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魅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地域文化 > 北京魅力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
ISBN:9787301137246
作者:王东,王放
页数:470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风水宝地,生态多样——北京风水龙脉:山水城市、多元文化的自然前提  第一节 北京风水好在哪  (1)东方神秘主义的京城风水理论——京城风水说、龙脉说  “北京风水好”;  “北京有龙脉”;  “北京是风水宝地”;  “前挹九河,  后拥万山,  左有苍龙,  右有白虎。”  ——如果去掉神秘主义外衣,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表达,那么风水理论讲的实际上是生态地理环境问题,“风水”就是“气候”与“山水”,就是山水走向,“龙脉”就是山水走向、来龙去脉。  “北京风水”,就是北京山水,北京山水的基本走向,来龙去脉。  (2)中国古人的北京城建都理论——京城山水说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对于北京的所谓风水——生态地理环境,有一段精彩论述,见于《朱子语类》:  “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所谓无风以散之,有水以界之也。”  (2)朱熹对北京风水——生态地理环境与建都自然前提的探讨,引起了历代不少政治家、思想家的重视与探讨,其中包括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清代康熙皇帝,他同意朱熹的许多见解,同时也对北京燕山山脉与东北长白山山脉的关系,作了新的探索,看来康熙所见也许更接近于现代地质学。吴长远在《宸垣识略》一书中,记述了自己所赞同的康熙论点:  “朱子论燕都形势,以泰华二山为龙虎,似矣。然泰山之脉,倘如前人昕云自函谷西来,尽于东海,则山水相顺,其气不能凝聚。伏读圣祖文集言:泰山脉络自盛京长自山分支至金州之旅顺口人海。海中矶岛十数,皆其发露处,至山东登州之福山、丹崖山起陆,西南行八百余里,结而为泰山,穹崇盘屈,为五岳首云云。则济水顺趋,岱脉逆峙,磅礴乎青徐二州,与华山之络相接,中原之形势团结甚固,而燕都包藏右山左海之间,更为奥区矣。此朱子所未知者。”  《大金国志》的历史记载是:“燕京地广土坚,乃礼仪之邦。”  《元史》更充分肯定了北京作为大都的形胜之地:“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驻跸之所,非此不可。”  笔记文学中的《辍耕录》一书,记述了元代大都城的规划建筑过程,对北京生态地理环境也有一段精辟概括:  “至元四年正月,城京师,以为天下本。右拥太行,左注沧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峙万岁山,浚太液池,派玉泉,通金水,萦畿带甸,负山引河。壮哉帝居,择此天府。”  范镇之《幽州赋》有一般简要论述:“虎踞龙盘,形势雄伟。以今考之,是邦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天府之国也。”  而《明舆地指掌图》所作的概括,则更加简明:“京师形胜甲天下,宸山带海,有金汤之固。”  (3)现代科学的北京生态地理环境说  两山一湾,三大板块;  山山水水,生态多样;  连通渤海湾,面向太平洋。  北京得天独厚地成为千年古都,多元文化大熔炉——  这是独特的自然物质基础;  这是独特的生态地理前提;  这也是北京独特的自然景观。  第二节 两山一湾,三大单元——西山、燕山、北京湾  (1)北京并非一马平川,近三分之二是山地,三分之一是平原  初来乍到的北京人,甚至久居都市的北京人,往往产生一种错觉,即北京只是一座平原城市,整个城市都是一片平原景观。  其实,这只是一种狭隘肤浅的表象,囿于北京城里的片面印象,并非科学事实、科学概念。  从卫星拍摄的北京地形图上可以相当清晰地看出,整个北京,北京的生态地理系统,实际上由三大地理单元组成:  西倚太行山;  北部靠燕山;东南北京湾。  (2)西倚太行山  北京西部有群山,俗称“西山”,实际上属于太行山脉的北段。整个北京城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借景西山”、“借势西山”、“借水西山”。夕阳西下,在落日余晖中,雄伟的西山与北京城,浑然一体,颇为壮观。  太行山是中国、尤其是华北平原的重要山脉,在距今8000-7000万年的“燕山运动”中,西部隆起,沿“黄庄一八宝山一怀柔高丽营”一线,发生断裂,西部随太行山脉向上隆起,而东部则向下沉降为华北大平原的北京湾。太行山及其余脉,贯穿北京远近郊区的六个区县:房山一门头沟一昌平一海淀一丰台一石景山。北京文化的母亲河一永定河,就从这里流过,因而可以说西山是北京的龙脉之头,龙脉之根,龙脉之源。  层峦叠峰、绵延千里的太行山脉,是中国陆地地形第二阶梯的边缘,好像为黄土高原镶上一道金边,又像为北京树立起一道千里屏障,挡住北方戈壁的大漠狼烟,挡住来自两伯利亚的北方寒风。  (3)北部靠燕山  燕山山脉横亘在北京北部,以南口关沟一线为分界,与太行山脉连成一片。燕山山脉崛起于8000—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在京部分多称军都山,贯穿北京北部的延庆、昌平、怀柔、密云、平谷五个远郊区县,高高地君临整个华北大平原。这种坐北朝南之势,增加了北京作为帝王之都的京城气象。  如果太行山脉是北京西部屏障的话,那么燕山山脉则是耸立在北京北部的一道天然屏障,这道屏障阻挡了来自蒙古高原和两伯利亚的寒风南下,使北京免受许多寒流的严重侵袭,为京城平添几分暖意与春意。再加上从战国、秦汉以来,北京人在燕山山脉上又筑起一道道长城,在天然屏障上又加上人为屏障,往往阻挡了东北、西北游牧民族的南下侵袭与掳掠,这样就保证了北京经济文化圈相对隔离、相对安全、相对独立地长期持续发展。  燕山山脉的南麓还阻挡了来自渤海湾、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因而造成这一带降水相对比较丰富,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成为北京的重要水源。潮白河、温榆河这两条北京的较大河流就发源于燕山山脉,北京的两个最大水库——密云水库、官厅水库,还包括著名的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等,多半都分布在燕山山脉之中。

内容概要

王东,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地道北京人,对北京文化情有独钟,生在西皇城根,长在西四牌楼,罗圈胡同,四合院中。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为北京文化作理论呼唤。王放,其子,负责图片的拍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喜好钻研摄影技术。《华夏地理》称他为“2005年国内最优秀的年轻野生动物摄影师之一”,《中国国家地理》请邀请他做摄影系列讲座的主讲人。

书籍目录

导论 北京魅力何处寻——北京特色是什么  一、九大名家论北京特色  二、北京文化典型特征六说  三、北京特色的初步综合  四、九大特色的崭新综合第一编 北京文化源头篇 第一章 风水宝地,生态多样——北京风水龙脉:山水城市、多元文化的自然前提    第一节 北京风水好在哪    第二节 两山一湾,三大单元——西山、燕山、北京湾    第三节 三大板块,结合地带——华北、东北、西北交汇处    第四节  两大山脉,西山燕山    第五节  两大水系,永定潮白    第六节 十大峡谷,四大水库    第七节 连通渤海湾,面向太平洋 第二章 人类文明,东方源头——北京文化起源的独特世界历史地位  第一节  原始人类、原始文化的东方源头之一——200万年前京西大峡谷的泥河湾    第二节  人工用火技术创新重要源头之一——46至30多万年前周口店北京猿人用火遗迹    第三节  复合工具的重要源头——3万年前的峙峪弓箭,山顶洞人长矛  第四节  走向平原、人工取火的重要源头——近2.5万年前的王府井人  第五节  原始艺术的重要源头——近3万年前爱美的山顶洞人饰品系列  第六节  原始宗教的重要源头——近3万年前山顶洞人葬礼:遗体周围撒上赤铁矿粉  第七节  农业革命的重要源头——1万年前东胡林、转年、北京所在的Y形地带是中国北方农业源头  第八节  家畜驯养的重要源头——北京地区是狗与猪驯养发源地  第九节  新石器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从“山顶洞人”到京西东胡林、京北转年  第十节  制陶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东胡林与转年出土的“万年陶”  第十一节  彩陶文化创新的重要源头——北京镇江营一期的彩陶萌芽  第十二节  中国玉文化的最初源头——北京东胡林发现1万年前的管柱型葬玉琮  第十三节  中国龙文化的重要源头第十四节  中国原始国家、原始文明的重要源头——北京西北十几公里的矾山镇黄帝都城涿鹿 第三章  都市文化,源远流长——自“黄帝邑于涿鹿”以来的北京城起源发展六部曲    第一节  5000年前“黄帝邑于涿鹿”——北京城市最初源头新探     一、古典文献的历史证据     二、《史记》、《水经注》提供的地望证据     三、李济、苏秉琦、侯仁之等现代考古学家、历史地理学家的科学证据     四、实地考察的史迹证据     五、西周“封黄帝之后于蓟”的补充证据    第二节  三四千年前夏商时代幽燕青铜——青铜时代北京文化雏形源头    第三节 3000年前召公封燕——北京城市独具特色、连续发展源头    第四节 春秋战国燕国都蓟——北京城统一并移至现今永定河东岸之源头    第五节 1000年前辽南京、金中都——北京成为近千年来中国主要都城源头   第六节 700年前元大都——北京成为全国首都、国际都市源头第二编 北京文化底蕴篇 第四章 六朝古都,皇家气派——独一无二的皇家文化体系:皇城,皇宫,皇陵,皇苑,皇龙    第一节 皇城(紫禁城)       一、紫禁城总体结构     二、紫禁城风水龙脉     三、紫禁城城池角楼     四、紫禁城四面城门  第二节 皇宫(故宫)       一、前朝三大殿     二、内廷后三宫     三、后廷东六宫     四、后廷西六宫  第三节 皇陵(十三陵)       一、风水龙脉,总体建构     二、宏伟长陵,气势恢弘     三、定陵地宫,龙凤皇冠     四、清陵金陵,也在京畿  第四节 皇苑(皇家园林)       一、北海为首的“三海西苑”     二、香山静宜园     三、玉泉山静明园     四、康熙行宫畅春园     五、作为万园之园、全国统治中心的圆明园     六、中国皇家园林的集大成者颐和园  第五节 皇龙(北京皇家龙文化的六处典型景观)     一、京城六大皇龙景观之一:天安门前望天犼     二、京城六大皇龙景观之二:天安门上的彩绘金龙和玺     三、京城六大皇龙景观之三:太和殿上的最大群龙     四、京城六大皇龙景观之四:保和殿北云龙大石雕     五、京城六大皇龙景观之五:北海团城渎山大玉海     六、京城六大皇龙景观之六:北海北岸九龙壁 第五章 长城运河,双龙交汇——北京最为独特的人文景观    第一节  北京长城是万里长城精华所在——北京地区长城体系六个特点    第二节 北京长城基本概况——六个区段,十大景点    第三节 北京长城十大景点     一、北门锁钥八达岭     二、燕山叠翠居庸关     三、明代雄关慕田峪     四、山水相连黄花城     五、悬崖绝壁数箭扣     六、咽喉要道古北口     七、层峦叠嶂金山岭     八、山水奇异司马台     九、京东平谷将军关     十、永定河谷沿河城、天津关    第四节 北京运河总体概况——三个河段,十大景观    第五节 北京运河十大景观     一、白浮泉水源工程     二、京西北引水工程     三、昆明湖与昆玉河     四、高梁河与高梁桥     五、积水潭、什刹海与三海大河、北海大桥     六、通惠河上的多重船闸体系     七、通惠河上燃灯塔     八、两段运河交汇处     九、运河要港张家湾     十、北运河上八里桥(兼说北京三大名桥)      第六节 长城运河双龙交汇——北京独特人文景观     一、中国古代历史上两个最大工程的交汇     二、中国古代两大交通信息系统工程交汇     三、中国古代军事经济两大命脉的交汇     四、中国古代两大文化带的交汇     五、中国古代两大城市带的交汇     六、中华民族精神两大象征的交汇     七、双龙交汇使古都北京成为三位一体的特大历史文物 第六章  祭坛寺庙,东方神韵——北京宗教文化的独特历史底蕴    第一节 九大皇家祭坛    第二节 十大佛寺    第三节 十大道观    第四节 五大清真寺    第五节 九大教堂第三编 北京文化精神篇 第七章 纵横中轴,胡同小院——北京城市格局的历史特征    第一节 纵横交错的两大中轴线——北京城市格局的最大特点与六点新变化   第二节 南北中轴线——七个标志性建筑   第三节  东西中轴线——长安街十大建筑群    第四节 棋盘城市,里外三层    第五节 胡同网络,棋盘结构(十个特点)    第六节 四合院落,和谐家居 第八章 政治、文化、交往中心——北京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历史定位    第一节 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交往中心    第二节 北京是现代中国政治中心——四个主要标志     一、北京是现代中国政治中心的首要标志:天安门     二、北京作为现代中国政治中心的第二个重要标志:中南海     三、北京作为现代中国政治中心的第三个重要标志:国务院、各部委     四、北京是现代中国政治中心的第四个重要标志:20世纪中国政治在北京的五件大事    第三节 北京是现代中国文化中心——七个显著标志    第四节 北京是现代中国国内国际交往中心——六个标志 第九章  古今中外,文化熔炉——北京城市功能独特之处    第一节  西山周口店与燕山黄土梁——旧石器时代北京文化两种传统    第二节  西山东胡林、镇江营——燕山转年、上宅——北京新石器文化的两个区系    第三节  京西涿鹿城黄帝、炎帝、蚩尤三祖庙——五千年前原始文明形成时代北京地区三大部族    第四节 从商周时代到春秋时代燕与蓟——幽燕青铜文明的三元一体结构  第五节  燕昭王蓟丘黄金台——北京成为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大综合的三大中心之一  第六节 长城——华北、东北、西北三元文化大融合  第七节 大运河——华北燕赵文化、山东齐鲁文化、江南吴越文化大综合  第八节 元大都城——西北游牧文明涌入北京象征  第九节  清代定都北京城——东北满族文化涌入京城标志  第十节 雍和宫——藏传佛教文化融入京城象征  第十一节  潭柘寺与上方山兜率寺——西来佛教文化融入北京象征  第十二节 牛街清真寺——西亚伊斯兰文化融入北京上千年标志  第十三节 利马窦墓——西方文明融入北京象征  第十四节 北京大学红楼——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思想融入北京标志  第十五节 奥林匹克中心——全球化、多元化文化融入北京最新标志结语  北京精神:北京文化的灵魂 一、北京精神是什么——上下求索的十种说法  二、多元和谐的北京精神  三、多元和谐,综合创新——“北京精神”的七个层面 四、精神家园,共享和谐——集中反映北京精神的十种民俗 五、北京之大,大在哪里——大象无形,大在精神 六、中华文明万年结晶,世界文化东方之都——北京文化的历史定位 七、克服六大危机、开创新型文明的源头活水——北京文化、北京精神的当代价值、未来意义 八、从“更快、更高、更强”到“更真、更善、更美”“更和平、更和睦、更和谐”——探寻奥林匹克精神与北京精神的结合点、生长点附图像目录

编辑推荐

  谨以《北京魅力:北京文化与北京精神新论》献给热爱北京的人们,关注北京文化的中外朋友,呼唤“北京精神”的志士仁人,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

作者简介

《北京魅力:北京文化与北京精神新论》的主要内容:第一编北京文化源头篇;第二编北京文化底蕴篇;第三编北京文化精神篇。然而,仔细琢磨起来,这又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多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008年北京奥运的临近,更从一个全新的高度,重新突出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在主办奥运会的这个世界历史性的大舞台上,北京应当怎样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北京文化、北京精神应对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精神,应该作出什么样的新贡献?

图书封面


 北京魅力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super 棒的一本书,机不可失,大家一定要买来看哦:)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图文并茂,值得一看!!!
  •     在北京不只是one night,我从小生长在这里,那留下的情到底有多少呢?在上海读书四年,总有人问我是上海好还是北京好。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拿这两个城市做比较,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和人文,不一样的经历和背景。上海是个现代的大都市,在我们这个不算发达的国家里有着耀眼的物质文明,它瑰丽、时尚,干净、有现代感,但是,我更爱北京。——我总是这样回答。我更爱北京,不仅仅因为我生活在这里。爱她,不只是她的亲切,她的养育,更因为她那说不完的故事,她那牵动我的沧桑与斑驳。北京...北京...小时候我就开始骄傲的地方。尽管我守着这片天空长大,却总觉得和她有一种疏离感,这是一片至亲至疏的土地,她有种让人难以企及的高贵与神秘。“人说地安门里面有位老妇人犹在痴痴等,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触动了伤心的魂。”一句歌词纠结了我所有的情绪......古老的城墙,婆娑的树影,匆匆的人群,窄小的胡同,颐和园的杨柳风,圆明园的旧国梦,北海里荡起的双桨,后海的灯火霓虹...... 你以为你已经走进了她,却发现她时时刻刻都不同。就这样想着,抬头望一眼窗外的天空,也仿佛感到了有灵魂在回应。就这样想着,低头看一眼脚下的树叶,也仿佛觉得这里有故事滋生。那一座座墙、一片片瓦,那古老的宅院、幽怨的歌声,还有......我现在就职的单位据说原是李莲英的府邸,每天都在穿越的粉子胡同是珍妃成长的地方,华威大厦后面的那座楼和吴三桂好像有点关联......迈下的每一步,似乎都能找到出处。本来是想写读《北京魅力》的感受的,但只是把书拿到手里看看书名就勾出了这么多话来...北京到底有啥魅力呢?打开书看看再接着说哦。
  •     雅俗共赏的一本好书!梦里我随着书中索道之处在北京神游,醒来我拿着《北京魅力》寻找梦中家园!因为“北京魅力”爱上北京!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内容很全,但文字太粗糙
  •     这东西用
  •     微贵,但内容很详细。
  •     作者为政协委员,并长期致力于北京文化研究。该书梳理北京特色,从魅力表象导出北京精神,即北京城市的灵魂,对北京文化作了深刻剖析,使我们对具有3000多年历史、800多年建城史、三朝皇城、新中国首都、奥运城市和未来的世界城市的文化基因和传承筋脉有了全面地了解,引经据典、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     2010春通选课
  •     很沒意思。盛世修典的書,迎合主流聲音。還賣那麼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