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理论 >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3-1
ISBN:9787801909756
作者:赵鼎新
页数:313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在批判地介绍和分析西方经典社会学理论流派对社会运动(集体运动、社会运动、革命)的解释与解读之后,提炼出了影响和决定社会运动之产生和发展的三要素:变迁(各种社会变化)、结构(国家与社会)、话语(被社会运动所认可的)。作者认为,一些发达国家都有对社会运动比较强的制度化能力,而对于中国来说,亟待提升的正是这种制度化的能力。  (雷天)  ——中华读书报

内容概要

  赵鼎新 l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学系,198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昆虫生态学硕士,l990年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获取昆虫生态学博士后改攻社会学,并于1995年在麦基尔大学获取社会学博士学位,自1996年起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社会学、社会运动和历史社会学。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评论》、《社会力量》、《社会学视角》、《中国研究季刊》以及国内出版的《社会学研究》等刊物上。专著《天安门的力量》于2001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相继获得美国社会学学会2001年度亚洲研究最佳图书奖以及2002年度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研究最佳图书奖。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导论:社会运动与革命的界定及社会学研究方法
什么是集体行动、社会运动和革命
解释传统和解读传统
社会科学的四种解释方法
第二章 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
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逻辑
美国早期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
政治过程理论的崛起
欧洲的社会运动理论和国家理论
美国和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
政治机会结构
运动动员结构
话语、符号性行动和情感
新闻媒体
社会运动和革命研究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集体行为理论及情感在社会运动中的作用
从勒庞到布鲁默
斯梅尔塞的加值理论
社会结构与情感
第四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运动
涂尔干视角
新兴意识形态和革命
格尔的相对剥夺感理论
涂尔干理论传统评价
古德斯通的国家崩溃理论
第五章 社会结构与社会运动
康豪瑟的大众社会理论
组织在社会运动和革命中的作用
生产关系与社会运动
生产方式和现代化道路
生产关系和农民革命
第六章 国家与社会运动(上)
民族国家和社会运动
发展中国家和社会运动
国家中心视角的兴起
斯考契波及其革命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和革命理论的发展
寡头政体现代化和革命
第七章 国家与社会运动(下)
曼恩理论思想概要
国家在西方工人运动发展中的作用
西方工人运动的发展
认同感与社会运动
第八章 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
搭便车理论
对搭便车理论的评论
博弈论与社会行动者模型
形式社会学方法的问题和前景
第九章 资源动员和政治过程理论的兴起
现代社会运动理论对传统理论的批判和我的评判
资源动员理论
政治过程理论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
政治机会结构的经验研究
第十章 社会运动的话语和符号性行为方式
框架分析理论
文本决定论
集体行动形式库
文化对社会行动者行为的影响机制
社会结构、文化和集体行动
第十一章 社会运动的动员结构
组织、网络和社会运动动员
顾尔德对社会运动动员结构的研究
空间环境和社会运动动员
国家和社会运动动员结构
组织和空间环境的关系
梯利对空间环境和社会运动动员的分析
内在动员结构和外在动员结构
第十二章 新闻、大众舆论和社会运动
传媒方式就是信息
传媒内容才是信息
西方的媒体、公共舆论和社会运动
西方媒体和公共舆论保守性的比较性解释
第十三章 展望和总结
西方社会运动的发展
新社会运动
社会运动社会
全球性社会运动
中国集体行动的现状和未来
本书的理论和方法论要点
变迁、结构、话语——社会运动研究的基本视角
国家社会关系和西方集体抗争行为的制度化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与政治过程理论
国家社会关系框架下的理论和经验切入点
社会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编辑推荐

  自1993年起,作者在加拿大的麦基尔大学和美国的芝加哥大学连续讲授了十多年的“社会与政治运动”课程。在2004年春季受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之邀,又向清华社会学系研究生讲授了这门课程。《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在清华讲课录音以及笔者多年的备课笔记基础上扩展整理而成。在有限的篇幅内,《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既要对西方社会运动研究中的社会学理论的历史、现状及发展逻辑给出一个全面的介绍,同时又要对在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发展中的一些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做出较为深入的分析。

作者简介

本书在批判地介绍和分析西方经典社会学理论流派对社会运动(集体运动、社会运动、革命)的解释与解读之后,提炼出了影响和决定社会运动之产生和发展的三要素:变迁(各种社会变化)、结构(国家与社会)、话语(被社会运动所认可的)。作者认为,一些发达国家都有对社会运动比较强的制度化能力,而对于中国来说,亟待提升的正是这种制度化的能力。

图书封面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这本书出得比较早,后来万圣上面都推荐为2006年被忽视的好书之一。老赵综合了西方主流社会学的理论,自己试图建立一个框架,把西方各种主流理论囊括于其中,并在其中指出各主流理论的缺陷和不足!书中抓取了西方历史上社会变迁的各个片断,并予以历史大局观进行分析评论,吸收了西方主流社会学的各种诠释。同时老赵文中还不断提到国内的情况,既有宏观的分析,也有微观的抓取,血肉骨架比较匀称。读完细想,将意识形态、阶级斗争、经济学分析、心理学等等囊括入社会学综合,将社会学定义为类似古希腊的社会“爱智慧学",看来是社会学以后的发展方向。可惜老赵还有的书大陆没出,期望还看看他的其他著作!向各位极力推荐此书!
  •     对于革命,人们历来持不同意见。主张“告别革命”者,看到的是革命巨大的破坏力,革命的伤痕有时几代人都无法抚平,而 “歌颂革命”者,看到的是革命带来的平等、尊严与浪漫,每次革命都会极大地改变现实。在过去的百年中,两种声音曾交替出现,但不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在做判断,谁也没有对革命进行更深入、更理性的分析。革命,是一次社会运动,当体制无法将它纳入其中时,动荡与破坏便难以避免。事实上,革命是改变与制度之间的一次竞赛,谁最终跑在前面,规律说了算。人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革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但难以理解的是,很多矛盾重重的社会没有发生革命,而发生革命的社会,有时矛盾冲突并不剧烈。即使是在同一个社会,受压迫最厉害的下层往往拒绝革命,而受压迫相对较少的中层,反而是革命的中坚与宣扬者,可见,革命的产生,有更为复杂的原因。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将革命看成是社会的病态表现形式,故很少使用社会学工具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甚至研究它的人被认为是弘扬暴力、别有用心。然而,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数次爆发大规模群众运动,改变了人们的看法,男女同工同酬、妇幼权力、种族平等、劳动保障……以往这些通过战争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居然通过抗议、宣传、罢工、群众集会就解决了,而这些社会运动,每次都展现出其革命性的一面,却始终没有突破体制框架,这引发了学者们的浓厚兴趣。事实证明,许多革命目标也可以通过不革命的方式解决,那么,革命与制度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当存在平和的解决方案的前提下,革命精神是不是应该得到允许;如何修正制度,以防止革命突破它……所有这些思考,超越了“为什么会发生革命”、“我们需不需要革命”、“革命是有利还是有害”等等伪问题,回到了真问题的层面。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即使回答了,也无法证真或证伪。革命是一个客观事实,既无法拥抱,也无法告别,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制度之桶的短板在哪里,它将在何处崩溃,将在何处失败。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清澈的理性思考,是难得一见的好书。
  •     作者简介本书的作者赵鼎新先生,先后于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昆虫研究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就读生物学,并获得了生物学博士学位。其后又在麦吉尔大学转而攻读社会学,或者博士学位,并在博士后研究完成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并于2008年晋升为终生教授。1.全书的基本问题、整体性观点和方法1.1全书聚焦的问题关于集体行动、社会运动或革命(笔者出于方便以下统称广义社会运动)的研究主要关注在两个问题上,这也是本书的焦点所在1)广义社会运动为什么会发生2)广义社会运动的发展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有的成功了,而有的失败了。早期的研究更为关注第一个问题,而晚近的研究怎更关注第二个;同时早起的研究更注重从宏观的角度入手,而晚近的研究更关心其中的中观和微观机制。这些研究的对象是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国家与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集体行动、社会运动和革命。如以确切时间记,应当至少在16世纪及其后的时间。在传统研究的领域中,集体行动、社会运动和革命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现象,本书的作者认为从国家—社会这个角度而言,这三者都是国家(政府及其行为)与社会相互博弈的结果,从本质上是一样的。对政治行为,一般可以从三个维度描述,及组织化程度、制度化程度、变革程度,另外加上规模,三种社会现象的定义与特点如下表所示。类型 规模 组织化程度 变革程度 集体行动 多个体 自发性 制度外政治行为社会运动 多个体 高度组织化 局部(特定) 革命 大规模 高度组织化 夺政权、按照意识形态根本改造 (欧美八九十年年底啊以来有社会运动制度化倾向)1.2理论与方法1.2.1基本观点本书的作者认为过去社会运动领域的大部分研究都试图从多种社会因素中寻找出较为固定的逻辑关系,从而建立模型机制。简而言之是将社会运动的原因和发展过程抽象为几个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即某些因素导致了某些结果。但是在社会运动领域,从宏观到微观,从理性因素到非理性因素,所涉及的面实在太广,很难建立一个广受认可的模型理论。作者退一步,从变迁-结构-话语三角三个角度切入,并以以国家--社会关系作为中心和载体,建立一个一种理论性的解释框架。其中变迁因素是指社会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可以由现代化、人口变迁、自然灾害、流行疫病、外来思潮和威胁等引起。结构因素包括国家结构和社会结构。前者指国家性质(民主、威权或者独裁型)、合法性基础、以及国家的行为方式等。后者则包括独立于政府以外的各类社会中层组织的发达程度、性质,以及人与人之间在经济生产关系中建立的关系,如资本家-工人关系,地主-佃农关系等。话语则包括社会运动的意识形态、参与者的认同、口号、话语策略,行动过程中的规范,以及话语背后的文化因素等。作者认为,社会运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不仅仅受某几个因素决定,而是变迁—结构—话语这一框架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而在不同的背景下,不同的因素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如当今同一时期,中国与美国的社会运动展现了不同形态,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和美国团体抗议和游行,是存在原因、形态和结果上的诸多不同的。从变迁角度而言,现代化的不同程度;从结构角度而言,国家性质和合法性基础、国家针对社会运动的不同应对策略;从话语角度而言,运动的发起团体、是否有明确目标、口号、宣传话语、规划等等,都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解释框架下,极有必要去关注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动态博弈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部分更细化的因素。可以从以下的几个例子去加强这一观点的理解。1.社会中层组织的多寡往往会决定运动组织能力的强弱,而后者则进一步决定了社会运动过程中的理性化程度。根据勒庞的大著《乌合之众》中的描述与观点,法国大革命中的乱象是人们集聚后,理性逐渐丧失,受情感性因素支配的一种社会病态现象,而其主要原因是在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在于路易十四收回了传统贵族的权力,失去贵族这一重要的中层组织庇护的农民成为了个体。 这就为勒庞原本非常偏向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提供了在政治和社会结构上更为细致的解释。2.20世纪是西方国家工人运动频发的时期,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这是应当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这当然不是事实。因为工人阶级除了工人的身份之外,还有这多重的身份,他们还是家庭成员、邻居、民族一员,这些因素都会生成认同感,与其工人身份的认同感一起作用,甚至其作用更在工人身份之上。而在国家方面,不同的社会背景,以及国家政府策对工人运动采取的不同措施也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以美国为例,基本不存在强大的工会,更遑论整体性的工人阶级意识,这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1)美国政府严格依据法律对非法运动镇压;2)资产阶级自由化对于资本家私有财产的尊重;3)政党民主化和联邦制对于统一工人意识的分化作用。这同样显示了不同的情境下社会运动爆发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未必全然一致。1.2.2作者对于过往理论的评价可以发现,根据作者的观点,社会运动的决定因素是来自于多个方面的,不同的因素在不同情况下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很多理论试图建立一个具有“统治力”的模型,从而确定某些因素(如勒庞的集体环境下的“心智归一“法则;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以及诸多当下社会学领域的理论)的重要性大于其他因素,这些努力很有可能是一种徒劳。这一方面,赵鼎新老师的观点或许是受到了迈克尔•曼恩的影响,后者在其著作《社会权力的起源》中采取了类似的框架模型来解释历史的发展,这个框架中定义了社会权力的四种来源,即经济、意识形态、军事和政治。此外,赵老师也非常推崇托克维尔和康瑟豪两位学者,前者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分析,是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方面展开,尽管没有提出明确的理论模型,从其内容而言已然涵盖了这三个方面。后者关于中层组织在社会运动中的角色与作用的相关研究与观点则被作者的理论框架所倚重,认为中层组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在对其他学者的评述中,由于作者梳理从十九世纪以来这一领域的主要理论,出于篇幅所限不一一介绍。但有必要提及两个流派:第一,涂尔干的“变迁视角”。涂尔干是马克思、韦伯并列的欧陆社会学大宗师,他提出了一种由于社会变迁引发社会问题的理论。尽管其本身研究的是自杀问题,但由于这一理论形式在学者们看来非常好用,其后这种观点被社会学学者广为借用,形成了很多研究,这种方法统称为“涂尔干视角”。作者对于涂尔干本人评价颇高,认为他具有历史的敏锐感,但对于“涂尔干视角”则不遗余力的批判。因为这一视角往往是从社会变迁直接一步到位的解释社会运动等社会现象,而缺少中间的具体影响机制,有大而空之嫌。社会变迁是社会的宏观现象,其对于社会现象的影响必须借助于其他更为具体的过程才能实现,而很多持“涂尔干视角”的学者,则大多略过了这一过程,从学术的角度而言,这是非常缺乏说服力的。而这些观点在第一时间给人的印象是简便易懂,因而这些学者在很多时候反而赢得了非常大的影响力的,如亨廷顿。作者并非评价其观点的确切性,仅仅是质疑其论证过程的确切性。这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本书虽有所涉及,但毕竟不是针对这一主题所写的,不在此展开。第二,是社会学中80、90年代以来的变化,美国社会学60年代开始批判基于勒庞理论改造而成的“非理性病态论”观点,开始打造社会运动系理性化行为结果的相关理论,并在80、90年代有了新的发展,一方面学者们在理性行为的模型中开始重新加入情感化因素,另一方面走向了更为具体和微观的层面,关注一个运动与的资源、动员、话语、媒体等因素的关系。作者认为当下的理论过于倾向中观和微观机制,而忽略了社会背景的宏观层面,因此多个方面的研究往往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这也是作者希望构建一个框架性解释理论的初衷之一1.3本书基本感官其实本书通篇读完一遍之后的感觉大约是以下几点,1)最大的印象是逻辑清晰。综述和讲义性质的文章著作,所涉及的理论繁杂,观点交叉,如果缺少了清晰的叙述逻辑和条例,对于读者而言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赵鼎新老师学术功底极为扎实,对于这一领域的各流派观点从渊源到发展近况娓娓道来,第二章更有一张总图加以概括,使我感觉阅读的过程非常顺畅。 2)方法论。除了对不同理论的梳理清晰之外,另一点是对于作者非常注重从方法论的角度去分类不同的理论,在提供不同类型理论的同时也会提供其背后的方法论逻辑,这对于区分很多似同而非,或者似非而同的理论观点是很有帮助的。一般而言,学者们在完成著作时是不太可能完全避免主观倾向,但本书的作者极为克制,他明确提出了其理论的方法论来源和部分哲学来源,这是有助于从根本上判断一种社会科学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偏差的极重要标准。笔者以为这对于知识在不同背景下的迁移非常好的判断标准。3)核心观点。基于国家-社会关系的多因素解释框架。作者试图建立一个多因素决定的框架性理论,变迁-结构-话语三大机制下又包含了很多小的影响机制。他强调,很多时候,一个社会运动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单独受到社会变迁、社会或国家结构以及动员等话语机制等因素中的某一些影响的,而更可能是多个方面、层次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情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在社会运动中并非完全互斥的。他希望能够调和目前相互矛盾的理论观点,尤其是美国该领域学界八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趋向微观的走势,从更大的框架下确定不同的背景下是由某一些条件其主导作用,而另一些条件则在另外的背景下其主导作用。这种框架性的多因素影响机制,与曼恩《社会权力的起源》这一巨著中所持的观点非常类似,这或许是作者对后者推崇的原因之一。P.S.很可惜,后一书由于不详的原因,在大陆甚少评论,甚至其第二卷已没有公开销售的渠道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不论其观点所持方法如何,尝试以一种新的体系重新解释社会和历史总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尤其是当作者将其作为一生唯一的一项工作时。2.内容:社会运动理论发展的路径1)【美国】社会心理学的解释:非理性化的病态现象--勒庞及其追随者读《乌合之众》一书最大的印象就是勒庞对于革命和社会运动持一种非常负面的态度,他总是以一种嘲讽式的态度和言辞来形容法国大革命年代的旧事。他提出“心智归一”的法则,即理性的个人一旦聚集成群体,,受到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失去理性并变得野蛮,做出各类匪夷所思的事情。这些人同时具有双重道德,既能做出英雄版的献身之举,同时又会残暴无比;他们拜倒在英雄和权威的脚下,但同时也在弱者面前耀武扬威。这是社会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将社会运动视为一种非理性的社会病态现象。二十世纪初很多美国学生到欧洲留学,接触了勒庞的理论,对其加以改造,最成功的应当是布鲁默做提出的“循环理论”。这一理论将社会运动的爆发分为三个关键步骤的,传递谣言“集体磨合”阶段,相互受谣言感形成同感的“集体兴奋”阶段和最后积累爆发的“社会感染”阶段。这尽管引入了社会结构,但仍然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因为这本质上还是一种关于社会心理状态的理论。到60年代格尔提出“相对剥夺感”时尽管已经在理论中加入了社会变迁、政治危机、经济转型等因素,但核心仍然是一种心理因素。斯梅尔塞的“加值理论”是在将社会运动问题社会学化这一过程中走得最远的这一类学者,他提出了一种社会运动形成的六步骤。这是社会学领域对社会运动问题研究在美国的起源。对这一流派的批判形成了“政治过程理论”,也就是一种将社会运动视为非病态理性行为的理论,并一路发展并且至今仍在美国学界占据主导地位。2)【欧洲】宏观理论--从社会学三大宗师的继承:涂尔干、马克思、韦伯社会运动研究的一大特点是欧美分流,知道1980年代,双方在很长时间互不相干。在欧洲,由于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和左派传统,实证主义在欧洲并不像在美国那样具有无可争议的统治地位。欧洲的学者们在面对1960年代欧洲的社会运动时,一般都是借用十九世纪宏观社会学的理论来解释的,其三大来源自然是涂尔干、马克思和韦伯。其基本的观点是60年代的社会运动反映的是二战后欧洲社会转型这一重要变迁的结果,与战前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人运动不同,战后很多运动都具有新的特征,如学生等新的参与群体、新的认同、以及新的社会问题(如环境、女权、人权和动物权等),这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冲突。这些理论基本都强调新社会变迁、结构变化,以及文化、认同感、话语和合法性等因素在运动中的作用。不过很显然,这些理论忽略了已经被逐渐制度化的,以利益诉求为主的罢工和示威。而这些现象在社会运动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这无疑是一种缺憾。另一方面,前文提及的“涂尔干视角”也是一种困然,因为缺少了具体机制的支持,很多从宏观角度着手的解释在很多问题都会显得力不从心。3)国家理论的兴衰:从托克维尔说起国家理论是笔者认为在《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中占据极重要地位的一个部分,也是坐着唯一花了两章的篇幅加以叙述的一个流派。因为根据作者的观点,国家-社会关系是其框架理论的核心与基点,而其理论来源基本都在于国家理论。国家理论有必要提及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这些问题,但在该书中并非重点,作者并未做重点叙述,此处也不再展开。国家理论究其理论渊源,可以上溯至托克维尔。托克维尔及其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近期在国内非常受关注,也确实当受得起。他的观点是一种囊括社会变迁、国家与社会结构以及话语机制的宏大叙述,他认为法国大革命的起因是路易十四的集权行为,其以免税特权交换贵族权力的行为,改变了社会结构,使贵族成为只享受权利而不需尽义务的“寄生虫”,导致了税收的减少,并进一步导致国力的衰弱和精英阶层的离心。另一当面,贵族失去权力后,平民被原子化,而直接与国家面对面,并相互造成直接的影响,使原本的地方性问题成为全国性问题。而启蒙运动后知识分子鼓吹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意识形态,有从话语上为革命做好了准备。尽管托克维尔在其著作中囊括了多个方面的要素,但其理论观点的解释原点是中央集权这一国家行为,因而被称为是“以国家为中心的理论”。这一类的理论在二战前的很长时间内只在德国盛行,并随着德国的战败而式微。其原因,主要在于在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中,国家政府只是一个“裁判员”,社会的游戏规则是由各个组织的讨价还价而定的,因此社会理论才是解释社会运动的主导理论。打破这一格局,使国家理论重新受到重视的是70年代亚洲四小龙崛起改变了认知中国家的“裁判”身份,而斯考契波恰逢其时提出的基于国家的革命理论,也重启了这一话题。这一领域的研究是非常多的,主要集中在两大类上,其一是关于政权性质(及寡头专制政府、威权型政府、民主型政府),其二是工人运动中工人组织和国家博弈。4)【美国】80、90后:对传统理论的批判和新发展—走向微观层的话语机制社会运动领域中美国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在六七十年代是政治过程理论和资源动员理论,正是这个阶段将社会运动研究从社会学的旁支发展成为最主要的领域之一。简而言之,这些理论都是从对社会心理学解释—即勒庞及其理论的追随者的理论—的批判开始的,与社会心理学的病态非理性观点不同,新一代的美国学者提出了关于社会运动的新观点,主要表现在:1)从整体性而言,社会运动是人们对于残酷现实压制性政治体制的一种反应,而不是一种趋同暴力化的病态现象;2)社会运动视为一种理性化的表达诉求的行为,这借用了来自于经济学关于理性行为的理论(尤其是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强调尽管参与者的行为机制是不相尽同的,但都是一种基于自身的理性选择的结果;3)因而,进一步的,社会运动的决定因素,并不是传统社会心理学理论所认为的情感性因素(剥夺感等,基本是常量),而是社会组织力量(与社会结构理论相关)以及相应的资源。4)对康瑟豪(其“大众社会理论”与传统社会运动理论有所类似)的批判。康瑟豪理论中认为社会中层是社会矛盾的缓冲地带,中层理论的走弱会导致革命。而有学者以反例来批判康瑟豪,因为依照康瑟豪的理论,社会运动参与性最强的人应当是与中层联系最薄弱的地方,相反美国的中层组织及其发达,而且社会运动往往与中层组织密切相关。这一批评被作者视为是确切的,因为康瑟豪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型运动和革命,而批判者的反例对象则是小型并且大部分已经被制度化的社会运动,甚至进一步而言两者是不矛盾而相互补充的。在这些批判的基础上,理性化观点主导的研究逐渐地走向更细致、更能够提供实证研究素材的微观研究,主要包括了问题领域:1)政治机会;2)动员结构;3)运动话语及符号性行动;4)运动媒体和公共媒体关系。其中后三者是作者话语机制下的重要小型机制。5)作者理论要点的参考:作者的理论框架以国家-社会关系为核心,主要由三大变迁、结构和话语三大机制构成。作者并未在书中直接梳理其理论来源,作者整理后大致将其理论渊源做了分类,具体如下:国家-社会关系:基于康瑟豪的“大众社会理论”中中层组织作用的发展;变迁(宏观):涂尔干; 结构(宏观与中观):国家结构--曼恩、托克维尔;社会结构--康瑟豪;生产关系结构--摩尔(马克思视角);话语(中观和微观):运动形成--动员理论;运动发展--文化(话语和符号性行为);运动媒体和公共媒体关系。3.现实问题和感想3.1世界社会运动新动向1)新社会运动。新的诉求,从单纯的物质到非物质性的价值;新的认同感来源,从宏大的意识形态到多元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新的对象,从剥夺性的社会云政治结构到公民社会本身;新的运动组织形态,从强组织化到组织内部民主化;2)社会运动社会,随着西方国家在制度上不断为社会运动提供法制化的空间,社会运动作为一种利益诉求的形式被日渐广泛地接受,不但社会运动越来越多,而且左派、右派,甚至是上层都会通过这一形式来争取利益,导致了社会运动社会的形成;3)全球化运动。全球化这一问题也体现在了社会运动中,与传统的社会运动存在着不同,其主要的对象是国际组织、扩国集团以及他国国家和人民。现代国家是基于地缘,也就是以地域为核心的政治组织,但在国际组织和国际组织和扩国集团中这是不存在的。而实际上民族认同感并没有在全球化运动中减弱,这为研究全球化运动带来了难题。作者认为尽管这一问题在传统理论下可能缺少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但没有脱离其变迁—结构—话语的框架体系。此外,作者还认为,目前学界对于这些新现象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涂尔干视角”的阶段,既缺少具体机制的阐释,也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因此还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做。3.2中国社会运动现状作者对于中国在未来发生革命的可能性表示不看好,他认为尽管中国存在着非常大的社会矛盾,但这些矛盾基本上没有脱离利益诉求的范畴,而现实中也缺少支持大型社会运动或革命的资源,因此革命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他认为当下中国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也是争论的所在:一是国家发展进入了“中产陷阱”这一问题多发的阶段;二是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将有什么样的走向。第一个问题中,目下流行的观点大多是一种典型的“涂尔干视角”,从社会变迁到社会运动中间还存在许多的具体条件;第二个问题,作者认为中国的群体性事件主要还是利益诉求为主,这些事件背后缺少大型话语和意识形态的支持,只能停留在利益和经济层面,很难转化为革命。对于政府而言,更大程度上是需要支出“安定团结费”,这些费用主要在于补贴底层、笼络知识分子、国防费用,以解决其经济层面的诉求。但他也指出,中国真正面临的是政权合法性问题,因为当下中国政权合法性主要建立在政府的绩效上,这些绩效包括经济发展、道德表率和国防表现。而增速减缓、腐败等经济、法律问题,在中国的背景下是可能转化为政权合法性的政治问题的,这是长期而言中国可能发生政权更迭的可能所在。但另一方面,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解决,如腐败的问题通过法律途径是存在解决可能的,香港、新加坡以威权型政府已经有了先例。尽管当下中国社会对立法、司法、执法体系非议颇多,但法律问题毕竟是法律问题,只要做,总是有解决可能的。3.3感想通读全书三遍,做了一遍笔记,以自己的观点理解而言,赵先生的理论关键词是两个:“中层组织”和“制度化”。就笔者日常的观察而言,这两者都是当下中国所不完善甚至欠缺的,而这两者又往往是交杂在一起的。1)首先说中层组织。我以为中层组织的作用在于作为国家与家庭或个人的缓冲,避免两者直接面对面的冲突。如作者所言,在欧美的发达国家中,很多社会运动已经被制度化了,而中层组织在这一过程中对利益表达理性化非常大的作用,这对于促使各方妥协是不可获取的。而在非现代化国家,无论是威权型国家或者其他专制社会,国家承担了“运动员”和“裁判”的双重角色,既要带领整个国家的人民和社会实现现代化,同时要需要代表全体社会民众不同利益的妥协。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来自于落后者期望追赶的历史原罪,这些国家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社会资源动员起来,以便完成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这种现象在经济层面最易解释,就是国家通过扶持重点打造巨型的工业企业,并通过它们与其他国家的企业竞争,拉动本国的经济发展和转型,这种例子在二战后新崛起的国家中比比解释。这样的一种“现代化”动员负担毫无疑问促使国家下意识的紧抓权力,并力图进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控制它,否则以传统方式是不足以形成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动员的。列宁式政党是这样一种政权的登峰之作,从中央到基层党组织一以贯通的控制力确实做到进入社会的每一个细胞,也也确实将资源的动员推至巅峰,实现了短时间的强国梦。但是“兴奋剂”不是没有副作用的,以意识形态拉拢整个社会,反而将终极意识形态工具化,共产主义仅仅作为不可实现的幻想存在,就像吊在驴儿眼前的胡萝卜,而缺少程序正义的社会终于因为利益的分离而分离,因为这时候的社会,已经仅仅只有利益,而没有分毫存在其他任何其他非利益标准的,社会主义社会自利的程度甚至超过了资本主义的社会,这是相当讽刺的一点。这种现象,应当就是我们所谓的道德败坏,世风日下。道德只能在群体中产生,如果说一个社会的人群是原子构成的,是不能有道德的。这是凭着文化本能在驱动行为,而不能容忍其他,无论是令人瞠目的自利,还是超越了忍受底线的暴力,都会出现。因为群体的缺席,道德在这时候也缺席了。在中国,以儒家宗法结构作为蓝本构建的传统社会中,宗族扮演了一个中层组织或群体的角色,避免了国家和百姓的直接接触。不论是税收、教育、赈灾等等,这些游戏都是由宗族与其他两者分别玩,而很少有情况是国家与百姓两者撇开宗族自己玩的,当然,农民起义暴乱的时候是个例外。这种宗族的作用,对于底层的百姓而言,存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限制,其二是保护。很可惜,依照我国建国以来的一贯话语体系,往往只允许谈论第一种。宗族作用在个人身上的限制,就是我们话语体系中的“剥削”,已经“不需赘言”。但即便是这样,也有一点是需要补充强调,这样一个群体的限制来自于群体内成员相互之间的极端熟悉,这意味着群体内部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换而言之,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摆弄的灰色空间。举一例,传统乡村时犯罪率是极低的,偷鸡摸狗之事更是稀少,因为这样的犯罪根本没有收益,任何一家的鸡鸭猫狗对其他人而言都非常熟悉,偷来也用不出去,是没有任何价值。这也是一种宗族的限制,或者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而言及宗族对于个人的保护时,最可以说明问题的,也是最具争议的问题是“械斗”。村与村之间的械斗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参与率极高,因为这是一种重复博弈。一次缺席的结果意味着此后自身面对的任何问题都不会再有人伸以援手。但是到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完全消失了,这也是为何城管对于进城卖农产品的农民具有如此大威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们自然不能认为回到过去是一种好的策略。因为实际上过去的这种形式已经被证伪,因为宗法同构的体系作为国家的基本面,在面对外来冲击的时候,根本不能形成足够巨大的资源动员而落败。这是我们民族至今一百七十年漫长探索的开端。但时至今日,即便中国已经确立了“市场”这一概念至高无上的地位,也仍然不足解决全部的问题。或者说,资源的动员确实有效地实现了,但是作为社会的基本支柱的中层也支离破碎了。人成为了原子化的个体,不在为旁人所熟知,几乎邻居都是点头之交,那么每一次的博弈都是单次博弈,我们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一次的结果对于下一次选择的收获会有何负面的影响,自利成为了最佳的自我保护策略。这有需要涉及到第二个方面:制度化能力。2)制度化能力。制度化能力在笔者看来,简而言之是建立程序正义和重复博弈。这反映到我党的话语体系中,大概对应的是“执政能力”。在作为执政党时,需要考虑的是整个社会所有个体或群体的利益,而不是某一个群体、阶级的利益,这是政权合法性的一个方面。这是当初钱穆先生对我当批评的核心所在,钱穆先生以为中国自古都是不存在阶级的,政府也当是所有人的政府,正合当下景况。实际的情况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代表不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至少目前的情况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这么繁杂多远的利益与精神诉求,是需要大量的中层组织和群体来表达实现的,这是目前中国欠缺的。而现今从广泛意义上而言,农村的之选还只是一个半吊子,包着社会中层皮囊的国家力量,有例外但还远远未曾从整体代表村民。这是一条可见的通达道路,虽然只是起了一步,却还有很多步需要走。从这里,又会回到上一节中国社会运动中的最重要问题,也就是政权合法性的问题。在既保证政权合法稳定,又能带着社会走出个人单次博弈导致道德败坏的泥潭,是迫切而痛苦的问题。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优秀的“清华”“社会学”“讲义”(俱无半点黑)。框架层次清晰,方法褒贬分明,文献丰富系统,习题精到切用。在连贯反思基础上坚持学科本位,不屑依傍布迪厄吉登斯等大佬和追逐情感、认同等时尚。编校疏漏尤其英文拼写错误和注释文献缺失不少,待核对第二版
  •     综述就该这么写,学者就要有骨气,老赵不研究虫子研究社会学也是如此牛逼啊……
  •     今天重新读,发现第215页可能有个笔误:应该是Swidler(斯维德勒),而不是Swilder(赵鼎新把人名中译成了“司怀特”)
  •     分清集体行动、社会运动、革命的区别,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方面分析,以国家社会关系角度切入。
  •     其实是标记一下他那本名作《国家、社会关系和八九北京学运》,写得太牛逼。
  •     酣畅淋漓,一读再读。
  •     Dizzy 觉爽
  •     条理清晰~
  •     1.实在是有点烧脑 2.这本身就是讲义,给笔记做笔记好累 3.学政治学看了这个表示很开脑洞 4.赵骂同行骂的也太狠了 5.昨天有个傻逼直接影响我104到106没看进去
  •     1/5
  •     好啰嗦
  •     别人家的老师。。
  •     书甚佳,赵大师的逻辑能力和归纳能力都很强,这无疑得益于他的科学家经历。很浓缩,可以按图索骥继续无穷无尽地读下去。不过,越是读下去,越是会发现,在社会科学中,“方法”没那么重要,“材料”才是最有意义的……
  •     读书会正在读,通俗易懂,又不乏学理分析,可以说是对一本讲义来说最高的评价了
  •     去年暑假在中国政治社会学的讲习班上,获得了老赵的亲笔签名。可结合冯仕政的《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进行阅读。
  •     野话大王放冷枪,萌态自信
  •     纯粹的学术论著挺好,但是就像学术一样,很少能兼具普世价值
  •     《如何成为一名反贼》
  •     抓住国家这个问题意识牢牢不放,以国家社会关系为纲要,以西方研究社会运动的理论为线索、与各种理论相关的形形色色的社会运动为素材,对”解释社会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的视角、框架、方法论等做了全面深刻的分析!思路清楚信息量又极大,高度重视分析工具和理论证伪又没有牺牲叙事,犀利!
  •     好读易上瘾,老师讲政治传播推荐的必读书。建议可以结合导论先读最后一章,再从头读起。
  •     怎么做到在每章都很平庸的情况下连为整体即成就了本佳作?
  •     C916/79:1 B5 赵先生的理论关键词是两个:“中层组织”和“制度化”。
  •     很好很好!
  •     作为教材还挺不错的。
  •     如何在这些over-studied的领域独辟蹊径、提出新的理论洞见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有种激动的获得一份航海地图,布满全新角落的感觉
  •     越读越厚
  •     对各种社会与政治运动的理论爬疏还是挺清晰的,不过我觉得个人观点失之中庸,少有他自己也提到的那种社会学理论里的“深刻的片面”
  •     脑洞大开
  •     需要再找点相关的经验研究看看,尤其是所谓新社会运动
  •     虽然其书其人名声在外,但却一直没有读过这本专著。格局之大,思路之清晰是在讲义类里少有的,盖因为引介理论不能不评判,评判不能无标尺,而标尺立在哪则决定了格局,倒过来讲,也没有一种学问的展开,可以剥离做学问的姿态。因此,赵对麦克卢汉、哈维的解读基本在社科的维度,而赵对解读脉络的评判,也基本以解释脉络为镜像,有些强人所难,毕竟赵所喜好的“这个而非那个”“决定”这类语汇,并不是别人家的出发点。当然,这既不是错,也非必要。码。
  •     对于方法论和理论的理解都很有帮助。全书的核心是从社会变迁、结构和话语三个要素来理解社会运动,认为社会运动或者集体化斗争的发展动态取决于国家社会关系以及国家是否能将社会运动的诉求制度化的能力。刷新了我对社会运动的粗浅认识,以前只关注社会运动的非理性一面,甚至为此报以非常消极的态度,其实社会运动也有很多走向,而其走向也是受很多因素影响。
  •     从教材/文献梳理角度值100分,但是感觉国家社会理论在国内的政治社会学研究中正在被滥用,书中把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中的国家界定为政体、合法性、对社会的管控等,那么在具体的社会抗争/运动事件中如何把“国家”具体化是一个问题,不然就会出现以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作为指导的研究中根本没有“国家”
  •     总结的真厉害
  •     对于社会学小白我来说是不错的启蒙
  •     真是认认真真地读完了呀。所以 你懂的。
  •     在清楚梳理国外运动理论和经验研究发展脉络后,还能在方法论层面做讨论,并有明确个人观点。这一点让此书不停留于讲义和介绍,而有了更鲜活的感觉。
  •     咦为啥没标记过啊……
  •     条理清楚。
  •     借坑,填国家社会关系与学运,赵鼎新的这本学运社会学抓住国家的道德合法性做文章,统合拆解所做的田野调查与媒体分析,基本能够自圆其说,应证其观察思路,对未来十年的预言符合逻辑。绩效导向型威权政府面临的问题于今年凸显得更加厉害。
  •     单是第二版序言就可以秒杀国内绝大多数相关研究,赵鼎新果然是个通透的有质感的好学者!
  •     最後一章寫太好
  •     授人以渔的好书,为什么现在才读......
  •     思路、结构清晰,论证饱满,引用观点多样且翔实。对认识当下转型期的中国频繁出现的社会运动有很好的指引作用。
  •     用变迁、结构与话语架构了分析框架,而国家-社会关系则是分析社会运动的精髓,梳理了社会运动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左、中、右派的研究状况与不足,可以算作研究社会运动的参考文献。很同意作者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理想状态的看法,那就是以机制(中层研究)为基础,在带有一定哲学色彩理论指导下的实证研究,注意宏观与微观的照应,动态与静态的结合。
  •     大四读后收获很多。
  •     系统介绍西方理论界的革命理论、社会运动理论。
  •     综述社会运动理论,并能有一定的评论,很不错。另,如若能更加中立一些就更好了。
  •     是人类都不如虫子? 研究昆虫的转到社会科学简直赤裸裸地碾压。
  •     男神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