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仁之讲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地域文化 > 侯仁之讲北京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ISBN:9787200050363
作者:侯仁之
页数:155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北京建城史和城市规划都在这位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心中。北京的建城建都、蓟燕的历史、卢沟桥与北京城……26篇或长或短的文章,对于北京城来说,都具有窥探幽深、求索隐微的特点和价值。

内容概要

侯仁之(1911― )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1年12月6日生于山东恩县(今武城县)。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留学英国,获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4年又被该校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曾任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兼任教授。1952年以后,历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和地理学系及地质学系主任、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人民政府首都发展战略顾问组顾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中国国家地图集编辑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地图集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顾问,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探讨、沙漠历史地理的考察,以及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中,开辟了新途径、新领域,阐明了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一个组成部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为沙漠治理和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基础知识,特别是对于北京城的起源、发展以及历代水源的开辟和城市规划的特点,作出了系统的科学的阐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书籍目录

北京――知之愈深 爱之弥坚(代序)
1 历史上的北京城
2 北京建城记
3 北京建都记
4 说蓟
5 说燕
6 卢沟桥与北京城
7 从莲花池到后门桥
8 踪迹高梁河
9 要看到建设“滨河公园”的历史意义
……
选编后记

编辑推荐

  北京建城史和城市规划都在这位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心中。北京的建城建都、蓟燕的历史、卢沟桥与北京城……26篇或长或短的文章,对于北京城来说,都具有窥探幽深、求索隐微的特点和价值。  今天的北京是由历史的北京走过来的。当我们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北京欢欣不已的时候,往往又会回首低徊,幽幽地怀恋北京的往日……  是的,北京的昨天,老北京,是我们不该忘怀的。那里有我们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无尽的情思。当此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正展开胸怀拥抱全世界的时候,历史上的北京,更是我们中国人和国际友人众所瞩目。  《“北京通”丛书》样书一和读者见面,立即引来一片喝彩。“爱不够的北京,讲不完的北京”,这是读者由衷地发出的感叹。“生活在北京的百姓,应该了解北京;管理着北京的干部,应该深悉北京。”相信这套书会受到北京的广大群众和干部的热烈欢迎。  《“北京通”丛书》由《老舍讲北京》、《金受申讲北京》、《张中行讲北京》、《候仁之讲北京》、《朱家溍讲北京》、《刘叶秋讲北京》、《邓云乡讲北京》、《赵洛讲北京》、《叶祖孚讲北京》九本组成,九位作者,由老舍到叶祖孚,都是研究北京的大家,卓有成效的文史通才。他们作为“过来人”,叙说北京的史地,描述北京的风情,记录北京的民俗……自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

本书对于了解北京好非常大的好处。本书向您讲叙了:历史上的北京城、说蓟、说燕、卢沟桥与北京城、从莲花池到后门桥、踪迹高梁河、要看到建设“滨河公园”的历史意义、什刹海与北京城址的演变、元大都城坦遗址公园、白浮泉遗址整修记、现在的北京城最初是谁建造的、紫禁城——回顾与前瞻、天空门广场的过去和现在、海淀园林的兴替、北京城最早的水库——昆明湖、漫话北大校园、《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序、明北京城城墙遗迹维修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序、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

图书封面


 侯仁之讲北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怎么说,也就是到图书馆随意找的书,结果遇上一位大家。据说专家能写通俗易懂文字的人并不多,那侯先生真是功德无量了。以前也看过徐城北讲北京的系列,内容浑不记得了,而这本书里的东西掩卷后仍历历在目。内容不仅好懂,亦大有意趣,可能如黑泽明所说,创作者的情感一定是为作品所体现的,那我必是为老先生热爱北京的真情实感所打动了。    北京这个地方为什么会成为后来的政治中心?因为是最初她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北京小平原恰好位于连接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大平原的三条交通线的汇聚处。往西北过南口进入蒙古高原,东北则有古北口通东北平原,南过卢沟桥沿太行山麓下行可达华北平原。可不可以说这是天意呢,是必然的历史选择。当然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仍乃三千多年的人力所为。    先有今天位于卢沟桥的古渡口,后有北京城的聚落。那这个古渡口的位置又是如何选取的呢?往上则河面虽窄却河水湍急,往下则河面嫌宽,这个正合适的地方就在今天卢沟桥的位置。妙啊!又有多少先民承受多少的失败,找到这刚刚好的地点呢?    世界上很多名城都是在渡口上成长的,比如英国伦敦,中国则有兰州、天津、南京、武汉等城市。可是北京却没有在渡口上发展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古永定河不是一条稳定的河流,受华北降水的影响,在夏季渡口易受水灾。否则南来北往的人要约定地点见面,岂不是渡口最易为人接受?    那么人们如何选择了今天渡口东北的北京现在的位置渐渐群聚起来的呢?这就要提到莲花池和蓟丘了。蓟丘这个隆起的小山丘现在已经没有了,位置在今白云观以西。据书里介绍,在一望无垠的大平原上的这个蓟丘会显得十分夺目,就成为人们相约的标志。莲花池,古称西湖,在蓟丘以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水源,因此后来在这里建立的城池——蓟就包括了蓟丘,而从莲花池流出的莲花河(古称洗马沟)则绕城而过。因此老先生说:“这(指莲花池)不是一般的古迹,而是最早的北京城市生命来源的古迹。”    读到北京城的初建,胸中总抑制不住激荡起伏,就像审视生命的演化过程感慨自然界的伟力一样。正如鲁迅先生说的,“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就是那样的感觉吧。    因为是图文并茂,所以很容易就可以搞清金中都、元大都、明初北京城的范围,还有最早作为燕国首都的蓟的大概位置。行走于北京城,走到相应的街道,眼睛所及之处,脑子里也可以像电脑动画一样让曾经存在的城墙和宫阙长出来吧。小子生也晚,许多保护或破坏的事情到今已成为历史,现在所建的辽金城垣博物馆、金中读成鱼藻池遗址、广安门滨河公园、什刹海汇通祠(同时为郭守敬纪念馆)、白浮泉遗址、二环西南郊仅存的明城墙遗址、元大都遗址公园等等,都已是破立斗争中的结存了。以上许多地方都是侯先生写的碑记,他也是为北京城的文化遗迹做了很多努力的吧。他也曾为瑞典人喜仁龙那本著名的《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中译本作序。要说老先生从书中透出的一种豁达的态度让我动容,那就是“尽人事,知天命”,乾坤不能挽回时,做好自己手边的工作。无论如何,能有现在的一点保护历史文化的成绩,当可觉得欣慰。    书里还有许多内容,这本也不过是侯先生一学生采编老先生文章成的集子,我上面略述了自己记下的一些,可能亦有疏漏,不过做抛砖引玉之想,如有其它历史地理方面的好书,不吝赐教。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因为喜欢北京,所以搜集一切关于她的
  •     很有意思的书,通俗易读。不过书中文字的水分较多,大概因为是发表于报刊,读者范围是普通百姓吧。
  •     还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
  •     是被文革压迫了
  •     讲述老北京的建筑,水利
  •     一本小書,內容都是挑些比較有趣的,可以跟閻崇年大故宮的內容做個互相比較參考。
  •     “知之愈深,爱之弥坚”,这书编得不错。
  •     文笔平实的北京历史地理入门资料,适合中学生和普通市民阅读
  •     知之愈深爱之弥坚~最爱这句话~老先生治学严谨的态度,那代知识分子的风骨值得铭记
  •     是别人编的,我很佩服侯仁之老先生这辈学者,踏踏实实做学问,文笔也美,不像现在好多书看着就是翻译体,读着不顺口,也累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