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美国电视》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出版 > 对话美国电视

出版社:第1版 (2006年5月1日)
出版日期:2006-5
ISBN:9787508606309
作者:王利芬
页数:182页

路漫漫

其实是专业课的作业,写得很一板一眼。。。但这本书没有太多专业术语,由于是亲身经历,写得很生动也很真实,特别难得是写出了一些问题,当然最重要是让我们看到美国电视行业特别是主持人好的地方——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方面,我们的确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甚大,特别是传媒行业。------------------------------------------------------------ “为什么要去美国?”“世界太大,自己太小,生命太短。”作者的前言和后记的题目仿佛构成了一场一问一答的对话,遥相呼应。而全书记录的作者一年中遍访美国五大广播电视网,采访各个著名主持人和制片人的艰辛漫长的过程,也不过是为了寻求这样一个答案,来解决作者心中的困惑。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一直是走在创新改革的浪潮前列。而我国的新闻体制和机构也确实有很多需要深化完善的地方,与美国成熟专业的电视节目相比,我们之间简直是难以望其项背。太多的问题在作者心中盘旋,相信也是我国很多电视工作者心中一直存有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绝大多数主持人在栏目中起不到决定作用?为什么我们的名牌栏目没有长久的竞争力?一个频道究竟要设置多少栏目?为什么我们的资源不能共享?为什么我们难以将电视记者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心存疑问的人很多,但真正采取行动的少之又少。而作者便独自跑到美国,采访、研究、学习,只是为了心中的不解之处。有一个执著的想法,并把它变为现实,全然不顾这中间多少意想不到的艰难——这是一个追求真理的开拓者的精神,真正成大事者的态度。经过梳理,作者又将所有的问题总结为三大类,而本书的结构也是由这样三个话题组成:主持人的价值为什么那么高?为什么名牌栏目可以持久?多媒体集团的资源为什么能共享?虽然是对话美国电视,但作者实则是为了解决中国电视的问题,所以有意无意地都在二者之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足见我国现行电视行业中许多方面的弊端和不足,我们要做的还很多很多。以下仅选取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主持人专业化这方面,略为展示作者此次对话给我们带来的启示。首先,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化体现在他们的职业道德上,当问及主持人走穴的问题,很多人都很惊讶,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根本不是问题。与用人方的合同签订得很清楚,谁也不会违反合同;更重要的是,这关乎职业声誉,“谁也不会拿自己一辈子的职业生涯开玩笑”。但我国这样的丑闻便屡见不鲜,尽管中央电视台三令五申,但主持人走穴从未停止过。这是最基本的作为一个主持人的道德准则,别人眼中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我国却是屡禁不止的现象。其次,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都具有很高的新闻素养和丰富的记者经验,他们都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挑选出来的精英人才,所以“主持人的力量,就是一个电视节目的力量”。这点在中国就全然不同,中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往往是靠着年轻漂亮或是一副好嗓音,因为他们的工作只需这些东西,主持人对节目内容极为被动,都是“照着提示器念”。而且,能成为主持人的决定因素并不是你自身的实力,而更多需要你的背景和人脉。美国电视银幕上出镜的主持人并不一定有精美绝伦的外表,但他们一定有担任记者、编辑、制片等多年工作经验——CNN最出色的记者克里斯蒂娜,“她去过的战场比许多将军还要多”;ABC《今夜世界报道》的彼得詹宁斯直言“非常痛恨只会念稿子的主持人”——所以很多主持人的平均年龄都很大,像是《60分钟》的华莱士50岁才开始主持。“主持人中心制”和“主持人明星化”决定了必定是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才能的人才能成为美国电视的主持人,而且一旦做得出色,必定会做得长久,乃至成为这个节目和频道乃至美国一代文化的象征。另外,美国是个崇尚自由和个人奋斗的国家,这点也体现在电视节目上。作为主持人的地位并不是由你的身份决定,而是靠你的实力,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华莱士,只要你有能力。NBC《晚间新闻》的主持人汤姆布罗考便是工人阶级出身,他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赢得“全美国最受人尊敬和最让人信任的主持人”这样的地位。第三,正因为主持人的高素质,他们对节目内容的选取和制作都起着决定作用。很多主持人不仅是新闻工作者,更是出色的政治家。在他们的主持下,新闻真正能影响到政治,实现了其作为“第四种权力”的监督制衡作用。主持人对时势政治尖锐的视角和恰到好处的把握还体现在对节目内容编辑的取舍标准上,“选题标准首先是是否有足够的重要性,其次是人们是否感兴趣”,在他们的节目中,新闻真正能体现价值。主持人只是电视行业的一个角色,但从中可以映射到我国整个电视节目行业同美国的差距,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兴叹:“世界太大,自己太小,生命太短。”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任重而道远,致力于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学习、追赶,走一步,再走一步,终有一天,我们也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有自己的骄傲——高素质的主持人,经久不衰的节目,高端发达的媒体。

提到的三个问题

总的来说,觉得王老师文笔很好,写散文应该也是绰绰有余的。自序和后记更是感情饱满,而且极具思辨性和总结性。书中前半段关于各大电视台名嘴的采访相当精彩,特别是关于华莱士爷爷,整个采访还略带点火药味,很有意思。而后面对于CNN彻彻底底由外到内的采访显得有点拖沓了,我觉得还不如总结一下算了,特别是频频问到的“如果你和制片人(或者同事)在这个问题上有矛盾了怎么办?”,被访者几乎都是说,“我们很少有矛盾,有了矛盾我也就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最后还是听我们老大的。”王老师写书提到了三个问题,为什么主持人的价值那么高,为什么名牌栏目可以持久,多媒体集团的资源为什么能共享。对于主持人来说,他们的敬业、勤奋以及充分不能再充分的准备都是他们成功的原因,当然在书中提到的一种体制也使得这样的情况得到保证。那就是,主持人的价值可以通过对他们能力的认定来获取而不是在我们这里只有被提拔这种唯一的方式。节目主持人大多有记者经验,也有很好的知识储备。现在国内很多主持人也是要求最好有出镜记者经验了。再看《非诚勿扰》的孟爷爷,虽不是播音科班出身,凭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一样可以做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关于为什么名牌栏目可以持久,这问题有点以偏概全了。因为涉及的《60分钟》《新闻时间》是新闻类节目,节目形式也不大可能有什么新意。其中的内容在不断跟随时代改变,也构成了它持久的一个原因,所以虽然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栏目的优势,但并不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多媒体集团的资源共享。是一种分工与协作。我觉得那是老美社会化大生产和节约成本的做法。当然,我们要承认这种高效率值得学习。不过凤凰卫视也是凭借极少的人完成不可思议的工作量,凡事都是逼出来的。很多媒体也开始学习这种可能是叫“大编辑部”的思想,统一编辑发给不同的频道与栏目使用。美国电视很成熟、高效、职业化程度也很高。是挺值得向往的,可是我也替那些工作者捏一把汗,因为你十年二十年做一件工作实在有些枯燥,或许有的人不会觉得枯燥,就像不是所有富士康的员工都跳楼一样。美国电视职业化的工作也就好像在一个大工厂你拧了一辈子螺丝钉一样。所以,各有利弊吧。在现在的中国,你可以做编导,前期要跟人交流沟通,还要通宵写稿子,最后还得受命于颈椎病下地剪片子,自己听字幕,配乐都自己找,有的时候配音都自己来。可谓是全才了。干的好了,可以当主编,然后是制片人,然后就是鲜花掌声和人民币聚拢下的领导了。

做一块高质量的海绵

找这本书来看,源于偶然看的一期《赢在中国》节目。王利芬是节目的主持人,她在节目结尾作出的现场总结发言比俞敏洪等几位嘉宾的话深刻许多。嘉宾们都尊称她为王老师。上网一查,才发现她是《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第一时间》等节目的总制片人。她的聪慧,定能在书中表现一番吧!由于学习语言的缘故,我曾经花很长时间听CNN提高听力,但从没考虑过CNN是如何抢到独家新闻的,它为什么是如此地高效率。《对话美国电视》给出了答案,它精确地描绘出美国电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提出了很多关于电视台管理制度、人员及资源使用制度等方面的思考。王利芬的的提问,不光解答了她自己的疑惑,也问出了很多精辟的人生哲理,譬如CNN国际频道的一名负责人说,主持人应该是一块高质量的海绵,随时吸收新的知识,需要有极好的悟性。CNN 的很多主持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吸收信息,对很多国家都有很好的知识积累。换句话说,他们的主持人是把主持当作事业来做的。反观国内,有多少个主持人能做到这一点呢?记得有一次听广播,一个国家级电台的主持人竟然在新闻报道中说空中客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客车公司。主持人素质的差距之大,不是一点半点啊!

专业的美国电视

发现和看完这本书,对于我来说都是比较偶然的事情。由于家中的一些变故,我暂时回到老家陪老母亲,有一段时间闲着无事,爱逛书店的习惯却怎么也改变不了。来到书店,发现这里只有一个小书架上摆放着有关新闻、电视方面的书籍,定睛一看,被书作者王利芬的名字吸引住了,在电视媒体工作的我知道中央2套部门负责人的王利芬非常有才华,对节目的把握和开创程度都非比寻常,著名的《对话》栏目就是在她的一手策划下成功出生的。再看标题《对话美国电视》很吸引人,特别是我这个对西方电视媒介极其感兴趣的电视“狂人”更是心中荡漾。翻到书目录,看到有美国CBS《60分钟》部分,而且是重点部分,就更加吸引我要好好读读。读罢此书,才感觉到作者在书中所要传达的一个重要观点的可贵,即专业的主持人和专业记者、制片人的专业程度,对于一个电视机构、部门有多么的重要,在现在的电视行业不断更换设备,寻求专业化制作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一下人员的专业化问题呢。这本书最主要的不是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是恰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现在的中国电视工作者真的很专业吗,大家还是看看这本书后再说吧。

相较之下

 刚刚读完王利芬女士的《对话美国电视》,感触颇多。  前序和后序写的很本色,与之前不少书中的溢美之词相去较远,比较符合我的口味。读完序时,心里好激动:  你会不会有这么一天?看书看到心痛,因为文字如此动人。它不伤感,于是眼泪无法挣扎;它不快乐,于是笑容无法动容。它只是深切地展示着你一直追索却无法表达的那个道理。心被揪了一下……  满满三页纸的摘录,我这会却大脑一片空白。感觉有点恐怖!!到这个点,大脑也罢工了。可是却迫不及待地想理出个思路,害怕到了明天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又想起某人在香港时怒斥香港记者的那一段,今天之前的日子里,一直觉得这个人自以为位高权重就摇头摆尾不知所以然了。可是读了王利芬采访华莱士那一段,才明白课本里讲的新闻记者的立场应该是中立的该是如何去实行。如华莱士所言:“我的采访公正、准确、开放、不情绪化,不会为任何一个立场去鼓吹,我是一个记者,不是一个评论员。”再回忆之前那位勇敢的香港小姑娘的问题,确实有点过了。只能说勇气可嘉了。不知道这么说是不是又要被别人骂死,hoho  CBS《60分钟》的主持人莫利 塞弗在回答王利芬关于该栏目收视率下降不符合年轻人口味时说,“那是他们的问题,而不是我们的问题。我只能做我知道怎么去做的事情,我不会改变自己而让自己变得时髦,我不想为了引起一部分人的兴趣而去改变自己。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做出来,如果他们想看的话,很好;如果他们不想看的话,那就是他们的问题。”这番话说得我心潮澎湃。市场经济在美国发展了那么多年,相信美国的新闻人更了解效益为何物。美国的媒体不论公营、私营,都需要接受市场检验,不行的就下马。如此情况之下,莫利的回答如此铿锵,实在是值得国内媒体借鉴。看到这句话时,首先想到的是南周。这份报纸自改版后,不少读者大呼不适应,觉得媚俗了。我也实实在在感觉到了。那些高尚的职业道德之类的话我无须重复,听者也会觉得这样就是教条主义培养出来的废物。不过,读者一时眼前一亮的效果能维持多久呢?没有自己风格,只顾投读者所好,时间久了,连自己安身立命的那根稻草都找不着了怎么办呢?    还有一句话谨记于心:“我们的人生需要激励,需要感召,但更需要的是要看看世界有多大,自己有多小。只有发现后者才会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才会找到一个走向所谓成功的恒久的路径,也才会真正将自己微弱但独特的光聚集起来,并尽可能地发射出来。”

对话美国电视的序和结尾

看了王利芬老师的《对话美国电视》,虽然不是很了解电视内部制作,但可以看王利芬老师在出国前的思考,居安思“未”(未来),三个问题看出利芬老师的用心。相信王老师回国后,特别是央视新台长上台后,央视改革也借鉴了王老师的美电视台访谈结果;而且,看了此书后,原本对优米网管理的担忧看来是多余的了。在此次微博中的摘录转过来:《对话美国电视》序:在美国的一年中我采访了美国五大电视网络几十名中高级从业人员,三个问题具有普遍性:主持人的价值为什么那么高?为什么名牌栏目可以持久?多媒体集团的资源为什么能共享? http://sinaurl.cn/h82Uz《对话美国电视》结尾:世界好大,自己好小,能人好多!越知道这一点就越觉得自己有限,生命的有限,能量的有限,理解的有限,视角的有限,知识的有限,技能的有限,可做的事情有限。这么多的有限,其实并不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http://sinaurl.cn/h82wS

角度

显然这是站在一个管理者角度作的访谈,就像论文。可以感觉到王利芬老师是非常刻苦、好强的女性,看她的简历吧,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法学学士、文学评论专硕士和文学博士。光是这个学历我就望尘莫及。2003年起任央视资讯节目工作室主任,《经济信息联播》〈第一时间〉《全球资讯榜》《经济半小时》总制片人,05年筹办央视重点栏目《赢在中国》。我猜她生活里一定是非常紧张、追求完美和偏执的。《赢在中国》,曾经感染过一大批人。我认识的两个哥们参了赛,一个入了108强,另一个竟然是第10强。并且马云先生又是我的偶像,所以对这个节目很有好感。这是一本十分强势的书。和崔莹的《做最创意的节目》在专业性上各有千秋,但这本书受访者的权威性、深刻度都要更胜一筹。像“娱乐类节目长盛不衰,让人娱乐的不仅是夸张的表情和身体语言,更多的是智慧的复合”这样的观点都是很闪亮的。有没感觉偶变深沉了?瞧,多神奇的书!


 对话美国电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