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十讲》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新闻理论十讲章节试读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6
ISBN:9787309060362
作者:陈力丹
页数:322页

《新闻理论十讲》的笔记-第147页

社会的思想是多元话的,不论以何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社会的言论趋于一致,都是专制主义的表现。

《新闻理论十讲》的笔记-第197页

freedom 这个词的内在含义是:完全不受限制的自由,他有自由、解除这样的含义。
liberty这个词的内在含义是:除了法律合理强加的限制之外,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
新闻出版自由中所言的“自由” 应该是liberty。

《新闻理论十讲》的笔记-第240页

新闻职业道德必须从职业化角度去改,否则,以非职业化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来编织一种社会行业的自律,无论如何都不像自律,也难以真正落实到操作层面。

《新闻理论十讲》的笔记-全书笔记 - 全书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
第一讲 新闻——叙述事实
新闻VS宣传
定义 新闻: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宣传: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不同点: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信息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新闻重实效,宣传重时机;
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新闻中的宣传:政府可以决定何时将一则新闻透露给大众。因为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新闻能起到“宣传”作用。
新闻VS舆论
舆论的定义: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
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导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某些情况下,传媒不一定代表舆论。1976年“四五”运动。
从传统的传播体系上解释“中国新闻传播中伦理道德层面的要求较为强烈,宣传成分较多”的问题。
传播体系:1)历史的
2)社会的
3)生活的
(p.15)
新闻的特性
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务;
2)强烈的时效要求(现在新的竞争局面不是“抢新闻”,是谁能对新闻的阐释更接近科学、更合理,这成为传媒竞争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方面。)
3)新闻是能够公开传播的一类信息。4)现代新闻业造就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
第二讲 新闻价值
传媒者对于新闻价值判断的依据
受众的使用价值;2)媒体的利益;3)政治利益;4)传播者的个人偏好。
新闻价值的定义
前提: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2)对新闻接受者来说,新闻价值是以后总特殊的即使性信息效用(异常事物/相关利益/个人偏好);3)对新闻传播者来说,新闻价值是从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信息效用目的出发,选择事实、予以报导的职业衡量标准。4)总结:意见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对媒体来说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叫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十要素
概率越小,越有新闻价值;
不确定性越大,……
与受众利益相关度越高,……
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
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
越是著名的人物,……
凡是含有冲突,都有新闻价值;内含冲突越大, 越有新闻价值。(论战,竞技,商业竞争,外交斡旋,战争)
越能表现人的情感(悲欢离合),……
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各种成功者,英雄母题,撒旦母题……)
事实在比较中带有的反差越大,……
第三讲 新闻真实
{ fish saying:新闻真实是事后的叙述的真实。是依靠单薄的符号构建的真实。是片面的真实。“罗生门”式的真实。}
新闻真实受到的各种自然制约(宏观角度)
新闻只能选择有限的事实加以报导,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是程度是有限的。“探照灯”式的报导。 李普曼《舆论》
①媒体的工作有自身选择事实加以报导的职业标准,这个标准并不要求全面地反映世界的整体。
②被简化的新闻最具传播力
③传媒反复刊播某类有市场的新闻,强化了该类话题在受众心目中的印象,从而使某些事物获得了和其实际重要性很不相称的地位。(p.s.强迫公众关注某类事物,往往造成更多的人不关心和逃避。XX大会)
★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时间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导不可避免的简约。因而,具体的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知过程。(真题)
事实本身在发展,人们对这个事实的认识也在发展,人们对事实的认识到什么程度,新闻才可能真是到什么程度。
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选择事实时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是的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先定义后理解)
  文化背景影响新闻真实的若干情形:
  ①类型化:传播者选择某些故事而舍弃其他故事,将事实的叙述编入特定的叙述格式中,或偏执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叙述,强调某些细节而舍弃其他细节。新闻架构过程,就是把事实的碎片往一个先定的框架里填充的过程。
  ②礼仪化:内容不再重要(一定程度上内容变成了形式本身),重要的是形式。
  ③标签化:在给事件下定义的时候很容易绝对化,排除这一事件以其他方式进入人们视野中的可能性。实际上有些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一旦传媒简单给它定以后,就很难甩掉这个说法。
  传媒使用标签和语境,是对新闻进行价值判断的一部分。如果一些事件恰好被输入现成的传媒定义的框架中(诸如好人/坏人,九零后,女XX,富二代等),它们就可能被报导。这样,现实被“扭曲”以适应由传媒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所设定的框架。(也常常出现在新闻标题中!)
  ④权势人物占据新闻亮点:新闻价值的诸要素,主要依据是人接受信息时的心理、社会心理、个性需求和社会需求,受制于具体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现实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及传统文化。具体执行这些新闻价值标准的时候,反映的自然是社会主流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
  ⑤维护现状:传媒批评的基本上都是一个个具体事实,对整个社会基本结构,都是维护现状的态度。在具体表现方法上,例如,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作为被动消费者的个体权益,弱化社会个阶级之间真实的矛盾。传媒确实有检测社会环境的职能,但是不论在什么地方,传媒都不可能根本触动权力体制。只有不涉及传媒自身利益,对传媒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传媒才会兼收并蓄地发表一些不同的观点,从而达到缓和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释放一些不满的目的。
传播符号表达意思有限,使得新闻接受者对真是的理解也会发生差异。
语言是有指代性的,它并不是事物本身。符号本身会限制表达。任何语言都有经验背景。
造成新闻不真实的诸多具体原因(微观角度)
文学想象→“典型报导”
体制性失实 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事实
【link】要求将价值观的判断渗透到对事实的报导中,这种观点对新闻的职业化是一种很大的威胁。报导的真实性不取决于价值观,要的是事实本身的真实。
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传媒做好事只能以社会的普通一分子来做,不能利用自身的传播资源自我吹捧。若有宣扬自己的目的,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应该回避。社会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是基本的社会秩序。)(消息来源和报导者的分离应该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常态,这种重合是传媒角色的错位。这种角色错位不得不让公众怀疑新闻背后的利益的合谋)
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地夸大事实。
套路、套话写作造成不真实。
有意不报到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
第四讲 新闻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
1)19世纪中叶开始,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转型。原来服务于党派的传媒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将营利作为主要目的。它的产品的购买者——公众都有自己的观点,为扩大报纸的受众群,“客观性”首先作为一种商业策略被提出。
2)19世纪以来哲学认识论关于事物可知的信念得到确认。18世纪哲学上的“不可知论”(休谟)的观点被取代。“经过人类的不断努力,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的观点被广泛接受。哲学理念的变化,无形中使得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发生变化——可以把外部事实较为全面地报导出来。
传播科技的发展,视觉媒体的出现,支持着客观性理念。尤其是照相术、电影、电视的出现,传达给人一种理念——外部事物可以完全真实地反映出来,这其中包含客观性的理念。
【link】“新闻公开”:开放的文化环境,传媒对社会事物的无形监察,以及传媒之间的相互监督,会使报导者的主观意图受到一定的限制。
客观性理念的发展过程
1)1900年 梅尔维尔·斯通 美联社社训 客观性原则作为一种正式的理念被提出 “报导事实,而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2)20世纪初 普利策 创办哥伦比亚新闻学院 “学院教育在于强调正确与可靠的报导,应训练学生把事实与意见区分开来”
3)1919年 李普曼 《现代自由意味着什么》 提出客观报导的理念
1920年 《自由与新闻》 首次提出“客观新闻学”
“客观报导是一个理想,而人是有主观意识的,我们要先了解自己的主观性,才能找到维护 客观的方法。”他不否认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希望通过专业教育而获得一种统一的客观报导的方法。
4)1924年 克劳福德 《新闻道德》 第一次正式讨论了“客观性原则” 把它作为新闻业的一个专业道德标准,从而推广了这一理念。
美国“扒粪运动”的主要刊物《麦克卢尔杂志》 “如果一个人的陈述是遵从专业的既定法则时,那么,这些陈述须是值得信赖的——事实不是指世界本身,而是指正确地陈述出它们。”
客观性的定义(作为一种职业理念&作为一种报导方式)
理念层面:作为一种理念,客观性是指在工作之前,新闻从业者的脑子的对这个职业的认识——我要向公众客观地、不带偏见地报告事实,而且相信能够把事实和关于事实的价值(对事实的评价)分开。客观性理念是对“事实”的新闻和对“价值”的不信任,并且在报导中努力把二者分开。
  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理念的具体内涵:(1)诚实;(2)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3)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4)不牵扯个人利益;(5)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开。(价值:不要在新闻中轻易表达自己的倾向;对事实,要追问下去,以获得清晰的事实发展的脉络)
  【link】—客观性理念是首要的。没有理念的客观性,方法的客观很难做到。
   —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确实一个可行的“规定原则”。客观性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新闻语汇和普遍模式。客观性总是受到批判,又永远存在着,我们就处在这样的矛盾之中。
操作层面:(操作方法如下)(1)将事实与意见(包括价值判断)分开;(2)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3)★努力做到公平和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平衡是新闻报导中要掌握的技术性要求。特别在报导冲突事件的时候,诸如政治、经济、司法冲突的时候,传媒一定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不要站在冲突的某一方来报导事实。
客观性在不同题材新闻中的具体表现。
叙述性新闻,所叙述的内容要能被核实。消息中作者不能发议论,所有的内容都要有信息源。
分析性新闻。这种报导方式多少可以表达作者的倾向,但对报导的事实要能列出一系列消息源清单,即要以事实为依据。
因果性新闻,使用推断和猜测的语句。在有限的时间内说清楚事件发生的原因很难,但是这是受众很想知道的内容。当把有限的因果信息告诉受众时,就需要使用一些模糊的语言。(联系:新闻真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表达宏观内容时,也要使用模糊性语言,因为宏观内容无法精确。
※内容真实包括消息来源的真是和新闻事实本身的真是,后者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如果内容不真实,客观也就谈不上了。
影响客观职业理念的隐形因素
记者在报导事实之前,其认识问题的方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存在。超越个人的局限是可能的,但是超越传统和文化的束缚很难。→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消息框架”
不少事实本身,体现了一定的立场观点。有些“事实”是社会的产物,是人们活动中塑造的东西。如报导党的十七大。报告是有一定观点的,报导做 报告这个事实本身,就传播了一定的观点。
人对事实的感觉和直觉具有相对性。不同的人采访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报导不会完全一样。因为客观的标准是在比较中呈现的。
信息时代信息超载,人们在传媒提供的海量事实面前无暇思考。他们有自己的标准和体验。在客观性方面,受众的要求和记者的报导之间会存在认识的冲突。
第五讲 大众传播的职能
一种泛化的认识: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不能说具体的新闻报导反映了舆论。
—Q:新闻与舆论之间的关系?
—A:(1)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
(2)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
(3)有组织的意见不是舆论。
(4)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导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
(5)某些情况下,传媒不一定代表舆论。
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定性传媒的职能。
  (1)新闻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
  (2)把传媒的职能比喻为“喉舌”
  最早是198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首次提出喉舌。其实,梁启超接受西方新闻学的一些概念时,将它们中国化了。
  (3).传媒的职能表现为某种“工具”
  (4).列宁关于“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观点
  (5).传媒教育、引导群众的职能
  (6).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与传媒的党派属性
  (7).法西斯主义对传媒性质或只能的极端错误认识
  陆定一将法西斯注意的新闻观概括为“新闻就是政治本身”
  .如何论说传媒与政治关系的职能定性
传媒的四大基本职能
拉斯韦尔&赖特 “四功能说”
①环境监测功能——及时、准确地向社会报告刚刚发生的涉及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重大事项。
②社会联系功能——是社会各个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联系。(媒体发表领导人的讲话或视察活动的报导,世纪上是为了建立或协调中央领导人和人民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媒体上刊播广告,实际上建立和调整着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某种关系。)
③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④提供娱乐(1958 二战后 全球整体进入一个和平时期)
+不属于基本职能的几种传媒的职能
⑤地位赋予功能——一种强大的现代大众心理。正式利用了大众的这种心理,传媒通过聚焦和放大事实,制造出了各种供大众追捧的“明星”。
⑥麻醉功能——大众传媒以庞杂的信息占有了大众有限的休闲时间,导致人们疏远很多传统的社会关系;传媒以丰富多彩的内容虚幻地满足了公众,使他们从积极地参与事件,转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
传媒对现存社会制度基本是维护和宣扬的,大众媒介持续不断的传播,使公众失去辨别力并且不假思索的顺从现状。大众传媒为争取更多的受众,自觉降低文化准入门槛,高层次的文化作品为适应大众传媒的传播,都不得不屈尊俯就。
⑦“舆论监督”——中国独有的一种关于传媒职能的说法。
监督=监测+督查→媒体主动出击,由传媒着手解决问题的性质。
作为商品的新闻:三种交换方式
一是新闻源和传媒之间的商品交换;二是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商品交换;三是传媒和广告商之间的商品交换。
如果传媒单纯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即只在市场领域活动),那么人的自由实际上是被否定的,传媒所保护的并不是公众知晓权,而是传媒想让公众听到什么他们就得接受什么。所谓舆论也不会是真正的公众的意见。市场领域的言论自由,实际上保障的是个人依自身利益转移的表达自由,媒介将变成单向的信息源,无法成为对话的管道,公众也不可能真正参与媒介的活动。市场领域的“观点一致性”,是通过利益驱动的竞争达到的,并非真实观点的讨论而达成的一致。
【link】传媒身兼两种职能:一种是文化产业,传媒要盈利,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本身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另一种只能,即传媒还有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只能。这两种东西经常处于矛盾之中,我们在认识传媒职能的时候,要从两方面认识。(我们在考试的时候,也要从两方面认识哟!)
从媒介形态本身定性传媒的职能:“媒介即讯息”
Q:技术这种力量,如何能够重新构造我们这个社会?
A:用“自我调解系统和适应性行为的模式来重建社会,想用控制自然的方法来控制社会”
对于传媒的这种职能,哈贝马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之情。
—“异化”:人创造的某种东西,反过来控制了人。
—科技与政治、意识形态一样,成为一种控制传播的力量。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本身也就是控制的合理性。谁掌握了技术,在某种意义上谁就对媒体的内容有所掌控。科学技术当今承担起了使政治权利合法化的职能。
—现在我们这个社会:科学技术与社会操作结合一体,人们的私人空间由于技术的发展而遭到侵占,自我深化的多样化的过程在工艺过程和机械反应的状态下被固定化和单一化。人们只能模仿外界,再也不能对社会提出抗议。从这个意义上讲,如哈贝马斯所说,合理的技术社会也就是合理的极权社会。
第六讲 新闻出版自由
1644 约翰·弥尔顿 《论出版的自由》→ 反抗书报审查制度时提出
1788 翻译成法文 在法国打个敏前期得以广泛传播 闻名欧洲
1789 法国《人权宣言》:自由传播思想和意见乃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可以自由地从事言论、著述和出版,但在法律规定之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承担责任。
1791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过会不得通过建立尊奉某一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不得废止言论与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机会、请愿、诉愿之自由。
1855 废除印花税
1895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论自由》→回答了“新闻出版自由实现了以后,自由意味着什么”的问题。
1861 废除纸张税
《论自由》:多数人的暴政
“现在对自由的威胁不是来自政府,而是社会上多数人不能容忍非传统的见解,以人数上的优势压制和整肃少数人。”(联系:沉默的螺旋)
人们发表意见的权利是平等的。意见的不能凭借多数战胜少数,也不能凭借发表者的统治权而获得权威性。
讨论禁区的存在会让社会的思想一片沉寂。
【link】法国大革命时期处决国王路易十六,罗伯斯庇尔处决国王的逻辑就是这样:他是少数,少数意见存在本身就是罪恶,所以他就该死。
在这里,民主与自由这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被混淆。思想领域中只能使用一个词——自由,民主和自由的理念是不一样的。
李大钊:即使实行民主,前提是大家都能自由地发表意见,只是在决定如何行动上,少数服从多数,这是为了保障必要的社会秩序;而在思想上,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力。
  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理论讨论
  1.新闻出版自由公认应受到四方面的法律限制
  在诽谤、侵犯隐私权、侵犯知识产权、泄露国家机密这四方面与其他法律之间不能发生冲突。
  2.新闻出版自由是谁的自由?
  The press指的是新闻范围,所以其主体是独立法人,在我国,新闻出版自由的主体是公民,不能照搬拉丁文。
  言论自由的主体是公民,包含个人传播新闻信息的自由,创办传媒则是公认的商业自由。
  3.“信息自由”更能全面体现公民的自由权利
  在美国,新闻自由意味着发行人发表什么或不发表什么的自由,对公众来说仅是一种“被听到的自由”——一种消费的自由。
  4.关于新闻业自由主义政策的三句话
  1)观点的自由市场,可以抛售任何观点,但如果这种观点存在教唆罪犯、诽谤等,于是有了第二句话
  2)自行调节的过程,不合理的新闻遭到淘汰,合理的予以保留
  3)传媒的社会责任——指自律层面的社会责任
  5.一种对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新理解
  欧文•费斯(《言论自由的反讽》作者)提出:新闻出版自由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强势的人有说话的权利,弱势的人说话的权利有了,但是别人听不到。因此,作者进一步提出,需要行政力量出面协调,压制一下那些声音强大的人发表意见的声音,给弱小的人发言的机会。(分发扩音器)
  
  
  第七讲 新闻法
  
  区别两对概念:法制/法治;大陆法/海洋法
  法治→代议制下的“依法治理”;法制→统治者通过法律进行统治
  大陆法系:从古罗马(核心部分是意大利)开始的,形成了这样一种理念:出现一个事情,就一定要用法律来规定它。后来转到法国,到了拿破仑时代,被称为法兰西法系。
  海洋法系:尊重不成文法的习惯法、案例法。
  
  新闻法的基本理念(四权理念)
  一是公众对权力组织的“知晓权”,指的是公众通过传媒享有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属于新闻自由范畴。
  二是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三是为新闻来源保密的“隐匿权”(尼克松水门事件 深喉事件 华盛顿邮报)
  四是“更正与答辩权”:一方面我们要求新闻自由,信息沟通的自由,同时,也要承担对所传播的差误信息进行更正的义务。在信息流通中出现差误是难以避免的,更正错误是发表信息的人应该承担的一种义务,也是受到侵害的人可以提出的一项权利。
2.我国新闻法难以出台的原因
  (1)法的刚性与意识形态弹性的矛盾
  法是刚性的,是就是,非就非,对问题的判断和说明,决不能含糊其辞,做出多重解释。
  (2)法的权利的普遍性与传媒权力实际上的等级性矛盾
  我国的传媒实际上市按照行政等级划分的,分为中央级、省级等。新闻法有规定记者的权利和义务,把所有记者看作是平等的,但实际上不是平等的,新闻法无法描述这种情形。
  (3).法的稳定性与舆论导向的随机性的矛盾
  (4).法的普遍性与纪律的有限性的矛盾
  (5)对传媒的随机控制和依法行政的矛盾
总结:呼吁理性看待“出台新闻法”的问题。新闻法的出台需要伴随着体制的改革。
第八讲 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
1.新闻职业道德=一般的社会公德+本行业的专业标准
新闻自律:新闻传播行业道德和规范的成文公约或行业公认的惯例。包括现在非法律的新闻行业自律组织的工作规则和处罚条例。
新闻自律从报业扩展到广播电视业后,称为“公众原则”。包括以下六条。
(1)报导要准确。
(2)报导应给重新参与者留有余地。
(3)尊重个人隐私权(这一条是对新闻侵权主要方面的概括)。
(4)慎重使用照片和镜头(这一条涉及图像新闻的侵权问题)。
(5)不对未加审讯的人妄加断语(这一条涉及新闻与司法的关系)。
(6)公布人名时须谨慎小心。(媒体的职能之一是赋予人地位,但是该不该把具体人的名字公开,除了公众人物,对其他人,其实要非常小心,弄不好就会侵犯当事人的隐私。)
“新闻专业主义”:主要指的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以及围绕着职业意识的一套新闻传播专业的操作要求。
第一,专业意识:监测社会环境的责任意识。
第二,职业规范意识和评价标准。
第三,新闻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传媒的专业培训机制。
第四,严格、客观的专业资格认可制度。
第五,专业内部的自律。
第六,专业精神的范例。提出很高的榜样让人家学习是一种组织行为,专业主义倡导的专业精神范例不是组织的产物,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应该存在于每位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心中,不是外在的东西。
【link】《守卫底线》“底线实际上是一种类似于禁忌的基础生活秩序,这种基础生活秩序往往是由道德信念、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非正式的或正式的基础秩序混合在一起构成的。
不说谎,恐怕也是人的基本的道德底线,人人都说谎,结果必然是大大增加每个人确认真是的成本,这是一种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最低道德保障”。“底线”根植于人最基本的道德信念中。说谎或者造假这样由记者制造的看点,如果不坚决加以制止,传媒的公信力将丧失殆尽。
  Q:为什么我们中国的传媒会出现这么多严重的新闻职业道德缺失严重的现象?
A:(1).体制转型:长期以来,我国的传媒是党政权力机关的一部分,不是一种社会职业,造成记者被公众认为是公权力的代表,传媒的职业权利与他们挂靠的党政机关的权力混同。使得它们容易成为违法乱纪者重点行贿的对象。
  (2).商业利益:1992年市场经济后,传媒实际上被推向了市场,成为经济利益的单元,这样就有了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的驱动力。
  (3).行业内混岗:编辑部和经营部实际没有分开,造成“有偿新闻”屡禁不止。
  (4)记者岗位聘任违规和人员流动率过高
  解决办法:
  1)将记者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
  立足于同行控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内化而形成;(他律多了,媒体的活动空间就会变得更小。道德自律是弹性的,有时候可以有例外的,而行政规章是不饿能有例外的。最好是立足于同行控制,用道德自律来控制自己,让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的内化而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以自律换他律,以自律求自由。)
  3)明确一系列具体的职业规范;
  4)提升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学术质量
  
  
  第九讲 宣传学
  
  宣传的定义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像和引导 人们态度、控制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性传播运动。
首先宣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各种符号——有声的符号和无声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达到的目的,一是引导人们的态度,而是控制人们的行为。最后,它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对宣传下的定义是:宣传,从最广泛的含义来说,就是以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动的技巧。
2.宣传的几个特点
宣传的本质是劝服。
以单项传播为主,双向交流在宣传中是辅助性的。宣传者始终处于主动者的地位。
宣传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同道者,一类是未被卷入宣传的人群。
宣传者的素养直接影响宣传的效果。
宣传是有条件的,纯粹的技巧必须与环境背景相契合。宣传固然重要,并且会产生效益,但在决定宣传成功与否的因素中,除了宣传的理论基础、宣传者水平等等外,决定性的因素是经济结构引起的社会变化。
3.几种常见的宣传方法
  1.西方常用的宣传策略或技巧
  1)加以恶名(又叫标签法),给一种观点(或人物、事物)贴上坏标签,使人们不经验证就对某种观点、某个人、某一事物持反感态度并加以谴责。“不经验证”是这种方法的关键。
  2)美化(又叫“光晕效应”)即把某种观点与一个美好的词联系起来,使人未经验证而接受、赞许某观点。
  3)假借,以某受人尊敬的权威、公认的信誉加之于另一事物之上,使后者更易为人接受。
  4)现身说法(又叫佐证法),请某个受尊敬的或被憎恨的人来评价某个观点、产品、人物的好坏。
  5)以平民百姓自居,即说话人企图让人们相信他和他的观点都是好的,因为他属于人民,来自普通百姓。
  6)洗牌作弊,选择并运营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论证,使某观点处于最有利或最不利的情况之下。
  7)号召随大流(又叫乐队花车)企图让人们相信,我们所属的那个群体都已经接受他们的方案。
  2.中国常见的宣传策略或技巧
  1)“最大-最大”策略,双方关系中,强调增加我的利益,同时也会增加你的利益。
  2)求同存疑;3)无我策略;4)“小骂帮大忙”:做给第三方看,仿佛我们有矛盾,实际我事在帮你忙。
  5)适可而止,中庸;6)微调,宣传上不出现大的变动,慢慢地调整;7)强调移情,扮演角色
  宣传伦理:目的不正当,方法再精致,也是一种罪恶
  
  
  第十讲 舆论学
  
  舆论概念的历史和定义
1762年 卢梭 《社会契约论》 首次将“公众”和“意见”组合成一个概念
区别:公意&众意
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公意是抽象的,高于众意的集体意志。公意永远是公正的,它本身就是公理的标准。
然而在法国大革命中,掌权者僵化了“公意”的名义,将“公意”变成了消灭异己的理由。斯图亚特·密尔将之概括为“多数人的暴虐”。
朱学勤在《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中评论:卢梭的公意众意的概念在逻辑上好像说得通,但是落到实际的社会活动中,就变成了扼杀少数人意见的理由。
  因此,卢梭这种“浪漫的集体主义”必然产生出专制导向。
沃尔特·李普曼 《舆论》 把舆论作为核心概念来论证的比较早的一个代表作
定义: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综合,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以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2.舆论的八要素
  (1)舆论的主体:公众——自在的(不是有组织的),对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相近或相同的认知;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
  (2)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自然存在的公众讨论的话题,而且这个客体一般是有争议的。如果范围扩大一点,公众对现实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观点,只要形成一定规模,表现出某些趋向,那么这种一般的“现实社会”本身,也应视为舆论客体。
  (3)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综合——意见是由态度决定的,态度是由信念决定的。信念是深层次的舆论。
  (4)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
  (5)舆论的强烈程度
  (6)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
  (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人们打出的集体性意见,对这件事多少得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是舆论是否存在的标志之一。
  (8)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舆论是自在的主体的一种意见形态,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因而可能存在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这一项不是构成舆论的必要要素)
  
  舆论的形成过程
★舆论的一般形成过程:
第一,社会发生较大的变动,或者积累了一些问题,大家对周围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议论纷纷。这时的意见形态是较为分散的多样化个人意见。
   第二,多样化的个人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舆论领袖。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主题超过了一定范围内的三分之一,就标志着舆论形成了。
   第三步,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传媒促成所希望的舆论。
   在整个舆论的形成过程中,文化与道德传统始终以一种无形的流量的形式影响和制约着舆论形成的过程。
  
  从历史的纵向角度分析舆论的形成
一,宏观层次:社会系统的变化发展;微观层次:个人意见的变化发展;
二,宏观与为微观层次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调整着相互之间的关系,个人意见不断地汇聚成为舆论,现实舆论时刻影响着个人意见的形成和表达;
三,个人意见与舆论在时空的互动过程中,整个社会的进程、各种社团组织的发展和历史上形成的传统道德习俗,同时对发展着的个人意见和舆论都产生着影响。
(3)★形成舆论的一种条件:舆论场效应(重要!在分析舆论事件的时候可以用。)(p314分析案例)
舆论场,可以理解为舆论形成和存在的空间。这个空间中存在着一定的观念和人群。舆论场存在的三个条件:
第一,一定空间人们的相邻密度和交往频度。
第二,空间的开放程度。
第三,空间的感染力度或诱惑程度。“感染力度”就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话题,问题涉及大家的共同利益或者问题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这样他们互相做几件的感染力度就比较大。
(4)★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社会动员带来的舆论问题
【社会挫折感是一种舆论表现形态。】
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挫折感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官方总要进行社会动员,动员的时候就要许诺——改革有什么什么好处,负责,无法把大家动员起来参与改得的计划。然而,经济的发展通常达不到进行动员时的许诺,这就会引发重读,人们会产生一种社会挫折感。
  在中国社会怎么能够把大家动员起来,同时又能形成一种比较良好的舆论?——许诺不要说得太高。但也不能说的太低了,什么好处都没有,或者风险非常大,人们还是不会跟你走。
  
  ★消除谣言
  谣言是舆论的一种畸形表现形态,是非正常状态下舆论现象。
  谣言公式:谣言=重要性*模糊度/批判能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传媒在哪些方面引导舆论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状况,传媒适当引导舆论,有利于顺利地社会转型,但是不能刻意硬扭,因为舆论是一种自然存在的意见现象,需要我们通过媒体的努力,逐渐让舆论发生变化,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当前引导舆论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把对财富的贪欲冲动、单纯的牟利动机,转变为一种社会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媒体要多报导一些牟利的冬季中表现的社会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把牟利的动机引向这两个方面。)
  第二,把投机分歧和追求虚幻的泡沫经济意识,转变为一种实业精神。(股市上扬,客观报导)
  第三,把你死我活、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经济交往观念,转变为互惠互利的经济交往观念。
  第四,把对财富的挥霍和单纯的享乐意识,转变为对文明生活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追求。大众媒体需要赋予享受和娱乐以一定的人文内涵和健康的价值取向。
  第五,把对自然资源的单纯占用和消耗,转变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识。
  
  舆论监督
公众通过舆论这种意见的形态,对各种权利组织和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自由表达看法的客观效果。表达看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表达的主要管道,便是通过大众传媒,以及现在的互联网。舆论监督达到的客观效果应当是:保证公共权力和社会权力的正确行使、促成并维护依法治国的社会机制、遏制腐败的孳生和蔓延。

《新闻理论十讲》的笔记-第167页 - 书报检查的内在矛盾

我们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世俗书报检查制度的批判,来分析为什么新闻出版自由的理念得以提出。
他们从八个方面揭示书报检查的非法和逻辑矛盾:
(1)这是一种以当事人的思想方式为衡量标准的制度和法律。马克思写道:
“它宣布我的意见有罪,因为这个意见不是书报检查官和他的上司的意见。”“追究思想的法律不是国家为它的公民颁布的法律,而是以一个党派用来对付另一个党派的法律。”“凡是不以当事人的行为本身而以他的思想作为主要标准的法律,无非是对非法行为的实际认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检查制度自然要把所有传播的内容假定为怀疑对象,因而这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恐怖的法律。马克思写道:
“追究倾向的法律,即没有规定客观标准的法律,是恐怖主义的法律;……国家在腐败不堪的情况下所制定的也是这样的法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在法律程序上,书报检查使得书报检查官集原告、辩护人、法官三种角色于一身。这个观点,也是马克思论证的:
“这种集中是同心理学的全部规律相矛盾的。可是,官员是超乎心理学规律之上的,而公众则是处于这种规律之下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平庸的官员检查专业的作家、学者、艺术家,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马克思就此批判说:
“你们竟把个别官员说成是能窥见别人心灵和无所不知的人,说成是哲学家、政治家,……把类的完美硬归之于特殊的个体。”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书报检查是一种政府垄断了的非理性批评。书报检查是一种对意见的批评,但是这种批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专事传播新闻和思想的传媒却不能说话了,因为:
“新闻出版被剥夺了批评的权利,可是批评却成了政府批评家的日常责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书报检查造成社会认识的颠倒和交往道德的败坏。这方面,马克思的这段名言,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的时候,被引证的频率很高:
“政府只听见自己的声音,它也知道它听见的只是自己的声音,但是它却耽于幻觉,似乎听见的是人民的声音,而且要求人民同样耽于这种幻觉。”书报检查培育着“最大的恶性——伪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书报检查是一种愚民政策,阻碍社会、民族、个人的精神发展。恩格斯在回顾普鲁士书报检查政策的时候写道:
“一切知识的来源都在政府的控制之下,从贫民学校、主日学以至报纸和大学,没有官方的事先许可,什么也不能说,不能教,不能印刷,不能发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8)书报检查造成一种虚假的人为安定。采用暴力和以暴力相威胁,人们都不敢发表意见了,鸦雀无声,当然“安定”了,恩格斯就此谈到实行这种政策的奥地利:
“为了把这些造成人为的安定的企图结成一个普遍的体系,给予人民的精神食粮也都经过最审慎周密的选择,而且极其吝啬。”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经过长期的这种书报检查控制,会产生一种现象,即使没有人的监视,传播者处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已经习惯性地自我检查,学会揣摩当权者的好恶,以此选择报什么和不报什么、说什么和不说什么,甚至会更加极端地执行当权者的意图,造成连当权者都感到尴尬的结果。这种畸形的精神萎缩,曾有下面的一个故事给予了形象的说明:
铁笼里关了5只猴子,实验者放进一挂新鲜的香蕉。一只猴子伸手要拿,马上遭到高压水枪的喷射,过了一会儿,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拿香蕉,也遭到水枪喷射。在几个回合之后,猴子们看着香蕉但不会动它了,因为集体受到惩罚的印象很深。后来换进一只猴子,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猴子伸手要拿香蕉,原来的四只一拥而上将它按倒、撕扯,因为它的行为会使其他猴子遭受新的惩罚。等猴子一只一只全部被替换,新的猴子在前面猴子的教诲下,照样不敢造次,已经形成“自律”了。原来最爱吃的香蕉,在高压下变成了禁果。
思想禁锢年深日久形成的惯性,同样一代一代传染,不敢逾越,形同内心的魔咒。(朱家泰:《让猴子吃香蕉》,《随笔》2006 年3 期)
恩格斯对这种状态的愤怒溢于言表,他说:“我可不让书报检查机关管制我,使我不能自由写作……我自己不愿意扼杀本人的思想。”针对自我检查的要求,恩格斯说:“规定的自我检查制度,要比旧的官方检查制度坏1000倍。”因为自我检查制度要求自己从内心扼杀自己的思想,这是最糟糕的事情。
马克思的结论完全否认了这种恶劣的制度:“整治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本身是恶劣的,可是制度却比人更有权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追求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子呢?马克思在他写的第一篇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结尾,引证了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的一段话:
“当你能够想你愿意想的东西,并且能够把你所想的东西说出来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

《新闻理论十讲》的笔记-第89页 - 新闻真实

别的部门不作为,不能成为传媒越权的理由。传媒做好事只能 以社会的普通一分子来做,不能利用自身的传播资源自我吹捧。

《新闻理论十讲》的笔记-第1页 - 关于这本书 我的笔记

第一讲 新闻
新闻与宣传的差别:
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直接把宣传当做新闻,宣传里没有新闻,很生硬。这样的做法可能在形式上颇为热闹,其实没有受众。”(P7)
新闻≠舆论 “掌控1/3言论才算是舆论”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李大钊:“新闻是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
恩格斯说,“在科学上,一切定义都只有微小的价值。”(P26)
新闻的特性:
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强烈的时效要求;新闻是能够公开传播的一类信息;现代新闻业造就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
第二讲 新闻价值
事实能够具备新闻价值,有以下“不知”的情形:
不知道的刚发生的事实;不知道的最新的变动;不知道的最新发现;不知道的最新发表的观点;不知道的最新知识。
传播者对事实的价值判断:
新闻对受众的使用价值;媒体的利益;政治利益;传播者的个人偏好。
人们关注有价值的新闻,原因在于:
人对异常事物的关注;人对相关利益的关注;人对个人偏好的关注。
新闻价值:一件事情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对媒体来说是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叫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
1.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越有新闻价值。
2.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3.事实的发生与受众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4.事实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5.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越有新闻价值。
6.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有新闻价值;越是著名地点,那里发生的事实,越容易引起受众关注。
7.含有冲突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冲突越大,越有新闻价值。
8.越能表现人的情感的事实,越有新闻价值。
9.越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各种成功者、英雄母题等),越有新闻价值。
10.事实在比较中带有的反差越大,越有新闻价值。
影响按新闻价值选择新闻的因素:
传媒运转的时间周期;事实的强度和重要性;事实的清晰度;文化接近或利益接近相关的事实,容易被选中;与先入为主的观念相符合的事实,容易被选中;复合报道连续性的事实容易被选中;版面或节目组合中,从整体均衡出发,有对比特色的事实容易被选中。(P57)
第三讲 新闻真实
造成新闻不真实的原因:
1.文学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
2.体制性失实。即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
3.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4.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
5.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地夸大事实。
6.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
7.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
第四讲 新闻客观性原则
新闻客观性具体内涵:
1.诚实。
2.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
3.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
4.不牵扯个人利益。
5.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开。(P111)
客观性原则具体贯彻:
1.将事实与意见分开。
2.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
3.努力做到公正和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
“我们电视新闻联播节目中的国际新闻部分,比重本来就很小,然而报道的主观色彩却很浓重。报道国家组织的会议时,习惯性地要突出国际霸权主义和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公正做法等等。新闻在涉及具体国家时,大多是战乱。政变、恐怖活动等等,世界真是我们安排新闻的样子吗?”(P122)
第五讲 大众传媒的原则
拉斯韦尔和赖特关于传媒四大职能的观点
瓦耶纳关于大众媒介基本职能的观点
从传媒与经济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第六讲 新闻出版自由
关于新闻业自由主义政策的三句话
一,观点的自由市场。二,自行调节的过程。三,传媒的社会责任——自律层面的社会责任。
第七讲 新闻法
区分法制与法治 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
新闻传播法的渊源 中国新闻立法的历史
新闻法的“四权”理念
第一 公众对权力组织的知晓权
第二 维护公民的隐私权
第三 为新闻来源保密的隐匿权
第四 更正与答辩权
新闻法应包含的大致内容
总则 新闻传播媒体的创办 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范围内对传媒的管理 更正与答辩 新闻侵权与诉讼的程序和惩罚条款 外国新闻机构驻在人员的管理 附则
我国还没有新闻法
我国新闻法难以出台的原因
1.法的刚性与意识形态弹性的矛盾
2.法的权利的普遍性与传媒权力实际上的等级性的矛盾
3.法的稳定性与舆论导向随机性的矛盾
4.法的普遍性与纪律的有限性的矛盾
5.对传媒的随机控制和依法行政的矛盾
第八讲 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
职业道德分为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即根据一般的社会公德要求所确定的,“不能做”的道德责任。
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以及操作要求
一 专业(行业)意识:监测社会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 职业规范意识和评价标准
三 新闻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传媒的专业培训机制
四 严格 客观的专业资格的认可制度
五 专业内部的自律
六 专业精神的范例
从我国职业新闻从业者道德意识现状看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
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体制转型;商业利益;行业内混岗;记者岗位聘任违规和人员流动率过高
崔永元:“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公共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脏的公共电视台;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商业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差的商业电视台,又不好看,又挣不着钱。”在某种程度上点出了我们体制上的问题。(P252)
生存焦虑下的传媒和记者,职业意识和责任感下降。254
目前普遍存在的违反职业规范的16种现象
目前首先要做的事情:
1.将记者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
2.立足于同行控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内化形成
3.明确一系列具体的职业规范
4.提升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学术质量(254-256)
第九讲 宣传学
宣传的特点:
一.宣传的本质是劝服。
二.宣传形式上总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向特定的多数人传播观点
三.宣传对象划分为同道者和未被卷入宣传的人群
四.宣传者的素养直接影响宣传的效果
五.宣传是有条件的,需要与环境背景相契合
几种常见的宣传方法
西方常用
加以恶名;美化;假借;现身说法;以平民百姓自居(plain folks);洗牌作弊;号召随大流
中国常用
“最大-最大”策略;求同存异;无我策略;带有厚黑学成分的“小骂帮大忙”;适可而止;微调;强调移情,扮演角色
第十讲 舆论学
舆论的八要素:
1.舆论主体:公众
2.舆论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3.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4.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
5.舆论的强烈程度
6.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
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8.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

《新闻理论十讲》的笔记-第7页 - 新闻≠舆论

舆论不是可以随便说的,说“舆论认为”,你必须拿出证据证明你说的那个“舆论”是舆论。

《新闻理论十讲》的笔记-第1页

传媒要做的不是自我吹捧。

《新闻理论十讲》的笔记-第162页

作者说,哈贝马斯是德国人,德国的语言有一个特征,能深刻地反映人的思想。不像英语,英语是商业语言,再说什么话,也只能到大白话的程度,这跟语法结构有关系的。德国是理论民族,英国这个民族是商业民族。......。德语的结构就是这样,有时候一个自然段里只有一个动词,你要认真捉摸附加在这一句话中的各种状语和定于,当你看懂了以后,会感到说得非常深刻。童鞋们,我们该学德语了?


 新闻理论十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