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版社
出版日期:1999-09
ISBN:9787810563680
作者:费孝通
页数:372页

章节摘录

(二)黄河中下游东西相对的两个文化区黄河中游与下游存在东西相对两个文化区,大致上确定其序列与相互关系,是最近10余年的大突破。黄河中游最引人注意的是70年代中叶磁山·裴李岗文化①的发现,这是约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700年的早期新石器文化。磁山文化,因1973年首次发现于河北武安县磁山而命名。主要分布于河北中部和南部。裴李岗文化,因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县裴李岗命名,主要分布于豫中一带,豫北和豫南也有发现。这两种考古学文化内涵比较接近。由于对这两种早期新石器文化研究的突破,于是对50年代以来不断发现的渭水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即老官台·大地湾文化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此外秦岭以南汉水上游的李家村文化命名与类型划分虽有不同意见,但它是早期新石器文化则大体上可以肯定。上述早期新石器文化的地层叠压和文化面貌,表明它们都比仰韶文化早,约当公元前6000一前5400年。李家村文化可能稍晚一些。从保存着细石器残余看,它们与处在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之间过渡阶段的河南灵井、陕西沙苑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遗存有渊源关系,而它们的聚落分布、建筑形式、墓葬习俗、陶器特征与农业生产等文化因素,都表明仰韶文化对它们有继承发展的关系,尤其是陶面磨光、绳纹、彩绘以及某些器形明显具有仰韶文化前驱的特征。因此,它们往往被统称“前仰韶”期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因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域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达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

前言

1930年我转学燕京大学师从吴文藻老师学习社会学。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下,我认识到要科学地认识中国社会,吸收西方人类学实地调查的方法和着重现实的分析是一条比较踏实可行的路子,因此我在1933年升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史禄国老师学习人类学。我在清华学习的两年,主要是学体质人类学。1936年秋季我接着去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师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社会人类学,1938年在抗日战争期间返国。到达云南后即在内地进行农村调查,按马老师的功能观点和实地调查方法实行吴老师所提倡的“社区研究”,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以前,1935年在清华研究院结业后,接受史禄国老师的建议去到少数民族地区实习一年,因而到广西大瑶山实地调查瑶族的体质和社会组织。这次实习可说是我民族研究的初次尝试。1936年利用夏季回家乡休养的机会又在家乡江苏吴江的“江村”进行了一次为期近二个月的农村实地调查。

书籍目录

目 录
代序:民族研究――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
与思考
第一章 导论
一、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一)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二)多元的起源
(三)新石器文化多元交融和汇集
(四)凝聚核心汉族的出现
(五)地区性的多元统
(六)中原地区民族大混杂、大融合
(七)北方民族不断给汉族输入新的血液
(八)汉族同样充实了其他民族
(九)汉族的南向扩展
(十)中国西部的民族流动
(十一)中华民族格局形成的几个特点
(十二)瞻望前途
二、中华民族研究的新探索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
一、中华新石器文化的多元区域性发展
(一)中华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
(二)黄河中下游东西相对的两个文化区
(三)长江中下游东西相对的两个文化区
(四)燕辽文化区及黄河上游文化区
(五)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
华南文化区
(六)北方游牧与渔猎文化区
(七)南北农业及狩猎文化三带的平行发展
二、中华远古的各部落集团
(一)史料问题
(二)父权制以前的史影
(三)父权制时代各部落集团
三、中华民族形成史的分期
(一)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孕育
(二)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
(三)中华民族从自发到自觉的联合
四、中华民族的结构
(一)中华大地的地理结构
(二)中华民族的民族结构
(三)中华民族的政治结构
五、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一)
(一)中华民族认同有长远的历史渊源
(二)各兄弟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各具特点和特长而又互相学习和吸收
(四)中国民族关系的新纪元
六、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二)
(一)远古神话所反映的共性与个性
(二)中国各民族远古祖先的认同与各自的特点
(三)各民族的历史自古认同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四)在中华民族解放斗争中同呼吸共命运
第三章 民族称谓含义的演变及其内在联系
一、“汉人”考
(一)“汉人”称谓的起源
(二)“汉人”族称的形成
(三)“汉人”范围的扩大与“汉族”称谓的出现
(四)对“汉人”称谓的演绎
二、“契丹”――汉人之别名
三、历史上少数民族中的“汉人成分
(一)少数民族的崛兴往往得助于汉人
(二)汉人之化入西北民族的成分
(三)汉人之化入西南、东南民族的成分
(四)汉人之化入中南民族的成分
(五)汉人间有迁于邻国而被涵化的成分
(六)民族间相互涵化是促进发展的因素
四、中国・华夷・蕃汉・中华・中华民族
(一)中国名称的起源
(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与华夷的含义
(三)秦以后中国含义的发展演变与确立
(四)汉人与蕃汉对举的内涵及外延
(五)中华与中华民族含义的演变和发展
第四章 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的地位
一、匈奴游牧社会的历史地位
(一)匈奴统一中国北方游牧区的历史意义
(二)长城内外广大农业区与游牧区的形成
(三)匈奴游牧社会的历史地位
(四)游牧社会与农业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
二、西汉政府设置河西四郡的历史意义
(一)设置河西四郡的历史背景
(二)河西四郡促进了汉朝对西域的统一
(三)河西四郡促进了中西交通的发展
(四)河西四郡促进了西北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五章 中华民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民族研究新发展的良好开端
(一)对中华民族的研究是时代的需要
(二)对中华民族内涵与外延的探讨
(三)对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探讨
二、中华民族起源学说的由来与发展
(一)从一元说到多元一体说
(二)多元一体说的考古学依据
(三)中华文明初曙发展的总趋势
(四)需要对远古神话系统整理
三、传统民族观与中华民族一体观
(一)传统的“华夷之辨”
(二)“大一统’格局中的“华夷之防’
(三)中华民族从自在发展到自觉的联合
四、中国民族研究的识异与求同
修订本跋
CONTENTS
In Lieu of a Preface: An Brief Account of My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on Ethnic Studies � � ?Fei Xiaotong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 The Pattern of Diversity in 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1) Living Spa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2) Origin of the Diversity
(3) Blending and Convergence of the Diversity of
Neolithic Culture
(4) Emergence of the Han People-a Cohesive
Core
(5) Diversity in Unity in Different Localities
(6) Great Minglement and Great Blending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Central Plains
(7) Northern Ethnic Groups Continuously Infused
New Blood into the Han People
(8) The Han People Also Strengthened Other
Ethnic Groups
(9) Southward Expansion of the Han People
(10) Migra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West China
(11) Som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orming of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Nation
(12)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2. A New Exploration in the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apter Two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1. Chinese Neolithic Culture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Regions
(1) Chinese Culture Originated on the Territory of
China
(2) Two Cultural Regions Opposite to Each Other
from East to Wes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3) Two Cultural Regions Opposite to Each Other
from East to Wes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4) Yan-Liao Cultural Region and the
Cultural Reg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5) South China Cultural Region with Boyang Lake
and Pearl River Delta as Its Center
(6) Nomadic and Hunting Cultural Region
in the North
(7) The Parallel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Zones-
Agricultural Cultural Zone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and the Hunting Cultural Zone
2. Tribal Groups in Ancient China
(1) Sev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Historical
Materials
(2) Historical Shadows Before Patriarchy
(3) Tribal Groups in the Times of Patriarchy
3. Time Division of the History of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1) The Rise and Grow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2) The Chinese Nation Developed on Its Own
(3) The Chinese Nation Going from Spontaneous
to Conscientious Union
4. The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1) Geographic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Land
(2) Ethnic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3)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5. Common Characters of the Chinese Nation (1)
(1)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2) Among Brethren Ethnic Groups " 1 Am in You
and You Are in Me"
(3) Each Has Its Own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and
Specialties, and They Learn from Each Other
(4) A New Era for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s
Ethnic Groups
6. Common Characters of the Chinese Nation (11)
(1) General and Specific Character Reflected
in Ancient Myths
(2) Identification of Forefathers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China and Their Respectiv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3) History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Has Been
from Ancient Times Identified As Part of Chinese
History
(4) Sharing a Common Fate in the Struggle for
the Libe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apter Three The Evolution of Ethnic Appellations a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 That They Have Revealed
1. A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Term " Han"
(1) Origin of the Appellation of " Han"
(2) The Formation of the Ethnic Group Appellation
of" Han"
(3) The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 " Han"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Appellation of " Han"
(4) The Evolution of the Appellation of
" Han"
2. " Qidan" -Another Name for Han
3. The " Han Component" in Ethnic Minorities
in History
(1) Rise of Ethnic Minorities Often due to
the Help of the Han
(2) Some Han Elements Assimilated into Northwest
Ethnic Minorities
(3) Some Han Elements Assimilated into Southwest
and Southeast Ethnic Minorities
(4) Some Han Elements Assimilated into South
Central Ethnic Minorities
(5) Some Han Elements Moved to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Were Assimilated
(6) Assimi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Was a Factor for Promoting Development
4 Zhongguo, Hua-Yi, Fan-Han, Zhonghua,
the Chinese Nation
(1) The Origin of the Name of China
(2) The Meaning of Zhongguo and Hua-Yi
During the Spring &.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3) The Evolution of the Meaning of Zhongguo
and the Final Set Up of the Term
(4) Intension and Extension of " Han" and
" Fan-Han"
(5)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eaning
of the Terms Zhonghua and the Chinese
Nation
Chapter Four Historical Position of Nomadic Ethnic Groups
in China
1. Historical Position of the Xiongnu (Hun)
Nomadic Society
(1) Historic Significance of the Xiongnu (Hun)
Unifying Nomadic Areas in North China
(2) The Formation of the Vast Farming Areas
and Nomadic Areas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Great Wall
(3) Historical Position of the Xiongnu Nomadic
Society
(4) Histo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Nomadic Society
and Farming Society
2. Historic Significance of Setting Up Four Prefectures
in the Hexi (Gansu) Corridor by the Western
Han Government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Setting Up Four
Prefectures in the Hexi Corridor
(2) The Four Prefectures in the Hexi Corridor
Helped to Bring About the Unification of
Western Regions by the Han Dynasty
(3) The Four Prefectures in the Hexi Corridor
Helped to Br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4) The Four Prefectures in the Hexi Corridor
Helped to Bring About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China
Chapter Five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the Chi-
nese Nation
1. A Good Beginning for the New Development of
Ethnic Studies
(1) Studies in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Need of
Times
(2) A Probe into the Intens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3) A Probe into the " Diversity" and " 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2.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ies of
the Genesis of the Chinese Nation
(1) From the Theory of One Origin to the Theory
of Diversity in Unity
(2) Archaeological Basis for the Theory of Diversity
in Units
(3) General Tren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at Its Initial Stage
(4) Compilation of Ancient Mythological
System
3.Traditional Concept of Ethnic Groups and
the Concept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a Whole
(1) Traditional " Differentiation
Yi (Han and Ethnic Minorities)"
(2) The " Hua Guarding Against Yi" in the Pattern
of a Unified Domain
(3) The Chinese Nation Going from Spontaneous
Development to Conscientiops Union
4. Acknowledging differences and Seeking Common
Ground in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Nation
Postscript to the Second Edition

作者简介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以全新的思路、百倍的热情,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棘手的民族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并一直探索在社会不断发展中逐步予以解决的道路。伴随这个过程,一个由中国学者自己创立的、旨在解决中国自身民族问题的理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也应运而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篇著名杰作。其主要论点可概括为:一、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后被陈连开先生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二、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但它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三、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 ,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图书封面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政治之作,政治目的很明显,个人觉得作为副委员长的费同志,写这个东西,主要是为了中央提出一种可以安抚少数民族的理论......是古代“羁縻政策”的现代变种........by the way.....我们有老师说多元一体不是费孝通首先提出来的,而是吉林大学的张博泉教授提出的,被费委员长“拿”过去后,张博泉老郁闷了,但人家官衔压死人.......居然说我的评论太短了,短小一点不更好么?
  •     1988年费孝通已经80岁了。但是这一年他应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给Tanner讲座做一个关于中国民族学研究的报告,也就是后来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蓝本却成为了他学术生涯晚年的又一个高峰。在这篇论文(以及后续其他研究者的论述中),他提到:我将把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它所包括的务实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他们虽则都称为“民族”,但是层次不同。中华民族座位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形成的。他的论述不是汉族中心主义的历史观,相反,他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端是在距今3000年之前黄河中游出现的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不断壮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这个核心。它在拥有了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的民族称为汉族,然后开始逐渐渗透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的不可分割的统一基础。并且用翔实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民族的发端是各个不同的民族集团同时出现在华夏土地之上然后经历不同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分离、融合,小的民族集团不断消亡,大的集团的形成,并且逐渐在不同的民族中出现对于“中华民族”这个置于所有小民族之上的概念的认同,就是自在的民族实体的演变。我觉得这个历史的脉络对于反思西方的民族-国家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补充,那就是中国的情形和西方的未必是一样的。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互动。长城的分界线也是农耕和游牧的界线。历史上不仅仅有北方的匈奴不断侵扰南方的汉人。同时南方的汉族也有大量的人口进入北方的领域,有的转换自己的身份成为少数民族,有的则不断开垦疆域把农耕的版图拓展开来。至于统治中国的各个外族政权最后无一不被汉化的命运,费孝通也认为这是农耕文明对于游牧文明的驯化。因为一旦扎根下来,不断扩张的人口压力以及更高的生产效率让所有成功的政权都选择了农耕,并且连带接受了这个文化。而这个问题的现实转变则在于,在从游牧向农业化的转变成功之后,在面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今天,新一轮的民族融合和共存的问题,能够从历史中找到什么借鉴呢?恐怕还没很多人考虑过这个问题。原文:http://makzhou.warehouse333.com/2007/06/20/978/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讲习班
  •     读了前言和第一章费老的论文“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费老用”中华民族“的概念来代替更狭隘的单纯民族概念本身,对于中华民族高层次的认同并不排斥自身民族的认同,并希望能够书写一部从民族的视角来描述的中国通史。当时的语境下这个概念的提出是解决困境的一种创举吧。但是我的疑惑是将汉族看作是一个凝聚的核心是不是仍是一种我族中心观的体现呢?逻辑大概是”人多所以拥有更强有力的话语权“吗?“少数民族”是否真的能够接受这样一个预设吗?在文章最后费老说”一个社会越是富裕,这个社会发展其个性的机会也就越多,一个社会发展越是贫困,其成员可以选择的生存方式也有限“不太懂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民族问题是目前最严峻的问题,真正实现“多元一体”的美好理想还有多远?费老的文风飘逸流畅,一气呵成,真不是后辈能够学得来的。
  •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用“散居”、“杂居”、“散杂居”这样的字眼来指称聚居区以外的少数民族,其实无论“散居”、“杂居”、“散杂居”,还是“聚居”,它既是民族的居住形式,也是民族的分布方式。我国各民族的居住形式,一般可分为“聚居形式”、“散居形式”、“杂居形式”三种,但三者都是相对概念。其中,“散居形式”是相对于“聚居形式”而言的,“聚”有“聚集”之义,还可代表“村落”的意思;“散”则是“分散”的意思,也有“聚落”之义;而“杂居形式”则介于聚居与散居之间,是相对于“聚居形式”和“散居形式”而称的一种居住形式。按照民族居住的上述三种形式,民族就可以划分为聚居民族、散居民族、杂居民族三类。顾名思义,聚居民族就是一民族集中居住在某一区域内,并占有一定数量比例,那么,在这一区域内,不管是否有别的民族,这个民族就是这个区域内的聚居民族。如此而论,散居民族则是指某一民族的成员以分散居住的状态零星分布在另一民族人员数量有优势的区域的民族。杂居民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共同混合居住在某一非民族自治区域内。就我的观点,我认为在理论上以居住形式是可以划分为聚居、散居、杂居的。针对这种划分,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较主导的观点认为,以民族分布的特点来划分民族的类别,“杂居”的划分法是不科学的,其理由是,“杂居”概念与“散居”概念,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有交叉部,如两个及其以上民族共同建立的自治地方及民族乡或民族村,理论意义上可称作民族杂居地方;又如在某一区域除主体民族外,有多个散居民族共同居住,就整个区域而言,这些民族的居住状态是杂居形式,而就人数占少数的民族而论,其居住形式就是散居了。因此,在实际下作中,我们往往把杂居和散居并称,称作“散杂居”,这样一是既方便民族工作的分类指导,即“聚居少数民族”、“散杂居少数民族”;二是既考虑到了“散居”、“杂居”的共同点又照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对“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了。从散杂居与聚居的层面比较而言,散杂居有以下三种形态:城市散杂居少数民族;农村散杂居少数民族;民族乡散杂居少数民族。从散杂居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层面比较而言,散杂居少数民族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指没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如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京族、土族、阿昌族、鄂温克、高山族、乌孜别克等13个少数民族基本上都属于散杂居少数民族;二是指已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不属于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如土家族在全国范围来看,它属于自治民族,而外在于自治地方分布的土家族就属于散杂居土家族;三是指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的非自治少数民族,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自治地方,该区域内长期生活着白族、回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白族、回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在恩施州内就属于散杂居少数民族。相比较于城市散杂居少数民族和农村散杂居少数民族而言,民族乡的散杂居少数民族在法律、法规方面界定更为明确,管理更为规范,统计更为系统、全面,所以,民族乡的散杂居少数民族往往被纳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成为散杂居研究的突破口。
  •     至今畅销不衰的经典啊
  •     这是什么印刷质量?盗版?
  •     准确点描述:这种多元一体格局是未完成式的。
  •     不错的书了
  •     政治之作,主要是为了中央提出一种可以安抚少数民族的理论......是古代“羁縻政策”的现代变种........
  •     这是费孝通先生主编的书,很厚,但很好读
  •     地方种族主义沉渣泛起的今天,此书应列为大学生必读书。那些孜孜以求地论证某些族血统多纯正文化多独立的高论还是速朽吧。
  •     新中国民族政策可以概括为高层次、一元化、多序列管理。
  •     印刷质量一般,但内容值得一读。
  •     第三章《民族称谓含义的演变及其内在联系》一、“汉人”考二、“契丹”——汉人之别名 三、历史上少数民族中的“汉人成分” 四、中国 华夷 蕃汉 中华 中华民族 第五章第三节 《传统的华夷之辨》《大一统格局中的华夷之防》
  •     内容有点太难了,但读起来还是很有帮助的
  •     对比顾颉刚的民族理论看,更有意味
  •     书里收集了费老的多篇文章,很值得一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纸张有点薄......如果能稍微厚一点就更好了~~
  •     比起所谓的这部书的学术价值,写这本书的学者立场的转变才是最值得玩味的。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
  •     费老雄文确实不错,但后面所附陈连开等人的文章就欠些火候。另外竟然把把文章作者姓名、单位、写作背景用六号字附在文末也是令人无语,不仔细的人还以为这整本书都是费老写的呢。不得不说作为钦定核心学术观点,论证的严密程度、论据的充分性和典型性都不令人满意。对于“中华民族”的定义本身缺乏论证,简单粗暴;论及“多元”,举出的考古学证据却基本是华夏文化遗迹,论及“一体”,又无法弥合各区域、族群间巨大的历史和现实差异。
  •     我不喜欢费了!哼!
  •     "多元一体"这种东西真是太中国特色了..........
  •     经典的书,买了慢慢看
  •     东南,东北,西北,西南民族的历史,汉民族的发展历史也值得研究
  •     想给这本书打一星,因为从序里说孙文鼓吹五族共和开始就马不停蹄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看到恬不知耻的“契丹人是汉人说”已经联想到“狗奴”一词;但是又想给这本书打五星,人民共和国的御用学者是如何迎合政权、篡改历史、构建中华民族伪学术理论并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宣传,这本书真是研究极佳的一手资料,忍不住好笑。本书唯一有价值的是代序、导论中提到的两个核心问题:(1)如何在民族问题上脱离唯汉族中心史观建立中国史;(2)少数民族的多元化现状在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才能不被汉化给种族同化灭绝。然后,第二章起的所有文章开始给代序的两个绝佳问题啪啪啪啪啪啪啪的往死里打脸。
  •     毫不夸张的说这本书让我对费孝通完全有了新的认识,有的人生来就是当XX家的。
  •     中国文化课参考书 详尽易懂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     这些书以后一定涨价,作为经典读物,赶紧收藏吧!
  •     大部分是陈连开的成果
  •     真心死妈。以后别再说费孝通就提马林诺夫斯基,丫不配
  •     谁在滚雪球?权力、斗争?谁之自为?
  •     对民族学感兴趣的,费孝通老师的这本书是很值得一看的!费老师的书都是很耐人寻味的!
  •     印刷不是很好,容易让人怀疑不是正版的,不过谁让我买的是简装的呢,将就着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