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宁文集(全五册)》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 > 蒲宁文集(全五册)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ISBN:9787539627076
作者:伊凡·蒲宁
页数:1883页

时间和情欲

在文学史上,蒲宁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他像长寿的雨果缅怀一个个死去的劲敌一般,为自己的好友契科夫、托尔斯泰等写了一篇篇优美的回忆录,而在他身后,比他年轻三十岁左右的后辈纳博科夫用自己的小说给俄罗斯文学带来了全新的技巧和形式。但是,对于外界诸如“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位作家”这样的评价和标签,于他却是不得要领的,因为他的姿态无比独立,这种独立是双重性的,行为上,蒲宁青春时便狂热的漫游各方,晚年同样客居他乡;精神上,他从未在写作上迎合过任何热点问题来索取关注,在颓废派最为时髦的时期,他的诗作和小说依然保持着极端的朴素和克制,在甜滋滋的俄罗斯农民神话被吹捧上天时,他对笔下农民的描写却严厉的不包裹任何糖衣。狂傲不羁的纳博科夫在提到这位作家时,开篇用词便为“独立作家伊凡 蒲宁”以表尊重,所以虽然坐拥天时,他却从未有过集大成的野心,那样太缺少独创性,也太容易了,他不甘于只做某种扫尾性的总结工作,对于俄罗斯农民,虽然他有别人无法匹敌的洞察度和理解力,但这于他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如只把那种苦难看作某种体制和统治导致的后果,那么这种视野太过局限了,蒲宁的视角从不是“主义式”和政治化的,回到人之生存,别说农民,即使是身家百万的旧金山先生,面对死亡时依然无能为力,毕竟,与蒲宁所挚爱的永恒自然相比,世界上的任何政府和党派,比路边的野草更易朽、更卑贱,所以,在后来的流亡途中,蒲宁向其寄送柔情和乡愁的俄罗斯,并非某个国家概念,而是时空中的一个点,他曾在其中体验生活、爱情和美。于此同理,当蒲宁后期全情投入到“爱与死”的主题中时,他的独创性才得以丝毫不受遮蔽的闪光,《林荫幽径》这一百科全书式的集子展现了他在这一主题上的广度,而中篇《米佳的爱情》则展现了无比的深度,就像每一个人都能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读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生活体验,每一个经历过日月颠倒、醉生梦死的初恋的人,或多或少都能在阅读《米佳的爱情》时激起对当时某个片段的回想。蒲宁对于时间有独特的感受力,反射到他的小说中,便是某种“不对称”的效果。在大多数小说中,读者阅读所花的时间往往与小说中的时间进程构成某种正比例关系,比如,读者用一个小时读完主人公一天的活动,而在蒲宁的小说里,这种对称则完全失效了,热恋时候的几个小时或几天将占据读者大量的阅读时间,而热恋之前或之后的半生,则被寥寥几笔带过,在短篇小说《寒秋》中,读者将长时在那个秋夜的柔情和诗意中战栗,而秋夜之后的三十年,却在“一个月后,他在加里西亚战死了,死,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字眼呀!自从那时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个年头。三十年来,我历经沧桑。”这几秒中就轻易的流逝掉了。这种奇特的时间观折射出了蒲宁的爱情观念,他后期所有的小说几乎只写热恋,而这次热恋似乎也是人生中唯一重要的事,就如《寒秋》中的女主人公所咏叹的:“我总是问自己:我一生中究竟有过什么东西呢?我回答自己:有过的,只有过一件东西,那就是那个寒秋的夜晚。世上到底有过他这么个人吗?有过的。这就是我一生中所拥有的全部东西,而其余的不过是一场多余的梦。”在这样的热恋中,情侣们纷纷不能自已,像是被神秘力量操纵着的玩偶,奇妙而强大的电流流经他们,他们谁也无法经受这样的激情,于是乎只能拼命把爱倾注到对方的身上,这样的爱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几乎是下意识的跟着某种无形的节奏在舞动,蒲宁也用了一篇小说的题目来隐喻这种醉生梦死的迷幻状态:中暑。此外,在蒲宁的大多小说中,这份恋情往往涉及通奸和禁忌,而这种禁果式的恋情更是从反面加剧了其爆炸性的快乐,而且,无论读者是多么蔑视道德多么放荡不羁的人物,阅读到主人公无畏而绝望的突破禁区时,那份因逆反规则而产生的同谋般的战栗和紧张感一样会被唤起,无论那份古老的记忆已经沉睡了多久。在那短短的一瞬中,恋人们的心里以极大的密度汇聚了各种狂喜和极乐,以致于和没有热恋的漫长人生相比,这一瞬简直就是永恒,即使分离或死亡,这一瞬都将如古老的闪电洞穿天庭一般,在恋人彼此心间留下永在的伤痕,所以,在蒲宁后期的短篇小说里,往往会发出如此的感叹:“海水泛出紫罗兰的颜色,平坦如茵,使人觉得这美、这宁静将天长地久,永无止日。”(《高加索》)。“琴声使我产生了一种感觉,我将永无止境地活下去,我将比任何都幸福。”(《轻盈的气息》)而这种观念,也表现了蒲宁对那种细水长流式的爱情的彻底不信任和回避,他知道热恋时候核爆一般的幸福感,是无法在时间的长流中一点一点释放的,而那种需要不停的冲突再理解,不停的伤害再谅解,需要意志上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天长地久的关系,已和他心目中的爱情无半点关系了,他也并非如一些人所说那般害怕婚姻,他是怕这人世间唯一的悸动被日常化的磕磕碰碰和茶米油盐所抹平,他无比憎恶出于道德和责任而继续维系下去的虚伪。张爱玲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蒲宁正是无法看着热恋的情侣一步步走向厌倦和冷漠的深渊,那样的时日不过是生命中可以一笔带过的空白。此时,再看他种种小说结局里主人公的暴毙和在强力干涉下的突然分离,天赐的恋情往往在此处戛然而止,小说情节的冲击力也在此处达到顶点,但透过蒲宁的爱情观,这样的结果与其说是命运的悲剧性,不如说是作者美好意愿的表达,一种出于审美趣味上的剪裁。虽说这种结局对于常人来说是悲剧性的,在蒲宁的美学上,却是完美的,这样也就一箭双雕,既拥有了悲剧震撼人心的力量,也在个人美学上达到了满足。

阿尔谢尼耶夫的青春年华

阿尔谢尼耶夫的青春年华,也就是伊凡.阿里克谢耶维奇.蒲宁的青春年华。已经年近六旬的伊凡蒲宁,流亡在异国,心情肯定是复杂的,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人世沧桑的感触,估计非常人所及。本书中随处可见伤感的笔触,就算是一些欢乐的追忆,最后对比如今,也是感慨感慨。关于人本身:“人,生时不知其生,死时不知其死,所以我深为遗憾,为什么要把我的出生年月告诉我。要是不告诉我,我就至今不会知道自己的年龄,也不会担心再过一二十年就会呜呼哀哉.....”关于亲人:“如今在遥远的故乡只留下母亲她孤零零一个人,整个世界永远也不会顾及她了,难道长眠在故乡某地,长眠在败坏了的俄罗斯县城公墓的树丛下边,长眠在荒坟里那个没有眼珠的骷髅、那堆枯骨果真是她吗?果真是当年曾把我抱在手里颠晃的她吗?”我读书至此,忍不住流下眼泪。记得我在大学的某节自习时候,突然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父母终会离开自己,我们的家终有一天会落满尘埃,小院会长满荒草,不仅潸然泪下。本书的前3部,都是在追述自己家庭的一些往事,后两部写的是和莉卡的爱情。莉卡是个聪明活泼的姑娘,喜欢舞会,演出等等,“我”看见莉卡与别的男人跳舞,嫉妒的发疯,作者说“我”总是紧张兮兮、心绪不宁,而且待人生硬,傲岸自大,既容易伤感,又容易暴怒。呵呵,我相信任何一个觉得自己女友美丽而又怕被别人抢去的男人,都会有这种感觉。爱情永远都像个跷跷板,你爱她多时她爱你浅,她情浓时你情薄。莉卡最后深爱我,而我却悠悠荡荡,做些无伤大雅的艳事。难道这是男人的本性,或是作家艺术家的本性,婚姻不能长久,没有持续的激情就无法创作?读了本书,很容易联想到高尔基的童年三部曲,但童年给人感觉是虽然有不少往昔的追忆,但是蕴含有一种向上的力量。而蒲宁多的是伤感。这也难怪,蒲宁跟高尔基的社会地位是没法比拟的。又想到了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倒有些类似,但往事与随想多的是昂扬的斗志。可惜书不在身边,否则定要再读。

蒲宁文集2 ——《富裕的日子》

我在遥远的现在猜测蒲宁,他有一副清秀的脸庞,腼腆、含蓄、内心激情,总喜欢玩“折叠”,不老老实实讲故事,折折叠叠,藏藏掖掖,“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蒲宁就是那朵半开的花,那个微醺的人。《富裕的日子》富裕的不是女主人公娜斯佳的财产,而是她丰富的经历,一个少女在情窦初开的时候因为贫穷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的爱人,去跟一个酒鬼结婚,用娜斯佳的话说是“强盗”,换做张爱玲可能会演绎一场惊天地的爱情悲歌,但是在蒲宁这里仿佛一切都顺理成章,聪明的女人都明白爱情只是个奢侈品,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用它,所以娜斯佳选择了放弃,《奋斗》里的露露放弃了华子,跟猪头过平凡的日子;《成为简•奥斯汀》里的简,在与贫穷的爱尔兰律师勒弗罗伊私奔的途中选择了放弃,没有一个人可以抵挡的住现实的力量,并非爱情在现实面前一钱不值,而是爱情是易碎品,请轻拿轻放。让我好奇的并不单是娜斯佳坚毅的品性,她可以为了挣钱当女佣,可以利用主人的残废儿子爱情多挣点钱,也可以为了能得到更多的钱排斥另一个似乎并不太需要的女佣,但是她严厉拒绝老板的性骚扰。放在今天,她可能是难能可贵的职场杜拉拉。她跟一个“强盗”似的丈夫生活了九年,终于盼来了丈夫的去世,她得以重获自由,当然还有唯一的儿子——瓦尼亚,其他儿子都死于非命,在经历了别人的训斥,婚变,丧子种种事件以后,她还在为当初的理想打算——开一家自己的店铺,没有变成俄罗斯的祥林嫂,实乃奇迹,不是说她冷血,而是她足够的理性,正像当初她放弃自己的初恋一样,她知道哪些是该得的,哪些应该放弃,这样一个女子活在现在也是坦坦荡荡,为了获得最初的资金,她做的看上去有那么些不太道德,但一切都是情理中的。当她做出人生最艰难的选择的时候——要儿子还是要丈夫和爱情,她毅然选择了后者,她明白她已经挽救不了儿子,而瓦尼亚也永远无法了解她,这一次她又赢了,那个相亲相来的实诚老头,和她相敬如宾的度过了21年。所以才有了她开篇的慨叹:我的日子过的挺富裕,凡是我想要得到的,统统得到了。

买了前三卷的咋办?

《蒲宁文集》前三卷都是分别单出的,可没见第四、第五卷单卖,就突然冒出一套五卷本的!从封面看,是重新设计的,而且是五卷统一定价的,那我们买了前三卷的怎么办?扔掉再卖一套全的??《蒲宁文集》前三卷都是分别单出的,可没见第四、第五卷单卖,就突然冒出一套五卷本的!从封面看,是重新设计的,而且是五卷统一定价的,那我们买了前三卷的怎么办?扔掉再卖一套全的??

有关蒲宁

伊凡·蒲宁,这个不久以前我还非常陌生的名字,现在,却像烙铁一样,深深地在我的心上打下印记。让我认识他并产生深深的欣赏的始终是他写的散文。他的散文优美而富有旋律感,仿佛一曲仙乐,却不失对真实描写的细致,他的散文是沟通了天与地的。也因为他“继承俄国散文文学古典的传统,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方法”,他于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俄国第一位获得该殊荣的作家——在此之前,列夫·托尔斯泰两次拒绝了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其诺贝尔文学奖的决定。 蒲宁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祖传的地主庄园里度过的。由于家道中落,他15岁不得不辍学,19岁外出谋生。曾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在39岁的时候被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士。我相信这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蒲宁的气质、世界观、价值观和政治态度,这些影响了他的写作风格,以及他后半生的流亡生涯。对一个曾经有过贵族生活,又在社会底层吃过苦的人来说,不管他是如何的厌倦上层社会的那些虚伪和冷漠,蒲宁不会完全放弃他获得的科学院名誉院士的地位。所以哪怕如一些人评论的:“《弟兄们》(1914)和《来自旧金山的绅士》(1915),表现了蒲宁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憎恶”,他在布尔斯维克和克伦斯基政府之间,还是选择了后者。这表明他将自己看做一个体制内的人,同时表明他反对布尔斯维克党那种无产阶级大众推翻精英阶层,颠覆既有社会秩序的革命模式。所以他在邓尼金的部队败落后选择了流亡,从俄国的敖德萨到君士坦丁堡,接着是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最后是法国。在一个革命年代,或者说是政权问题被放在首位的年代中,社会上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站队”问题,这是无法逃避的,既有的政治势力要求人民在他们中进行选择,能否跟到一位最终获得胜利的“老板”至关重要。不过日后,随着好友阿·托尔斯泰回归苏联,他也曾经动摇过,但终究未曾动身。 高尔基,这个革命阵营里的,在中国也有大批崇拜者的作家,在蒲宁的笔下去展现出了另一面。首先被揭露的是,他生长在一个资产阶级的家庭里,而不是在如他自己所说的在人民大众之间,其次,高尔基在不同人面前都能够以不同的面貌和同样强烈的激情去说话和做人让我想起了“变色龙”这个词。 蒲宁善于在散文中传递感觉。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一般人写散文,在表达某种情感时,比如“高兴”,他往往只是直白地写上“我很高兴”、“太高兴了”之类的词语,这让读者能够知道作者是高兴的,但是无法让读者体会到高兴的感觉,也就是说因为语言的缺乏活力,作者的感觉没能够传递给读者。在《高加索》一文的最后一段,蒲宁的功力堪称顶尖。这篇散文讲述的是他本人与一位女人私奔的故事,而女人的丈夫为找不到妻子而悲痛欲绝: “他先后到克林特齐克、加格拉和索契找她。他在到达索契的第二天早晨,洗了个海水浴,刮干净胡子,换了身干净的内衣,穿上雪白的制服,在旅馆餐厅的阳台上用了早餐,喝了一杯香槟酒和一杯兑有萨尔特缪斯甜酒的咖啡,不慌不忙地抽完一支雪茄,然后回到房间里,躺在窗上,用两只手枪对自己两边的太阳穴同时开了一枪。” 用一大段平静和平常的文字做铺垫,然后峰回路转,揭示出自杀的情形,给人予极大的震撼,回过头去看前面的文字,便能感到那种被压抑着的悲伤显出的那种平静,接近死亡的平静。 俄国最后的贵族作家的(高尔基所说的),他的散文《贝尔纳》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他对自己的评价,只是他没有明说,那就由我来替他说吧:“我认为,我曾经是个好作家。”


 蒲宁文集(全五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