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东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 邻里东京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32743803
作者:[美] 西奥多·C·贝斯特
页数:315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宫本町概述  从丸之内的金融区、银座的时尚街店的和霞竹关的政府所在地出发,乘日本国有铁路到大谷站只需二十分钟的路程,而从大谷站出来,穿过繁华的商业街和拥堵密集的街市,只要十分钟即可到达宫本町。在东京的市中心往返一次是比较轻松的,这样的旅程,或者是到东京市区的其他某个地方,宫本町的许多居民一天要走上两趟,这些人包括穿着三件套的白领工薪族、身着牛仔衣的大学生、衣着入时的年轻办公室女郎、穿着水手装的高中生以及穿马裤的日间劳动者和着卡其制服的工厂工人。  而这里的其他居民不会这样频繁地穿梭。对他们来讲,在宫本町他们可以安排好大多数的社会生活。他们的工作、他们孩子的教育、他们的朋友和对手、他们的政治谋划、他们的娱乐,并且他们最终的葬礼也全部都可在这里完成。  宫本町是一个平常的地方,类似于东京中心东北部、东部和南部地区广泛分布着的其他成百上千个邻里。

内容概要

西奥多·C·贝斯特(Theodore C. Bester),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学博士,曾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现为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及日本研究中心教授。
贝斯特关于日本社会和文化的著作广博而精深,尤以对当代东京的民族志研究而著名。他曾担任美国人类学学会东亚人类学部及都市人类学部主任。

书籍目录

说明
序言
第一章 宫本町概述
第二章 一个邻里的发展
第三章 地方政治和行政
第四章 社区服务和邻里活动
第五章 参与和权力的正式层级结构
第六章 朋友和邻居
第七章 节日和社会秩序
结论
附录A 宫本町的人口
附录B 柳木宫本町会
附录C 节庆委员会干部花名册(1980年)
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邻里东京》作为当代都市人类学的代表之作,于1990年荣获美国社会学学会都市与社区研究大奖。

作者简介

本书是研究日本东京一个普通社区微观生活的力作。作者通过人类学见微知著的观察研究,首次对当代日本都市邻里的社会结构和内在动力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察,从而消除了人们对战后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原有成见。
本书作为当代都市人类学的代表之作,于1990年荣获美国社会学学会都市与社区研究大奖。

图书封面


 邻里东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有人说,看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想起小丸子里面的情景,我也是。这部书,或者这篇学术论文,就老外作者自己来解释,提供了一种和其他人类学不同的研究视角。浅显来讲,老人类学是从今天挖掘过去,这位老外是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来讲述一个传统社区的变化。一般人类学家总是将一些案例追溯到过去,找寻源头。就书中而言,就是回溯到前工业时期;而外国老头它说,这种追溯法还太笼统,他反问,难道传统的东西就那么食古不化,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和二战都不足以影响云谷村变迁吗?NO!首先大地震后人口发生了爆炸性增长,外头人涌入,做生意的、做房产生意的都慢慢发展了起来。他通过实证说明了传统社区和城市社区一样,跟着时代变化,从自治、二战的集中化、历经改造,在现代社会中和到和区政府互动、如何建构社区的认同感,etc.还有一点就是让我感到中国和日本,在某些细节上,真是一衣带水得紧。他提到“邻里竞争”的时候,活脱脱就是我小时候一模一样的情景,神马“隔壁的张三/李四/赵六成绩怎么个好,怎么个孝顺懂事云云”、“隔壁的张三/李四/赵六买了个神马,怎么格算”,叽里咕噜个没完。很多小细节在我们身边,只是作者将它说了出来,启发我们意义何在,让我们从熟悉的,到陌生的,再到心里“啊啊”的一声领悟,原来如此!也许社会学的魅力正在于此。
  •     关键词“邻里”作者:维舟□自由撰稿人,上海南方都市报6月8日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身,我们经常求助于“他者”———人类学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印象中它总是考察一些多少有点与世隔绝的文化孤岛(通常是原始部落),通过对其社会运作的再现,来反思性地理解自我的社会和文化。因此“我们”所属的现代文明,一般是被免予追究的,但西奥多·贝斯特却偏偏把自己的田野工作基地设置在了日本东京市中心的宫本町,而且一呆就是两年。在宫本町生活的两年里,作者实际上也是它的一员,这使他有机会进行所谓“参与性观察”。他是一个“内部的外人”,以自己所切身体会的事例丰富理论本身。  的确,都市文明同样是一种社会组织,而且更有解剖的必要性。通过这蚁巢的一角,我们得以窥见整个东京的运作。作者不厌其烦再三地强调基层社区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因为正是这一点构成了城市社会表面上的稳定。在他看来,把城市视为地理上紧密相连的乡村集合体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城市基层社区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彼此联系的义务和依赖网络。  在某些地方,东京宫本町的居民和原始部落并无差别:通过人际关系和流言进行社会控制、群体间的相互义务感、节日庆典所带来的社会凝聚力……这些地方传统和社区符号所带来的稳定性对当地居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里,现代性变迁不是那种“通过摧毁传统来前进”的极端进程,而是在一个有弹性的结构中,将传统价值和历史内涵赋予新事物,从而避免那种新事物完全替代传统所带来的社会空心化。其中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就是宫本町的节庆,它已被视为社区活动的象征,而非宗教仪式———虽然实际上所有传统节日最初都含有宗教意味。  在经历一段时期的“不破不立”之后,中国人如今也开始慢慢意识到,将传统事物一概视为“四旧”予以破除,并没有使我们转入通往乌托邦的快车道。将一片老城区完全推倒建高层,不仅比修旧(如旧地保留胡同巷子的味道)快速高效,也简单粗暴得多。各主要城市修复的老街区,不论北京的胡同、上海的石库门,还是成都的宽巷子、福州的三坊七巷等,到处都大受欢迎,如果没有传统的延续和更新,那么这座城市就堕入了虚无:它显得太新,没有昨天,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明天。  简·雅各布斯1961年就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指出,美国很多大城市的新城区在社区活力、安全性、归属感等方面远不如老城区。在她看来,正在走向衰亡的不是街道狭窄房屋低矮的老城区,恰恰是那些高楼林立的新城区。这两者的一生一死,最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正是那种邻里间通过长时期相互交往产生的网络状结构。在另一本社会学名著《街角社会》中,我们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一个社会相互作用程度高、彼此有着紧密依赖感的小型社会,比一个邻居间彼此孤立的现代高楼住宅区,更让人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邻里东京》的不同在于:它不仅着眼于这种邻里关系构成的网络本身,还关注它在一个长时段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如何实现顺利过渡,一次次地达到动态平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一个空前规模的社会实验之中,有关的“题材”可以说几乎取之不尽。但社会学和人类学在国内的复活,至今仍不足三十年,有关的观察仍相当稀少。而且传统上中国学者更多关注农村社区(如费孝通的江村研究),遭冲击最大的城市社区研究反而相对空白。八年前项飚曾在所著《跨越边界的社区》中研究北京城乡结合部的“浙江村”,他逐渐意识到,城市社区犹如海洋上的一个个岛屿,表面上独立,但在水面下却是相互连接着的———所有社区的社会组成方式都能够发生沟通和相互交错。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似乎更强调物质文明本身的展览,从社会学家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有些本末倒置:应该是一个有活力的人际网络(“生活”)让城市更美好,而不是相反。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精神性存在,仅仅是拥有物品的增加并不会带来幸福感,倒是会促进人的异化和孤独感。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首先有赖于我们对城市中人际相互作用的洞察———对很多人来说,那就是整个世界。而这也就是《邻里东京》对中国人的意义所在:理解它的关键词,不是“东京”,而是“邻里”。
  •     沮丧的发现自己不会写读书笔记,虽已读完一周多,但那种想要“写一写”的冲动仍然没有消失。可以说,这本书是我看过的最亲切的一本民族志了,读的过程中,不停的想到故乡那条小街、那些可爱的邻居。东京的邻里虽与我们有许多不同,但相比《街角社会》所描写的美国社区,东京的邻里简直像是个堂兄弟。因为有太多相似,就让我忍不住想要拿我熟悉的社区去比较,想起葛兆光老师的一个说法:研究中国,汉文化圈国家(如日韩)的研究会大有启发。确实如此呀。贝斯特在序言中提到他所不认同的三个流行论点:一是“东京只不过是一些列乡村的集合”,二是“城市邻里只不过是一个行政的或政治的术语而不是其他”,三是“传统城市邻里生活的稳定性是老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表现,所谓老中产阶级包括个体商人、小工厂主和小手工业者。通常,人们认为这些人的生活相对独立于当前日本社会主流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生活”。在后面的描述中,宫本町本身的发展历史有力的回应第一个观点,宫本町在历史上几次更改边界,其住民也有许多变化,宫本町的形成与东京的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紧密相连。我熟悉的社区也有类似,它恰好位于寨门里城墙外,相对城里,用地更自由一些,在历史上,从来都是外来户进城的首选地之一,后面遇上解放,该被扫地出门的被扫地出门,那些外来的,没钱置办房产的,倒一下有机会得到了一屋半舍的,就此稳定下来,五十年来,此地竟也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老社区。 城市邻里是否是一个行政或政治的术语,这一点,我觉得也很有趣,在中国的农村地区,看到过很多行政划定大村,很多时候当地的居民对这种“大村”没什么感情,“我们村”往往代表的是那个传统沿袭下来的那个村,并且有非常明确的界限,就像宫本町当地人,不会用政府给的名字来命名自己村一样。在宫本町,节日游行的边界、区议员的选举等等,都明显有着本邻里的烙印,当地居民清楚的在心里为宫本町划定了它的边界。 贝斯特在书中大篇幅的描述了老中产阶级,若没有他们,或许宫本町也将不能成为宫本町。在这一点上,很想多了解一点日本经济和商业的模式,个体商人、小手工业者、小工厂主在宫本町这样的城市地段何以如此繁荣。当然在我熟悉的那个社区,解放前,尚有许多的个体商人、小手工业者和小工厂主,解放后,他们基本都被纳入了国家单位体系,不像宫本町的老中产阶级,靠地方生活提供生计。一旦没有了利益关系,又是靠什么让他们与社区联系与认同呢?仅是情感似乎略显薄弱。或者,这是对当今城市社区原子化的另一角度的解释。贝斯特对宫本町的描述中,也展示了宫本町丰富的商业类别,居住其内的人们,似乎在宫本町内就能解决大部分的生活需要。我熟悉的那个社区(汗~又是“我熟悉的那个社区”),个体商业日渐萧条,而其离市中心又是相当的近,很多人开始选择去市中心大商场和超市消费,而不是在本社区消费,包括学校也是一样,一个事实是在我小时候,本社区的小朋友大多数仍然在社区内的同一所小学上学,而现在,那个小学要从市郊的农村招收大量的学生,本社区的学生,则选择市中心那几家有名的小学校。市中心的繁荣,直接抽空了边缘社区的资源,大大减少了邻里交往的机会,以至于在80后90后这一代,基本已经不怎么知道邻里都住了什么人。(在这样的夜里,写这样一件可怕的事实,真可怕)国内人类学的研究,好像关于城市社区的很少,大多都聚焦在农村。虽说我们是乡土社会,但农村也应该代表不了城市吧,而且,我们也不是现在才有城市的,我们的城市也是在很久远很久远以前就有了呀。在城市化进程如此剧烈的今天,城市社区的研究也应该被纳入视野呀。倒是社会学里面,有些做城市社区研究的,但大多是关注北上广之类的大城市的,焦点基本也都在公民社会、农民工之类的。有时,我也想问,北上广之类的大城市,真的有代表性么?全国的城市难道也都要发展成北上广那样的城市么?谁在关注这些广大的小城镇的居民生活?况且,上海是这样接近西方,广州是这样接近港台,北京也不见得接近内心。哦,我永远无法摆脱我的阶级立场来看问题,汗。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参考书目,可以
  •     了解日本国民性格的一本好书。通过研究社区生活,见微知著
  •     讨厌这种所谓深入邻里实则打着上帝视角的field trip
  •     其实看剧的时候能体会出不少东西,只不过没想过太深就是了~
  •     不同的意义系统使得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世界。
  •     这套书终于看完了,写海外民族志的可以借鉴一下,不要光顾着挖掘公民社会了~
  •     中国社会的进步还是要从乡村社会开始,所以我对刘波波什么的没兴趣,晏阳初才对
  •     作为西方人,做到这个程度,很不容易了
  •     一本好好的书被研究生哥哥讲得抽象极了、、
  •     都市社区民族志典范吖,过了20年都不过时~~174-177,社区老人协会
  •     我看名字借的,结果居然是本学术作品。我没这么高的水平,于是看不下。
  •     不错的,外国人做的研究让我汗颜啊
  •     某人说朴素描述让人想起小丸子一帧帧动画片。我倒觉得更像一针一线的NHK纪录片。
  •     乡土社会到工业社会的“邻里”,友邻日本与中国的相似处的对比对中国的社区研究有所启示
  •     全是干货
  •     系主任推荐的书,可是书有点太破旧了,令人失望
  •     上世纪的事情了。
  •     为了写《无缘社会》的书评,所以对照着读了《邻里东京》的序言、第六章《朋友和邻居》以及结论这几个部分。回味之余,不免惊诧日本社会变迁之剧。而且疑惑为何在20世纪80年代还如此紧密的邻里关系会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就土崩瓦解?《邻里东京》里所提到的个人之间经常发生的非正式联系,以及地方机构所发起的正式的结构化活动,为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不起作用了?”无缘社会“的到来以及个体对于生后死的恐惧成了很多现代日本人挥之不去的梦魇。真的很希望能够找到一本类似于《独自打保龄》那样经验性描述日本社会资本兴衰的社会科学著作,来窥测日本社会这些年的剧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日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泡沫经济的破灭、长期的经济不景气、老龄化,少子化,这些日本人经过的,估计我们也逃不过。
  •     要有大格局
  •     大二的时候 把它借回寝看过 只看了一半就还回去了 打算明天开始再开始看 每天写写读后感
  •     细致而透彻,仿佛置身邻里中,想起Nishiwaseda的小巷和邻里
  •     这是帮同学买的一本书,据他的反响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推荐一下
  •     课程作业 觉得还是不错
  •     邻里真是不好写,尤其是城市邻里,Bester把乱糟糟又琐碎的生活写得非常立体。
  •     有什么样的邻里,就有什么样的城市
  •     在“传统主义”的响应下,“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是不断被创造出来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另一种“传统重现”的阐释可能~
  •     第二本社会学研究社区的书籍,对于城市社区建设、社区凝聚力的建立有很好的启示。天!我说话怎么那么官方......
  •     社会学的书,讲的是二十多年前的东京,因为自己不是这个专业的,读起来有点闷。
  •     令人印象深刻。尽管成书于上世纪80年代,这位人类学家眼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老城区还是有着传统紧密的纽带关系和超强的凝聚力。不管是流动的议事板,温情的小聚会,或是狂欢的节庆,一切都尽然有序。
  •     都市人类学
  •     绝赞的日本城市民族志
  •     ~~~~社区研究
  •     !!!
  •     从《泰利的街角》到《街角社会》到《邻里东京》,都是讲城市中的社群关系,从个人到群体。不管是研究城镇化还是研究社群关系,还是做公益,都要读,都要读!
  •     描写日本社会生活的人类学著作,值得关注日本社会的朋友读。
  •     有价值和有启示的部分实在不多。材料内容太少了。也许对于从来不看日剧或动画片的人是ok的。。。
  •     宫本町全景素描
  •     出于好奇心驱使而读完——究竟是什么社区、怎样的文化哺育了拍出<千与千寻>的人们
  •     我还是觉得中国人能把它写得更完善的
  •     不算一本好书
  •     好看,强推
  •     说实话,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在小丸子里都有。。。
  •     都市人类学也很有趣
  •     日本的社区有哪些特征?在社区中,人与人之间是如何协作的?日本人为何喜欢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事,比如举办Matsuri,其社会功能体现在哪里?本书可谓有比较深入的田野,尽管结论可能并非具有一般意义,但作为案例研究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已实属不易。
  •     微妙的视角打破二元对立,又渗出点儿历史人类学的味道,“创造的历史”对于粉饰和形塑现实,真是百试不爽
  •     幾乎忘了..
  •     了解日本基层社会的一个个案研究,不过现在看来,结论深度性一般。
  •     本书最大的功效是让我明白了怎么搞政治。| 邻里是情感上的,社区是地理上的。
  •     叙述过程过于平淡,但是结论很不错,最感兴趣的还是所谓传统修辞。
  •     2008.02.17购于万圣书园。2008.05.21开始翻。题材上让人想起《江村经济》,不过那本书我就没读下去..就当偶尔换个胃口吧。2008.07.21读毕。是一本花了功夫写就的书,能看见日本的传统和改变,也仿佛能看见中国走过的路。对日本的了解,多了一点点。“人类学”or“社会学”的文字,读起来总觉得有点怪,有一种“是不是在读散文啊”的错觉。
  •     日本文化跟我们之近让我对书里描述的大多场景太过熟悉反而没有兴奋点。作者想说宫本町邻里不是孤立的也是乡村社会的遗存,而是在和现代都市社会不断互动中发展。。不过从书里也没太看出来怎么个互动法。强调的多是政府和社区组织的一些权力的争夺。不过引入传统主义的讨论倒是有点意思
  •     读的好痛苦。民族志:宫本町现状;历史;地方政治-町会组织者的当选方式、区政府和町会的关系;社区服务和邻里活动;町会内部的正式权力结构;朋友和邻居;节庆和宗教活动。结论:町/邻里不是乡村时代的遗留而是一个对都市环境下多方面特征的回应;町内居民建构传统以增强邻里统一的感觉/社区感,表现在对区政府的对抗,宗教活动中宗教意味也退居其次;邻里中平等主义精神和等级制度共存/之间存在张力;败退的老中产阶级通过地方组织创造了一个排斥新中产阶级的世界,“遵循传统”给予其不容质疑的合法性;邻里和城市等宏观环境存在互动关系并为后者所形塑。其他:邻里生活不是日本人的全部生活,也不是全部日本人的生活;“这些社区已被日本人看作过时了”;这是一项关于传统主义的研究;宫本町“不具有与东京其他邻里迥异的明显特征”。
  •     东京待过10年,看看别人的生活感受,自有独特的滋味。书还是可以的。
  •     一个人类学家眼里的宫本町,说出了专题之外多少的话。如果有这样的用心,是否也可以专注地对乡土风情做出一番研究。乡村是最好的社区。
  •     翻了2页发现看不下去 不看了
  •     传统与现代,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共存的,其共存的方式是需要进行阐释的。
  •     增加了一些对日本社区的了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