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伪心理学说不》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对伪心理学说不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115263254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
页数:254页

悦读《对伪心理学说不》拆书20句

报名ID:Panda第九期悦读活动链接: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第1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左右逢源)拆书第1句:----------------【R】-------------------(P2) 简而言之,弗洛伊德根据他得到的数据(个案研究和内省)建立了一套精细的理论,而这些数据并不足以支撑此理论;他专注于构建复杂的理论构架,但并没有像许多现代心理学家那样,保证这些理论建立在可靠、可重复的因果关系之上。总之,人们对于弗洛伊德式的工作太过熟悉,这严重阻碍了他们对现代心理学的正确理解。----------------【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弗洛伊德的工作建立在个案和内省上,缺乏实际的数据支撑,缺乏可靠、可重复的因果关系。----------------【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曾经听过罗辑思维的一期节目——“怎么当个明白人”,里面对很多常见的因果关系进行了颠覆式地剖析,如“吸烟有害健康”,可是最后罗胖也承认,虽然中医的理论体系有问题,但是当面对咽喉炎的时候,他还是愿意尝试中医疗法,理论基石不对,并不代表推理出来的结论就一定是有问题的。同样结论没有问题,并不能证明其依托的理论和推理过程是正确的!----------------【A2】-------------------回到我自身上来,数学上有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如果A出现了,B必然出现,那么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可是现实不是数学公式,因果的联系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学科地向前推进,会逐步精化。以前的船员发现吃水果能预防坏血症,现在精化为维生素C能预防坏血症了。前几天牙龈出血,朋友说可能是缺维生素C,我买了点水果吃,果然就好了。但这里要强调的是,牙龈出血也有可能由其它原因引起。拆书第2句:----------------【R】-------------------(P10) 科学,是一种思考和观察事物以便深入理解其运行机制的方法。有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1)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2)产生公共知识;(3)验证可解决的问题。----------------【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科学必须基于实践的 观察、假设、验证,这些过程才能产生出特定前提下的特定结果,即公共知识也是有范围的。----------------【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我向别人推荐了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番茄钟,可是他试过后,觉得没有用,我当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在我身上有用,在你那没用呢?我觉得是他不用心操作。现在想想,一个方法的成功实施,是有多重原因的,是有特定场景的,脱离了特定场景的约束,其效用就是不可期的!----------------【A2】-------------------所以,以后再和别人讨论问题时,一定要明确问题产生的场景!拆书第3句:----------------【R】-------------------(P11、12) 科学观察被称为“系统性的”,是因为它是结构化的,所观察的结果能够揭示自然世界一些潜在的本质。科学观察通常都是理论驱动的,他们检验有关世界的各种不同解释观点。它们是结构化的,因此可以根据观察结果,决定哪些理论得到支持而哪些则被拒绝。----------------【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必须符合观察结果!----------------【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我曾经看过一些关于 美国《排华法案》 的报道,大部分都将原因归结为为对华人种族的歧视,而歧视的原因是华人吃苦耐劳,而没有从其它的角度去分析为什么他们讨厌华人。在“罗辑思维·被排斥的中国人”里面则通过文化差异的视角深层次分析了为什么当时美国社会的各个群体都不喜欢华人,更符合观察到的结果!----------------【A2】-------------------所以,存在即合理,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不会被浅层的理由、道德化的理由所蒙蔽。拆书第4句:----------------【R】-------------------(P12) 科学通过可重复性来实现其公共可检验性的理念。一项发现如果想在科学界获得公认,就必须以一种能够让其他科学家尝试相同实验并获得相同结果的方式呈现给科学团体。当这一切都完成,我们就可以说,这一发现是可重复的。----------------【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可重复性是科学性的必备元素,有了可重复性,现象就变成了规律。----------------【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对于很多技术类的行业来说,经验很重要,为什么?因为经验越多,意味你碰到新问题的概率就比较小,如果你碰到的都是处理过的类似问题,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明确的,处理时间、处理结果相对也就更加可控。----------------【A2】-------------------所以,在工作中,要注重积累真正的知识——隐藏在问题背后的规律。拆书第5句:----------------【R】-------------------(P16) 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尔(Stephen Pinker, 1997)讨论了“未知”可以划分为“问题”或“玄谜”。如果是“问题”,我们知道其答案是能找到的,即使我们目前还没有答案,我们也知道它大概是什么样子。如果是“玄谜”,我们甚至不能想象答案可能会是什么样子。利用这些术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就是将玄谜变为问题的过程。----------------【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有一些未知,我们透过已有的知识,可以想象答案是是什么。有一些未知,离已知的边界很远,我们难以想象。----------------【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有一些具体问题,大家讨论后比较容易达成共识,而一些抽象问题,就很难。我想这是因为每个个体的具体问题知识重合度比较高,而抽象问题由于比较艰深晦涩,切入的角度,引发的思考都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难以达成共识。----------------【A2】-------------------所以,在准备开会议题的时候,最好还是多准备比较具体的可操作的问题。拆书第6句:----------------【R】-------------------(P12) 其实,我们个人的行为模型并不像真正的理论那样具有内部一致性,相反,当我们觉得需要对行为作出解释时,往往搬出一箩筐关于人类行为的普遍真理、说教及谚语。这些关于行为的常识存在一个问题,它们之间有不少是自相矛盾的,因此也是不可证伪的。----------------【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在漫长的人类社会中,面对不同场景,为了达到不同目的,我们创造了相矛盾的经典语录,比如催人奋进,就说“时不我待”、安慰别人,就说“顺其自然”等等。这些都不属于科学的范畴。----------------【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你做一个决定的时候,有人说“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有人说“该出手时就出手”。其实最后的决定还是在自己那里。----------------【A2】-------------------所以,有的时候就要学会体谅别人,对于那些不可证伪的言论听听就好,不比较真!拆书第7句:----------------【R】-------------------(P19) 心理学扮演着一种世俗智慧检验者的角色,常常难免和诸多根深蒂固的文化信念发生冲突, ----------------【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在前面作者列举了很多世俗观念和心理学调查结论的对比,比如“青少年边打工边上学是一件好事”、“学习好或读书多的孩子都不擅长交际和体育”、“低自尊导致攻击行为”等等,这一些观念都是源自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内省,从而难免片面,而心理学通过广泛调查,证明它们在概率上是少数成立、多数不成立的。----------------【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当我想出门的时候,我就说“今天天气好好,很适合出去逛逛”,当我想宅在家,我就说“大太阳的,还是呆在家吧”。那我言语上将行动和天气关联上了,可是行动真的跟天气很相关吗?----------------【A2】-------------------所以,看心理学上一些概率性的结论要注意“概率陷阱”。从大的层面上,有一些东西有相关性,但不代表他们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而从个人来讲,概率只有0和1,也就是说从宏观上“青少年边打工边上学是一件好事”只对一小部分人成立,可是没准你就是那一小部分的一份子啊!当然,宏观概率低迷,可以给我们以警醒,要更加努力才能从“大概率坏事”走到“小概率好事”里面。第2章 可证伪性(如何捕捉头脑中的小精灵)拆书第8句:----------------【R】-------------------(P23) 可证伪性标准主张,一项理论如果有用,他所做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理论必须两面兼顾,也可以说,这项理论在告诉我们哪些事情会发生的同时,应该指出那些事情不会发生。如果不会发生的事情确实发生了,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这项理论有问题。他有可能需要修正,或者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全新的理论。不管哪种方式,我们将最终有一个更接近真理的理论。----------------【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理论是用来做预测的,可证伪性保证了理论会是一个不断精化的过程。----------------【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在高中,老师说牛顿力学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看物理学发展史就知道,这个约束条件是后来加上的,因为大家发现在高速运转的时候的时候,物体质量是随着速度变化的,所以修正了原有的理论,同时在高速场景下建立起来新的理论解释体系。----------------【A2】-------------------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本杰明·拉什医生的悖论——“将每个好转的病例都归为治疗方法的功效,而将每个死亡的病例都归为病情的严重性”,从而阻断了让自己的知识进一步精进的可能!拆书第9句:----------------【R】-------------------(P24) 科学上的理论是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它们能对一组数据做出解释,并对未来实验的结果做出预测。假设是从理论中产生的具体预测(理论则更加普遍和全面)。目前可行的理论是那些产生了一些假设,并且其中许多已经得到了验证的理论。因此这种理论的理论结构和大量的实证观察相一致。----------------【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理论是从原始数据中总结抽取出来的规律,其目的在于预测。也就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看到这本书后面关于进化论的观点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我大学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同学,他曾经和我们讲过“进化论毕竟只是理论”这个观点,潜台词也就是“它仅仅是个猜想”。这跟科学理论的定义是不一样。----------------【A2】-------------------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要拿证据说话,用可证伪性来保证一个理论是可验证。让科学的归科学,宗教的归宗教。拆书第10句:----------------【R】-------------------(P28)当研究人员承认精神分析的“解释”对治疗该疾病毫无用处的时候,对抽动性秽语症的认识和治疗才开始获得进展。那些毫无用处的解释是诱人的,因为它们似乎能对事情进行解释。事实上,它们都是在事后对所有事情做出解释的。然而,它们提供的解释不过是制造了理解的幻觉。由于总试图在事后解释一切,它们也就堵死了前进的大门。只有当一种理论并不预测所有事情,而是提出具体的预测——提前告诉我们哪个特定的情形会出现时,该理论才会出现进步。当然,从这样的理论推导出的预测可能是错误的,但这是优势,而非缺点。----------------【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如果一个理论总是围绕着特定事件给出解释,而不是提供预测,那就像俗语说的“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这个理论是无用的。----------------【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在观看辩论赛的时候,针对截然不同的两个观点,正反双方挑选对自己有力地证据,不断用这些证据来“解释”自己的论点,同时找出对方证据的漏洞,驳斥对方。从辩论的角度上看,他们的举动无可厚非,而从科学的视角来看,他们提供的解释都只是透过逻辑和语言的技巧来制造一种理解的幻觉。----------------【A2】-------------------回到现实,辩论赛的重点在于逻辑的严密和语言技巧的高超,而不是结论是否科学,所以其结果不具备权威性,因此在看辩论赛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逻辑和语言组织上,而不是结论上。而在生活中,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敢用学到的理论去预测,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更新理论,千万不要叶公好龙。拆书第11句:----------------【R】-------------------(P30、31) 波普尔经常指出,“这些(不可证伪的)理论拥有巨大的心理吸引力,其秘密在于它们能够解释一切事情。预先知道无论什么事情发生,你都能理解它,不仅给你智力上的掌控感,而且,更重要的是,让你拥有应对这个世界所需的安全感”(Magee,1985,p. 43)。但是,这种安全感的获得并不是科学的目标,因为对这种安全感的追求是以知识发展的停滞为代价的。科学是一套不断挑战原有信念的机制,在这种机制里,原有信念以一种能够被证伪的方式接受实证检验。这一特点往往使科学(尤其是心理学)与所谓的世俗智慧或者常识直接发生冲突(正如我们在第1章中所讨论的)。----------------【I】-------------------针对这段话,我的理解是:人们需要安全感来应对这个世界,所以产生了所谓的世俗智慧。这些世俗智慧中有些部分会压制知识的发展,而这和科学存在的价值相违背。----------------【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就是去庙里拜菩萨的时候,大家都会祈福许愿,但是也知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就是一种很好的世俗智慧。在个人内心安全感和发展之前保持平衡,绝不孤注一掷地将所有的因素归结。----------------【A2】-------------------所以,安全感是人心理的内在需求,需要正视它,在内心极度彷徨、郁闷的时候,可以透过宗教、灵修等方式去整理自己的心理状态,但是最后一定要去拿科学作为工具,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实现自我的价值。拆书第12句:----------------【R】-------------------(P32)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可证伪性原则的话,我们生活的质量将会大大改善。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本节的第一句话中使用“具有解放意义”这个词的原因。它包含着一种个人化的期许,即此处产生的理念能够同时对科学之外的领域有所启示。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一切,当我们的信仰与观察到的事实相冲突时,我们最好是调整信仰而不是否认事实和坚持错误的想法,这样我们将会少遇到一些个人和社会问题。----------------【I】-------------------针对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可证伪性”会让我们更愿意自我成长,更加原因根据事实情况调整我们心理预期,从而使得我们的行为更靠谱。----------------【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这个经验就是书中P33页的一段话,“当你与某人激烈地争论的时候——也许就是当你给出一个有力的反击来捍卫你的观点的时候——有多少次你会突然意识到你搞错了某个关键事实或论据?这时你会怎么做?你会收回前面的话并向别人承认错误,同时承认别人的解释现在看起来比你的更合理吗?或许不会。如果你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一定会‘没完没了地寻找一些合理说法来为自己先前的错误辩解’。你试图在拒不承认失败的情况下使自己从争论中全身而退。你最不可能做的就是承认自己错了。”----------------【A2】-------------------所以,意识到“犯错不是罪过”,错误也是成长的阶梯,这会让我们更自由去完善自我。拆书第13句:----------------【R】-------------------(P35) 我发现一个常见的、同时是压倒性的错误观点。人们会告诉我他们提出了一项革命性的理论,它会拓展科学的边界。这些理论通常以单倍行距打印在几张纸上,内容通常是对最深层的终极问题的猜测——什么是生命的本质?宇宙的起源?时间的起点?但是,这些想法不值钱。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在早饭前想出几个这样的念头。科学家们自己也很容易就能想出来。但我们不这样做(或者说,我们只让它们留在自己脑子里),因为我们不能找到方法来验证它们,以决定它们的对错。一个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的可爱想法,对科学来说又有什么用呢?----------------【I】-------------------针对这段话,我的理解是:一个理论体系如果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那它对科学是无用的,如果它有心理安慰剂的效果,就尚可个人珍藏,否则,就及时舍弃,不要再耗费心力了。----------------【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 年少的时候,总会仰望宇宙,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长大后,心情低落时,也容易陷入这样的问题纠结里面。现在想想,那只是一种逃避心态,这些具备终极意义的命题,不可能找到答案的,或者说答案是不唯一的。----------------【A2】-------------------所以,感性时候的胡思乱想,当理性恢复正常的时候,就可以结束了!拆书第14句:----------------【R】-------------------(P38、39) 当向学生解释心理学知识本来就是暂时性的、可以被修正的时候,有些学生会错误地得出结论,认为真正的知识是不存在的。这种观点在某些后现代主义圈子里非常流行,它忽视了对不同确定程度的知识的区分。虽然绝对的肯定在科学中无法实现,但一些科学理论,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已经被极好地证实了,而其他一些理论,如支持占星术的理论,已经遭到了有力的驳斥。还有一些理论,如认知失调理论,仍处在科学争议当中。因此,科学理论是个确定程度不同的连续体:有些已经成为了确定的事实,另外一些则被完全地证伪了。对于科学问题,方法论上的怀疑主义并不产生完全确定的答案(原则上说,这些答案可能会被新的证据推翻),这个事实并不意味着知识是不存在的,只是说知识是暂时性的。----------------【I】-------------------针对这段话,我的理解是,科学理论有适用范围的。在某些范围内,某个理论是正确的,但是在范围外,这个理论处于不确定的状态。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个范围有可能扩大或者缩小。不过不管边界如何变动,理论的演进方向一般是逐步精进的,很难出现像“日心说”、“进化论”这种颠覆性的理论。----------------【A1】-------------------相关经验:还记得,高中接触辩证法的时候,总是觉得怎么一个东西一会是发展的、前进的方向,一会又是落后的、淘汰的古董。科学理论就像普通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随着不断地预测、验证,终究会发现理论的漏洞,推动理论向前精化。----------------【A2】-------------------所以,千万不要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断中,要用发展地眼光看待知识的变迁!第3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是,博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拆书第15句:----------------【R】-------------------(P41) 科学家并不会宣称他们可以提供完美的知识;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消除我们认识中的错误。再者说,自称完美或绝对知识的主张及做法,却往往会阻碍人们的探索。自由而开放地探索知识是科学活动的一个先决条件。科学家们总是在怀疑那些号称已经找到问题最终答案的言论。----------------【I】-------------------针对这段话,我的理解是:犯错并不要紧,某种程度上犯错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时候,能不能做到“不贰过”,而科学就提供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A1】-------------------相关经验:害怕犯错,使得人们倾向于相信某些神秘的力量,这些力量提供笼统的、不可证伪的理论体系,阻碍人们对事物的进一步探索,如一些传销的洗脑手法就会告诉你,新闻上打击传销是针对行业的“负面调控”等。参考:《解密传销:组织者洗脑大谈政府扶植》----------------【A2】-------------------回到生活中,一定要警惕“希望有一个全能理论解释所有一些疑惑”的心理,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来来去去的各色理论!拆书第16句:----------------【R】-------------------(P42)在科学领域里,确定某概念的意义,是在与该术语有关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之后,而非研究之前。一个精确的概念性术语来自科学过程中固有的那种数据和理论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关于语言用法的辩论。----------------【I】-------------------我的理解是:每个概念都是在研究过程中产生、发展、逐步丰富的。----------------【A1】-------------------相关经验: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所以概念就不是先于知识产生的,而是在知识产生的过程中,人们为了更好地表达、描述某些现象、过程,从而创造了新概念或者丰富了旧概念。----------------【A2】-------------------有的时候,会为了怎么将东西归类纠结。这种纠结,归根到底,是想建立一个大而全的分类体系,将所有一切都囊括其中。这种想法忽略了事物的发展性,注定是徒劳了,所以比较好的做法是建立一个“小而美”的分类体系,适合当下、适合变动,即可!拆书第17句:----------------【R】-------------------(P42) “操作主义”只是这样一种思想:科学理论里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或与可观测事件相关联,而这些可观测事件是可以被测量的。将概念与可观测事件相联系的是概念的可操作性定义,这使概念公开化了。操作性定义式的概念从个人化的感觉和知觉中分离出来,并且允许任何实施可测量操作的人对概念进行检验。----------------【I】-------------------重述:科学上的概念必须是可以定量分析的,也就是概念必须可观测、可量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概念从感性层面分离出来,允许其他人对之进行检验。----------------【A1】-------------------相关经验:在价值投资里面,非常强调对公司进行估值,认为只有估值后才能判定公司的股价是否虚高或偏低。----------------【A2】-------------------应用:在生活中难免有被人推销的时候,比如“一款人寿保险”,推销员都会说他有哪些保障功能、多少保额、多少收益。把你听得云里雾里的,可是你真的会判断这款保险适不适合你吗?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怎么分析的——《【问简七】电话推荐的这款保险产品该不该买?》拆书第18句:----------------【R】-------------------(P44)信度仅仅是指前后一致,而不包括其他内容。对于一个操作性定义而言,仅有信度是不够的,信度是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作为一个好的操作性定义,操作必须被证明对于概念来说是有效的测量。----------------【I】-------------------重述:一个概念的操作性定义,即这个概念被定量测试的方法。而作为定量测试的方法,它必须是可信而有效的。可信体现在不相关因素(一般如时间、地点等)发生变化时,测试结果基本不变,有效体现在相关因素发生变化时,测试结果会发生预期的变化。----------------【A1】-------------------相关经验:用身高计量器测试智力,其“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都很高,可是没人会相信的。----------------【A2】-------------------应用:可信的东西未必有效。典型如魔术,每个魔术的信度都很高,但是它只是障眼法,没有效度,不会真的让钱“无中生有”。拆书第19句:----------------【R】-------------------(P46)一个科学概念的定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随着相关观测结果的不断丰富而发生变化,意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一个概念的原始操作性定义在理论上被证明是无效的,那么该定义就会被抛弃,以另一套定义的操作取而代之。这样,随着相关知识的积累,科学概念不断演进,其抽象性逐渐增加。----------------【I】-------------------重述:一个科学概念的操作性定义会随着相关知识的积累,不断精化。其抽象性会逐渐增加,产生子概念的可操作性定义。----------------【A1】-------------------相关经验:人类记忆理论中的概念也以同样的方式发展。现代心理学家很少使用类似“记忆”或“遗忘”这样的笼统概念;相反,他们测量那些可以进行明确定义的记忆子过程,如短时听觉记忆、符号存储,语义记忆以及情景记忆。传统的“记忆”或“遗忘”的概念通过更加明确的操作性概念得到了细化。----------------【A2】-------------------应用:在知识管理的时候,不要试图将所有标签都预先定义好,因为随着掌握知识程度的加深,它们都会需要细化。拆书第20句:----------------【R】-------------------(P52)在科学中,知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个体提出主张时自己的肯定程度。所有建立在“直觉”基础上的信念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当出现矛盾观点时,它们缺乏一种机制来判别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因为人人都凭直觉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当大家的直觉观点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决定谁正确呢?令人悲哀的是,历史表明,这种冲突的结果通常是权力斗争。----------------【I】-------------------重述:知识正确与否的判断依赖一种有效的判断机制,该机制应将“个体提出主张时自己的肯定程度”排除在考虑因素之外。----------------【A1】-------------------相关经验:一句俗语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所以从直觉上加以判断是人的天性,可是这种判断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信度和效度都没法保证,因为婴儿哭也有可能是因为尿在裤子上了。----------------【A2】-------------------应用:在生活中面对冲突的时候,尽可能保持理性,先完成量化工作,再判断。

所谓心理学——《对“伪心理学”说不》读书笔记

【引言】每一次,当有人问我:“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我总是有种复杂的心情,深怕我的答案会引来他们的好奇,疑惑,甚至警戒。也许,是对自己的专业不够了解,虽然学习了四年,还是迷迷糊糊,似懂非懂,才会在别人提问时紧张到语无伦次。目前,大众对心理学的认知,或神秘,或万能。总会有人问我:“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你会不会催眠呢?”“你学心理学的,就不能帮我解决现在的问题吗?”“亏你还是学心理学的,这点心思都猜不透!”…包括身边的朋友、家人,面对一个个不知怎么回答的问题,我只能含糊其辞的应付过去。虽然毕业已经一年半了,虽然现在做的是互联网工作,还是没有放弃过对心理学的探究,甚至越发热爱。这就是所谓的“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吗?(好吧,我又伪心理了...)既然是热爱,当然会忍不住收集各种资料图书(本身就有屯书癖),可是走进书店,心理类书架上放满了各种“心灵能量”“色彩心理”等主题的书,而真正的心理学专业书籍寥寥无几。不是说那些书不好,如果能让读者从中获益,也不枉它的出版。只是希望,能不能把它们从心理学类的书架移出,至少不会让大众误以为心理学搞的就是这些玩意儿…现在的媒体如此发达,以至于心理学也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可是,大众看到的是真正的心理学吗? 那些活跃在媒体上的所谓的心理学家,是真的心理学家吗?我不确定,也不想去证实。只是希望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能对大众负责,对心理学负责,对自己负责…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才一百多年的历史,当然无法与数学、物理等深入人心的学科相比。而且中国的心理学发展较晚,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如何让大众这么快的接受并认识真正的心理学?如今伪心理行业的迅速发展,让我深恶痛绝。他们总打着心理学的旗号,开讲堂、办培训,美其名曰推广心理学,激发正能量,可实质上有多少科学的含金量? 当然,这些商业行为我无法阻止,也许还会有忠实的学徒来抨击,试图维护他们的“精神领袖”。但我只是想用读书笔记的方式告诉大家,我的专业不神秘,我们必须《对“伪心理学”说不》!【第一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用科学的方法寻求对行为的理解。”[p3]说起心理学,可能多数人只会想到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进而,人们把心理学想成了神秘的催眠、梦境、潜意识,认为心理学研究靠的是主观性很强的咨询和分析。所以大家不会想到,“现代心理学所共有的唯一而普遍的特性:用科学的方法寻求对行为的理解。”[p3]那到底心理学有多少种类呢?曾经,我试图通过心理学科、心理学家、心理流派、心理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心理学做个系统的分类,结果查看大量资料后不了了之。因为心理学几乎涉及人类相关的方方面面,它的多样性、广泛性、交叉性,让我无从下手。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考美国心理学会(APA)的分支机构[p4、5],里面包含了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虽然目前设有50多个分会,如果愿意,他们还能在其平级和下属设立不计其数的更小分支。上学时,老师和同学总说,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方向非常广,可以到任何类型的公司上岗。确实,正因为心理学涉及的研究领域如此广泛,让我们在就业道路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可是,又不免在心中暗自怀疑,如果进入了非心理学专业的行业,我们拿什么与专业人士竞争?正如书中所描述的:“如果一所大学撤掉心理系,他会很容易将心理系的成员派到其他院系去。生理心理学家可以去生物系;社会心理学家可以去社会学系;认知心理学家可以去认知科学的交叉学科院系;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家可以去商学院;临床和咨询心理学家可以去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和教育系…”[p6]那么,还要心理学干什么用呢?如果只是多个主题的简单统一,心理学存在的价值也太低了吧。既然心理学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然有其特殊的理由:“其一,心理学研究采用科学方法来探究人类及动物的所有行为;其二,从这一知识衍生出的实际应用是具备科学基础的。”“心理学不同于其他行为研究领域的地方在于,它试图向公众保证两点:第一,心理学中有关行为的结论都有科学证据;第二,心理学的应用都源于科学方法,并经过了科学方法的检验。”[p8]但是,总会有人宁愿相信某些错误的经验和常识,也不愿意通过如此麻烦的科学研究手段去验证和了解事实真相。“人们拒绝使用科学,而更喜欢利用哲学沉思、神学谕告或世俗智慧去解释现实世界。”[p9]这使得人们更愿意去相信,心理学就是所谓的催眠、心灵能量。那么,什么是科学呢?“科学,是一种思考和观察事物以便深入理解其运行机制的方法。”也许书中的这个定义不是很标准,但其中所提出的关于科学的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产生公共知识;验证可解决的问题”[p10]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复杂的理论解释就不在这里摘录了,在我看来,如果一件事要认为是科学的,它必须是基于实践过程中系统观察的结果,是能够被任何人反复检验、批评和拓展的,是能够逐步形成公共的理论依据,用以解决问题的。 所以,且不说那些经不起验证的伪心理,就连我们熟知的某些常识,也存在着很多误区。“当我们觉得需要对行为作出解释时,往往搬出一箩筐关于人类行为的普遍真理、说教和谚语。这些关于行为的常识存在一个问题,它们之中有不少是自相矛盾的,因此也是不可证伪的。”[p16]或许,这也是科学心理学难以推广的原因吧。“常识总是基于一些假设,而心理学对这些假设的经验基础进行检验”[p19]一旦心理学研究推翻了某个世代相传的常识,那些常识的拥护者就会起来反抗,试图阻止我们这些“异类”。目前的心理学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正腹背受敌:“一方面,一些人反对把心理学称为科学,否认心理学家可以建立关于行为的实证理论。另一方面,另一些人则由于害怕心理学家在某些行为领域揭示的真相会威胁到他们的信仰,而反对心理学家在这些领域进行研究。”[p20]所以,我们心理学人更有责任好好学习研究,让真正的心理科学早日走进人们心里。既然是这样,那我们该如何来鉴别什么才是科学的心理学呢?【第二章 可证伪性】——“科学只研究可解问题。”[p23]如何鉴别科学?其实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我却对科学的概念云里雾里。一直以来,总认为科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些未知的领域,那些需要探索的神秘事件都在科学范围之内,我们普通人是接触不到的。还好,及时地从无知中走了出来。现在才了解,科学家所说的科学理论“必须是可证伪的,并且仍未被证伪的。”而当一个理论已经被证伪了,那就不是科学理论了。“可证伪性”?这是一个有点绕的概念。第一次读到,只是下意识的从字面意思自作主张的解释了一下,也即“可以被证明是错的”。为什么科学是可以被证明是错的?如果被证明是错的,那还叫什么科学?这是多数人所想不通的。其实是我们忽略了后半句“并且仍未被证伪的”。科学理论应该具有两面性,它可以被证实,也可以被证伪。如果某个已经被证实过的理论,在目前人类所知的领域中还没有被证伪,那它就应该被列入科学范畴,等待后人研究完善。如果这个理论已经被完善了,它也必将被公众熟知并认可,也即承认它的科学性。不确定我是否完全表述清楚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考果壳网上的一篇相关文章——《来介绍一下“可证伪性”》。在心理学中,可证伪性也是其鉴别伪心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大家熟知的弗洛伊德说起。(事先声明,本人对弗洛伊德理论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所以某些观点也仅仅代表现在的认知水平,也许有误,见谅!)他的研究方式似乎是从自己经手过的许多个案中总结经验,然后建立出一套自己的理论,并对那些异常行为做出解释。在那个时代,他的“潜意识”风靡全球,得到了大批拥护者,但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使用一个复杂的概念结构,在事后解释人类行为,但并不做事前的预测。”[p26]看似完美的解释了所有问题,让大众产生“原来如此”的心理安慰,却丢失了科学本质上的可证伪性。“心理学并不追求那类事后能解释一切,但事先无法做出任何预测的理论,不追求这种解释系统所带来的安逸感。它不接受那些被设计得用不可变、并代代相传的世俗智慧体系。”[p31]现代心理学所研究的每个问题,是由一个个实验,一份份数据搭建的起来的。“当数据与理论不符时,通过对理论进行不断地修正,科学家们最终构建起能更好地反映世界本质的理论。”[p32]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弗洛伊德理论发展缓慢,在现代心理学中地位日益下降的原因。当然,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的贡献还是毋庸置疑的。如今,他的精神分析也在文学影视创作方面有着深远影响。可证伪性还揭示了科学的另一个真相,科学并非神圣不可侵犯,不能犯错的。相反,科学理论正是从一次次的试误中得到了发展。“在科学中犯错是正常的,对于科学进步来说,真正的危险是人类有一种固有的倾向,即避免让其信仰暴露在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情境之中。”[p33]人类总习惯于固执的坚信自己所认可的事物,宁愿相信长期以来的错误常识,也不愿相信事实。这一章,读的有点累,写的也很生涩。不知道自己理解了多少,你们又理解了多少。但需要再次说明的是,虽然认为弗洛伊德理论不具有可证伪性,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是伪心理。没有读完全书,就不能轻易下结论;即使读完全书,也不能仅凭一家之言就否定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的地位,是吧?【第三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科学不去回答本质主义者的问题,而是通过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得以进步。”[p40]宇宙是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认为科学家每天思考的是这类“终极”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地心引力究竟是什么?桌子为什么要叫桌子?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是那些本质主义者喜欢问的,而科学家对此并不赞同。“科学家之所以质疑那些自称为终极问题给出绝对答案的人、理论或者观念体系,一个原因就是科学家认为终极问题是无法回答的。”[p41]本质主义者喜欢咬文嚼字,他们习惯于“在探求知识之前,过于关注术语或概念的定义。”[p41]但是,“在科学领域,确定某概念的意义,是在于该术语有关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之后,而非研究之前。”[p42]“一个科学概念的定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相关观测结果的不断丰富而发生变化。”[p46]这也是之前所说的,科学具有可证伪性。一但有数据证明原有的定义有问题,科学家会根据事实改善他们的理论。“理论术语的用法在科学实践中不断演进,而不是在针对文字意义的争论中获得发展。”[p47]高中的时候,我们知道如果要学习某一物理或化学理论,可以有相应的方法测量、实验。但大众对心理学领域的操作性定义又了解多少?“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于人格和人类行为的直觉理论,我们用它们来‘解释’我们自己以及其他人的行为。”[p48]我们习惯用这些自我定义的日常用语来框定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学了,进而排斥那些心理学家们定义出来的术语。“例如,当我们听到‘对大样本的认知任务进行因素分析所得到的第一个主成分’这段话时,许多人都意识不到它是术语‘智力’的操作性定义。”[p49]而那些“抑郁”、“焦虑”、“依恋”、“攻击”等概念,大众与心理学家的定义必定也是有所出入的。正因为大家不了解真正的心理学概念,导致“公众要求心理学去回答本质主义问题,而通常其他科学家并不需要回答类似的问题”[p54]一旦心理学无法回答那些终极问题,有些人就开始批评心理学,认为它没有进步,认为它只是一群人的自娱自乐。“心理学现在的解释是对行为的暂时性的理论建构,就目前来说,这些建构在解释行为方面优于其他解释。这些建构在将来注定会被更好的、更接近事实的理论概念体系所取代。”[p55]心理学还在不断成长中,而它的成长需要克服大众对它的各种怀疑和揣测。“如果我们想要理性地讨论心理学概念,那么操作性定义是必需的;我们要以一种有条理的方式进行判断,而不仅仅根据我们自己对某个问题的偏见。”[p58]如果你对某一个心理学概念有兴趣,请不要急着自己下定义,虽然有些是常见的词汇,但请再仔细理解一下心理学家们研究出来的操作性定义,也许会有新的发现。【第四章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p62]最近电视上总看到关于江湖郎中行骗的新闻,为什么明明是众所周知的手法,还是会有这么多人去相信?同样,很多健康产品的广告,不知道它的疗效是真是假,听了几个所谓的治愈者描述后,很多人都会蠢蠢欲动,可见个案的威力之大。不论哪个科学理论,“从个案研究或临床经验中获得的灵感,在特定问题的早期研究阶段或许比较有用,因为它们可以提示哪些变量需要进一步研究。”[p62]但是,在科学研究的后期,它不再有效,因为“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都是所谓的‘孤立事件’,缺乏比较性信息,而这种信息对于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说是必要的。”[p62]新闻媒体的其中一个特性是时效性,它能确保读者看到最新的信息。但也正是因为它的“鲜活性”,导致人们总会偏信于某个当前的问题。飞机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从开发到现在的载人运营,它经历了上百年的科学研究,人们用无数数据证实了,客运飞机是安全可靠的。可是,一旦发生空难,通过新闻媒体的不断渲染和报道,公众在这些“鲜活”的信息里解读到:“飞机是不安全的,比其他任何交通工具都不安全,千万不要去乘坐!”这就是个案“鲜活性”的力量,它可以用一次小概率事件推翻整个科学研究结果,导致公众偏听偏信,甚至造成群体恐慌。再来说说大家感兴趣的星座问题。“占星术”、“色彩性格”、“星座属相”…这些总会把人说的一愣一愣的到底是不是科学?我想答案显而易见。之前网上有流传着一张图,揭示的就是大部分星座中的性格描述都有同样一句话。原图找不到了,大家可以百度“过于温柔 经常把爱人惯坏”这句话,天秤座、双鱼座、双子座等星座的描述中都有。其实,只要掌握技巧,背诵出这些大多数人的个性描述话语,人人都能进行“性格解读”。可恨的是,当前社会,许多人都靠着这种伪科学,靠着公众的盲信盲从发家致富。伪科学的观念已渗透了整个社会,从书架上的各类伪心理书籍,到社会中的笔迹学家、占星师、通灵师,人们通过不同方式愚弄着公众,亵渎着科学。总而言之,伪科学的传播所造成的代价是巨大的。这不仅需要公众擦亮双眼、批判选择,更需要各类社会群体端正科学态度,不让这些伪科学行业肆意横行。【第五章 相关和因果】——“有相关,并不意味着必然有因果关系。”[p84]这一章,作者用大量的例子证明了在科学界,面对一个问题,“研究者不仅观察相关性,还靠真正地操纵关键变量来收集数据。”[p85]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们只凭借两个事物具有相关性就断定因为A所以B,那会导致很多武断的结论泛滥成灾,包括世俗观点。由于书中的例子大多数与美国的社会文化相关,有些世俗与我国也不尽相同,在这里不一一介绍了。在此只是摘录些相关定义,以便日后查询:“‘虚假相关’:相关的产生不是因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可以测量的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因为这两个变量都与第三变量相关。”[p86]“方向性问题:当变量A和变量B之间存在相关时,在断定A的变化引起B的改变之前,我们必须清楚因果关系的方向可能是相反的,即从B到A。”[p90]“第三变量问题: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并不能预示任何方向上的因果,因为当这两个变量都和第三变量相关时,该相关还是会出现。”[p90]“‘选择性偏差’:特定主体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不同生理、行为、心理特点的人们选择不同类型的环境时,就有可能出现选择性偏差。选择性偏差造成环境特征和行为-生物特征之间的虚假相关。”[p90]【第六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实验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纵与控制。“[p115]小时候看电视时总会有不少节目介绍那些会算术的小狗,人们惊讶于小狗的聪明,认为它有异于同类的特殊才能。因为会算术,所以小狗是聪明的。这个简单的结论似乎也掉入了前文的“陷阱”中,也许他们之间只是相关呢?“科学思维所基于的理念是比较、控制和操纵。”[p98]经实验研究发现,这些小狗的聪明点不在于有算术能力,而是它们比同类更善于观察主人的言行。每次答题,当接近正确答案时,主人常会做出一些暗示性动作,而恰好这只小狗够敏锐,觉察到了这一细微指示。当研究人员将小狗与主人隔离后再给它做算术,结果可想而知,全部答错!所以,对于一个现象的研究,不能只是看见它的表面。真正的科学,需要在严谨的实验中得出结论,而在一个好的实验设计中,“科学家能够操纵他感兴趣的变量,并对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p99]“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通常都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联。”[p110]一个现象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它是由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因素构成。而要解释这个现象,也并不是仅仅根据世俗观念可以评定的。这就需要用科学的心理学方法研究论证。为了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心理学家常“通过操作和控制来分离变量。”[p110]然后利用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数据比较得出结论。这里说的有点简略了,但只是想告诉大家,人类的某些直觉理论并不一定正确。虽然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世俗经验,但它只是自然状态下的一种自以为是的结论,并没有对相关因素进行实验研究。【第七章 “但是这不是真实的生活!”】——大多数心理学研究属于基础研究,用以验证有关行为潜在机制的理论。[p133]或许,有许多人会认为,心理学家的那些理论只是从个人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总结经验而已。那样的话,任何人都可以宣称为心理学家。而那些从严谨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却常常遭到怀疑,认为它控制了太多因素,无法真正体现我们的真实生活。事实上,心理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反复研究得出结论的,心理学家“为了分析一种现象,经常需要创设非自然的极端条件。”[p118]而正是这些极端条件,让人们产生误解,认为这些方式太过怪异,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进而否定了研究结论。这就需要我们先理清科学研究的不同种类——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从字面上应该很好辨认,这两种研究的目的是不同的,而应用研究更直接的适用于现实生活。但是,“大部分理论研究追求的是对心理过程的理论验证,而不是把研究结果推广到现实中的某一特殊情况中去。”[p121]等到某一天,时机成熟了,它“可以和其他科学规律相结合,共同解决某一特殊问题。”[p123]所以,请不要仅凭一些主观理由就否定心理学家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要从这些实验数据中分析结果,或找出更有说服力的事实。【第八章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症】——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最新研究发现数钱能镇痛。”“最新研究发现借酒未必能消愁!”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都会怀疑它的真实性。这些媒体只是应用了某个似是而非的结论,加以宣传,由此来吸引公众眼球,至于这个结论是否可靠,它的理论支持与实验数据又有哪些?我们一无所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他那个年代可谓是科学界中一个“大跃进”式的发展。于是人们也会认为,科学的进步,就是如此“飞跃”的。一个科学理论,必须是某个天才科学家突发性得到的结果,不是我们常人的头脑可以想到的。所以,对于媒体报道的那些“最新研究”,公众几乎深信不疑。本章的重点,就是希望向读者说明,科学理论的产生,需要有两个原则——关联性原则和聚合性证据原则。“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与先前已确立的实证事实建立关联。新的科学理论不仅仅要解释新的事实,还要兼容旧的事实,这样才会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理论进步。”“如果一个新的理论解释了一些新的现象,但是没有解释大部分旧的事实,那它将不会被认为是对于旧的理论的全面超越,因此不会立即取代那些旧理论,而新理论和旧理论将会以竞争性的面貌并存,直到有一个能整合二者的新理论出现。”[p136]这就是关联性原则的重要性。“事实上,很多科学领域的进步靠的都不是某一个突然的突破,而是由一系列构不成重大影响的停顿及前进之间的反复所组成的。”[p139]如果这些理论具有高度的关联性,那么我们将它们科学的聚合起来,也就可以形成一个令人信服的科学理论了。“没有一个实验能够检验所有的理论,但是汇总起来,一系列实验就能做出有力的推断。”[p142]“在评估心理学实证证据时,心中要想的是‘科学共识’,而不是‘重大突破’;是‘渐进整合’,而不是‘大步飞跃’。” [p146]“对于某个特定问题的研究,通常是从相对较弱的方法过渡到可以做出较强结论的方法。”“这个渐进的顺序就是:从个案研究到相关研究,再到操纵变量。”[p150]所以,建立一个科学理论,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甚至几个科学团队,运用大量的不同方式的实验,经过分析整合,才能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而对于网络或民间传播的各种“最新研究”,希望大家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并验证它们的真伪。【第九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任何一个特定行为都不是某个单独的变量引起,而是由许多不同的变量共同决定的。”[p157]正如题目所说的,一个问题的产生,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当影响行为的一个因素和另一个因素共同起作用时,它们会对该行为产生于各自单独起作用时截然不同的影响。”[p159]例如:因素A会导致B行为,因素C会导致D行为,但当因素A与C相结合时,又会出现E行为。这就需要科学家们不断的探索,从某个问题中不断尝试发现不同的影响因素,以便控制某些变量,使之往有益的方向发展。但是,当出现某些争议性较大的问题时,人类总喜欢试图去用单一因素去解释,就像我们拥有“神奇子弹”,可以一枪命中要害。比如,多数人会认同,学习障碍是纯粹的生理-脑问题。一旦有了这个结论,我们,包括部分科学家就会产生预设偏见,不再愿意接受这个问题有其他因素影响的事实。因为“我们利用单一解释来巩固已有的偏见。”[p162]却忘记了原因多样性这一原则。所以,对于各种现象的产生,请记住它的产生,是因为遗传、生理、环境、文化、经济等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切忌以偏概全。【第十章 人类认知的阿克琉斯之踵】——“心理科学所揭示的所有事实和关系都是用概率来表述的。”[p167]研究显示,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大于非吸烟者。我们也会常常用这些数据劝说吸烟者尽快戒烟,可他们的反应却是:“你看,某某人也在吸烟,他都活了80多了。”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对一个问题拿出一系列的概率数据,但是,“每当一个个案被用来证明概率趋势无效时,很多人都常常点头表示赞同,这反映出他们没有正确理解统计规律的本质。”[p168]这些“某某人”的论据总能让公众对数据产生动摇。“一旦心理学研究结果和心理治疗效果不能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就常常会引起人们对心理学产生极大的失望和轻蔑。”[p170]其实,在心理学中,统计学占有重要的位置。许多实验的结论都是通过概率来表述的。要理解心理学,首先要理解统计学。可困难点恰恰在于,人类对概率知识的不了解。在科学家反复实验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概率信息之后,“一个具体事件的信息往往可以完全击败较为抽象的概率信息。”[p172]这在第四章中已有论述。从而导致,“把对几个邻居和同事的观察,以及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的一些趣闻轶事放在一起,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要对‘人性’或者‘美国人’发表见解。”[p176]对于统计与概率,本人也没有学好。书中的各种数字看的我头大,但有几点概率中常见的误区必须摘录一下:“人们倾向于将过去事件和未来事件之间联系起来,而实际上两者是独立的。两个结果是相互独立的,一个事件的出现不会影响另一事件出现的概率。”[p176]“人们往往会错误地让可能的结果尽量轮流出现,以为这样才称得上是随机抽样,这无疑破坏了真正的随机排列中可能出现的结构。”[p179]“人们总认为,如果一个序列是随机的,那它就不应该呈现有重复和某种模式。”“真正的随机序列,往往看起来不像随机的,因为我们倾向于给所有事物都套上一种模式。”[p180]【第十一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心理学的预测应该是概率性的-是对总体趋势的概率性预测。”[p203]这一章沿袭了上一章的话题,对心理学中的偶然性概念做了解释,也说明了人类大脑的复杂与矛盾。“我们大脑的进化始终以这样一种方式,就是让我们能够不懈的寻求世界中的各种模式。我们寻求身边事物的关系、解释及其背后的意义。”[p184]所以,一旦出现某个偶然性事件,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要去解释它与其他事件之间的关系。“认为生活中每一件偶然的小事都需要精细的解释,这种想法是错的。但是,当偶然事件确实会产生重要的后果时,人们不免要建构一些复杂的理论去解释它们。”[p189]但那仅仅是巧合而已。个人的巧合,不足以推翻大量数据的统计结果。【第十二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心理学在大众眼里到底是什么?也许还要“感谢”媒体的传播。这样的传播真的好吗?在书店,我们看到的心理学读物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是心理学早期的经典著作,不足以代表当代心理学了;第二、是伪装成心理学的伪科学书籍,如心灵感应、星灵投射、金字塔力量、通灵手术等(这些书可能国内还没有,但如果有市场,我想它们很快也会蔓延开的);第三、是自助类读物,比如那些励志类的正能量,或者是老生常谈的心灵鸡汤,更或者是出自心理学专业人士之手,但算不上“负责任”的作品。这些由市场炒作起来的伪科学书籍的泛滥,直接误导了大众对心理学研究目的的了解。这些书只是告诉大众如何去做,却对其中的运作原理一概不谈。“尽管许多心理学研究者确实致力于将基本的行为理论转化为实用的心理疗法、保健行为方案或有效的工业组织模式,但心理学主要还是一门发现行为的普遍事实和理论的基础学科。”[p211]“心理学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必须向其他学科一样,把那些毫无依据的胡思乱想、‘常识’、商业广告卖点、宗教意见、见证和妄想都清除出去。”[p227]【总结】断断续续看完了整本书,断断续续摘录了一些想法和重要的论点。回顾上文,突然发现还是没有完全说清楚什么是心理学,希望大家能够去看这本书,去完整、系统的认识真正的心理科学。读毕本书,最大的收获还是了解了什么是科学,也学会了凡事要用辨证的态度对待。面对这个纷扰的世界,要质疑,更要探索。科学,不是靠几个人的评论就能成立的。心理学,也不是仅凭个人经验就能得出结论的。。。PS:果壳网是一个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并提供负责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题内容。为什么突然提起它?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泛滥着太多谣言和伪科学。而该网站就是希望提供一个科学的平台,还公众一个真实的世界。最近,果壳网与江苏卫视联合推出的《最强大脑》正在热播。节目的比赛规则、环境渲染、制作效果我保留意见,但它的主题还是吸引我持续关注着。虽然里面只涉及了心理学的一小部分,但认知心理的研究还是很值得传播的。看着那些“超人”的挑战,听着Dr.魏的评判与解说,好奇心不断翻涌着。只能感叹,学无止尽。。。 ps:qq空间、新浪博客同步更新

读完后的7个收获

翻译没有给人生涩拗口的地方。刘未鹏推荐的书。每章都有小结,很好。以下是读完后自己的收获提要1.可证伪性2.高信度高效度才可靠 3别轻信个案 4性格解读对每个人都适用。5股票经济人的把戏,小概率*大基数=罕见事件发生6接受错误来减少错误7真正的心理学家不会保证一定有疗效。

心理学也是科学

作者用大量的数据和例证说明心理学也是一门可验证的科学,虽然人脑最复杂的结构,但也是要用科学的逻辑分析和数据来说明它的理论。我们所见市场上很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测试、学说,对人格的种种分析,但其实大多没有事实依据,要么只是按个例来分析,一篇性格分析其实在每个人身上都适用,每个人看了都觉得这个就是分析自己,人们还没有把心理学看作一门严谨的科学。看了书之后,让自己对心理学特别是市面上所出现的种种的诸如性格分析、爱情分析、人生分析等等都带着疑问和批判的角度去看,因为只有经过真正的大量数据的验证所确定的心理学理论才能是正解的,我们真正的“自我”也不能只通过寥寥几道测试题所能解释的,毕竟一个人的性格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反映。它的复杂性更需要用严谨的数据分析和实验来解析。

到底什么是心理学

1. 弗洛伊德的各项理论被现代心理学广泛批判,主要是由于其建立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并且不可以被证伪。2. 心理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统计科学,并不能完全的应用于具体的个人。3. 心理学要符合“可证伪性”、“概率性预测”、“服从同行评审的公共知识”以及“基于聚合性和共识的科学知识”等四个标准。4. 心理学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一样,都是通过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指导下阶段研究、修改理论等科学的规范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包括控制变量法等等。5. 在同时有非常多的实验数据并且相互之间并不吻合的时候,采用元分析的技术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整合。6. 要注意相关和因果之间的不同。人们总是倾向于将相关解释为因果,这是尤其需要注意的。

我父亲的“某某人”是邓小平

每当我对我父亲说吸烟有害健康的时候,他总会搬出邓爷爷,他讲,你看他每天烟不离手,活到九十多。你看黄菊同志,烟酒不沾,这么早就没了。我总是讲,这是个例。再说了,如果他不抽烟,说不定能破百,如果再没有那年春夏之交的事儿,说不定能破了吉尼斯纪录。当然了,后面的是玩笑。我父亲听了,总会沉默个一两秒,然后讲,你懂个屁。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叔叔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一次,他单手托腮低头沉思着,我觉得,他在想中国未来的出路。终于,他抬起了头,目光如炬的说,我觉得,这次彩票要开双号。这真让人失望,我问他,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他说,跟你说你可能明白不了,我是基于概率学得出的结论。你看,前六次开的都是单号,所以,这次肯定是双号。我拿出一枚硬币,试图引导他,假设我前面掷了六次,都是正面,那么第七次是反面的机率是多少?他思考了一下,说,这个要进行复杂的计算,但我现在没时间,马上彩票亭就要关门了。我说,概率还是百分之五十啊。他说,等我买完回来,再耐心的纠正你。说完,就夺门而出了。无奈,我只能边看NBA边等他。比赛是湖人对大鲨鱼,科比手热得发烫,已经连续投进了三球。又该湖人进攻了,渔夫Fisher磨磨蹭蹭的带着球,我嚷道:傻x,快传给科比,让他投啊。渔夫是个听话的孩子,他随即把球传给正被两人包夹的科比。科比接到球,身体扭动了一阵(像是被虱子叮了),然后手起,网破。我得意的一笑,“我就说嘛!”直到今天,看了《对“伪心理学”说不》后,我才晓得,自己当年也是个傻x啊。不过,后来我又好好思考了一下,觉得有一点疑问。连投连中,势必会给球员自信,而自信,确实能让人的能力有所提升。否则,你怎么解释,韩少被质疑后写的博文,会比以前差这么多呢。好吧,我承认要承认自己以前是个傻x,还是有点难。

科学与感觉

相比一般社会科学概念的教科书,作者的这本书用了很多实例来描述什么是社会科学。有趣又不失深刻。从我个人经验来说,即使读了大学也未必知道什么是科学。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以为这恰恰体现了作者在书中提到的科学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1)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2)产生公共知识,3)验证可解决的问题。要能真正把握科学的精神并非朝夕之事。需要系统的训练和不断的自省与反思,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去系统化我们的思维,理解概念、理论甚至练就技能,而不是仅仅的了解故事(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是通过故事来传达理念,概念、理论谈得太少,所以缺乏逻辑,更不用说技能了)。作者例举了一个有意思的例子:盲人有敏锐的听觉。他指出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其实我以前一直觉得这个挺有道理的。看了作者观点之后我是这么去理解的。1、为什么我会这么认为:因为我觉得既然盲人不能看到,那就会有更多精力去听。2、实际是否是这样。我之前的推理有几个假设条件。1)人用于感知外界世界的精力是恒定的(比如正常人和盲人都是100%),2)人感知外界世界的方式只有或者主要就是听和看。而盲人不能看,所以100%的精力用于听,从而锻炼了听的技能,而正常人可能是平分50%,所以盲人的听觉更敏锐。但这样的推理其实存在问题:1)人感知外界世界的渠道不只是视觉和听觉,还有触觉、嗅觉,那么这些精力是怎么分配的?至少听觉不会分配到100%了,即使平分也只是从25%增长到33%,2)如果精力多了,是否一定意味着听觉能力的提升,有没可能人的听觉能力其实在某一阶段就已经发育完全,再怎么多训练也突破不了这天生的瓶颈了,3)这四种感觉方式是否在使用过程中有相互促进的过程,而失去了视觉可能导致听觉能力不能提升?这是我个人对这一说法的重新思考。这是一本很好的了解科学原理和精神的书。当然作者有些例子值得商榷。比如对于吸烟致病的概率,作者认为有0.000055的概率和在18250包烟中有一包是炸弹,说的是一个事实。我觉得这是不一样,吸烟致病在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才会有可能,但烟中的炸弹不需要积累就可能碰到。所以说的其实还是不同的事。不过,个人觉得,这确实是一本很棒的书。可以听作者讲述什么是科学,哪些是科学,而哪些是伪科学,特别是”常识“的错误,对我来说开拓更多。

至少懂了何为科学

几个星期前看过的一本书,《对“伪心理学”说不》(第八版)基思·斯坦诺维奇 著,窦东徽、刘肖岑 译。觉得写的不错,豆瓣评分高的一米——9.5(Apr. 2nd, 2012),推荐一下。以下基本摘抄,少量重组。说到心理学家或许多人不知道冯特和斯金纳,但是没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然而弗洛伊德的盛名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两点:一是他的光芒掩盖了其他领域心理学研究者的工作和成就,二是弗洛伊德所构建的这些精巧的理论很难用实证的方法加以验证,这也就为后来众多伪心理学何虚假治疗手段的滋生和发展留下了一道后门。弗洛伊德以其非凡的工作投入和严谨的思辨构筑了一套宏大、晦涩而让人着迷的理论体系,开启了一片探索人类心灵世界的全新领域,对社会文化、艺术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并真正让世人开始了解和重视心理学;迄今为止它的理论仍然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和干预的诸多领域。然而距今毕竟也有百多年了,弗洛伊德的调查方式完全不能代表现代心理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实际上弗洛伊德式的研究方法彻底误导了人们对心理学研究的印象。弗洛伊德根据他得到的数据建立了一套精细的理论,而这些数据并不足以支撑此理论;他专注于构建复杂的理论框架,但没有像许多现代心理学家那样,保证这些理论建立在可靠、可重复的因果关系之上。因此,人们对弗洛伊德式工作太过熟悉,这恰恰阻碍了他们对现代心理学的正确解释。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必然要遵循科学的标准,即研究的必须是实证可解的问题;方法上要遵循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结论要能够被重复验证,并能经过同行评议获得认可。1793年,一场严重的流行病——黄热病袭击了费城。当时,这座城市里有一位顶尖的医生名叫本杰明·拉什(Benjamin Rush),他是独立宣言的签署人之一。在灾难过程中,拉什是少数几位确实治疗了几千例黄热病的医生。拉什信奉一种医学理论,认为黄热病必须用大量放血的方法治疗(用手术刀或水蛭吸血的方法使血液离开身体)。他为许多病人实施了这种疗法,当他自己感染这种疾病的时候,他也如法炮制。评论家指责他的治疗方法甚至比疾病本身更危险。然而,随着疾病的流行,拉什对他的疗法却更加自信了,即便曾有几个病人死去。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这么总结拉什的态度:“一方面坚信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系统研究,因此他将每个好转的病例都归为治疗方法的功效,而将每个死亡的病例都归为病情的严重性”(Eisenberg,1977,p. 1106)。换句话说,如果病人情况好转,就被作为放血疗法有效的证据;如果病人死掉了,就被拉什解释为病人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我们现在知道为什么对拉什的批评是正确的了:他的治疗方法和黄热病本身一样危险。因此,若是一个理论不可证伪,并且和自然界的真实事件没有关联那么他就是无用的。一个好的理论能够做出预测,具有高度的可证伪性。可证伪性区分出了理论的价值,科学青睐的只是那些可证伪性高,预测具体的理论。一个被证伪的预测说明原理要么应当抛弃,要么需要进行改变以解释不一致的数据,如此,像心理学之类的科学才能进步,诸如现代基因学对生物进化论的修正。PS:一偶然性事件的例子。人们有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心理学中称之为错觉相关,这种倾向可能源于我们深切的渴望相信自己是可以控制这些事件的。其实诸多偶然性事件根本无须解释,纯粹就是偶然而已,巧合亦是如此。譬如安·兰德编造的亚伯拉罕·林肯和约翰·肯尼迪之间令人“毛骨悚然”的巧合:1、林肯与1860年当选总统;肯尼迪则于1960年当选;2、林肯和肯尼迪都关注民权;3、林肯和肯尼迪这两个名字都有7个字母;4、林肯有一个秘书叫肯尼迪,肯尼迪也有一个秘书叫林肯;……对此,德克萨斯大学的电脑程序师,约翰·李维(John Leavy,1992)则证实,弄出这样的巧合是极其容易的。例如威廉·亨利·哈里森和扎卡里·泰勒、波尔克和卡特、加菲尔德和麦金利、尼克松和杰斐逊、华盛顿和艾森豪威尔、格兰特和尼克松、麦迪逊和威尔逊之间的相似之处。下面罗列一下加菲尔德和麦金利之间的相似之处:1、都生长在俄亥俄州;2、都是美国内战老兵;3、都在众议院任过职;4、为保护美国工业,都支持金本位和关税保护;5、名字都有8个字母;6、都被来自纽约市的副总统取代:西奥多·罗斯福和切斯特·亚伦·阿瑟;7、罗斯福和阿瑟两人名字都有17个字母;8、俩副总统都蓄须;9、都在任期内第一年的9月被枪杀;10、凶手查尔斯·基埃图和利昂·乔尔戈什听起来都不像美国的名字。如此而言,或许找不到相似处才是奇怪的吧。(书中引证的这部分,比科学松鼠会整理的那份释疑更好,http://www.guokr.com/article/88438/,无需解释太多)末了附上一段来自英国心理学家纳德,布罗德本特(Donald Broadbent)1961年说过的一段话:我们在此带着一份质疑暂告一段落,我们不确定将来心理学家会持有什么信念。事情本该如此。没有人能坐在扶手椅里抓住事实的本质,而且,在新的实验没有进行之前,我们不会知道结果如何。那些从布道坛、新闻报道以及学校的颁奖典礼听来的关于人性的言之凿凿的教条并不适合我们。相反,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去容忍目前尚不完备的关于行为的知识,但同时还要坚信客观的方法的力量,终有一天,这些方法会给予我们想了解的知识。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1836年冯特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75年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在该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斯金纳,即B.F.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

标题惊悚,内容扎实

本书和《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我见过心理学书籍里的两个极端。前者只讲HOW,心理学研究是如何做的,所有的研究成果不过是用于讲解方法时所举的例证;后者只讲WHAT,心理学研究有哪些牛掰的成果,所有关于方法和过程的描述不过是用来支持成果的合理性。虽然大相径庭,两本书却同样精彩,都给人以深刻的教益。特别考虑到,现代科学各个分支的研究方法都遵循相同的原则,有基本套路可循,则本书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心理学一家的范畴。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本书是一本以心理学研究为例的科学方法论介绍。作者的文章组织得当,每一章的最后都会把本章的核心观点再提炼阐述一次,他人本无必要再做归纳。不过为了让没看书的也能一睹此书风采,我还是做一次搬运工,再加上自己的小批好了。第一章:科学研究的核心三原则:一、采用系统(结构化)的实证主义(实际观察);二、以可公开验证的知识为研究对象;三、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原则一意味着我们需要观察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行星的运行轨迹),并从中提炼规则(比如行星的运行规律);原则二意味着研究成果可交给他人进行重复验证,研究中不存在任何你掌握而其他人无法掌握的知识壁垒。这样说来,参禅的过程是一种研究过程,但绝不算科学研究。原则三意味着问题及对应理论一定要与真实世界中可观察的事物有联系,否则就无法判知真假。由于人类的观察能力随技术进步而提高,可解问题的范围总体上是不断变大的。因此,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算不上科学理论,但现代的原子论就是科学。第二章:可解的问题意味着可检验的理论,而可检验的理论就是可以被证明为错误的理论。所有模棱两可到令自己永远不会错的理论,都是无价值的。另一方面,虽然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暂时性的(随时等待被证明是错的),但人们可以期望新的理论以旧理论为基础变得更加完善,形成对真实世界更准确的认识。第三章:概念应当清晰,应使用可观察、可测量的操作来定义。这种操作应该兼具信度和效度。例如,比起一般人随便说的聪明不聪明,心理学家所谓的智商涉及一系列标准化测试(可测量的操作),测试可以给同一个人做多次而得出近似结果(信度),也可以切实区分聪明人和笨蛋(效度)。第四章:个案可以启发科学家的思维,但在理论的验证中作用微乎其微。(牛顿可不能用掉在地上的苹果证明万有引力定律。)同时,个案的鲜活性很容易影响人们的判断走向偏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第五章:相关不等于因果。看起来联系紧密的两件事,可能不存在直接关联,即A不会导致B,B也不会导致A,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潜在的变量C。比如,鸡叫和天亮不互为因果,真正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第六章:实验环境要能够分离不同的变量,并独立操纵其变化,才能发现事物真正的因果律和联系。控制的作用包括,确定基线,排除干扰。第七章:实验室环境的测试结论,完全可以推广到实际生活。实验室与现实环境的不同,在于它可以更精确、更客观。人们似乎在面对心理学实验时,容易忽视这一点;在面对物理学实验时,就没那么多意见了。第八章:更多时候,新的、更好的理论是对旧理论的渐进整合,而非颠覆或跃进。换言之,好的新理论能在解释原来所有老问题的基础上,成功地解释一些新问题。只能解释新问题而无法兼容老问题的理论,价值不大。例如,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和牛顿的理论完全吻合,只在高速状态下做了修订。第九章:一个结果存在多个原因,研究应避免有意无意地夸大单一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某些场合存在聚合效应,多个因素的合力,比单一因素的影响大得多。比如,恶劣环境和人格缺陷的双重作用比单一因素作用导致犯罪的概率要大得多。第十章:很多理论的结论都是基于概率的,不能保证100%准确。但人们容易被鲜活的个案所影响,忽视概率信息的意义,对理论横加指责。报错天气的预报人员,你们受委屈了!第十一章:偶然性是难以排除的,任何妄图追求更高的准确率、但不基于统计概率的预测方法,都可能使预测准确率降低。第十二章:回顾和总结心理学面临的问题。本质上,这是因为心理学是科学研究刚刚进入的领域,而作为传统上的非科学领地,这里有太多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和理论需要铲除。心理学所面临的,正是原先天文学、生物学走过的路。相对原版书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中文书名实在有哗众取宠之嫌疑,加上那花里胡哨的封面,至少是容易让我错过。如果真得错过了,也实在是一种遗憾呢。

一点点感受

补:作者这么婆婆妈妈,就是不想让自己这本书成为菜谱式读物吧1、心理学是科学,对伪心理学说不,同时就是对伪科学说不,我们太多人包括高学历人群的科学观念比较混乱,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是心理学,也很大程度上阐述了什么是科学;2、作者好有耐心,摆事实,讲道理,一点一点的讲把心理学和伪心理学区分,感觉胸中憋了一腔怒气但还是被良好的科研素养压住了;3、在现阶段,科学和民主是存在着一定悖论且高度相似的东西,民众常常在实践中反科学,境界低一点的科学家就像自以为是的先知先觉者,鄙视向下的交流,本书作者是科学的践行者和普及者,深刻认识到了科学的大众性和开放性,为布道者却不自居。

内容好过封面太多

很专业, 专业的很漂亮, 虽然是翻译版但是还能感觉到一股子幽默. 那么的平易近人, 娓娓道来.帮助我这样一个人, 一个看着一些混球在网上, 在电视上, 在大会堂的讲台前鬼扯的时候, 除了咒骂之外, 更好的, 更一针见血的指出为什么那个人是在扯淡. 尤其对于"理论"的荒谬. 利于解毒.能给我具体的语言指出问题所在, 给了我几个新名词. "玄迷"和"问题"解释的很漂亮把很多晦涩的科学概念讲的很可爱.

为什么最近谈这个话题的书和文章都很受欢迎?

本周学校“3·25善爱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宣传展板有关于心理学书籍的推荐《对伪心理学说不》,我前几天刚阅读完该书,这一两个月在杂志和网络等媒体也若干次读到类似观点的文章,最近的一期《新知》的重头文章,也是力图阐明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其观点实际与已流行一个世纪的“科学主义”是一致的,即“可以通过证据来证明”这一观点,认为真理是实验或实证的结果,只有通过实验或实证的数据来证真或证伪,可是,为什么单单心理学不断地有人来阐明其科学地位,而物理学却不需要?为什么最近这样的言论比以往更多?(上课了,待续)

我不能对这本书说不

刚刚读完这本书,心中对斯坦诺维奇充满了尊敬,谢谢他有幸让我读到这本书,帮我解开心中的困惑。我一直以来对哲学、精神、心理之类的书籍感兴趣,想通过他们去窥探人、人生的真相。一个半月前,读完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书中的描写很吸引人,我对作者描述的案例非常好奇,十分想知道那些可怕的例子到底是不是真的,但是作者在书的末尾开玩笑的说,如果你觉得他们是假的,他就说那是真的,全是真的;如果你认为他们是真的,他就说那些例子全是假的。我苦笑,虽然作者这样做是想让我们多关注一些超越现实存在,但如果你传达的是错误的知识,我宁愿不去关注,但那时的困惑却深深的藏在心中。本年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鉴别的标准,作者回答了科学与哲学的区别,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科学理论长什么样,怎样证明科学理论以及我们在证明过程中常犯的错误,科学实验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科学是怎样发展的,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尤其是其中的“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准确无误的回答了我的疑问。作者对于科学研究中常出现的问题都用生活中的实例或严谨的实验数据做出了解答,涉及到的参考文献占了书本的24页。写到这里,不禁感叹西方学者做学术的态度,一本科普著作却舍得花如此大的力气,惭愧啊。我认为这本书适合所有对科学感兴趣的人,书的名字虽然局限在了心理学,但也仅仅是用一些心理学的例子而已,毕竟作者本人是心理学家。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感觉很狗血,心想又是那些无良的翻译想多买几本,吸引大家的眼球,看完后,却也觉得这本书确实应该叫叫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了。PS: 我感觉,每一位看到这本书的同学都应该找来看看,本书是第8版,能出这么多版本,怎么会不好呢?

科学方法论

本书伊始便描绘了心理学的现状:不被大众所理解,充满各种假学术大师,伪心理学著作,娱乐大众的伪心理学节目。随后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具有怎样的科学研究方法。一、科学的理论不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或实验就可以确定的。一个科学的理论是一个概率的理论,它只能说明在大概率情况下对未来的预测,这意味着它是经过多次检验,甚至是许多年的实验后由科学家们达成科学共识而确定下来的。(共识意味着,每个人的实验结果都有细微的差别,但总的结论是相同的。)一个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实例并不能推翻一个理论。(一个85岁的老头每天抽一包烟而活得健康,并不能推翻抽烟致癌这个理论。)二、一个理论要具有可证伪性,即在证实这一理论时所采用的条件下可以证明结论是错误的。(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如果在阳光充足,植物包含叶绿素的条件下,人们能够证明植物没有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那么我们就能够说,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这一结论是可以证伪的。与之相反的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它既不具有变量、条件,且研究的手法又是自省,比如:梦是人潜意识的一种表现,但潜意识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证明、量化、定义的东西,没有人能证明梦不是潜意识的一种表现,所以弗洛伊德的理论并不具有科学性,倒是可以跟哲学沾边。)三、一个新的理论既能解释新的证据,又能解释之前的证据,且具有学科关联性,与其他学科是可以和平共处的,渐进整合。(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并未否定了经典物理学,而是对经典物理学中不能解释的一个领域作出他的解释,是对经典物理学的一个补充发展。)四、科学具有操作主义,实验的过程要包含操作和控制,科学是对现象的解释,而不是本质主义(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活着的意义?)具体来说就是,1、随机取样,实验的样本要具有随机性,并且随机分配。(以吸烟致癌为例。如果采集的样本不具有随机,实验组是小康之家的吸烟老头,控制组是三无家庭的老头,我们肯定会得出,吸烟不一定致癌。)2、样本包含的变量是可以被控制的,要对单个变量做单独的实验。(吸烟的老头具有的变量要能被控制、分列出来:比如他们都具有吸烟、打麻将、熬夜、喝酒、看电视等变量,在实验中,其他变量被控制不变,即,控制组是一群熬夜、打麻将的老头,但实验组的是一群熬夜、打麻将、吸烟的老头,这样才能把其他可能性,如熬夜致癌这样的结论排除,同时单独考量了吸烟这个变量是否致癌。)五、科学是系统的实证主义,有可重复性和同行审评。(多次不同的实验得出同样结果,同行间要相互评审,一个理论要经得起检验,所有说是独家秘诀,不可复制的东西,多是虚假的。)六、一些影响人们认识科学的障碍:1、安慰剂效应(医生给一组患者维生素药片,但告诉他是特效药,患者信以为真,另一组是给新研发的药品,最后都出现病情好转的现象,前者20%,后者50%,后者的药效实际上是50%-20%=30%,但两者康复的原因中包含了自然康复,后者药效可能只有20%,药效被夸大了。这就说明了现在很多疗法实际上是低效率的。)2、见证叙述,关于“鲜活性”(丰田汽车得到社会评审的一致好评,各种数据也说明了它的耐用性,但如果你的一个朋友恰好买到一辆毛病多多的丰田,那么你就会推翻所有的数据,不会考虑购买丰田车了。我们往往相信鲜活的个案而无视经过多次调查和评估得出的数据,因为数据没有鲜活性,与其公告中国有2亿贫困人口,不如拍一张他们贫苦生活的照片贴到网上去,人们总是倾向于眼见为实,可在某种程度上它却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如相信法轮功、通灵、星座而不是科学理论。)3、直觉。(人多直觉可以体验到世界中物理运动的存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物理学家,因为经验并不等于真实,大脑这部机器构造出来是用来生存的,而不是用来理解自己的。这就体现了实验和科学概念的重要性。)4、神奇子弹的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只有单一原因的,都是多重原因交互的结果。)5、赌徒谬误(抛硬币,连续出现5次正面,那第6次你会认为是反面概率高。)6、为了完全正确。(红灯亮的概率是70%、黑灯是30%,很多人被告知这样的条件去猜亮红还是黑,为了保证完全的正确性,大部分人会选择,100次中选择70次红,30次黑,但猜中红灯的概率将会是70%(已定的条件)乘以70%(100次选70次)=49%,猜中黑灯是30%*30%=9%,总概率是57%,但是,如果你100次选择100次红灯,那你猜中的概率就是100%*70%=70%,远比57%高,追求百分百的正确是不科学的。)

科学方法论入门

这是一本心理学的普及读物。不过他并没有对心理学所取得的成果做多少普及性的介绍。而是把焦点集中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满足了怎样的标准。所以,这本书更应该被看成一本科学方法论的入门书。里面介绍的思维工具,是所有的科学都应该遵循的原则。运用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判断哪些是科学,哪些是伪科学。事实上,科学心理学已经在科学实证的道路上走了很远了。而大众眼中的心理学,还停留在两大类。一是以佛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类书籍。二是以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为代表的励志自助读物。但是,当你运用本书的原则以后,你会发现,这两大类心理学,都不符合科学的标准,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你可能要问一个问题,那什么才是科学的心理学?最简单的答案恐怕要至少包含两点。一是科学心理学采用的是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个研究方法跟其他学科,比如物理、生物并没有什么不同。二是科学心理学得到的理论大都是概率性的,目前,它还不可能准确预测每一个临床个体的行为。Over。

怎样识别伪科学

怎样识别伪科学《向伪心理学说不》读书笔记  报名ID:古墓派流鼻血夫   第九期悦读活动链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0751115/   4月11日晚19:10,在看完“罗辑思维”第九期《倭寇真相》之后,终于强迫自己把手按在键盘上,开始写《向伪心理学说不》的书评。明天就是截稿的日期了,因为加入幸福进化俱乐部和阅读群,实在不好意思在铡刀落下的前一刻再去大喊一声“刀下留人!”于是终于在截稿的前一天,开始动笔了,这对我来说不能说不算是一种进步。  声明,个人感受,此部分可以忽略不看。首先声明一点,我没有完全按照群规定的要求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违规之处有二。违规1:我是在ipad上看完的这本书,看的是pdf扫描的版,曾经和群主讨论过盗版这个话题,我是理性支持盗版者,也就是凡是我买纸质书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书特别好看,看完了电子版觉得必须只有买一本才觉得对得起作者。第二种,实在“弄”不到电子版,心痒难耐,无计可施,才会去买纸质书。违规2:没有完全按照群里的要求的体例去写书评,严格意义上我的这个东西拉拉杂杂也不知道是个什么?而且我的读书笔记也完全不像个读书笔记,随性而至,想法飘忽,很多跟本书的内容其实完全无关。第一次参加群活动,请各位见谅。二、本书印象。《向伪心理学说不》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比较艰深难读的书。不像在阅读之前,序言中介绍的这是一本精彩有趣的科学哲学类读物。书中大量的术语应用使我的阅读变得非常缓慢,前面的七章基本以每小时15页的速度缓慢爬行。后面的五章,速度稍有加快,终于在4月10日读完了全书。读完之后不得不承认,这本书虽然没有很强的趣味性。但是不失为是一本对心理学基本理念进行扫盲和对科学的基本态度进行纠正纠偏的好书。与其说是一本对伪心理学说不的书,倒不如说是一本对伪科学说不的书。  三、部分书摘。  1、人们并不知道许多伪心理学(例如占星术、通灵外科手术、超速阅读、生物节律、接触治疗、潜意识自助录音带和通灵侦探等)所宣称的实事,其实早已被证明是谬误的。P,序言第二页无页码。  原因:提到的这些被证明是谬误的内容里,我曾经接触过的是廖阅鹏的催眠录音带和超速阅读法。刚看到这里时没有别的只是觉得很搞笑,因为自己傻乎乎的听过廖阅鹏、安东尼.罗宾和陈安之的录音带,曾经热血沸腾过。而且群里推荐的克里斯蒂安•葛朗宁《快速阅读》不知道属不属于这里所提的“超速阅读”类的已经被证实的伪科学范畴。遗憾的是,到读完全书,却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  2、无疑,任何人想要理解心理学,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意识到心理学的首要特征——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P8  原因:没有为什么?通过这句话引入并读完全书后,能够有力的把心理学这门神奇的科学去神秘化。感觉心理学很多的部分居然是以数据为基础的和统计学大幅交叉的科学。在我眼里,心理学学者大多该是较为高阶的心理医生之流。  3、科学知识在没有提交给科学团体、接受他人批评和验证之前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些被认为隶属于特定个体思维过程中、不可接受他人审查和批评的“特殊”知识,永远都无法获得科学的地位。P12  原因:科学的基本理论,放之四海皆准。这里关于验证问题,脑海中出现了假中医张悟本的茄子和“气功大师”王林的变蛇。其实,伪科学也是可以互相验证的,我们的现实是媒体的权利被扩大化了,媒体成了伪科学的保护伞。而且从公众的素质来说,也不具有对可提供验证组织的判断能力。“全国牙防组”不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么?  4、提醒我们注意今日的“常识”,因为不难看出,昨日的常识往往变成今天的谬论。P19  原因:呵呵没啥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想起,XX权威是永远光荣正确伟大的和XXX万岁。  5、他令自己的理论不能被证伪。p23  原因:这一部分很多的地方我都做了标红,但是我只挑这一句拿出来,是因为突然想起,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体内和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他”。在争辩,在犯错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都会有一个“他”跳出来,或者让我们强词夺理的来继续犯错,或者让我们给自己的错误一个可原谅的理由。而且这一章我觉得是本书的精华所在,不仅仅是对待心理学,甚至对待科学本身也是一样,“可证伪性”是辨认科学和伪科学的一个基本的界限。  生活中我也同样接触过几个“他”类所谓的“奇葩”吧,犯错永远都是别人的事,正确却要仰仗“他”高超的个人能力了。对待这种奇葩,我只能是敬而远之。这里不禁想起曾子的一句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希望自己能够做到至少每日一省。  6、智力是通过心理功能测验所测到的东西。随着实验证据的不断积累,智力被证明与学业成就、学习、脑损伤、神经生理学及其他行为和生物学变量有关,这一概念在逐渐丰富的同时又得到了提炼。P47  原因:无他,从来没有对智力这个东西有过这种概念。我的概念基本停留在百度百科对这个词条的部分理解,个人更倾向于第二个解释。(见,度娘:一、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计划、解决问题, 抽象思维, 表达意念 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当考虑到动物智力时, “智力”的定义也可以概括为: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二、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数来表示,是用以标示智力发展水平。)  7、鲍耶尔(1999)指出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事实,当真实的统计展示了真正的问题在于“枪在好人手里”的时候,枪械制造工业却力图关注“枪在坏人手里”。在这个国家,罪犯不是导致大多数枪击死亡案的原因。饮弹自尽的人数事实上要远于被枪杀的人数。p71  原因:这句话本身没有意义。但是却揭露了一个简单事实,人们会因为马航这样的事件发生后在出行时,选择其他的交通方式,但却很少会因为某个熟识的人因肺癌而死而选择戒烟。  8、你是一个非常体贴的人......。太多了不打了。P76  原因:这句话应该背下来,神汉思维,识穿骗子的最好例句。  9、所谓节省原则就是说,当两种理论拥有同样的解释效力时,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个比较简单的理论。p106  原因:想起了我的母亲:“又咳嗽了吧,告诉你少喝饮料,你就不听。”我想很多母亲毕生都在秉持着“简单原则”教育自己的孩子。  10、许多研究显示,笃信宗教的程度与参加慈善活动、帮助贫困的人或是不欺骗其他人这些行为没有直接关系。并且,在很多研究文献中,没有证据证明很虔诚的人比那些自认为是无神论的人更慈善,或是更愿意帮助别人。p115  原因:这一点我毫不怀疑,无意于攻击谁,但从我的生活经历接触的部分具有宗教信仰的人的感觉来说。笃信某种宗教的人大多数在自己的家庭中都是比较强势和难于相处之人,更不要说他们会普遍的比普罗大众有更高的道德情操。  用一个简单的原理来总结:在评估心理学的实证证据时,心中要想的是“科学共识”,而不是“重大突破”;是“渐进整合”,而不是“大步飞跃”。P146  原因:无他,就是觉得很重要。科学技术已经演进到科目如此细分的阶段了,很难指望着一个什么“旷世奇才”陡然出现,让某一个学科实现大踏步飞跃了吧。  旁观者现象是指,一些人在看到他人处于危难之中时并不施以援手。拉坦和达利(1970)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很多危急时刻,当有其他旁观者在场时,某个旁观着伸出援手的可能性会更低。P148  原因:年少时,曾经因为我们是一个盛产“看客”的族群而悲愤莫名,有了一定的年岁以后,也同样泯然众人了。哪里有个热闹也要站在人后伸长脖子往里看。每说一句话还要在肚子里反复打几个滚才敢说,生怕得罪人。现在看来,看客心态是世界性的“时髦”心态,非国人独有,只不过国人应用的无比高大上而已。唉!说多了都是放屁,还是出去呼吸下PM2.5超标的的空气吧!清醒下头脑。  13、青少年在成长的早起如果花费大量时间与同伴交往、同时在家里也很少受到父母监管的话,会容易出现外化行为。  原因:无他,为了女儿才记下的。真不知道她长大了的时候,所谓的“外化行为”会是什么样的行为。  14、决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发现,概率推理可能正是人类认识的阿克硫斯之踵。  原因:无他,人类共性的弱点。而且我们的概率观念里,只要不摊到我头上这件事儿就与我无关,我们脑袋里应该都有一个潜意识:“自己就是那个万中无一的幸运者。”这种对待概率的观念是不是也促成了我们是一个高产“看客”的民族呢?还是二者相辅相成?  喜欢吃肥肉的人永远也不认为心脏病会找上他。赌徒永远觉得自己下一首牌一定会翻盘。还有P174页里科普作家科尔的那个关于吸烟的两种不同的说法也很有趣。  对于公众来说,心理学“几乎成了治疗心理疾病的同义词,心理学应该从疾病治疗的错误轨道回归其历史使命,那就是让正常的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完满。P210  原因:无他,我一直就是这么想的。而且可以肯定的说,看完本书之后也不会让我改变看法,因为我的工作生活轨迹几乎不可能让我与真正的心理学家有什么交集。就算有,我又如何判断他是一个真正的心理学家而不是巫婆神汉呢?  16、一个声称有百分之百把握预测某一个个体未来行为(例如,暴力行为)的专家,注定不是一个称职的专家,因为有研究证实,不论是一个心理健康专家,或者其他什么人,都不可能以这样的把握保证自己预测的准确性。(括号部分省略)p216  原因:似乎这是上个问题的答案。可是如果这个人不跟你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而说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你又如何判断呢?  他认为伪科学的主张有以下一些特征:p225*喜欢采用特殊的假定,是的主张免于被证伪。*强调主张是正确的,是不可辩驳的。*喜欢将提供证据的任务强加给怀疑者,而非拥护者。*过度依赖逸闻趣事和各类见证叙述来证实证实其主张。*逃避同行评审。*并非建立在已有的科学知识之上(缺乏学科关联性)  原因:无他,记住了将来用来判断谁是伪科学。    实在没有提供足二十条,也不希望为了凑数而写,就到这里吧。

不仅仅是心理学!力荐!

不仅仅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更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scientific research,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life....非常不错的一本书,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切入,分析比较了心理学和其他科学的特点,向读者普及了什么是伪科学(伪心理学),同时教会了读者应该如何去理性的思考问题,尤其是我们身边的,看上去很神气的事物(这年头,星座,血型,养生保健层出不穷,眼花缭乱),相当一部分都可以用书中介绍的方法去分辨真伪。书的后半部分对于概率统计在我们生活中(确切的说是在教会我们拥有“慧眼”的过程中)的运用更是让人们知道数学(逻辑)的重要性。总之,如果想学会理性思考,不被生活中的某些迷雾所左右的话,个人十分,不,十一分推荐!!!

三分钟读完《对伪心理学说不》

摘自本书:1.可证伪性。2.概率性预测。3.服从同行评审的公共知识。4.基于聚合性和共识的科学知识。1.心理学的进步是通过研究可解的实证问题而取得的。这种进步是不均衡的,因为心理学由许多不同的子领域构成,某些领域的问题要比其他领域具有更高的难度。2.心理学家提出可证伪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研究发现。3.理论中的概念都具有操作性的定义,这些定义将随着证据的积累而逐渐演变。4.这些理论是通过系统实证的方法来检验的,用这种方法收集来的数据是公开的,也就是说,它允许其他科学家重复这些实验并提出批评。5.心理学家的数据和理论,只有在那些经过同行评审程序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之后,才算上进入了科学领域。6.实证主义之所以具有系统性,是因为它遵循控制和操纵的逻辑,这二者也是真实验的特性。7.心理学家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获得他们的结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各有不同。8.在许多情况下,只有经过许多实验数据的缓慢积累才能得出结论。9.最终被揭示的行为规律,通常情况下都是一种概率关系。

有点失望

与其说是在讲心理学,不如说是以心理学方面的应用为例讲实证主义。作者作为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行为的学者,对于公众的误解除了发出“你们这帮傻缺怎么都不懂科学”的愤慨之外,竟然几近束手无策,任凭伪心理学肆虐,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他的确很懂心理学,但不懂心理。本书存在严重的反本质主义的倾向,拒绝解释概念,拒绝整合学科建立完整的体系。这样一来,“科学”除了一堆五彩斑斓的研究成果碎片,还剩什么呢?

据说人是理性动物

老虎机吐钱的概率是1%,已经连续99个人的钱被无情吞走,下一个人赢钱的概率是多少?你为了买辆车,苦苦做了两个月功课,终于决定选择在各大评测中都安全可靠的某品牌,但今天早上你出门看到这款车被撞成两截,你还会买吗?你的ipod里有4000多首歌,你打开随机播放模式,在你走到地铁的20分钟里,它放了3首cream乐队,而你一共才存了4首他们的歌,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你对上述题犹豫不决,那么这本书确实对你有帮助。这本书的英文名叫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其实主要讲的是“如何理性思考”。它又一次告诉了自以为是的我们:直觉往往是靠不住的;经验多数是有问题的;常识,很多经不起检验;世界,它就是顽固地不像你希望的那样。我们,远没有我们想象得理性,这是“人这畜生(this animal called man)”的天然局限。引用书里生物学家E.O.威尔逊的话说:“大脑这部机器构造出来是用于生存的,而不是用来理解它自己的。因为这两个目的完全不同,大脑在没有接受科学知识时观看这个世界是零散的,它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它所必须知道的世界的一隅,以便能够生存下去。”所以,大脑得经过训练才能理性思考,这很难,因为你在让它学习做它不那么擅长的事。但这确实很有意思。从猥琐的层面说,这能让你在辩论中取胜,抓住问题的重点;分辨什么是可解的问题,避免无谓的争执。从高尚的层面看,这能让你换一副眼镜看这个世界,不再满足于星座、血型这些玩意所提供的虚假的智力掌控感和可悲的安全感,在用有限的理性把握无限的长路上越走越远,在人这畜生中多少显得有点不同,哈哈。标题的话是罗素这个小伙子说的。后半句是,我“至今”仍在寻找支持这种说法的证据。恩,他死了满多年了。

英雄的谎言只是懦怯的表现。

“盲人拥有更好的听觉”,“月亮盈亏会影响人的行为”,“性格互补的人相互吸引”,“亲生厌,熟生蔑”……这些说法算得上是耳熟能详的常识了,你至少应该听过其中一种吧。不过你可能并不知道,它们都是错的。(115页)很惊讶吗?我们自以为熟悉得无以复加的事物,往往承载了最多的误解。心理学就是其中一例,它在被广泛关注的同时又被许多人误解。坊间的心理学书籍多如恒河沙数,职业、色彩、催眠、读心、性爱……可惜,它们中的大多数传达的都是肤浅、虚假、错误的信息。如果你打算了解可靠的心理学,那么这本书将是极好的入门读物:《对“伪心理学”说不》。好吧,我承认这书名和封面确实都俗气了一点,但原名以及内容却都是一流的。如果你曾经像我一样搜集过心理学的书目,那么你一定在很多地方都见过这个赫赫有名的名字——《与“众”不同的心理学》,那是本书的第7版,而这一本是由清华大学的窦东徽、刘肖岑夫妇翻译的第8版。我没有读过第7版,但这一版文字清通,几乎无可挑剔。原作者语言也堪称简洁、幽默,这样有趣又有益的书太少了!我不打算花更多时间来整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通过前面两个月的尝试,我深知那样做的好处,但也耗费了大量原本就并不充裕的读书时间,所以,此后除非有必要,我会用更精简的方式记录读书心得——这里只摘录书中并不显眼、但我极有感触的一段话:“尽管很多科学家都真诚地希望一般大众能够知悉和理解科学知识,但有时对一门学科的精通依赖于对某些信息的掌握,而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又只有通过正规的学习才能实现。如果说对一门学科的深入理解是一般外行人也能随便达到的,这是一种在学术上不负责任的态度。”(182页)我用这段话提醒自己:一,做好心理准备,别懈怠,别畏难。二,自学存在很大的缺陷,可以试着弥补,但无法弥补的,要有自知之明。据说心理学已有的成就仅相当于人类文明的石器时代,确否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人的心理或许是世间最为复杂的事情,我对它极为好奇,与此同时,我可能穷其一生所得的了解也将极为有限。对这一无法尽知的存在,我心存敬畏。对我来说,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不是控制,而是顺应,不是分析,而是理解,不是为人,而是为己。心理学或许有助于认识人生的真相,我相信自己将在注视世界的真面目的同时,依然爱它。附:傅雷译罗曼·罗兰《米开朗琪罗传》序言:我恨那懦怯的理想主义,它只教人不去注视人生的苦难和心灵的弱点。我们当和太容易被梦想与甘言所欺骗的民众说:英雄的谎言只是懦怯的表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法文:Il n'ya qu'un héroïsme au monde:c'est de voir le monde tel qu'il est et de l'aimer." Romain Rolland.英文翻译: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书笔记

报名活动ID:上善若水第九期悦读活动链接: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20条原文句子及原因:第一句:P9原文:关于人类的知识每向前迈进一步,都会引起反抗。然而,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科学并没有通过调查和研究对人性造成亵渎,而是以扩展只是的方式促进了人类的自我实现时,反抗中将烟消云散。感受:确实如此,如哥白尼的日新说,还有布鲁诺之死等等,无不证明了这一点。第二句:P13原文:区别大搞伪科学的江湖术士和真正的科学家的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前者常常避开科学出版的常规渠道,而选择直接通过媒体公布他们的“发现”。感受:这是不是客观的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第三句:P19原文:心理学扮演者一种世俗智慧检验者的角色,常常难免使诸多根深蒂固的文化信念发生冲突。心理学往往是“传递坏消息的信使”,宣告原本人们所接受的世俗观念再无立足之地。感受:这也就是心理学为什么会被很多人攻击的原因之一。(我可以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吗!)第四句:P31原文:科学是一套不断挑战愿有信念的机制,在这种机制里,愿有信念以一种能够被证伪的方式接受实证检验。感受:科学的特质之一:可证伪性。第五句:P31现代思潮中有一种危险的倾向------认为应该避免让一般大众知道世界的真正本质,一种无知的面纱是必要的,以防公众面对真相时手足无措。心理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拒绝向人类隐瞒真相的观点。感受:还记得之前做过公务员申论的一套卷子,讲的是非典时期,如果政府没有及时的将非典情况发布出去,那么社会将处于一种长期混乱状态。第六句:P32原文:在科学上,犯错并不是罪过。感受:可怕的是人类一直坚持错误的思想或者主张,却不懂得改变。只要一个小小的改变和行动,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能量。第七句:P47原文:现代心理学家很少使用类似的“记忆”或“遗忘”这样笼统的概念;相反,他们测量那些可以明确定义的记忆子过程,如短时听觉记忆、符号储存等等。感受:现在的行业细分更是如此。第八句:P54原文:对于心理学领域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及其意义,公众的了解是极度匮乏的。感受:现在我个人感觉还是一样,我们对于这一方面的了解确实太少太少,所以要多读书,多参加讲座和公开课,开阔自己的视野和眼界,然后更好的做出选择。第九句:P62原文: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依据的。理由:很多时候,都是“安慰剂”在发生作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第十句:原文:一个研究人员哀叹道:将担心聚焦在“当下流行”的事件上,势必会误导父母的注意力,导致他们“忽视了他们本来能够施加更多影响的方面,例如学业成绩、看电视的坏习惯、吸毒和驾车安全等。理由:用一个很形象的例子解释了信息鲜活性的影响。第十一句:P73原文:绝大多数影响我们社会的复杂因素都只有靠数字才能捕捉。只有当公众学会像重视图像材料一样重视以数字形式表达的抽象材料时,公众的立场才不会像屏幕上闪过的最新图像那样变化无常。感受:想唤醒公众心里的爱,有时候确实需要“多管齐下”。第十二句:P94原文;来自临床心理学的例子可以表明,选择性偏差问题是多么地具有欺骗性和违背常理。研究数据有时会显示,接受心理治疗的人在各种成瘾症------诸如肥胖、吸毒、抽烟的治愈率方面,要低于那些没有接受过心理治疗的人。原因不是心理疗法使成瘾的行为更加难以改变,而是因为那些寻求心理治疗的人成瘾问题更加复杂和棘手,而且很难能够自愈。感受:选择性偏差是造成虚假相关的罪魁祸首。第十三句:P98原文:科学思维最重要的特点很容易掌握,那就是科学思维所基于的理念是比较、控制和操纵。理由:排除错误的,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并操纵变量是科学方法。第十四句:P115原文:人类关于行为的直觉理论是有缺陷的,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心理学研究需要实验控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关于人类行为的粗浅概念上升为准确的科学概念和体系。理由:科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第十五句:P143原文:心理学家应该承认,尽管心理科学已然存在并且在不断进步,但这种进步是缓慢的,并且许多结论往往都来自于令人感到折磨的长时间的统合和争论中。感受:事情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发展会带来阵痛,一定要咬咬牙,坚持下去。第十六句:P152原文:当一个问题的最初的研究结果看上去有些矛盾时,我们不应当对此感到绝望。感受:生活不也是如此吗?比如说我现在没有方向,比较迷茫,那我就积极的去收集各个行业的相关资料,整合。慢慢的,我站的地方位置高了,见的人多了,情况发生了改观。不放弃向上成功的机会,如同心理学一开始发展的样子。第十七句:P158原文:因为这个世界盘根错节,影响行为的因素也多样而复杂。虽然我们可以证明某一变量引起了某一行为,但并不代表已经发现了影响该行为的唯一原因,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理由:辩证的观点。第十八句:P191原文:在心理学中也存在这样的倾向:研究者试图解释一切,希望其理论不仅能解释行为中系统的、非随机的成分,还要能解释任何细微的变异。这种倾向导致了不可证伪的心理学理论的泛滥。理由 :我们不也是一样,以为靠着一个自己的小系统可以解决全的事情,殊不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十九句:P209原文:许多有效性经过了严格的心理学检验程序验证的认知和行为疗法,却很少出现在书店的货架上。感受:时代的悲哀,功利主义盛行。第二十局:P210原文:菜谱式知是指那些只告诉你如何去用某物,但对其基本的运作原理一概不谈的知识。理由:了解了概念。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读《向伪心理学说不》有感

没有老鹰的翅膀、猎豹的速度、蛇的灵活,人类为什么可以站到食物链的顶端呢?原因就是知识。而知识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人类发明工具、运用工具的能力。那么知识从何而来,我想知识首先源于人类的好奇——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天空为什么时晴时阴?树木为什么会开花结果?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围绕着这些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察,慢慢形成自己的理论。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彼此的观察和理论有很多的差异,所以我们决定找到一种更好的理论符合我们所有的观察。就这样,公共知识慢慢形成了,慢慢地变成了科学。但一个理论要从个人的头脑走向科学,需要经过几重考验。第一重考验是涉及的概念要具有可操性定义。小王:“听说小张的儿子昨天去做智力测验了,140,是个天才”小李:“不会吧,就他那儿子,我前几天去他家逗他玩,他半天都不说一句话,看着挺傻的啊!”这段话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小王和小李提及的“智力”不是同一个概念。一个是心理学上的“智力测验”,是由一系列智力量表构成,大量统计数据得出来的结论;另一个是个人的、直觉的一种理解。前者会比较稳定,而后者就随意的多。可能两天后,小李又会对小王说“昨天我让他帮我算账,那家伙,算的贼准,又快,真是个天才。”(这是因为在智力量表大多涉及的是逻辑、计算这些思维能力,具体内容可参考韦氏智力量表的百度百科)所以可操作性的作用是确保了大家讨论的是同一件事,确保在讨论过程中不会出现偷换概念的现象。除此之外,可操作性保证了概念不断发展,越来越准确地反映真实世界的原貌。以“燃烧”为例,烧柴火、火烧云 用的都是“烧”,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火红的颜色,所以我们就这样命名了我们看到的现象。可是随着知识的积累,我们了解到这是两种不同自然现象,所以我们重新命名了它们——“氧化反应”、“光的散射”。第二重考验是理论要具备的可证伪性。理论的可证伪性,体现在它敢于提出具体的预测。如果一个理论只提供事后的解释,那它只不过是制造了理解的幻觉,同时堵死了前进的大门。通过两重考验的个人经验就可以成为科学理论了。不过即使变成科学理论,随着理论的应用、概念操作性定义的演化,新的预测的出现,都会促使原有的科学理论被推翻或者修正。那么作为一个个体,我们没有条件去做那些复杂、精细的科学实验,我们如何看待身边出现的形形色色的理论、观点和看法呢?我觉得可以按照以下7步来走:1. 核心概念是否有可操作性定义?即该概念可以利用可测量、可观察的操作来表述。比如* “是否专心看书”可以用学生的眼神从书本移开的次数开评估。* “是否积极主动”可以靠回答三个问题来加以衡量。你知道自己有选择的自由吗?你选择了吗?你执行选择了吗?2. 理论是否提供预测,并可证伪?即它愿意提供具体可检验的预测,并愿意承认如果预测与实际观察不符,理论即被证伪,如* 本杰明·拉什的态度(每个好转的病例都归结为治疗方法的功效,每个死亡的病例都归结为病情的严重性)导致其疗法不可证伪。3. 它是否仅仅是个案,是安慰剂效应的产物。(无论治疗手段是什么,安慰剂效应都会使人们提出证实其疗效的个人见证。)4. 它是否看起来是具体的预测,实际上是模糊的预测。(巴纳姆效应)5. 它的案例是否太过鲜活,以至于可能影响你对观点的判断。你可以问问自己是否能举出另外一个证实或者证伪该理论的例子。(鲜活性效应)6. 它的因果推理是严密的吗?* 是否可能存在第三变量。(“烤箱法”避孕)* 是否存在方向性问题。(不规则的眼球运动会导致低下的阅读能力)7. 看看该理论、观点和看法是否得到科学界的一致反对。* 拿《水知道答案》举例,该书的实验明显遭到了科学界的反驳(参考《水知道答案?》),所以如果你看了该书,去购买什么“高能水”,那你除了支付宝可能余额不足外,智商也有可能余额不足。(注:此处的智商是一个幽默用语,与智力测量无关,囧!)当然,科学揭示的很多规律,通常情况下都是一种概率关系。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注意两点:1、提防概率陷阱从大的层面上,事情的发展有多重可能,概率各不一样,但是从个人来讲,概率只有0和1。也就是说从宏观上“青少年边打工边上学是一件好事”只对一小部分人成立(P17),可是没准你就是那一小部分的一份子啊!当然,宏观 概率低迷,可以给我们以警醒,要更加努力才能从“大概率坏事”走到“小概率好事”里面。2、不得不说的安慰剂效应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肯定会积累一套让自己摆脱负面情绪的方法,这些方法或许只是透过安慰剂效应在起作用,可是我们要的就是它起作用,不是吗?所以在与负面情绪相处的过程中,多积累点个人的方法,挺好的。别人的方法也可以拿来试试,适合就留下,不适合就丢掉,既然是我在使用这个方法,那当然我只能留下适合我的,因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于个人而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同时也要记住,这可能仅仅是个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别人,所以己之所欲也不一定要强施于人。第九期悦读活动链接: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报名ID:Panda

总结梳理

基本上现在任何一本心理学导论性质的书,导言或者第一章都会是批判性思维,书中也有关于思维的部分,内容一样,只是这本单独抽出来细致化一点~可以作为学习普通心理学的准备图书,也可以在学完普通心理学后再次复习批判性思维的图书,大部分评论认为前者合适,但我更认为作为后者的话,特别是在了解了那么多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之后,再来看其中的批判性思维,理解应该会更深。就好像先先培养了语感再学语法一样水到渠成的事了。 缺点:论述比较重复啰嗦,可能由于面向的是没有心理学基础的普通大众而造成的。。

入门

教人批判性思维,实验心理学的内容很多都有涉及到,概率中的独立事件,汉斯其实并不聪明,是一本心理学的入门书籍。还是值得一看的。相关并不是因果关系。培养人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还有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不是猜测。还有星座什么的都是浮云。套用到很多人身上都是适用。我们要避免爱因斯坦综合症。任何一门新的学科都是孕育于旧的学科中的

认识心理学的同时意识到一点其他东西

看过有一段时间了,拖了很长的时间看完的不止是一本心理学的科普。发现迷信什么都不行,包括科学。发现概率与统计是个很有用的东西,虽然我一直不信。不像一些关于心理学的所谓畅销书,不过是一地鸡毛,这一本,算是心理学方面写的负责任的好书了。其他的等我再看看回忆一下在来写没记性真替自己的脑袋捉鸡。

什么是科学

这本书我不觉得它在讲心理学。我更觉得它在讲科学,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的原因。目的也是科普科学,纠正普罗大众对科学及心理学的错误认知。心理学,不管它是怎样的交叉,怎样的容易被人误解,它是科学就是科学,不是常识。那么,什么是科学?一,它是系统的实证性的。系统,意味着结构化。实证,意味着观察。结构化里,不得不提到相关。相关不等于因果,这要经过仔细计算和排查,才能得到真实的因果。观察,就一定不是只基于个案的,更不是孤立的,一定会有控制。实验都要有控制组和实验组。这样两相对照,才能避免自然恢复以及安慰剂效应。也才能通过操纵变量而得到最靠谱最直接的结果。二,它产生的是公共知识。即它是可重复的,并且能经得起同行检验的。可重复的,就明确表明了操作定义的必要。操作定义,就是用操作过程来定义,不用玄而又玄的本质来定义。本质,是最不本质的东西。千人看有千种看法。还是直接可行的方法来定义最靠谱。同行检验,即是大家一起来做实验。你不是说是这样的吗?那我就照着你的方法来再做一次,看是不是这样。这不是开玩笑。科学家们是最有嫉妒心的种族,每出一个理论,恨不得马上就证明你是错的。哪怕我自己也没什么对的理论,只要你是错的,我就高兴。这也促进了我们科学的蓬勃发展啊。三是验证的是可解决的问题。可解决,是指的在目前条件下,可以解决的。灵异的事件,将来能不能解决不知道,但现在条件下,解决不了,那它就不是科学。这也就要求,科学是可证伪性的。它一定有明确的预测,告诉什么会发生的同时,也告诉什么不会发生。这样才能避免陷入不可以被证明不对的陷阱。科学不要两面都是人。这也就让我惊讶了,按这标准,佛洛依德真的不算科学。难怪那么多老师对他的理论推崇又顾虑了。以上是科学的三个最重要的特点。下面是一些原则。关联性原则,也就是聚合性证据。即某一科学的理论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一定是能兼容或者解释以前的理论的。爱因斯坦不是突然成为爱因斯坦的,矛盾数据也没什么好可怕的,总会有理论能指导、能解释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要分开理解的原则。基础研究指导应用研究。但两者的研究目标不同,自然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不要用错误的期望和要求来对待他们。多样性原则:一个行为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就像上面说到的相关一样,要理清楚是哪个造成哪个,通常是很难的,而且更通常的是,多个原因造成一个结果。我们都倾向于找出一个或少数几个原因,但实际上真不那么简单。概率性预测原则:科学通常给出的是概率统计。即百分之多少的情况下会发生。科学里几乎没有百分之百,所以就不要说因为xx不符合这个理论,所以这个理论是错的。这种推论极度不讲理,人家不是也告诉你有百分之多少不是这样的么?在心理学领域,不负责个案推测。因为永远有个东西,叫偶然。总之,科学和常识是不同的。它不是为了解释现象而存在的,它解释现象是为了预测。预测广面积上的东西,而不是个体。它的方法通常是个案——理论——预测——实验——修正。它是允许自己错误的,更是视错误为基石,逐渐发展以接近真相的。它不是我们白菜萝卜的生活,但它来源并指导我们怎么把白菜萝卜做得更好、预测得更好的东西。

对证伪主义的滥用说不——从读《对伪心理学说不》说开去

  新浪微博:@空空追梦      《对伪心理学说不》是一本好评一边倒的神书,如果像美国人选总统一样,让大家推选书籍的话,这本至少是联邦参议员级的大腕。八月份的悦读会主题就是这本书,看过之后,我却要先泼上一点冷水。  一、对“神书”说不    如果你已经非常熟悉波普尔的实证主义哲学的话,你完全不需要读这本书。这本书只是将波普尔的一部分思想单独拿出来,在心理学领域应用。    如果你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对心理学感兴趣,想知道它的目的,它的研究方法,以至于能够入门,你也不需要读这本书,因为其中关于心理学的实际内容非常少。一个对心理学没什么了解的人,读了这本书,依旧不会了解心理学的经纬。    这本书用了接近一半的篇幅,在讲一种哲学(实证主义哲学)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然后又用了相当大的篇幅,用一种很危险的修辞方式——类比来说明他想要表达的观点。因为生物学是这样的,所以心理学也是这样的……;由于物理学是这样的,所以心理学也是这样的……,这样的类比在书里每一个角落都能够看到,而这样的论证方式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没有严密的逻辑来贯穿,这种类比将成为一种诡辩。我们很难看到物理教科书需要用其他学科的例子来论证自身的科学性,只有在古希腊和先秦诸子等文明发端时,比较原始的知识水平下,才经常用到这种论述方式。    以本书171页为例    当一个不健康的人去看病,医生说除非他进行锻炼和改变饮食习惯,否则有很高的风险发作心脏病。我们不会因为医生没有告诉这个人“如果不改变饮食习惯,他将于2012年9月18日心脏病发作”,而认为医生的信息是无用的。我们容易理解该医生的预测是概率性的,并不能达到那种精度。同样,当地质学家告诉我们,某地区在未来30年发生一场震级为8.0或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为80%时,我们不会因为他们没有说“2012年7月5日就会有地震发生在这里”而贬低其知识。    然而,心理学却往往被设置了更高的标准。当学校心理学家推荐一个针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训练计划的时候,显然是在做概率预测——该训练能使这些儿童有较大的可能性获得好成绩。当一个临床心理学家推荐一个针对有自我伤害行为的孩子的计划时,情况也与之类似。心理学家判断如果按计划进行治疗,会有较高的概率获得一个很好的结果。但是不同于心脏病发作和地震的例子,心理学家常常要面对诸如“但我的孩子何时能达到某一年级的阅读水平?”或“他在这个治疗计划中要待多久”这类问题。这类问题都是无法回答的……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类比方式论述——就像心脏病、地震一样……心理治疗也是这样……。类比的好处是容易被听众接受,这种论述方法暗含着移觉通感的魅力。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要分外的小心。上面的论述唯一可以认可的是,上文下文的例子都是概率性的预测。但更多的方面并无相似之处。“改变饮食习惯”、加固建筑为地震做预案与接受心理治疗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前面两种无论如何有利于健康和生活,即使心脏病和地震不是必然到来,经常锻炼和建更坚固的房子、为灾害做预案也是应该做的事情。而参与心理治疗,则意味着金钱的投入或者时间的巨大投入。就算在美国许多心理治疗是包括在医保内的,我们不考虑金钱,时间上的投入也使家长必然关心“但我的孩子何时能达到某一年级的阅读水平?”或“他在这个治疗计划中要待多久”这类问题,这并不能说明“心理学却往往被设置了更高的标准”。这种类比的堆砌的结果往往就是这些不合逻辑的漏洞的堆砌,让这本书的价值大减。    而在本书中,与心理学有关的案例零碎不系统,而且只占很少一部分篇幅。特别是关于“伪心理学”的反例,非常不具体。更像是作为一个流派的心理学家,对同行射出的暗箭。  二、实证主义的问题    这本书在中国的大热,我以为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缺乏科学素养的国度,这本对伪心理学的吐槽不但对“催眠”“洗脑”“性格分析”等等将心理学神秘化倾向来说,可以说是一剂良方,而且在中文阅读圈中,这本书往往替代波普尔的原著,被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在QQ群中,这本书就被一些人用来反对我的经济学观点。这是比较可笑的,跟书中滥用类比的倾向无二。而在现实中,由于20世纪自然科学的飞速进步,实证主义这一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确实存在被滥用的倾向。    从维基百科中我们看“可证伪性”的定义:在科学和科学哲学中用来表示由经验得来的表述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即“这些结论必须容许逻辑上的反例的存在”。我们再来查“科学”,有概括性的一段话是:“科学知识指覆盖一般真理或普遍规律的运作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尤其指通过科学方法获得或验证过的。科学知识极度依赖逻辑推理。”    实证主义是用来检验经验得来的表述的方式——请注意关键词“经验”——而除了实证外,逻辑在科学的判定中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将科学与实证直接化等号,到了上个世纪末直至今天,就出现一种怪现状。如果一本书,哪怕是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甚至文学理论的书,如果里面没有几张图表和曲线,看起来就不是高大上,而属于通俗读物。而在QQ群和微博上关于经济学的讨论,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奥派经济学可以证伪吗?”    关于证伪主义、经验主义与经济学的不合拍,从门格尔到罗斯巴德都有论述,但我一直没有很好的理解。在阅读《对心理学说不》这本书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算是有了自己的观点。在此也作为回应,就是奥派经济学不能证伪,就如同逻辑不能证伪。因为奥派经济学是逻辑演绎法,而证伪主义适用范围是那些由经验归纳的理论。    例如:增发货币将导致物价提升。这如何证伪?是否需要证伪?如果某国货币增发了30%,物价没有提升,那么就说明这一命题不正确吗?我们无法预测物价,如果不增发货币,会不会降低。货币增发改变了供需,凭空出现的新货币要去购买实实在在的财货。而财货并不会因为新货币的凭空出现而凭空增加。这就像如果a=b且b>c那么a>c一样。如果出现了a小于等于c的情况,我们需要去研究的是a=b,a>c这两个前提是否有问题,或者单位是否一致,而不是质疑逻辑本身有问题。  三、为什么类似经济学这样的学科与自然科学不同    世界上为什么有一种与自然科学(经验科学)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的科学?这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科学只有一种研究方法,才是比较奇怪需要解释的事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研究体系目标上有很大的不同。    经验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研究目标和基础上有着有目共睹的不同。    自然科学以大自然中的客观存在为研究对象,哪怕是心理学这样的鱼人密切相关的学问,其研究对象存在的本身也没有目的性。是氧化?是燃素?原子欤?元素欤?力比多还是某种酶?上帝、造物或大自然创造这种东西本身是没有目的性的,这一点自然不在科学考虑的范畴内。    社会科学则是以人的行为为发端,人们很难想象,脱离了人的行为,经济学、社会学乃至历史学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而人的行为具有理性——准确的说是具有目的性,这是逻辑演绎先验的起点。在这一出发点上进行逻辑演绎,社会科学得以建立。而个体之间行为的目的性有较大的差别,面对近似的目的,有不同的行为;类似的行为,为了不同的目的。而行为与目的之间的有因果关系如何能够达成,如何行为才能够达成怎样的目的则是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    无论是属于大自然的物理学还是关注于人的心理学,都可以脱离人的行为而存在。也就是说,人的行为不会对因果本身造成干扰,对外部环境的社会性没有强烈的依赖。而社会科学恰恰相反,我们无法制造两个同样的巴黎作为实验背景,以不同的应对方式经历两次同样的唐山大地震。在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的真实验设计永远无法达成。而且,对人的行为本身的研究将对研究对象的行为造成影响。比如说《怪诞行为学》这本书揭示了人的行为的非理性(并不是说没有目的性而是不够明智),当这本书因罗永浩的推介风靡全国后,就会对人的消费行为造成影响。也就是说,当你把读过《怪诞行为学》和没读过《怪诞行为学》的群体的消费行为分别研究,会有不同的结果。    两种科学是从根本上泾渭分明的,决定了其不同的研究方式  四、为什么经验科学不能用逻辑演绎代替实证研究    不能用研究社会科学的逻辑演绎法研究自然科学,因为自然科学的元素没有像“人的行为的目的性”这样先验的条件作为基础。在中世纪之前的蒙昧时代,人们确实用类似逻辑演绎的方式来研究自然科学,以圣经以及教廷的解读作为先验的起点来演绎,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万物无灵,上帝和造物也不是人所能理解并足以以之为先验条件的。不过并不是说蒙昧时期的研究没有价值,严肃的逻辑思维锻炼了西方文明的大脑,最终有宗教的西方在自然科学上仍超越了宗教并不严厉干涉科学的东方,进入了经验科学阶段。    经验科学不能从逻辑中得来,是因为逻辑是这样一种工具:它帮助我们由小的东西推知更大的东西的状态,帮助我们从简单认识复杂。社会科学可以明确人的行为的逻辑、因果,进而演绎。而我们并不清楚大自然的微观的因果。    但我们并不能说,经验科学不需要逻辑演绎。统计学和单纯实验,只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却无法识别哪些是因果性。只有逻辑演绎能帮助我们识别因果拓展科学。经验科学并不是说不需要逻辑演绎,而是学说的来源是经验。    在《对伪心理学说不》第89页,戈德伯格认为污水处理条件和糙皮病之间的相关在任何方面都无法表现为因果关系,就是一种逻辑思考的结果。伽利略在走上比萨斜塔扔下大小俩球之前,也已经通过逻辑演绎对实验的结果有所预估。经验科学通过对经验的观察归纳得到相关性,通过逻辑演绎得到因果性,最终通过实证来验证。而需要说明的是,实证检验的并不是逻辑而是逻辑的前提条件(认知的事实)是否正确,而不是逻辑本身,逻辑链是否严密只有通过逻辑本身检验。    而我认为,将以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移植到社会科学(人的行为学)上,同样是错误的。与中世纪以神学为先验真理逻辑演绎科学别无二致。  五、为什么社会科学不能用实证研究代替逻辑演绎    在之前的第三部分,我说过社会科学为什么不能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永远无法达到真实验设计的条件。但我并不是想说,社会科学是因为技术的局限而很遗憾的不能采用实证主义做研究。如果脱离了这种“困境”,社会科学将不是社会科学。因为社科的科学性就寓于这种干扰性之中。而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学?是因为它的研究结果是真实的(或贴近真实的),而非臆想的(或人定的),具有客观实在性。    人的行为学在前提上是先验的,也就是说它的出发点无需经验验证。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譬如我们几个人一起坐电梯上顶楼,同样的行为背后是各种不同的目的——拜访朋友、商务洽谈、回家休息、看烟花、修补天蓬、跳楼自杀。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不可证伪。    具体到奥地利经济学派,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包含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中,也就是米塞斯提出的第一公理——行为公理,从此出发加以逻辑演绎得出的先验公理还有资源的多样性、边际价值递减、时间偏好等。    鲁滨逊在荒岛上不需要社会科学——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不需要,但他需要自然科学的成果,使之脱离猿猴的窘境。社会科学离不开社会,就像自然科学离不开自然(很难想象天堂或阴间是否需要自然科学)。而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体组成的,市场的参与个体不是石头、水流、陨石、星球或者人身上的细胞组织、激素、蛋白质,而是人。因此针对市场的统计分析,其结果只有针对历史才可能是有效的,即统计结果(包括大数据以至于各种时髦的据说能够去除杂音干扰的统计技术)只能代表市场过去的“现象”。而不能代表或者用来预测未来的市场现象。    也就是说,即使有人成功的“预测”了市场结果,但并不能证明你的方法是有效的。而不是类似投硬币的小概率事件,或者连续准确的极小概率事件。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是,预测的成功归功于某种观念的普及对个体行为的普遍影响。卡尔•波普尔的学生,金融大鳄索罗斯,提出了反身性原理质疑人的理性。他把他投资的成功归结于与市场相逆。而我们注意到,索罗斯成功的这些年,正是经济理论函数化数学化鼎盛的年代。当主流投资机构的分析家参照函数的预测做出决断的时候,逆市成功不足以质疑人的理性,也不能证明反身性原理具有科学性。如果想不明白,想一想象棋棋艺是科学吗?在一种人定的规矩中利用大家的思维定势取得成功是科学吗?    而社会科学并不是拒绝实证,而是拒绝将经验作为理论的来源,而理论必须要有实证意义。——虽然不能预测增发货币量X会导致物价水平达到怎样的水平,但这种行为必然导致物价的上涨。  六、社会科学可以不是科学但要以反唯科学论为前提    自然科学(经验科学)与社会科学(人的行为学)如此不同,也导致了两方面的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如此相异。往往当自然科学家就社会科学发表看法的时候,就会出现哈哈镜一般的效果。几乎没有人会反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自然科学领域最聪明的头脑。然而当他谈到社会科学的时候,他说:    我相信,要消除资本主义的这些罪孽,只有一条办法,那就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在这种经济制度下,生产资料归社会本身所有,并以有计划的方式加以利用。计划经济使生产适合社会的需要,使能工作的人都有工作,并将保证每个男女和儿童的生活。(以上内容引自1949年爱因斯坦在美国最左的刊物《每月评论》发表的题为《为什么要社会主义?》的长文。)    当一颗熟悉了自然科学方法论而对社会科学一无所知的大脑,按照天文学、物理学的方法考虑经济社会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事实上,多数科学巨匠都是社会主义者。而接受将自然科学方法论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的“花匠”们,同样顶着资本主义的帽子为社会主义站街。    保罗•萨缪尔森——这个最畅销的经济学教材《经济学》的作者、美国共产党员——在苏联崩溃前,一直都尝试为苏联模式提供数理支持。萨缪尔森的著名经济学教材,从第5版(1961)到第11版(1980),一直预测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很快将赶上美国,还用一个趋势图来说明。可是苏联一直也不争气,萨缪尔森就把赶超的时间一版一版地向后移。最后他大概也绝望了,就不再提了。    移植方法论,将主观价值量化、客观化(价值是主观的,这一事实客观存在),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过程。而用心理学的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来挑战奥派的经济学观点的朋友,也正走在危险的道路上。    回到本文一开始的问题,推荐这本书的朋友质问我,奥派观点能不能证伪?奥派经济学是不是科学?“科学”是一个词语,人为定义的词语。如果说科学是指覆盖一般真理或普遍规律的运作的知识或知识体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严肃的工具,那么社会科学诚然是一种科学。但如果科学只是说经验科学,那么社会科学就不是科学,而是从任何意义上讲都不亚于自然科学的“人类行为学”。    这是我在穆恬读书会QQ群参加《对伪心理学说不》这本书的阅读,以及以此书为主题线下读书会后,交上的作业。也是我关于此问题进行严肃思考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参考了新浪微博的@眼镜起雾侠、@粤不韦、@子夏曰等朋友的微博和博客文章,并有所互动,在此感谢。并将他们言之有物、具有价值的微博账号推荐给读书会的朋友。    

用贝叶斯定理解第十章的红白球容器的概率问题

简评:第七版曾叫做《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这本书的重点在介绍如何用科学的思维来认识心理学,与其说是心理学,不如说是方法论、科学哲学。书中介绍了理论必须是可证伪和可验证的,验证是说要可测量与可操作,公开知识须经过同行评审;不要搞错相关与因果关系;警惕个案与见证而要重视概率;警惕可以解释一切的终极理论;重视偶然性与随机性等等科学思维。乃批判性思维在心理学上的的实际运用。这是一本塑造科学思维又通俗易读的好书,内容就不多说了,大家看书去。作者在第十章提出了一个红白球容器的概率问题,作者得出两种情况下的概率比分别为:8 : 1 和 16 : 1。这个结论可用贝叶斯定理来解决:刚开始选择甲、乙两容器的先验概率都是50%,因为是随机二选一(这是贝叶斯定理二选一的特殊形式)。即有:P(甲) = 0.5, P(乙) = 1 - P(甲);这时在拿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根据这个信息来更新选择的是甲箱子的先验概率:P(甲|红球1) = P(红球|甲) × P(甲) / (P(红球|甲) × P(甲) + (P(红球|乙) × P(乙)))P(红球|甲):甲箱子中拿到红球的概率P(红球|乙):乙箱子中拿到红球的概率因此在出现一个红球的情况下,选择的是甲箱子的先验概率就可被修正为:P(甲|红球1) = 0.6666 × 0.5 / (0.6666 × 0.5 + 0.3334 × 0.5) = 0.6666Python 代码,代码链接:http://ideone.com/DxIIAadef calculatePriorProbability(prior, p1, p2):return (prior * p1)/((prior * p1) + (1 - prior) * p2)def calculateBayes(prior, p1, p2, countA, countB):# consider red ballfor i in range(1, countA + 1):prior = calculatePriorProbability(prior, p1, p2)print (" After event A happened %d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f" % (i, prior))# consider white ballfor i in range(1, countB + 1):prior = calculatePriorProbability(prior, p2, p1)print (" After event B happened %d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f" % (i, prior))calculateBayes(0.5, 0.6666, 1 - 0.6666, 4, 1)calculateBayes(0.5, 0.6666, 1 - 0.6666, 12, 8)结果:==== test 1 ====After event A happened 1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666600After event A happened 2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799904After event A happened 3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888800After event A happened 4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41110After event B happened 1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888800==== test 2 ====After event A happened 1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666600After event A happened 2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799904After event A happened 3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888800After event A happened 4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41110After event A happened 5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69653After event A happened 6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84588After event A happened 7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92232After event A happened 8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96100After event A happened 9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98045After event A happened 10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99021After event A happened 11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99510After event A happened 12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99755After event B happened 1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99510After event B happened 2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99021After event B happened 3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98045After event B happened 4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96100After event B happened 5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92232After event B happened 6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84588After event B happened 7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69653After event B happened 8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41110差别在于:第二种情况比第一种情况多一次红色出现的概率修正。第一次:4 - 1 = 3 次红色修正第二次:12 - 8 = 4 次红色修正如果仔细看上面的输出结果,第三次红色修正正好是第一种情况的结果,而第四次红色修正正好是第二种情况的结果:After event A happened 3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888800After event A happened 4 times, probability is adjusted to 0.941110因此两种情况下的概率比为:0.8888 / (1 - 0.8888) = 0.799 约等于 8 : 10.94111 / (1 - 0.94111) = 15.98 约等于 16 : 1解毕

读书笔记

报名活动ID:星子  第九期悦读活动链接: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 20条原文句子及感悟:第一句:P9关于人类的知识每向前一步,都会引发反抗。感悟:历史上有多少人为了科学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不要说整个人类了,自身的前进不也会有反抗么?第二句:P32可证伪性原则的一个最具解放意义和最有用的启示是:在科学上,犯错并不是罪过。感悟: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第三句:P13并非所有经过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中的信息都必然正确,但至少它已经满足了同行批评和监督的标准。感悟:尽信书言,则不如无书。第四句:p55心理学不是宗教,它是一个试图对所有行为做出科学解释的广阔领域。感悟:圈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第五句:p59操作性定义是让科学知识变得公开可检验的主要机制。感悟:明确双方沟通的前提,避免发生误解歧义。第六句:P77检验一个主张时,只有来自于有控制的观察中的证据才是足够充足的。感悟: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眼见不一定为实。第七句:P95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感悟:相关与因果只是存在交集而已。第八句:P11科学家通过验证来找寻世界的规律。感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第九句:p167心理学所揭示的所有事实和关系都是用概率来表述的。感悟:心理学的预测是对总体的趋势概率预测。第十句:P148  旁观者现象是指,一些人在看到他人处于危难之中时并不施以援手。拉坦和达利(1970)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很多危急时刻,当有其他旁观者在场时,某个旁观着伸出援手的可能性会更低。感悟:逃避,有其他人呢?我为什么要做。其实今天的你是围观者,明天你就可能是被围观者。第十一句:P165考察行为原因时,要用多样性的原则来思考。感悟: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第十二句:P33在科学中犯错是正常的,对于科学进步来说,真正危险的是人类有一种固有的倾向,即避免让其信仰暴露在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情境之中。感悟: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同行来进行批评和检验。第十三句:P98科学思维最重要的特点很容易掌握,那就是科学思维所基于的理念是比较、控制和操纵。感悟:个案没有比较,是孤立的。几乎没有作用。第十四句:P156没有一个实验是可以一锤定音的,但每个实验至少能帮助我们排除一些可能的解释,并让我们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向前进。感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第十五句:p53在科学领域中,概念意义的改变会导致对这一概念的科学理解与外行人的理解产生冲突。感悟:尤其是当下科学越来越远离普通人,科学起来越精深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外行人陷入困惑。如何避免冲突发生?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笔记

(书名和封面还能更烂么。。。)心理学的首要特征:有关行为,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什么不是科学:不由内容来定义,不由器材的使用来定义。科学是一种思考和观察事物一边深入理解其运行机制的方法。①系统的实证主义②公共性,可检验的知识,不单独存在于个体的头脑中;可重复性保证了特定发现不是由于给被调查者的错误或偏差产生的。③实证性,科学针对的是可解决的,可明确具体的问题;可检验:必须与真实世界中可观测的事件具有特定的关联。理论→预测→检验→修正可证伪性:一项理论如果有用,它所做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明确告诉我们哪些事情会发生的同时,应该指出哪些事情不会发生。理论被证实的次数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证实能否令人信服,取决于预测在何种程度上将自己暴露在可能被证伪的情境下。佛洛依德的理论可以在事后解释一切,但无法做出预测,在科学上无用。所谓的“常识”和世俗智慧,人们喜欢用俗语和谚语解释,因为它们难以驳倒。(万事都能解释得通的,即不可证伪的,无法驳倒的,不算科学理论)这些(不可证伪的)理论拥有巨大的心理吸引力,其秘密在于它们能够解释一切事情。预先知道无论什么事情发生,你都能理解它们,不仅给你智力上的掌控感,而且,更重要的是,让你拥有应对这个世界的所需的安全感。——波普尔科学的本质就是在公众面前犯错。在科学中犯错是正常的,对于科学进步来说,真正的危险是人类有一种固有的倾向,即避免让其信仰暴露在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情景之中。科学方法是对世界的印证,而不是对我们自己的印证。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本质主义追求对现象的概念、内在本质属性作出最终解释。本质主义者喜欢咬文嚼字。科学家的目的是解释现象,而非对措辞进行分析。科学并不试图回答关于宇宙的“终极”问题,科学家认为终极问题是无法回答的,不会宣称他们可以提供完美的知识;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小初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消除我们认识中的错误。心理学现在的解释是对行为的暂时性的理论建构,目前由于其他解释,将来会被更好的解释替代。安慰剂效应:无论治疗是否有效,人们都会报告某种疗法曾经对他们有所帮助。所以个案见证叙述毫无矫正,仅仅是“独立事件”,缺乏比较性信息。但是人们有一种倾向,即使能够获得更为精确的信息,人们的判断也常常受到某突出例子的影响。用见证来支持理论是毫无意义的,检验一个主张时,只有来自于有控制的观察中的证据才是充分的。第5章到第11章讲的是实验中的证据相关、因果、随机分配、随机样本、多重原因、概率、偶然性等原则。抵制科学心理学的根本原因:世俗智慧通常包含许多一厢情愿的想法,人们更愿意相信世界是他们所期望的样子,而非真实的样子。许多人想要的不仅仅是发表有关人类行为见解的权利,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无论他说什么,人们都应该相信其所说的话。

自己的一点疑问

自己的疑问,记录如下,便于以后学习,推翻自己或者强化。1.p6 最近心里学科统一性有所增强,这归功于进化心理学2.系统的实证主义;公共性、可检验的知识;实证性、可解决的问题3.可证伪性:可证伪的缺陷在于其前提是证据可靠无误,不考虑由于测量手段、测量工具、研究方法等因素造成的证据不可靠,这与心理学结论大多为统计结果相矛盾,而作者后面有专门讲到,行为规律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概率关系,这不就是自相矛盾么。比如,照波普的科学哲学观,只要发现一只天鹅是黑天鹅,那么“天鹅都是白天鹅”的结论即被证实为假,但实际中心理学不这么玩儿,它强调概率,自动过滤掉个案的特殊性,拒绝将个案纳入可证伪,我现阶段无法理解啊,也太自相矛盾了吧,这本书都充满了这种自相矛盾。4.关于p35 “想法不值钱” 作者认为,不具应用价值的实验研究并没有用处,是为科学所排斥的,但据以往,理论与应用不一定要同时考虑,应用可在理论发表多年后实现。5.操作主义 其缺陷在于 受限于测量工具和测量方式,在超越二者之外的问题一概不问,这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6。p62 详见书

"科学"有用还是无价值

这本书其实是讲科学方法的,通过心理学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浅出得阐述了科学研究方法,比如,可证伪,聚合方法等等;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存在一个问题,大家的需求是什么,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关心,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来到这个世界做什么,我为什么焦虑,我怎么样不焦虑,我如何幸福等等问题,但是心理学完全从“科学”角度去实验分析构建这些问题,又显得无价值,无法解决大家最希望的问题,你“科学”了,变得无趣和无价值,有怎么样呢?更深入的问题,其实是,用“科学”的方法,是不是可以描述如上人的问题,“科学”是让这件事,越走越远,还是越走越近。

给我一个不信星座的男人吧

序言里彭凯平老师提到,新版的两位翻译者“是同行,也是夫妻,应该是我们心理学界不鲜见的学术伴侣之一,这可能也是我们心理学界与众不同的地方吧。”我看到这个有一种心有戚戚的感觉……我想找一个不相信星座的男人,也是如此艰难啊。每次被人问到“你是什么星座?”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心理咯噔一下,怎么回答人家好呢?但凡经过一点心理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人都应该知道实验研究证明了星座学说的扯淡性,但经过媒体和周围人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轰炸,我敢说,至少现在在中国城市做关于星座的调查实验,相关性一定高多了,但还是会有像我这样艰难抵制着侵害的人来验证不信者与星座描述无显著相关这个结论。兴致好的时候,我会详细解释一下那几个实验结果,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心理学在很多人眼里连科学都算不上,这让人怀疑心理学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这种误解和迷思就连在心理学普及教育做得最好的美国都依然存在,更何况这方面教育普遍缺失的中国……所以,现在我一般根据心情来随机选择答案,如果愿意跟人家哈拉两句,就告知“我是金牛座,怎样,你觉得我像吗?”;如果心情欠佳就甩一句“我不信星座”,气氛瞬间尴尬,在当下的语境里,这已经变成一句不太礼貌的话了,于社交不利。小时候家附近第一家面包房开张,透过玻璃橱窗里可以看到蛋糕师傅做奶油蛋糕的过程,那个时候应该是订生日蛋糕给小孩子的开始,奶油蛋糕是新鲜事物,包裹在塑料泡沫蛋糕盒外表的十二星座图,让我第一次知道因为出生的日子,可以将人分成这样十二种。我不知道全国人民对上海人产生刻板印象用了几年的时间,但是星座学说显然在现代媒体尤其是网络的推波助澜之下,在短短十多年间,让星座的普及率如此之高,以至于某星座的人是什么样的人都快成为一种被大众默认的常识了。一旦你在一个陌生人面前说出自己的星座,就立刻被贴上一种标签,譬如,金牛座沉稳寡言抠门……即使我说我不是这样的人诶,也只能换来对方质疑的眼神,更何况面对一个陌生人,你完全有可能因为对象不同而产生不一致的应对,在对方眼波里投下不同的倒影,因为星座,你无力辩白。如果我是巨蟹座的话,我可能更愿意接受巨蟹座的标签“顾家温柔体贴”。实验也证明过被划分为社会认可度高的星座的人相信星座的比率更高。而对于那些星座的忠实粉丝,乃至那些自称星座专家的人,更是将星座作为一种认识评价人的工具,更有以之为基础而产生的利益集团。而更多的人,即使只是将星座当成茶余饭后的余兴话题,当做在社交过程中最易轻松进入而得以避免一开始就摄入过多私隐的一种新方法,也在日复一日的讲述中,被自己所说过的话说服了。三人成虎也抵不过自己说一次产生的影响。为什么当代人对于星座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是因为社交压力越来越大,面对“人”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这也许并不是一个新的议题,对于人类而言,始终有一种追寻解释的本能,不是投向神话故事,就是投向宗教经典,不是谚语就是箴言,只不过这次换成了星座,还有近几年流行的九型人格(影响率还不够大,因为理论颇复杂传播效率远不及星座)。我有一朋友,每次遇见一个有好感的新对象,就会上网搜索新对象的星座,以及与她自己的星座的配对指数,这在我看来也许有点偷懒,因为我一般通常都是把人家的博客微博人人豆瓣所有内容都浏览一遍……这要花去我很多时间很多精力,更何况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交谈以挖掘更多的信息。也许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匆忙到对于潜在交往对象的了解也要简单快速,现代爱情只需要一见钟情+十二星座就够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难度之大,是因为人是如此复杂,不像化学研究,某种物质只跟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人呢,哪怕是昨晚做过的稀奇古怪的梦,早上吃了过于油腻的早饭肠胃不适,出门时的交通状况,听过的歌说过的话……天气、环境、身体状况、心情和情绪,乃至过去的经历,所受的教育,童年,家人,朋友……一点一滴方方面面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这实验变量怎么控制?!!!所以,心理学实验通常只能适用于某种限定条件下,并且只能是基于概率论的并非百分之百的准确。我们每个人尽管这么易受影响,但还是会有各自的一套固有的行为模型,只不过它不同于数学模型,并不具有内部一致性。“我们很少会清晰并有逻辑的表达我们的模型理论”,“我们通常只有在特意关注它们或者发现它们受到某种挑战时,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甚至在需要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时,并不会向它寻求解答,而是“搬出一箩筐关于人类行为的普遍真理、说教及谚语”。但是这些关于行为的常识常常是自相矛盾的,也是不可证伪的。比如“欲速则不达”与“时不我待”;比如“异性相吸”与“物以类聚”……最牛的还是马克思的“辩证思维”,正说反说都是对的,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十二星座不够准,还有上升星座,太阳星座,月亮星座,你总能找到符合你的!“人们爱用它们,就是因为它们难以驳倒,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拿一条出来解释一番。难怪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判断他人行为和人格的高手。”所以,你要是反对星座,就是在否定他们的能力;而且,要说服一个人一直在使用的某样东西没有用,远比说服他某种新东西有用难的多了。就像是你在心中默念“不要想大象”就只能想大象似的。有些实验研究结果,对他们来说,是没有用处的,就没必要知道的,甚至会带来麻烦,那就更没必要知道了。

对“伪科学”说不

与其说是一部心理学著作,到不如说是一部科普作品。作者告诉你什么样的思维方式、逻辑、实验、文字才称得上是科学的,其他通通都是伪科学。对心理学具体的理论内容什么的到没有介绍,就是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的心理学,什么是拿心理学做幌子的骗子。

第九期悦读活动总结

报名ID:紫佩第九期悦读活动这是我参加悦读活动以来阅读的第二本与心理学有关的书籍,第一本是《批判性思维》,相比而言,《对伪心理学说不》作为心理学入门的书籍,里面所牵涉到知识点全不超出我的理解范围,但是书中很多概念都刷新了我的认识。对我来说,读完每一个篇章都更新了我对心理学的认识,感叹自己对心理学知道得太少太片面。它带给我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证伪性是理论是否是科学的标志。可证伪性的定义是从证据中得出的预测有可能被表明是错误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预测越具体和精细,可证伪性就越高,质量就越好。因此“模糊的、复杂的、解释一切的想法是没用的,无论它多么具有抚慰功能”。诚实地说,我以前迷信过一段时间的星座理论,虽然我明白它只能“抚慰”我,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去看、去了解、去想,被它所占据了心灵。科学从这个意义上是冰冷的,它表明和指出世界和我们自己的真实样子,无论我们是不是接受它,所以“抚慰”功能对于科学来说一无是处。其次,心理学中预设偏见和鲜活性问题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预设偏见就像是我们的旧地图,大脑根据外界的刺激,从我们过去的经验、知识和片段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并飞速地得出结论,我们并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这个过程,因此也不能意识到这结论其实并不是完全正确和客观的,它影响着我们的看法、刺激着我们的情绪,决定着我们的反应。因此我们必须从这一瞬间的应激反应中抽离出来,客观地问问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我还不知道的”,尽量减小预设偏见对我们的影响。而鲜活性的问题我简直是不能更赞同作者的论述了,我们对图片的认知远远大于对数字的认知,因为比起数字,图片的刺激对我们的大脑更有力,目前我还没有什么好的想法来减弱鲜活性问题对我的影响。最后是有关对概率认知的。概率和统计是当今社会我们必须掌握的技能,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对概率的新认知。我们对巧合这种“罕见匹配”总怀着的微妙迷思源于我们对概率的不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一句话“概率确保了随着样本的增加,一些罕见匹配出现的可能性会变很大,从长远来看几乎保证了它的出现”。概率并不是百分之百,有时候我们处于概率认定范围之外,比如长期抽烟没得肺癌,并不表面我们是例外,而是没能活到因为抽烟得肺癌的一天而已。概率是非常奇妙的,我从中知道了我其实并不特殊,我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对这个世界有着相似的认知,对同一件事情做出相似的反应,我只不过是芸芸众生当中普通的一员而已,这大约是除了知识外意外的收获吧。我读完《对伪心理学说不》以后,有一种极强的冲动去学习心理学。这本书完全改变了我对心理学的看法,对于目前的我而言,了解和学习心理学是对原有的自己进行剥离、否定然后接纳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发现全新的自我,这是多么美妙啊!当然吸引我学习心理学的理由还有一个,那就是“并非人人都是心理学家,但人人都能获得心理科学所发现的事实和理论,将之付诸实践,并丰富我们所有人对彼此的理解”。我很期待去实践这样一个过程。

科学是人类理性的赞歌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书名还是叫作《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这次不同的出版社,不同的译者,书名换作了《对“伪心理学”说不》,前者的名字更加隐晦,不与流俗同的感觉,也容易吸引人:怎么个与“众”不同法呢?“众”是指什么?哪里不同?而后者,则更加直观,甚至有几分尖锐,有几分与“伪心理学”宣战的意味呢。说起来心理学真是尴尬,伪心理学借心理学的名义大行其道,而其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也正是利用了人们的某些心理特征,而这一行径不但未使心理学发扬光大,反而是侵害着真正的心理学的声名,使之变得越发面目模糊。如果硬要说好处,倒也是有的,那就是引发了人们对心理学的好奇与向往,虽然这好奇之中充满了误解,但有心的人,自会进一步寻求真相。而无心如我,当这样一本书摆在面前的时候,也更能挑起阅读的兴趣。两年多前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读着读着就忘记自己在读的是一部心理学著作了,而是完全当成一本讲科学方法的书。这一次重读,才去留心其中贯穿的点滴和心理学有关的案例与知识。然而,这本书的重点依然是在科学方法上,因为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正是因为有这些科学的研究方法,而其区别于伪心理学,也正是有着这些科学方法的研究与检验。文明的昌盛在于人类理性的发展,个人智识的开启也有赖于理性的思考,而理性的光辉重点体现在科学的思维与科学的方法之上。篇首彭凯平教授就指出心理学之于其他人甚至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批判性思维与概率性思维习惯。诚然,这两种思维确实是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所不用的,虽然说“Smart is the new sexy”了,但是怎么可能人人都“sexy”吗?所以,理性也不是人人具备的,或者至少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得是通过努力才能达成的,——而达成的方式便是掌握并运用这二种思维以理性与智慧。但是,如果说其他学科没有,那就言过其实了。在我看来,本书所讲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为现代各个学科所通用的。说到这里,又感到有些悲哀,自己成长的历程,所受的教育是学校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现代科学的教育,而这么多年的书读下来,竟没有培养出多少科学的思维来,却只剩下僵化而只懂功利应试的脑子。大概多年来中国习惯了愚民政策,习惯了八股应试。我们的教育,依旧带着愚民的意味,使我们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所幸,这个问题已经逐渐被意识到了……呃,题外话了。回到书中,关于科学的可证伪性,最初的记忆是马哲课堂上老师大讲波普尔的印象,当时理解起来也是很困难的,又加上被强制上政治课的痛恶,所以金玉当前视如粪土了。但毕竟种下了这样的印象,便时不时地泛出脑海,混了个眼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其他的种种,如操作主义的务实,见证与个案的鲜活却不足为证,相关与因果之辨,人为操控下的比较观察,理论之间的脉络关联,聚合性证据有层层积累下的水落石出之感,多因素的交互作用,概率之有悖直觉,巧合之引人遐思……如果不运用理性,太多的事情和直觉不一样,太多的时候容易被人带到沟里去。说到这里,我依旧认为这本书是超越心理学之外的,批判性的思维,科学的方法,不仅仅用于科学研究当中,也是日常生活中想不被忽悠所不可或缺的。当然,这本书的初衷还是要为心理学正名,让人们对心理学有一个理性与感性兼备的认识。书读完了,我却更认为心理学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可以说是居于庙堂,有让人不易亲近之处。而伪心理学处江湖,虽不足为信,却自有其市场,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要让人们对伪心理学说不,需要人们在看待事物时有更多的理性思考,也需要真正的心理学从庙堂走向江湖。这时候,是不是其实应该向“伪心理学”取法呢?虽然其实用的还是心理学本身的研究结果。--------------------------注:本书评为第九期悦读活动(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第二阶段总结报名ID:止念☆晚石

认识科学,认识心理学

这是一本很学术的科学读物,内容较为严肃。本书阐述了当代的心理学已经跨越了众所周知的弗洛伊德时代,进入了严谨的科学研究心理阶段。真正的心理学符合科学研究的一系列特征:可证伪性,经得起重复,是大众的公共知识,而非局限于某一特例的无法重现的“超自然现象”。在研究手段上,心理学大量借鉴了统计学的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过程是渐进的,聚合性的,在原来研究基础上不断修正不断更新原先的理论,是理论基础研究,而非应用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样本不必代表总体的特征,只要具有某一研究特性即可。要特别注意原因和结果的顺序,以及因常识性问题导致的主观判断的相关性;同时,要注意设置控制组和对照组。影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能独断某一家;在研究结果上,不是指所有的人都会符合这一结果。而是在统计学的一定概率范围内,大多数人还是能符合这种状况的,比如抽烟有害健康,个体上确实有个别的抽烟喝酒仍然活到99,但是活到99岁的95%的人是不抽烟喝酒的。这个概念,大多数人还未能正确立理解。总体而言,本书翻译流畅,态度严谨,语句通顺。读完此书,可以区分市面上的伪心理学,对科学研究有一定层面的了解。不过,没有统计学基础的读来可能会比较有难度。

笔记:对伪心理学说不

对伪心理学说不第一章1、心理学的特征: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让科学进入“常识”统治的领域)2、什么是科学?a)系统的实证主义b)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c)实证可检验:理论、预测、检验、修正第二章:可证伪性1、可证伪性标准:理论必须明确告诉我们哪些事情会发生、哪些不会。预测可能与不可能,能被修正。(可检验的理论)理论:能对数据做出解释,并对未来实验做出预测,可检验的理论。2、敲门节奏理论:答案与预测的具体性和精细度有关。笼统的预测总会被证明是正确的。3、弗洛伊德与可证伪性:弗洛伊德用复杂的概念在事后解释人的行为,但不做事前的预测。它可以解释一切,但不能做出具体的预测——提前告诉我们哪个特定的情形会出现。4、小精灵:有能力控制一切,一旦发现就会消失。(超感觉知觉ESP)永远无法被证实是错误的。5、不是所有的证实都是等价的。质量比次数更重要。抵制不科学的、全能理论、不可证伪的诱惑。可证伪性越高,预测越具体。6、承认错误的自由:a)公共性的争论b)正确的反馈。一个假设在何种程度上被确信为正确实际上与其是否为真无关。不愿屯于自己的预期,一切都跟着证据走。但是,让科学发挥作用,不是让每个科学家都证伪。科学不产生与科学家独特的德性,而是产生于不断交叉检测彼此的知识。7、想法不值钱,因为我们不能找到方法来验证它们,即不能证伪也不能证实。科学的创造性过程是需要让概念结构符合实验数据的。能够如实解释世界的想法一点不廉价。这就是为什么好的科学理论很难提出、而不可证伪的伪科学信仰体系泛滥,因为后者更容易建构。第三章: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 1.本质主义的谬误:“物理学家真正理解‘地心引力’吗?它的内在本质是什么?”这种观点认为:从内在内在本质属性的角度对现象出最终解释才称得上是好的理论。错误原因在于科学家认为终极问题是无法回答的,科学家不会宣称他们可以提供完美的答案,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在科学领域,确定某一概念,是在该术语有关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之后。科学家是为了解释现象,而非对措辞进行分析。2、操作主义:将概念和可观测事件放在一起。在科学领域,精确定义一个概念靠的是一系列操作,而非单独的行为事件或任务。相反,一些差别细微的任务和行为事件通常聚合在一个概念上(第八章:聚合性概念)eg:阅读能力测量表由多个指标;打字能力要考虑时间、错误率并分配权重3、信度:与测量工具的一致性。指前后一致。效度:指一个测量工具(指操作主义)是否测量了本应测量的内容。(重测信度:不论何时;评分者信度:不论谁)。!高信度低效度:智力鞋码器4、直接和间接的操作定义:一些概念的使用既取决于一系列的操作,又取决于它与其它概念之间的特殊关系。潜在概念:不通过可观测的操作直接定义,而是通过它与另外一些具有操作性定义的概念之间的联系。(A型行为模式:通过一系列二级概念来定义:强烈的竞争欲望等)5、科学概念的演进:是通过更为具体的信息加工操作来定义更高级的建构。人性化的观点:将人类的理论建立在可观,而不是以理论者的测行为基础上的操作定义科学公开化(重复)。有时候,概念意义的改变会导致科学家和外行人对理解的冲突。6、操作主义和心理学的措辞:a.可观测操作b.节省原则:当两个概念拥有同样解释力的时候,较为简单地理论胜出,因为更容易被证伪。第四章: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1、个案研究的地位:早期提供广阔空间,后期不再有效。原因: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都是所谓孤立事件,缺乏比较信息,而这种信息对于排除其他可能性是必要的。2、为什么个案研究无价值:安慰剂效应+自然康复3、鲜活性问题:媒体,误导个人判断。过于依赖单一个案4、不道德药品推荐指南:a.秘密处方(非公开)b.个案。媒体对心理学缺乏尊重(十二章)5、我的见证证据是为了阐述观点,而不是为了证明观点(具体证明包含在我的同行的科学证据中)第五章:相关和因果1、第三变量(虚假相关):相关的产生不是因为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可以测量的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因为这两个变量都和第三个变量相关。(戈德伯格和糙皮症。)大家认为是和卫生条件有关,他认为是由于营养的不均衡引起的。证据类型:研究者不仅观察相关性,而且真正地操纵关键变量来收集信息。(他创造了这个传染疾病可能传播的所有条件。同时,对因果机制进行了操作)。当我们的目标是预测而不是决定原因的时候,相关就够了。2、运用较为复杂的相关统计方法,能够排除第三变量的影响,但并不会削弱原有相关的强度。3、方向性问题:因果颠倒4、选择性偏差:特定的主题和环境变量之间,当不同生理、行为、心理特点的人们选择不同环境时,可能出现。(清洁空气的州呼吸道死亡率高——患者搬;教育质量好的州SAT低:两个原因,一是较差的州更多愿意靠州内试,只有拥有好家庭或者好成绩的人才SAT,4%-47%。二是低质量中想继续接受教育的比例很低,只有成绩很好的才会;接受心理质量的治愈率低于平均值——因为寻求心理治疗的人的成瘾问题更加复杂)要选用有代表性的数据,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矫正:教育支出每增加1000美元,SAT成绩提高15%第六章:一切存在于控制中1.比较、操纵、控制:要么是在实验条件下进行控制,要么是在自然情景中观察

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对伪心理学说不》转载2015-02-22 15:35:26一句话概括:告诉人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作者简介: 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目前担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的国家首席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推理和阅读的心理学机制。他于2010年获得格 威尔美尔教育奖(Grawemeyer Award in Education)。他至今已发表了200多篇科学论文。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位列引用率最高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也是25 位最高产的教育心理学家之一。他所撰写的《对“伪心理学”说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一书被全球300多所心理学高等教育机构采用。全文脉络:序言:本书的目标群体是心理学初学者,以及那些在大众媒体上接触过一些心理学话题,又想知道如何去判断这些信息是否合理的广大读者们。本书虽然不是一本标准的心理学导论教材,因为它没有对心理学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本书的焦点在于,简略的向学生介绍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即使若干年以后,学生不再记得心理学入门课程中的内容,他们仍可运用本书所涵盖的基本原理去判断心理学的言论。第1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心理学的多样性:构成心理学的不是一套宏大的理论,而是许许多多不同的理论,每个理论仅仅能够解释行为的有限方面,心理学的多样性使理论整合变得极其困难。缺乏理论的整合为心理学招来了一些批评,批评的理由在于批评者所持有的错误信念:所有真正的科学都必须具备一个宏大、统一的理论。上述信念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其他科学(例如医学)同样缺少一个完备统一的概念体系。科学的统一性:只有两点能证明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一、心理学研究采用科学方法来探究人类及动物的所有行为;其二、从这一知识衍生出的实际应用是具备科学基础的。那么,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一种思考和观察事物以便深入理解其运行机制的方法。科学有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1)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基于观察的实践);(2)产生公共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3)验证可解决的问题(科学家所致力解决的问题是能通过现有的经验技术获得答案的)。第2章 可证伪性--如何捕捉头脑中的小精灵理论和可证伪标准:可证伪性标准——对某理论的新证据进行评价,必须使新的数据具有证伪该理论的可能性。科学上的理论定义: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它们能对一组数据做出解释,并对未来实验的结果作出预测。好的理论能够做出具体的预测,具有高度的可证伪性。简言之,可证伪性原则的一个含义就是:并非所有理论的验证都具有同样价值,可证性越高、预测越具体,得到证实的理论就越受青睐。第3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是,博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本质主义:从内在本质或者本质属性的角度对现象做出最终解释,才算的上是好的科学理论。为什么科学不去回答本质主义的问题,而是通过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得以进步?简而言之,科学并不试图去回答关于宇宙的“终极问题”(一个原因就是科学家认为终极问题是无法回答的)——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是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清除我们认识中的错误。再者说,自称完美或绝对知识的主张和做法,却往往会阻碍人们的探索。自由而开放的探索知识是科学活动的一个先觉条件。科学家总是在怀疑那些号称已经找到问题最终答案的言论。在所有科学学科里面,进步的关键在于放弃本质主义,接受操作主义。本质主义者让我们陷入无休止的文字争论,而许多科学家坚信这样的文字游戏使我们脱离了事物的本质。操作性定义是利用可测量、可观察的操作来表述的概念定义。我们确信某个理论具有可证伪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确定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具备可用可重复性很强的行为观察来表述的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是让科学知识变得公开可检验的主要机制。这样的定义被置于公共领域,使其所界定的理论性概念能够接受所有人的检验。在科学里面,定义一个概念靠的是一系列操作,而非单独的行为事件或任务。由于心理学使用一些来自源于生活的词语,如智力和焦虑,许多人对这些术语的含义有着预设的想法,因此往往意识不到对这些术语进行操作性定义的必要性。可是,人们常常要求心理学家回答本质主义的问题(有关概念的纯粹深层本质的问题),而其他科学家就不必回答这些问题。没有科学能够回答这样的终极问题。第4章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安慰剂效应和了不起的兰迪巴纳姆效应:研究者发现,大多数成年人都会认为泛化的个性总结都是准确的,并且都是对自己独特的描述。安慰剂效应:无论疗法是否包含了有效成分,人们都倾向于报告任何疗法都对他们有效。个案见证和见证叙述在心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研究早期阶段是有用的,因为此时,寻找有趣的现象和待研究的关键变量很重要。但在研究后期,由于个案研究的结果遗漏了太多其他可能的解释,个案研究就毫无用处了。虽然见证证据在检验理论的时候是无用的,但心理学研究指出,由于鲜活效应,这类证据经常会被人过高的倚重:对于更为生动、并因此在记忆中更易提取的证据,人们会赋予其过高的权重。第5章 相关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两个变量之间仅仅存在相关,并不能保证一个变量的变化就会导致另一个的变化,也就是说,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在第三变量问题里,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路径,因为相关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这两个变量或许都未被测量的第三变量有关。而如果有两个变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方向是不能根据相关来判断的。选择性偏差:特定主体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不同生理、行为、心理特点的人选择不同类型的环境时,就有可能出现选择性偏差。选择性偏差造成环境特征和行为-生物特征之间的虚假相关。第6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实验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纵与控制。在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仅仅观察两个变量的自然变动是否显示某种联系,而在真实验中,研究者要对被假设为原因的变量进行操纵,通过实验控制和随机分配来保持其他所有变量不变,然后来看这个假设变量是否会产生影响。这种方法排除了相关研究中出现的第三变量的问题。第三变量出现的原因是,在自然倩境下,很多不同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实验方法就是用来分开考察这些自然存在的关联。它之所以能实现这一目的,是因为它以操纵一个变量(被假设是原因的变量)的方式分离出该变量,并保持其他所有变量不变。但是,为了区分这些自然的关联,科学家们经常要创设自然世界里不会出现的特殊条件。第7章 “但是这不是真实的生活!”--“人为性”批评和心理学一些心理学研究属于应用型研究,它们的目标是把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特定情境。在这样的应用研究中,研究的目的是要将结果直接推广到自然情境中,样本的随机化和条件的代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研究结果将会直接得到应用。然而,大多数心理学研究不属于这种类型,而是属于基础研究,用以验证有关行为潜在机制的理论。在大部分基础研究中,研究结果通过理论上的修正得到间接应用,从理论产生到应用于某些实践性问题需要一段时间。在这种类型的基础研究中,被试的随机取样和情境的代表性不是关键问题,因为这类研究的重点在于验证理论的普遍性。实际上,在用于验证理论的基础研究中,人为的环境条件是有意创设的,因为(正如前一章所描述的)这有助于把研究的关键变量从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中分离出来。因此,心理学实验“不像是真实的生活”这个事实其实是一种优势而非缺点。第8章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症--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在这一章中我们看到,为何“跃进”模式对于心理学来说是一种糟糕的模式,以及为什么“渐进整合”模式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框架,凭借这个框架,我们就能够理解心理学中的结论是如何形成的。聚合性证据原则描述了心理学上研究结果是如何被整合的:没有一个实验是可以一捶定音的,但是每一个实验至少都能帮助我们排除一些可能的解释,并让我们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向前迈进。多种不同方法的使用让心理学家更为确信,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建立在稳固的实证基础上的。最后,当概念上的变化发生时,它必须遵循关联性原则:新的理论不仅要能解释新的科学数据,还必须能解释已有的数据。第9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多重原因的问题考察行为的原因时,要依照多样性的原则来思考。不要陷入误区,认为某一特定行为只是由某一特殊原因造成。大部分复杂的行为都是由多重原因所决定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共同起作用才导致了某种行为出现。有时多个因素联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交互作用。也就是说,变量共同作用时的整体效应,会和其单独作用时获得的效应完全不同。第10章 人类认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和大多数学科一样,心理学研究所得出的是概率式的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但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发生。虽然这些结论并非是100%准确的(就像其他科学中的情况一样),但根据心理学研究及理论所做出的预测仍然是有用的。阻碍人们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很难用概率的术语来思考。当人们遇到具体的、具有鲜活性的证据时,就把概率信息抛到一边了。他们没有考虑到,较大的样本能够提供对于总体数值更为精确的估计。最后,人们表现出赌徒谬误(把原本无关的事件看成是有联系的)。第11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时常被外行人士和临床心理从业者所误解。人们很难认识到,行为事件结果的变化中有一部分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行为的变化有一部分是随机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心理学家不应自诩能够预测每一例个案的行为。心理学的预测应该是概率性的——是对总体趋势的概率性预测。第12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结束语1.心理学的进步是通过研究可解的实证问题而取得的。这种进步是不均衡的,因为心理学由许多不同的子领域构成,某些领域的问题要比其他领域具有更高的难度。2.心理学家提出可证伪的理论来释他们的研究发现。3.理论中的概念都具有操作性定义,这些定义将随着证据的积累而逐渐演变。4.这些理论是通过系统实证的方法来检验的,用这种方法收集来的数据是公开的,也就是说,它允许其他科学家重复这些实验并提出批评。5.心理学家的数据和理论,只有在那些经过同行评审程序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之后,才算是进入了科学领域。6.实证主义之所以具有系统性,是因为它遵循控制和操纵的逻辑,这二者也是真实验的特性。7.心理学家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获得他们的结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各有不同。8.在许多情况下,只有经过许多实验数据的缓慢积累才能得出结论。9.最终被揭示的行为规律,通常情况下都是一种概率关系。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研究结论:1、打工似乎有可能引发而不是阻止某些形式的不正当行为;2、爱读书的人和追求学术成就者与不读书者相比,有着更强健的体魄,而且更常参与社交活动。3、学业成就和学校类型之间几乎没有一点关系;4、活到85岁的人只有5%是吸烟者;需要背诵的语录:这些(不可证伪的)理论拥有巨大的心理吸引力,其秘密在于它们能够解释一切事物。预先知道无论什么事情发生,你都能理解它,不仅给你智力上的掌控感,而且,更重要的是,让你拥有应对这个世界所需要的安全感。——波普尔

导读之逻辑框架

逻辑框架心理科学(第一章到第三章)心理学是一门主题广泛的科学,科学的理论是可证伪的,理论的概念必须是操作性定义的。研究方法的递进(第四章到第六章)普遍情况下,心理科学家先对特殊个案产生兴趣,然后提出假设,采用相关性研究找出变量之间的关联,最后用实验法操纵相关变量,证实二者具有因果关系,从而验证假设。逼近真理(第七章、第八章)人为创造条件恰恰可以排除真实生活中的无关变量,并通过整合各种证据,从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科学推理(第九章到第十一章)虽然我们可以证明某一变量引起某一行为,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大部分复杂行为由多种原因造成,有一部分还是偶然因素。然而心理学得出的结论还是有用的,毕竟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发生。对伪心理学说不(第十二章)

对伪心理学说不

看这本书是因为参加熊猫书院的读书计划,所以翻开并坚持看完,说实话这本书如果对于不想学心理学的人来说,没有太大的必要去看,内容会不那么吸引你。心理学是涉及人类行为和意识的不同形式,可以用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可是在生活中你可能并不了解什么是心理学。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星座,色彩心理学、血型心理学、占星术之类的各种可以预测的方式,其实这些都是伪心理学,心理学其实是一门科学。这本书要为我们讲述的就是心理学是如何运用的,它每一章都会有总结,很好理解。我把主要的观点照搬过来再加上我的一点复述。1.心理学的进步是通过研究可解的实证问题而取得的。这种进步是不均衡的,因为心理学有不同的子领域构成,某些领域的问题要比其他的领域具有更高的的难度。我最早看过的一本心理学的书是《少有人走的路》当时看完就觉得书里分析的太对了,它能告诉你你自己都不知道的行为动机。我以为心理学就是那种的,可这里说到心理学只是一种统称,它有很多的子领域,包括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美国心理学学会就分了53个分支。它是一门科学,和地理学、物理学、生物学没有什么差别,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也要按照严格的科学标准来得出结论。2.心理学家提出可证伪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研究理论。你可能听过生活中很这样的对话:“这个庙里的菩萨特别显灵,我上次有个心愿一求就灵,很多人也这么说。”“那为什么他就不灵呢,他最近都很倒霉”“那是他心不诚”这样的对话你会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因为你怎么说他都有道理反驳你,这就是无法证伪,你不能证明他的观点是错的。在心理学研究里,一些观点是可以被证伪的,比如心理学家发表了一个观点,它是可以被其他同行进行反复研究和实验,不怕被证明是错误的,如果证明是错误的了,那么这个观点就值得存疑。3.理念中的概念都具有操作定义,这些定义将随着证据的积累而逐渐演变。4.这些理论是通过系统实证的方法来检验的,用这种方法收集来的数据是公开的,也就是说,它允许其他的科学家重复这些实验并提出批评。5.心理学家的数据和理论,只有在那些经过同行评审程序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之后,才算是进入了科学理论。在现在信息遍地的时代,学会筛选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如果你看到一个观点,你要学会找出这些观点的出处。6.实证主义之所以具有系统性,是因为它遵循控制和操作的逻辑,这二者也是真实验的特征。7.心理学家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获得他们的结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各有不同。8.在许多情况下,只有经过许多实验数据的缓慢积累才能得出结论。我们很多人了解一个事物,我们会习惯性的要明白一件事的绝对性,但在科学实验来说,你很难保证我的实验和观点就都是正确的,因为事事没有绝对。9.最终被揭示的行为规范,通常情况下都是一种概率关系。最后一篇的时候还是挺有意思的,它揭示了很多我们平时的误区。比如说我们玩猜大小游戏的时候,你连续按小赢了好几次,你就会觉得下一次肯定是大的了,但其实这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它的概率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赌徒心理”。还有就是一个当心理学家在说一个观点的时候,他趋向于是概率的术语来描述。来看下这段对话:“男人比女人高,对吗?”“对。”“所有男人都比所有女人高,对吗?”“错”从上面的对话你会知道,我们看第一句的时候我们其实说的就是概率性的回答,概率趋势是指有较大的可能性,但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必然如此。就像我们所说的吸烟的人更容易得肺癌,但并不代表所有吸烟的人都会得肺癌,我们说的是概率性的问题。这里让我了解到生活中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和别人讨论关于事情的时候,我们容易被别人鲜活的例子所说服,而不是以概率的视角看待事情。比如买车,你奔来打算买一辆自己评估了很久的牌子,但如果这时你一个朋友说了买这车怎么不好的时候,你大多数就不会再选择这个牌子了。这个月看了两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社会性动物》是一本很好的社会心理学,它里面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有意思,专业又科普,看着不会枯燥,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更多的是怎样设计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研究,可能可读性不高。但看完还是很有收获的,起码在以后看待一些观点的时候有更严格的要求,有更多的思考。

读书有感:碰到问题,转换思维。

1.报名活动ID:上善若水2.第九期悦读行动(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3.如果用一句话简短的语言来描述整本书的内容,你会这样子描述:虽然它挺“难”读的,但这是一本一定程度上颠覆我们对心理学的最初的看法和理解的一本书。4.概述下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它将影响你哪方面?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加深了一个原“心理学盲“对心理学的进一步的理解。心理学并没有人们看似的那么高不可攀、神秘莫测,它就在我们身边。当然,心理学是需要大量的实验来检验的,”人类关于“行为的直觉理论是有缺陷的,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心理学研究需要实验室控制。”可证伪性是心理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书中提到了一点,“当一个问题的最初的研究结果看上去有些矛盾时,我们不应当对此感到绝望。”(P152)这点和我们生活中碰到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很像,有时候我们会想到拖延或者放弃。但是这个时候你放弃或者逃避了,你就缺少了一次忘这个问题延伸的一个机会。下次你碰到这个问题,你还是解决不了。就和我们考公务员的行测一样,我们只会死死做我们会的知识点,对一些以前没有接触过或者理解不深的题目直接按照以前旧的方法和思路来,结果还是错误。永远不可能进步。另外一点,外界因素会影响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原先的判断。就如同媒体对心理学的影响一样,媒体一直给我们传输的是心理学是“高大上”的东西,普通人根本没办法理解;或者媒体武断地把心理学的某些调查断章取义,得出的只是自己的结论,也没有去验证,就把它表达出来。而人们对媒体的接受能力又非常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心理学在人们脑海中的定义和一些判断。看完这本书,我感觉今后的生活碰到问题一定要客观的看待,我大学有个学长告诉我一句话,他说:碰到问题了,要较少的想这个问题会给你带上多少麻烦,多去想想问题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如锻炼自己看问题的角度、虽然失败了但认识了他人等等)。我觉得说得很好。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实在的,如果没有写这篇文,我根本不会想起我的学长在大学某个礼堂里对我说过的那句话。谢谢自己写下来这篇文。今天有收获就行!!!

才知道原来弗洛伊德是神话

介于这个阶段的理解能力有限以及阅读时的粗略,只是在大体印象上很喜欢这本书。感觉和心理学主流教材不一样。也像作者本身强调,认识一个概念更加需要从反面的视角来研究和分析。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及的悖论和类似的谬误,记得当时还特意把所有常见推理谬误做了个总结,学有余力的话是能够受益的。和熟知的哲学不同,心理学上用更加科学的表述和方法以及思维模式来论以证明各种观点,反驳典型的case。结束阅读已经有几个月了,该书对我本人来说,在后期产生的影响便是关于弗洛伊德老师。之前并没有系统了解过他的学说,甚至对精神分析一无所知。历史上曾经了解过他以及马克思和达尔文三巨头的故事,当然都是十分伟大的人物,在三个不同的领域。也许风靡一时的精神分析在上个世纪确实被视为里程碑,但是读了此书,或许本身也有心理原因地,认为不可证伪的精神分析派很可笑。在后文也提到,任何一套科学理论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完善的。其实后来也读了一点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感觉又稍知一二。对我个人来说,这应该是一本值得十年以后再重温的指导性作品,帮助确定人们分析各种问题的大方向。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也介绍了不少教材名称 希望可以主题式阅读。

发散的一些联想

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正在从事与科技工作有一定相关性又对科学工作的意义感到迷惑的同仁们。谈谈看了这本书后的一些思考。第一个,科技工作者到底是不是聪明的人?本书中强调的一个点就是心理学,也就是科研工作的可证伪性,同时也强调了一切可以被称之为科学的理论几乎都存在可重复性,与分享性。此外,还强调了科学的进步并不是像石油开采一样,发现了一块油田,之后产油量猛增。而是循序渐进的逐渐的过程。这一点与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有些不同。也就是说,科学工作是有方法论可以遵循的,因此一直被认为智商最高的科技工作者从事的也并不是长期从事开拓性工作。事实上,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科技工作者的最大特点还是严谨性,讲究因果逻辑。 第二个,到底什么是牛逼的人真的是拥有大量经过科技数据验证过得理论的科技工作者更能做出正确判断还是拥有大量个体经验的“社会人”在实际生活中更能做出准确判断?我想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这个意思。心理学的工作大量的建立在概率上,而且在控制变量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控制性,控制大量变量,而这种情况与实际社会中的情况截然相反。推荐大家看看庄子四讲这本书之后再来从新考虑一下这本书。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第九期悦读活动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第九期悦读活动1.报名活动ID:Falcon     2.第九期悦读行动(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      3.如果用一句话简短的语言来描述整本书的内容,你会这样子描述: 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心理学,真正的心理学与江湖术士兜售的心理学的差别这本书是我除了专业学习以外,读的最难的一本书,几次想放弃,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也正是这份坚持,让我收获颇丰,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心理学,如何科学的看待大众媒体对心理学内容的宣传,能够去伪存真的辨别哪些是营养,哪些是糟粕。伪心理学的特点是:不可证伪。试图提出一些根本无法证伪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又是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万金油式理论。当我们碰到这些理论的时候,就要警惕了,在接受这些理论前思考一下,再下结论。心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体系,它有着像物理学,数学等其他科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可证伪性,概率性预测,服从同行评审的公共知识,基于聚合性和共识的科学知识。而伪心理学在这四个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漏洞。这本书读下来,除了系统的对科学心理学有了了解,也学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识点,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有指导意义。比如,在寻找因果关系时,我们很容易被表面的相关性所联系,认为相关,就一定有因果关系。但事实并不是如此,通常,两件事情相关并不一定以为着他们存在因果关系,有可能有我们都没有考虑的第三个因素造成前面两件事情的变化,它是真正的因,这就启迪我们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多角度考虑问题,不要强钻牛角尖。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也要注意,多数情况下,事物的原因并不是只有一个,常常是多重因素联合起来导致某个行为的出现。再比如,我们要理解偶然性,概率论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色,既要注意到行为变化中的许多偶然性因素,不要被这种偶然性蒙蔽了双眼,做出错误的决定,也要注意到这些偶然性背后所体现的趋势变化,不要被偶然性耽误。这本书还有许多这些点点滴滴的小知识点对我们生活,工作有启示,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以后有机会,应该再找出来读一读。最后再一次感谢华生的推荐,以及一位悦读小伙伴deepblue的支持,没有你的鼓励,我可能也放弃了。谢谢,非常感谢。让我们再以后的悦读之路上继续前行。

对伪科学说不

在飞机上用两个小时扫了一遍这本书,非常喜欢。当我们在谈到“科学精神”的时候,最好的方法不是喊口号,而是找到一个合理的切入点:即科学的对立面。科学的对立面也不止一个。迷信就是一例。不过由于迷信是个”猪对手“,大部分读者也不会相信迷信。于是”伪科学“就被很恰到好处地选择成为了对手。在这本书中,”伪科学“的代表就是”伪心理学“。作者丝毫没有一个学者的self-consciousness(自觉),而是一直在试图把“科学”这个概念,通过对“伪科学”的祛魅,以一种普通人都能理解的方法展示出来。这是一种非常平和谦卑姿态。科学精神的内核有很多,我总结出了4点:1. 自曝其短。书中反复提到的“可证伪性”是真科学的关键属性。当一个人设置了一套无论如何都没有漏洞的说辞的时候,我们就要较为警惕:即使这个理论看起来非常有实际价值。真科学是不怕测试的,甚至乐于把漏洞展示出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看起来很高深,但实际上也是在1919年度过了“证伪”之后才被承认的。2. 承认世界的复杂性。普通人希望世界的确定性越大越好,这样他们可以通过对一些变量的把握来把握自己的命运。而科学精神,便是承认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3. 不要“争名”要”求实“。科学是一个需要动手检验的学科。过分追求艰涩的本质定义最终会害了科学。4. 冷静。

原文句子摘抄

报名id:紫佩第九期悦读活动链接地址: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1.心理学不相信个人的智慧,更相信科学的方法,而科学方法的本质是证伪,即对我们的经验、常识和直觉,产生怀疑、挑战和批评。感悟:心理学不是靠猜,也不是试图论证,而是证伪,更需要批判性思维。2.心理学的首要特征——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感悟:说明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并说明了两个特点:其结论都有科学依据;其应用都源于科学方法,并经过了科学方法的检验。3.科学的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产生公共知识;验证可解决的问题感悟:基于观察的结构化的观察;产生可以重复检验、批评或拓展的知识;针对的是能通过现有的经验技术获得答案的问题。4.当一种理论被置于“不可被证伪”的保护下,那么可以说它已经不再是科学了。感悟:知识可以被证明是错的,可以被证明有更好的解释方法,但它不能被用来解释这个,有被用来解释和这个完全相反的论断。最明显的就是星相学。5.概念的操作性定义想要有用,必须同时具备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测量工具的一致性,效度是指一个测量工具是否测量了它本应测量的内容。感悟:操作性定义使得定义可以被其他人准确理解,不会造成偏差;也可以被完善,逐步提升定义的完整性准确性。6.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感悟:因为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而且具有不可重复性,会出现偏差,缺乏表的可能。7.大多数有效的治疗都是由于治疗效果和安慰剂效应以某种不为人知的组合而产生的效果。感悟:接受了某种治疗以后,人们会下意识的认为:这样的方法绝对有效,会从好的方面去寻找证据;总是主观的判断结果,而不是运用一系列的评估数据来反应真正的结果。安慰剂效应值得警惕。8.有相关,并不意味着必然有因果关系。感悟:两个变量之间互相相关,原因有可能是和第三个变量都相关,而第三个变量才是真正的原因;这就是第三变量问题;因果关系存在方向性,警惕“预设偏见”,放大我们自己的解释的可靠程度,做出错误的解释。9.提防选择性偏差的发生;当只有相关时,应避免因果推论。感悟:发现相关,要检验相关性是否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期望;如果有相关,要特别注意因果的方向性。因果推论需要两步走。10.人类关于行为的直觉理论是有缺陷的,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心理学研究需要实验控制。感悟:“预设偏见”和“鲜活性的刺激”都说明了人直觉判断存在的问题。科学需要比较、控制和操纵。逐渐排除不对的、接近的,最终才能找到对的那一个结论。11.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于先前已确立的实证事实建立关联。感悟:任何理论的革新,都是扩大外延的过程,而不是否定原先的。12.另一种区分科学和伪科学的方法,科学总是遵循关联性原则,其特点在于众多个体的参与。感悟:科学领域的突破都是渐进式的,通过许多人不断的努力,做不同范畴的实验,逐渐进行互相纠正、互相验证,最终获得更多的支持。13.任何一个特定行为都不是由某个单独的变量引起的,而是由许多不同的变量共同决定的。感悟:忘掉那一颗“神奇的子弹”吧,单一的解释只能固化偏见。而影响行为的因素很多,共同作用会导致行为的可能性陡然上升。即交互作用:一个变量的影响效果依赖于另一个变量的不同水平。14.人类推理的误区:过分倚重个别实践所提供的证据而忽视了统计学的信息。感悟:统计学中概率特别容易被人们所忽略,而个人的经验是那么的缺乏,完全无法正确反映整个世界的真正样子和变化。人总是特别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用单个的来否定群体的。虽然这么说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在现实中往往经常犯错。15.赌徒缪误——即倾向于将过去事件和未来事件之间联系起来,而实际上两者是独立的。感悟:这任何概率起重要作用的地方都会出现赌徒谬误。想想我们高中学的概率,抽球的游戏,连续抽到红的,不意味着下一次会抽到白的。还有”手热“,这种感觉也就是错觉而已。16.偶然性和随机性,打乱了我们对结构的寻求并阻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感悟:我们总会寻求各种模式,确定的关系,解释,背后的意义,但说句虚无主义的话,没有什么是确定会发生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偶然、巧合的世界,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力量推动这一切的发生。17.控制错觉这一现象,指的是人们有一种倾向,愿意相信个人能力可以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感悟:这使我们容易看到虚假相关,偶然性不是不确定,而是目前无法确定。18.百分百红灯策略取得高准确率是要付出代价的;必须放弃”百发百中“的愿望。感悟: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放弃不犯错的想法。因为偶然和随机无所不在,因此我们不能指望理论适用于所有人,总是做出正确无误的判断。19.强调直觉、个别化的治疗方法”是有缺陷的——我们试图承认并考虑人类复杂性的因素,但这非但没有避免错误,反倒招致了更多的错误。感悟:人是复杂和矛盾的产物,人的直觉和经验是靠不住的。放弃百发百中,才会有较大的可能获得正确的结果。20.并非人人都是心理学家,但人人都能获得心理科学所发现的事实和理论,将之付诸实践,并丰富我们所有人对彼此的理解。感悟:归根到底,心理学还是研究人行为的科学,它是可重复的,也就意味这它可以适用在你我每一个人的身上,因为这句话,我有种想去学学心理学的想法了。

始终被低估的一本书

尽管这本书在豆瓣评分极高,我认为它始终被低估了。尽管这本书一版再版,中文翻译从《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到《对伪心理学说不》,事实上这不是一本讨论心理学的书,心理学只是讨论对象,它只是一本提出区分科学和非/伪科学的清晰标准的书。这本书没有讲什么五花八门的理论,只有一个理论,叫做可证伪性,来自波普尔,按照我有限的哲学知识,从《苏菲的世界》看来的,我认为这个理论是对大卫休谟的经验主义中因果关系很好的回应,这种回应,比什么说中国的宋代理学是对佛教入华经过几百年之后的回应要好多了。就好象释迦摩尼在佛教徒心目中的位置极高,而达尔文在俺心目中的位置和这个有较高的类比性,跑题了。这个理论实在太简单了,可是操作起来,却没那么简单,不然,这个世界怎么会有这么多算命,风水,魔术(还好这个自认是魔术而已),中医,还有共产主义理论,都自称为科学的理论,还有那么多人相信。我相信,要从赛先生讲起,首先要读这本书,并用它的思维框架来理解所有理论。而德先生,其实也可以参照这本书,只是可能需要绕个弯。事实上,通俗地讲,可证伪性,也就是指,一个理论的可信度就好象一个人的人品,他的好坏取决于是否言行一致。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些骗子被大家推崇,同样这个世界有很多人被某些理论忽悠。所以,要擦亮眼睛,不停地提高证伪手段,是多么有挑战的一件事情,毕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简单的一个例子,连科研文章同行审阅也会造假,虽然说只有经过被“实验可重复”(也就是可证伪)的认可,但需要时间,也需要同行来审阅,寄望于自我审阅有点类似于乌托邦了。书中提到各种混淆是非的,不仅涉及到知识,也涉及到我们作为进化产物的本能认识误区,比如“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迷信思维,让我们觉得比较安全,而要使出浑身解数来像一个侦探一样逐渐排除,比如安慰剂效应,比如统计陷阱,就比较难。书中没有提到的是,比如复杂系统与可证伪性的关系。于是各种冒充“复杂系统”的出来了。总之,这是本神一样的书,作者还写了另外一本神书,叫做《机器人的反叛》,继续膜拜中。http://hairuo.blogspot.com/2013/07/blog-post.html

怎样愉快的研究心理学:对科学心理学说不

在今天的世界观体系中,“科学”是个惹不起的狠角色。科学/不科学原本只是一种类似男/女的中性描述,但现在“不科学”俨然变成了贬义词。“伪科学”一词更是有如混进人民内部的内奸,比“不科学”还要遭人记恨。无外乎有这么本《对伪心理学说不》跳出来,挥舞着大棒,将心理学中看不顺眼的东西一概打翻在地,而且要踏上一万只脚,让它们永世不得翻身。但是看看外边的世界:在科学的指导下,人类成功抛弃了对神的信仰,变成了唯物主义者,并在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唯利是图的把地球变成了地狱——既然前生来世无法用科学证明,那么就在这一世好好享乐吧。既然科学否认了神的存在,那么就肆无忌惮的堕落吧。人被简化为一具生物体,或者一个数字。科学宣称以理性拯救人类,但很不幸人类很少是理性的,面对人的感性它束手无策。对此它倒也不遮遮掩掩,大方的表示无可奉告:“科学家不企图获得本质主义者追求的那类知识…科学不试图回答关于宇宙的终极问题。P40”但科学一边承认自己的无能,一边却又表现的这么唯我独尊,实在是令人费解。这一切使得我认为有必要把“科学”分剖清楚,让大家看看在它独断的威权下藏着怎样不堪一击的虚弱,从而揭开它色厉内荏的实质。首先应该承认,把人类从神话中拯救出来是科学的一件大功,这是人类的进步。人类不再匍匐在众神面前,具有更强的自信和力量,成为真正的万物之灵。这种身份的转换使得人类有可能超越自身,达到更高的境界。同时,也正是科学的泛滥,使得人类重又匍匐在科学面前,成为科学的奴仆,丧失了可贵的灵性,人性之恶得以疯狂泛滥。真是成也科学,败也科学。那么,这一切是怎样造成的?先来重温一个寓言。处在井底的蛙眼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小小的井口。无论你怎样向它描述外面的风景,它也决不会相信。那个井口就是它眼中全部的天空。如果它跳出了井口,它就会惊奇的发现,原来世界如此之大。嘲笑青蛙的同时,人类得到了自我的满足。且让我为这则寓言增加一个续集。在人类嘲笑井底之蛙的同时,嫦娥和吴刚正在月亮上闲聊。嫦娥说,人类真可怜,竟然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只是太阳系行星中的一颗。他们眼中的世界竟然是天圆地方的,竟然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真是无知。吴刚说,那我们以后就把“地面之人”当做成语,来讽刺那些困于一地见识浅薄的家伙吧。这个寓言当然可以有第三季。宇宙中的某个星球上,某种高级智慧生物俯瞰着太阳系中的小小动静笑了:无知的银河系啊,他们的生命须臾即逝,他们终其一生也只不过能到达那么短的距离,真是可怜的蝼蚁。可笑的是,他们居然自认为有宇宙观。我们把“银河之系”当做成语,来讽刺那些见识浅薄的家伙吧。伴随着成语“银河之系”的出炉,不知道什么东西笑了。而人类也许不知道,井底之蛙也正在看着井水中的一个小虫子,心里充满了叹息:无知的虫子啊,竟然认为这井水就是宇宙的全部。什么时候你能知道这井水之上有空气,空气之上有一个圆圆的、一百只青蛙那么辽阔的天空呢?寓言到这里打住。但这又不仅仅是一则寓言:科学嘲笑迷信的浅薄,却忘了自己的局限。科学从来想不到自己只是意识形态进化的中间环节,自己也终将被更高的意识形态取代。在从神话阶段进化到理性阶段后,科学阻止了人类进化到更高阶的灵性阶段。要认识到自己有局限的确很困难。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有自己解构的方式,解构方式与意识形态彼此相互依存,解构方式支持了意识形态的存在,意识形态的存在又支持了解构的方式:盲人摸到的大象的的确确像各种物品,而掩耳盗铃的人也的的确确听不到铃声。同样的,带上墨镜看世界,到处都是灰暗;用科学去丈量世界,自然只能看到一个科学的世界。至于无法丈量的地方,科学悄悄的忽略了。而意识形态要承认自己的局限又是一件伤自尊的事,那会危及自我存在的信念。所以教宗会对科学的曙光痛下杀手:没有人愿意凑到伽利略的望远镜前看一眼,布鲁诺则被活活烧死。科学在取代了迷信之后,也立刻开始干同样的事情:所有不科学的统统得死。即便科学已经比迷信进步了一点,能够认识到自己有局限,但是科学依然不接受其他意识形态的检验方法,粗暴的全部打上不科学的标签,予以封杀。科学因此错过了自我完善、趋向进化的机会。回到《对伪心理学说不》这本书。作为科学的子学科,“科学心理学”不可避免的遗传了科学的基因缺陷。“不知道为什么,物理学家用起来合理的方法,心理学家使用起来,就常被认为是不合理的。P118”这是对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自我怀疑。只要沿着怀疑的指引向前走几步,就能发现物理学研究物质、生物学研究生命、心理学研究心智这一根本差别,进而发现问题出在科学心理学试图用低级的(物理学、物质)工具去研究高阶的(心理学、心智)知识。试图用大鼠和猴子去还原人的心理,就如同用四则运算求解微积分一样可笑。可惜“科学心理学”执迷不悟。它给自己下了个很逊的定义:“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P8”我只研究最表层的行为,其他的概不研究。既然科学研究方法解决不了更深层次的问题,那么至少试试其他的工具吧。用主观感受这一工具可以吗?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可以吗?科学心理学的答案是不,虽然实验心理学之父冯特就是用内省法研究心理学的,而个案研究也已经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行业。按照本书作者的定义,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是不科学的,这真是绝妙的讽刺。

科学之路

首先容我对这本书的书名翻译、印刷、封面吐个槽。《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翻译为《对伪心理学说不》,我最初还以为这本会直接批那些乱七八糟心理学的呢;这个印刷我会以为这本书是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封面这是要做墨迹实验咩。彭凯平教授写的序,听过他MOOC的《心理学概论》,感觉彭老师萌萌哒。这本书讲科学的心理学是怎么炼成的,那些伪心理学又是怎么经不住推敲,如果把这些伪心理学给拎出来。里面说的这些方法不仅仅是如果研究心理学,更加是每个进入科学领域应该具备的素养。可证伪性标准主张,一项理论如果有用,它所做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理论必须两面兼顾,也可以说,这项理论在告诉我们哪些事情会发生的同时,应该指出哪些事情不会发生。如果不会发生的事情确实发生了,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这项理论有问题:它可能需要修正,或者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全新的理论。不管哪种方式,我们将最终有一个更接近真理的理论。相反,如果一项理论预测包括了所有可能观察到的数据,那么它将永远不能被修正,同时我们将被禁锢在当前的思维中,失去了取得进步的可能。这就是说,一项成功的理论并不是可以用来解释所有可能的结果,因为这样的理论本身就丧失了任何预测能力。这段话不禁让我想起教廷对地心说的态度,当发现观测和之前理论不一致了就开始多画个圈圈,一直这样圈圈下去。如果物流大统一理论完成,会不会出现一项成功理论可以解释所有可能的结果。里面也说到对于占星术心理学也是不是没有研究过,只是后来发现占星术之类根本不符合科学心理学的范围然后就被抛弃了。《I型起源》中对转世的态度,不管它是否属于宗教的范畴,它如果能够满足概率学的统计,如果也可以证伪,也一样会纳入正统。

了解及培养一般科学思维和逻辑的入门级好书

形而上到外太空时看看科学性的东西能帮你神清气爽地回到地球。虽然是专业教材,但论述清晰易懂意外顺利地看完了。内容不限于心理学,是普通大众了解及培养一般科学思维和逻辑的入门级好书,对谣言出产大国的人民来说别有意义。P.S.,世上骗子不够用是因为有被骗的心理需求的人太多:追求真相的成本太大时宁愿被欺骗。正如追求自由代价太高时反而渴望被奴役。总之,选轻松的那条路。书名翻译很差劲。

可以帮你打开的第三只眼的一本书

可以帮你打开的第三只眼的一本书—— 《对“伪心理学”说不》《对“伪心理学”说不》这本书的中文书名有点噱头,听起来有意思,读起来却有点枯燥。还是英文书名比较厚道: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自1983年出版以来,已经发行到第10版。如书中前沿所述,简略介绍批判性思维的技能,澄清现代心理学的主题。书中开篇提到弗洛伊德,这是心理学的里程碑式人物,却成为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巨大阻碍。很多人对心理学的印象都停留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上,然而,对美国心理学会的调查显示,认同弗洛伊德的只在5% - 10%。心理学是目前被误解最多的一门学科。 这是个复杂的世界,无论是心理学,医学,还是风起云涌的金融股市,很多时候,误解,错误的判断,是因为我们太相信自己的两只眼睛,而忘了睁开第三只眼睛。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无非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统计规律”这第三只眼睛。 一、 统计与个例在临床医学上,这是无处不在的问题。比如吸烟和肺癌的关系很多人都明白。但总会有些老烟枪反驳:老王吸了一辈子,不是现在也活得好好的嘛!另外鲜活的例子电视上各种神奇的广告,公园里大爷大娘的秘方,比如老李喝了一年绿豆,血压完全正常了。绿豆尚且如此,更不用提燕窝、鱼翅了。统计学的数据往往没有那些“鲜活的个例”有说服力。很多人都会相信隔壁老李喝绿豆汤是多么有效果。普通民众也就算了。如果哪个医生还大谈他治疗某个病人,某种药物有多好的效果,我会拒绝和他继续讨论。如果这个年代,还仅拿自己的个人医疗经验来说事,而不是临床上统计学的证据,那就再见了(除非没有临床证据)。对于普通病患,统计学的数字,总是冷冰冰,无法深入人心,所以还是需要他们内心中呼唤的“鲜活的个例”,这时候医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另外,如何告诉病患一个统计学数字,是有技巧的。比如用吸烟的死亡率来劝告别人戒烟,第一种方法是告诉他吸烟的死亡率是0.000055;第二种是,在18250包烟中,有一包装满炸药,打开就会爆炸。可能第二种会更生动些。二、 安慰剂效应我爸经常说,他感冒喝点板蓝根就好了。我说:您不喝板蓝根也一样好。在这里我至少犯了一个错误:他喝板蓝根应该真的有效,因为安慰剂的作用是强大,何况他这么相信。要知道,安慰剂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是29%, 治疗偏头痛的是21%。医学文献上记载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治疗方法,比如鳄鱼粪便,猪牙齿,甚至埃及木乃伊的粉末,还有鲁迅小说里的人血馒头。因此有人说:上世纪前的医学就是安慰剂医学(记得,安慰剂是有作用的!)。临床医学尚且如此,心理学上更是各种庸医庸术横行,贻害匪浅。三、偶然性与不可预测性尽管我们有统计学这只天眼,但不得不承认,“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管你有没有开天眼,马航该失踪失踪,股市该跌还是跌。我们总是相信自己能预测未知,试图去解释一些偶然发生的事件,结果总是弄巧成拙。大多心理事件不是解释得太少,而是解释得太多。理解偶然性,能让我们坦然地去接受它,尝试部分可解释的部分,而且全部。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面前,人类应该学会谦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总是试图去解释一切现象,归因于肛门的而又是性欲的,而又与原始心理动力相关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最大的非科学性在于不可证伪,就像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上帝的存在,所以上帝不在科学讨论的范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不在)… 诸如此类的心理标签无疑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前段时间有本新书《反脆弱》(Antifragile,作者写了另一本更著名的书《黑天鹅》)核心思想就是:世界是不确定的,就像你永远不知道黑天鹅何时出现。中国股民应该对此有深刻认识,但是每个人总是相信自己能预测股市。心理学家,经济学家如此,临床医生也是如此。总是觉得自己能做很多,能对个体做出准确的预测。现代的医学不是做的太少,而是做的太多了,这也给了某度、莆田系很大的空子。最高明的医生,是能自信地告诉你:你不用做这个检查,你可以回家。这句话的背后需要多少年的功夫。但说完之后,病人可能要出门退号。这本书虽然枯燥,但里面有很多鲜活的例子,不仅限于心理学,也涉及很多临床医学,经济学的内容等,读来也是有趣。而且大概能一窥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假设的可证伪性,相关与因果,控制实验,还有与时俱进的meta 分析等等。徐传辉2016.3.20 于新加坡请关注 公众号: 医艺会狮

第九期悦读活动-20个句子+总结感悟

@deepblue第九期悦读活动链接地址: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第1句:关于人类的知识每向前迈进一步,都会引发反抗。然而,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科学并没有通过调查和研究对人性造成亵渎,而是以扩展知识的方式促进了人类的自我实现时,反抗终将烟消云散。(P9)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科学的进步是需要经过质疑、接纳才得以向前迈进的,但是任何一切皆不能阻止知识的发展。第2句:科学,是一种思考和观察事物以便深入理解其运行机制的方法。(P10)感悟及喜欢的原因:在所有的科学学科里,进步的关键在于放弃本质主义,接受操作主义。第3句:科学家通过验证来找寻世界的规律。(P11)感悟及喜欢的原因:自由而开放地探索知识是科学活动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不断探索世界发展的规律。第4句:科学通过可重复性来实现其公共可检验性的理念。(P12)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科学之所以具有真理性,就是因为可重复检验,这是其它一切伪科学无法做到的。第5句:科学就是将玄谜变为问题的过程。(P16)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玄谜就是具有神秘感,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深不可测,但通过科学我们了解了一切,只是还有很多未知世界需要科学来探索。第6句:心理学扮演着一种世俗智慧检验者的角色,常常难免和诸多根深蒂固的文化信念发生冲突。心理学往往是“传递坏消息的信使”,宣告原本为人们所接受的世俗观念再无立足之地。(P19)感悟及喜欢的原因:心理学的可证伪性颠覆了人们的文化信念,很多习以为常的固有观念其实并非科学的心理学,因此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对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具有重大意义。第7句:一个真正开明的人愿意跟随证据的引导。开明的人愿意听从公正的调查,而非他自己的预测。科学方法是对世界的印证,而不是对我们自己的印证。(P34)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用科学的方法寻找真理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同时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它需要证据,需要数据,需要理论的支持,而非臆想和猜测。第8句:在操作性定义中,我们寻求信度和效度兼备,因此高信度和高效度结合才是理想的目标。(P45)感悟及喜欢的原因:信度是前后一致,效度是测量的工具与测量的内容是否匹配,只有两个因素同时具备且达到高标准,才能做到更准确的评估与定义。第9句: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应该克服这种不相信数字、必须亲眼目睹才去相信的倾向。绝大多数影响我们社会的复杂因素都只有靠数字才能捕捉。只有当公众学会像重视图像材料一样重视以数字形式表达的抽象材料时,公众自己的立场才不会像屏幕上闪过的最新图像那样变化无常。(P72)感悟及喜欢的原因:数据是最可靠的,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通过判断数字来判断理论的正确性,而不一定要亲眼目睹才是我们理解的科学。第10句:兰迪的生物节律和占星术小把戏,其实是一种被命名为巴纳姆效应现象的范例。这一效应曾被心理学家广泛地研究,研究者发现,大多数成年人都会认为泛化的个性总结都是准确的,并且都是对自己独特的描述。(P76)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现在伪心理学遍布四处,打卦、算命、星象学……都是得以此道的契机,公众也非常愿意相信这说的就是我本人的现状以寻求心理安慰,殊不知,这个描述适合每个公众的现状。因此,跳出来,用批判性思考来审视,你会发现其中的秘密。第11句:伪科学的传播所造成的代价是巨大的。需要搞清楚哪种类型的证据能够揭示某种现象中蕴含的道理或理论是否可信,如果搞不清楚这一点,就会大有利于伪科学的传播。由于见证叙述可以为任何主张提供唾手可得的支持,以及自身所具备的冲击力,见证打开了通往伪科学的大门。(P81)感悟及喜欢的原因:我们都相信亲眼见证,可是见证的背后也蕴藏了多少危机,同时也给公众带来了最后的伤害。第12句:实验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纵与控制。(P115)感悟及喜欢的原因:通过实验控制和随机分配来保持其他所有变量不变,来排除第三变量的出现,分开考察这些变量自然存在的关联,来获得理论。第13句:应用研究的目的是把数据直接应用于现实生活,但是基础研究则专注于理论验证。(P121)感悟及喜欢的原因:正像书中所说,没有什么能比普遍的、准确的理论更具有实用性了,科学理论或研究结果最终都解决了现实世界的许多问题,让人们受益匪浅。第14句:赌徒谬误相信独立事件间是有关联的,即认为毫无关联的事件之间存在依从关系。(P178)感悟及喜欢的原因:人们喜欢仅凭个人经验、直觉来预测结果,并相信其真实性,这是非常危险的。第15句:人们习惯性地低估了重复或某种模式在一个随机序列中出现的可能性。(P179)感悟及喜欢的原因:赌徒谬误就来自于此,对概率的诸多错误认识,即相信一个过程真正是随机的,就不可能出现重复。第16句:生命可能确实是随机的,iPod可能也是。但是,我们人类将永远有自己的的套路和模式,只为让无序变得可控。(P181)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真正的随机往往看起来不像随机的,这就是人类的思考与行为模式,所有的问题都是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因上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第17句:为纯粹偶然的事件寻求解释的这种倾向,也导致我们对许多巧合事件的性质产生误解。许多人认为巧合需要特别的解释,他们不理解巧合的发生并不需要偶然性之外的因素,巧合并不需要特别的解释。(P191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巧合就是巧合,不需要解释,它就是一种偶然性,不代表任何意义,我们不要人为地为它抹上神秘的色彩。第18句: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临床预测与统计预测。(P196)感悟及喜欢的原因:只有放弃不犯错误的想法,会才让我们获得更高的总体准确度,但人们往往事与愿违,都愿意追求“百发百中”,“完美无暇”。第19句:我们是自己最坏的敌人。(P214)感悟及喜欢的原因:虽然实证证据都不支持理论,但我们总是用经验不断告诉自己并非如此,因此拒绝做出改变,这就是我们最大的障碍。第20句:内省、个人经验和见证叙述都被认为是关于人类行为主张的不充分检验。(P226)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科学就是把那些不符合最低检验标准、自称是特殊知识的理论清除出局,它不是内省、个人经验和见证叙述为依据,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心理学,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如果用一句话简短的语言来描述整本书的内容,你会怎么描述?这是一本告诉我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的教科书,让我了解用科学实用的批判性思维及通过学习系统的基本原则,去思考、分析、解读人类的行为和心理,从生活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做出假设,收集数据进行验证,最后寻找结论解决现实问题。概述下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它将影响你哪方面?最大的收获有三,其一,是学习、了解了许多系统的基本原则,如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见证与个案、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信度与效度、随机取样与随机分配、关联性原则、聚合性证据、交互作用等知识理论,对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因此对这门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去探究它。其二,在整本书的学习过程中,颠覆了我很多以前在生活中习得的固有经验,甚至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谚语和俗话,让我明白伪心理学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会用批判性思维习惯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辨别真假,寻找结论,进而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提高生活质量,拓展生活的维度。其三,为什么在局外人看来再明显不过的选择与答案,当局者就是混沌不清;为什么明明存在分歧,却理不出解决问题的头绪;为什么不能有承认错误的自由,应是坚守错上加错;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谈判产生高效率和好成绩……一切皆是由于我们自认为懂得心理学,会评估,会判断,其实则不然。实际上,很多人类的行为是可以用科学的心理学来解释的,会有不如人意的结果或有缺乏理智的判断,关键在于我们不懂得用科学的手段去正确评估并做出判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阻力的同时,也让我们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这是以后在生活中要注意修正的方向和学习的命题。

用更加科学的眼光看待心理学

1.报名活动ID:珊夏 2.第九期悦读行动(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3.当下很多心理学有种江湖骗术的感觉,读心、占卜,让人感觉似乎看穿一个人预见未来是一件不那么困难的事。但是本书从一上来就给心理学一个最基本的定义: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系统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可公开验证的知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并产生可检验的理论。以上的三个部分从三个方面规范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严谨性,即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结论。一、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操作主义。量化的心理学由于心理学不像物理、化学那样,有些心理症状是无法量化的,而且由于对感受词汇描述的差异,要求心理学能够用科学的数据来量化一些症状比如:智力、焦虑。这点最大的感触是做心理测试,常见的题目是你经常焦虑吗?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什么样的频率和时间长度叫经常?什么样的症状叫焦虑?就我所知,真正的焦虑症是有严格的数据测试的,并且根据症状分出等级的,就像医院看病确诊需要检查一样。二、研究的对象。见证和个案研究。以小推大,容易偏差在研究的一开始大都由一些个案开始,但是要想成为理论,个案的偏差性会大大降低理论的准确性,这就要求进行可证伪的大量的对比性研究。对比性研究中还需要排除干扰项,即“安慰剂效应”,心理暗示等。因此见证叙述和个案研究得来的证据都不能完全证明理论的合理性。三、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并产生可检验的理论理论可证伪。以确保理论可检验。具体说来就是一个理论有它的天然缺陷,这些缺陷能够让后人不断的修正这个理论以接近真是,而不是能够囊括和解释所有的情况。差别在于科学的理论可以用来预测未知的情况,而全真解释不能用来预测只能用于时候解释。对此我的理解是:万有引力让我在地球上没有扔球之前就知道一旦抛出球将做抛物线运动,而不是当球出现抛物线运动后用来说明这个结果是如何发生的,后一种无法在事情做出推测。比如经常听到说做梦梦到掉牙会有不好的预兆,那么如果真的发生不好的,那就跟这个梦有关。但是这个说法是巧合还是预测呢?本书中还有很多在心理学研究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造成偏差的错误方法:两个变量相关不意味因果关系、选择性偏差,心理学是用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对理论进行论证,不断的修正理论以接近真实,这样使用起来才会有更加牢靠的基础。

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它

“盲人拥有更好的听觉”,“月亮盈亏会影响人的行为”,“性格互补的人相互吸引”,“亲生厌,熟生蔑”……这些说法算得上是耳熟能详的常识了,你至少应该听过其中一种吧。不过你可能并不知道,它们都是错的。(115页)很惊讶吗?我们自以为熟悉得无以复加的事物,往往承载了最多的误解。心理学就是其中一例,它在被广泛关注的同时又被许多人误解。坊间的心理学书籍多如恒河沙数,职业、色彩、催眠、读心、性爱……可惜,它们中的大多数传达的都是肤浅、虚假、错误的信息。如果你打算了解可靠的心理学,那么这本书将是极好的入门读物:《对“伪心理学”说不》。如果你曾经像我一样搜集过心理学的书目,那么你一定在很多地方都见过这个赫赫有名的名字——《与“众”不同的心理学》,那是本书的第7版,而这一本是由清华大学的窦东徽、刘肖岑夫妇翻译的第8版。我没有读过第7版,但这一本的翻译我觉得文字清通,几乎无可挑剔。原作者语言也堪称简洁、幽默,哎,这样有趣又有益的书太少了!我不打算花更多时间来整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通过前面两个月的尝试,我深知那样做的好处,但也耗费了大量原本就并不充裕的读书时间,所以,此后除非有必要,我会用更精简的方式记录读书心得——这里只摘录书中并不显眼、但我极有感触的一段话:“尽管很多科学家都真诚地希望一般大众能够知悉和理解科学知识,但有时对一门学科的精通依赖于对某些信息的掌握,而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又只有通过正规的学习才能实现。如果说对一门学科的深入理解是一般外行人也能随便达到的,这是一种在学术上不负责任的态度。”(182页)我用这段话提醒自己:一,做好心理准备,别懈怠,别畏难。二,自学存在很大的缺陷,可以试着弥补,但无法弥补的,要有自知之明。接下来,记录几点自己对心理学的看法,当作是进修前的一个记录,供以后比照之用。1、据说心理学已有的成就仅相当于人类文明的石器时代,确否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人的心理或许是世间最为复杂的事情,我对它极为好奇,与此同时,我可能穷其一生所得的了解也将极为有限。对这一无法尽知的存在,我心存敬畏。2、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控制什么,而是更好的理解自我、特别是理解他人。心理学有助于认识人生的真相,我相信自己将在注视世界的真面目的同时,依然爱它。附:傅雷译罗曼·罗兰《米开朗琪罗传》序言:我恨那懦怯的理想主义,它只教人不去注视人生的苦难和心灵的弱点。我们当和太容易被梦想与甘言所欺骗的民众说:英雄的谎言只是懦怯的表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法文:Il n'ya qu'un héroïsme au monde:c'est de voir le monde tel qu'il est et de l'aimer." Romain Rolland.英文翻译: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发散的一些联想

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正在从事与科技工作有一定相关性又对科学工作的意义感到迷惑的同仁们。谈谈看了这本书后的一些思考。第一个,科技工作者到底是不是聪明的人?本书中强调的一个点就是心理学,也就是科研工作的可证伪性,同时也强调了一切可以被称之为科学的理论几乎都存在可重复性,与分享性。此外,还强调了科学的进步并不是像石油开采一样,发现了一块油田,之后产油量猛增。而是循序渐进的逐渐的过程。这一点与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有些不同。也就是说,科学工作是有方法论可以遵循的,因此一直被认为智商最高的科技工作者从事的也并不是长期从事开拓性工作。事实上,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科技工作者的最大特点还是严谨性,讲究因果逻辑。 第二个,到底什么是牛逼的人真的是拥有大量经过科技数据验证过得理论的科技工作者更能做出正确判断还是拥有大量个体经验的“社会人”在实际生活中更能做出准确判断?我想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这个意思。心理学的工作大量的建立在概率上,而且在控制变量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控制性,控制大量变量,而这种情况与实际社会中的情况截然相反。推荐大家看看庄子四讲这本书之后再来从新考虑一下这本书。

《对伪心理学说不》摘录

弗洛伊德专注于建构复杂精细的理论架构,但并没有像许多现代心理学家那样,保证这些理论建立在可靠可重复的因果关系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只在事后解释人类行为,但并不做事前预测(事后诸葛亮)。没有预测,也就没有给我们提供任何信息。它可以解释一切,但波普尔认为也正是这个属性使得它在科学上无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激发文学想象方面比当代心理学中扮演着更重要角色。操作性定义vs本质主义者1、本质主义者问:“某理论性概念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似乎意味着,一个词在使用之前,必须对这个词所涉及的所有潜在语言问题有一个全面而且清晰的理解。而在科学领域里,确定某概念的意义,是在与该术语有关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研究后,而非研究之前。科学家目的是解释现象,并非对措辞进行分析。那么科学中概念的含义来自于哪里呢?“操作主义”的理念是:科学理论里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这些可观察时间是可以被测量的。将概念与可观测事件相联系的是概念的操作性定义,这使概念公开化了,从个人化的感觉和直觉中分离出来,并且允许任何可测量操作进行检验。操作性定义导致了科学的公开化,而公开化是科学的关键特征之一。操作性定义在评估一个理论的可证伪性时很有用。2、例如,“饥饿”定义为“胃里不好受的感觉”不是操作性定义,因为这与个人体验联系不能被其他观察者知悉。相反,设计一些可测量的食物剥夺时间或像血糖水平这样的生理指标的定义才是操作性的。同样,心理学家不同意定义“焦虑”为“不时感到不舒服”,而是要用向问卷和生理指标测量的操作性定义。如果现在要为简单额“打字能力”下操作性定义,你要想:得打多长文章?用什么类型文章来测试?是否包含数字和公式?正确率和速度如何分配比重?寻求一个好的操作性定义迫使你做一番透彻思考。3、心理学中许多专业概念都是用日常用语来表达的,这为大量误解的传播敞开了大门。“智力”“焦虑”“攻击”“依恋”等词语当做理论性概念时如大众日常意思不同。个例见证对证明观点毫无价值1、 安慰剂效应:要有控制组的数据2、 时间推移:人体有强大自愈能力个案应该是用来阐述观点,而非用来证明观点。(让人更容易明白,更可信)随机取样和随机分配不是一回事。大部分心理学实验没必要用随机样本,但需要随机分配。随机取样:比如,化学家试过抽取化合物的随机样本,医学研究的老鼠猴子也不能完全代表其物种。只需要一个方便取得的样本。随机分配:要求每一名被试被分到实验组的机会和分到控制组的机会相同。通常会用掷硬币或随机化数字表格等手段。聚合性证据:在瑕疵中进步如果所有实验都以同一种方式出现瑕疵,这种情况会降低我们对结论的信心,因为结论的一致性也许仅仅来源于一个特定的共有瑕疵;如果所有实验呈现出不同瑕疵,那对结论的信心会大增。不能过分argument,仅仅因为有瑕疵就否性了结论,因为即使没有瑕疵也很可能导致同样结论。(比如烟草公司常试图误导公众,暗示吸烟导致肺癌的结论只基于个别研究。相反,支持者结论的是很多聚合性证据。)例如,流行病学调查(涉及人类的现场研究,目的在于寻求某一疾病与环境地理因素的关联)结论常是相关性的,变量之间虚假相关可能性很高;实验室研究能被高度控制,但实验对象往往是动物而非人类;临床试验能在真正医疗环境中使用人类作为被试,但仍有像安慰剂效应和医疗团队的期望效应等控制问题。三种方法都有缺陷,但如果来自不同方法的数据能聚合,就能做出有说服力的结论。研究思路1、 先用个案研究提出假设2、 用相关研究确认变量之间是否真正存在关联,而非巧合。3、 证明了变量关联后,用实验法对相关变量操纵,以找到因果关系。例子:1、 一些心脏病医生在病人行为中发现一种稳定行为模式,包括时间紧迫感、飘忽不定的敌意等。通过对少数个案观察提出“A型人格”想法。2、 研究者发展和检验了A型人格的操作性定义,然后大范围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A型人格和心脏病的相关性。3、 然后研究工作就变复杂了。研究者用复杂相关技术来搜寻潜在第三变量。由于行为模式和其他传统心脏病风险(如吸烟、肥胖)存在相关,因此A型行为和心脏病可能有虚假相关。在统计上排除其他变量后,A型行为模式和心脏病之间仍有关联。4、 最后,对变量进行操纵来证明因果关系。一些研究用动物作为被试;另外一些研究用心脏病患者做被试。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接受咨询,帮助他们避免传统心脏病风险行为(如吸烟和吃高脂肪食物),另一组在接受咨询同时,还接受一个减少A型行为的训练。三年后,发现接受A型行为辅导的病人心脏病复发少很多。假设被初步证明。5、 最近研究表明,将A型行为与心脏病之间关系说成是整体性的显得过于简单化,因为只有该概念中特定成分(如对抗性敌意)才与心脏病有关联。总统巧合:考虑到一个人几十年生命中人际交往和各类事件的复杂性,在一个包含成千上万事件的样本空间里,找到一些相同点是非常容易的。心理学实验能推广到“真实的生活”中吗?可以!1、 大部分心理学实验是“基础研究”,要验证心理的机制与原理,原理是普遍适用的,因此不一定要求“自然”的实验环境。一些实验属于应用型研究,是要把研究结果直接用于特定环境。这种情况下,样本的随机化、实验环境的代表性显得尤其重要。但大多数心理学实验不属于这类型。2、 “大二学生问题”:大二学生在大量心理学研究中做被试,可推广性受质疑。反驳:1、这种质疑不能说明研究结果无效,只是需要更多研究来证明可推广性,不必完全否定。2、许多研究的是非常基本的原理(如视觉系统),没理由相信视觉系统的基本构造与被试样本的人口分布特征有关。3、许多研究结果得到了不同条件的样本下的重复。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被试预测两盏灯(一红一蓝)哪个会亮。实际上,70%红亮。被试逐渐发现红色多亮一点。通常,为了使他们的预测百发百中,被试会在红蓝灯之间换来换去,而极少意识到,如果放弃对百发百中的追求,预测会更准。原因:假设全按红灯:100*70%=70;假设被试以7/3比例按灯:70*70%+30*30%=58有30次没按最佳行动概率决策!导致正确数从21→9现实例子:一些临床医生相信,他们的经验应该可以提供额外的“洞察力”,从而得以做出比定量数据更好的预测。实际上,他们的预测比依赖公开统计信息的预测要差,因为放弃了“最佳行动概率”。

关于序言的几句话

序言不长,短短两页。彭凯平的语言很有特点,试举几例:“矛盾、怀疑、迷惑甚至气愤”“直觉、经验和常识”“研究、证据和知识”“研究、发现和知识”“思考、分析和解读”“常识的、朴素的、直觉的”的分析与思考“科学的、严谨的、心理学”的分析和思考对“经验、常识和直觉”,产生“怀疑、挑战和批评”“个案和例子”“随机性和主观性”“数据和总结”“概率性、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会受其他随机事件的影响”“描述和预测”“下功夫,花时间”我准备把彭教授当成我个人的“并列结构之神”

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首先,我们要明白,心理学如果要像物理、化学一样,称得上是一门科学,那它就要满足科学的要求,这些要求是1. 可以证伪2. 知识是公开的3. 系统的实证主义#问题分类在我看来,所有的理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描述性的,比如:地球是圆的,所有的天鹅是黑色的;还有一种问题是涉及因果的,形式是A引起了B,比如吸烟危害健康。显然第二类问题比第一类问题复杂,因为它多了一个因果的存在。#关于证伪不管是第一类理论还是第二类理论,都要满足可证伪的要求,也就是说,提出的理论一定存在反例,理论不能包含所有的情况!由此得出,“辩证法”不是科学!#关于公开性一个理论是科学的,一定还要经过别人的检验,如果一个人的理论别人都不能知道,不管有没有用,它都不是科学。所以科学和有用是分开来的,有用的不一定是科学,特别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个人经验,如中医。一些名医就是靠自己的行医经验治好了许多病人,当然并不是说个人经验都是有用的,它还要满足一些条件,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系统的实证主义证明一个理论是正确的,一定需要正确的方法,这就是随机分配+操纵变量+重复验证的控制实验,所以个人经验虽然不能称作科学,但是要证明它是对的,还是需要控制实验,不然,它就毫无用处。#关于因果我们在得出一个因果关系的结论时,一定要注意,1.两个变量可能只是相关,存在第三变量 2.因果关系的方向存在错误。#关于概率实际上,心理学上的理论大部分都是概率性的 ,这是跟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最大的区别,这也体现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人的复杂性。在目前的科学发展下,我们不能考虑到各种因素,所以只能给出概率性的理论。所以,“隔壁老王”等等的个案就对结论就没有影响了,即使小概率也是会存在的。#概率给我们的启示我们人类很难接受不能确定的事物,因为不确定的东西让我们丧失安全感!而心理学说的大部分都是不确定的事物,概率只有在大样本的情况下,才能预测事物,如果只是个例,谁也不能给出确切答案,所以人们面对概率的选择往往不知所措。这种情况下,最优的方法是选择大概率的事件,如果可能,就提高选择的次数。可惜人生只有一次!

期待将来会读第二遍,现在功力尚浅

这本书越读越吃力,到后面一半处基本有点读不下去了。并不是书的内容不好,对于获得一片赞誉的心理学入门书籍,一定是好的,但是对于我目前来说,超出了我的阅读能力。只能说对于科学,以及心理学有了一个纠偏。科学最重要的原则是可伪证性原则,科学不拒绝犯错,完美的或者绝对的理论是伪科学。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对此误解非常深。心理学很多术语来源于生活,却不同于生活中的定义。读不下来,说明我现在的思考能力偏弱。再者和目前的工作生活无多少交集之处,所以更是静不下心来读。期待未来会进行再次阅读。

对本书94页“飞机弹孔”问题的引申思考

《对“伪心理学”说不》一书中提到一个故事:某飞机分析师一直试图通过分析飞机被击中的弹孔分布来确定飞机哪个部位需要加固,他最后决定是——加固没有弹孔的地方!理由:子弹袭击机身几率均等,若一架飞机能够返回则表示中弹位置不会对飞机造成致命伤,而无单孔的地方则都是要害。(P94)不少经济学学者都关注大饥荒对健康的影响,多使用CHNS(中国家庭健康调查)或Census(人口普查微观数据)进行研究。研究饥荒对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分析1958—1961年出生群体健康状况入手,而问题在于这个群体就像“返航飞机”一样存在样本选择问题。大饥荒年代,很多女性绝经闭经、男性无法晨勃,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出生的孩子极有可能是“基因超好”、“先天超健康”的孩子,这就会完全扭曲我们的研究。我有两点想法:1,有关现实与理论(社会政策与实证研究)之前在微信群里和老师以及诸位同门交流过“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读完此书我深感两者之间的鸿沟。我们细致严谨的分析数据(飞机),带入模型加以研究,但最终的结论极有可能是——“加固弹孔较多部位”。这样做出的政策建议极有可能与“应然”恰恰相反,这可能也是学者(理论家)一直饱受民众诟病的原因之一。2,卫生经济学研究抛开“大饥荒对健康的影响”这一主题且不提,我给老师提到过我在学术搜索引擎上搜索“对健康的影响”关键词搜到数十篇《XXX对健康的影响》的CSSCI论文。在我看来,不同年龄段的样本都具有“返航飞机”的特性。例如“20—30岁群体”可能是“10—20岁群体”淘汰早夭者以后的结果,而“30—40岁群体”可能是“20—30岁群体”淘汰早夭者的结果。以此类推,而年龄段越高,“淘汰”机制越明显。在我看来,所有调查数据中70岁以上甚至60岁以上的样本都可能是潜在的“优质基因”者。但同时又存在这样一个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生理机制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当一个包含各个年龄段的数据库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就会有“老年群体身体弱化”、“老年样本是经过筛选后的优质体质者” 这两个相互交织的矛盾的因子。但是种种实证研究中,不少学者都是简单的“控制住”年龄因素,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比较武断,细细琢磨其实问题也很大。我现在担忧,我们的健康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研究是否也会得出“弹孔多处加固”这种颠倒的政策建议?

《对伪心理学说不》第一阶段任务,摘抄20句。

报名活动ID:周游第九期悦读活动链接地址: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第一阶段任务,从原文中摘抄20句第1句:任何人想要理解心理学,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意识到心理学的首要特征——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P8)感悟及喜欢的原因:当下,心理学是个热门的话题,书店里,各种心理学书籍让人眼花缭乱,电视上,各种心理类节目层出不穷。心理学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但又如此庞杂。到底什么才是心理学?这句话给出了我们认识真正心理学的最基本途径。心理学是科学,它不是弗洛伊德、不是星座算命、不是咨询、不是催眠、不是哲学沉思,它是科学。第2句:当公众面对真实性可疑的科学发现时,一个屡试不爽、颠扑不破的标准就是,考察这些发现是否在得到认可的科学期刊上发表过,以及是否经过了同行评审?(P13)感悟及喜欢的原因:对科学发现真实性验证的基本方法和最低标准。也是作为普通人常常会忽略的方法。很好的提醒。第3句:科学理论的表述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从中得出的预测有可能被表明是错误的。因此,对某理论的新证据进行评价,必须使新的数据具有证伪该理论的可能性。这项原则通常被称为“可证伪性标准”。(P23)感悟及喜欢的原因:初读这句话时觉得不好理解,为什么科学理论的表述要去“证伪”,但读了随后的“敲门节奏理论”,就更能明白可证伪性标准是如何起作用的了。第4句:在科学中犯错是正常的,对于科学进步来说,真正的危险是人类有一种固有的倾向,即避免让其信仰暴露在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情境之中。(P33)感悟及喜欢的原因:能够坦然面对错误,敢于证伪,才是科学的态度,才能真正促进科学的进步。第5句:在科学领域里,定义一个概念靠的是一系列操作,而非单独的行为事件或任务,意识到这点非常重要。(P43)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科学不是想当然,它应该是用数据和操作来说话。第6句:一些人可能会很不舒服地发现,包括心理学在内,没有任何科学可以对本质主义问题做出回答。(P55)感悟及喜欢的原因:总是试图得出本质主义问题的答案,这常常是造成我们对科学误解甚至被伪科学蒙蔽的重要原因。第7句:安慰剂效应是指,无论疗法是否包含了有效的成分,人们都倾向于报告任何疗法都对他们有效。安慰剂效应的存在,催生了许多关于疗效的见证叙述,致使对一种心理(或医学)疗法效果的证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原因就在于,无论治疗手段是什么,安慰剂效应都会使人们提出证实其疗效的个人见证。(P82)感悟及喜欢的原因:曾经相信星座、生肖、血型什么的预测吧?读了这句,是不是就了解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安慰剂效应呢,明白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占星还挺准的了吧?第8句:对大多数人来说,见证证据就是一种格外生动和鲜活的信息,因此,人们在验证某一心理学主张的合理性时,会过度依赖这类证据。事实上,理论主张是否合理,是不能用见证叙述和个案研究的证据来判定的。(P82)感悟及喜欢的原因:想到了很多电视台、电台、报纸上的药品保健品等的广告,往往都是以“病人现身说疗效“的形式出现,而的确也有很多人,为此就深信不疑,而实际上,疗效到底怎么样呢?暂不说很多广告的虚假性,即便那些病人是真的,也不能据此就断定自己用了就一定有效,对吧?第9句:安慰剂效应是指,无论疗法是否包含了有效的成分,人们都倾向于报告任何疗法都对他们有效。安慰剂效应的存在,催生了许多关于疗效的见证叙述,致使对一种心理(或医学)疗法效果的证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原因就在于,无论治疗手段是什么,安慰剂效应都会使人们提出证实其疗效的个人见证。(P82)感悟及喜欢的原因:曾经相信星座、生肖、血型什么的预测吧?读了这句,是不是就了解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安慰剂效应呢,明白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占星还挺准的了吧?第10句:两个变量之间仅仅存在相关,并不能保证一个变量的变化就会导致另一个的变化,也就是说,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P95)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由本章举到的例子,我也想到了国内的择校风,从幼儿园开始,无数家长就挤破了头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往那些“名校”,似乎只有进了这些学校孩子今后才一定能更好的发展,但“名校”与“好的发展”之间是仅仅存在相关,还是存在因果关系呢?读了本书,应该不难想到的。第11句:事实上,很多科学领域的进步靠的都不是某一个突然的突破,而是由一系列构不成重大影响的停顿及前进之间的反复所组成的。(P139)感悟及喜欢的原因:了解了科学的进步更多的是渐进整合模式而非跃进模式。第12句:科学总是遵循关联性原则,其特点在于众多个体的参与,而对这些个体的贡献进行评判的标准,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加深了我们对自然界的了解。没有哪个单独的个体能够依靠其特殊地位来主导讨论。……相比之下,伪科学经常认为特定的权威和研究者才有接近真理的“特殊”机会。(P140)感悟及喜欢的原因:了解了科学与伪科学的一个重要区别。第13句:聚合性证据原则描述了心理学上研究结果是如何被整合的:没有一个实验是可以一捶定音的,但是每一个实验至少都能帮助我们排除一些可能的解释,并让我们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向前迈进。(P156)感悟及喜欢的原因:对聚合性证据原则的简要总结。第14句:任何一个特定行为都不是由某个单独的变量引起,而是由许多不同的变量共同决定的。认定变量A和行为B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并不意味着变量A就是引起行为B的惟一因素。(P157)感悟及喜欢的原因:学会更全面的看问题,摒弃单一化、绝对化思维。第15句:问题在于,社会越复杂,人们就越需要概率思维。如果一个普通人想要对生活其中的社会有一个基本的理解,那么,他至少应具备统计思维这一最基本的能力。(P172)感悟及喜欢的原因:再次提醒统计思维能力对我们的重要性。第16句:尽管很多科学家都真诚地希望一般大众能够知悉和理解科学知识,但有时对一门学科的精通依赖于对某些信息的掌握,而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又只有通过正规的学习才能实现。(P182)感悟及喜欢的原因:想要对一门学科比如心理学了解得更多,就静下心来按部就班地深入学习吧!第17句:……公平世界假设,它是指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公平的世界里,在这里每个人都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P190)感悟及喜欢的原因:愿意相信世界的公平让我们心存美好,能看到事件发生的偶然性让我们更加理性。第18句:如果人们真正理解了巧合的含义(一个偶然发生的令人不可思议的事件),他们就不会落入陷阱去寻求系统的、非偶然性的解释。但事实正相反,对很多人来说,巧合是需要偶然性以外的原因来解释的。(P192)感悟及喜欢的原因:巧合是一种罕见匹配,它是会偶然发生的。不必去寻找更复杂的解释。第19句:在试图解释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同时又拒绝承认偶然因素的作用,实际上会降低我们对现实世界的预测能力。在某个领域中,承认偶尔因素的作用意味着研究者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即我们的预测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预测中总是会犯一些错误。但有趣的是,承认我们的预测达不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度,实际上反而有助于我们提高整体预测的精确性。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儿矛盾,但是事实确是如此:为了减少错误就必须接受错误。(P196)感悟及喜欢的原因:“为了减少错误就必须接受错误”,说得太好了!不要去追求什么百分之百、十全十美,接受那些生活中的不完美、不如意,带着它们勇敢前行!我们可能不会收获到那个完美的自己,但我们一定会收获到那个不断成长的、越来越好的自己!第20句:个人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也包括一些菜谱式知识)的区别并不在于有没有菜谱式知识。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科学心理学总是力图通过实证方法检验菜谱式知识的有效性。(P222)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的确,人人都是心理学家,每个人都有一套关于人类行为的理论。但本书探讨的是科学心理学,虽然书名是《对“伪心理学”说不》,但说“对‘伪科学’说不”也未尝不可。

一本让你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好书

  第九期悦读活动 《向伪心理学说不》书评   报名ID:古墓派流鼻血夫   又到了群活动交稿的时间,这次是正好赶到截稿日当天才开始动笔,因为没有一点思路。  昨天无意当中,把悦读群第十期的《拆掉思维里的墙》拿来先翻阅了一下。开头的几个例子却让我有些难受。这种难受的感觉应该说是拜《对伪心理学说不》所赐。  当然,《拆掉思维里的墙》全书还我还没看完,不应该这么早对这本书做出不适合的评价。其实书中开头所说的应该将金钱投资于自己未来成长而不是投资于享受安逸生活的观点我完全赞同。  但是书中的一些案例则让我有些失望。巴菲特没买房、马云没买房、马化腾没买房,就证明买房一定是错的么?  我想,不会有任何人会对自己的孩子说,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乔布斯都辍学了,孩子我建议你还是辍学创业得了。  看完了这几个案例,我不禁想,喜欢拆墙的古典老师恐怕是深陷用小概率事件说事儿的思维高墙而不自知罢了。  而且从个人经验看,就买房这件事来说,你我身边,因为错过中国房地产市场上涨大潮,持币观望再也买不起自己心仪住房而扼腕兴叹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好了,牢骚就发到这里,否则会有人说我是在提前交第十期的作业了。  以下是关于《对伪心理学说不》的读后感受,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感触良多。  批判性思维:看完《对伪心理学说不》之前,我很少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一本书,说白了就是看什么书都觉得书里的观点是正确的,即使看两本观点完全相左的书,看完后我也会得出两本书彼此正确的结论。不能说我现在所有的观点都来自于《对伪心理学说不》这本书,但是的确在读完了这本晦涩难懂的书后,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问自己更多的为什么?2、可证伪性:“心理学的首要特征——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科学知识在没有提交给科学团体、接受他人批评和验证之前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些被认为隶属于特定个体思维过程中、不可接受他人审查和批评的“特殊”知识,永远都无法获得科学的地位。”我的理解是,当你抛出一个观点的时候,最好有大数据作为支撑。反之用小概率事件说事儿,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你是伪科学、伪观点、伪命题,或者身在墙中不知墙。   3、节省原则:“所谓节省原则就是说,当两种理论拥有同样的解释效力时,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个比较简单的理论。”想起了我的母亲,小时候她总是这样管教我:“又咳嗽了吧,告诉你少喝饮料,你就不听。”希望以后教育我女儿的时候尽量少用“节省原则”,做个复杂爸爸。   4、概率:从来没意识到自己的思维里有“赌徒思维”,看了书之后觉得很可笑,没办法,书里也说了:“概率推理可能正是人类认识的阿克硫斯之踵。”谁让我是人类呢!   结语:不想写太多,但是绕来绕去又回到了开篇。   我认为巴菲特之所以成为了巴菲特,是因为巴菲特的身体里有若干个巴菲特,如:执著的巴菲特、敏锐的巴菲特、果敢的巴菲特、坚强的巴菲特、理性的巴菲特、审慎的巴菲特、博学的巴菲特......诸如此类,再和幸运的巴菲特一起共同成就了今天的巴菲特。   我不知道,在这些因素里,不买房的巴菲特能占多大比重。   如果你无法告诉我的话,我想拆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最近读得最让我震撼的一本书

最近读得最让我震撼的一本书,书中有些观点能和我产生共鸣,有些观点让我以新的视角思考生活。书中解释了什么是“不可证伪”,生活中所有不可证伪的观点和理论基本上都是忽悠人,真是醍醐灌顶啊,书中举了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不可证伪。一个人发明了一种治疗顽疾的方法,如果一个病人经过他的治疗康复了,他就说:“看,我的方法是管用的”,如果治疗无效死亡,他就说:“不是我的方法不好,是他已经病入膏肓了”,总之,他总有合适的理由开脱,这就是不可证伪。相关和因果的观点和我产生了共鸣,相关的关系不见得是因果的关系,还有就是谁是因谁是果?举个例子,之前总听别人说:爱看书的孩子都很聪明,所以我一直想引导齐齐和笑笑看书,尤其是齐齐,但是多次失败以后我反思:他可能看不懂所以不爱看,那到底是爱看书的孩子聪明呢,还是聪明的孩子爱看书呢?这是一个亲身体验的例子。还有一个观点是选择性偏差,举个例子简单明的例子,因为医院里死亡率最高,所以医生是没用的,拆除医院赶走医生。呵呵,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概率和偶然的分析,很精彩。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观点:“XXX又吸烟又喝酒,还能活90多岁,所以寿命是老天决定的和生活习惯没有关系”。这是典型的试图以个例来劝说别人的例子,这种个例不能代表整体。还有就是在电视上常见的“自从用了这个药,腰不酸了,腿不疼了。。。。。。”,骗子企图用生动鲜明的个例来打动人心,但是我们思考和判断的时候更应该用数据做依据,直觉往往是骗人的。这本书值得再读。

当我们说心理学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读《对"伪心理学"说不》

心理学,似乎从来没有像当下这么热门过,随便走进一家书店,都可以看到大量打着心理学旗号的书。星座、色彩、催眠、读心术。。。可是,这些都是真正的心理学吗?当我们在谈心理学的时候我们都在谈些什么?而真正的心理学家们,他们又在说些什么?《对“伪心理学”说不》这本书是心理学很好的入门导论,作者用不晦涩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批判性的思维,说明了什么是“伪心理学”,什么是心理学,判断的方法。书中对重要的理论有许多案例补充,每章之后都附有小结,对于理解归纳很有帮助,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阅读。本书不仅仅适用于心理学,全书其实从基本面上科普了科学的定义。什么是心理学?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判断标准其实和什么是科学大同小异。可相比起物理学之类的其他学科,大众对于心理学的鉴别程度远远低于我们的想象。究其原因,心理学的出生历史恐怕脱不了干系,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不过短短一百多年,大部分人提到心理学,甚至会对于它属于理科感到惊奇。此外,出于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许多人对于读心、催眠都有着无限的期待,电影电视剧里对于此类剧情的夸大更是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期待。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状态的普遍,又让大众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了不切实际的想象,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种偏见恐怕并不少见。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伪心理学庞大的产业链也在混肴视听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是20多年来已再版到第8版的本书最重要的意义所在,正本清源。书里的各种总结已是十分到位,还是整理下看书过程中的笔记和摘录吧。P.S:其实更喜欢中文版上一版的名字《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不及此版的吸引眼球,却是更符合书的精髓。笔记和摘录整理:P32:“科学家们发现,可证伪性原则的一个最具解放意义和最有用的启示是:在科学上,犯错并不是罪过。”关于这一点,可以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认错误,无论何时何地,都很重要。P35:“科学知识的力量并不是来自于科学家的德行,而是源于他们不断交叉检验彼此的知识和结论的这一社会过程。”P41:“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消除我们认识中的错误。”这让我想起美国的民主体系,体系也好,科学也好,都难以完美,重要的是自我纠错的能力。P58:“正是预设偏见和非操作性的本质主义态度,让人们认定他们“就是知道”思维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种态度使大多数人的直觉心理理论无法证伪,因此完全无用。也正是这种态度说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科学心理学!”预设偏见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也常常是有害的。人们一旦预设了某种立场和观点,总是能找到支持该立场和观点的证据,反之亦然。不设预设立场,反复多方面思考观察,才是有效的思考。P81:“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在心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早期阶段是有用的,因为此时,寻找有趣的现象和待研究的关键变量很重要。”“但在研究的后期,当对理论进行检验之时,个案研究就毫无用处了。”个案研究是鉴别伪心理学甚至伪科学的利器。弗洛伊德的理论最大问题就在于此。P122:“历史一再证明,(通过让科学家解决特殊的实践性问题而)试图控制科学发展方向只能阻碍发展进程而非促进。”无为之用,方为大用。P139:“事实上,很多科学领域的进步靠的都不是某一个突然的突破,而是由一系列构不成重大影响的停顿及前进之间的反复所组成的。”跃进模式在科学发展的最初或许常见,但随着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和精神,跃进模式在现今的科学中已不太可能出现。好比几百年前更容易出全才,精通一个科目越来越不容易,成为全才也会越发困难。P160:体制-压力理论,感觉就是《秘密》之类讲吸引力法则的书的依据和源头。但仍旧认为吸引力法则是伪心理学,不可证伪,不可重复验证。P163:“没有一种单一的原因可以单独解释犯罪事件。犯罪行为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部分是环境因素,部分是个体因素。”想到天朝的很多案件,如夏俊峰案。死刑前铺天盖地的同情和死后突如其来的质疑,都是单一性原因解释产生的谬误。

一读再读

这本书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的第8版翻译版。第7版的时候,杨中芳老师主持出版,译作《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当时就是心理学专业十分推崇的读物。这个版本的翻译更为顺畅,读起来更舒服。

强力推荐

这是本书名,英文全名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有个很哗众取宠的中译本名字《对伪心理学说不》。昨天花了一个晚上过了一遍,看的很爽。我比较喜欢这本书的第四章《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安慰剂效应和了不起的兰迪》,第五章《相关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第六章《让一切至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和第十章《人类认识的阿喀琉斯之踵》,第十一章《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其他几章也都很不错,只是文字太严谨苦涩了,我认为那些文字是本书的精华,但是我还是更喜欢那些形象的章节。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觉是震撼性的,所以我也向大家强力推荐,我从书中提取了一些例子,加上我想到的几个,如果你对下面的这些说法有5个以上是坚定相信的话,本书肯定也能给你带来震撼的阅读体验。1. 我老家有一对夫妇,坚持要男孩,结果生了三个女孩,他们坚定的要第四个,因为前三个都是女孩,第四个是男孩几乎毋庸置疑。2. 姚明同学在NBA赛场上,如果连续投中,手热了,后面的投球得分的概率非常的高。如果连续失手几次,后面丢分的可能性也大,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足球。3.盲人听觉敏锐。4.张小炒同学炒股N年,总结的规律是基本是在亏,但是他依然在总结完规律后买了一只股票,因为小炒同学对那一只股票非常熟悉,内部信息,外部分析,走势预测,绝对没有问题。5. 38位已故的美国总统中,有三位死在同一天,更要紧的是,他们都死在建国日,7月四号,不能说这是巧合,这是上帝对一个信仰他的国度的国民的眷顾。6.美国亚利桑那州因呼吸道疾病死亡的人数是其他州的两倍,这说明了该州肯定会有诱导呼吸道发生疾病的因素,不管是空气还是水或者其他东西。7.私立学校的成绩和升学率都高于公立学校,这说明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要高于公立学校。8. 接受心理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治愈率低于没有接受心理治疗的,这说明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的恢复无益,反而有害。9,某人的妈妈或者阿姨吃了某个中药,多年的XX顽疾被治愈了,这个中药的疗效是必然存在的。10. 路人甲驱车十公里送他的朋友路人乙上飞机,飞行旅途400公里,飞机场分别时,路人甲对路人乙说:一路顺风。路人乙飞机出事的概率要高于路人甲驱车回家途中出事的概率。书中还有好多的例子,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了。书中有句话:许多让我们确信无疑的理论,其事实基础竟如此的脆弱。


 对伪心理学说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