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5
ISBN:9787300120737
作者:[美] 劳伦·斯莱特
页数:223页

章节摘录

  第1章 打开斯金纳箱  你也许听过“斯金纳”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好像注定要遭人厌恶。叫这个名字的人仿佛生性就该残忍,他一手拿刀,一手抓鱼,毫不留情地刮去鱼鳞,只见鱼身几近透明,内脏依稀可见,他顺手把鱼丢人滚烫的油锅,热油四溅,噼啪作响。  现实中的斯金纳,满头花白乱发,对心理学极度狂热。据说他曾将还是婴儿的女儿养在实验箱里,训练她学会各种技能,好像马戏团里训练海豹用鼻子顶球。斯金纳一心想“塑造”人类行为,这与纳粹所为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以齿轮、箱子、按钮组成实验装置,依据严密准则给予强化物,操控动物行为。人性在他的手中化为乌有。  我曾调查过20位具有本科学位的民众,请他们说出对“斯金纳”的看法。其中有15人形容他“恶毒”、“邪恶”。10人提到他把女儿养在箱子里的实验,虽然没有人知道小女孩的名字,但他们却信誓旦旦地说,女孩因父亲的实验而身心受创,后来她在旅馆房间以手枪和绳索结束了生命,细节就不清楚了。我们知道,女孩名叫德博拉(Deborah),斯金纳想训练她,所以把她关在箱子里整整两年。在这个狭窄的方形空间里,装设有响铃、食物托盘及各式机关,斯金纳还会适时地给予惩罚与奖赏。他站在网架后观察女孩的进步。

前言

  推荐序  瑕不掩瑜  心理学教授 胡志伟    撰写这篇推荐序时,我的心情颇为复杂。既有遇见老友时的那种欣喜,也有对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的欣羡,更有诸多的感慨。根据我从网络上查到的资料显示,劳伦·斯莱特不但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硕士,更是波士顿大学的教育学博士;然而,斯莱特走了一条和其他具有类似学术背景的人截然不同的道路,她成为一位专业作家。斯莱特也在大学教书,但她所教的科目是“创造性的非小说写作”(creative nonfiction writing),而非教育学或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所受过的心理学教育对她的事业完全没有影响。从斯莱特出版过的六本书来看,心理学的训练不仅深深地影响着她在写作上的选材,同时也让她的作品得到许多奖项。  这本书介绍了10个20世纪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而过去十余年间,我在台大心理系讲授“普通心理学”课程,我深知这些研究都是教材必定要介绍的内容。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出斯莱特的写作风格。首先,她会找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研究或议题为写作题材;其次,她会为这个题材换一个“外衣”,将原先生硬的科学术语剥去,换以流畅的文字叙述;最后,为了加深文章的可读性,她会在文章中生动地描述一些个人经验,包括自己和该心理学实验的实验者、被试或其他科学家之间的互动经历。这样个人化的写作风格的确会将一些原本艰涩难懂、难以亲近的心理学研究变得浅显可亲。然而,在羡慕斯莱特的写作能力,欣赏她能够将科学研究写得像小说般引人入胜时,我也注意到这样的写作方式也为她招致了诸多批评。  根据我在网上搜寻的结果,对斯莱特的批评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文字上的疏漏。例如,她在书中误记了某教授任教的学校,误述了教廷的封圣纪录,误记了一些历史事实。比较严重的错误是本书第1章,有关德博拉?斯金纳(斯金纳博士的女儿)的纪录。看到斯莱特在书中的描述,一般读者很容易将德博拉的童年经验视为“创伤”,将斯金纳博士视为一位疯狂的科学家,愿意把自己女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无法预知结果的实验。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根据德博拉的自述,斯金纳博士是一位负责的、温暖的父亲,他本人也没有任何精神疾病的历史或症状。而斯金纳博士设计的婴儿箱更是受到了妻子的赞赏,因为这个箱子不但为小德博拉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也因为这个箱子的设计,减轻了她的清洗工作。更重要的是,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斯莱特没有向德博拉本人做过求证工作。  二、错误记录或过度推论访谈对象的话。这是斯莱特最为人诟病的错误。例如,在本书第3章里,她写到:  斯皮策停顿片刻,又问:“你说罗森汉怎么了?”我说:“不怎么好,他妻子得癌症去世了,女儿死于车祸。他中风了好几次,医生诊断不出原因,现在全身瘫痪。”斯皮策似乎不为所动,也未表示遗憾。可见精神医学界有多痛恨罗森汉的研究,即使过了40年,余恨仍未消失。他说:“这就是进行那种实验的下场。”  但是斯皮策写信向本书的出版商提出抗议,他否认说过上述的话,并表示绝对不会说出如此幸灾乐祸的话。斯莱特回信给斯皮策,承认了这项错误,并承诺会在新版书中做出恰当的更正。  三、书中可能叙述了一些她“没有做过”的研究。例如,在本书第3章里,她说自己曾做过一个类似罗森汉所做的研究,也就是伪装成精神病人,向多家医院精神科或急诊室求助。根据书中的叙述,类似罗森汉的研究结果,精神科的医生无法查知斯莱特是假装的病人,并开给斯莱特25种抗精神病药物及60种抗抑郁药物。但是,当一群以斯皮策为首的精神科医生写信给本书出版商,要求斯莱特公布所做研究的详情时,她却无法提供这些信息。  看过本书及针对它的相关批评后,我产生了无限感慨。首先,我有着一种“饿汉听人批评鸡肉烧得不够入味”的感慨。诚然,这本书是有一些“问题”,但是对于一本像小说一样的“创造性非小说”而言,这些实在是微小的“问题”。和众多灵修、命理、育儿、青少年问题和自我成长的书相比,这本“有些错误”的书就显得和学术性的教科书一样了。我还记得在十余年前,当我在倪匡的科幻小说中读到他以古典制约的机制来描述生理现象时,兴奋得当场决定要在普通心理学的课堂上引述这段文字。十几年转瞬过去,我们在华人世界里还看不到一位类似斯莱特的作者,能够这样将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一般读者。  对于一位心理学家而言,看了这本书后,我们自然会想到两个问题:心理学研究的伦理规范与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 (即能否解释真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无疑,书中描述的都是一些“经典”的心理学研究,同样没有疑问的是,在这些研究中,有许多研究都有“伦理”上的问题。例如,本书第2章谈到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威权研究,就是一个极具争议的研究。一些参与这个研究的被试不但因为研究的安排让他们在实验室中出现极大的情绪波动,有些人甚至回家后,也会从梦中惊醒。这样的研究已经不能再在欧美的心理学界进行了,因为他们已经制订了严格的心理学从业人员的伦理规范,且严格执行着这些规范。让我感慨的是,我无法针对我们的学界做出同样的结论。因为,虽然台湾的心理学界在经过多年的讨论后,终于通过并颁布了我们的“心理学专业人员伦理准则”,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份准则形同虚设,对台湾的心理学者没有任何约束力。单从这点来看,台湾心理学界的成熟之路还很遥远。  心理学研究有着极高的实用性;事实上,许多心理学研究是因为现实世界发生的问题而应运而生的。例如,本书第2章、第3章、第4章与第8章,描述的实验都是研究者受现实世界所发生的问题的启发,而开始研究。这些实验不仅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也为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方向。例如,受到罗森汉研究的影响,学界组成研究小组促成了新的精神病诊疗技术,其研究结果产生了目前使用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反观我们的社会,绝对不乏需要心理学者介入的研究,不乏需要他们提出解决方案的社会现象(例如,越来越分化的社会、越来越严重的族群问题、父母携带子女一起自杀的独特现象、新移民的社会适应问题等),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心理学者,都在这些问题上缺席了。造成我们缺席的原因很多(如,繁重的教学任务、极端功利与短视的教授职称制度、心理学的规模太小、心理学者人数太少等),但这些都不能让我们卸下对这个社会应负的责任。  写推荐序的好处是,出版社对推荐者没有太多的写作格式要求;所以本文的结构有些松散,提到了许多个人的感慨。然而,写序还是有“要求”的,那就是,推荐者应该提出该书的可推荐之处。总括来说,我认为这是一本选材精采、引人入胜的好书。内容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是瑕不掩瑜,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前言  14岁那年,我第一次进行心理学实验。我们在缅因州有间老旧的度假小屋,石灰墙面斑驳剥落,凹陷之处有浣熊栖息。有一天,我从中抓出一只小浣熊,我叫它“阿梅莉亚”。它嘴角还沾着奶水,双眼紧闭,不停啼哭,拼命挥动四肢。几天后,原本紧闭的双眼微微睁开。  心理学家洛伦兹(Konrad Lorenz)养的鸭子睁开眼最先看到他,进而追随模仿他的行为举止,这被称为“印刻效应”(imprint)。所以我让阿梅莉亚一睁开眼就看到我,视线所及,别无他人。我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还在我脚边打转。要是害怕,它就会攀住我的小腿不放。它跟着我找书店、去学校、逛街、睡觉,模仿我的举动。理论上是我让阿梅莉亚产生了印刻现象,但到后来,反而我的生活习性越来越像它了。和阿梅莉亚在一起时,我会伸手到池塘里抓鱼,我开始喜欢在夜里出没,欣赏潮湿草地上晶莹的露珠,而黑眼圈也越来越明显了。  最后我在笔记中写道:“母亲也受印刻效应的影响。”我不禁要问:这种互依共生的模式中,到底谁影响谁?某种生物若与他种生物长期亲密相处,先天习性是否会日趋退化,完全仿效他种生物的行为反应?世界上真有狼群养大的孩子、会写字的黑猩猩吗?正是这些问题引发了我对心理学的兴趣,且持续至今。随着年岁增长,我更感兴趣的是用来探究这些问题的方法。一开始让我着迷的是阿梅莉亚(被试),后来却进一步想了解心理学实验的设计架构: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步骤,详尽的质性描述,屏息凝神或百般无聊地等待结果。不论人为或巧合,心理学实验都少不了这些要素。  追溯本书的写作动机,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浣熊宝宝阿梅莉亚,但还有许多因素也同样重要。我一直觉得心理学实验很有意思,因为最理想的心理学实验就是去芜存菁后的生活,这是浓缩的人生经验。就像化学实验借助种种仪器,逐一分析出某种化合物的成分一样,心理学实验让我们在特定情境中,清楚看到喜爱、恐惧、顺从、怯懦等心理作用。我们常因为生活的急促忙乱,而忽略行为反应的其他面向。伟大的心理学实验则凸显出这些面向,让我们能更清楚地检视、了解自我。  就读心理研究所期间,我有机会观察各种动物和人,进行实验。我看过中风病人,右脸麻痹,没有表情;失明的病人却能读出信件内容,令人百思不解。我观察等电梯的人,多数人明知猛按按钮,电梯也不会快点到,却还是猛按个不停。我想知道,这些人为何还要按个不停?这种“电梯行为”反映怎样的人类思维?我当然也看过经典心理学实验的相关文献资料,它们多半出自学术期刊,并且伴随许多量化资料与统计图表。我总觉得若能对实验内容多加着墨,必能呈现更多深刻独到的观点。遗憾的是,现有的文献资料不是平铺直叙,就是单调乏味。多数报告不外乎如此,都未能掌握心理学实验的精髓。这也是促使我写作本书的主要原因。探讨心理学实验不能只重视结果,更应深入了解其内涵。我在写作本书时,一直以此要求自己。  人生毕竟不是由资料重点、手段工具、理论模式所构成。生活是一连串的故事,先要吸收理解,再加以重组改写。讲述故事的方式向来最能让人感同身受。本书谈到的心理学实验,都改以故事方式呈现,希望帮助读者掌握个中要义。  心理学实验主题类型繁多,若无长篇累牍,不可能全数囊括。本书限于篇幅,仅挑选10项心理学实验,加以探讨。这些实验直接触及若干与人类切身相关的议题:“我们是谁?人类与其他动物有何不同?我们真能掌握自己的生命吗?何谓道德?何谓自由?” 今日环境已大不相同,这些实验与21世纪的我们还有何关联?现代神经心理学家可以直接观察老鼠的神经反应与连结,从生理层面了解其特定行为模式,斯金纳(B.F.Skinner)的行为理论还能带来什么启示?当年罗森汉(David Rosenhan)假扮精神病人,探讨精神疾病的诊断过程。在今天看来,这个实验宛如一出异想天开的黑色喜剧。时至今日,我们理当发展出更客观完备的标准用于诊断这些“疾病”。那么若再进行一次罗森汉的实验,结果会有不同吗?即使欠缺充分明确的病原学或病理学基础,我们是否仍能界定异常和正常?心理学有两项主要的研究方法,一是客观的统计归纳,二是主观的演绎诠释,这些方法算得上是科学吗?所谓科学,从某些方面看,不也是研究者的主观诠释?  早在19世纪末,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Wilhelm Wundt)设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各式各样的科学仪器,目的是以实证定量的方式研究心理学,科学的心理学自此诞生。然而种种实验显示,心理学这门学科先天不良,只有虚幻空泛的形体与松散连结的四肢。这个怪物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间不断成长,时至今日,已经长成什么样子了?本书虽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书中这些实验,而对上述问题有一番深刻体会。  综观本书,读者可以发现,心理学研究日益偏重生物层面,这俨然是大势所趋。我们已经了解了神经元的内部机制,也知道基因如何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组成,从而决定生理特征与思维能力。我们不仅能解释思想形成的过程与机制,也知道思想如何引发行为。  但人为何有思想?为何受特定思想左右?为何会记住或遗忘?这些记忆有何意义?对人生有何影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换言之,我们可以用生理学观点界定记忆的本质,但这些本质最终会以何种形式呈现,带有何种意义,仍由个体所主导决定。  对我来说,描述这些实验等于是科学与艺术的写作练习。我不仅得知实验结果,也借此了解这些研究者的人格特质及因人而异的研究动机,以及实验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曲折才获得最终结果。我也看到这些资料在当时激起的反响,对后代的启发以及是否获得了应有的重视与应用。总之,本书让我得以回顾过去,思索未来。21世纪的心理学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我心中已略有概念。巴甫洛夫摇着铃,外科医师继续深入探究复杂的脑部。  现在,请翻到下一页!

内容概要

劳伦•斯莱特

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波士顿大学教育学博士,既是一名心理学家,也是一名专业作家。

她的写作风格受到学术界的批评,但深受普通读者的喜爱。这本书被誉为“沟通学术与大众最重要的作品”。

她的作品获奖颇丰。其著述曾获选收录于《全美最佳论文》、《全美最佳科学著作》、《全美最佳杂志论文》等论文选集。

书籍目录

第1章 打开斯金纳箱
斯金纳与新行为主义
第2章 电醒人心
米尔格拉姆与服从权威
第3章 “砰、砰、砰”就是疯子
罗森汉的精神病诊断实验
第4章 珍诺维斯之死
达利与拉丹的助人行为五阶段
第5章 撒谎有理
费斯汀格与认知不协调理论
第6章 以爱为名
哈洛与亲子依恋关系
第7章 吸毒不要紧
亚历山大的颠覆性成瘾实验
第8章 你编造了记忆
洛夫斯特与虚假记忆的实验
第9章 想忘忘不掉
坎德尔的海蜗牛实验
第10章 切割大脑后记
莫尼斯与20世纪最前卫的心理治疗
后记 盖棺定论还太早

编辑推荐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放弃了冷冰冰的数据和图表,剥去了“理论”的外衣,可以说这是我们精心为您烹制的美味点心。为了满足您的“口舌之欲”,我们从封面到版式,从内容到文字都是精心策划。您在享受阅读《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的乐趣时,一定会不自觉地惊呼心理学实验真是妙不可言,并忍不住将书中的知识加以验证。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十个心理学实验,犹如十部好莱坞大片”,没有冷冰冰的数据、符号和公式,用小说般的行文普及心理学知识、历史及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满足您学习心理学的“口舌之欲”!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解决了你“想学习心理学知识,但是对大部头的教材望而生畏;想了解心理学实验,但是数据、符号和公式让你退避三舍”的问题。它让你在轻松阅读中不仅了解心理学知识、洞穿20世纪心理学发展的轨迹,而且可以揭露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受到无数读者追捧,在当当和卓越上引起热议。更有心理学老师将它推荐为心理学专业学生必读参考书
[图书卖点]
1.
“十个心理学实验,犹如十部好莱坞大片”
2.
没有冷冰冰的数据、符号和公式,用小说般的行文普及心理学知识、历史及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满足您学习心理学的“口舌之欲”
3.
最受欢迎的心理学通俗读物重装上阵,卓越、当当热评如潮
[编辑推荐]
本书放弃了冷冰冰的数据和图表,剥去了“理论”的外衣,可以说这是我们精心为您烹制的美味点心。为了满足您的“口舌之欲”,我们从封面到版式,从内容到文字都是精心策划。您在享受阅读本书的乐趣时,一定会不自觉地惊呼心理学实验真是妙不可言,并忍不住将书中的知识加以验证。
[读者赞誉]
这些实验在作者的笔下犹如好莱坞惊悚片,它让你身临实验情境,直面人类心灵的幽暗和光亮。
@卓越读者yz1
有人说作者是个高明的骗子,有人说她的书让人大开眼界,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她,我只知道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亚马逊读者esteson
强烈推荐这本书,很少见这样写实验的,虽然只有十个实验,但读后受益匪浅。另外,本书的排版、封面设计都值得推荐,总体来说,很不错哦!
@卓越读者yunlilan
[推荐序]
瑕不掩瑜
心理学教授 胡志伟
撰写这篇推荐序时,我的心情颇为复杂。既有遇见老友时的那种欣喜,也有对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的欣羡,更有诸多的感慨。根据我从网络上查到的资料显示,劳伦•斯莱特不但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硕士,更是波士顿大学的教育学博士;然而,斯莱特走了一条和其他具有类似学术背景的人截然不同的道路,她成为一位专业作家。斯莱特也在大学教书,但她所教的科目是“创造性的非小说写作”(creative nonfiction writing),而非教育学或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所受过的心理学教育对她的事业完全没有影响。从斯莱特出版过的六本书来看,心理学的训练不仅深深地影响着她在写作上的选材,同时也让她的作品得到许多奖项。
这本书介绍了10个20世纪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而过去十余年间,我在台大心理系讲授“普通心理学”课程,我深知这些研究都是教材必定要介绍的内容。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出斯莱特的写作风格。首先,她会找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研究或议题为写作题材;其次,她会为这个题材换一个“外衣”,将原先生硬的科学术语剥去,换以流畅的文字叙述;最后,为了加深文章的可读性,她会在文章中生动地描述一些个人经验,包括自己和该心理学实验的实验者、被试或其他科学家之间的互动经历。这样个人化的写作风格的确会将一些原本艰涩难懂、难以亲近的心理学研究变得浅显可亲。然而,在羡慕斯莱特的写作能力,欣赏她能够将科学研究写得像小说般引人入胜时,我也注意到这样的写作方式也为她招致了诸多批评。
根据我在网上搜寻的结果,对斯莱特的批评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文字上的疏漏。例如,她在书中误记了某教授任教的学校,误述了教廷的封圣纪录,误记了一些历史事实。比较严重的错误是本书第1章,有关德博拉•斯金纳(斯金纳博士的女儿)的纪录。看到斯莱特在书中的描述,一般读者很容易将德博拉的童年经验视为“创伤”,将斯金纳博士视为一位疯狂的科学家,愿意把自己女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无法预知结果的实验。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根据德博拉的自述,斯金纳博士是一位负责的、温暖的父亲,他本人也没有任何精神疾病的历史或症状。而斯金纳博士设计的婴儿箱更是受到了妻子的赞赏,因为这个箱子不但为小德博拉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也因为这个箱子的设计,减轻了她的清洗工作。更重要的是,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斯莱特没有向德博拉本人做过求证工作。
二、错误记录或过度推论访谈对象的话。这是斯莱特最为人诟病的错误。例如,在本书第3章里,她写到:
斯皮策停顿片刻,又问:“你说罗森汉怎么了?”我说:“不怎么好,他妻子得癌症去世了,女儿死于车祸。他中风了好几次,医生诊断不出原因,现在全身瘫痪。”斯皮策似乎不为所动,也未表示遗憾。可见精神医学界有多痛恨罗森汉的研究,即使过了40年,余恨仍未消失。他说:“这就是进行那种实验的下场。”
但是斯皮策写信向本书的出版商提出抗议,他否认说过上述的话,并表示绝对不会说出如此幸灾乐祸的话。斯莱特回信给斯皮策,承认了这项错误,并承诺会在新版书中做出恰当的更正。
三、书中可能叙述了一些她“没有做过”的研究。例如,在本书第3章里,她说自己曾做过一个类似罗森汉所做的研究,也就是伪装成精神病人,向多家医院精神科或急诊室求助。根据书中的叙述,类似罗森汉的研究结果,精神科的医生无法查知斯莱特是假装的病人,并开给斯莱特25种抗精神病药物及60种抗抑郁药物。但是,当一群以斯皮策为首的精神科医生写信给本书出版商,要求斯莱特公布所做研究的详情时,她却无法提供这些信息。
看过本书及针对它的相关批评后,我产生了无限感慨。首先,我有着一种“饿汉听人批评鸡肉烧得不够入味”的感慨。诚然,这本书是有一些“问题”,但是对于一本像小说一样的“创造性非小说”而言,这些实在是微小的“问题”。和众多灵修、命理、育儿、青少年问题和自我成长的书相比,这本“有些错误”的书就显得和学术性的教科书一样了。我还记得在十余年前,当我在倪匡的科幻小说中读到他以古典制约的机制来描述生理现象时,兴奋得当场决定要在普通心理学的课堂上引述这段文字。十几年转瞬过去,我们在华人世界里还看不到一位类似斯莱特的作者,能够这样将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一般读者。
对于一位心理学家而言,看了这本书后,我们自然会想到两个问题:心理学研究的伦理规范与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 (即能否解释真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无疑,书中描述的都是一些“经典”的心理学研究,同样没有疑问的是,在这些研究中,有许多研究都有“伦理”上的问题。例如,本书第2章谈到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威权研究,就是一个极具争议的研究。一些参与这个研究的被试不但因为研究的安排让他们在实验室中出现极大的情绪波动,有些人甚至回家后,也会从梦中惊醒。这样的研究已经不能再在欧美的心理学界进行了,因为他们已经制订了严格的心理学从业人员的伦理规范,且严格执行着这些规范。让我感慨的是,我无法针对我们的学界做出同样的结论。因为,虽然台湾的心理学界在经过多年的讨论后,终于通过并颁布了我们的“心理学专业人员伦理准则”,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份准则形同虚设,对台湾的心理学者没有任何约束力。单从这点来看,台湾心理学界的成熟之路还很遥远。
心理学研究有着极高的实用性;事实上,许多心理学研究是因为现实世界发生的问题而应运而生的。例如,本书第2章、第3章、第4章与第8章,描述的实验都是研究者受现实世界所发生的问题的启发,而开始研究。这些实验不仅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也为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方向。例如,受到罗森汉研究的影响,学界组成研究小组促成了新的精神病诊疗技术,其研究结果产生了目前使用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反观我们的社会,绝对不乏需要心理学者介入的研究,不乏需要他们提出解决方案的社会现象(例如,越来越分化的社会、越来越严重的族群问题、父母携带子女一起自杀的独特现象、新移民的社会适应问题等),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心理学者,都在这些问题上缺席了。造成我们缺席的原因很多(如,繁重的教学任务、极端功利与短视的教授职称制度、心理学的规模太小、心理学者人数太少等),但这些都不能让我们卸下对这个社会应负的责任。
写推荐序的好处是,出版社对推荐者没有太多的写作格式要求;所以本文的结构有些松散,提到了许多个人的感慨。然而,写序还是有“要求”的,那就是,推荐者应该提出该书的可推荐之处。总括来说,我认为这是一本选材精采、引人入胜的好书。内容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是瑕不掩瑜,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前言]
14岁那年,我第一次进行心理学实验。我们在缅因州有间老旧的度假小屋,石灰墙面斑驳剥落,凹陷之处有浣熊栖息。有一天,我从中抓出一只小浣熊,我叫它“阿梅莉亚”。它嘴角还沾着奶水,双眼紧闭,不停啼哭,拼命挥动四肢。几天后,原本紧闭的双眼微微睁开。
心理学家洛伦兹(Konrad Lorenz)养的鸭子睁开眼最先看到他,进而追随模仿他的行为举止,这被称为“印刻效应”(imprint)。所以我让阿梅莉亚一睁开眼就看到我,视线所及,别无他人。我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还在我脚边打转。要是害怕,它就会攀住我的小腿不放。它跟着我找书店、去学校、逛街、睡觉,模仿我的举动。理论上是我让阿梅莉亚产生了印刻现象,但到后来,反而我的生活习性越来越像它了。和阿梅莉亚在一起时,我会伸手到池塘里抓鱼,我开始喜欢在夜里出没,欣赏潮湿草地上晶莹的露珠,而黑眼圈也越来越明显了。
最后我在笔记中写道:“母亲也受印刻效应的影响。”我不禁要问:这种互依共生的模式中,到底谁影响谁?某种生物若与他种生物长期亲密相处,先天习性是否会日趋退化,完全仿效他种生物的行为反应?世界上真有狼群养大的孩子、会写字的黑猩猩吗?正是这些问题引发了我对心理学的兴趣,且持续至今。随着年岁增长,我更感兴趣的是用来探究这些问题的方法。一开始让我着迷的是阿梅莉亚(被试),后来却进一步想了解心理学实验的设计架构: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步骤,详尽的质性描述,屏息凝神或百般无聊地等待结果。不论人为或巧合,心理学实验都少不了这些要素。
追溯本书的写作动机,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浣熊宝宝阿梅莉亚,但还有许多因素也同样重要。我一直觉得心理学实验很有意思,因为最理想的心理学实验就是去芜存菁后的生活,这是浓缩的人生经验。就像化学实验借助种种仪器,逐一分析出某种化合物的成分一样,心理学实验让我们在特定情境中,清楚看到喜爱、恐惧、顺从、怯懦等心理作用。我们常因为生活的急促忙乱,而忽略行为反应的其他面向。伟大的心理学实验则凸显出这些面向,让我们能更清楚地检视、了解自我。
就读心理研究所期间,我有机会观察各种动物和人,进行实验。我看过中风病人,右脸麻痹,没有表情;失明的病人却能读出信件内容,令人百思不解。我观察等电梯的人,多数人明知猛按按钮,电梯也不会快点到,却还是猛按个不停。我想知道,这些人为何还要按个不停?这种“电梯行为”反映怎样的人类思维?我当然也看过经典心理学实验的相关文献资料,它们多半出自学术期刊,并且伴随许多量化资料与统计图表。我总觉得若能对实验内容多加着墨,必能呈现更多深刻独到的观点。遗憾的是,现有的文献资料不是平铺直叙,就是单调乏味。多数报告不外乎如此,都未能掌握心理学实验的精髓。这也是促使我写作本书的主要原因。探讨心理学实验不能只重视结果,更应深入了解其内涵。我在写作本书时,一直以此要求自己。
人生毕竟不是由资料重点、手段工具、理论模式所构成。生活是一连串的故事,先要吸收理解,再加以重组改写。讲述故事的方式向来最能让人感同身受。本书谈到的心理学实验,都改以故事方式呈现,希望帮助读者掌握个中要义。
心理学实验主题类型繁多,若无长篇累牍,不可能全数囊括。本书限于篇幅,仅挑选10项心理学实验,加以探讨。这些实验直接触及若干与人类切身相关的议题:“我们是谁?人类与其他动物有何不同?我们真能掌握自己的生命吗?何谓道德?何谓自由?” 今日环境已大不相同,这些实验与21世纪的我们还有何关联?现代神经心理学家可以直接观察老鼠的神经反应与连结,从生理层面了解其特定行为模式,斯金纳(B.F.Skinner)的行为理论还能带来什么启示?当年罗森汉(David Rosenhan)假扮精神病人,探讨精神疾病的诊断过程。在今天看来,这个实验宛如一出异想天开的黑色喜剧。时至今日,我们理当发展出更客观完备的标准用于诊断这些“疾病”。那么若再进行一次罗森汉的实验,结果会有不同吗?即使欠缺充分明确的病原学或病理学基础,我们是否仍能界定异常和正常?心理学有两项主要的研究方法,一是客观的统计归纳,二是主观的演绎诠释,这些方法算得上是科学吗?所谓科学,从某些方面看,不也是研究者的主观诠释?
早在19世纪末,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Wilhelm Wundt)设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各式各样的科学仪器,目的是以实证定量的方式研究心理学,科学的心理学自此诞生。然而种种实验显示,心理学这门学科先天不良,只有虚幻空泛的形体与松散连结的四肢。这个怪物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间不断成长,时至今日,已经长成什么样子了?本书虽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书中这些实验,而对上述问题有一番深刻体会。
综观本书,读者可以发现,心理学研究日益偏重生物层面,这俨然是大势所趋。我们已经了解了神经元的内部机制,也知道基因如何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组成,从而决定生理特征与思维能力。我们不仅能解释思想形成的过程与机制,也知道思想如何引发行为。
但人为何有思想?为何受特定思想左右?为何会记住或遗忘?这些记忆有何意义?对人生有何影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换言之,我们可以用生理学观点界定记忆的本质,但这些本质最终会以何种形式呈现,带有何种意义,仍由个体所主导决定。
对我来说,描述这些实验等于是科学与艺术的写作练习。我不仅得知实验结果,也借此了解这些研究者的人格特质及因人而异的研究动机,以及实验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曲折才获得最终结果。我也看到这些资料在当时激起的反响,对后代的启发以及是否获得了应有的重视与应用。总之,本书让我得以回顾过去,思索未来。21世纪的心理学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我心中已略有概念。巴甫洛夫摇着铃,外科医师继续深入探究复杂的脑部。
现在,请翻到下一页!
[简要目录]
第1章|打开斯金纳箱
斯金纳与新行为主义
第2章|电醒人心
米尔格拉姆与服从权威
第3章|“砰、砰、砰”就是疯子
罗森汉的精神病诊断实验
第4章|珍诺维斯之死
达利与拉丹的助人行为五阶段
第5章|撒谎有理
费斯汀格与认知不协调理论
第6章|以爱为名
哈洛与亲子依恋关系
第7章|吸毒不要紧
亚历山大的颠覆性成瘾实验
第8章|你编造了记忆
洛夫特斯的虚假记忆观点
第9章|想忘忘不掉
坎德尔的海蜗牛实验
第10章|切割大脑
莫尼斯与20世纪最前卫的心理治疗
后记
盖棺定论还太早

图书封面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一,寻访受试或实验者本人(不过看前言似乎部分采访值得怀疑),或增加个人的亲身体验及感受。二,不用“实验目的”、“实验工具”、“实验方法”……的形式来写实验,而是详细(甚至适度添油加醋地)描述实验过程,侧重于受试在其中的感受,乃至重建实验场景(第2章 电醒人心),或突出心理学家个人成长经历(第6章 以爱为名)。总之,让这些实验具体而非抽象化,唤起读者共鸣。二,用感性的语句,如:“死亡是人类终将进行的伟大实验,至于结果如何,目前还未有人给予反馈。”“我想让他知道,我们的著述会流传下去,日后仍会有人引用。我虽不认识罗森汉,却很喜欢这个人。因为我也喜欢戏谑冒险,也同情受苦的人。我曾经是个精神病人,只要有人愿意了解这个一般人相当陌生的复杂世界,都会让我深受感动。”“一旦我们将自己托付给对方,对方就能置我们于死地。”“……然而仍有若干让人宽慰之处。我们眼见人类的信仰是如此坚定,可以不顾一切阻碍,筑起沟通的桥梁,让彼此更靠近。”“……我们不仅可以返老还童,而且还可以吃一颗药丸就可以长生不老,我们会想要这样吗?可以看到百年后的子孙到底好不好?如果这样,我们是否丧失了某些人类的本质,毕竟生死循环是记忆的开始与终结,也建构了生命的原形。坎德尔带领我们到达了更高的认知层次,但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正腾空旋转,毫无立足之地。”“不管我多么努力思考,依然无法让神经元突触不萎缩,只能任由老废的神经元散置在大脑皮层中。”“ 如果我们活得够久,我们应该能够逃脱遗忘的宿命。……但我可以确实没有这样一种药。没有一种科学可以让我们脱离肉体的牵绊,到头来曙光乍现,转瞬熄灭,我们又回到了幽暗的黑洞。”“极度的痛苦就算没有吹熄生命之火,也至少让它黯然失色了!我们宁可解脱。”当然,加一些更感性的文字,会削弱书的科学性(甚至让我对作者产生不信任感)(第5章 撒谎有理),但或许会吸引另一部分读者吧。不过,即使真实性、方法等问题上遭人诟病,即使文学化并非心理学普及读物的唯一出路,也不能不承认,这是一本能打动人心的书。或许作者自己的话最有概括性吧:科学实验需要某些特质,才能超越学术抽象的藩篱,如,高明的表达技巧、含糊其辞与耸动震撼、若干的转折起伏。
  •     花了两个小时,看到第四章了,基本上这些实验在各种书籍里都重复说了无数回了,像纽约那个被歹徒杀死的女人推论出的责任分散理论基本上都属于国外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开篇之作了,包括斯金纳箱等等。说句实在话,很好看,很有可读性,作者的文笔很好由于它跟另一本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的相似性,不得不横向比较下,个人认为,与《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来比,《改》更有深度,尤其是书中对于实验结论的思考更是经典至极。而《20世纪》则更有可读性,可以当成学习累了以后换换脑子来看,但如果打分的话,还是40项实验那本书要高很多,豆瓣评分从侧面也印证了。推荐大家再读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相信会有更多感悟。
  •     1. 对于本书存在不少批评,例如精神病实验的经历就被认为是捏造,在要求提供实验相关的资料时,作者并未给出。2. 关于从众/服从/顺从实验,提到了米尔格拉汉姆和阿什的实验,竟然不提一下当初轰动世界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由津巴多设计执行。不过因为实验过程中完全失控,实验并未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中途紧急喊停。3. 除了斯金纳箱,斯金纳本人还做过战鸽研究,据说《战鸽总动员》的灵感来源于此。而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在现实世界也有其应用:绩效管理。4. 责任分散效应也许是跨文化的,毕竟几十年前发生于纽约的凌晨,而天朝也出现过青天白日下的小悦悦事件。世风日下?人心不古?5. 其实最感兴趣的是成瘾性实验。挑上这个实验的原因,应该是其结果跟公众认知有着很大的出入,药物成瘾并非是因为需要神经系统里的那源源不断的快感,其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系统之美》中给出一个成瘾模型,当初看到这个模型的时候着实震撼。根据书中的定义,上瘾也被成为依赖性或转嫁负担(给干预者)。之所以存在成瘾的反馈回路,因为不断向干预者求助,就可以无法达成其目标的时候,利用干预者制造虚假快感。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通过最经典的心理学实验研究者和相关人员的追踪采访报道,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心理实验所报告的全景。原来还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研究心理学,而且无论是专业人士或非专业人士都会喜欢读的一本书,开阔了思路!
  •     我曾经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本能借小说的形式来完成对心理科学的传承,如今我找到了,或继续将来的某一天,我也会同样怀着灼热的渴望走过作者所留下的轨迹
  •     每个实验都能编成剧本拍大片。我对这书作者是又爱又烦,爱她会讲故事,烦她太会讲故事。比如尝斯金纳吃剩的巧克力那段,我一点都不信好吗..
  •     介紹了10個20世紀很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實驗,限制於篇幅,沒有過多深度探究。但是這種介紹性的科普類書籍,作者抒發了太多個人感情,這個個人不是很喜歡。大學本科學完心理學以后,毕业后虽然从事得不是直接相关的工作,每年还是会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
  •     调和一致,是人类追求的境界,所以我们往往只注意到符合自己信仰的信息,习惯与认可我们信仰的人往来,当遇到矛盾冲突的信息时,如果它可能危及现有信仰体系的稳定,我们就会忽略它。
  •     湛庐竟然有这样的烂书!作者和狗仔队差不多,捏造,夸大,杜撰比比皆是,毁了心理学史
  •     非常好的书。通俗专业。
  •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     震撼哦(⊙o⊙)哦
  •     看到的有关心理学的第一本书,启蒙书籍啊!
  •     这本书以轻松的文笔叙述了20世纪颠覆心理学界的几大实验,每个实验者都冒着被社会伦理道德指责的阻力,勇敢实践自己的质疑,人类的探索精神可见一斑。书中实验内容其实概概而过,但作为心理学入门或普及还是非常好的,几大实验在其他心理学书籍都有引用。
  •     可以看看的
  •     大众读物,臆想颇多,写心理学畅销书的作者为什么总有一种救世主般自恋感?
  •     作者不仅历数了20世纪的伟大心理学实验,更难能可贵的是自己亲自进行了许多实验加以考证,态度严谨。这本书如果仅作为专业书来看似乎是浅显了些,许多实验被各类书籍引用无数遍,而且对什么样的心理学实验是“伟大的”,也许每个人的定义都会不同。但我以为这本书更主要的目的是让审视我们自身观察问题的角度,思考心理学最基本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这对心理学从业者会有很好的帮助。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盲目服从权威定论,是治学从业的基本要求,而看我们现在的心理学从业者有几人可以做到?他们多看看这类书籍,也许对患者是福音。另外,这本书是不是盗版啊,怎么那么多错别字,这是我唯一失望的地方。
  •     能学到很多的心理学科普读物,普利策级别的文笔,细节刻画非常细腻动情,在自由意志、幸福、伦理、哲学等心理学终极命题上都有涉及以及作者自己的思考。远胜市面上90%以上的心理学科普书。
  •     绝对的一本好书
  •     通过心里实验能吧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活生生的展现在人面前,能揭示出自己内心都不知道的行为。本书简单通俗,对于一直对心里学感兴趣切初次尝试看的我来说受益匪浅。还会关注和学习类似的书~
  •     对于作者以身亲历的做法有点嗤之以鼻,其他写得不错
  •     非常不错的心理学书籍!好好的,完整的,深入的写心理学实验的书太少了,就看看普通心理学书上的介绍,我确实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了,那个心理学家有什么理论了,可是对这个实验,对这个心理学家没有一个深入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他们就像是一个个名字而已。跟我没关系。也许他们很伟大,实验和理论很伟大,但是这是别人的评论。我没什么感觉。我想,这也是很多学心理学的人的同感。幸好,我们还有这本书!喜欢@受益匪浅!
  •     通过实践来说心理学,才是真正的学问!一直找这种有事实依据的心理实验!国内的每天五分钟学心理学,五分钟看懂一个人这些心理学就是对心理学的侮辱!
  •     很多心理书都写得枯涩难懂,但这本书非常的通俗易懂,而且可以透过每一个实验,明白我们日常生活,行动背后的一些原因,其实吸取每个实验的结果,可以指引我们理性的待我们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好书,值得一读再读。
  •     看完了。kindle版的。看书断断续续的真的不利于消化吸收。现在已经无法评价了orz 原来所谓心理学根本算不上科学啊。神经元/思想/感受这些玄幻的事情好难。想去学工科。
  •     书里太多人无背景介绍了,作为科普书作者太努力让读者看到她了,这点是不喜欢的 中文名为什么一定要加个 最 呢?
  •     那时候猎奇买来看。。
  •     感觉还不错,很朴实的语言却能打动读者。要是再多些这样的书就好了
  •     心理学科普读物不错呢
  •     看完只有一个感想,原来心理学不是科学,是哲学
  •     美版教材,写的实在。可用性强。
  •     从书的介绍看,我就清楚这将是一本非常吸引我的书,人们的内心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而开启这宝藏的钥匙就是心理学.将模糊的,主观的心理的东西,通过实验来检测,寻找内部的规律,追寻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源.这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而本书中介绍的,则是过去那些可以称之为疯狂的人们所做的震惊世界的实验.这些实验揭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让人们印象深刻.而作者使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以及对这些实验的深刻了解,甚至有时会亲自去体验,都让人感到作者对这些实验的崇拜,认真.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byelogioner
  •     能增长知识,可读性也不错。
  •     作为一本心理学的书籍,写得非常好。对于人性和心理、神经、爱等等,给人很深的启发。对于心理实验的过程描述,让人也学到很多分析问题、排除干扰因素的办法。总的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     心理学试验与其他科学实验相比具有相当的趣味与复杂性。书中的这些试验是心理学探求真理的过程。科学精神非常值得敬佩,但是有些试验对动物、病人缺乏关爱。科学和伦理的冲突在有些实验中也频频出现。
  •     很好的一本书。
  •     作者很敬业,重复了很多实验,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     很喜欢这本书,有意思。
  •     第1章 打开斯金纳箱第2章 电醒人心第3章 “砰、砰、砰”就是疯子第4章 珍诺维斯之死第5章 撒谎有理第7章 吸毒不要紧第8章 你编造了记忆第9章 想忘忘不掉第10章 切割大脑后记 盖棺定论还太早
  •     一本非常好的书 一直想找关于心理实验的相关著作 这本书相当全面的阐述了心理实验 谢谢当当
  •     这是想入心理学门径的好书
  •     很少见过这样写实验的,不当可以了解试验者做这个实验的意图,还能了解试验者在什么样的启示下做这个实验,当然还有实验的过程。虽然只有十个实验,但读后受益匪浅,了解实验背后的故事,这本身就比实验精彩得多。因为,实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     或许不严谨,但挺吸引人
  •     通俗易懂,思想深刻。
  •     不知道为什么封面不一样,但是感觉对我的工作挺有用的。
  •     文章中,无论是实验的设计者,还是作者亲临实验场所考察和感受,他们严谨而孜孜探索的精神值得后人尊敬和学习!科学需要踏实和严谨,尽管人生不尽如人意,但是他们的心理学实验影响了很多很多的人,反思与成长永远是人类的主题!
  •     果然是一本像好莱坞大片的书,每个实验都好像是一个小篇章,还挺曲折,让人欲罢不能,一口气就读完了。强烈推荐。
  •     一般般的心理学故事,多看没啥用。
  •     让人很震惊的书,与电影《骇客帝国》《楚门的世界》一样,让你对自身的存在产生怀疑。世界和你,身体和心理,全部成了变量。
  •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对于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启发我们思考。
  •     对实验分析得有点感性化,比较吸引大众读者。但对专业读者来说,也不是不可取。她调研的态度还是很认真的。特别是,她从行业内对实验者、实验本身的看法,告诉了我们关于那些经典的实验,更多的东西。
  •     伦理道德与心理学实验是矛盾的
  •     本来以为书名是噱头,看下来觉得还真有不少震撼。对本书比较印象深刻的有:责任分散、一味服从(即使是会伤害他人)、误判精神病人、宗教信仰来自于认知不协调、接触+动作+游玩=爱、毒品上瘾是假的(尼古丁居然比海洛因更容易让人上瘾。。)、虚构记忆、不要忘记和赶快忘记的秘诀(你想要记住所有事吗,或者你想要孟婆汤吗)、大脑切割(太玄乎,都不知道切的到底是什么)。老实说,里面有些实验真的是过于涉及到伦理道德。今天大概已经不可以再进行。我相信若有真善美,便有假丑恶。书中也应有部分是作者杜撰的内容。但心理学太复杂,和其它很多学科都有关系(比如到底是body控制mind,还是mind影响body?)。我本身对于各式研究成果是有保留意见。毕竟,没有两人是在完全一样的环境中生存,他的结果不能套在我的身上。
  •     有点偏浅了。。。。
  •     断断续续看完了,打个卡。总体来说,浅显易懂的好书,前后章节排序的非常有启发性。
  •     里面的文字非常优美,看着她走访各个实验都觉得有一种美感,而且对于这些实验对心理学的意义,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是一本有趣又受益匪浅的书。
  •     适合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阅读,尤其适合心理学入门!
  •     消遣类书籍 不需要专业知识也能看 能给个新的思路 不过看完也就忘了
  •     人这玩意的自身构造是存在荒谬性的,更是跟很多我们的经验常识相悖的。。。看着镜子里怪诞的自己,真是太有意思了
  •     介绍20世纪最富争议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方法,但终究逃脱不了哲学的探讨
  •     人文色彩有点点重不过背景知识还蛮丰富的
  •     瑕不掩瑜,虽说作者加入了很多文学的修饰与创作,但总体对这几个著名的实验,作出了很好的描述。适合当作兴趣读物。
  •     类似心理学史的书籍,有点专业。很条理,很深邃!喜欢!但39元感觉书籍的自身定价有点高!
  •     睇完每一篇实验,我觉得可以帮我再次复习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     疯狂的心理学家。对人性、思维、记忆、认知等又多了了解。
  •     一直想买的嘞 大爱
  •     对于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和心理学爱好者来说,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推荐
  •     值得推荐,为数不多的实验却真正带人走进科学的领域,很精彩,很有意思,了解人性
  •     这本书是值得一看的书,其中的心理学实验描写的很生动,不像教科书上那么死板。其排版很好。。。。。。。
  •     大爱这本书,很大启发
  •     有趣的角度,即使不够那么专业,不够那么理性,毕竟让心理学带入更多人的世界。我认为是草根心理学爱好者写的书,对权威的心理学或多或少还有那么些挑战。
  •     多年前读过,这次在读一本别的心理学书籍时想起来评论一下。看的时候非常惊艳,因为作为一本心理学读物它非常易读、有趣,同时也也传达心理学的科学试验性。所以有非专业人士问我什么心理学书籍推荐的时候,我都会选择这一本~
  •     比较适合有一点基础的人来阅读
  •     这本书不论是心理学专业还是心理学爱好者,都建议一定要看一看。
    虽然书中只有10项试验,但是能读到的内容绝不仅仅局限于这10项实验中。作者的文字叙述十分有意思,她不仅将试验,也讲实验者的人性。
    同时也要理性对待这本书,正如序言所说,书中有一点点所说并非真实。
  •     想读一下书中的变态斯金纳的《超越自由与尊严》
  •     有点意思
  •     很好,很有趣味,这些实验都知道,但从另一个角度写出来理解得更深刻。
  •     需要慢慢反复品味,很不错的一本书.
  •     科普读物,读了还想读更多的东西。
  •     不错的书,以叙述的口吻描述这些实验及实验者的个人经历,有点像采访故事的味道了
  •     不一样的心理学史,每次在学校看一次就失眠一次,看到了不一样的心理学故事。
  •     真的很经典
  •     激发你的想象力,刺激你的求知欲,和以往认知传统的心理学实验,有天壤之别,总之是学心理学的朋友值得拥有的一本书。如果你不是学心理学的,看起来也会津津乐道
  •     能把实验写得如此精彩,服了!
  •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语言还蛮幽默的、
    那些实验也很经典
  •     用流派的代表人物的代表性实验 介绍心理学的某流派的发展过程。本书以诙谐的语调 调侃各流派的掌门,如同和一个知名叫兽海聊~
  •     的确都是些耳熟能详的心理实验
  •     拓展心理学知识与视野,丰富心理学知识!很好
  •     太伟大的实验,科学家们受到赞扬的同时也遭受到太多的质疑,这是他们必须遭遇的。用更科学的态度面对生活。
  •     Skinner's box.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都是强忍着绝望」……彼此对立,我不知道相信谁,所以我谁都不相信。
  •     心理实验 够经典,宜再读
  •     帮助我了解了很多不知道的事
  •     可读性还可以,选的案例有不少在其他书里面见过,这些实验的结论,也能引起我们不少的反思,不过不是很欣赏作者的写法,过多的把自己介入其中了。
  •     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虽然有些地方有失偏颇但是瑕不掩瑜吧。写得很不错。作为一本涂塑读本感觉很好。
  •     长姿势。
  •     别的不说,当当时看了这本书的前言介绍,就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激发我学习心理学的兴趣。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对于心理学以及非心理学专业的学习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值得一读,并强力推荐!
  •     这本书写的心理学实验比较有趣,引人入甚,两个晚上看下来,收获还是很大的,强烈建议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或不感兴趣的人(可以变得感兴趣,呵呵!)购买
  •     私货有点多
  •     里头有很多实验,都颠覆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模式.有很多甚至是我们所不愿意相信的.但是实验却证明了事实.革新,创新,改变!这需要我们多去接触一些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东西.才能检验出真理!强烈推荐.值得一看!有趣又震撼!
  •     收到的书不是图片上的版本而是更新一版的,书很不错
  •     通俗读本
  •     转向医学or回归哲学?
  •     不是特别喜欢,当作拓展阅读,粗略了解下这些实验还是可以的。ps,看到作者说自己把耶稣雕像上的油脂涂在伤口上,“皮肤随即吸收油脂,伤口逐渐缩小,连疤痕都消失不见了”,若不是翻译错误,真的难以接受,我看这书不是要看人跳大神的啊。
  •     书的内容很喜欢,书也很新,不过刚拿到以为弄错了呢,封面换了,应该及时更换网页信息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