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网络舆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09738801
作者:张春华
页数:279页

章节摘录

  (二)网络舆情建设的实践重点: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社会系统的各部分总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交换的关系,使社会系统趋于均衡,满足必要功能,实现系统的稳定性,避免社会风险的发生。对此,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醒我们,社会风险的发生来自社会系统的分化,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社会价值观、社会纪律、社会权利和社会组织的“分裂”。消解社会风险的社会管理就要更多地认识到文化建设、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系统的稳定与良性运行依赖于社会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整合机制的相互作用。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主要途径是社会共有价值观的形成和制度化、社会化,即使价值观念制度化为社会的结构性存在,使个人将社会目标内在化,使社会成员的行为符合社会系统的要求。因此,价值观、文化体系又是社会秩序得到保证的条件和机制。社会关系的和谐与否对于社会的良性运行至关重要。网络舆论建设的目标就在于优化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关系,降低社会不和谐与风险。  加强舆论引导力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舆论引导机制。真正意义上的机制建设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的要素:动力、激励、整合、控制和保障。这几个要素相互作用、发挥各自的功能才构成“机制”的正常运作。以此为出发点,媒体舆论引导力机制建设就要考虑如下方面。  第一是动力,这里还要强调的是网络舆情文化动力的问题。舆论引导力来自文化的力量。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或单位一定要有为党、为人民负责的忠诚,这是他们做好这一职业的真正动力。为此,在机制设计中,就要考虑如何强化从业者和相关部门的文化动力,将职业价值观引入动力建设。同时,也要考虑从业人员和部门的其他利益,满足不同的需求是强化和激发其文化动力的重要因素。  ……

内容概要

张春华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社会舆情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社会学、社会舆情研究。参与编撰《大城市卫星城研究》、《流动务工人口城市融入——评估·干预·反思》等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舆情的发生模式及介入机制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网络社会理论视角下的网络舆情
第一节 网络社会理论的脉络
  一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二 “第三次浪潮”的冲击
  三 “信息社会”的诞生
  四 “网络社会”的崛起
第二节 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议题
  一 议程设置
  二 “沉默的螺旋”
  三 “蝴蝶效应”
第三节 网络社会与网络舆情
  一 互联网的社会学意义
  二 网络社会的结构特征
  三 网络舆情的社会学反思
第二章 网络舆情的建构背景
第一节 多样的网络文化
  一 网络社会的文化特质
  二 网络文化的互动
  三 网络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复杂的网络社会
  一 网络社会中的生活场景
  二 网络社会结构的群体化与阶层化
  三 丰富的网络互动工具
第三节 网络政治的图像
  一 网络政治:核心概念及其意义
  二 网络政治的新动态
  三 网络政治图景
第四节 模糊的网络边界
  一 网络边界:分离的“孤岛”还是扁平的世界
  二 网络边界的“瓦解”
  三 “世界是平的”
第三章 网络舆情的结构与过程
第一节 网络舆情的发生模式
  一 网络舆情的发生要素
  二 网络舆情的传播模式
第二节 网络舆情的动态过程
  一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解释
  二 网络舆情的动态结构与关系
  三 网络舆情的关键节点
第三节 网络舆情的多向延伸
  一 网络舆情对现实的回应
  二 网络与现实的互动
  三 网络舆情的结果性反思
第四章 网络风险及其社会影响评价
第一节 网络社会风险
  一 网络风险的社会学解释
  二 网络舆情风险
第二节 网络舆情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网络舆情的主要问题
  二 网络舆情建设的优劣势分析及问题
  三 网络舆情的文化动力
  四 媒体的社会责任及其伦理
第三节 网络舆情评估
  一 网络舆情社会影响评价
  二 网络舆情动态监测评估
  三 网络舆情研判
第五章 网络舆情建设
第一节 网络舆情建设的基础
  一 文化动力:网络舆情建设的目的性基础
  二 社会秩序:网络舆情建设的合理性基础
  三 国家政治:网络舆情建设的必要性基础
第二节 网络舆情建设的优势视角和善治理念
  一 网络舆情建设及其背景
  二 优势视角下的网络舆情建设
  三 网络舆情建设的善治理念
第三节 网络舆情建设实践及其策略
  一 网络舆情建设的实践格局
  二 网络舆情建设的关键领域
  三 政府印象管理:网络舆情建设的新命题
  四 网络舆情建设的政策思考
结语 探索“网络舆情社会学”研究体系
 第一节 网络舆情社会学的提出
 第二节 网络舆情社会学的“想象”及其研究体系的建构
 第三节 网络舆情社会学研究取向及其创新路径
 第四节 网络舆情的话语分析方法及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一书是描述和分析网络舆情怎样产生和发展,其过程和结构又呈现何种形态,影响网络舆情的社会、政治、文化基础是什么,以及网络舆情建设需要关注哪些领域和实践策略的一项研究成果。我有幸在该书出版前得以阅读,感受到这部著作为深化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一种导论性和探索性的思考,并在拓展网络社会学研究领域、丰富社会学知识等方面给我们诸多启示。    本书作者张春华从自身研究兴趣和学术关注点出发,以社会学立场和视角,整合了多学科的知识,从理论体系、核心议题、关系结构、运行机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对网络舆情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对该领域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认识到本书对网络舆情理论研究做出一定贡献的同时,从实践性的视角来理解这部著作,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发现。

作者简介

张春华编著的《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在视域融合的研究理念下,从社会学理论视角对网络舆情进行了深入解读。《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勾勒了网络社会的全新图景,系统阐释了网络舆情的结构性特征和动态发展过程,揭示了网络舆情存在的脆弱性和风险,并提出了网络舆情建设的策略和实践路径。全书贯穿对网络舆情发展态势的关怀,对建立网络舆情良性运行机制的倡导。关于构建网络舆情社会学研究体系的设想,更体现出作者在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社会学本土化的建设性探索。

图书封面


 网络舆情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用社会学的角度看传播学,看网络传播,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值得借鉴。
  •     从社会学视角研究网络舆情值得一看
  •     真本书可以,送货也非常及时。
  •     这本书里面写的不错,内容比较丰富,是社会学的角度阐述
  •     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     这书只起一点参考作用。
  •     是一本好书,尽管不能我需要的角度,但也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慢慢读。
  •     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舆情,帮助决策。
  •     开拓了网络社会学研究的视野!很深入!
  •     有点太专业化
  •     从社会学角度看待网络舆情
  •     张春华编著的《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在视域融合的研究理念下,从社会学理论视角对网络舆情进行了深入解读。《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勾勒了网络社会的全新图景,系统阐释了网络舆情的结构性特征和动态发展过程,揭示了网络舆情存在的脆弱性和风险,并提出了网络舆情建设的策略和实践路径。全书贯穿对网络舆情发展态势的关怀,对建立网络舆情良性运行机制的倡导。关于构建网络舆情社会学研究体系的设想,更体现出作者在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社会学本土化的建设性探索。
  •     not that organized.
  •     从实践性的视角来理解这部著作,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发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