着真的挺无聊的。。。
  •     丰富多样民间信仰在制度性宗教的整编下变成善恶二元论的过程。关于宗教需求和社区关系的话题其实还可以做更多分析。受制于材料,只能从问与答双方找本南丹蒂演变成“巫师”的原因。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很多背景性的知识还是很模糊。
  •     语言有些艰涩,有些乱,感觉还不如最后附录的案件卷宗有价值,相比之下还是《金枝》最权威,可惜没读完……
  •     不怎么好看~
  •     对研究中世纪欧洲社会史很有帮助。很好看,内容很丰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