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与人性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基因与人性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
ISBN:9787301155530
作者:孔宪铎,王登峰
页数:208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基因  在生物界,为什么植物可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动物能够“龙生龙,凤生风”,人类更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些能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现象,绝非偶然,因为所有生物都含有遗传物质,靠这些遗传物质,生物现象得以代代相传,在生物学上,这些遗传物质的载体叫染色体。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化学分子是DNA。DNA是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它的中文译名为“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一个大分子,其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Gene)。现代所称的基因,就是遗传之父Mendel所称的“遗传因子”(Plomin,et al,2001),基因一词是由一位丹麦遗传学家Johannsen在1909年提出的,先用德语称之为Gen,而后,才在英语中被称为Gene。日本人称基因为“遗传子”,是中国的科学家把“Gene”从英文直译为“基因”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现象,世人皆知,但是对其遗传定律的揭晓则是19世纪末的事(Plomin,et al,2001)。遗传的因子叫基因,构成基因的分子是DNA。DNA分子结构的发现,使得生物学的进展一步登天,生物学进入基因时代。1953年,一位年轻的美国科学家Watson和另一位年轻的英国科学家Crick在英国剑桥大学完成了一项惊人的发现,他们将Franklin女士用X光绕射结晶体摄影技术来分析DNA的分子结构的结果制成模型。

前言

  基因与人性,是跨学科的讨论题目,把这两个题目合在一起研究,颇有以现代科学去研究古老哲学学说的企图,像是以现代最新的技术,去挖掘古代最老的宝藏。过程可能艰难,但收获一定丰富。  自从Mendel在1 9世纪中叶发现遗传定律之后,研究遗传物质便成了许多生物学家努力的方向。随着DNA的发现,Watson和Crick在19 53年提出DNA构造的模型。这个双螺旋结构的面世,使对DNA的研究日新月异。从1 953年发现基因(DNA)的结构到2000年完成“人类基因图谱计划”并公布了人类基因图谱的草图,只用了四十多年的光景,这一被誉为生物界的“登月”壮举,使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进了举世无双的一大步。生命科学所迈进的这一大步,将也会影响人文和社会学科的进展。基因解开了人类生理上的一连串的问题,下一步就是要在人性上,也要解开久悬的一些问题。因之,现在是研究基因与人性的最佳时期。

内容概要

孔宪铎,1935年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曾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分校学术副校长、香港科技大学学术副校长等职,现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十多所学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基因 1.基因的构造 2.基因的功能 3.基因工程 4.基因的天性 5.基因的习性第二章 人性 1.人性中的动物性(人的天性) 2.人性中的文化性(人的习性) 3.人性中动物性和文化性的消长 4.人性中动物性和文化性的表达 5.基因的天性与习性和人性的天性与习性 6.孔子的人性论 7.孟子的性善论 8.荀子的性恶论 9.人性本恶论 10.中西文化中的人性论及其对人的影响第三章 基因与人性 1.人类行为遗传学的研究 2.对影响人性基因的探索 3.影响人性的基因第四章 基因与人格 1.人格的定义 2.西方人“大五”人格结构的建立  3.中国人“大七”人格结构的建立  4.中国人的人格特点  5.从基因到人格  6.人格的天性与习性  7.影响人格的基因第五章 基因对配偶的影响  1.配偶的形成  2.配偶的选择  3.配偶的禁忌  4.配偶的后裔  5.出生的次序第六章 基因与文化  1.基匾与文化有没有联系  2.语言是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3.饮食文化  4.饮酒文化  5.性行为文化  6.人性的双重性  7.基因和文化同步进化说  8.乱伦回避和禁忌  9.文化基因  10.结论第七章 基因与环境第八章 基因是人性/人格的原动力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性中动物性与文化性的结合,正如一个成熟樱桃的桃核与果肉的结合。桃核代表动物性,果肉则代表文化性。桃核代表人的躯体,果肉则代表人的外衣。一个是要能繁殖,传宗接代,一个是能有吸引力,四处传播。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各执一端,而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则合理地概括了人性之双重性的善恶两面。

作者简介

《基因与人性》探讨了基因与人性、基因与人格、基因与文化、基因与环境的因果关系,指出基因是主宰人性的原动力。基因具有天性(自私和复制)和习性(与环境的合作交流)两个方面,由此决定了人性有天性和习性之分,人类的天性即动物性由基因决定,通过遗传代代相继;习性即文化性则可随环境改变,为个体后天学习得来。

图书封面


 基因与人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人之初“性本恶”人的动物性是恶的和自私的,也就连带使人的人性和人格等也会染上恶,如自私、嫉妒、任性和懒惰等。那么,对于这种人人具有的恶性的一面是否会将人类引向歧途?□张田勘孔宪铎教授和王登峰教授的新著《基因与人性》让人眼前一亮,原因不仅在于该书的目的是试图在生命和人文科学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也不仅在于大量引用、分析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和内容,包括引用笔者拙著《基因时代与基因经济》,而是主要在于以现代最新技术去挖掘古老宝藏时获得了新成果。本书的一个主要结论是:从基因角度看,人的天性不是善的,而是恶的。我们应当勇于面对人性本恶。人类的动物性和文化性《基因与人性》一书得出“性恶论是正确的”结论首先是从人的动物性来论证和辨析古代先贤对人性本质的阐述。孟子的性善论指的是“习相远”的习性,也就是人的文化性,但这不是由基因遗传的天性,因此不是人的天性,不能用来当做决定善与恶的依据。而荀子的性恶论所指的是“性相近”的天性,也就是人的动物性。这个结论无论是从基因的天性来看,还是从世代遗传的角度,以及人性中天性的角度和理论来看,都站得住脚。那么,人的动物性和文化性是什么?过去对于这两性常称为自然性和社会性,或天性和习性。但是用动物性和文化性更为适宜,在作者看来用“动物通性”和“人类特性”更为准确。因为,人性中的动物性为所有动物包括人类所共有,是动物的通性。而人性中的文化性则仅为人类所特有,在其他一切动物身上都阙如,是人类的特性。人的动物性当然源自基因。人类和人猿的基因在碱基对的顺序上只有1.23%的差别。目前在人类身上发现的26588个基因中,除了300多个外,其余的在老鼠身上都有,所以人与动物的天性是相通的。因此,需要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人性作出辨别。从动物性来看,《论语》中的“性相近也”就是动物性,《中庸》中的“率性之为道”、《孟子》所说的“食色性也”和“生之为性”中的“性”等都是人的自然性。甚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这一事实也是人的自然性。人类的动物性充分体现了“性恶”的要素。人性中包含有原欲和原恶两个部分。人类的原欲中包括食欲、性欲和知欲。这三种欲望是人类一代代生生不息的原动力。没有食,人类会绝种;没有性,人类也会绝种;没有知,在一个物竞天择进化环境中亦会绝种。所以,人类的原欲与人类共生、生存、共进、共殃。然而,没有节制的原欲恰恰又是人类原恶的根源。这种节制从今天的社会性来看就是不能违反道德和法律。如果违反了,人们就可能有三种原恶。一是任性,无视既存的法则;二是懒惰,追求不劳而获;三是嫉妒,对别人的优越怀有恶意。当然,这些原恶只是一种潜在的恶,只有在这些原恶驱动下犯罪时,才能称为罪恶。所以,人类的动物性与动物的动物性如出一辙。而且,从动物性来看,人是最平等的。全世界任何角落的人都不比别人更高贵或更下贱。再伟大的人,其身上的原恶一分都不比别人少;再平庸的人,其身上的原欲一点也不比别人多。但是,人类不只是只有动物性,还有文化性,即习性,否则人类社会就会大乱。这种文化性是《论语》中所说的“习相远也”,也是《中庸》中所说的“修道之谓教”,还是文天祥所说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尽管人类的文化包罗万象,但本书的定义是,人类凡是为了争取生存、适应环境、寻觅快乐所作的一切努力的总成果都是文化。但是,人类文化中最重要的是三种“元精神”,即信仰精神、求知精神和爱的精神。这一切都与动物性的“原欲”和“原恶”是截然不同的。基因也有天性和习性人的动物性来自基因的特性。基因的特性是自我复制和自私。基因的自私是其生存的手段。如同建造一座宫殿一样,基因只有蓝图,却没有材料。它唯一可行的手段就是拿出自己自私的本领,利用天地间的生物作为它生存与繁荣的载体,把生物体视为它的殖民地,将细胞视为它的工厂,以细胞的核苷酸作为它的原料,用来自我复制。基因是自私行为的基本单位。人类以道德作评价,自私行为是可耻的,也是一种恶行。但是,从进化上来看,自私行为又是进化的原动力。不自私就难以渡过自然选择进化这一关口。基因不仅利用自私行为进行自身的复制,还利用自私行为保障自己的永垂不朽。正因为如此,基因才不会衰老,即使活了100万年的基因也不比它仅仅活了100年的同伴更有死去的可能。因此,地球上没有任何生物个体能够永恒存在,唯一的例外就是基因这个不朽的复制者。此外,自私的基因不仅处心积虑地复制自我,而且还想尽各种办法扩大复制,连感冒、狂犬病和非典等病原体都会利用打喷嚏和口吐白沫去扩展寄主而达到繁殖自身的目的。人的基因也是如此。一个人把基因传给自己的子女,又会因为爱自己的基因而爱子女和孙子,所以自私的基因也驱使人自私。由此也可以看到,凡是经过选择进化而产生的任何个体,都不是因为利他而成功的。于是,无情的自私就成了在生存上必需和应该的。而且,从实验科学来看,人类的许多动物性都是基因决定的,换句话说,基因决定和影响人性。例如,研究人员陆续发现了肥胖基因、早衰基因、智商基因、同性恋基因、语言基因、酗酒基因、吸烟基因、暴力基因和爱情基因等等。但是,研究人员也承认,这些基因是否起作用,还要依赖环境。现在《基因与人性》的作者提出另一种说法,叫做基因的习性,也就是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例如,癌症基因是否表达并因此而让人患癌症是因人而异的,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后天的环境。同样以暴力或犯罪而言,研究人员发现MAOA基因与犯罪有关,可能是犯罪和暴力基因。英国研究人员对400多名幼年受到虐待的人进行研究发现,MAOA基因的活动性低而且又在幼年受到过虐待的人,才会在成年后表现出反社会和犯罪方面的严重倾向。肥胖基因也是如此,如果该基因要发挥作用,同样需要基因的天性和习性(环境作用)。美国在20年中肥胖人数从25%增加到33%,原因不在于肥胖基因发生了变化,而是美国人生活的文化/环境变了,如快餐食物多了,体力消耗少了。所以,基因的习性,也即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同样影响着人性(食色等)和人格(外在的行为表现和内在的心理品质)。不必担心人性之恶人的动物性是恶的和自私的,也就连带使人的人性和人格等也会染上恶,如自私、嫉妒、任性和懒惰等。那么,对于这种人人具有的恶性的一面是否会将人类引向歧途?其实,这是不用担心的。根据本书的阐述,可以归纳如下一些不必惧怕人性之恶的理由。其一,人性之恶在过去人们不敢正视,而且基本上不敢反对孟子的人性善的观点。但是,由于基因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量的证据证明人性本是恶的。如果承认这一点,则是正视问题的基本诚实态度,也有助于认识人性和解决人性所造成的种种问题。其二,人性本恶的基因又有其正面的一面,如果没有自私和自我复制的基因,人包括所有生物的进化就会停止,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会中止。所以,基因的自私有其合理的一面,而且基因还对智商的遗传起很大作用。但是,任由性本恶的基因不加节制地扩展下去,又会让人的原恶表现出来,制造出罪恶。所以,有必要抑制人性之恶。其三,抑制基因中本来就有的恶有种种途径。首先是基因的习性,也即人们更为广泛认同的一种观点:环境也决定基因,即决定基因的表达和效应。以单卵孪生子为例,即使他们的基因完全相同,但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也会有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这就是环境所决定的。环境又分为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前者指的是由子女们在同一家庭成长所共享的环境构成,如衣、食、住等;后者指在同一家庭成长却不被子女们共同享有的环境构成,如出生顺序和性别、上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同学和老师等。根据这些因素,Dunn的研究得出结论,人格的约40%的形成和变异归于遗传因素的作用,约35%的变异是非共享环境经验的作用,约5%的形成和变异是共享环境的经验作用,剩下的20%是测验的误差。由此可知,非共享环境经验的作用几乎与遗传(基因)因素相等。换言之,基因和共享与非共享环境对人格特征的发展具有同样的影响力。因此,无论是基因的恶也好,善也好,都可能受到基因习性(环境因素)的制约。其四,人的动物性与文化性相互制约和促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性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例如,出生之时,人只有动物性,所以是性恶的;在童年时期,动物性可能占得多一些;但到了中年时期,随着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和学习并遵守社会的规则,则动物性和文化性可能各占一半。以后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文化性还可以增长并占主要地位,到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文化性就达到最高点。所以,老人是最有善心和爱帮助人的。但无论人的文化性如何增长,都不能取代动物性。所以,人类认识和正视自己的性恶是没有什么耻辱的,而且,随年龄增长,人类的文化性会制约动物性,这种制约就会让人逐渐产生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和羞恶之心。
  •     这么好的书,不知道评价为什么这么低,是因为害怕自私的人性因而潜意识自觉抵制么?自私并不可怕,自私是一个人和社会存在的基础,自私只是一个中性词,利益也是一个中性词,自私的本性本身并无错,追求利益的本身也无任何问题,出现的问题可能在于追求自私本性和利益的途径当中,不当的方式才是问题所在。想弄清这个宇宙,非自然科学不可,想从骨子里了解人,这种书必不可少,绝对好书,强烈推荐!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非我也,gene也
  •     基因和人性,存在什么关系?书中论人性观点鲜明,受《自私的基因》启发,引用一些科学进展来论证人性本恶,个人觉得说服力还不够强。
  •     真的很不错!从本性到习性,把人性分析的很透彻.
  •     形而上的人性原来也可以用科学说明
  •     挺好看的。一口气看完了。。。
  •     正版图书,值得信赖,发货速度也快。
  •     关于基因,克隆,伦理,生物专业很好的参考书
  •     作者可能懂,但是讲述的方式很像不懂装懂
  •     写的不是那么的让人感兴趣
  •     人性与文化研究的基因视角,看看很有启发。
  •     自私基因后国内最好的人性本质学书。人性本恶;然,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我一直相信基因决定人性。人类的本质是恶,后天的道德是善。善无法战胜恶是因为人类的进化始终滞后。
  •     有点好玩嘻嘻嘻
  •     很一般。不值得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