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上海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地域文化 > 人文上海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6
ISBN:9787532089116
作者:李天纲
页数:236页

章节摘录

浦东公司、码头、工厂沿江一字排开,然而人员、物资、市场都在浦西,流通必借用轮渡。早期轮渡处于自发状态,至清末,方才作为市政公用事业加以发展。1910年,川沙县浦东塘工善后局开辟了从南京路外滩到东沟港的远程轮渡,这是第一条正式的渡江线。后来,商界和各市政机构合作,成立了市轮渡公司,统一经营市轮渡。至1949年,黄浦江上共有13条客渡线,1条车渡线。在浦东,原来就以渡口留名的地名有烂泥渡、陆家渡、杨家渡、老白渡。近代以来,出名的轮渡站名则有陆家嘴、提篮桥、定海桥、南码头等。至于浦东陆间自身的横向联系,上海市政府则在1930年,与黄浦江平行,开造了从陆家嘴到东沟的17公里长的马路。1944年,又延伸到高桥,即浦东大道。浦东的现代化开始最早,但由于黄浦江的阻隔,加上浦东缺乏广阔的腹地,又不处于交通要道,所以除沿江之外,发展很幔。一百多年来,浦东大道似乎就是一条现代化的疆界,一边是现代工厂企业,一边是传统农田村合。不仅如此,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还对传统生活造成压力。开始,浦东人的沙船兴高采烈地加入中外贸易。随后,进来的外国海轮越来越大,木壳换成铁甲,火轮代替了帆樯。又后来,中国人也开了轮船招商局,用火轮船,浦东的沙船败下阵来。外国轮船运来了英国曼彻斯特的棉布,中国人、日本人也在杨浦、普陀开设纺织厂。浦东家家户户转了几百年的纺机、织机停了下来。家里的男人、女人干什么,这是个生存问题。浦东能不能跟上上海,这是个社会问题。生存其实没有问题。近代以来,浦东的男人到上海打工,都干得很成功。上海建筑业的长期兴旺,浦东的建筑工人来上海为外国公司做工,渐渐有自开建筑公司的。蔡路人杨斯盛(1851~1908)的“杨瑞泰营造厂”建造了第二代的江海北关,是中国人第一次独立承揽西式建筑。以后,有小营房人陶桂松(1879—1956)的陶桂记营造厂建造了南京路永安新厦、中国银行大楼,以及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

前言

李天纲博士的《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是一本弥足珍贵的书。其实这是两本书的合集:一部分是画册《老上海》的图片和说明文字,另加李天纲的几篇文章。全书以老上海的社区生活作主轴,总结1949年以前的上海风貌。全书的一个主要论点是上海曾经有过一个不错的市民社会和公共空间。现在关于“老上海”的研究似乎已成显学,这是否和目前正在发展的“新上海”有某种历史的辩证关系,尚未见有充分的研究。一般有关老上海的出版物多以“怀旧”为主旨,然而怀旧背后的文化意义为何?似乎也只有少数学者开始留意。这本书则另辟捷径,以“市民社会”和“公共空间”为理论基础,并举出不少实例——譬如愚园、张园和徐园——证明上海的园林其实就是一种“公共空间”,并“进而成为建立市民社会的议政场所的最为典型的例子”。这两个理论名词源出于哈贝玛斯,当然原意和中国的历史实况相差甚远,是否可以跨过文化疆界而“拿来”用之,也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个人的观点一向是把这个理论的一部分——即“公共空间”,而不全是“公共领域”(Publicsphere是一个抽象的名称)——将之具体化后再与原理论作个“调整”(Mediation)。所以,“空间”(spaces)可以作多数,也较具体,所指的也可以是让市民在作种种公共文化活动的地方。从这个折衷的观点看来,上海的几个园林,不论原来是共是私,都有这个“公共空间”的作用。然而这个折衷的定义仍嫌空泛,因为哈贝玛斯的原意与“理性论政”有关,所以如果在张园可以有各类人士聚在一起讨论时政,则仍可勉强视为“公共空间”的一种,但一般市民消费娱乐的地方(如电影院)等,是否仍可算作“公共空间”?

后记

1983年开始涉足上海史研究,那是大学本科的论文《简论上海开埠后的社会与文化变迁》(《史林》,1987年第二期)。后来师从朱维铮先生学习中国思想文化史,从1986年完成的硕士论文《基督教传教与“西学东渐”》,到1997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中国礼仪之争》,主要兴趣已经转移到中西跨文化交流领域,上海史研究就成为副业。1986年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直到2002年离开,其间一段时间在“上海史研究室”,自愿或不自愿地写了不少有关上海历史的论文、文章和专著。“副业”不副,检查下来,自己写的最多的文字,居然还是“上海史”。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因为没有花全部的精力来从事,常常还有些应景之作,结果在学术理想和现有成果之间就有很大的差距。80年代“思想解放”的激励,让我们那一代人都感到了有建立“新史学”的可能。受当时“文化热”的影响,觉得历史研究一定要突破“阶级斗争”的模式(现在多用“范式”一词,其实二十年间,两词的中文涵义变化不大)。当时唐振常先生,接受黎澍先生的建议,主持上海史研究。他的学生卢汉超和叶晓青,提出用“社会流动”和“中外交流”的模式来看近代上海历史,“文化模式”允为群体间的共识。但是,“文化模式”如果只在理论框架内谈概念关系,就容易流入空泛,不合历史学的志趣,也不能建立一个生动而有说服力的上海史。于是我们后来又提出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从事社区生活和市民文化的研究,补充“文化理论”的不足。唐先生最是鼓励年轻人的创见,当我提出”上海近代市民生活的起源”的设想时,他甚至打破了全书的体例,把此内容放进了他所主编的《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并嘱为将来扩展成他还将主编的《上海通史》(多卷本)的专著。后来这部分内容扩写成“帮会与上海社会”、“在吴越文化圈”、“海派:近代市民文化之滥觞”等章节,收入《近代上海城市研究》(张仲礼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内容概要

李天纲,1957年生,上海市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上海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基督教研究。现为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汉语基督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著作有《文化上海》《老上海》《中国礼仪之争》《心同东西》《大清帝国的城市:十九世纪英国铜版画》《马相伯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英文,与朱维铮,陆永龄等合著)。

书籍目录


“海派” 近代市民文化之滥觞
近代上海文化与“市民意识”
古城厢 七百年的文化蕴涵
十六铺 开埠前的大埠
外滩 西方在华势力的重镇
洋泾浜 租界内外 文化中西
江西路 东方华尔街
福州路 租界里的华界
南京路 近代民族商业的起源
静安寺 西区的“乐土”
浦东 城市化的压力
虹口 “五方杂处”的平民社会
杨树浦 现代工业的摇篮
闸北 “自治”华界的成功与失败
江湾 “大上海”的梦想
八仙桥 华洋交错的法租界
卢家湾 东方巴黎
徐家汇 上海的“拉丁区”
苏州河 上海的母亲河
文化中心地位的衰退与重建
回归传统的新上海
后记

编辑推荐

《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内容简介:上海市民在近代历史上曾经承受过最深刻、最痛苦的冲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频繁的成败得失中,他们的心态曾经充满了恐惧、忧患和绝望,但也在这种环境中养成了一些追求进取、克勤克俭、尊重知识、长于谋略、精晓商品的现代市民素质。

图书封面


 人文上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市民?还是居民?——《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读后 新瓶装旧酒,为《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最大之特色。著作者李天纲先生也自得的说,在此部亦学术亦通俗的地方性知识的读本中,有先见之明之处是引入了“社区”的概念与分析。在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学理骨骼的支撑下,才让表面的肌肤——过去曾有上海地理文史资料——焕然一新。如书中上海社区文化的多样特色,分别划分为:“古城厢——七百年的文化蕴涵”;“十六铺——开埠前的大埠”;“外滩——西方在华势力的重镇”;“洋泾浜——租界内外 文化中西”;“江西路——东方华尔街”;“福州路——租界里的华界”;“南京路——近代民族商业的起源”等17个社区。不过,从新史学的视野之梳理看,此书刚好处于初始的“杂糅”。当然,毕竟有了一个崭新的伊始。新史学的日常生活性、心态史、身体史、社会史、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地理空间、经济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当对西方的新史学“拿来”之时,也要慎用。正如李欧梵先生为本书序中指出的那样:对于“公共空间”(Public Spaces)也应细分——所以如果在张园可以有各类人士聚在一起讨论时政,则仍可勉强视为“公共空间”的一种,但一般市民消费娱乐的地方(如电影院)等,是否仍可算作“公共空间”?本书在“文本”与“叙事”上,虽为“上海学”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但仍可能深掘与细挖的。因为“文本”是可以通过“叙事”进行各种向度阐述的,在新史学视野下,对题材与史实的选取可能将从前“忽略”的上海日常生活细节加以“放大”的,也有可能通过“细读”,从新视野上,导引出新的情节与结果的。还有,李天纲先生在“西化的‘市民意识’”中指出:上海租界里搬来的是欧洲的市民自治,养成的也是欧洲的市民意识。《土地章程》是租界的基本法,规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即“自治”(Self-government)、“法治”(Rule of Law)、“安全”(Security)、“自由”(Freedom),这就是西方市民意识的基本内含。假如以上的基本原则出发,老上海们或许可称为“市民”,而我们现在是万万不能算成一座城市的“市民”,而只能称为“居民”的。2011-7-10于成都北门天开居李天纲 著 《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四川省图书馆藏书。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分区域介绍了上海的主要生活空间,历史的演变,人口的流动,风景的诞生与消逝.读此书,似乎很多幅市民生活的风俗画跃然纸上
  •     首尾几篇文章颇为重要,梳理也足够清楚,中间夹的是以上海数十处重要区域、地标为主轴的叙述,并试图从中挖掘各自空间的特征。市民社会和公共空间现在看来是非常合适的提法,或许有更多理论的辨析会更有意思。//“海派”初起于贬损之义,今被祭为可把上海无所不包的秘宝,这是一次翻转,百多年来传统的开放精神,至几十年前冒出似乎不可一世的孤立意识(至今逐渐凝固),又是一次多么可悲的翻转。
  •     我的上海学的启蒙读物
  •     讲述了上海的近代史和文化,非常有启发性。京派和海派文化之争十分有趣。1990年以前的上海着实让人心疼。 因为爱他,所以要了解他。如果你恨他,至少也请了解了他的历史再来骂。当然,魔都反正躺着中枪习惯了。
  •     对上海的了解和发展知之甚少,对上海的剖析也很犀利
  •     用它来作旅游文学也不错
  •     不同于那些导游类的书,这本书思考的角度很妙!值得一读。
  •     作者个人情感太强
  •     夕阳近黄昏 只好忆当年
  •     2007
  •     不错的上海开阜后的简史。
  •     自从脱离组织后(毕业,离职期间)的各类尝试性社交活动,外国媒体纪实,让我越来越觉得社会大方向是社区自治(几年前新闻里居然报道小区老年活动室空调开放要上级审批,厥倒)。书中的实例也与之前个人遐想多处共鸣,通过事物,名称把自己和历史,环境,人文联系起来。当变革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时候,这本书也提及了多种参考要素,历史背景。年轻人变革可能不靠大资金,又要和资本背景的对手竞争,或许只能靠unprecedented ideas and solutions.这本书不枯燥,读起来好似白相刺客信条,从个人的独立的视角看世界。
  •     按图可索骥
  •     人生除了长度之外,还有宽度。一个城市的历史也如此。上海在历史舞台上登台的时间这么晚,因缘际会下,却有如此跌宕精彩的演出。
  •     @湖北省图书馆
  •     2.5星
  •     还不错
  •     很有收获,学习!
  •     上海的文化地图
  •     论文部分不错,后面就浅了。
  •     新上海人了解上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