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549543519
作者:蒋方舟
页数:274页

内容概要

蒋方舟
1989年出生,湖北襄阳人。七岁开始写作,九岁完成首部散文集,至今已出版十部作品。
201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为《新周刊》杂志副主编。

书籍目录

代序 故人无少年
【被绑架的一代】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为什么不敢“留点余地”
三十未立,二十而蹲
那些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
中产阶级的孩子
天才的出走
被绑架的盗火者
长安青年
想象的祖国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作家真正的恐惧,是被“国家”所魇住
文学中的乡土中国
中国作家梦魇
我们的谎言是纯净的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孤单做伴
达尔文改变中国
纸上的街道
前卫的民国
@张爱玲
将军白先勇
木心: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
【审判童年】
第一章 家里的鬼影幢幢
一 手足
二 祖父祖母
三 母亲
四 父亲
第二章  我活在一个我不可能成为好孩子的世界里,而我也比我想象的更坏
一 保姆
二 幼儿园
代后记 写什么

作者简介

蒋方舟二十岁后,首度杂文结集。
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重寻写作的意义。
2008年秋天,作者进入清华大学就读,2012年毕业,受聘为《新周刊》杂志副主编。回首过往五年,课业之外,作者亦经常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及多种社会活动,生活不可谓不丰富不精彩。然而在忙碌与喧腾背后,作者却渐感迷失与困惑:参与的讨论越多,离真相仿佛越远;战斗檄文式的文章越写越多,却越来越不喜欢自己剑拔弩张的嘴脸。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本书特别收录获得“人民文学奖”的长文《审判童年》。在四万余字的篇幅中,作者博采众议,纵横捭阖,重新审视与阐发涉及童年的若干命题,将戏谑的口吻与犀利的质问、游戏的精神与坦诚的剖析熔于一炉,读之或忍俊不禁,或瞠目结舌,令人耳目一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当下,而更多的是拼凑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传递对风雨欲来的预测与恐惧;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开始用宏大的词汇说话,而不只关心文学及与之相关的;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
而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因此,当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
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这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
——蒋方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3条)

  •     成长是个圈,谁也长不圆。终于出了新书,用一个她自己都认为太久的时间。这个真实与我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虽然我们啥都不懂的时候,人家已经出书,但是她和我们一样,一样上学,高考,大学,工作。为什么要历经沧桑,在必须的轨道上,还要开很多的花?
  •     2014-8-28 12:54 文字,有一种沉稳紧凑质感。特别是童年审视之前。给我很大的震撼,感受很多。童年的相关审视,变得浮躁敷衍,引用大段大段只为说明一点感受所想,有点拼凑嫌疑,让我想到自己为应付而做的没有自己思考没有自己思想自己看了都很恶心的文字,幸好不将童年审视排在前面,否则我可能放弃整本书的阅读,编辑或许算是明智。我不是批评蒋,相反,我嫉妒羡慕恨来不及呢。她的经历,她的沉默,不与人为伍,在书中遨游,享受,她或许早熟了,因为她从小与众不同,她必须通过写作,发泄这种感觉,不是与众不同的痛苦,而是她必须写点什么,说点什么,以抵挡她过小脆弱的身体说不能承受的力量。这些我都羡慕,是我做不到的。转身想来,这些确是我梦寐以求却永远不可能有的经历。
  •     之前没看过蒋方舟的书,一直没有。只在《新周刊》上间或看到她的文章,知道她是个青春作家,被称为少年天才之类的。注意到这本书是因为她的新书发布会上请了刘瑜,这位从熊培云书中才开始认识的才女,今年看了她的两本随笔杂文。从来没打算买这本书,也没打算阅读,而刚好那天经过副刊部,从同事的桌子上看到这本还没拆封的新书,索性就要来看看吧,因为家里也没有其他新书可看了。考试完后闲在家里无聊,抽了间隙把这本书看完,前后都还可以,毕竟都是八零后,代沟不是很大,所写的成长历程已经校园生活,都可以很好的理解,有些甚至能引起共鸣。不喜欢的是第二部分,书评写得不怎么样。个人觉得,这本书随便翻翻可以,没必要花钱买。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摸索着前行(高中看的
  •     第一次看蒋同学,出于好奇。
  •     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道出的对生命、对青春的体验。
  •     作者的下一本书或许会买。
  •     总觉得她的文字是一种优越感的体现。
  •     她的观点有些还是过 但是她一路成长是有目共睹 中国也需要这种观察和说出问题的作家
  •     靠近90后的年代,确是80初的思想。过于早熟,但是看的明白。虽然有些自以为是,但是很干练
  •     2017-7 下班后,言又几。 某种意义上,她也是抓住时代机会并且在努力着的普通一人。
  •     好久没读舒服的文字了
  •     觉得蒋方舟读书多是多,就是用得太过了,有点像摘抄本。
  •     随随便便之前发表的一些文章拿出来拼凑成书,真是妄为文人的身份,也让我对走国女性的智识水平和姿态更加的失望。
  •     2014年4月读。我很喜欢这本书。很奇怪的,我知道木心不是因为陈丹青,而是因为蒋方舟。
  •     对活着的时代 身在其中 总是感到烦
  •     2017.3.23 读“将军白先勇”,有一段关于白先勇对同性恋的描述让我想起之前看的卢思浩的《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感觉那一段卢是借鉴白先勇的。 白先勇是同性恋,这我并不知道,但蒋方舟的描述下,那爱情,胜过大多数。 2017.3.25夜 读“木心: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想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2017.3.26 读完《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在最后,蒋方舟谈爷爷奶奶祖父母、父爱母爱的阴暗面、自己的童年。我很惊讶她的成长过程中有过奶妈,也惊讶于她记得自己2岁的事。 这是一本值得在成长过程中阅读的书。
  •     比自己优秀太多的同龄人
  •     看问题的角度过于片面 可是阅读量真是让人惊叹 我忽略她文章中“不曾经历沧桑”的观点,感谢她带我游览了那么多的名作
  •     “记录本身,即是反抗。” 窥见了三分,记录了五分,反抗0。
  •     赶在六天假的最后一个夜晚看完了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看后最大的感想是:这是一本书评和摘抄本。全书大量引用名人事例名言警句,除了感叹作者有深度的思想和丰富的阅读量之外,实在喜欢不起来这本书,但幼儿园那篇算得上是全书的点睛之笔。
  •     第一次翻来这书时,看了几篇看不下去。时隔一年再次翻开,发现还是看不下去,文字没有一种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感觉。赞同热评里说的,在某些阐述上有些让人不舒服的自以为是。通篇的引用……也并没有带来多大感想。
  •     嗯比故事的结局好多了
  •     看完这本 我发现我的水平只能够看懂正在发育 真是个悲伤的事 太多引述别人的故事 其实我只想看到蒋方舟在想什么 也许我还是拥有俗人的思想会比较轻松
  •     书名和内容我是看不出有什么关联,可能思想境界不够吧,有些看不太懂,不过我喜欢里面的小故事
  •     越长大,越体会到,有些书是浅,也不是不好,但它更适合在你初中年少阅读简单名著的间隙搭配着娱乐。这种书籍,高中的我可能都不会耐心了,大学时光宝贵,也是匆匆跳过。听说你是个有灵气的作家,日后仍会多关注。但倘若经历不积累丰富,永远也只是杂志水平。
  •     大学生竞选人大代表,同学移民,同学高考前眼疾,龙泉寺,自荐上高校,南科大,台北衰,很多东西只存在于想象中,文学更更关注苦难,太太太掉书袋(这使文章的可读性大降低),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不幸与不安,
  •     喜欢这本书里勤奋,哲思,博闻强识的身为学者的蒋方舟。尽管难免掉书袋之嫌,反正人生那么长嘛,有自己的思想始终是最为难得可贵的。值得一看。
  •     。。。
  •     第一部分当评论性的新闻; 第二部分当人物小传看看; 第三部分…… 好篇章比较少。三星半。
  •     写,总好过不写
  •     作者阅读量巨大,越往后越是通篇引用,越是艰涩难懂,倒显得有些做作而无自己的思想了。
  •     二十出头却有着一股令人不舒服的自负
  •     比起这本还是更偏爱她的访谈 但是转念一想 节目里的她肯定不如书里的诚实 罢 爱就要爱最真的那个面目 木心 母女父女关系的几篇 父亲对女儿那种别样的审视 流动的目光 跟之前小冯提醒的方向一样 庆幸自己是单亲(但其实类似的也有过 用笔只能说比较平和吧 也有磕绊 完成即抛弃 睡前读物
  •     2017年第5本:幼儿园经历很相似,但是我更悲剧一点,不过实话实话我最喜欢蒋方舟的一点就是坦诚,这是个好习惯谢谢你,我当年在混乱的生活里买了一本意林,那时候你真是我向往的人生。
  •     蒋方舟啊,她想当个普通人。
  •     有所得
  •     没有我以为的惊艳,没有足够引力,只好断章取义的汲取内容,一些自以为是一些就事论事
  •     看完又去看微博……半夜笑出了声吓到了自己
  •     她的阅读量是大,引用也颇多。后面的比较好看一点,前面那几篇写人的,充斥着一股人物访谈杂志的平庸味道,就是那种任由飘在水面上过去,不会捡起来的文章。比我想象的还是要好点儿。
  •     初中读到,踏进严肃文学的门
  •     我认为蒋方舟不够好,不是她不好,而是相比她的经历和资源,她本可以更好。如今的她,似乎缺少少女般的清纯,也缺少少妇般的深沉,这让她在我心中呈现出“漂浮”的形象,随波逐流,不真实,不可靠。
  •     写论文的间歇把这本书翻完,原谅我阅读面太狭窄,三分之一述评好像在看简介。被第一章的犀利文笔吸引。还说敬佩作者的阅读量。 阅读过后打个卡。。
  •     蒋方舟的文陪我度过了高中的最后一年。
  •     最喜欢的还是第一部分“被绑架的一代” ……
  •     比较有诚意的作品,喜欢描写童年的那一部分。了解了一些之前没有关注过的作家和时事。惭愧
  •     78。大一升大二的暑假看的。《审判童年》写的非常好~我也想去清华啦哈哈哈哈哈...
  •     来mark一下
  •     喜欢她骄傲的那股劲儿
  •     腻味
  •     为了勇气
  •     失望
  •     没有人觉得封面很非主流吗!差点因为封面没读这本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