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民粹主义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
ISBN:9787206046865
作者:保罗·塔格特
页数:172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高等教育最权威的社会科学教材之一,中国10余年所最高学府知名学者联合推荐。  本丛书旨在以社会科学的基本要领为立足点,使社会公众以最简单便捷的途径迅速掌握西方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是一套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蒙学读物”。本套丛书作为欧美大学的基本教材,全部由西方各个领域的首席学者执笔,并不断追逐时代变迁,反复更新,已经成为西方公认的最权威的社会科学基本读物之一,是年青学子进入社会科学圣殿的第一道台阶。

内容概要

保罗·塔格特是苏塞克斯大学苏塞克斯欧洲研究院的简·莫内讲师,也是社会科学学院的政治学讲师。他还是《新民粹主义政治学》一书的作者。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关于民粹主义的定义
第一部分:民粹主义实例
第三章 美国的政治运动和民粹主义政治
第四章 到人民中去!俄国民粹主义的教训
第五章 拉丁美洲民粹主义政治中的领导
第六章 宣扬民粹主义:加拿大的“社会信用党”
第七章 新民粹主义
第二部分:民粹主义的特征
第八章 民粹主义,人民和中心地区
第九章 民粹主义的制度困境
第十章 民粹主义和代议制政治
第十一章 结论

编辑推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高等教育最权威的社会科学教材之一,中国10余年所最高学府知名学者联合推荐。  本丛书旨在以社会科学的基本要领为立足点,使社会公众以最简单便捷的途径迅速掌握西方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是一套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蒙学读物”。本套丛书作为欧美大学的基本教材,全部由西方各个领域的首席学者执笔,并不断追逐时代变迁,反复更新,已经成为西方公认的最权威的社会科学基本读物之一,是年青学子进入社会科学圣殿的第一道台阶。

作者简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高等教育最权威的社会科学教材之一,中国10余年所最高学府知名学者联合推荐。
本丛书旨在以社会科学的基本要领为立足点,使社会公众以最简单便捷的途径迅速掌握西方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是一套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蒙学读物”。本套丛书作为欧美大学的基本教材,全部由西方各个领域的首席学者执笔,并不断追逐时代变迁,反复更新,已经成为西方公认的最权威的社会科学基本读物之一,是年青学子进入社会科学圣殿的第一道台阶。

图书封面


 民粹主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在抵制家乐福的狂潮时期,我读完苏塞克斯大学苏塞克斯欧洲研究院当代研究所的保罗·塔格特所著的通识读本《民粹主义》,有一些精彩落段不敢独享,兹摘于下:有的人把献身于“人民”作为民粹主义的特征。当然,民粹主义的一大共性就是它宣称是为人民服务的,正是这一点得出了民粹主义反精英的结论。民粹主义需要一个易于变通的手段,而人民正是满足这一要求的工具。“人民”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的数量,使用这一术语就意味着人民数量众多并占绝在多数,这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其数量众多,因此,一旦亮明身份,他们就被赋予更在的合法性,并且为之提供了一批潜在的支持者,一旦获胜,他们就可以压倒一切反对势力。人民的数量众多对于民粹主义者尤为重要,但是不应当将其与相对多数和多样性相混合。民粹主义者的“人民”概念是作为一个基本的统一体,他们被视为一个缺乏基本分化的单一实体,是统一的,团结一致的。“人民”在民粹主义者的思绪中已经完全定型并且是自觉的。正是这一行点使得人民成其为一个简单的主体,于是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对“人民”的认知并被简单化地理解。我们也明白民粹主义者以“人民”的名义来说话,因为他们处认为他们就是人民。哪些是人民,哪些不是人民,在实践中民工粹主义者更容易确定后者。对社会集团的妖魔化,特别是对精英的憎恶使民粹主义者树立了政敌,但这也正是其构建自身的一个重要部分。民粹主义者对社会集团的妖魔化有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它使那些对社会集团有怨恨之辞的人民站了同一条战线上……其次,它加强了那些痛恨这些社会集团的人民之间(甚至是产生)的团结。欢迎对以上摘录进行“过度阐释”,因为它们只是“原理”,非要“过度阐释”才能与中国现状对应起来不可。按照保罗·塔格特的梳理与分析,民粹主义具有六个重要特点。“民粹主义者敌视代议制政治。”代议制是自由主义与民主所派生出来的必然政治制度,但民粹主义因为反对一切政党,所以先天就是反对代议制的死敌,民粹主义提倡的是什么呢?直接民主,人手一票,就可以直接与大众接触又可以避开政党。但是直接民主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已经建立了,它不过是用于补充与替代代议制而已。作为反对代议制民主的方式,它的本质是反民主的,因为它将民主推到了原教旨主义的极端。表现在当下,对法国不满的人都要去抵制家乐福,都要去家乐福示威与打砸,而不是推举代表去与家乐福谈判,更是绕开了中国政党与法国方面的谈判,直接将激情对准法国。所以这种直接民主往往会伴随着暴力。“民粹主义者把他们所偏爱的群体作为理想化的中心地区并以此作为辩识自身的依据。” 在民粹主义者眼里,中心地区这一含蓄的概念指的是那些道德高尚、团结一致的人们,但中心地区只是一个想像中的区域,只有危机发生的时候,才会明确地求助于中心地区。因为对中心地区的着迷,民粹主义者具有严重的排外倾向与举动。在当前的家乐福危机中,“中心地区”指的是那些自认为“爱国”的暴民,他们偏爱的也是与他们一样的打砸与示威群体,依照是否“爱国”,他们将自己从民众中辩识出来,并用民粹主义喜欢的二分法将民众划分为“爱国者”与“汉奸”两类。而排外的倾向体现于对法货的抵制,对法国的抵制,当然这种抵制只是他们抵制潮流的一部分,此前有日货抵制,此后,所有试图批评中国的国家,也将会遭到它们的抵制,“爱国”只是一个幌子,本质是塔格特所指出的:“中心地区的重要性说明了民粹主义的内向特征。国际主义和世界大同主义视民粹主义为死对头……孤立主义和隔离主义自然倾向于民粹主义。”有人可能会认为目前对法国的敌视不是民粹主义运动,是爱国主义运动,但是,要记住塔格特所言的:“民粹主义将一些民族之外的人排斥在外,它并不包括所有民族的成员。中心地区,就其所指向的一个民族来说,它是一个有限制性条件的民族主义。”所以民粹天然地与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民粹作为一种思想意识缺乏核心价值。”这一点对民粹主义至关重要,因为核心价值的缺失,所以学术界几十年来为界定什么是民粹主义而费了不少口舌。民粹主义是一种力量,也就是所谓“人民的力量”,这种力量就象核弹一样,它天然就是没有价值观的,它必然要依附于别的价值观与社会团体上,吴稼祥在一篇谈民粹主义的文章中如是说:“民粹主义是变型金刚,它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看似在左,倏然在右,今天要平等,明天就要特权,一会儿是民主主义者手里的讲稿,一人儿又是独裁得比如庇隆脚下的阳台。这个国家的民粹主义者要加税,那个国家的民粹主义者要减税,甚至拒绝缴税,比如法国的鲍杰德主义……”这一段话极好地说明了民粹因为价值而带来的善变性。在目前的欧洲,民粹主义一般会与极左政党或极右团体结合起来。民粹主义天然就具有投机性,哪里有利益往哪里占。当爱国主义成为当下最吃香的立场时,民粹主义就对民族主义神灵附体。如果没有民粹主义的阴魂,当下的民族主义狂潮不会这样的狂热。所以当下的“爱国者”们多是那种平时打电玩看动漫吃垃圾食品的没有价值立场的愤青,这非常好理解。“民粹主义是对严重危机的强烈的以应。”民粹主义一般会出现在什么历史关头呢?那就是社会出现了危机,但这些危机是真实的吗?不,真多是民粹主义者想象出来的,比如他们会想象家乐福对藏独是如何的重要,会想象因为家乐福而让国家领土被分割出去了,想象换制家乐福会让法国方面大受损失,其实,这些都是民粹主义的虚假想象。从俄国的民粹主义者到美国的民粹主义者,以及西欧的民粹主义者,都是在想象的危机中站起来的。当然,也不排除当时的社会的确碰到了些政治与经济的麻烦,但这种麻烦被民粹主义天生携带的放大机制而放大了许多倍。“民粹主义因为自身的矛盾性而具有自我局限性。”民粹主义的自身矛盾在哪里呢?它不相信民主,却又采取了最极端的直接民主的行式;它敌视政党,但往往自己又组建一个政党或附在别的政党身上;它口口声声人民,但所有个人都不是“人民”……在这种自身的矛盾之下,民粹主义一般难以发展壮大并长久地存在下去,它简直就是物理学上的“自耗结构”,就算有一些存在下来的民粹团集或政党,也只是打着民粹的旗号但早就必变了实质,就象美国依靠民粹起家的乔治·华莱士,变成了反民粹分子,而庇隆在上台后也没有了几分民粹的气息。民粹主义者如果想保持纯粹的民粹口味,那么民粹组织或运动就不会长久了,我们可以判定,当下的反法浪潮正被左派力量所拉拢,如果你要在这股潮浪中保持纯正民粹的立场,那是不可能的事——你迟会被政党或团集当作暴民清除出局。“民粹主义作为像变色龙一样的东西。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何民粹主义会像变色龙?因为它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它一厢情愿地“到人民中去”,但“人民”不一定买账。当俄国的民粹主义者听从赫尔岑的“到人民中去”的教导,跑到农村去宣传革命,农民们并不喜欢他们的宣传与煽动,主动地向当局报告他们的危险举动,并疏远他们,而当局自然也就乐得去镇压他们。但是,民粹主义者是可以随着环境而变化的,这些民粹主义者中的一部分变成了恐惧主义者,其中的“土地与自由”成了一个恐怖组织,它于1881年刺杀了沙皇。所以保罗·塔格特说:“在极端的民粹主义者是屈从于人民的意愿还是倒向暴力革命上,民粹派最终选择了后者。”民粹主义,天然地与恐怖主义结盟。所以在家乐福事件中,出现暴力是正常的,不出现暴和才是奇怪之事,因为民粹主义发展到极端,必然会导向暴力。民粹主义的善变性还表现在它的独裁与极权上,在民粹主义不能成功的时候,它会选择恐怖活动,而它一旦成功,因为先天对自由主义与代议制的敌对,它又会选择独裁。最典型的是庇隆,这位民粹主义者本身就是个大独裁者。我们说过,民粹主义有着制度性的困境,所以民粹主义者一旦上台,就变成独裁者,因为“对于民粹主义制度困境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强调领导者的作用。”这些领导者往往是个人魅力型的领导,领导者被认为是有超自然的力量、超乎平常人的力量,与他们的追随者(人民)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追随者对他们的领导呢,用威尔纳的话来说:“对他们的领导的回应是献身、敬畏、崇敬和盲目信仰,简而言之,带着接近宗教般的感情。”而保罗·塔格特则指出:“民粹主义思想中道德的的教旨主义和实践中民粹主义运动经常带着半宗教性质,意味着民粹主义很可能朝着个人魅力型领导的方向发展。”所以,几乎所有从民粹运动发展起来的政党,都是半宗教性质的集权政党,而所有民粹主义领导者,都是近乎“上帝”的大独裁者。保罗·塔格特写作《民粹主义》一书的时候,尚未考虑到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民粹主义又发生了一些形变。与老牌的民粹主义或20世纪末欧美的新民粹主义不同的是,“网络民粹主义”中找不到魅力型领导者,领导者的出现是在人与人需要直接对面的时代,而网络中则不是这样,因为信息的发射型传播,每个传播者都成了“人民”,也成了“领导者”,它是扁平化的。但扁平化的影响更大。如果说以前的民粹主义是带有地域性质的,比如加拿大的“社会信用党”就限制于艾伯塔省,美国的民粹党“人民党”局限于美国南方。到了网络时代,家乐福事件中的民粹分子因为网络的全球化而遍及全球华人所居地。第三点,网络民粹主义的直接民主更彻底,它是分散型的,没有代表,没有机构,分散在各个地区的民粹主义者直接地攻击当地的家乐福,这是一种原教旨主义的极端化的民粹运动。与老牌民粹主义、新民粹主义相比,网络民粹因为其变色龙的性质,获得了三个新的特点:人人都是领导者;突破地域性;更直接的民主。而家乐福事件,正是网络时代的“网络民粹”的一次集中阐释。
  •     个人感觉这本书翻译的不是很好,或者说翻译的很差,但是虽然翻译的差,但是不能掩盖原书的一些发光点,看了一遍,对民粹主义还是有了一点小认识,凭记忆如下:(1)民粹主义为何利用“人民”这一概念,是因为这一概念解释灵活,适合民粹主义随环境而变的特点;(2)民粹主义是反制度化的,从而也使其不可能长久;(3)民粹主义反政党的,为了弥补反制度、反政党的缺点,从而只能依靠强力个人魅力的领导来维护运动;(4)民粹主义是代议制政治的指向标,这是由美国、加拿大、西欧、南美经验所得;(5)民粹主义强调改良,不赞成激进革命,由俄国经验来看,有其进步意义。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民粹与暴民式大民主的分别,到现在还是感到有点混乱...........需要再看一遍.按理解,民粹自身并不是负面的.民粹的出现正是对存在体系的一种控诉/压力.
  •     : D091/4142
  •     说了一大堆, 还是没说清楚啥是民粹主义, 从后面的例子来看, 不同政治体制, 不同社会文化, 不同时代的民粹主义都不同, 实在是个难题
  •     导论和第二部分不错。中间的案例部分太纠结了。
  •     迷人的是民粹主义的那些悖论。反对政党却以政党作为工具,立足于人民的智慧却又常常想象改变与统治人民。以及它作为反对者的改变性力量,和作为领导者的惰性力量。
  •     民粹主义者以人民为依靠,但那些是人民,那些不是人民,他们更容易确定的是后者,民粹主义总是将社会集团妖魔化,他们不相信政治制度化,没有系统的理念,由于不信制度和精英群体,他们更偏向于孤立主义和隔离主义,之前看过梁文道的博文《大快人心》,激起了我对民粹主义的了解,可惜自己的历史知识太过于薄弱,还有可能是翻译上的原因,这本书实在有点看不懂
  •     翻译太不给力了!!!
  •     民粹主义者所遇到的困境就是:他们在根本上不信任政客自己却成为了政客。
  •     在政治变革时期,又或现代代议制民主的情景下,民粹主义是种值得仔细考察的政治形态,它样态多变,立场迷离,激情四射,易逝速朽,而影响深远。这本外国学者所著,普及政治通识的小书,思路清晰,语言精准,也是做学术短论的极佳指导。
  •     此书仍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主张,最好的一个论据是“到人民中去”运动,而美加,以及拉美极富个人魅力的领导人则是带有复合的、牵制的甄别困难(不赞同无方向无团体的独裁国家是唯一手段).大体而言,对民粹主义下定义仍是困难的,因为这一运动或思潮本质上是反精英的,也即反制度化的:换言之,只能作为一个混乱的、精英阶层已假设腐朽前提下赢得大多数民众的手段.而国家一旦建立,真正的代议制政治、民选的施政者和领导者的腐化就已经开始了.从书中的角度看,民粹主义最终只是作为不流血的武器(实际往往离血很近,甚至预示了血腥)而存在,是其极端可悲的工具属性。民粹主义的代表者是对精英集团的反动,独裁是对民主的反动,这也是这个充满矛盾的政治概念无法进行准确政治学学术定义的原因。本书阅读感觉晦涩,大抵是翻译原因,原文应该是干净有力
  •     这是一本好书,论述集中,理论阐述深刻,论据详实,多用第一手材料,学术性强。我读过之后收益颇大,所以,热情向读者推荐。
  •     除开序言,第一部分民粹主义实例大致是史,第二部分民粹主义特征是论。本书对民粹主义思想和运动与俄国民粹派做了区分,将美国休伊朗和乔治华莱士以及人民党领导民粹主义政治运动、由阿根廷胡安庇隆以及庇隆主义领导的拉丁美洲民粹主义运动、加拿大艾伯塔省“社会信用党”运动、以及西欧和澳大利亚各个地区所出现的不同形式的民粹主义运动算在一起,使得民粹主义更加难以定义。但总体来说他们对于代议制与现行政党制度的敌视(俄国民粹派除外)、对“人们”大众群体的吹捧(是否是虚假和抽象的暂且不论)至少是差不离的。关于左翼和右翼都存在着极端的民粹主义分子,他们对于领袖个人权威和魅力、民族的纯净性、反对过分关注边缘少数群体等等问题上有些差异。
  •     简单化政治,大众主权,二分法~
  •      1。民粹主义是一种反对自由主义(代议制)的周期性回应,常常是对严重危机的反应。表现在观念、制度和实践上。观念上如个人-民众,市场-国家,权力的少数-多数等;制度和实践即对代议制的不满; 2。民粹主义缺乏普遍的核心价值,空心化的,因此是可变化的,如同变色龙适应不同的策略需要,常常被用作不同政见的工具;也是阵发性的,是一个插曲; 3。反代议制,不代表反现代化,但与现代化和全球化相关。现代化的挫折感是民粹根源,而如欧盟这种超国家的存在,也是民粹所反对的一种超代议制; 4。在代议制的连接机制-政党上,民粹主义政党的性质不再是代表一部分人利益政治联系机构,而可以发展成单独个体的组织 5。本书作者提出了民粹主义的中心地带heartland 概念,民粹主义有发展成独裁主义的危险
  •     这本书个人不喜欢
  •     麻烦翻译不要用Google,用常人可以理解的中文翻译本来就含糊的原作好嘛- - 不管怎样,此书都扭转了我多年对民粹主义这一概念认识的误区。尽管依旧无法很明确地给第二个人说民粹主义是什么…
  •     社会学 心理学 哲学
  •     直言不讳的说:本书对于理解当前的香港形势很有启发。民粹主义在不同的情况下拥有不同的面貌。在美国这样的民主社会,它反映了代议制民主的问题,往往表现为底层阶级的反精英运动;在俄国这样的落后地区,它反映的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溃败,表现为知识精英阶层主动的反叛。不论如何,民粹主义并非愚不可及和反现代的,它本身也是民主运动的一个部分,而且拥有自身的逻辑,不可能被置之不理。
  •     简单大略的罗列和介绍,还不错。
  •     了解民粹主义。
  •     比较能理解
  •     比较有启发性的书,对于“民粹主义”概念阐释的比较深入而清晰
  •     2007-02-28
  •     国内民粹主义暗流涌动。
  •     还有问题是,中国的民粹主义和“左”的概念,还有毛主义的关系
  •     “人民”是一种信念,它正如民粹主义者所需要的那样,易于拓展或富有灵活性。对社会集团的妖魔化,特别是对精英的憎恨使民粹主义者树立了政敌,但这也正是其构建自身的一个重要部分。民粹主义者运用人民的语言并非因为它表达了根深蒂固的主权在民的民主信念,而是因为“人民”居于中心地位。中心地区要求单一的人群。他们想像中的居民具有同一性和同质性。对中心地区的进一步的简单化被作为一个排斥异己的依据。
  •     为代议制民主所准备的检验手段,最重要的特色不是对人民信仰,而是对精英的咒骂
  •     一本介绍民粹主义的经典著作
  •     民粹主义是1打着“人民”的旗帜的,它是反制度化却又很容易把自己发展成政党的,它反对代议制民主却找不出别的好路子,没有核心价值以至于容易变成英雄崇拜。我个人依旧相信精英执政的优越性,group thinking简直是灾难。
  •     虽然翻译不咋地,但对一个对民粹主义一无所知的人来说,还是不错的书
  •     读不下去了,太多金融方面的词汇。。。。
  •     国外相关著作,译过来的好少。
  •     现今在媒体上能常常看到民粹主义一词,这一概念值得深知,此书中多方面的解析,能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民粹主义
  •     将民粹主义视作检验代议制政治功能的工具,有助于我们回归韦伯语境下的克里斯马领袖的讨论。
  •     翻譯的相當不好
  •     翻译得很差 又找不到原著 可惜
  •     这样一个关注度高、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又颇为重要的一个议题,被硬生生地写成了论文体,逻辑散乱,晦涩难懂。与国内李强老师的《自由主义》、刘军宁老师的《保守主义》这两本书的文笔流畅、深入浅出相比,这本书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     翻译、编辑得不大好,译文不清晰、句子前后不连贯的多;
  •     很難很糾結.
  •     简明扼要地讲述了民粹主义的概念 运动 特点 案例。作者将民粹主义与可能混淆的概念进行了区分 如民主 人民。民粹主义往往需要有个人魅力的领导人易滑向个人独裁。民粹主义反对政党 代议制 却需要形成一定的政党政治才能形成势力 这是其自身矛盾之处。民粹主义天然排斥精英 对精英有妖魔化的倾向。作者拒绝对民粹主义进行好或坏的评价 因为民粹主义势力的上升是政治生态的晴雨表 它可以催生既有政治制度的改革 也可以成为新政治制度的变革力量。总之 对待民粹主义应当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但是民粹主义绝不是洪水猛兽 我们不必绝望地哀叹世界末日来了 因为一个新的世界就在波云诡谲的表象下待人们发掘。
  •     读了前面四个章节。其实我还是不怎么懂民粹主义。。。作者想旁征博引,比较各国民粹主义各种形态,表现形式,然而能直接一些么?有点乱啊
  •     小愤愤的扫盲读本~
  •     小册子,导论+地区案例+结论。或许可以找来英文版读一读,不长。好苦恼,没读完的书倒底应该怎么标记呢?
  •     你妹我就没看懂
  •     民粹主义根源于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反抗,但从根本上说,它还处于未成型和分散状态,反政治是它的根本特征,由于它对代议制(以政党和议会为标志)的天然敌视,自发性和制度性之间的矛盾,造成民粹主义注定的自我局限性。民粹主义者把他们所偏爱的群体作为理想化的中心地区(heartland)并以此作为辨识自身的依据,并且缺乏核心价值,因此它适用于各种政治立场,只能依附于其他意识形态,而不是被其他意识形态所依附。“人们可能会认为民粹主义是一种反对代议制政治的观念、制度和实践的反应,是对中心地区所产生的危机意识的含蓄或明了的赞扬的一种反应。然而,由于缺乏普遍性的核心价值,民粹主义总像变色龙似的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实际上,它只是一个插曲。民粹主义是一种阵发性的、反政治的、空心化的、打着危机旗号的变色龙。
  •     基本没看懂,觉得翻译的很差很差,但是原著应该不错吧
  •     民粹主义的难以界定性,或许就在于平民的多样化,没有办法一言以蔽之。
  •     喔 可怕的民粹主义
  •     讲的还是比较清楚的,感觉翻译总体上挺好的,略有瑕疵而已。不过我个人认为,民粹主义还是偏贬义的
  •     翻译实在不怎样。“中心地区”这个核心概念从头到尾都没有界定清楚的赶脚。
  •     对民粹主义的阐释和评价比较中肯,对这一混乱而缺乏共同特征的存在进行了比较好的分析
  •     初很难进入,愈往后愈清楚,大概让人知道民粹主义所值是什么了。
  •     除了偶尔清醒的几句话之外,大部分都是一团浆糊。不过前言和头一章里关于民粹主义总括性质的几句话,还是值得一看,有助于领略民粹主义之大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