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传媒业把脉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出版 > 为中国传媒业把脉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
ISBN:9787309051889
作者:李良荣 编
页数:373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平实中蕴涵哲理质朴里折射睿智——关于《为中国传媒业把脉》  吕怡然文汇读书周报  1999年4月5日,我接任魏永征先生后的第四个月,随着改人、改版、改出版时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点燃,我主编的第一期《新闻记者》出版了,头条便推出新专栏“传媒新观察”,第一篇就是曹鹏的文章《报刊市场化之潮流与动向》。接着,每期一篇,未有间断。翌年,专栏改名为“传媒观察家”,由曹鹏领头,三四位博士轮流执笔。而自2001年起,这个专栏稳定地运作至今,成为曹鹏的个人专栏。  作为“传媒观察家”,曹鹏是名副其实的;作为“传媒观察家”专栏的作者,曹鹏是称职的。他视野宽阔,耳聪目明,八方来风,汇集心间,激荡脑际,诉诸笔端。每月一篇文章,从宏观层面的瞭望、大政方针的解读、发展趋势的预测,到微观层面的观察、改革动态的评析、采编实务的研究,大凡涉及新闻传播领域的事物和信息,几乎尽收眼底,尽聚指键。皇城根下的同胞大多能“侃”,曹鹏当然属于特能“侃”的一族,他的言谈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读他的文字,平实中蕴涵哲理,质朴里折射睿智,看似一些表象的碎片,经他“缀合”“梳理”,便提纲挈领,主题凸显,见地独特,观点新颖,让人得以读出错综事件的关联,窥视风生水起之端倪,感悟其中丰富的内涵。如今,这些篇章集结成册,通览之下,感受尤甚。  七八年间,在《新闻记者》上“码”出30余万字,使曹鹏在最新问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上占据一席之地,在这部权威报告所列“发文最多的前52位学者”的名单上,赫然位居榜首。这是曹鹏的智慧结晶。他的文章,看似信手拈来,轻松所得,其实不然。曾应邀去参观过曹鹏在北京“雍和家园”的新居,这里的“居民”是书,是书的世界,俨然是“曹鹏新闻传播类学术资料库”。两室一厅里竟然都堆满了书籍,从地板一直垒到天花板,且几个顶天立地的大书架无法容纳还在源源不断被他带入家门的新书,不少书只好集体躺在地上。真令人叹为观止。可以不夸张地说,他所拥有的新闻传播方面的中外专著,肯定比新闻院校阅览室、图书馆里的多。可以想见,这些书籍不会只是在曹家装点门面、当摆设的,他把书当作面包啃下,当作香茶品味,消化中有扬弃,吸纳时有评判。没有如此投入,焉得多产丰收?  我觉得专业杂志应该扶持青年专家,为他们提供成长平台,虽然不可能尽善尽美,也不必求全责备,但适当地予以“倾斜”,搞一点“特殊”,也理所应当。所以在我们杂志上,惟有曹鹏的名字上冠以“博士”,文末则注明其身份、简介和联系方式。而这个专栏连续数年期期推出,颇为引人注目。加之文章中有些观点,是作者个人之见,未必一定准确,且有些事情见仁见智,本不足为奇,但有人对此深表不满,认为我们对曹鹏过于关照,甚至声称“假如你们再登他的东西,就不订阅《新闻记者》了!”我简直无言以对,说什么好呢?对年轻学者,对自己不赞成的观点,不妨宽容些嘛!我们欢迎商榷、欢迎争辩,可是不能不许人家说话呀!我们确实尝试过由几个博士共同主持这个专栏,但实践的结果,其他作者实在勉为其难,而曹鹏确实高人一筹,这才决定“传媒观察家”长期由他独自担纲。  当然,曹鹏的文章,也并非篇篇是不刊之论。有时我会大刀阔斧地削砍,有时不得不磨去一些“棱角”,有时考虑应消弭一点作者的“傲气”,有时则和他商量暂时不谈论某个问题。而曹鹏总是对我们表示充分理解,尊重编辑的修改,并不计较、从无异议。因此,这些年来,我们相互支撑,合作愉快,这是很令人欣慰的。  更令人欣慰的是,曹鹏学有专攻,成果斐然,“传媒观察家”在新闻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沾了曹鹏的光。不时有业内人士和我谈起“你们的专栏作家”,说曹鹏的文章读来新鲜、生动、有趣,信息量大,见解独到。而散见于各种报刊的转载、转摘,则难以计数,有些比较“规矩”的人家会注明作者曹鹏、原载《新闻记者》,有的却连出处都不着一字,似乎有意将曹鹏之作冒充为他们自己的“原创”,不过明眼人一看便知此乃“二手货”也,“发源地”在《新闻记者》上呢!每每于此,我会难抑兴奋和自豪,也更感激曹鹏的辛勤劳作。  今后的时日,“传媒观察家”将继续开张,期待着曹鹏有更多佳作问世,能为更多读者喜欢,为中国传媒业的发展繁荣竭尽绵薄之力。

书籍目录

总序(李良荣)前言文学家访谈综述 中国传媒的历史与现状 执笔: 许 燕文学批评家的新闻空间——谢冕教授访谈录学者与传媒的关系——陈平原教授访谈录媒体是公民社会透明度的一个标尺——艾晓明教授访谈录正视批评,人民需要更多更真实的信息——黄修己教授访谈录媒体工作者应注重社会责任——郭英德教授访谈录以真实性为生命——黄天骥教授访谈录哲学家访谈综述 哲学视野下的现代传媒 执笔: 许 燕大众传媒的人文导向和伦理责任——叶朗教授访谈录宗教学者眼中的新闻报道——何光沪教授访谈录虚幻的客观与真实——赵汀阳研究员访谈录历史学家访谈综述 追求昨天与今天的真实 执笔: 孔洪刚 韩 元社会的现代性成长与媒体的发展——姜义华教授访谈录为中国传媒业把脉——知名学者访谈录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是与非——施和金教授访谈录新闻报道也要求“真”——王子今教授访谈录新闻报道需要改进——高华教授访谈录让考古走向媒介 让公众了解考古——刘庆柱教授访谈录新闻是历史的草稿——朱学勤教授访谈录经济学家访谈综述 传媒代表一种公权力 执笔: 屠正锋媒体现在最缺的是全面——经济学家茅于轼访谈录媒体市场的开放是大势所趋——张军教授访谈录媒体在经济案例中的作用——张晖明教授访谈录社会学家访谈综述 社会的媒体该往哪走 执笔: 李 莹媒体是文化传播与大众沟通的桥梁——胡守钧教授访谈录加强专业伦理教育,不断提升媒体公信力——卢汉龙研究员访谈录新闻自由是媒介一切问题的核心——李银河教授访谈录法学家访谈综述 法眼看传媒 执笔: 韩元新闻自由是与民主法制进程同步的——张志铭教授访谈录传媒不应干扰“司法”审判——蔡定剑教授访谈录传媒应将事实与意见区分开——陈兴良教授访谈录传媒的力量来自于真实——贺卫方教授访谈录国际关系专家访谈综述 国际关系视域中的大众传媒 执笔: 张军芳多元信息环境中的政府、传媒与公众认知——范士明副教授访谈录社会转型期中的媒介改革——冯绍雷教授访谈录美国“民主独裁”下的大众传媒——孙哲教授访谈录政治学家访谈综述 政治学者眼中的七个传媒问题 执笔: 谢春林 张军芳 殷 祺媒体应该是社会的代言人——曹沛霖教授访谈录树立民主、开放、平等的传媒理念——王金红教授访谈录良莠不齐传媒业——胡泽洪教授访谈录大众传媒: 平衡在国家和社会之间——林尚立教授访谈录教育学家访谈综述 从真实公正到深度理性 执笔: 蔡 颖 王 楠多种声音的媒体: 新闻事业改革的方向——丁钢教授访谈录摆脱媚俗,建设有理性、有深度的大众传媒——张舒予教授访谈录深度成就高度,言论贵在思想——金一鸣教授访谈录语言学家访谈综述 大众传媒: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执笔: 陈立生呼唤语言学家与大众传媒更多的良性互动——齐沪扬教授访谈录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做“文化人”——梅德明教授访谈录网络新闻传播之我见——郭熙教授访谈录为中国传媒业把脉——知名学者访谈录自然科学家访谈综述 科学家眼中的中国传媒 执笔: 陈 泉科学报道需要慎重——范滇元教授访谈录传媒改革需要真正做到“三个代表”——何祚庥教授访谈录今日传媒: 走向泛娱乐主义——江晓原教授访谈录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当前传媒业改革与发展的访谈录,集纳了哲学、历史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的访谈,他们从不同的专业和视角出发,畅谈了新闻体制改革、新闻立法、舆论监督、传媒与学术等话题,其中有对媒体的评价、期望和要求,也不乏对媒体中肯的批评,表现了专家们的社会良知和政治责任感。学者们的许多见解、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极大地开拓了新闻传播研究的思路,他们全新的视野会给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带来启迪,对于传媒业的良性发展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也大有裨益。

图书封面


 为中国传媒业把脉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从外延来审视传媒业,其中各专家接触媒体的情况和对新闻法的认知倒满有意思的。有些地方好像还是隔着一层,和新闻传播学没法打通。
  •     每个领域的专家对媒体的看法似乎都是期待太高,毕竟新闻工作者只是个杂家,而非每个领域的专家。信息技术的急速改变,让新闻人不得不为了饭碗而奋斗,却太少认真去做新闻了,这就是所谓的钱途。
  •     访谈中往往会领略到新的感悟。
  •     百花齐放的环境. 仍需努力.
  •     做关于”城市现代化与现代传媒关系探究“的社会实践找到的参考书之一,多名学者结合自身专业谈中国传媒发展现状,每位提到的大概都是类似的问题,诸如:传媒法制化进程、传媒与司法、社会性别与传媒、媒体自由度、真实性、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等。总体来说很有启发意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