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竞争力》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快乐竞争力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300149295
作者:[美] 肖恩·埃科尔
页数:198页

快乐与成功的关系?—读The Happiness Advantage《快乐竞争力》

"多亏前沿的科学研究,我们现在认识到,快乐是成功的先锋,而不仅仅是结果;快乐和乐观实际上能提高业绩和成就,让我们获得竞争优势,我称之为“快乐优势”。 Thanks to this cutting-edge science, we now know that happiness is the precursor to success, not merely the result. And that happiness and optimism actually fuel performance and achievement—giving us the competitive edge that I call the Happiness Advantage.”—Shawn Achor (肖恩·埃科尔)对大多数人来说,职场不是一个考虑快乐的地方。领导和上司们多数会赞赏那些把大多数精力放在辛苦工作上的员工。他们通常用更高的职位和收入来激励员工,而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会被认为是通向成功路上所不可避免的。他们一般不太关注自身是否快乐,也不太关注员工是否快乐,很少愿意看到员工在工作之余做一些让自己快乐些的事情,比如在工作间隙,锻炼和活动一下身体,到室外走走,为网络上一个有趣的短片和同事一起哈哈大笑一番。这些行为往往有“不务正业、工作不认真”之嫌。而大多数员工则认为,只有自己工作达到一定成功,才能够获得快乐和幸福。快乐更多的时候是作为成功之后的一种奖赏,是一种奢侈品。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为了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工作上,快乐经常是首当其冲被牺牲掉的。“只有成功,才能快乐”,这是现代社会流行的信条。近年来,越来越多积极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当一个人越快乐,越会容易成功,而牺牲快乐去换取成功,却反而大大降低了成功的概率。这是哈佛幸福课的首席助教,在他2010年出版的书 The Happiness Advantage (中文简体版《快乐竞争力》)里所专注于讨论的问题。肖恩认为快乐可以重塑(retrain)我们的大脑,使其变得更有创意、活力、效率,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从而使我们更容易成功。作为哈佛新生的辅导员和16门课程的助教,肖恩有机会在1600名本科哈佛学生身上验证了以上的观点。同时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的7个法则,帮助了很多哈佛学生,使他们变得更有效率,更能发挥潜力。接下来肖恩所做的,是全书最大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他走出了哈佛校园,成立了一家小型咨询公司,到世界各地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传播和验证这7个法则。时值全球经济衰退之际,很多机构受到重创,这些机构的人们迫切希望利用积极心理来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肖恩给这些机构的领导和管理层以及员工讲授这些法则,结果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大家可以在书中看到很多的例子。例如,在2008年肖恩给毕马威 (KPMG)会计事务所250名管理人员做了3小时的培训。培训一周后的测验证实,当员工开始实践7条法则后,他们感到压力显著减小,变得更快乐、更乐观。为确定这种改变是否持久,4个月后,肖恩重访了毕马威, 发现之前参加过培训的人员生活满意度(工作生产力和业绩最重要的预测指标)和工作效率都明显增高,而压力却减少了。统计分析显示,这些积极效应源自上次的培训。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在1991年出版的 Learned Optimism (中文简体译本《学习乐观》、《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这本书中,提出乐观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并在和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合作中得到了验证。在企业界,肖恩的尝试比他的前辈又往前走了几步。以下就是他所提出的7个法则,每个法则都有科学研究实证支持,并且经过多重检验证明有效。在这里我对每个法则做了一些简单的概括。1. 快乐优势 (The Happiness Advantage)积极大脑比中性或消极的大脑更具有生物优势,里面介绍了几种方法,让我们重塑大脑,使其变得更为积极,以提高效率和业绩。增加快乐的方法,包括冥想、锻炼、做好事、感恩等,在The How of Happiness (简体中文译本《幸福多了40%》)这本书中有更为具体的介绍。 2. 支点与杠杆(The Fulcrum and the Lever)调整我们的心态(支点),可以给增加我们自我实现和满足的力量(杠杆)。3. 俄罗斯方块效应(The Tetris Effect): 我们的大脑有过滤器,只让最相关的信息进入我们的意识,其他的讯息就会被错失掉。比如,玩俄罗斯方块游戏上瘾的人,容易把世界看做是俄罗斯方块的组合。大脑容易陷入某种看待世界的模式,如果陷入消极模式,容易对很多好机会视而不见,而积极的模式,容易让大脑认出和发现好的机会。 4. 向上跌倒 (Falling Up) 谈论的其实是创伤后成长。这里引用了马丁·塞利格曼习得性无助的研究,面临逆境,人容易变得无助,通过使用ABCDE技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把悲观的解释形态改成乐观。5. 佐罗的圈 (The Zorro Circle) 控制感对我们很重要,而当面临挑战的时候,大脑会被情绪绑架,使我们变得无助。这个法则让我们首先关注小的,可以管理的目标,然后逐渐扩大圈子,最终重新获得控制感。 6. 20秒规则 (The 20-Second Rule) 我们的意志力有限,一旦意志力用完,我们常会做的是阻力最小的事情,比如早上不愿起床去做晨练,而是多睡一会儿。一下班,懒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个原则就是让我们减少建立好习惯的障碍,比如肖恩会穿着锻炼的衣服睡觉,这样一起床就去锻炼,减少了启动能量。相对于坏习惯则要竖立障碍,增加启动能力,比如肖恩会把遥控板的电池拿走,这样每次要看电视,需要装电池,很麻烦,久而久之就减少了看电视的时间。7. 社会投资 (Social Investment) 当面临挑战和压力的时候,不要躲入自己的世界,而是投资更多时间在社会支持系统上,这样做反而有助于我们向前进。每一个法则用一章的内容来介绍,肖恩一般会先用自己的故事引入一个法则,然后介绍背后的实证研究,再用他自己或是其他人的事例来说明这些法则如何运用,以及如何有效。这种写作模式,使得这些法则既可信又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这7个法则不仅在职场上有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可行的。我就发现”佐罗的圈”和”20秒规则”对鼓励我去锻炼特别有作用。本书另一个特点是肖恩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书中融入了大量他个人的故事,以及他在实践和验证这些法则时所遇到的人们的故事。在一个访问中,他坦言这点是受一位哈佛大学老师的影响,觉得故事更能让人明白道理。和他的老师,埃伦·兰格(Ellen Langer) 和 泰·本·沙哈(Tal Ben-Shahar) 一样,他也很擅长将枯燥的学术研究结果转译成大众的语言。这些特点使得这本书读起来很有趣味,很轻松。肖恩曾在2008年哈佛幸福课,上过“幽默”这一课的。和沉静内敛的泰·本·沙哈(Tal Ben-Shahar)相比,他比较热情洋溢和有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他最新的TED演讲,感受一下他的这种个人风格。如果你对积极心理学了解不深,那么这本书将会是很好的一个起点。因为他把大量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融入了其中,而且都是用比较口语化的语言表达,让人很容易理解。看完对积极心理学会有个大致的了解,并能找到在生活中实践的方法。如果你对积极性心理学这个领域相当熟悉了,可能会觉得很多书中的研究和结论是陈词滥调,那么我倒是觉得可以着重看看他个人是如何在企业界实践这些方法。不管你是领导或是员工,这本书可以让你换一个角度来重新看待职场工作的方式。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已经意识到快乐的重要性。比如,谷歌公司,为了让员工保持愉快的心情,提供了诸如综合户外运动中心、免费美食等福利。很多公司虽无谷歌的实力,但是能做一些让员工快乐的活动,对于提高生产力有很好的效果。比如湖州市里有家公司,规定员工每天下午3:30~4:30,集体来运动 (锻炼被证实会让人快乐)。如果你的单位没有这样的福利,也不要气馁,自己可以上心,每天留一点点时间来做做快乐练习。哪怕只是每天记录一下发生的3件好事,或是工作间隙到室外走一圈,或是中饭尽量和同事们一起吃,大家聊聊天。肖恩在书中证实这些都会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小英注:在原文中,我链接了很多相关的信息,由于豆瓣无法做相应的链接,所以很多信息会丢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这篇书评原文的地址看看:原文地址:http://www.wisdomsnack.com/868.html

大爱积极心理学

从Tal博士的哈佛公开课起就迷上了积极心理学。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是偶然,源自《正能量作者》林正刚的推荐,借回来才发现原来是Tal的助教肖恩!之前对肖恩印象不怎么好,因为公开课里他说话太快,太快,太快了。但看了他的TED和这本书之后,激起了我阅读他的原著的冲动。这种翻译过来的书我总是看不深,但这本书中的两个观点还是让我印象深刻。其一是每天写下三个感激的事情,这也是在公开课里反复提及的。恩,从今天开始。第二个是耳目一新的,所谓的“20秒”法则,比如把weibo, renren之类的从浏览器的bookmark里删去、不自动存储密码,让进入这些网站的时间超过“20秒”,那自然就不会总是想进去玩玩了。工作中想专心做一件事时,把其他容易分神的事情也运用这法则,相信也会有成效。我的自制力还是很可以的。一天花在社交网络、新闻上的时间也就半小时。嘿嘿,加油!!

快乐能与竞争并存,能用种方式两者兼得实在是难得呢

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绪难以控制。对领导对同事,难免会有冲突。这是本非常适合管理者读得书,内容也大多是告诫领导者怎样跟下属沟通,或者是下属怎样跟领导交流。书里的7种方式,对于刚看完,如果一条条罗列,恐怕是要照着书翻阅。随心,用心去做事情,努力向上,有好的人际关系。那么怎样去与领导和同事相处融洽,怎样看待绩效,如果用心读完,一定会有帮助。学了点小技巧还是很高兴的看过很多书,喜欢看书,第一次写书评,今后会坚持下去。

成功围着快乐转

对于我的读书效率这件事,我就不找什么借口了:我读书确实太慢!《快乐竞争力》是去年夏天开学的时候林正刚老师推荐的N本书之一,后来在其微博的正能量系列荐书中也有列及。讲得是如何提升幸福感,一个人要先觉得快乐了,才能更好的追求的成功的意思。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去追求物质财富,认为更好的物质生活意味着快乐,有时候以快乐为代价去追求经济增长,觉得成功在先,快乐在后。其实我们都错了。应该倒过来做。首先我们要怀着积极敬业的心态,快乐和乐观实际上能提高绩效激发成就,让我们获得竞争优势。全书分三个部分:1.人人需要快乐竞争力;2.7个快乐竞争法则;3.成为快乐竞争力的传播者。其实,书的精华有限。若无耐心恐怕翻几页便丢在一边了,一如我之前那样。可是,耐着性子看下去,你就会赞同作者浅显易懂的理念。举得很多例子,说得很多话,可能我们的耳朵早就听得磨了茧,但认真一想,事情确实就是这个样子的。你知道,也不是每本书都能像彼得·德鲁克那样啊...... 精华摘要:从异常值中学习。“如果我们只研究平均水平,那我们只能保持在平均水平上。”如果致力于减少不好的方面,你就只能达到平均水平,并彻底失去超越平庸的机会。“你可以永远研究万有引力,而不学习如何飞翔。”我们需要研究什么是有用的,而不仅仅研究什么是有病的。压力:“天生哈佛料”,这种高成就不仅是被鼓励出来的,更多的是被期待出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大脑表现最好的时刻绝不是消极悲观或心如止水的时候,而是被积极情绪包围时。当我们快乐时,我们的心态和情绪是积极的,我们会更加聪明,更有动力,也更加成功。快乐才是中心,成功围着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成功围着快乐转。”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把快乐分为三个可测量的部分:愉悦、投入和意义。而同时追求这三个部分的人才可能过上最充实的生活。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积极情绪的力量》:“拓展和构建理论”:消极情绪使我们的行动限制在搏斗或者逃跑两种选择上,而积极情绪则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使我们更善于思考,更有创意,产生更多的点子。 越是把自己的思想集中在糟糕的结果上,最终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这时候最佳选择是赶紧找到快乐。心理学家称之为“抵消效应” the undoing effect。积极情绪不仅能拓展我们的认知能力,而且能对抗压力和焦虑,并相应提高我们的专注力和发挥最好水平的能力。尽管我们做出重大改变并追求持久的快乐时人生的必需,但当我们深入观察这一过程是会发现,我们应该关注每一天的感受。 联系一项优势。研究表明,你在日常生活中越多使用突出的优势,你就会变得越快乐。“流动大象”的栗子。传递好事,奖励模范行为。积极互动和消极互动的比例必需达到2.9013.这意味着一个消极互动引起的减退效应<languishing effect> 必须要用三个积极评价、体验或者表达才能抵消。研究表明,把这一比率提高至6:1,团队可以表现出最佳状态。我们的外部“现实”远比我们认为的具有可塑性,它更多地依赖于我们看待它的双眼。专念。mindfulness大脑会按照我们对将要发生之事的预期来运转,心理学家称之为“期望理论”。与行为本身相比,我们对日常行为的心理定势更能决定我们的现实。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将心流定义为一种将经历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希斯赞特米哈伊认为,能包含心流的活动包含以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1.是我们想从事的活动;2.我们能专注于这个活动;3.有明确的目标;4.有实时的反馈;5.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6.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7.主管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最后期限”一词,是你能想到的最消极的词汇!当面临一个困难任务或挑战时,应该关注你将取得成功(而不是失败)的所有理由,这样你便给予了自己即时的竞争优势。“在困难任务中,具体而一致地专注于你的优势将产生最好的结果。”为什么成长心态会促进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动机。当我们相信我们的努力会有积极回报时,我们就会更加努力,而不是陷入无助境地。“创造快乐或者建构快乐”而不是时下流行的去“追求快乐” 。是我们自己的力量塑造出了我们自己的快乐。“你可以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但如果你不能发现它的意义,你就不会喜欢它。” 如果我们相信一个人的潜力,那么这种信念就会使潜力成为现实。20世纪60年代,麻省理工教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著名的关于人类动机的“双因素理论”(X,Y理论)管理者会采取其中一种。X理论认为:人们是因为薪水而工作,如果你不监督他们,他们就不会工作。Y理论的观点正好相反:人们为了内在的动机而工作,在没有命令时,他们会更努力,更好的工作,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从工作中获得了满足感。........结果表明,不管在为这些管理者工作前,员工的动机如何,他们一般都会变成管理者期望成为的样子。这就是实践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领导是什么样的,他的员工就会使什么样的........(所以亲们择业的时候,也要思量自己的上司是神马银啊!!!!) 我体验到的就是我想主意的事物。看不见的大猩猩(视频)实验。----无意视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我们倾向于忽视我们不在寻找的东西。事实上,根本没有幸运这样的事物,至少在科学的意义上如此。唯一的不同(也是 最大不同)是,人们是否认为他们是幸运的。如果心怀积极性,大脑就会对可能性保持开放。让你的大脑期待好的结果实际上会对你的大脑进行编码,当好的结果出现时大脑便能够认出它。记录好事情。 确保贯彻一项良好行为的最好方式就是使之成为一个习惯。理想的心态不是不关注风险,而是给予好的一面优先权。 跌倒,再爬起来。 逆境成长。 如果我们能把失败看做成长的机会,我们就更有可能获得成长。我们从选择中获得自由。 人们发现向上之路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如何看待他们手中的牌。“看来不是事件本身的类型影响创伤后成长,而是对事件本身的主观体验。”“事情不一定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但有些人能够在发生的事情中做到最好。”最成功的人不会把逆境当做绊脚石,而是将它看做是通向卓越的垫脚石。关键是当面临挫折或失败时,沉溺于无助感会让我们在垫子上摔到,而寻找机会之路则帮我们站起来。当我们选择一种使我们感到更糟的反事实时,我们实际上就改变了现实,使困难对我们的影响远比实际本应产生的影响大很多。把逆境转变成机会,是一种能力。有一种方式,可以帮我们看到由逆境通往机会的道路,即练习对ABCD的解释:A事件adversity;B想法belief;C后果consequence;D反驳disputation。请记住,总有第三条路,你的任务就是去找到它。成功的最大驱动力之一就是我们相信我们的行为有价值,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控制权。先思考,然后再反应。运用持续改进,运用佐罗的圈可以把小的变化转变成重大的结果。常识不等于日常行动。人类从生物学角度上看,很容易受习惯的支配,这是因为我们都“只是习惯的集合”,这样哦我们次啊能自动执行许多日常活动---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刷牙,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是上闹钟。习惯就像财务资本,今天形成的习惯就是一笔投资,它将在未来若干年内自动产生回报。 为什么意志力不起作用?我们越是努力的hold住,最终就越难做到。”许多不同形式的自我控制汲取的是同样的资源或自我控制力量,这种资源非常有限,所以很容易耗尽。“换种说法,即我们运用意志力越多,意志力就消弱的越多。 ”我们被强有力地、磁铁般的吸引到那些容易的、方便的、已形成习惯的事情上,要克服这一惰性尤其困难。 启动能量,是激发一项反应需要的最初火花。 使我们陷入麻烦的并不完全是走神的数量,而是我们太容易走神了。科技或许使我们更容易节约时间,但同时也使我们更容易浪费时间。 “分心,只是一个点击而已,它已经变成了阻力最小的路。”“启动一个积极习惯所花费的精力越少,习惯就越可能坚持下去。” 《选择的悖论》解释了提前设立规则是如何使我们从一连串消耗意志力的选择中解放出来的。总而言之,第一步,穿上你的鞋! “当我们遇到意想不到的挑战或威胁时,拯救自己的唯一方式就是紧紧抓住身边的人不要放手。”正如需要食物和空气一样,我们需要社会关系才能生存和发展。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感激能激起你自己作为一个有团队凝聚力的人的认同感。我们最有力量改变的人是我们自己! 首先改变你的行为,甚至你的面部表情和姿态,这会引起情绪的变化。

幸福快乐不在远处

幸福在哪里呀,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你的生活里。啥,你觉得幸福在彼岸?请问,你注意到了最近叶子几时绿的吗?请问,你注意到了最近那些花儿几时开的吗?请问,你还记得白米饭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那么恭喜你。如果,你无法回答,那么请看这本书《快乐竞争力——赢得优势的7个积极心理学法则》。如果你已经看过或者了解过积极心理学,你应该知道,不快乐是习得的,同样,快乐也是可以习得的。所以关键问题就是怎么习得快乐。那我们就要接着追问人是怎么学习的呢?人在学习的时候需要对注意力进行分配,我们把注意力分配在哪里,我们就学习到什么。我们注意消极的东西,我们学会了消极的思维,我们注意积极的东西,我们学会了积极的思维。而且,人的潜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如果20世纪拿到奥运冠军的运动员穿越到现在,可能连选拔赛都不一定过得了。同样,如果我们现在就掌握了快乐的理念和方法,那么慢慢地我们的思维方式还有我们的大脑结构都会随之改变。好,下面我要告诉大家我从书中获得的你也知道的常识。如果你能把常识变成习惯,那么快乐和幸福才会和你相伴。一、期待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期待一路游玩到西藏的过程而不是达到西藏的结果。二、做好事。同样,把注意力放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三、锻炼。爱好打篮球的人打篮球的时候感觉爽吧,因为有内啡肽产生了。……还想知道更多?看书去吧,实践去吧。

《快乐竞争力》读书笔记

《快乐竞争力》这本书是由美国哈弗幸福课的创始人shawn achor著作。该书首先讲述了快乐的心理为什么可以提高净竞争力,并且可以使用7种方式提升幸福的基准线。七种方法分别是:1、2.9013积极互动和消极互动对绩效的比例是2.9013,意思是一个消极互动引起的减退效应必须要用将近3个积极的评价、体验才能抵消。因此要快乐的,幸福的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冥想、期待、有意行善、向你周围的环境注入积极情绪、锻炼、消费以及联系一项优势来获得快乐的心态。2、潜能的“阿基米德定律”要最大化我们潜能的力量要基于两样东西:1、杠杆长度:我们相信自己拥有的潜能和可能性;2、支点的位置:改变心态,获得力量。3、积极的“俄罗斯方块”效应我们要我们的大脑在不同情境中搜寻和注意积极面,而不要陷入消息的“俄罗斯方块”效应来消弱我们的快乐和工作绩效。4、跟好的“反事实”当一件事情发生后,大脑会创造出“反事实”来帮组我们评估和理解事件的另一种场景。乐观的“解释风格”对我们的快乐和未来成功有着重要影响。5、成功的“内控点”成功的最大驱动力之一就是相信我们的行为有价值,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控制权。通过一次处理一个小挑战,慢慢向外拓展圆圈,我们就能够重新认知到我们的行为对结果有直接影响。通过完成内控点后,获得更多的控制力,在逐步向外圈扩张。6、关键20秒要改掉坏习惯需要众所周知的21天坚持外,最需要的是将坏习惯从阻力最小的道路移开,将最想要的行为和结果放置于阻力最小的路上。对坏习惯至少提供20秒的阻力,有助于改掉坏习惯7、“社会资本”最重要人在社会中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比世界上一切事物都重要。他会使我们的情感资源、智力和身体能量倍增,还能使我们更快从挫折中奋起,获得更多的成就。学习万这些心理学的快乐方法后,今后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1、4、5、6我觉得对我很有意义。

先快乐与先成功

书的前言里就告诉我们先快乐,后成功,也就是说快乐的情绪能够带来获得成功的条件,让我们能够更有效率更有激情更有动力的去做好工作,去享受生活。当今社会无论在什么行业都弥漫着这样的观点,先吃苦受累的去获得成功,成功后你会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更能体会到快乐。我不想否认的是成功后的确会带给我们一种快乐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很抽象的概念,不是一次放纵的大笑活着是什么欣喜若狂,相反真正成功的体验快乐是一种淡然和从容的满足感,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快乐或者叫幸福吧。但是更重要的一个观点是,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上,我们不能不快乐,相反我们是因为过程的快乐导致我们或者快乐的结果,这是一种更为正确的逻辑观念。走向成功的过程可以艰辛可以坎坷,可以曲折可以惊涛骇浪或者久历经险但是不可以不快乐,因为快乐可以坚持。7个积极心理学法则:1.接受快乐利用快乐的优势:冥想、期待、有意行善、向你周围的环境注入积极情绪、锻炼、消费(但不是物质上的)、练习一项优势2.支点与杠杆杠杆的长度——我们相信自己拥有的潜能和可能性支点的位置——改变心态,或者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很重要,相信你能提高这些能力更重要3.俄罗斯方块效应快速启动这一练习的最好方式就是记录每天在你的工作中、事业中和生活上发生的好事情。4.佐罗的圈把焦虑替换成有计划有意识的努力5.向上跌倒利用低谷树立向上的动力最成功的人会把逆境看做通往卓越的垫脚石6.20秒规则把变革的障碍最小化不要相信意志力的威力,它太有限了意识不到的分心让工作永远做不完把你想做成的事变成无法逃避的事7.社会投资人际关系越好,员工的效率就越高最具破坏性的人际关系互动就是忽视同事之间不必彼此欣赏,以诚相待最重要

成功学的又一力作

这本书我看了一半左右,浓浓的商业书籍的味道,在我看来,和其他成功学书籍没什么两样.这本书先是抨击只有成功了才会快乐的观点,然后说服我们要先快乐才能成功,所以我们为了成功要追求快乐,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追求成功呢,因为成功才能快乐.所以这也是所有成功学书籍的可笑之处:我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因为我想成功,我为什么想成功,因为我想改变自己?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普通人来说这本书几乎没用,因为你迟早会回到原点.不过对企业来说的话,这本书还是有它的价值的,因为他告诉企业可以快乐地剥削员工.为什么要让员工快乐,因为快乐能带来更多剥削价值.所以这本书在资本主义社会非常受欢迎. 而作者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大企业做快乐培训,不过会花钱搞快乐培训的也都几乎是世界500强,小公司为啥不做?因为公司老总会想:老子还没做大,还没成功,老子不快乐,凭啥让你丫快乐.那么对个人来说到底怎么样才能快乐,怎样才能成功呢?其实很简单,爱惜生命,对自己和身边的人好一点,多做你喜欢做的事.鸡血一点: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爱这个世界一句话:爱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

践行积极心理学 提升快乐竞争力

从本质上讲,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除了愉悦之外,还包括深刻的意义感和目的感,它包含着对当下的积极心态和对未来的积极展望。对于大多数人来,工作占去了每天三分之一的黄金时间,工作中是否快乐、是否能体验到活在当下、敬业付出的意义感和积极展望未来的目的感,不仅关乎个人生活品质和职业生涯,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团队及组织的成功及可持续发展。我们也许会认为,成功、薪酬或职位会带来快乐;事实正好相反,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工作、健康、友谊、社交、创造力和活力等几乎所有方面,快乐都可以带来成功。换句话说,快乐才是核心,成功围绕着快乐转。当我们快乐时,我们的心态和情绪是积极的,我们会更加聪明、更有动力;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清晰、工作更主动高效并勇于创新。相同外部环境下,快乐员工工作绩效更突出,职业生涯更成功;而面对不确定或迅速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快乐的组织则更加适应环境变化,更加能够可持续发展。既然快乐对个体和组织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获得快乐竞争力呢?其关键是要践行积极心理学。一、 积极情绪让我们更快乐相对于在工作中消极、被动乃至痛苦、焦虑的员工个体,体验到更多积极情绪的员工精力更充沛,对工作更投入、更专注,工作绩效更高,更容易形成积极情绪与高绩效的良性循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在《积极情绪的力量》一书中所言,让我们生机勃勃的积极情绪包括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和爱等10种形式。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无法有效控制外部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安排及时间节点,但是我们能够控制和调节面对工作时的情绪状态。敬业专注、喜悦热爱、自我激励等积极情绪能够让我们更加坚韧地应对工作压力,迎接工作挑战。除此之外,保持积极情绪还能够扩展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并相应提高我们的专注力和发挥最好水平的能力。相对于沮丧、焦虑、痛苦等消极情绪状态,我们在快乐、喜悦或宁静、专注状态时的思维更开阔、观察和思考问题更加具有清晰的洞察力,解决问题更加具有创造力。同时具备较高积极情绪的员工更加容易融入团队,并具备较强的组织归属感和组织承诺精神,与团队成员相处更加和谐融洽,甚至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积极情绪还能使我们以更加自信、充满希望与乐观的视角构建和追寻美好未来,使我们面对奋斗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更加坚韧、顽强,为了实现心目中的美好愿景而付出不懈努力。美国心理学家肖恩•埃科尔在《快乐竞争力》一书中指出,“在工作环境中即使最微小的积极情绪,都能提高效率、提升动机、创造力和生产率。”但是不管是在生活、工作中时刻保持积极情绪都是不现实的,消极情绪虽然往往让我们沮丧、压抑、痛苦或焦虑,但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剔除消极情绪。事实上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体验到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比平均大于3:1的临界点时,会引发我们欣欣向荣的快乐工作状态;积极情绪过低可能使我们陷于平庸生活的泥淖,而过高的积极情绪(数学模型显示其上限之比为11:1左右)则可能使我们脱离现实、甚至偏离生活正轨;由衷的适度积极情绪才能给我们提供奋发上进和欣欣向荣的旋梯。二、 积极心态让我们更快乐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积极情绪并非凭空产生,它来源于面对现实、活在当下的积极心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外部环境和事件本身对我们不产生影响,真正引发我们情绪反应及后续行动的是我们面对环境和事件时的心态。消极心态常常使我们面对繁重工作任务、较大工作压力时变得犹豫、退缩、被动和保守,使我们自我感觉缺乏面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和能力,由此衍生出焦虑、痛苦、无助等消极情绪。消极心态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源于人们忽视或忘记了与自我的联系,从主观上否定或不承认自己的能力或潜力。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埃伦•兰格所说,“孤独、厌倦、觉得自己能力不够,通常是因为缺乏与自我的联系。”积极心态则正好相反,它来源于对自我能力和个人价值的自信和确认。它鼓励和督促我们尽量发现和洞察自身优势及外部环境和事件的光明面,即对我们有利和有益的一面。消极心态使我们只看到工作压力和艰难任务,而积极心态则把其视为实现个人价值、贡献自身心血和智慧的非凡挑战,并善于运用自身突出优势去应对挑战。消极心态使我们沉溺于生活、工作中的消极面,把目光聚焦于自己、他人及团队的缺陷,造成与自我、他人及组织的疏离;而积极心态则促使我们主动与自己、与他人、与外部环境建立更加强大紧密的联系,获得充足的社会支持与工作中的社会联结。社会支持与社会联结通常赋予了我们安全感、归属感与目标感。社会支持与联结越多,我们越善于克服压力,越能体会到团队凝聚力并激励自己为组织愿景而奋斗,越勇于从挫折中奋起,感受到更大的目标感,并获得更多快乐与成就。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肖恩•埃科尔所言,“当我们的大脑总是搜寻和注意积极面时,我们就会从三种最重要的工具中受益:快乐、感恩、乐观……而不断寻找消极面则会让我们付出很大代价。它削弱了我们的创造力,增加了我们压力水平,降低了我们实现目标的动机和能力。”消极心态压抑和降低了我们的能力、破坏了我们的情绪;而积极心态则能够提升我们的能力,激发我们的潜能,带来快乐、自信、乐观等积极情绪与状态。三、 积极思维让我们更快乐如果说积极情绪来源于积极心态,那么积极心态则产生自积极思维。积极心态能够使我们以更加快乐、感恩和乐观的视角看待环境、事件和他人。当我们置身事外或生活在预期工作环境之中时,保持积极心态相对容易;但当我们面临严峻工作考验或遭遇未曾预料之变化时,我们是否还能一如既往保持积极心态呢?也许积极思维能够让我们做到这一点。积极思维的核心在于保持内控点。外部环境和事件千变万化,但我们任何时候都能够选择面对预期或非预期变化时的理念和思想状态,即拥有内心控制的能力。正如美国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所说,以我们自己为圆心,以我们能够真正控制的事情为半径画个圈,圈内即是我们的内控圈或影响圈;而与我们的利益息息相关,但我们暂时无法控制的事情则构成了外部较大的关注圈。清晰洞察自己的影响圈或内控圈,付出持续努力,我们就会逐渐扩大内控圈,影响和改变关注圈中的内容。心理学家发现,在生产率、快乐和健康上的收获与我们实际拥有多少控制力关系不大,而更多地与我们认为拥有多少控制力有关;换句话说,我们所体验到的世界更多地是由我们的心态和思想塑造的,内控圈的大小和拓展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积极思维而非单纯受制于外部环境。我们如果相信自己的心血付出是有价值的,任何时候都有工作改进的可能,那么我们就会拥有工作的内控力和内驱力,激励自己在自身能掌控的范围内持续进行工作改进与创新。而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在工作方面的授权很小,很多方面都是上级说了算,我们认为自己的工作成绩主要受上级、环境、团队等“外控点”或外部力量影响和决定,那么这种思维方式无形中就限制和削弱了我们的内在动机和自觉自愿地心血付出。感到有控制感,感到我们在工作中和家庭中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幸福感和绩效的最强大的驱力之一……而在工作中拥有内控感的信念能切实改变我们努力和工作的具体结果(肖恩•埃科尔语)。员工个体是否认为自己拥有工作控制感,除了与管理者的适度授权和企业组织分工有密切关系之外,其根本则取决于员工本人是否具备对自身工作及职业生涯主动负责、敬业奉献的积极思维。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那些最优秀、最有奉献精神的人最终都是自愿者……我们所有成果都呈现在外面,内心只有心血和付出。”那些拥有内控感的员工更加相信自己工作的价值,相信自己就是工作绩效和个人愿景的掌控者和创造者,因此更加会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付出心血。而正如科学表明的那样,当我们相信我们能做得更好,取得更多成就时,我们就真的会取得更多成就,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四、 积极行动让我们更快乐不管是积极情绪、积极心态还是积极思维,它们本质上都是我们看待或体验世界的一种主观视角或理念。我们无法不通过各种积极或消极、乐观或悲观、快乐或焦虑等主观视角来认识外部环境和事件,完全客观的视角是不存在的。积极视角和理念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清晰、主观能动性和内控感更强、让我们面对工作、生活更加自信而乐观。而积极视角或理念只有转化为具体的积极行动,我们才能真正收获快乐工作与丰饶人生。知道凡事要保持积极心态与真正做到完全是两回事。再好的积极理念都不会自动转化为积极行动,除非我们“逼迫”自己养成积极行动的良好习惯。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很容易受习惯的支配,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习惯的集合”。我们没有足够的意志力遇到每件事都提醒自己要积极思考、积极行动,而一旦我们通过日常努力把它变成一种习惯(比如每天记录“三件好事”,训练自己多关注生活与工作中的积极面与正能量;比如把“任何时候都有工作改进的可能”的内控感融入日常工作;比如主动专注投入工作,体验工作中的忘我心流,由此不断激发我们自动自发的工作热情 ),长期坚持就会在脑中形成积极心态、积极思考与行动的习惯回路,从而自然而然变成良好习惯。把积极行动贯穿于日常工作、生活,在收获丰硕工作成果的同时,也会使我们充分体验到自信、快乐、喜悦、感恩、乐观等更多的积极情绪和积极心态,正所谓“越努力、越幸福,越幸福、越快乐”;并在无形中把这种快乐竞争力传播给他人和团队,最终收获持续积极行动带来的更高绩效、更快成长、更大潜能发挥、更和谐的团队合作、更持续的组织发展及愿景实现。

笔记

2011年阳子毕业去厦门之前我们在海底捞吃了顿火锅。等位的时候阳子突然跟我说,觉得积极心理学挺管用的,自从浸染了幸福课之后自己的精神状态工作效率都更好了。那时候我大约刚踏入咨询的门槛,案例督导的时候学到的都是如何评估咨客的负面情绪和精神状况,当然评估完之后也会发现咨客自身的资源,赋能什么的。但,当时我真心就觉得积极心理学就像鸡血一下,打一针,好一阵,却不知能持续多久。于是,我自恋地不把风靡一时的幸福课放在眼里,朝着他冷笑几声,说,这不就鸡血么,真能有那么大功效?当然不可否认,我们都知道积极暗示,正向思考确实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可见的变化,但这些变化甚至是成功是否只是昙花一现呢?冷笑完之后,自恋如我也没有去深究.......于是2年过去了,阳子又从厦门漂回了帝都(虽然还没来得及再聚问问他积极心理学实践得如何了),圈子里耳濡目染了两年逐渐发现积极心理学真的成为了一种趋势,至少是国内EAP发展的一种趋势。这本书一个很棒的地方就是案例相当丰富:“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2010年1月发布的调查表明,只有45%的员工在工作中感到快乐,达2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2年《财富》和易普斯对中国企业高管人员的调查也显示压力指数达到了近七年以来的最高峰值。其实这俩则数据传递的信息差不多,但一个在说“快乐”一个在说“压力”,关注点一下就不一样了。“2008年12对KPMG250名管理人员进行了为期3小时的积极心理学培训。实验表明,这些法则确实在非常短期的时期内发挥了作用,相比没有接受培训的控制组而言,参加培训的审计人员自我报告的压力分数要低很多。...但是一旦‘蜜月效应’消失后,这些法则还能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吗?或者一旦工作压力增大,他们是否又会回到老习惯上?为了回答这一问题,4个月后我重返KPMG。不可思议的是,该研究的积极效应依然持续存在。”“伦敦出租车司机大脑中的海马体明显要比普通人的大,而这一大脑结构是专门负责空间记忆的。”所以在神经科学的领域,我们的大脑是可以被重塑的。“美国康胜啤酒集团报告说,公司在员工健身计划上每投入1美元,利润回报是6.15美元。”一旦ROI有确凿数据出来,一切都好说了。俄罗斯方块效应到我这就变成了Candy Crush效应...玩疯了一闭眼就是没完没了的糖果....其他的什么都选择性忽视了。每日的关键20秒在我看来倒是之前常用的方式。Shawn说自己和柜子里的吉他只相隔二十秒和一道门,却迟迟起不了身去拿。论文挤牙膏的这段时间感受最深的,并不是写论文的过程多么痛苦,而是把U盘插上电脑-打开文件夹-打开文件及文献的过程最为拖延........还有在论文过程中网络上其他链接不断把注意力带跑,这个时候最高效的举动就是断网......当然,也如文中所说,常识不等于日常,你知道这个道理并不意味着你就会按着它去做,于是内控的建立和措施的易得就变得尤为重要。以前总觉得,积极心理学,一言以蔽之就是“心态很重要”~但“心态”是一个很主观的变量,你要怎么去测量它,或者它背后是否有实证的实验数据去支持它才很重要。【自从晨会讨论完开题之后 脑海中就回荡着【效标】【效标】【效标】【效标】.................至此。

究竟是先快乐,还是先成功?——《快乐竞争力》

究竟是先快乐,还是先成功?——《快乐竞争力》如果你相信自己是一只独角兽,那么在失足坠落时,你就能安全地四脚着地。先快乐,还是先成功?长辈经常教导我们,欲成大事,需先甘后甜。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也告诉我们,能为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所以我们推崇的人,喜怒不形于色,能忍人所不能忍。我们认为,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欲承大任,必先劳己筋骨,饿己体肤。然而近年来却有了不同的声音。凯利·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里说,人的意志是有限度、会衰竭的,过度自控会消耗过多的意志力,结果反而容易导致压力过大,更加拖延,更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最近在看的这本《快乐竞争力》里,也提出了有趣的观点:先快乐,才成功,快乐是成功不可分割的部分。肖恩·埃科尔,著名哈佛心理学者,参与了哈佛幸福课的设计,做过培训,上过TED,自幼就具备神棍气质,首个成功案例就是他亲妹妹。那时肖恩还小,他妹妹更幼,而父母尚在冬日午眠。床上男方领着大兵大炮,女方则携木马骑枪。一次策马突围中,骑士不慎落马,自上铺坠地,脱离战场。面对崖下垂危女将,翻不到剧本的大帅脑子里一片混乱,他甚至预见到了有关部门的察觉及接踵而来的大灾难。七岁男童耗尽全部心力,大难之际,他发出了最后一击:“嘿,艾米!你看到你是怎么落地的么?人类是不会那样四脚朝地落下去的!我觉得这意味着你就是传说中的独角兽!”一脚已然迈入呜呼哀哉的女将,顿时,陷进不为外人道的苦恼里。尚且5岁的她,脸上百感交集,不断回想着坠落的细节,一时还难以接受对出身的巨大颠覆。但很快,作为一方将领的她做出了抉择。她没有嚎嚎大哭,也没有唤来有关部门,而是勇敢地回到了战场。带着一只超级独角兽的荣耀,还有一条受伤的腿。此番场面,深深地震撼了一旁肖恩幼小的心灵。战后,肖恩毅然投身积极心理学领域,从此醉心于独角兽的开发与应用。结论:每一个有志投身积极心理学、寻求人类幸福向上的同学,这辈子首先要去当个熊孩子。快乐竞争力一如书名,肖恩在《快乐竞争力》里的主要观点便是:快乐是最强的生产力与竞争力。这绝非无根据的心灵鸡汤,而是源自广泛的社会调研:只要员工满意度提高5%,便会提升12%的外部客户满意度,同时也使企业效益提升2.5%(熟悉胡萝卜管理的同学对这项数据应该不陌生)。然而如若讨论止步于此,这书也与一般的成功学心灵鸡汤无误。不同在于,那些忽悠人的书籍只告诉了你做到哪些就能成功,而肖恩在这本书中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你,如何科学地做到。7个法则自我实现的道路,必定艰辛长远。沿途我们经历困难坎坷,落下光阴,落下容颜,却不该落下快乐。任何以时间管理和效率之名牺牲快乐的举动,都会让我们前进的速度变得缓慢。为此,肖恩给出了7个积极心理学法则,以求让我们的坚持更加持久。1、2.9013法则著名心理学者洛萨达曾提出过一个命题,一个人积极向上的情绪是由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综合而成。其中的比例大致是17:6,除出来的值约为2.9013——也就是说一个消极互动大概需要三个积极互动抵消。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表明,快乐能够带来竞争优势,快乐已经成为可以积累的资本。而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方法来追求快乐,积累优势:冥想期待(对奖赏的期待能像实际获得的奖励一样激活大脑的快乐中枢,让我们将会带来快乐的事安排进未来的日程表吧)有意行善锻炼消费(物质外的,购买体验、活动,或为他人购买)练习一项优势,并在生活中更多地使用2、杠杆原理心理学里有个期望理论,说的是大脑会按照我们对将要发生之事的预期来运转。所以,相信自己的能力很重要,而相信自己能提高这些能力更重要。杠杆的长度,取决于我们相信自己拥有的潜能与可能性;而支点的位置,则取决于我们的心态。让我们尝试重新定位我们手头的工作,不仅关注“结果”,也关注“手段”(譬如,读完一本书是结果,逐字逐句去啃是手段,翻来倒去边看边忘也是手段,带着好奇心与问题去收集着看也是手段)。如果你的大脑觉得那是低效的,那么我们真的会使这些时间成为一种浪费。所以,要么避开你所厌恶的,要么想办法接受他。保持对自己的期待,调整好内心的支点,不要让你的大脑工作得越多,创造力越低下。3、俄罗斯方块效应为了节省精力,我们的大脑经常会选择性忽视一些事情,以便快速启动。我体验到的,其实就是我想注意的东西。为了让我们更多地关注积极的事物,我们可以尝试做“好事记录”,或写下“关于积极体验的日记”。让内心偏向积极的一面,关键不在于完全排除坏的一方,而是去拥有一种理智的、现实的、健康的乐观主义。不是不关注风险,而是不只看到坏的一面。只有同时关注硬币两面,开放我们的思维,才可以接收到更多的理念与机会。4、向上跌倒对于人体防御机制而言,每一次微小的创伤都是再成长的机会。相对实际发生的事情,由大脑创造出来的,帮助我们评估和理解事件的另一种场景,就是反事实(也就是对比、参照物)。大脑创造出来的“反事实”远不只一种,让我们学着掌握乐观的“解释风格”(即如何解释过去事件的性质),选择更好的“反事实”,实现向上跌倒。ABCDE法(具体解释参考了“智慧点心坊”):A = Adversity 不愉快的事或问题“我刚想上亚马逊买书但是电脑坏了”B = Belief 当A发生时大脑浮现的想法“一定是大神觉我买那么多书要么看了没用要么没看完,嫌我浪费地球资源,讨厌我了,不给我买书,跟我过去不去”C = Consequences 代表B所产生的结果“我很沮丧,再也不买书了,因为我需要大神庇佑,不想让大神怨恨,唉,我还是玩游戏吧。”每当发生坏事,我们往往很快从A过渡到C,而忽略了中间的想法B。D = Disputation,察觉想法B并进行反驳“或许是之前玩盗版导致电脑中毒了,大神兴许是觉我整天支持盗版要惩罚我?也可能是亚马逊正品率太高给淘宝黑了,所以我一上就死机?”悲观的想法B往往是反应过度,没有察觉到它的我们很容易就会在情绪的驱使下给C下死刑。对付悲观想法最有效的方法则是反问自己“这样认为有证据吗”。另外,一件事情的发生通常有多个原因,所以可以多想想其他的可能性。如果还是不能说服自己,不如索性用简化灾难法 (decatastrophizing),可以对自己说:“即使我的想法是真的,那又如何呢?”有时,只要你的脑子开始转了,就算发生最差的情况,也没什么大不了的。E = Energization 成功反驳后所受到的激励“哥哥我大胆地买书哟”要知道,事情不一定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但总有些人能够在发生的事情中做到最好。5、内控点在生产率、快乐和健康上的收获与我们实际拥有多少控制力关系不大,而更多地与我们认为拥有多少控制力有关。每当压力与焦虑到来,我们最先失去的往往是控制感。为了尽快收复失地,我们要先把精力聚焦在小的、可掌控的、可执行的目标上。想习惯阅读,可以先从一章一段看起,不要一来就圈一堆。想学做菜,可以先从煎蛋开始做起,没必要一上来就满汉全席。你很有想法,可以先从桌面开始整理,不用一上来就想做苹果手机。专注于每一个细小的积累,毛主席说最终农村就会包围城市。6、关键20秒常识不等于日常的行动。而我们却是日常习惯的集合。如果想改变习惯,就不要死磕。而是增加坏习惯的启动阻力,将想要的行为与结果置于阻力最小的路上。要是每天起来关了闹钟还想睡回去,就试着把你的闹钟拿远点。要知道,做于不做,往往就取决于短短的20秒。7、社会资本人际关系越好的人,往往效率越高。因为社会联结最能激励人。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里说,人们热爱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热爱跟他们在一起做事的人。前段时间曾流行过“工作就是工作,不是为了交朋友”的硬汉作风,而肖恩却认为,越是忽视社会资本的力量,就越会削弱他们公司的绩效和自己的表现。机械化阶级化管理的时代已趋落幕,人性化扁平化管理的需求则日益增加。是逆风舒爽,还是顺势畅快,书里给了相应的解释。当被大火包围,紧紧抓住友人的手才是获救的关键。不疾而速过往经验教导我们“推迟满足感”的重要性,而时代声音则提醒我们,有选择地坚持同样关键。党说得好,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党也说,年轻人不要熬夜。顺势而行,不疾而速。

快乐竞争力七法则

是因为成功获得快乐还是因为快乐铸就了成功?大部分的人都站在了前一观点那边,也包括我。曾经那么固执的坚信它的正确性,现在也开始动摇了。作者的目的不是颠覆我们的固有认知,而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快乐和成功之间的关系。他的观点有三个:第一,快乐竞争力七法则可以预测成功,而且更能帮助我们获得成就;第二,“快乐竞争力”为组织和个人带来革命;第三,快乐竞争力是可以习得的。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作者的一些发现,也就是前面的三个观点。第二部分是对快乐竞争力七法则进行详述的说明,也是本书的重点。而第三部分是想他人传递积极的情绪。法则一,对于成功的团队来说,积极互动和消极互动的比例必须达到2.9013。这就是之前《积极情绪的力量》那本书的观点。法则二,通过向积极心态转移支点,潜能杠杆的力量就会放大,我们就拥有了改变未来的可能。法则三,更多的关注积极的事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效率和增加快乐,而更多的关注消极的事情则恰恰相反。连续玩俄罗斯方块的人,创造出一种新的神经回路,这种新的连接扭曲了他们看待真实情景的方式。情绪也是如此,过多的关注消极的一面就会陷入消极俄罗斯方块里。法则四,“反事实”是大脑创造出了帮助我们评估和理解事件的另一个场景。其实这就是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选择更好的“反事实”可以帮助我们感觉更好,而且还会从伴随积极心态而来的动力和表现中收获良多。通常逆境有时候是另外一种机会,作者提出了ABCD模型,也就是事件、想法、后果和反驳,来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法则五,内在的认知,生产力、快乐和健康更多的与我们认为我们有多少的控制力有关,而与实际拥有多少控制力关系不大。法则六,每日的“关键20秒”,为我们想养成的习惯减少启动能量,为我们想回避的习惯增加启动能量,就能开始积极的变化。法则七,“社会资本”最重要,也就是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我们积累的“社会资本”就越多,这会使我们容易取得更多的成就。

让自己更快乐~

最初知道积极心理学,是看哈佛大学的幸福课,TAL老师的教学对我真的产生了好的效果,对此我心存感激,这也让我对积极心理学有了一种大体上的良好的认识。看了书,知道这位肖恩先生是TAL老师幸福课的助教,在哈佛大学已经呆了12年。挺有些意思。我非常认同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理念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要把那么多的注意力放在“疾病”或者“不正常”上,别说效果如何,那么仅仅表现“正常”就足够了吗?当然不,生而活着,我们需要的是生活的更快乐,更有效率,更幸福。也许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对我们的最大意义! 肖恩先生在书的第一部分主要和我们讲的就是“快乐”对我们的人生和生活有什么样的意义,简单回答就是,一个快乐的人工作效率远比消极的人高,判断更正确,表现更优秀,更容易成功。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生活的更积极,更快乐,书中的第二部分,给我们一次阐述了快乐竞争力的七个法则,里面有一些是我们早熟知的理念,总结起来比如说心态决定一切;积极的思维习惯成就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更多的将事情内化,寻找内因,这样我们会感觉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掌控感,从来赢来更多的健康和快乐。这些道理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是如果做到,肖恩先生也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20秒法则”和“佐罗的小圈”。作者在讲述这些道理的时候都拿自己亲身的例子做说明,我觉得很有意思,也深有同感,如果你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电池取走,然后放到远处的一个抽屉里,你发现其实改掉回家就坐下来看电视的习惯其实不难,关键是我们给自己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逐渐形成好的习惯,千万不要太依赖自己的意志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意志力是十分有限的。还有“佐罗的小圈”也很有道理,凡事不要一下子想一个很大的计划,如果自己一下子没有做到,就会觉得很沮丧。比如看书这件事,我有一次看微信订阅号一个帖子,贴主说他的方法就是每天都记下自己看了多少书,看了一章就写一章,坚持记,然后就会发现很快就会看完一本书,因为你每天看着自己记下来看了多少书了,很有成就感,就更激励自己接着看。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监督的方法,我自己试下来,确实有效。书中的最后一章:快乐竞争力的N次方。我觉得写的还是很鼓舞人心的,作者说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善身边1000个人的生活,只要从每天对身边的人多一个微笑开始。心理学试验证明,情绪是很容易被传染的。其实多一个微笑,也意味着自己为建立自己的和谐社会关系做一份努力,记得吗?“佐罗的小圈”原则,呵呵~所以每天都努力让自己更快乐,做一个更积极的人,然后朝外散播自己的影响吧~

《快乐竞争力》快乐的魔力

人活于世,我们总在不断地寻寻觅觅,寻找着成功,寻找着快乐。一如人们至今还在思考的一个寻常却难破解的话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么,是先有成功还是先有快乐呢?也许乍然拿到这个问题,我们很多的人会无所适从。哪个才是真正的答案呢?《快乐竞争力》书中便是用文字的形式向我们道破此中的奥秘。神奇的快乐是成功的源泉;渴求的成功围绕着快乐而旋转。换言之,快乐是可以引导人们塑造最为强大的竞争优势。一如书中的前言所阐述的,快乐在先;成功在后。在书中的的随后章节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快乐会在我们平时工作中所赢得了优势。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肯定希望让快乐时刻相伴。因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不断地收获成功。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中,相关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着七个积极性理学法则来迎接快乐的到来。尽管我们随时会遭遇不快乐,但是通过这些心理法则的调整,我们可以时刻焕发和激活来自于自身的快乐源泉。看似很多可望而不可即的快乐其实只要调整得到,我们都可以触手可及。既然自己快乐了,我们同样可以感染和传播身边之人。让快乐时刻陪伴你我左右;让快乐同时影响到团队,让成功也可以随之而来。快乐的魔力其实就是那么的简单。读一读《快乐竞争力》,让自己也变得快乐无比;看一看《快乐竞争力》,尽早迎来属于你我的成功。


 快乐竞争力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