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书评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549543519
作者:蒋方舟
页数:274页

成长是个圈

成长是个圈,谁也长不圆。终于出了新书,用一个她自己都认为太久的时间。这个真实与我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虽然我们啥都不懂的时候,人家已经出书,但是她和我们一样,一样上学,高考,大学,工作。为什么要历经沧桑,在必须的轨道上,还要开很多的花?

承认已是沧桑

2014-8-28 12:54 文字,有一种沉稳紧凑质感。特别是童年审视之前。给我很大的震撼,感受很多。童年的相关审视,变得浮躁敷衍,引用大段大段只为说明一点感受所想,有点拼凑嫌疑,让我想到自己为应付而做的没有自己思考没有自己思想自己看了都很恶心的文字,幸好不将童年审视排在前面,否则我可能放弃整本书的阅读,编辑或许算是明智。我不是批评蒋,相反,我嫉妒羡慕恨来不及呢。她的经历,她的沉默,不与人为伍,在书中遨游,享受,她或许早熟了,因为她从小与众不同,她必须通过写作,发泄这种感觉,不是与众不同的痛苦,而是她必须写点什么,说点什么,以抵挡她过小脆弱的身体说不能承受的力量。这些我都羡慕,是我做不到的。转身想来,这些确是我梦寐以求却永远不可能有的经历。

哪来那么多的沧桑

之前没看过蒋方舟的书,一直没有。只在《新周刊》上间或看到她的文章,知道她是个青春作家,被称为少年天才之类的。注意到这本书是因为她的新书发布会上请了刘瑜,这位从熊培云书中才开始认识的才女,今年看了她的两本随笔杂文。从来没打算买这本书,也没打算阅读,而刚好那天经过副刊部,从同事的桌子上看到这本还没拆封的新书,索性就要来看看吧,因为家里也没有其他新书可看了。考试完后闲在家里无聊,抽了间隙把这本书看完,前后都还可以,毕竟都是八零后,代沟不是很大,所写的成长历程已经校园生活,都可以很好的理解,有些甚至能引起共鸣。不喜欢的是第二部分,书评写得不怎么样。个人觉得,这本书随便翻翻可以,没必要花钱买。

测试

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骚年,你为何如此浮躁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一书开篇的序便写道,这是蒋方舟回首自己十七年的写作,略带回忆录感觉的一本杂文集。我所理解的是,作为一个年轻作家,小小年纪便如此载负“盛名”(此处不见得是留名千古的那种盛名,而是一种知名度的体现),到了人生的某一个阶段,也是得好好出一本书回顾一下自己这么多年走过来的路了。蒋方舟我了解不多,但是在知乎看过她回答“少年成名是一种什么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觉得还算是个没有架子的小姑娘,当然,她只比我大一岁。不得不承认,她的人生,她的成名之路,已经比大多数作家来得顺畅很多,这跟她的天分有关,当然更应该感谢的可能是小学二年级就开始让她趴在桌子上写作的她的母亲。蒋方舟和我们这一代人是一样的,说一代人,或许范围略广了,不过请允许我这样说,毕竟8090也算是“一代人”的代表了。蒋方舟在书里的《被绑架的一代》一文中写道:“比较各个年代的青春,最有意思的是,我们这一代的青春,是没有什么共同记忆的。50年代有激情岁月,60年代有饥馑动乱,70年代有上山下乡,80年代有思想激荡……到新千年,我试图提炼一代人的共同情感,却发现青春只是散落凌乱的个人记忆。”她说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是没有什么共同点的,也难以提炼。或许感情和回忆的共同点是难以提炼的,但如果要我说说我们这代人的性格特征,或许我可以用“浮躁”这两个字来形容。记忆回溯到高三的时候,当时正值夏日炎炎,我们这群高三苦逼党正在苦苦挣扎与题海之中,每到深夜不过2点走廊微弱的灯光下还是会有我们拱起的背影,在纸笔婆沙的摩擦声中不断幻想美好的大学时光。那时,仿佛一点点声响都会打破那个静谧的画面,也会惊扰到我们这群苦逼的孩子。然而有一个晚上,高二的学弟妹因为不满周六的补课,居然在熄灯之后集体跑出宿舍阳台,并且不断敲打阳台的铁栏杆,整个学校回荡着击打金属的刺耳声音,当时除了教导主任要被气得两鼻孔冒气之外,最不满的就是我们这群已经被洗脑的高三党,弟弟妹妹啊,知道姐姐每天晚上这点学习时间多宝贵吗?!再瞎嚷嚷真的要分分钟杀过去跟你拼啦!当时的他们可能无法理解,高三的我们这每一分每一秒学习时间的珍贵,我从那时开始感受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浮躁之气,似乎已经慢慢弥漫开来。不得不说,我也是其中之一。太多太多的例子。前段时间很成功地占据了好几天话题排行榜的“伟大的安妮”,还有一直受众人抨击的潮汕小男孩,超级课程表CEO余佳文,已经我所认识的礼物说的CEO温城辉,在我看来,也都是这个时代,我们这一代人,浮躁的例子之一。温城辉我认识,他是我的前老板,以前在他的那家小公司上过班,半年多。其实我当时也是被创业热情冲昏了头脑,也不知道这一趟浑水居然如此没有营养,以致我进去之后,跟我离开之时,我自己个人的能力是没有得到实质得提升的。这也是我后来选择创业公司的时候,绝不选择年轻老板的重要原因。只能说,如今成名的代价太小。网络通讯太发达只要有点创新的小想法很容易便可以吸引眼球。这也就是为什么知乎上面,抖机灵的答案已经开始远远超过认真答题1000字以上的答案了,因为大家开始发现,我用很低的娱乐趣味的成本,可以换来高的点赞数和粉丝,那我为什么要那么认真呢?同样的,想法和创意也越来越沦为商业产品的小借口,我只要有一个好的创意就可以成功——这样的想法已经不止植入于类似上述创业成功的年轻人脑海里了。我和温城辉聊过一次,大约2个小时。不得不说,这个93年的小弟弟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学习的,至少,我是没有他那个勇气,放弃自己的学业远赴北京创业的。而且,他还干得不错。温城辉十分重视时间管理,当时给我们每人一本时间管理的书籍,希望大家看完可以严格按照书中各种条条框框来进行工作。而且在他从北京来到广州的那么短短3小时内,他为我们广州这一小撮人介绍了无数个提高工作效率的电脑软件……不知道为什么,我并不讨厌他,同时我甚至是很欣赏他的,并且我知道他讲的许多东西我都是认可的,比如时间管理,比如人要多读书,但是,对他说出的一些建议,似乎就是有一种天生而来的抵触,我思考了很久,我终于懂了,好像我对这个时代一些特殊类型的人过敏似的,温城辉好像是我的过敏源,无法接近,即使我再喜欢。我感受到他每句话里对自己的高度认同和想把自己价值观加于别人的那种骚动不安的想法,当然,我没说,他是想强加,但不得不说,他十分渴望得到认可。这可能也就是我天生抵触的原因。当我接触不到你成功真实的原因,感受不到你个人的内敛和真正的内在魅力,外表看起来的那些成功,包括你表现给别人看到的成功学,都是我这个过敏的人所要去抵触的。没错,我觉得你浮躁了。我不得不承认曾经有一段时间的我也是这样的。急于获得别人的认可,拼命想要多表现一些自己比别人优秀的地方,不想静下心来听取别人的意见。但当我多活了这么几年之后,我才发现,一个浮躁的年轻人,是永远无法真正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认可的。只有你慢慢走进自己的内心,感受自己的那个“自我”,在积淀和蜕变中,才能慢慢变得真正优秀起来。确实如此。

读后感:我承认我不曾读过太多书

我知道蒋方舟因她七岁时“肆无忌惮”的崭露头角而成长在饱受质疑的环境之中,我认识的朋友蛮多都不喜欢她,觉得她在拿“早熟”博人眼球,在拿“性”当做吸引读者的噱头。但是我没有买过蒋方舟的前八本书,不敢也无法妄加揣测她的文字。但是我记得初中时读过《中学生博览》杂志中,一篇关于她的采访,她曾说过类似的一段话:“父母所了解的孩子,都是孩子们希望他们所了解的样子。”我只是因为这样一小段感同身受的话,记住了这个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子,而不是别人所形容的“暴露的文字”。而对于好久没有读“正经书”的我决定买下这本散文集,恰是因为这本书的正副标题。“我承认我不曾经历过沧桑”——哪个小孩没有自以为成熟,烦恼比成年人多的时候,哪个小孩没有过对“大人”羡慕他们无忧无虑嗤之以鼻的时候,反而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方愿意承认世界太大,我们经历的太少。几个小时之前逛了一下蒋方舟贴吧,有人问这个题目的“深刻含义”。我们都不是蒋方舟本人,我想就算问她本人也未必有所谓的“深刻含义”,只是这样一问便增添几分矫情了。我所理解是,她一直被冠以天才儿童的称号,一路上也饱受各种质疑甚至不屑,有人觉得她是“故作成熟”,所以这个书名也是她希望脱掉“天才儿童”的口号吧。“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我也是从小学时便开始写文字,有头无尾的小说,咬文嚼字的作文,满世界找韵脚的空壳诗歌,可能与蒋方舟一样最初的写作是为了自己和其他人分离开来,拥有一份“天赋”保持一份骄傲。而后来......去年我在一个蛮久没有登陆的文学网站发现几年前自己在个人说明上写下的:“既然我在现实世界只能做一个好孩子,我便只能以笔纸做最后华丽无声的反抗。”重新看到这句话时,满满的矫情让我自己寒毛直竖,立马删掉了这一段,那时我已经意识到,将现实生活和笔下二次元完全分离是幼稚也是不可能完成的,现实生活不但不可逃避,更需要用心去过。蒋方舟这本书的三部分,我最喜欢读第一部分:“被绑架的一代”。我是典型“想得太多,读书太少”的那类人,她所例举的一些人我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名字印象,有一些人甚至是完全陌生的。但是我喜欢读,我喜欢读自己未知的东西,伴随着对自己无知的心态去读。印象最深的便是她援引“玫瑰花”和“卷心菜”的例子。另外两部分,大概是秉承了蒋方舟之前文字的部分风格,她那种赤裸的文字的确让我有些不太舒服,但是读罢问自己为什么产生不太舒服这种心理,只是因为文字本身吗?不尽然。她的文字勾起了我尘封很久的记忆,甚至是一种感觉,幼年的很多片段和感觉都在脑海闪过。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向往优雅的美丽,我们用漂亮的外物装点自己的外观,充实自己的内才,美化自己的记忆,所以蒋方舟以“很不美丽”的文字挖掘出读者不愿意承认甚至不愿相信的共鸣时,有人就不喜欢她的东西了。希望蒋方舟如她自己所愿,写完这本书便是对过往做一个正式的告别。我自己也要去读书,去生活,去写字了。

何必这么苛刻

我是偶然碰到这本书的。那时候,拿起好久不玩的平板电脑,升级了ireader,每天看看出版特价、今日免费,也不先上豆瓣看评价,就各处瞎逛,玩得不亦乐乎。就这样,看到了这本书的试读。我对蒋方舟的文字印象停留在杂志转载的《正在发育》,当时看来很新奇,但也就是相对当时的时代、文坛,叙述的故事内容显得新奇而已,相应的,噱头太大,并不喜欢。之后就几乎没看过她的文字了。只知道她被保送去了清华(还是减分录取之类的),又一毕业就去了大杂志社当主编(好像是副的),媒体民众更多聚焦的是,凭什么,凭什么她就可以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凭什么我们就得继续苦苦挣扎。她给《新周刊》当特约记者、她写战斗檄文的事我全没听说,也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她还有过这些经历。大概就是这样,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全无期待,也不知道要期待什么,只是书名很吸引人,封面也不错,没有特意制造太大的噱头,又不至于全无亮点。我得说我看书的时候,对她增加了几分敬意与喜爱,她的清醒、她的坚持、她的妥协、她的谦卑、她的自知、她的善意……我通通喜欢。我没想到她如今的思想和文字会这样好,我以为她早和新概念、《萌芽》火起来的那些人一样,天资不高、才情不足,在名利中起伏。我没想到她在中国这种大环境下、背负着少年成名、天才少女的重担时,会这么坦白冷静地审视家庭亲属关系。她对她笔下的人物,散文随笔杂文专栏而不是小说中的人物,多少都怀有一点怜悯之心。她写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对文人的影响,怀着对大师的敬意与同情,谨慎地表示自己的坚持与执着,又不至于让文章、书籍无法通过审查。她比她前后出名的“同龄人”“同时代”作家、天才,好了太多不是吗?她的文笔难道不算流畅吗?她的关注点难道局限在校园、职场、穿衣打扮、男男女女、婆媳那些事上了吗?她在自傲的同时难道不是还有着一分自知、一分谦卑、一分反省吗?我没想到看完上豆瓣,评论会这么差。虽然分不算低,但仅有的几篇书评大都是说弊大于利的。不知道是我在看书的时候真没什么预期才造成有这么多惊喜的巨大反差呢?还是各位在看书的时候,心里对这个“得势的小女学生”有太多偏见了呢?有人说她掉书袋。是,我承认,她文中引用名人的书、访谈内容不少,这从一方面可以解释为,这一代学生受的应试教育的自然结果;但话说回来,她的引用应该大体算是合理的。不会太多、不会太不贴切、不会没联系没阐释、也不会过于炫技;确有不足,但“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引用现成的好文,总比自己生拼硬凑或是模仿抄袭好多了。我喜欢现在这样的蒋方舟,她不再是说“早熟好,早熟的苹果好卖”的成名少女,她如今是用“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做文集标题的成长中的作者,她确实做到了蹲下身去,看孩子眼中的世界。

测试

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谁不曾疯狂

看蒋方舟这本书,我常为她的狂妄自大捏一把冷汗。我这里说的狂妄自大并不是贬义,只是想着20出头的蒋方舟有如此独特的人生见解,觉得惊奇。而我觉得,蒋对于生活事物的见解,不是过多的来源于自身的经历,而是她所读过的各种各样的书。看着她读的书,很多很杂,也有很多在我看来十分鼓噪无味的小说,换位思考,我在猜想是什么力量给她那么大的耐心去阅读一些称得上乏味的小说。整本书下来,令我错愕的是她对于父亲的理解。在我看来,她把我们对传统观念的父亲说偏离了,甚至可以说是贬低。父亲好像是一个莽撞无知沉迷于窥探女儿性欲的角色。这或许是她小时候的观点,但是确实辛辣,也因此我能知道为什么人们会把她称为天才,天才的想法都是独特却又引人深思的。我那时还在想,她凭什么一北大毕业就可以做杂志副总编,确实可以,因为我感觉她有一股倔强的勇气,和对生活永不服输的态度。

一个尴尬的作家未满

第一次听说蒋方舟,还是高中的时候。班上一个总是故作清高的女生花了小半节活动课的时间,难得地大肆赞誉一个同龄人。但是当听到她说“蒋方舟的妈妈骗她说,如果小学毕业没写完一本书,就会被警察叔叔抓起来”,我还是实打实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即使在那个总真心觉得“昔事成殇”之类见鬼的情绪的年纪,我也觉得这也太矫情了,再问问那本书的书名,就打消了找来一看的心。坊间的传言未必为真,写出这段只是因为若干年后,我第一次读完她的作品,感受竟然逆流而上,和N年前那身鸡皮疙瘩照相呼应。书写的有点幼稚,掉书袋的气息太重了,后面写家庭关系的又挺矫情的。很难给她归个类,要说才华,肯定不是,她既没有那种信手拈来的从容,原创的部分又不够有灵气。要说是走感觉派或是伤痕文学或是悲伤逆流成河之类的,也不是,还是能看出来她在努力走向作家这条路,那种如果还原到生活里算是搞实业的那类作家。书名起的太对了,确实是不曾经历沧桑,却想走出一条有生命厚度的作家走出来或是爬出来或是杀出来的一条路,只落下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姿态。这本书里的许多文章,拎到博客上或是杂志上,都不能算差的,但是集结成书,就尴尬了。上一波作家,或者当红码字员,纷纷走向一道坎,迈过去,就得靠生活和智慧;停滞,就得继续靠情绪和所谓才华。其实何止作家呢?每一个曾经将情绪或是梦想诉诸文字的少年,都要面对这个问题。大人不能呆在永无岛,未必是因为他们不配,也许是因为他们不想呢。

我承认我不曾有你沧桑

一个也算传奇的女生,大概是90后书呆子都羡慕嫉妒恨的对象吧。文风有点喜欢。至少有我所不能达到的深刻与犀利。甘拜下风。一些摘录○而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因此,当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实际上,我从未离开过故国,只是因为自己在长大,坐标在变化,坐标中的中国,也就随之变化着。○盗火者是被绑缚的,也是被绑架的。这几乎是所有改革或革命者的宿命,骑虎难下,革命者们用一贯洪亮激昂的调门控诉当下,构造乌托邦;戏假情真,革命者们眼里常含泪水,眼泪也为自己而流。○故乡是用来怀念的,故乡是用来美化的,故乡是用来失望的。○“我的故乡仍是个尘土飞扬的村庄,到处弥漫着死人的寂寞。昔日不可一世的上校们只好窝在自己的后院悄无声息地死去,唯有最后一棵香蕉树为之作证。还有一群六七十岁的老处女,用下午两点的酷热浸湿她们汗迹斑斑的遮羞布……”○《没有不散的筵席》、《沉香屑•第一炉香》与《倾城之恋》,向往乱世佳人、时代的车、漫天的火光;长大一点,喜爱《色,戒》,读懂了人性的可悲。再大一点,最爱的是《小团圆》和《异乡记》,《白崇禧将军身影集》《杀夫》、《文学回忆录》乔伊斯说:“流亡,就是我的美学。”木心说自己不如乔伊斯阔气,只敢说:“美学,是我的流亡。”○1949年。那时,张爱玲对苏青预言道:“来日时势变了,人人都要劳动,一切公平合理,我们这种人是用不着了。”○“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诚觉世事尽可原谅。○要回答这个问题真的不容易,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激赏孩子的张扬显眼,有的长辈也独怜孱弱讷言的小心肝。○不受宠的孩子各有各的天可怜见,得宠的孩子却有共通的得天独厚——他们都是更具有家族特征的那个。○但对于独生子女来说,这个考核多少无关痛痒:只要长得不像邻居老王,都能得到相对饱和的爱。对于兄弟或姊妹来说,他们的人生还未开辟鸿蒙,就得经历这场残酷考评。○所谓“成长”这件事,说穿了,就是一个接受不那么讨人喜欢的真相的过程。其中一个真相就是:你必然生活在一个智力和体能都参差不平衡的环境中。一些人比你弱,其他的人比你强。○生活之所以对我们耳语“在前,永远有更强者”,也是为了催促我们早早认命,而领取各人生存所需的坚韧安稳的小阁子。○一个清明的世界并不是不好,只是太过无聊。○外物都大了,父亲自然就小了。母亲是一寸寸变老的,父亲是瞬间变老的。我们斗争了整个童年的敌人,自己缴了械。

多一点善意给这个女孩儿

昨天下午在先锋书店,第一次见到蒋方舟。就像是邻家女孩儿,也正如她所说的,这本书记录的就是属于她(我们)这一代的生活和变化。阎连科作为主持人,和蒋方舟展开了四十分钟的对话。其中蒋方舟谈到她写这本书的意图——很久没有出书,一直在思考写作的意义,就算不成熟,这种记录也算是一种反思;谈到在清华的遭遇——反对的意见有人泼冷水,却也发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老师和同学;谈到同代作家——她说现在之所以文坛还用“80后作家”来称呼他们,就是因为大家还不足以“支撑”作家两个字,可能再过五年十年才会有自己真正的代表作;谈到母亲——说小时候总是自己在家等母亲回来,问她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现在却反了过来,发现父母都老了,自己每天都会尽量早点回家;谈到写作瓶颈——要求自己每天早上7点到10点无论有没有灵感都写点东西。现场人特别多,蒋方舟说自己特别感动,没想到五年没出书,还是有这么多人在关注她,就像之前一直觉得是自己一个人在登山,环顾四周却发现很多小伙伴。阎连科说,很多人都没有看过书中的内容,就大肆的批判诋毁。其实开始我也没有想现场买这本书,可是你会发现作家就是靠贩卖自己的思想、思考为生的,你已经看过了一部分章节,无论同不同意,是否都要实际地支持下呢?所以就按原价买了本书,支持下蒋方舟、支持下先锋书店吧!整个见面会,远远地观望,觉得蒋方舟是一个挺率真的女孩儿。说实话,她的书同龄人看会觉得也没什么,好像自己写肯定也能写出来,还可能比她写得好。可是,很多小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下来。更何况出版的文集,不是每个人各种空间乱七八糟签名的汇总,也不是只言片语的灵光闪现。写作,也需要毅力。蒋方舟这点做得不错。新周刊做得也很好,赞一下。重复之前的话,无论是赞是骂,至少先买一本书好好看下。如果书中有三言两语让你觉得感同身受、赞不绝口,那也就值了。

测试

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我们都未曾历经沧桑

初识蒋方舟,是读初一的时候,妈妈给我订的杂志上有一篇她的文章,文章的名字已经忘却了,内容依稀记得是讲述了她和另一个女孩子的友情故事。 彼时她还是一个会因为去朋友家发现朋友不在而觉得失落的孩子,而如今她已清华毕业多年,在《新周刊》杂志担任副主编。 从初中那篇小小的文章之后,我很少再关注她,十几年间只听说她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以及屡次被卷入“代笔门”等事件当中。 所以当第一次在PACE ONE书店偶然遇到这本书时,看过书名我就已把它列入卢思浩张嘉佳之类的书籍,直到后来在西单图书大厦再次遇见,发现居然是最喜欢的出版社出版的书,这才买下来。 书的前面部分主要是蒋方舟为《新周刊》专题写的一些文章,一个89年的姑娘,笔下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尖锐与深刻。 当大多数同龄的年轻作家在讲述一个个矫情的感情故事、想尽办法堆砌各种鸡汤句子时,蒋方舟已经在采访白先勇、木心等作家,开始思索国家、社会、教育以及以及写作等命题。 书的后面收录了她的长文《审判童年》,曾获得2009年的“人民文学奖”以及首届“朱自清散文奖”,可正是由于这一部分,使我对这本书的评分从4分掉到3分。 看到有的评价说这本书也逃不掉“掉书袋”的嫌疑,书中确实列举了大量的国内外国家写过的书和文字,个人感觉这些内容的嵌入反而将一篇完整的文章变得支离破碎。 蒋方舟称自己的一代人是“被绑架的一代”,也正是从八零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钟爱给孩子贴上时代的标签。 这本书的感觉就如作者的人生一样, 充满了矛盾与混乱,但又不乏深刻的思索。 这点可以联系作者的经历来看。作者7岁开始写作,9岁就完成了首部散文集。像所有的“天才少年”一样,自然背负着巨大的期待。 书名是《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但相比较而言,作者的文笔却已略显沧桑。 她称为“女神”的刘瑜评价道,“我不知道什么是更好的青春,但我知道不是你蒋方舟这样的。” 上天赋予她才华,自然要拿走一些稚嫩与快乐。 刘瑜一直对从九岁就开始承担这种期待的蒋方舟充满同情。在她看来,最大的不幸可能是“未写出满意的作品就已经成为某种代表。 ”蒋方舟说自己从小就不合群,直到读了大学老师对她的评价仍然是“无法融入班集体”。她以超越同龄人的成熟眼光客观冷静地看着自己身处的世界,努力挣扎着保护自己的棱角。 读了书中的文章,再加上作者这样的身世,细细思考难免觉得有些说不出的奇怪,或者可以称之为违和感。 直到我去看了她的微博,就像一个寻常小姑娘那样,记录自己读过的书去过的地方,与妈妈聊天记录,偶尔发几张自拍。 这才觉得她终于成为了她自己。 这才是我喜欢的蒋方舟。

下一站,柴静

作者:黄祎(阿鱼)(腾讯微博:http://t.qq.com/huangyi 微信号:yulenba)蒋方舟一定不愿意自己被定位成“青春作家”,但无论她是否情愿,她在大众阅读者眼中都跟“青春作家”这个标签脱不开关系。对于一个9岁就出书而又风华正茂的女作家来说,群众的这种误解显得理直气壮,更何况她还有着一张那么“卡哇伊”的脸庞。出版商选择用淡绿色做她新书的封面主色,简洁素淡的装帧设计,再搭配她本人稚气未脱而又若有所思的写真照片,“豆瓣小清新”的感觉扑面而来。封面正中印着这么一句口号:“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倔强而无畏的非主流姿态一步到位。再看腰封位置,左边一句“被绑架的一代”,右边一句“被现实裹挟的一代”,想要为一代人“带盐”的迫切与焦虑跃然纸上。这显然是一本预先已精心设计好受众的读物,目标是那些与蒋方舟本人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以及那些虽然年龄不再相仿、但仍然拒绝长大的文艺青年。在亚马逊网站关于这本书的网页上,有一栏内容叫做“购买本书的顾客还购买了……”,通过当今最令人不明觉厉的“大数据”技术,展示出喜欢这本书的人有着怎样相同的阅读趣味。来看看这一“排”书单:《我所理解的生活》、《很高兴见到你》、《想得美》……这些都是文化偶像韩寒的作品;《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这是来自知乎的文集,作者是一个因病早夭的孤独少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他们最幸福》、《所有年轻人都将在黎明前死去》,不折不扣的心灵鸡汤;《猫力乱步》,一本讲女孩子怎么满世界疯跑然后怎么把自己拍得美美的写真集;只有一本《观念的水位》略显突兀,作者刘瑜是近几年红得发紫的新一代公知代表。那些想要从蒋方舟的字里行间寻找心灵慰藉和情感共鸣的年轻人恐怕多半大失所望,这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的精神气质,其实恰恰只跟最后的那本《观念的水位》更为合拍。有句英语谚语叫“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在中文世界里被意译为“不要以貌取人”,尽管亚马逊把这句话印在自己的电子阅读器Kindle的包装盒上,但很多人买下这本书可能还是更看中作者与出版社合力拗出的造型。蒋方舟这个名字就像韩寒、郭敬明一样,越来越像是一种符号,至于她到底写了些什么,或许其实并不怎么重要。这本书号称“蒋方舟二十岁后首度杂文结集”,其实是两部分内容杂糅在一起的产物,前半部分来自她几年间为《新周刊》主笔的专题报道,后半部分则是曾获“人民文学奖”的长文《审判童年》。两相比较,后半部分的含金量要远远超过前半部分。说句题外话,《新周刊》是一本相当有意思的杂志,无论什么作者为他们供稿,输出的文字成品往往都面目相似、气息接近、手法雷同:无非是先炮制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概念,然后接二连三地“掉书袋”,用各路文化名人的字句来背书,仿佛一句话不是出自名人之口,便不足以让读者买账。通篇读下来,难免对作者汪洋恣肆的才情和扎实庞大的阅读量感叹一番,文章本身的观点与论证过程反倒过目即忘。蒋方舟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同样如此,主题是对同龄人的描画和对写作及写作者的打量,看上去虽然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其实都是“奉旨完成”的命题作文,有观察、有思考、有积累,但终归并非“来自我心”,也便少了能打动人的力量。真正值得一读的是后半部分《审判童年》,虽然文笔远不及前半部分纯熟,但字字句句都情感充盈、气势磅礴,显然成文之前已经先在作者的肺腑之中压抑太久,等到终于找到一个出口,就奔泻而出、不可阻挡。在这篇4万字的长文中,作者先后为兄弟手足、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等直系血亲单开一章,毫不避讳流行价值观所设定的种种界限,用冷静的笔触揭穿了俗世亲情的真相。在她的笔下,兄弟手足是引发生存资源竞争的对手,祖父祖母是打着慈爱旗号的凶手,母亲的“无私”奉献出自养儿防老的计算和强烈的占有欲,而父亲则是儿子一生畏惧的心理阴影、女儿性恐怖与性紧张的来源。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匕首,刀刃上还挂着仍未冷却的血滴。可以想见这些论断会让多少善男信女大惊失色、深恶痛绝,但这实际上是他们自己在思维模式上的裹脚不前、固步自封与作茧自缚。除了声讨直系血亲对孩子成长的荼毒,蒋方舟还另外探讨了诸如保姆和幼儿园这样的外在环境对童年的影响。或许是由于性别的原因,作者在研究“恋乳母情结”现象时显得缺少直观感受,更多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想象,反不如老老实实描述自己与保姆梅子的友情更情真意切。至于写到幼儿园时代的所谓“初恋”,更像是在追忆一个情感试验场,等到长大成人,马上就要自惭形秽地与儿时的懵懂憧憬划清界限。作者无疑是一个早慧而且早熟的孩子,成年人们还在把她当作是不懂事的顽童,她已经从纷扰混乱的俗世中跳脱开来,用一个上帝般的视角俯视众生。这种行为显然不会太快乐,因此结论往往也难免悲观。作者本人应该秉持着严肃的写作态度,但出版方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刻意把她的这本书包装成了青春读物,也因此获得了不大不小的商业成功。在商品社会,这是一个无可厚非而又皆大欢喜的选择。照这个路子发展下去,蒋方舟也许很快会成为下一个柴静,她们都不缺必要的学识、思辨和文笔,也同样都有各自的“老男人饭局”。更巧的是,蒋方舟和柴静同样都很有自知之明,一个在封面上强调自己只是在“记录”,而另一个干脆把书名起成了《看见》,言外之意应该都是:我来了,我看到了,但结论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关于《鱼乐NBA》=====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yulenba,收听《鱼乐NBA》微信。 《鱼乐NBA》是一个专注报道NBA的微信公众账号,由腾讯NBA负责人黄祎个人运营。所谓“鱼乐”,娱乐是也。以小文章、小故事、小评论为主,属于阿鱼对NBA的个人观察,不怎么深刻,只希望简单、纯粹、有趣、好玩。 工作繁忙,不一定每天都发,但会尽力更新。已发布的文章,汇总整理在阿鱼的个人博客(http://ayu.qzone.qq.com)上。 黄祎(yi),绰号阿鱼,喜欢读书、音乐和数码产品。不是什么蜜,也不当什么黑,只相信一句话:球品即人品。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

从没记录,也没反抗

之前没看过蒋方舟的其他作品,之所以选择看这本书,因为,作为同龄人,她实现了我的理想,而自己从未记录过什么,更没反抗过。读这本书,只想窥探她的心路历程。89年的生人,她已经做的很好了!当然,做的很好了!否则不会有现在的名气以及杂志社副主编的位置,早就被湮没了。在我断断续续地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蒋方舟有很大的阅读量,再加上年少成名,见识了大场面,大世面,从文字中能读到她的阅历。很多人对她很刻薄,在我读的时候,态度上很中立,情感上很羡慕。小时候,坚信自己以后会是个作家,即使不是,也是文科相关的专业、工作。而如今,走的越来越远了。我很羡慕他们,从事着喜欢的行业,并以此为乐的人。很羡慕,很嫉妒。《那些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附记中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他们大概没有以自己期待的方式改变世界,但还在非常努力地让自己不被世界改变。” 这就是我的现状。另外:《@张爱玲》《将军白先勇》《木心》这三章,非常喜欢。

测试

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我饿的

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我的脸

落实情况墨绿色我就把在家我国内企业文化遗产品价格便宜兴奋不已在在在在我的家在对吧的心在于在家是我国际市场份额你说话是了新的是了,接连不断扩大会议纪要是

看了前三分之一

不说其他的,我觉得《三十未立,二十而蹲》这一篇写的很真实。我的小学和初中同学也鲜有青春,他们不是继承了家里小小的生意现在早已娶妻买车或是嫁人生子,就是用高考在一本线上下挣扎的分数在大学混着文凭、准备毕业公务员考试继承父母一辈子报纸茶水办公室的工作。高中也算是个小型贵族学校,文里描写的那一段完全就是我第一次看到我们学校塑胶操场足球场时的心情。20090502天蓝的真好看。高中改变了我很多,我也在那个塑胶操场上一圈圈地跑啊跑跑了三年,终于毕业那天再去看红跑道绿草地的时候发现我离那天的我跑出了好远。

青春不自残

我强忍着不去读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第一是因为这本书太精彩了,会把我从紧张的氛围中拔出的。第二,这本书的力量可以使我完全放弃高考!我强忍着不去读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第一是因为这本书太精彩了,会把我从紧张的氛围中拔出的。第二,这本书的力量可以使我完全放弃高考!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不曾历经沧桑,也不用刻意追求沧桑。1.“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孽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不是评,只是看完有感

短评是当时看完半本的时候写的,现在则是全本看完又过了段时间。三星半是最后给的,不能增加了,也无法减少。后半部份带来的shock无法直视。虽然之前的《家庭会伤人》抑或豆瓣的<父母皆祸害>小组,已经带来豁然开朗过,但这次,小蒋同学的自我审视和那些毫无掩饰的关于童年的片段,却让我感到恐惧。也许是年纪不远,也许是中国的小孩大都有相似的童年,那些个隐藏在记忆深处,我以为我忘记了的(我想忘记的)纷纷露出端倪。她的确一直在掉书袋,不过我并不讨厌。反正我也没看过那些书,权当是看读书笔记(我会说我常常懒得看书就只看别人的书评么)。旁征博引从古论今,大有不把童年这层过于美化的东西撕裂就不罢休的架势。她做到了,至少对我来说是的。这也是为什么,以前人们说到青春童年,然后满脸憧憬YY回到过去的时候,我总是心里冷笑,因为我没忘记那些因为弱小而产生的耻辱的痛苦,而我现在,一个30岁的女人,那些再也不会是能伤害我的东西。和能力无关,有没有成长也没事,有时候就是因为时间。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可能是全书最喜欢的一句话了。任性的也开始在用这句话来解释为什么我要写一些文字。虽然我只是记录自己一些情绪的片段,但是记录本身,也是我对那个社会中的我的反抗和反思,发自本能的。

代序/故人无少年by蒋方舟

代序故人无少年五年前的冬天,我坐火车来北京,在清华最老的建筑“清华学堂”里接受自主招生的面试。面试从早上持续到中午。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正午仍冷,呼出的白气依稀可见,我却从内往外冒着燥热之气,燥热是因为觉得自己面试得并不好。高三的我,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洗脑成了一个贫乏而绝望的考试机器,少年成名的骄傲已经全部消失褪去,我残存的全部的内心世界,就是放在课桌左上角不锈钢杯子上贴的励志话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往校门外走,每走一步心就往下顿一顿、沉一沉,心想:要是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来不了北京怎么办?完全丧失了写作和思维能力怎么办?校园很大,路长得没有头。半年之后,我收到录取通知书,在小城市的大酒店摆了酒席,和几十桌我不熟识、以后也许不会再见的人碰杯,听了很多“光宗耀祖”、“前途无量”之类的话。不久之后,我收到《新周刊》杂志从广州寄来的聘书,聘我为特约记者,之后又成为主笔。我一到茫茫的北京,就有了个投奔的去处。这一次,我踌躇满志又稳稳当当的。我爸说:“有几个年轻人能有你这样的机遇,要珍惜。”整理自己来北京的几年,整理自己的光阴和作为,才觉得惶恐:不仅没有显示出任何“前途无量”的征兆来,应付琐碎人事的时间多,耐得住寂寞的时间少,甚至愧对“珍惜”两个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当下,而更多的是拼凑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传递对风雨欲来的预测与恐惧;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开始用宏大的词汇说话,而不再只关心文学及与之相关的;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而现在,写作对我来说越来越困难了。自己的文章还是以批判为主。批判的对象,则是微博上那个水深火热的社会,新闻里耸人听闻的中国,口口相传的那个恐怖的怪兽。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让我只能去想象自己的敌人。作为批判者的写作者,我陷入了鲁迅那种尴尬的英勇的姿势之中,一方面肩住了黑暗的闸门,另一方面,攻击的对象却缥缈虚妄,自己陷入鬼打墙一样的“无物之阵”。而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因此,当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这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我和一个同级的建筑系同学聊天——我们高中时候就认识,那时候交流人生理想、江山社稷什么的,也会彼此感动和自我感动,他们理科生把这叫做“有人文情怀”。前两天再和他聊天,被他一句话触动,他说:“这几年,我觉得世界上要改变的事情越来越多,可我越来越明白,自己能改变的只是一小件。”他能做的,就是造好心目中的好房子,而不是花里胡哨投机取巧,或是和大部分同学一样考入体制内的设计院。匈牙利作家乔治•康拉德把这叫做“反政治的政治”:精英阶层为自己的权利和与之相伴的些许自由而奋斗,抛弃简鄙的宣传语言,尊重现在,而不是恐惧或梦想明天。我听到同学这样说,脑海中浮现出贾岛的句子:“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实际上,我从未离开过故国,只是因为自己在长大,坐标在变化,坐标中的中国,也就随之变化着。中国人擅长相忘,我和中国倒是一路相望,不曾相忘。2012年11月写于北京

在路上

最近在读《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之前其实没有看过蒋方舟的书,也只是在方舟子和韩寒的论战的时候藉着方舟子的缘故而知道了她,最终下定我买这本书的缘由,大概就是封面和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品质信任。前半本的时候感觉确实蛮失望,因为她不像我所想象的那样是个早熟而又睿智的人,觉得她的文笔虽好但是字里行间有少了点什么,不像野夫的文字有着跃然而出侠气和扑面的忿怒,也不像龙应台的文字那样独具人文的理性,也许是个人喜好的原因亦或是觉得她是得志之人,所以文字中少了那些必须受挫之后才有的刚健。但是读到《将军白先勇》这篇的时候,突然被打动了,感觉就像猛然轰开大门窥见了一个人才华一样,想想也是,她才二十四岁,同野夫他们不同,她的文字还有成长的空间,她还能够得到时间更好的积淀。 嗯,期待她更好的成长

记录本身,即已经是反抗。

【被绑架的一代】文笔上要更稚嫩一些,有种吊书袋的感觉,用很多晦涩夸张的形容词去描绘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场景,看着有些别扭。感觉最棒的是中间【记录本身,即已经是反抗。】部分,关于张爱玲、白先勇、木心等老前辈的传记访谈写得触动人心,激发起兴趣。文笔细腻,情感到位。末尾的【审判童年】更多像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控诉。对带大自己的祖父母、对自己的母亲、对父亲以及对保姆和幼儿园,甚至是对自己所谓初恋的一种居高临下的控诉。蒋方舟的阅读量确实很大,作为上大学之后就没正经读过几本书的我(惭愧)重新开始对阅读产生兴趣的一本书,整体感觉还是不错。希望能重拾这儿时最大的兴趣爱好。太久不看书,渐渐再也无法准确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遣词造句上也越来越匮乏,偏向口语化。本身比较喜欢夹带情感的文章,但这几年一直在逼迫自己看一些所谓畅销书,一些实用性质、指导类型的书,实在提不起兴趣,往往看了几页便遗忘在床脚,转而投入美剧的怀抱。然而有没有料,一目了然。写的东西越来越没有灵气,没有逻辑,连自己都觉得是没营养的流水账。作为广告公关从业人员,文案可以说是一项必备技能。我能准确抓到网络热点,能灵活使用网络热词,能在140字间吸引无聊的社交看客。但我写不出专业术语,我写不出令客户信服的理论,更写不出有隐喻有内涵有深度的slogan。写作也是一项需要技巧,需要训练的技能。只不过,天赋和语感是技能的前提。如果对文字没有天生的敏感和迷恋,也很难写出让人惊叹信服的文章来。大量的阅读并不能让人成为一本百科全书,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记得住。实际上很多书也许都是看过就只能记住一个大概和关键句词,但看书时的思考和对更广阔领域的涉及都会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得到表现,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确实不沧桑

草读,读不下去,未读完。读完林达后才看刘喻的书,觉得她的文章思路见识不值得那么多文青追捧,抱着娃娃读蒋方舟,对她刻意装老成的文字很不适应,如同吃一碗夹生的米饭,偶尔遇见几句不符合他年龄的语句,多说时候还是脱不了未经沧桑的稚嫩,文字是,见识也是。没有看过她之前的作品,仅仅凭此书我无法明白它能少年成名的原因,是少年成名的光环?还是某个年纪的标本?虽然希望我家娃娃多读书,但还是完全不希望是她这样的模式,文字文章还是需要时间阅历的淬炼,少年成名不过是过早的老去,特别是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你蹲在小学门口,看那些带三道杠的小学生,总有那么一点超过同龄的老成,小时出色,大未必佳,这样的例子见过许多。

谢谢,我们不需要公知

公知的泛滥必然导致公信力的下降,同样是公知,少了刘瑜的幽默与风趣,没有韩寒的一众脑残粉的追捧,缺乏梁文道有电视媒体平台,更不如熊培云等一拨人。市场定位的尴尬最终会反映在书的销量上。你的公知紧紧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出发,狭隘而幼稚。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时隔很多年之后再次读蒋方舟,上次读她的文章还是在高中那个兵荒马乱的时候,每天的高考练习题,模拟考,写不完的命题作文,看到这些跟我们年纪相仿的人写出的文章却和我们所写的大不一样,当时天天盼着高考结束后就可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后来终于熬到了高考结束,我终于有大把时间了,我却成了一只温水里的青蛙,沉溺在安逸的生活里不想再动弹,再也没写过什么东西。这本书里可以明显感觉她的成熟,不管是对于现实的理性认识还是对于历史本质的思考,都可以看出这些年的沉淀,通篇读下来每篇文章都能看出她清晰的观点,当然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不过就像书名所说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很多观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现在的自己看过去的自己,总是稚嫩的,我们确实不曾历经沧桑,当下所记录的即是现在的所感所想。

1989年的蒋方舟 她说“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1989年的蒋方舟 她说“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引子:看完后的第一时间,我上了豆瓣,自己最新能看到的一条评论是抱怨蒋方舟的文章,写得其实并不咋滴,以至于让读者竟然没有读完整本书。好吧,我承认,最后“审判童年”的那章,自己是翻着看的。一、读初中时,韩寒一本《三重门》火了,由于他是金山人。自然从捧场的角度来说,阅读课翻上几遍,也没有什么。不过那时候,自己从没想过他会在今后的岁月会出这么多的小说和杂文。读高中时,郭敬明一本《幻城》火了,那时候《梦里花落知多少》成为了同班女生催泪的神器。我读完后,自己从没想过他会在今后的岁月孕育出一家了不起的公司,选了几个比他高上好几寸女生,拍起了电影。麻宁一直是我最喜欢的80后作家,《教室朝南 没有风筝》光看着它的名字,就让我痴迷。可惜从她读研结束,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记者后,似乎就没了关乎麻宁的写作消息了。从《西决》开始我开始读笛安的小说,一度自己觉得她的字里行间,代表了份特别的力量。可是后来的《东霓》、《南音》,或许只能用一句失望来形容吧。二、蒋方舟,不同与其他我所熟知的同期作家,因为明显她出名更早,而且年纪更轻。图书排行榜,自己多少会信点,毕竟买书有时候也是技术活。散文集算是读起来便捷的作品,空了看点,再看点,不浪费时间。于是每每翻开书的时候,不是在地铁车上,便是在厕所里(没有亵渎作者的意思)。由于《新周刊》副主编的关系,我看得出文集中,很多东西都是职务工作中留下的点滴。自然年纪放在这,她即使肚子里有再多的积淀,终究还是逃不出所被限制的圈子中。第一章中的采访大部分都是以校园为背景的。视角说句老实话,也大多停留在了个平行的角度。相比正文,反而是修订文集时的补充文字,更能吸引人。读着读着,我有些疲乏,在想是否要放弃的时候。那章《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进入我的视线。这是一章确实需要沉淀的。浓厚得文学修养是必须的,也从这一点开始自己改变了对蒋方舟的认识。三、算不上为这个女孩辩解吧。只是觉得一本书的好坏,若要以“每章每段每句每字”来衡量,能达到“精品”程度的这东西显然不会属于多数人。既然唐家三少,都已达到了知名作者的高度,并且版税也有了不错的累积,那么就说明阅读的市场是广阔的。那蒋方舟,又如何不被欣赏呢?我很喜欢她写张爱玲、白先勇和木心的文字,也是因为她的几句话,让自己开始重新审视了曾经的匆匆一瞥。其实假设通过文字做了这点,就显然已经成功的。至于后来嘛,萝卜青菜还各有所爱,也不要说“写小说”这种技术活不是谁都能干的。为此我对于蒋同学新书的最后章,亦就自然而然设定成了小说。四、我真的打了四颗星哦。不为别的,为了封面上那句——精彩的推荐。

这本读完,不知还会不会读蒋方舟。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

总觉得写的不太干净。比方说关于萧红写父亲的目光从上而下流过、卢梭送出自己的孩子,与我从原著读出的,不同。萧红原文:“九岁时,母亲死去。父亲也就更变了样,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后来就连父亲的眼睛也转了弯,每从他的身边经过,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针刺一样;他斜视着你,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角而后往下流着。“蒋方舟评论:父亲的可怕可憎之处,恐怕不只是因为打碎了杯子就要骂,做错了事就要打吧。萧红对父亲,多少是有些性的恐怖。父亲最令人吓得发抖的,并不是脏话和巴掌,而是他流动的目光。——我想说,亲,你确定萧红是那个意思吗?!过分解读了吧,她给予卢梭的评论我也不能认同,对卢梭送走自己的孩子极大批评,认为是没人性的。恰恰相反,我也为这很精准地刻画了人性,我认为卢梭是相当坦诚的。

有关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些思想和回忆

不说喜欢不喜欢,蒋方舟,也是1989年出生的,作为一个同龄人,我更多的是从学习和比较的角度看这本书,就好像是看同桌的作文,不得不佩服确实是写得很好。这本选集,其实挺全面的,有关于我们这代人一些记忆,一些生活,以及我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去思考的。我以前写作文的时候,就觉得很痛苦,不知道为什么那些作文厉害的人,有那么多的形容词,那么多优美的句子拼在一起,动不动就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如果这能代表我们这代人的一种写作风格,那么蒋方舟已经将其发挥之极致了。的确会有一些句子,会觉得除了读起来很顺口以外,怎么也没办法把这些形容词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幅有意义的画面。但这绝不是她一个人的煽情,至少我在课堂上听到的很多的优秀作文都是这样的。蒋方舟当然不止步于文章的优美。她是有在认真的思考的。也许她思考的深度没有超越其文字的浮夸的美,因此被淹没在文字中,但是她是有在思考的。并且,比起一些人的信誓旦旦,目中无人,她是克制和谦虚的,有体现出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文化涵养。

我是冲着书名、作者和封面来的

我只知道她相对于我这样的同龄人来说是早慧的,七岁开始写作,九岁出版散文集,对于名字背后闪耀的光环多过对她文章本身的了解。所以当看到作者那牛逼闪闪的大名配着这文艺小清新的封面加上电商们狂热的促销激情,这本书就这么入手了。   全书被总共被分成三大部分: 一 .被绑架的一代由于蒋方舟一进入大学就担任了《新快报》的特约记者,四年大学生活毕业即走马上任了该刊的副主编,而这四年的记者身份以及写作模式很难不让其掉入“记者腔调”的窠臼。整个第一部分的文章基本是约稿、命题作文、为杂志特刊而写,看得出来这个24岁的“传奇青年”努力从文学创作者身份向公共知识分子过渡,创作的杂文不如许知远早期《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愤世嫉俗揭竿而起,也不如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给你摆上无法抵赖的社会现状与逻辑推论与个人希冀。蒋同学的文字之间倒给人一种娓娓瑟瑟之感,她没有要给这个社会“开药方”,在说刊发的文章中中规中矩的做着一个陈述者。倒是《中产阶级额的孩子》《天才的出走》这类人物故事更叫人心中升起共鸣感的叹惋,毕竟那些看起来异类的人本来就跟叫人侧目。故事主角的细致的刻画加上故事情节跌宕的辗转,不得不感叹奇特的人身边总有一堆奇特的人。特别喜欢那段说给她出家师兄的话,出自黑塞的《悉达多》:“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孽本身就已经蕴含了宽恕,所有小孩本身就已经蕴含着老人, 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临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说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众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P54)同样勉励那些对这世界时而失望时而迷途的翻书之人。   二.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前卫的民国》里有一篇只有两页长短的《不可模仿的民国“it girl”》,那个传奇的女人——黄慧兰(外交家顾维钧第三人夫人)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不仅仅是因为人物本身的传奇色彩,加上行云流水的故事铺陈,让短篇很有特色。我把这个小短篇拿给周围同学看,一个说:“这本书还有点儿意思,我本来打算买来着”(好吧,意外的给这书当了把媒人);另一个说:“恩,民国是一段非常灿烂的历史,非常想回去那个时代生活......”(好吧,我也知道那个时代空前又绝后,新东西飞沙走石席卷覆盖裹挟掉所有旧的东西)。可是,我痴迷的是仅仅是那个女人! 黄!慧!兰! 像这样一个引领了时代的时尚潮流有着雄厚的家庭背景的上流名媛,既有着留洋生活伴随而来的敏锐的时尚触感又有着拿茶水浇有外遇老公的洒脱性格。不论张学良与外人对她评价如何鄙夷,她的优越感总让我联想起上海滩那些穿着绮丽旗袍配搭着毛茸茸披肩身姿摇曳的小资女人来,着迷无比。   紧接着《前卫的民国》的《@张爱玲》也算喜爱,看得出蒋同学对张爱玲也的确是爱之深切,谁又不呢?   三.审判童年   这一部分主要写蒋同学的童年记忆,有关亲情,这部分也算是最贴近个人记忆与感受的部分,写幼儿园的爱恋,那种汹涌的喜欢满头满脸地泼向他,躲闪不及简直具有破坏性。个人最喜爱这一部分,虽然书中写到母爱和父亲的一些观点无法苟同。比如用卡夫卡、萨义德等名家与父亲之间的矛盾推论出孩子与父亲之间怪诞的恩怨情仇。再比如,蒋同学写父亲是女儿的性启蒙老师,是斗争了整个童年的敌人。父亲不一定要纯洁、高尚、抽象地爱女儿——“父亲必须爱女儿,但是必须爱得纯洁,爱得高尚,爱得抽象。要求其实不合理,这又不是淘米,把不纯洁的、关乎欲望的小念头,用指头尖一一拈出来,最后只剩下不掺杂质的一群形而上的爱。”(P231)或许是个人伦理观太鲜明亮丽,对于此类观点实在无从苟同,毕竟在我身上、在周边女性朋友们的身上,父亲们的爱都的的确确是完全形而上的。倒是在文末,蒋同学和父亲的问答才叫人心软下来:   我问他:“背景怎么样?”   我爸说:“北京好大哇。”   我又问:“学校怎么样?”   我爸说:“大学好大哇。”   外物都大了,父亲自然就小了。(P238)   人越长大,心肝就越硬,而亲情永远是人的软肋,至少,是我的。

经历尚少,深度不够

昨天刚刚看完柴静的《柴静》,虽然蒋方舟在同龄人中是挺有名的,但是她的文字不如柴静在记者十年经历后的那样子真实,那么触动人心,经历是无法跳跃的,该倒下就倒下,然后重新爬起来,更多生活经历才能时文字更加真实,并非引用其他著作文章就行了。年轻人喜欢引用说事,有资历的人更加以经验说事。

优等生的思考——关于我们这一代

最近花时间看了蒋方舟的新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是我少有的像刘瑜的子弹那本那样认真仔细阅读的书。我承认第一眼书名就吸引我了。没错,我当时想,一个89年出生的某种意义上的神童少年,一个跟我一样上学考试的大学毕业生,能有什么阅历,能历经什么沧桑,还能写本书?我倒是想看看这书里有什么。书到手,翻开第一部分就是“被绑架的一代”。我的天,就是活脱脱的解剖我们这代人呐。从《留点余地》到《中产阶级的孩子》,再到《天才的出走》,一个个熟悉的却不会准确表达的词汇被提到:成功学,军训的集体美学,中国式精英,中国式成功,政治冷漠。她描述她的高中,提到实验班,中国的高中原来是一样的。她描绘她的大学,争当蚁王的蚁族的奋斗,或是中产阶级的富二代的心路历程。她还提到天才们在思考终极关怀的问题,刻画他们的追求真理路上的决绝。真是汗颜呐,我们这样的半吊子,甚至没想过人生的真理是什么,以为成为中国式精英就是终点。真可笑,在我们为之奋斗的路上,早就有一批人看破了,他们不屑,生命的真理才是他们的目标。我原以为只有辍学的孩子才会跟别人不一样(比如韩寒),原来这样的优等生也可以跟别人不一样思考的。书里面很多的引经据典,这个优等生不简单,至少看的书就跟别人不一样。

“超能女人”,也是“蒋主编”

算起来,蒋方舟的新作《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已经是她的第九本书,而腰封上的推荐语却是“蒋方舟二十岁后,首度杂文结集”。把“二十岁后”作为买点,并不是书商简单的凑个整数玩“周年庆”,而是这个年龄节点恰好是蒋方舟写作生涯的一个分水岭。类似的历程在韩寒身上更加明显——少年成名时,耀人眼目的是天赋与性情所造就的“反高考作文”,尽管叛逆,但碰撞的还是教育体制这堵“矮墙”;离开了中学校园,没有了高考指挥棒的死缠烂打,时间上获得解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视野的拓宽,各种社会乱象让羽翼初成的作家目不暇给,思考不止笔耕不辍;然后随着涉世的继续深入,他们慢慢地从问题的表面探到了内部,发现一个叫做“体制”的东西,是无法绕过去的,于是他们停驻下来,握笔以对。关注对象的这种转换,可以说是中国政治社会结构所决定的某种必然——当然你如果拿郭敬明来说事我也只好和你卖萌以对了。韩寒是在25岁左右完成这种转换,蒋方舟大概还早了五年,正好就是腰封上说的“二十岁”。不过在我看来,30岁的韩寒已经上路了,目标清楚,道路清晰,只需猛踩油门,一条道走到黑。而蒋方舟二十岁头两年多多少少给人“力所不逮”的感觉,她自己也在《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的序言中也说:“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当我写下‘中国’、‘社会’、‘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在一个远远无法“彻底开释历史”的时代,读了很多历史的蒋同学似乎走入了“迷茫期”,找不到解读现实的切口。但同时我也相信这只是一个“过渡期”,二十出头的蒋同学还有很大的期待空间。果然,在毕业加入《新周刊》前后,蒋方舟开始逐渐走出这段过渡期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可能是受身边优秀记者同事的启发,转换了职业身份的蒋主编,文字取向也从以前的“批判”转向了“记录”,其间写就的关注南科大等文章,充满了纪实文学气息,主编节制了自我表达,让她采访的人发出更多的声音。“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蒋方舟如是说。既然历史的暗盒我们暂时无法完全撬开,那就努力让正在形成的历史明亮通透;既然宏达的集体主义叙事让“过去”面目模糊僵硬,那就努力让更多个体的面孔清晰的印在“当下”。我想再鼓励下蒋方舟的是,媒体时代,一份报纸可以大声喊出“放人”,一本有影响力的杂志可以呐喊得更多更性感,别忘了,你是“超能女人”,也是“蒋主编”。

阳光照进现实

蒋方舟:你好!在微博上得之你终于要出新书了,很是兴奋。之前从微博或者博客看过你诸多文章,虽然记于脑中,但是恨无实物珍藏回味。料到新书只是新了书,而内容新的却不多,收到书翻阅一番,印证了我的猜测。但是却不妨碍我购买,一是算作阅读你诸多文章的知识产权而付费,二自然就是支持与收藏。晓得一本书不足以影响出版量,也无以让其跃升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位置,但人人如此思量,书倒是卖不动了。今日收到书,很是激动,无为其他,因为购买为你限量签名版。端详再三,有人打击我说此签名似有打印之嫌,而非亲笔签上。我消沉片刻,然后觉得只要是你的签名就好。俗话说:见字如见人,签名很是艺术,除第一个蒋字还能够认识,其他二字不知道和方舟有何种关系。字大而潇洒,想你也算是女中豪杰了。不知道你是出名之后而作此改变还是开始写自己名字就是如此。如若是前者,颇觉得没有人是世外高人,年纪大了,社会改变的我们越多。为了迎合这世遭,连名字也要多加练习而要写的艺术,写的不为世人辨识,以体现是作家。书是有味道的,沁人心脾的书香味。我花了钱物而购买的此书,也有味道,一种无以言明的味道,无论怎样都不是书香味。大抵只能安慰自己文字里是有香味的。实在不知,网站上书的封面是蓝色,为何到我手中变成绿色,难道这是额外的限量?我以往不晓得平版跟精装版的区别,现在倒是顿悟,此书就是平版,不够精致。每本书都是作者的心血,如同孩子,不论美丑,都倍加喜欢。我全然没有诋毁之意,从尊敬你的角度来说,不论怎样,我都会仔细阅读,然后收藏。但从一个读者,追求完美的读者来说,我希望你书做的更好。知晓你书出版,每天必做一件事情就是上网查询是否有实体书售卖,过了些时日才看到网站有售。本第一时间购买,但是心中有小算盘,想索取你的签名。知晓你定不会在我现在城市宣传新书,只能写信给你,以期你在邮件中能够发现。写完之后很是期待,奈何还是石沉大海。心有不甘,又在私信中再次跟你言及亲笔签名一事,可叹也是无果。幸好网站有售限量版亲笔签名书,以此算是你通过另一种途径完成我的请求。不论怎样,书有了,签名也有了。如若问我为何如此渴求此本书,因为从你文章觉观点相似,对于人性理解更为深刻,对于我是莫大启发。其二是年纪相仿,你之经历为我熟知并敬佩。说白了,是一种认同。无道理可讲,只一种感觉。感觉这东西最为奇妙,即使世人皆厌恶,你喜欢还是喜欢,并不去分析。前几日是你24周岁,过几日也是我生日。今年颇为戏谑,不偏不倚的在光棍节前一日。想前一天天堂,待安睡醒来就是地狱了。如若何种事情可以铭记生日,莫过于生日礼物了。实物在旁,回忆在脑海。本想如我邮件所写给我一生日礼物,但如今也算是生日礼物,弥足珍贵。知晓你是因为高中老师给我们读了一篇你写的文章,是你自主招生进入清华之事,那时只有尊崇。一是清华不拘一格降人才,二是你努力的不易和所能抵住非此年纪该承受的巨大压力。记得那篇文章叫做《高三,不相信传说》,题目很是励志,虽然我没有从中激励考取更好的学校,但也不至于名落孙山。文章大致还记得,可也日渐模糊,但你的名字,我倒是记住了。因为敬佩,日后时有了解。知晓你少年作家的美誉和过往经历。在注册新浪微博的时候,弹出你的名字,也弹出了过往的回忆。毫不犹豫的粉了你,因为你的微博写的不多,被那些刷频微博占据而淹没,故此每天都是特意进入你主页去看看,有时候因你好几天没写有些失落,有时候因为你发了长微博而迫不及待的读着你写的文章,咀嚼再三。或者自己因同一话题而随笔一篇,或者摘录全文,待月明星稀时候静静回味。记得去年你来过海口,因为恰好在海南读书,如此之近,多想有个机会跟你见面,可惜不知道你具体行程,也只能作罢,为此失落了几日。因迷恋江南而知晓乌镇,知晓木心,感叹世风日下之时,怀恋木心《从前慢》的世界。看你写的《回到乌镇》,想必你也是喜欢宁静祥和,奋斗进取的世界。在你写给宫崎骏的一份信里,你谈及一代大师渴望回到匠人精神奋斗的年代,大概这也是你的心声。江南应是小桥流水,黛瓦白墙人家。早晨妇人洗衣做饭,不远处可听到衣物锤击和玩笑言语声,远处炊烟了了。夜晚对月饮茶诵诗于阁楼。这是慢的生活,慢才能反思,才会心平气和的做事做人。这时代太快,人一快,心就浮躁了。做事追名逐利,做人急功近利。钱财最为重要,读书倒是置于末尾,言及没有时间者为众。时日一久,束之高阁,书只是文化象征。君子爱财本应有道,可如今不加手段,只不晓得钱财多几个零有多少意义。当你觉得书无意义,总有一天会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书读多了,钱财自然有了,也能够守住钱财,更好教育子女,后代方能守住家业。查中国上千年历史,人心也并不一而惯之的淳朴,自古有自私,贪婪之事。但怎样令人错愕也无如今这地步,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年轻女性为钱财心甘情愿的做小三,路遇老人孩童摔倒不敢搀扶。光怪陆离,千奇百怪。如同木心所说:往过去看,一代比一代多情,往未来看,一代比一代无情。多情可以多到没际涯,无情则有限,无情而已。……以单个的人来看,没有从无情者变为多情者的,果子一烂,就此烂下去。无法理解,亦是痛心疾首。鲁迅本想医中国人之积弱身体,后觉无效,改医心。每篇文章呐喊,最终彷徨。虽成一代文匠,但是也无奈中国人心顽固,无法根治半分。小时候曾梦想改变,做一番大事业,如今长大却惊讶发现人微言轻,身单力薄之无奈。才知道什么叫现实,也慢慢被世界改变。如同你在《那些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一文所写,都愿为天下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无奈改变的人少,或者改变的人失败成为安于现状之人,不变的人就越来越多。在宿舍,看周围人沉溺网络,无心学习,感叹他们对得起曾经的奋斗岁月吗?曾试图劝解,人心难易,只能放弃,纵他人堕落沉沦。小金说,也许长大了,碰壁了,才会不一样一些。我也是如此安慰自己,可是事实却非如此,人心一旦懒了,就紧不起来了。出了社会,依然安于现状,即使碰壁失业,只会抱怨,而不自省以致变得更差。曾经想改变世界,回头看,正在被世界改变。漠然冷酷,无情无义。我跟很多人交流过,有人说我杞人忧天,叫我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有人只是嗤之以鼻,继续畅游网络。本想世界人都想改变,都想变得更好,就如那首歌所唱“如果人人献出一点爱,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可大了才晓得,如同没有两个相同的树叶,人也没有相同的。当你想改变世界的时候,更多人却在改变自己,来适应世界。我也曾想做先觉醒的一批人,可日渐感觉无力。人一旦无力,只会感叹理想的镜子起灰,需要多擦拭。没有以自己期待的方式改变世界,只祈求不要被世界改变太多。保持童心。穷则独善其身,等力量强大了,才去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梦想。如此厌世嫉俗,感叹活着如此之累。但读完《让我们和不能原谅人类的你一起活下去吧》,颇受启发。不敢与宫崎骏这般大师比较,但性格颇为相似。一面希望社会更好,惊讶世间美景,品尝人间美味的理想主义,一面是批评社会的种种不合理以及道德沦陷。承认自己的不足,但是到如今只是厌恶他人,总觉得别人可以做的好点,不要过于自私,可以圆满些。当执于一念,那世界总是浑浊不堪。但是将注意力转移,那么世界任然在发展,不好不坏。但是如何转移了?心中痛苦万分,看不下去这世间冷漠,但是又无能为力。你的观点令我醒悟,没关系,让我们和不能原谅人类的你一起活下去吧。对的,没有什么比之活着更好,即使生活如此不幸,死了虽然一了百了,但是这是懦夫的行为。确实穷其一生也可能无法改变,但是一辈子在奋斗,在拼搏。这也是人生的意义。活着,才能看到希望。当我们改变不了别人的时候,做好自己。当你成功而足够强大了,身边的人耳濡目染为之改变,如此世界才能改变。近日看到你的文章《记录什么 反抗什么》,沈从文写到:“横在我们面前的许多事都使人痛苦,可是却不用悲观。社会还正在变化中,骤然而来的风风雨雨,说不定把许多人的高尚理想,卷扫摧残,弄得无踪无迹。然而一个人对于人类前途的热忱,和工作的虔敬态度,是应当永远存在,且必然能给后来者以极大鼓励的!”一语点醒梦中人,?绝望固然是一劳永逸的,可它有什么用呢?不满固然是可以调动起千万根神经与你共振的,可除此,是不是还应有些其他的东西呢?川端康成写过看到凌晨四点开着的海棠花,忍不住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要活下去。”不久后,还是选择了自杀。这是绝望的最终选择,虽然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但解决不了世界的问题,这不是榜样,而是负面教材。只有活下去,不论多痛,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即使最后没有找到,也是一种途径,给人启发。不论怎样,都要活下去。即使生活多么不幸,但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新书名《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我也承认。虽然经历了高考的艰辛,离家在外求学的不易,但是这般苦其实算不上苦。古人饭吃不饱,衣不能暖,才能吟诵出“粒粒皆辛苦”,才能感叹“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战争的流离失所,交通书信不便。前辈们饱受百年屈辱,历经几十年革命岁月。长辈们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摧残。这些从身体到精神上才能称得上苦。我们是温室的花朵,即使再漂亮,也经不起风吹日晒。我们如同一张白纸,我们不曾经历沧桑。这一代的年轻人很冷,“而且是一种不舒服的冷——缺乏热情,缺乏善意,对待周围的事物,尤其是对待人,有一种刻骨铭心的冷漠。”每个年代都有其年代的标签,如若给新千年的十年一个标签,大概自私和冷漠最为恰当。你写到高三时候总是带着耳机,我也是如此。我不喜听这世间纷繁复杂的声音,怕乱了心性。这一代人觉难以停下脚步关心摔倒的人,倒是愿意听人八卦,不羡慕著作等身的作家,很是羡慕家财万贯的富人。不食人间烟火的我才如此孤僻,令人捉摸不透。因为眼睛看不到目光不能及的地方。故此我专注于坏人恶事,而无法看到好人好事,看不到人的谦卑,自信,理想。总觉得学习好的人大概素质也差不多哪儿去,就总是去图书馆,去找些志同道合的人,退而求其次,发现善良有礼貌的人。倒是看过几次抢座位,打电话的。不过也有例外,一女生借书,动作优雅,说话从容。我对于人要求过高,他们没有要求自己是君子,为何一定要他们阳春白雪。世界正是如此不美好,才有改进的空间。一开始就美好,那进步这个词就不会产生了。从概率上说,美好毕竟是少数。但是从数量上说,却是很大数字。即时不够好的人也可能做到美好的事情。我们未曾经历沧桑,但不代表这日子过得没有意义,正是这般生活才会反思成长。当我们经历沧桑,我们会回忆没有经历的岁月,对比之下才知道路在何方。我们看不到每个人的每一秒,所以当我们看到其不好的时候就会指责,责骂。可是他有美好的时候。这世界变得无情,人变得自私冷漠,可是正是这样的不完美才有活着的必要。活着的时间就是改变的时间。书的封面写到:“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无法理解,但是你的解释却能够理解:“因为一个人短暂的一生,真正能够反抗、改变、推翻的东西,其实是很少的。甚至,倾其一生,可能连身边的某一个人的都无法去动摇。能做的,恐怕就在行过的地方都留下记录,如同阿拉斯加犬在雪上留下的痕迹,任何一点偏离、倒退和陷落都清清楚楚。有一天,看到这条留下痕迹的轨道,会提醒自己:不能偏离这么多。于是迅速摆回到正确的轨道。成长,本来就不那么顺理成章,是一件需要主动性的事情。”我愿意记录自己,不断调整。很感叹你看书之多,看书之快。大概这就是作家与普通的文字爱好者的区别吧。因课业原因,没有办法看完你推荐的所有书,可是我还是看了一些。我跟很多人说过你,因觉得你不会矫揉造作,不会只想写情和爱的作品,不会只为畅销而迎合大众,你写的都是思考的作品。思想大师卢梭都不无感概的说:十岁受诱于饼干,二十岁受诱于情人,三十岁受诱于快乐,四十岁受诱于野心,五十岁受诱于贪婪。人,到底何年何月才会只追求睿智?我倒是觉得你能够超脱一些,更愿意思考,而不只是追名逐利。很是遗憾,很多人都没了看书的雅致,即使看书,也只是看些玄幻,情爱的作品。前日看完木心的《温莎墓园日记》,《琼美卡随想录》。他的文风还是高雅,虽然遭遇不幸却因饱读诗书而带着古典含蓄,静静读,有豁达,有深知灼见,可还是有不满,失望。很受启发。人当思静。静下来,才能感受音乐的动听,万物的美丽,星辰大海的迷人。既然还有美好,那我无需悲伤。走下去,才知道有没有星辰大海,有没有春暖花开。即使没有,走过看过就是收获。活着,是最美好的事情。阳光照进梦想,照进现实。梦想会实现,现实会更好。

测试

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打开另一片天地

刚开始读过之后没有太大的感受,说不上多么的深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25岁的女孩,我还是觉得比我优秀的太多,虽然我只是比她小一岁。不必评论书写的好不好,但是她给我打开了另一个天地。起码她书读的多,通过她的引导我才知道还有白先勇,木心等大师的存在。只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不如她。何必那么严苛的去评价一个人呢,读书每个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但是不要对人也要妄加评论。

更好的青春?【新书首发式随感】

01有个小男孩天生驼背,对佝偻着的身体全然不知,他一直不停地努力奔跑以为这样就可以甩掉这个“包袱”。蒋方舟说这个故事对她而言,“比夸父逐日更加悲凉”。坐在旁边被她称为“女神”的刘瑜对这位明星粉丝评价道,“我不知道什么是更好的青春,但我知道不是你蒋方舟这样的。”在公众眼中,蒋方舟一直是“三个代表”——80后、90后(因出生在89年这个年龄跨越的节点)和女性文学。相比较“代笔”“破格录取”“团队炒作”这些天然阴谋论的指责,蒋方舟更多地是在背负巨大的期待。一些人期待她成为一名纯粹的作家,写出令人惊喜的文字尤其是在小说领域有所建树。更多的人希望她成为一名“公知”,确切地说是一名“女公知”,谈论民主政治,对公共事务发声。然而,她一直游荡在两种期待的身份之间,既没有坚决地放弃也没有自觉地拿起,前者降格为一名记者或者说媒体工作者,后者则一直畏畏葸葸,相比经历类似的韩寒过早地陷入“不敢表态”。刘瑜一直对从九岁就开始承担这种期待的蒋方舟充满同情。在她看来,最大的不幸可能是“未写出满意的作品就已经成为某种代表。”对于这样的期待,蒋方舟也一直用自我嘲讽甚至是自我羞辱的方式在不断解构,然而消解总赶不上新的构建。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12岁出版第二本小说时蒋方舟对此毫不含糊,“早熟的苹果好卖。”但24岁的蒋方舟说“那时说这句话真是信心满满,然后是一路陷阱。”见到她的前一天我在豆瓣书评看到一句话,“如果7岁的时候你是神童,15岁你是天才,19岁你是才女,25岁,你就是普通人了。 ”新书发布后就不停刷豆瓣评论的她也对这句话印象极深,但我吃惊地是,这句颇有几分“伤仲永”味道的评价使她终于“松了一口气”。如果说天才儿童是对成人世界的一种谄媚,那么蒋方舟试图以“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个姿态来审判童年,告别过去,甚至是去除标签。02蒋方舟在清华读新闻时,有个老师极为推崇《人民日报》,每天上课用幻灯片放《南方周末》的文章让大家挑错,说这个是“资产阶级做派”,这个是“别有用心”,这个是“民粹主义”。但就是这门课,蒋方舟的期末论文获得了老师极大的认可甚至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了一番。“我觉得可怕极了,我骗过了我的老师,骗过了全班同学,当时我就想会不会哪天骗到自己。”刘瑜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她的身边永远围绕着蒋方舟的同龄人,她觉得蒋最难得的地方在于她对自己的脆弱、迷惘、甚至是羞愧都更为坦然。而这些是一个好作家必须具备的品质。有记者问她什么是沧桑,“文艺地表达这个概念的话,张爱玲《小团圆》扉页上的‘我想表达出爱情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这叫沧桑,但现在来说,多谈几次恋爱吧。”南周新年贺词事件时,蒋方舟也来到了广州大道中289号,加入了一批捍卫新闻自由的青年当中,她仍是嘲谑的语气在微博写道“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凑热闹。”作为《新周刊》的副主编,她不可避免地被问及“新闻理想”,她每次都回答“做好这一期的刊物”。这几年,蒋方舟认识到她的反抗不是反体制更不是反社会,“我反抗是使我们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前几天,2013年度曼氏布克奖在伦敦颁出,28岁的新西兰女作家埃莉诺·卡顿凭借800多页的超长小说获得该奖项。蒋方舟说“看看人家的85后都在干嘛!”她认为现今在国内谈到文学,过多话题集中于稿费、审查这些创作环境,而永远不去探寻新的创作空间和方法。1946年汪曾祺在上海遭遇人生最大的困厄,一度想要自杀,他的老师沈从文写信告诉他“千万不要冷嘲”。这对蒋方舟影响很大,“我不喜欢冷嘲的语气。”03北京人艺有个老演员说自己每天只生活两个小时,其余不在舞台上的这22个小时都是在观察生活。蒋方舟从小就牢牢记住了书上的一句话“唯一的幸福就是观察并监视别人和自己。”好友东东枪一直觉得生活中的蒋方舟永远“出戏”,永远以一个写作者的身份跳到身体之外来审视生活。不管是文字还是言谈充满反思,从未没心没肺地投入到世俗生活的怀抱。十几岁的时候蒋方舟就被邀请在各种沙龙和访谈中谈爱情,基本的发言模式就是某某作家讲过,某本书上说。对九岁就读完《百年孤独》的她来说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纸上谈兵”。但在青春最末梢的时刻,“我终于经历了装扮自己和谈恋爱,青春因此不算遗憾”。大学期间她观察着身边的一切同龄人——女同学为了讨好男友,大冷天穿短裙黑袜薄底流苏靴,裙边与袜子都起了毛球;同伴人怎样算计着奖学金和保研名额;甚至吃饭时她听到旁边的男生对要摆摊挣钱的女友说,“你要被城管抓走了我家可没熟人弄你出来”。对人物心理逻辑的精准把握一直让我坚信她会成为中国最好的人物特稿写作者。艺术起源于把习以为常的东西陌生化,但这种审视和反思同样会毁灭了生活。想要寻找二者的平衡却往往不得,但不管是蒋方舟还是刘瑜都表示“仍会去选择反思的生活。”不求大山大水,但肯定不要大吃大喝。这是文艺青年或文艺工作者在审美上的自觉。04蒋方舟现在租住北京,一周去杂志社开两次会,采访和写作大概占到30%的时间,但工作中的一切细节都琐碎无比,比如小心翼翼地打电话求采访“就给我五分钟的时间可以吗?我就在你家楼下。”(还有一个小故事让预备役记者的我深深地感到一种“邪恶的”安慰和兴奋。有一次她采访一个她非常喜欢的人,想在结束时和对方拥抱。对方却说“采访提纲里好像没写这个吧。”当时的蒋方舟哭了。)偶尔前来“投奔”的父母总会让她感到“幸福无比”,即便这对大多数人而言唾手可得。但在中央美院的新书首发会上,台下比她小不了几岁的学生都亲切地喊她“蒋老师”,她没辩驳也没拒绝但每次都会轻轻地颔首或者不好意思地一笑,这种场合对她而言实在是太多了。在单向街书店为别人的新书站台,德高望重的李长声甚至开口就说,“今天大家可能都是为小蒋来的。”旁边的蒋方舟连连摆手和鞠躬。就连今天仍有好几个问题像是围观一个外星人,“蒋老师您在爱情中也会低到尘埃里吗?”“蒋老师您为了男朋友会去妥协自己做出改变吗?”“蒋老师我们该如何做自己呢?”不得不承认很多年轻人对待蒋方舟和韩寒们一直抱有一种窥探而羡慕的心态,出生于同样普通的家庭阶层,都接受了某种程度上的洗脑教育,但在相同的时间节点上他们彷佛系上了更华丽的结,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和关注度、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甚至得以摆脱这代年轻人普遍遭遇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所以,当这种心态转化成寻租人生导师和心灵鸡汤时,就会出现神坛上的励志传奇。蒋方舟前几天换掉了那个穿白衬衣戴黑框眼镜一副女主编神情的微博头像,“我觉得那个头像旁边简直要加几个字——‘成功101条黄金法则’!”就是这样,最厌恶成功学成长起来的一代成功时,就会掉入或者被推进这个陷阱中去。活动结束我随着巨大的人流走出美院,旁边几个姑娘讨论说,“蒋方舟还是文艺女青年的感觉,有点文字工作者的自得,看看刘瑜,多有内涵和气质,还是阅历啊。”

她的自省精神给我印象深刻

作为一个早早地被推上大众关注的舞台的小女孩子,她的自省精神给我印象深刻。在网上看到了新书发布会的视频,于是当机立断地在亚马逊下了单。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蒋方舟,是在去年721北京大雨的下午,在网易。那一次本来是为了看看周濂。她作主持,话很少。这本书到手之后我没有读完,但是对她的文字挺喜欢。在我心目中,她比韩少胜出一筹的地方就在于:她不装。这也许就是女生和男生的差别吧。同龄的女生一般要比男生敏锐,有观察力,视角更为独特。听她自己说她开始恋爱了,大概会比较享受做普通人的感觉吧,能做会普通人,她应该是有点窃喜。我们作为旁观者,不能指望20出头的她说着50岁的话,毕竟张爱玲只有一个。所谓杀君马者道旁儿,韩少估计就是被大家给宠坏了。所以他暂时淡出大家的视野,未必不是好事。想到了连岳的一篇文《小树慢慢长大》,在这里也祝福她一下,希望她能过她自己想要的生活。

成长与记录

得承认入手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有多喜欢蒋方舟的文字,而是因为蒋方舟那顺眼的外貌——有些温顺又有一点倔强。加之湖绿色的封面,心情舒爽地付了钱。不过,封面上烫红的一句「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不禁让我皱起了眉头。怕只怕翻开书本,映入眼的是一篇篇犹如少年韩寒写的抗争檄文,故作老成地拿笔当武器指点江山。所幸,担心成了多余。年少成名的确让蒋方舟看待事物的眼光变得熟于同龄人,再加上女性特有的细腻,她总能捕捉到我们这代成长于市场经济发展时代的人所看不到的细节。就如《想象的祖国》一文,对比之韩寒的《太平洋的风》,看完你会觉得这女生怎么看得那么理性,恰如其分地讲出了两岸人民的心理。读文章后的附记总是最有趣的。通过那一小段文字,能看出成文到成书的这段时间里蒋方舟的心理变化。从象牙塔走出,来到社会,有些想法依旧,有些想法却发生了改变,或褪淡或深刻。的确没有人是一成不变的,阅读一个人,尤其是我觉得长得很顺眼的女生的成长,是很有趣味的。掩卷之后,就觉得封面上那九个字并没有不妥,作为一个作家,蒋方舟做的就只是记录,而这就足够了。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每一个女文青好像都要有一段这样的成长之路,我与她相差无几岁。从幼时看着她的文章,看着她的骄傲与超乎同龄人的灵气,好像人人在镜子面前都是有些扭捏作态的,于是有钦羡也有不屑。现如今重新面对她,我想也是重新审视自己,有低到尘埃里的自省自知,也有郑重其事的指点江山;有曾经惶恐的无法面对自己,更有现如今真挚的自我对话。我也许也不曾历经沧桑,但我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

纸上得来终觉浅

不是很喜欢。也没有很不喜欢。她的文笔我不感冒,总觉得词汇丰富,但是都用得中规中矩。感觉她努力避免为赋新词强说愁,模仿着成人的老练,但运用那些词语时,总有些力不从心,用不出自己的味道来,也损失掉了年轻人的活泼创意。她并非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不食人间烟火。她有着高于一般同龄人的社会责任感,她读书涉猎广泛,读当代社会,读民国历史,读文革,读古今中外文学著作。可过多的引用,让我反而觉得她缺乏实实在在的经历和体验。谈论当下的事,却每每以文学作品里和电影里的故事举例,让人觉得有点错位,不伦不类。引用别人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讲一遍,然后追加些人生感悟,很像高中生作文的路子,或是《读者》上的心灵鸡汤。最后的《审判童年》,叙述往事的部分尚且自然,其余的杂论简直有些矫情。掉书袋本来无妨,掉得生硬就让人有些抓狂。我喜爱的文笔,是像一朵野花一样,自然的生机勃勃的,带着泥土的清香。本书副标题“记录本身即已反抗”,也的确谈及当代社会的一些时事热点,只是观点并不新鲜,文笔也不算出众。作家的阅历决定写作的深度。年轻人关注社会挺好,但是没进入过社会,没经历过压迫,这反抗谈得有些苍白。让我笑出声的也有几处,都是作者写自己的人生经历。“跳下椅子,跌跌撞撞地冲出去,一边跑一边尿,一边百感交集地嚎啕大哭,沥沥拉拉地在我的椅子和幼儿园大门之间留下一道漫长的、泪尿相融的水渍。”头脑里顿时有了画面。这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字,小说里的都是别人的故事。纸上得来终觉浅。不过也不该对这样一个努力着的小姑娘要求太苛刻,不是么?她在思考,在寻找答案,在写作。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书中提及的人物和事件倒是不错的索引,可以辐射出去看看。这里摘要记录:P015:鲁文达里奥讲的伊甸园里卷心菜的寓言。P107:圆谷幸吉遗书“我累了,再也跑不动了。”P031:何兆武《上学记》。P053:三岛由纪夫《金阁寺》P055:黑塞《悉达多》。P087:莫言《酒国》P096:汪曾祺《受戒》,阿城《孩子王》《棋王》,路遥《人生》,莫言《丰乳肥臀》,贾平凹,何立伟,李锐,张炜。P097:王安忆《小鲍庄》,阎连科《受活》《日光流年》,莫言《生死疲劳》P101:张承志《西省暗杀考》P105:德鲁日尼科夫《告密者001号》《针尖上的天使》P110:马尔克斯《Memories of My Melancholy Whores》P130:张竞生《美的人生观》《美的社会组织法》《性史》P141:胡兰成《今生今世》,张爱玲《异乡记》《小团圆》P147:白先勇《永远的伊雪艳》P164:木心《文学回忆录》

90后的影子

也许是因为目前市面上代表90后的作家实在太少,更何况是女性,对她更多的是一份寄望吧。不过严格意义上她是89年生的···anyway 老辈们如果觉得我们这代人很奇怪的话可以看下她笔下的文字,我们这一代目前为止的确不曾经历沧桑,集体记忆也比较少,更多的是个体记忆,独生子女的特殊性,互联网络的发达,改变了很多东西,其中就包括老辈们口中的冷漠自傲,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人看破红尘的90后。我尤其喜欢里面写台湾写民国还有乡土文学的三篇,因为本来就有点台湾和民国情节,觉得她想表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而乡土文学是因为某人一直推荐,而我一直不感兴趣··准确的说是在看了一些类似乡土文学的伤痕文学后顿感压抑无助,觉得以目前的年纪和阅历尚不明白其中大时代的变迁和动荡下小人物的悲哀痛苦能带来的巨大冲击感,我知道应该看一些有深度的书,但是对于看完之后沉痛压抑的书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尚未完全建立自己独立的价值观之前,过度的沉痛悲观只能带来少年期的无病呻吟,这样的疼痛更多是一种意淫··况且实在是对类似《白鹿原》和一些书中粗俗的词汇描写感到局促不安,就像穿着整齐的小学生在公交车上遇到了袒胸露乳嚼着甘蔗皮的大叔,对着那生活真实面目只能恭恭敬敬鞠躬但是不想留恋半分。所以我还无法体会,所以我和小蒋一样,看些喜欢的小说和杂文,不同的是我对世界和光怪陆离的现状并无半点批判和指责的能力,我的笔没有影响力,我也不能保证我的批判是useful的···或者说我还没有修炼到可以全面分析问题并提出清晰有条理的证据和理由前,我对这些荒诞和诡谲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轻易被其影响也不去搅合对其的批判建议中。就像我们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在不保证有专业律师的前提下,我们拒绝向法庭提供任何意见,我想这也是一种坚持理性的方式,如果你不能去揭露去引导,那么就努力让自己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并为自己能有一方内心自由而奋斗。印象中我的老师对我最大的褒奖似乎是一句:你不想一个真正的90后,可是但他看见我墙上挂着的无数明星海报时,又说可能更像一个80后的末尾90后的头吧。我们无法抗拒别人莫名而来的标签,因为这是别人认识你的第一方式,但是我想说的是,无论如何,我们这代人都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去了解自己探索内在和外在世界的联系,独生让我们习惯了独立和更多的契约合作而不是感情联系,也许这也是我们的能力所在,没有人能说它是否好坏,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它并创造属于90后真正的标签,在大人们给出的一堆词汇下模糊辨认得出的标签。

书摘

海明威选择自杀,这并不是出于绝望,而是杀死已死的自己。作家有权力保持自己的遗世独立,同时,他也必须和所生活的时代有某种同频的互动。这种互动,不是来自于意识形态的召唤,不是对苦难者的代言,不是推翻现有政权的野心,而是倾听自己良知觉醒的声音,诚实地把它记录下来。作家,可以为一片树叶哀恸,为一抔黄土作传,可以为一个无名的囚徒请命,可以为一场世界大战殉身。这其中,并无优劣高下之分。作家没有改造社会的义务——他们绝大多数时候也没有那种能力。但是作家有以诚实反抗社会的义务,有以正直对时代保持悲观的距离的责任。对于作家而言,比起改朝换代的革命,他更应该关心的是那些革命改变不了的,永恒的人类苦难。中国作家梦,从与欧美大师齐名的梦,变成了畅销赚钱的梦,到最后,退守成了陶渊明的“田园梦”。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每周一书#小蒋《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3文如其人是有道理的,桑格格活得可爱得瑟,小蒋是认真和理性的,都如实体现在新书里了。这本书是杂文集,充满了新周刊和南周的风格,她不是段子手,这让未来路更宽;她很幸运但也努力;这书和人一样不完美,但是她才二十四。Ps:每次看照片都想劝她好好修眉。

审判者蒋方舟

第一次让我知道并记住蒋方舟这个名字是因为她长得漂亮。这没什么可掩饰的,外貌的优良的确可以招来一些盲目的关注。直到现在她发微博附上自己的照片时我也依然愿意点开去看,心里啧啧两声,确实对得起青年美女作家的称号,而且,必须强调,还不是那种花瓶式的美女作家。我看过的第一本她写的书是她12岁时出版的文集《正在发育》。那时候我也大概十几来岁,我还记得我是坐在床上看的电子版。我向来不喜欢电子书,但那一次的阅读经历畅快淋漓,大概是由于某种同龄人之间的默契和懂得让我异常兴奋。外界对这本书的评价是「令人惊讶」,有记者大呼小叫「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写的书里包括恋爱、月经、同性恋……」,我想他恐怕还省略了一个副词「竟然」。我甚至可以想象出报道背后那些好像见了什么稀罕的十恶不赦的罪状后愤怒惊悚内心又有些龌龊窃喜的复杂表情扭曲地展现在那些衣冠楚楚的中年人脸上。而作为同龄人,则完全像是见了一个生活里聊得来放得开的无话不说的亲密伙伴。我们一起扛着一面叫做「小屁孩儿」的旗帜,第一次如此直接正面地向大人世界宣战:其实我们什么都懂,是你们很傻很天真,图样图森破。那时候对蒋方舟的印象还很简单,nothing but courage,是敢说敢写的勇士。去年,她从清华毕业,我来大学报道。毕业后她升职为《新周刊》副主编,这事情难免让很多人眼红嫉妒。但所有的嫉妒,不过都是因为自己得不到而结成的酸葡萄而已。我开始打心底佩服她,口服且心服,五体投地式的。零九年后她就再没出过新书,这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是她二十岁后的首度杂文结集。今年她24岁,距离《正在发育》时的12岁又过了十二年。中国文化中「十二」为「一轮」,周而复始,轮回重生。于是就像见了一个新的蒋方舟,褪去曾经的勇士外衣,缓缓从文字中走来。这个新生的蒋方舟,更像是一个兵荒马乱外的审判者,身在战场但已不再杀敌和举旗。若再说她是一个单纯的勇士就显得过于鲁莽。她是彷徨的。她说自己越来越难回答「为什么写作」,且「仍然没有完全克服对于写作的厌倦」。在她跨越时空写给张爱玲的信中也提到:「无论自己抑或时代,都看不清前路在哪儿,也不知道走哪步会满盘皆输地错。」她更加冷静地旁观,在书中审判一代人,审判时代,审判社会,审判作家与写作,最后审判童年,审判自身。审判一代人除去长相出众的原因,关注蒋方舟的缘由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年龄上的相近。她大我五岁,虽然她自己写道「我1989年出生,年龄尴尬,代际模糊」,但我们终究还是可以合并同类项为「八零末九零初」的一代。(我一直不太认同「八零后」「九零后」的代际划分,因为我越来越发现「九零后」中暗流汹涌,鸿沟无数,差一两年就已不像是同代人,彼此实在无法握手言和。)她对这一代人的判词是:「比较各个年代的青春,最有意思的是,我们这一代的青春,是没有什么共同记忆的。50年代有激荡岁月,60年代有饥馑动乱,70年代有上山下乡,80年代有思想激荡……到新千年,我试图提炼一代人的共同情感,却发现青春只是散落凌乱的个人记忆。」于是她说,「只能写写我周围人的成长群像」。听上去像是随便的事,可真正能记录下一代人的成长又何其容易。因为年龄上的相近,看她所做的关于这代人的记录时会有熟悉与亲切,这种默契与几年前十几岁的我读《正在发育》时如出一辙。我们都在成长的跑道上独自前行,但总还有陌生的同行者与你一起,时间长了,也就成了熟悉的相伴。好在我们这一代尚未衰老,说不定未来会有一天,我们可以坐下来回首追忆。每个人的成长组成群像,这本身就代表了某种「共同记忆」。审判时代与社会事实上她并没有书写任何关于「时代」或「社会」的宏大叙事,但如她说,「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天,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这感觉让我想起柴静,她们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似的。柴静用眼「看见」,蒋方舟用笔记录,相同的是,她们通过关注个体的人从而间接(但也更直接地)触碰了这个时代与社会。记录也并非写作者之特权,因标本足够多,要下「笨功夫」的标本制作者也就总得有人来做。之前看杂志专访贾樟柯,有这么一段话:「非常多的人的生活状况被遮蔽掉了,若干年后想想大多数中国人是怎么生活的,如果你从当时的银幕上寻找,全是假的,全是谎话」。因此有人评价,他讲述一些消失的故事,而那些故事恰恰是主流社会和媒体,尤其是精英们很少讨论的问题。「中国有幸有一位他这样精准又有天赋的故事叙述者,来帮助中国阐释它的现实。」审判作家与写作整本书里有一条暗线贯穿始终,若全部提炼出来甚至可以单独成篇,意思也就大概类似于「蒋方舟谈写作」之类,当然不是从成功学的角度。构成这条暗线的统领篇目是《作家真正的恐惧,是被“国家”所魇住》,个人觉得,把这一篇作为全书的提纲挈领也不足为过,因为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作家对于自己所写「倾听自己良知觉醒的声音,诚实地把它记录下来」的一次实践。有两段话印象深刻:「对作家来说,拿起笔,对着白纸,写下第一个字的那一刻起,他面对的只是创作的净土。那时候,没有读者要求他负起社会责任,没有意识形态要求他背书,没有历史要求他做见证人。而当他的创作开始成功,一夜之间,社会忽然要求他对道德、主义、宗教、政治负责。」「对于作家而言,比起改朝换代的革命,他更应该关心的是那些革命改变不了的,永恒的人类苦难。」第一段似乎有点抱怨,第二段则算是自勉。无论如何,当一个作家从自身抽离开始审视作家与写作,也就意味着她与她的审判角色开始「分身」,彼此互为旁观者。蒋方舟说这两者的关系是雇主与仆人,如鲁滨逊和星期五,也同时是敌人和朋友,如少年派与老虎理查德•帕克。「小说中的作家透过纸背审视创作他的人,直到他冷汗涔涔,只能坦诚相对」,而此刻蒋方舟扮演的角色是,跳出作为作者的身份并同时转身审判所有写作的人,直到他们无从辩解。我也一直觉得,无论写作、设计、导演,总之一切艺术的创作者,应当独立于环境并独立于自身。他们是带着那个分身出来的自己躲进了心里一个别人看不见触不到的世界,那是只属于艺术家一个人的世界,他是这片国土的王者。只不过这世界存在于他的心里,他需要以肉体身躯之眼为监视镜头审慎地观察着外面的世界,而这些所有收集到的信息在他的王国中翻译、重组,变做他的语言。「作家必须长时间如流浪汉一般游荡,如私家侦探一般追寻线索。」审判童年与自己老实说,《审判童年》是整本书里读得最痛快的一章。这种过瘾来自反叛,来自字里行间由一个几乎同龄的年轻人而发出的某种强硬的挑战与反思。以《父亲》一篇为例,「我相信书本里只谈“亲情”的父女关系,隐藏了太多」,「这不是思想品德书上教的是非判断」。而她所做的,不过就是把书本中隐藏的那些真实情感暴露于众,并逐一判决。与其说这需要足够的勇气,不如说这即是审判者的使命。我不知编者是否有意把这篇文章安排在全书最后的章节以做收尾,这感觉就像是破釜沉舟,让蒋方舟亲自把当下的自己与之前的自己彻底撕裂。当然,这过程也是轮回重生的开始。「最初写,是想找一个合适的方式告别童年,告别天真与恐惧、幼稚与无畏,告别美好,也告别不快乐」。终于,审判者蒋方舟把目光转向自己,「与自己穷凶极恶地对视」。读罢全书,不得不说对蒋方舟有两点实在佩服,一是读,二是写。记得之前《新周刊》执行主编封新城就曾盛赞蒋方舟阅读量惊人,这确实在她的文字里淋漓尽致地体现着。阅读而成的积累在她笔下来去自如,皆为我用。但也必须坦诚,当阅读中频繁遇到以引用或转述的故事说明事理时,总会出神,恍惚般想起某种高考作文的固有模式。高三时,语文老师还专门印发了许多材料,讲解如何把故事素材挪用到自己的文章里。这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但用多了也难免让人审美疲劳。关于写作,她在后记中写到除了高考前的三个月,几乎每日写作。我以为这已经足够勤奋,也确实看到了来自「天道酬勤」的信条兑现予她的成果。但前几日看到一段有关蒋方舟的采访,她依然说要警惕自己自大、浮躁、虚荣,为一点小成就沾沾自喜。每天杂事太多而写作时间太少,还不够勤奋。对于此等毅力,确实自愧不如。后记里,她写道「完成即告别」。这又让我想起柴静,在她的《看见》发布会上,《读库》主编张立宪说:「关于这本书,她有一句话叫‘写是写作本身的酬劳’,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味,写是写作本身的酬劳。关于这本书其实已经没有更多要说的了,它现在已经完成了,接下来要交给读者,它的好和遗憾都要交给读者」。后来白岩松又上台说:「这本书很厚,我跟柴静说,当你把这本书写完交给读者了,你的这段日子就结账了,结束了」。坐在一旁的柴静说:「我确实把书稿都删了」。白岩松接着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起跑线了,所有过去的这些都已经过去了」。写是写作本身的酬劳。完成即告别。这态度也像极了审判童年时那个决绝地与曾经的自己告别的蒋方舟,与之前的自己算清了账目。这本书里附赠了一张卡片,难得是一张蒋方舟的照片。我说过我喜欢她的模样,可惜这张照片中她并未露出正脸。镜头聚焦在她的眼睛,那目光冷静,犀利,也彷徨。顺着眼神的方向,印着这书的名字: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读万卷书的蒋方舟

就从名字开始说吧,蒋方舟比我还小一岁,但是读的书多、去的地方多,见得人多,即使自己没经历过沧桑,也看到过听到过许多了吧,若说承认不曾经历,是想到,沧桑这种事,写别人的和写自己的,力道上还差的多吧。书里的杂文有两类,一种是蒋自己的经历,写同学、朋友的故事,那种叙述就很亲切,很真实,比如写中产阶级的移民,那种没走的时候想走,走了又想回来的感觉;比如写柳智宇做题做的没有对手,然后就会想很多事情;比如南方科技的学生,本是大胆想走新路,但是周围的声音太多。这一带人的追求、理想、现实,让蒋这样文笔好的人写起来,很痛快。还有一类杂文就是蒋的采访或者对某些问题的思考,与前一种的最大区别就是要举很多例子,这种文章里就再没有自己的故事了,基本上是围绕一个话题,蒋从脑海中抽出自己的各种阅读经验,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写作。这是书的亮点,我觉得再给我一年时间,我也未必能把她书中列举的各种书读完,或者我自己都没底,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书里的文献读完。但是蒋不但读完了,还能旁征博引的来写各种话题,比如写家庭的各种关系,关系不复杂,但是感情复杂,越是看到更多的故事就越复杂,写得就很好看。但引用太多也是缺点,我不记得在另个人的书里看到过这种写法,这是一种大多数板面上一页纸就会出现两本书、两个作者的文章,引别人的多了,自己的思考就显得单薄,再回到题目,那种自己没有亲历的感觉,就是话的感觉太轻。有幸最近听了一场蒋的演讲,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同龄人,我觉得她很厉害,就是书读的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讲什么都娓娓讲来。换到我们自己,就得用杨绛的那句话了“书读的太少,想的又太多”。而她书读的多,想的也多,能表达的东西也就更多。我都忘了最早读《正在发育》的时候自己几岁了,那肯定是小学,跑到书店看一个小姑年妙语连珠的写小孩子的故事,当初就佩服不已。这本书出版之前,正是她毕业直接去了新周刊做副主编,我并不喜欢新周刊写的东西,往往是这样开头的“XXX(地点)的XXX(任务)是不会想到有这样一段命运在等着他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特奇怪,于是我特想看看当初的小孩现在写的文章是什么样子的,看完后挺好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是没看到江郎才尽的现实版;二则蒋的文字还很有活力,没走到新周刊的那个路子上去。nnd,我写的这个我也写不出力道,还需多读书。

我的的

退咯呢咯莫妮卡吐血在此事你要了,尽可能我就驱魔嬷嬷了新的你说话是你是个了新的了吗你说了新的在家是我国内企业发展中国家队了一些事情你会我涂层我等着重你会我

爱上自己的故事

由于和蒋方舟算是同龄人,所以便看看此书,想了解一下思想的差异。书中前面一部分是由她自己的经历、采访引发的思考,更能够触动人心。“调侃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真的自以为看透一切而失去敬畏之心了吗?我只是一个渺小的个体,不敢去代表一代人。看似在调侃别的东西,恐怕最大的调侃对象是我们自己,成长总是要有疼痛,有时会愤怒得咬牙切齿,有时难受得嚎啕大哭,有时无助得发呆颓废,为了掩饰这一切狼狈,我们表现出一幅”调侃“的姿态,可是我们终究玩不了世界,只能被世界玩弄,一边骂游戏规则,一边削足适履地努力适应游戏规则,成为所谓的”赢家“。连”调侃“都是伪装的,怎么可能失去敬畏之心,只是这敬畏不再是对自然、对道德、对原则的敬畏,而变成在现实世界的小心翼翼,因为生活中地雷太多,不得不钻起脑袋踮起脚尖,心怀忐忑和畏惧。书中”圆谷幸吉“跑步的那个故事,我印象非常之深。当教育变成马拉松赛跑,没有赢家,有的只是暂时的领跑者,彼此之间的”余地“被激烈的竞争不断压榨,做个白日梦都是那样奢侈,我们又有多少人在依靠惯性去跑,因为没有勇气停下来,哪怕很累很累。不得不提那个幼儿园的故事,作家总是这样敢于解剖自己,展示内心最真实,哪怕小小隐秘的一面。我对童年的记忆很少,很难想象小孩会有如此敏锐的心思,所以读来觉得有趣。解剖自己应该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勇气,哪怕已经感受到些许罪恶,也不愿专下心来真的细细解剖自己,不敢面对那样荒诞或者可憎的自己。对于后半部分,其中很多文章大量引用了其他作家的内容,所以读来略不爽,虽然体现出蒋方舟读书不少,但我总觉得,自己的经历即使平淡也比道听途说的故事精彩,因为那种真实最打动人心,爱上自己的故事,爱上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哪怕我们不曾历经沧桑,我们也在努力触摸生活最真实的一面。

不曾历经沧桑的提防

第一次注意到蒋方舟,是《新周刊》2010年6月的那期“可怕的大学”,里面其中一篇描写自己的大学生活。平时我看杂志都不会看笔者是谁,那次看了这篇封面主题里面这么小小几页一篇的文章,我好奇里面笔者明明写着自己还是本科在读生,但是我惊讶写出来的深度和文笔完全不应该是一个本科在读生。我于是硬是去看了看笔者是谁,“文/蒋方舟”几个字,然后硬是去百度了一下。从此“蒋方舟”3个字只剩下我的惊讶,我惊讶于她比我还要小一年不到的年龄,惊讶于就这样的年龄居然能写出这样功力这样深度的文章。然后是由心地佩服甚至羡慕。小时候就小有名气,9岁出书,12岁在《南方都市报》开专栏,高考被清华新闻系破格录取,一毕业就担任《新周刊》副主编,一路都是少时成名而让人望尘莫及。我确实会想知道她究竟是如何一路上得到这样的出众,如何能练就出和年龄看着不相称的文笔。而终于有她成年后的书出版,自己确实要拜读一下。可惜这本《我承认不曾经历过沧桑》只不过是最近几年的杂文集,并不全是全新的文章,很大一部分是已经在不同杂志报纸上发表过的文章,而且正面记录自己生活的基本没有。书中分3部分的杂文,第一部分主要身为记者和编辑对中国社会发生的时事所写的杂志评论报道,第二部分为身为作家对一些文化现象和其他作家的记录和个人看法,最后一部分宏观地结合自己的部分童年经历讨论了对不同亲人血缘关系的看法。真的,都是杂文。看蒋方舟的文章会觉得其有大量的阅读知识能供给出文章的写作,而每每对事件的批判来得直接而又没有老耕笔那种太老气横秋的沉闷,所以总觉得文章有其奇特的地方。可惜看完这本杂文集,对于“为什么能有这样功底”的疑惑,还是找不到答案。整本书按顺序看下去,第一第二部分当然还是感觉到她看书的海量和对事件的批判直接得简单,其海量让我觉得有种民国作家写作时中西通用的信手拈来,其批判直接性让我觉得鲁迅的粗暴感觉。但看到那篇开始写东莞的杂文,文章后面她自己的附记,已经开始反思自己在东莞几天的走马观花可能并没有看到全面。到后面台湾的那篇那依然如此,甚至第二次到台湾的时候,已经开始发现更多只不过是自己的意淫。再到后面采访白先勇的一篇,蒋方舟甚至已经承认了这篇采访的失败,但是她依然写出了一大篇并不只是浮于表面的报道。这里我特别感觉到的是一种危险,是一种身为新闻工作者那种先有而且已经有自己观点,然后才去现场采访来确立自己本有的观点的危险做法。这或许是蒋方舟唯一能表现出自己还年轻不够功力的一面。也不是说其他的老耕笔没有这个缺点,只是蒋方舟这个缺点表露的太明显而不够圆滑的掩饰功夫。到第三部分看似是论叙自己童年,而其实依然是一篇依着自己读书海量于是一直丢书包去挖掘自己家庭不同的血缘关系角色,让我感觉到问题的更加暴露。其一是蒋方舟自己的过渡意淫过于矫情,深挖自己才几岁的童年经历但是居然灌输进了当时就已经看透到的哲学家式的担忧,尤其是幼儿园所谓和班长的初恋的那段,几岁的一个小屁孩已经看透到了连现在大人都看不透的哲学思考?当时的场面未免已经写得太浪漫而让旁观者觉得有种狗血得不能接受的程度,让我明显感觉到因为丢书包的原因而出现了不真实的矫情。其二是鲁迅式对任何东西的批判已经表现得太明显,虽然她文中都已经察觉到自己对这种情况的提防。对身边自己由小到大爷爷、奶奶、妈妈、爸爸、保姆等太过直面的批判而没有任何血缘的怜悯之心,让我看到的只是一个为了有深度而有深度故作锋芒的小人儿而已。总括地说,看完这本书之后,虽然没有解决我文章开头的疑问,但是蒋方舟在我心中的光环是那么地退弱了一点了。或许,感悟更多的是写文章报道和评论时,可以学习一下其中采访和访谈的必要意义,然后自己立意时候所需要的自己本来需要积累的知识笔墨和采访素材在如何结合中对其中自己太过矫情的提防。散文作家能怎么矫情都没有问题,例如胡兰成,一本《今生今世》如何地矫情,那都只是对自己生活的曲解而已。而到了纪实作家,尤其是新闻工作者,过份矫情,那被曲解的,就是本来需要客观反应给大家看的社会事实,这是多么要不得的事。

她还年轻,期待更好。

看完书,本来在豆瓣上打分4颗星,改成三颗星,又改成四颗星。期间在笔记本上写了个读书笔记,最后想想还是给了四颗星。过程挺纠结。我记得我第一次知道蒋方舟这个名字是在《当代学生》的小说连载上,当时我初三。那篇小说如果没记错叫《第一女生》,编辑推荐上写“青春小说“,我当时连看两期就不想看了,当时感觉挺严肃,挺无趣,哪里青春。再听到蒋方舟,就是她进了清华。再然后,她当了副主编;再然后,她出了一本书,叫《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少年成名,对大多数人来说,多少是个负累。过早地被放在聚光灯下,无处可逃,骄傲无奈又牵强地继续努力着。在大人看来,这孩子多么多么聪明,如果长大变得很厉害,那就会说,ta小时候就很厉害了啊!如果长大,默默无名,那么就会说,好可惜,小时候如何如何。这种炽热的聚焦,多少有些拔苗助长,幸好,蒋方舟不是仲永,她仍在写,不管外界的评价如何,她仍在面对自己内心的疑问用自己的方式来找到答案,不管这个答案是什么,有没有找到,她至少在找,她还能写也还在写。(虽然这个风格,仍旧是我很不喜欢的)我一直觉得书对于自己的意义优于对他人的意义。你能在这本书当中获得什么,理解到什么,思考了什么,就是你读了这本书最大的好处了。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无从比较。我对这本书,实在没有什么印象,除了不断提及的名人名言,挺朴素的人物故事描述,有点像素描,引发我对自己成长的回忆居多,思考居少。在每本书的后面她的札记倒是让我觉得:可能在我们这个年龄段,没有多少人能和她的学识思考深度相提并论。她强大的阅读量,一进大学便是特约记者,有机会遇到很多名家和他们探讨,可能书中有掉书袋的痕迹,xxx说过,xxx又说过……这样的句子太多,反而遮住了自己的光芒。她愿意在书中面对自己的不安,面对自己的脆弱,面对自己的羞愧,愿意去反思自己的成长的社会年代,去认知自己一路的得失。她在记录这个大时代的变迁,即使不够完美,也值得去肯定,作为一个作家,毕竟她才刚刚开始。因为好几次强迫自己看下去,实在不喜欢这本书的风格,我给了三颗星。因为喜欢她在书中的态度和思考,我又给了四颗星。作为一个年轻人,我羡慕她刚进大学就能成为特约记者(我知道背后付出的努力一定更多);作为一个读者,我祝福她,期待更好的作品。原文放在知乎: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791528

希望永远不要“历经沧桑”

可以算是一个同龄人作家吧~~只比我们高一届,所以书里的内容读起来“无障碍”,读之前,我就在揣测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写些什么呢,估计能写的就是自己的小学、中学、大学。读完之后,猜对了一半,毕竟作为记者,也会经历很多,所以还有很多采访稿。文笔很犀利,吐槽很利落,叙事也不罗嗦。确实是一个不曾历经沧桑的女生,很喜欢这种作家,同龄人的“榜样”,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也希望我们都不要历经沧桑。

先无我地去读,再自我地去批判,也许我们会收获更多吧

我承认我就是抱着批判的目的花了12块钱买了kindle版来看的~结果发现自己有点狭隘。我觉得还不错,肯定一个年龄比自己小,机遇比自己好的人虽然会受到某些对照下自惭形秽又忿忿不平的情绪干扰,但我觉得蒋方舟的这本书应该值得肯定:理性,平静,自知。作家本来就是需要经历作为基础的,在深度和广度上过分苛责她,本身就不够宽容。

青春如果都是卷心菜,也无计可施。

记得柴静第一本书的用我一辈子去忘记,谁也不会去回首青春,那是极其稚嫩的,而第二本的看见用十年的个人成长告白。聂鲁达说“我承认我历经沧桑”蒋方舟06年的高中写的骑彩虹者到有5年没出书的这本,无论是被绑架的一代还是反抗。这些如果是历经沧桑,怎么也不如王二的黄金时代中那句怪诞: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呵呵,青春如果都是卷心菜,也无计可施。

【书摘】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您在位置 #81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4年11月3日星期一 下午10:38:47【对】“反政治的政治”:精英阶层为自己的权利和与之相伴的些许自由而奋斗,抛弃简鄙的宣传语言,尊重现在,而不是恐惧或梦想明天。==========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您在位置 #373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 上午7:27:22【好】正我周围的80后,都仍保持着“二十而蹲”的姿势,他们将立未立,下一个动作还暧昧未卜,不知道会昂然地顶天立地,还是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您在位置 #516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 上午7:38:30【低层的学生也想反抗,不过没有资本,上层敢反抗,有机会重来。】低层的年轻人,对造反表现出了很大程度的冷漠,因为他们对体制信任、感激。“知识改变命运”给了他们希望和许诺,还有各种助学金和奖学金的帮助与扶持,因此没有理由不信赖和服从。==========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您在位置 #690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 上午7:49:02【好】三岛由纪夫《金阁寺》里主人公的感慨:“倘使你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美,那么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美,为什么必须美?”==========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您在位置 #1163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 下午8:21:31【⟪受戒⟫】牧歌式的题材已经失去了很久。 汪曾祺重新续上了一条中国现代文学断掉的血脉,那血脉是从鲁迅的《社戏》《朝花夕拾》,到沈从文的《边城》《长河》,再到萧红的《呼兰河传》。==========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您在位置 #1182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 下午8:22:46【好】王安忆的《小鲍庄》,神话与现实交叉,谱写关于仁义的挽歌。阎连科的《受活》《日光流年》则以荒诞史诗的写法,谱写田园的狂想曲。 莫言的《生死疲劳》更是乡土文学的一个巨大隐喻。农民西门闹在土地上经历了六道轮回,最终安息的墓碑上写着:“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到土地。” 2012年11月==========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您在位置 #1224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 下午8:27:19【所以摇滚总说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更好的理解了这句话吧。】《在酒楼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也只能是年轻,为了理想永远热泪盈眶不是作秀就是乡愿,热血总会化为虚无啊。==========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您在位置 #1650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 下午8:56:08【好】黄金年代永远在身后。无人能够改变的是,时代的火车往前开——拉着那些愿意的,拖着那些不愿意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您在位置 #1727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 下午9:07:47【无论是什么时候,生活总是推着人走。】你说生活像你从前的老女佣,叫她找一样东西,她总要慢条斯理从大抽屉里取出一个花格子小手巾包,去掉了别针,打开来轻轻掀着看了一遍,照旧包好,放还原处,又拿出个白竹布包,用一条元色旧鞋口滚条捆上的,打开来看过没有,又收起来;把所有的包裹都检查过一遍,她对这些东西是这样的亲切——全是她收的,她找不到就谁都不要想找得到。 你被时代推着走,只能从后往前推测人生的结局怎样才能美满些:若没有爆发战争,若留在了大陆,若没有逃到美国,若晚年回到香港……全是一堆无从选择的选择题。 如今,我的生活也成了这样一个慢吞吞的老女佣,求之不得的无奈多过踌躇满志,事与愿违的情况多于种瓜得瓜。无论自己抑或是时代,都看不清前路在哪儿,也不知道走哪步会满盘皆输地错。这时总想起你的话来:“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到底还能读懂《红楼梦》。”这是文学仅剩的安慰,以及最后的退守。还能读懂你,我想我也是幸运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您在位置 #1900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 下午9:21:09【看白先勇先生写的书】“也许天长地久可以做如是解:你一生中只有那么一刻,你全心投入去爱过一个人,那一刻就是永恒。你一生中如果有那么一段路,有一个人与你互相扶持,共御风雨,那么,那一段也就胜过终生了。”白先勇说。==========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您在位置 #1960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 下午9:27:12【好】古典雅皮,文化张扬,作风浪漫,生活清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您在位置 #1993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4年11月7日星期五 上午9:58:46【很对】木心并非没有革过命,只是发现革来革去,成功与否,都是革了自己的命。若不成功只成仁,那是圆满,是死。若成功而没成仁,那革命者成了当权者,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东西消失,那亦是死。==========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您在位置 #2439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4年11月7日星期五 上午10:38:06【好】:对一个人,巨大的安宁与幸福,往往来自于对“献身”行为的享受和自我欣赏,而不是来源于索取。==========

人无再少年——兼写给24岁蒋方舟

人无再少年——兼写给24岁蒋方舟一今天是蒋方舟24岁生日,祝她生日快乐。她比我小几天,一同走进了25岁的时光段。似乎某种意识中,18岁是一个坎,象征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也是离开故乡读大学寻求文明的开始;24也是一个坎,不仅是本命年两个轮回,亦不是周遭多已经成家立业,而是从心智上宣告完全独立。《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出来两周了,10天前,曼布克奖颁布,刚好我24岁那天,她在微博感叹,今年曼布克奖得主只有28岁啊,得奖作品800多页。我觉得她做杂志去了没有了好的创作心境,甚为可惜,但是@康慨 兄说,新科诺贝尔奖门罗的文章也主要是在杂志发的,意在杂志也是培养一流作品的。然而不论怎么说,相比较于时下作家的高产,他这本书经历五年,是有些缓慢,除了精心打磨的善意猜测,同为新闻人,更有一种精力时间耗在时局上的感同身受。对这本书,我是感兴趣的。因为同龄如我,能体味到这不仅是写给自己的24岁礼物,更是向青春挥手告别的最佳总结。同行业如我,除了“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重寻写作的意义”,更有一种向未来出发的。人是时间的刻度,同代人更应该理解彼此观念的形成、习惯的固定及病理的生就。当然,共同的记忆有时候是微不足道的,一样经过过文革的人能说出截然不同的过往。但是有些人,注定是过早地成熟,长久地走在同龄人前列;有些灵魂,也因站在不同的高度,所望见的世界如此不同。蒋方舟,自从2007年听说这个名字,如同我们初中时代的韩寒一样,就已经是一个传奇。从读到其文字,到高考前夕在楚天都得知她被清华录取,她就属于“水木唐边赏月,未名湖畔折柳”行列。我以为,我可以在书中读到自己的过往,读到消逝的青春,读到渐渐被灰尘蒙住的理想的镜子,事实上,真的如此,或者更多。文章说道,这是“被绑架的一代”、“冷漠的一代”、“调侃的一代”、“我觉得你不像80后”,这代表着社会的评价还有自我的认知,80后曾经长久地被符号化甚至妖魔化,无论如何,在24岁告别的适合,反思自己成长道路的得与失,继续同那个“板结的社会”搏杀去。刘瑜说,蒋方舟最难得的地方在于她对自己的脆弱、迷惘、甚至是羞愧都更为坦然。读完这本书,深有同感。二第一辑不无巧妙地以一个集体群像开头,道出这一代儿童的起点:花了浓妆的小朋友整齐划一地在天安门广场上放飞鸽子,欢呼,沉浸在一个神圣的仪式感当中,自身被工具化地很多年。然后,一群儿童中总有人有不同的想法,蒋方舟就是其中一位,她最初意识到不应该这样,不应该是女老师希望的那样。90后出生的校园表现也在这一刻与前面众多的牺牲品们有所剥离。他用了两篇文章记述了自己的中小学和高中时代,也是不同的两个阶层。与计划体制下的铁路儿女相比,高中时代的贵族班更显得传奇。无论前者后者都是过早地熟悉金钱、地位和身份,幸好那时并没有富二代和仇富的词汇,那些“不怕穷,对财产没有恭敬心”年轻人已经找不到了。与她也曾逃避班干部告密的命运的小动作相比,我更感兴趣是他说道与网络的痛苦融合,因为我直到7年后才第一次第一次走进网吧,这就是山沟孩子和铁路儿女的区别吧,那雪地里的跪下,难道不是向一个未知世界无限向往、抗拒又不得不无奈接受的表达。《三重门》是如照明弹一样让病入骨髓的中国教育显了原型,而她一个失去亲人的同学却不得不没有来得及分清青红皂白就被“充满爱”的集体拉着走,蒋方舟读出了他的无奈,读出了青春的残酷,我觉得这是她后来生活给她的想法,当场的她应该是没有的。收多年前的我也同样经历了类似的场面,不同的是类似没有引导同学们喊出“我们要带他一起走”,而是放弃这个孩子,他离开了校园。这样的故事不能不说是作者近年“见微知著、观察个体”的转变。她离开铁路大院,走进了大武汉的贵族高中,这里一切那么不同,十五岁的孩子就懂得太多成人世界,也难以避免地太功利,在高考之前竟然被迫逃避恐惧与悲悯,这远远超出我对贵族学校的想象。我们都曾残忍地奋斗过,不得不在别人给我们预设的轨道上筋疲力尽,如同那个没用拿到冠军的圆谷幸吉,也如同“不敢告诉自己休息一下”的蒋方舟。看着风光无限的搏出位,其实是内心的并不自由。也许成长的悲哀就在于,我们都不得不体制化。同样都是奔跑,有人跑的是金光大道,有人跑的是乡间小道,这不能全归罪于命运不同,还有个体持久的努力,因为“身为屌丝,向往的都是逆袭的故事”。赛跑没有终点,只有差距的变化,只有意识什么才是自己真实的选择。三看透了世界的奇妙,也会渐渐不满现世的平庸,更无奈于更生命的无常与非逻辑,悲凉于身边人难以替换的际遇。接下来她身边的故事似乎也曾在我们的身边。然而,她的编排却更为巧妙说出这一代人在几个认同上所历经的辛苦与收获。那些独立参选人是民主政治认同,出家的柳智宇是为信仰认同,在南科大找到最好的自己的程家齐是为理想认同,移民北美最后又后悔的小文是文化认同,自己前后对台北的不同观感则是文化认同,而以长安青年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则是城市化时代的身份认同,他们放到一起,就构成了一幅群生像。读完全书,我甚至以为,假如没有中间的若干书评,再多一些这样生动的个案,再加上获奖的《审判少年》也许更适合全书的主题,更好的一份青春的告别辞。那些试图继承80年代校园民主运动的清华学子们,用火一般地热情义无反顾地投入宣讲进去,也不论是否有人阻扰或者暗箱操作,他们在乎的是参与去利用媒介影响公众认知。且不论“大学生是最合适的人大代表参选群体”的不科学,其实在当下,选票政治离国人还是很遥远,农村两委选择尝试了30年,当年满怀希望人们能慢慢管好自己村子的政治家们发现,越来越不能选出代表自己的村干部。所以,他“不再言说公民社会,而是回归自己的生活,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同在校园中的,永远有富人也有穷人,如同有美美貌的也有潦草的,教育的目的是在于让那些从小在世人鄙夷的眼光中过活的孩子们忘记仇恨,懂得宽容和悲悯。对于那些曾经真诚反对父辈规则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回避集体美学还是弑父式的辩论,都是内心不稳定因素的表征。当司法和深度报道意在揭示身边一起起离奇的案件时,勾勒出其悲剧般的童年,我们可曾想过如何避免?同沉迷于仇恨酿成慢性悲剧相比,有人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寻求解脱,从一个理科班在国家奥赛拿第一的竞赛生,到向往佛学,到从事耕读,再用佛启蒙旁人,到自己被自己逼得无路可退地剃度出家,消失在作者视野里,他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解脱方式。“我执”与孽障,每个人都有,看就看自己是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开拓后院,安放内心。那个为了追求“数理逻辑观察世界、艺术思维生活”的少年,最终挺过重重压力达到了理想的雅典学园。想来现在的他已经大三了,或正为某所国外名校而努力着。伴随着南科大的争议,他得到的是飞快的成长,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特可以找到自己“永远守护自己心中价值的”理想。对于现在2亿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是“进不了城市,也回不去故乡”,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城市的一切,故乡是午夜梦里用来怀念的,当然也是用来美化和建构的。从熊培云开始,故乡就成为一个话题,轰然倒塌的老树也带走了童年的记忆。而在城市角落的边缘人,在一起起冲突当中,被动地被制造成“野蛮、非法”的群体,在价值的天平上,永远低人一等。小文终于可以逃离普遍劣根性的大陆,但是到加拿大的他终于发现,可以花任何代价回家。60年前,200万人迁徙台湾,带走的不仅是一船船黄金,还有国人对文化和政治的想象,贯穿其间的是对故土的文化认同。台湾究竟是继承了更多的文化传统还是得益于民主政治的利好,台湾确实走在前列,且不论今天有台湾人说陆大游客是外国人,就是娱乐文化上,他们也是有傲慢有同情的,而我们又如何回避自己的文化自卑心理。这源于政治制度的差异,自然人性的境遇不同,也当然是言论自由的不同。一个该有的中国近年一直在报端,“祖国是观念产物,而非经验实感”。其实政权建构和国族建构本来就不同,我们对于未来的期待,不过是求一个可爱的祖国。蒋方舟的两次赴台,观感不同,第二次意外憋见了卸妆的演员,看到真实的人间。四作为一个年轻作家,在莫言获得第一个文学奖时候,舆论对莫言有期待和谴责的时候,蒋方舟不忘讨论作家身份的边界,是充当历史的见证人、道义的维护者?还是仅仅写下他想写的,比起“我不相信”的北岛,相信的一代的王蒙也是有着充足的理由。一个国家有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就等于有了第二个政府,于是对于作家到底应该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大家争论了几百年,依然没有定论,然而通观各国作家命运,比起“那些革命可以改变的,更应该写那些永恒的人类苦难”,基本的共识是,有些是作家无法改变。除了政治命运,作家无法改变的还有文学本身,在中国这样的国度里,文学似乎一直被政治过度地粘赋了。百年来乡土文学的梳理,从20年代鲁迅的《故乡》到30年代回到凤凰的沈从文,再到萧红的《呼兰河传》,到1942年的工农兵文艺,人们对于故乡的想象一点点地被侵蚀,变成了周立波笔下的暴风骤雨,变成赵树理的热火朝天,直到80年代的汪曾祺才恢复了乡土文学本来面目,但依然含着无尽的杂质。所以,作家们的期待,一直在变化,无论在过去的政治运动中,还是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大潮里面。作家是怎么样变化的,可以从他们想要的生活中看个究竟,80年代的作家还想赶超世界现代派文学的大师们,想写出“扑捉中国当今的现世”的作品,而后不得不慢慢变成挣钱,因为1992年开启的市场化浪潮完全终结了80年代那些属于诗人作家的时代。于是,在这样的时代里面,蒋方舟厌倦了自己曾经剑拔弩张的嘴脸,开始一种新的写作,就是“放弃对中国的总结”了开始观察个体。五追溯过往,是严复和梁启超篡改的达尔文主义主导了百年的社会心理,以至于生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和“多少事,从来急”的观念,以至于将37年民国所走的路程全部清零,重新开始,这还不够,还要“砸碎万恶的旧世界”。于是有了今天的教育,也就有了今天的我们。这是花了4小时读完《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的若干记录,把记得的都写了下来。从2003年开始,我开始了自我阅读,至今已有十年,摸爬滚打,在初中同学里面已经算是走的最远的,由一个农民的身份,开始思考着本不该由农民思考的话题。然而同蒋方舟相比,人家已经写作17年,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而今的她成为一家优秀媒体的副主编,每天一样忙于在新闻报道上,偶尔,我们不得不放慢时光看看日历,才得知自己已经24了,已经过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人无再少年,我们已经都不再年轻。而这个老去,就要看体味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显然我很羡慕蒋方舟“平静地看待生活,平常心看待这个激扬的时代”。蒋说,这本书是对青春的告别。她试图以“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个姿态来审判童年,告别过去,去除标签。 2013-10-27

大家都幸福吧

读完24岁方舟姑娘的书,有点沉,沈老师说她是一个没有青春的人,早早长大,方舟姑娘在书中也提及,自己少年时代追求不一样,特意的。每个人长大,都是一段有点疼痛的过程,但是不管她有没有青春,获得过怎么样的荣耀,时光终究会治愈她,给她幸福,我也一样,在大时代里,做不了什么,那么就让自己幸福,这便是给时代给周围世界的贡献。爱自己,爱这个时间,善待彼此:)

蒋方舟:《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刚接触到这本书,是上课老师要我们逛网上书店的时候,这本书,处在当当网很显眼的推荐位置,而我的目光也被书名所深深吸引——《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早已过了那种故作深沉的年龄,也对故弄玄虚的伤感毫无兴趣,突然的这么一句话——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犹如当头棒喝,恰若更清新的认识,仿似要对自己的年少无知进行更为深刻的检讨。向来对蒋方舟没有多大感觉,既不特别喜欢,也没有觉得讨厌,她固自有名着,而我对她一无所知,只是恍恍惚惚觉得她像是处于韩寒和郭敬明中间的那种人,对我这类人而言,觉得她离普通人更近一点,也就离自己更近一点,既无欣羡,也没有过多的欣赏。以前好像在根据湖南台综艺节目的整理而出版的书《你对这个时代满意吗》里面看到蒋方舟说过这样的话:我觉得我觉得我没有话筒,我的话语权不够,当我说一些校园啊男生女生的事情的时候,才会有人关注,但是当我要谈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的时候,就没有人要听了。当时的我想,这是怎样的野心和不知满足的抱怨。想起高中时,在某本杂志上看到她的短篇《和天才班的男生谈恋爱》,当时觉得这位这么出名的少女,写的竟也是这种东西吗?可是当她说自己没有谈及其他话题的余地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她怎么也可以说这种话呢?不知道那个访谈节目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不知道现在已经身为《新周刊》杂志副主编的她是否还会有这样的感觉。然而,透过《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本书,我似乎隐隐感到她想要挣脱自身束缚和世人的期许,想要完成从文学到文艺的蜕变,想要实现从关注个人到关注社会劳苦大众的转变,努力想要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有自己的思想主张的人,努力一步步积攒力量完成自己的文学宏愿。我想,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蜕变吧,追求本质,追求卓越,追求自身的进步,每一天,都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都想成为一个更让自己满意的人。然而,来源于“我承认我历经沧桑”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其内核实质却是饱含沧桑。读完本书,我确实想说名文不符,因为蒋方舟的字里行间确实透露着一股沧桑子劲儿,虽然少量篇幅偶尔会透露出一丝俏皮和小幽默,但更多地,我看到的是一个满腹心事而且并未觉得幸福的人,这么说来,腰封和书签上采用了这样一张黑白照片,确实是十分得当的。亦或说,这种“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其实是一种反语,其中略含讥诮、不满甚至是含蓄的控诉?这样想来,其中包含的却不是谦卑,反倒是稚气未脱和愤世嫉俗了,但愿是我想多了。卷一《被绑架的少年》几乎是从自己身边出发,和自己联系较为密切的事情,诉说的是高考、考生诸如此类,还有挣扎于应试教育企图反抗并且身体力行的这样一群人。从代序《故人无少年》看来,有落寞、失望和无奈——曾经踌躇满志的少年们,因为现实的残酷,渐趋于沉默,昔日的豪情不再,退守心灵的乌托邦,成为自我净土的守望者。高中的时候也曾听说过柳智宇遁入空门的事情,当时的想法是——这人真不理智,这世间还有净土么,就算入了佛门就能得清净么?这仍然是在不了解情况下所做出的判断。然而,当我知道他是带着眼疾参加数学竞赛的时候,当我知道他数十年如一日地热爱着这门学科的时候,我不禁肃然起敬。他有热情,有耐力,有韧性,而且够顽强,加入耕读社,成为社长,弘扬佛学,他并不单纯是一个被应试教育毒害的个体,他也有他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迷惘,有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天人斗争,他也像哲学家一样,在思考自己的存在意义,并且努力通过不断地自我斗争进行调解,尽管这结果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卷二《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则更像是读书随笔,让我不禁想起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读书随笔》,同样是女性作家,囿于视觉的有限性,能够大谈特谈的也无非就那么几类,而读书就是其中最为享受的一种。既然谈到这里,就顺便说一下缺点好了,字里行间确实能够感受到蒋方舟本人读了很多书,而且涉猎广泛,且多为精华,但是其遣词造句却又显得有些卖弄技巧,不免小家子气,而且有些地方为了渲染气氛,不免夸大其词,显得浮夸而缺乏可信度。这一卷里,有很多非常感人的地方,对于作品及作家本人的熟识,使得她在用笔间能够很娴熟地串联起来,由此及彼,由点及面,试图为我我们展现同一事件的不同侧面,她带我们徜徉于其中,游刃有余。讲民国,讲台湾,讲文学,讲政治,讲时代变革,讲正在被正名的文学家们,听她一路讲来,觉得现当代中国文学史并非那么的乏善可陈了,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被被掩埋在历史尘埃之下,需要我们去揭开,去发现,去欣赏其中的美。这样一来,又不禁使人对现当代文学充满希望了。卷三《审判童年》是一篇长文,曾获2009年“人民文学奖”及首届“朱自清散文奖”。本来还以为是篇小说,结果看来更像杂文;以为是自我审判,结果看起来是对童年时身边人的审判。其间用语犀利,不乏深刻,更是采用了不少惊世骇俗的心理学观点,有些问题甚至是在纯粹文艺或者哲学层面做的探讨,基于真实体验,我并不想把亲情关系定位到如此极端的哲学本质层面。因此,从文学层面来说,我惊艳于她的精湛技巧和细腻心思,但是,我并未从伦理层面接受她的观点,毕竟,我们不能以个体判断整体,以局部概括全部。诚如她自己所言的,她是一个冷漠的人,从她的字里行间,我也感受到了淡漠,但是,我还想说,真正的文学创作,需要的也是这样一种镇定自如和不媚俗吧。我衷心祝愿她能够通过写作不断开解自己心中的疑惑,获得长足的进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而作为读者,我也会不断阅读下去,积累学识,明辨是非,不断成长。

这是“吊书袋”的节奏咩?

读来读去,从感觉到反复遇到的梗,原来她所有的文字都有在做同一件事——吊书袋,文章角度必须承认是有些同龄人所不及的,思想也是成熟和有深度的,但那些回头看去突兀出来的字词,成语、熟语、名句、援引XXXX的某段话……让人觉得是写完文章大概,再然后硬填上去的,去掉后文章还在,更觉得通俗易懂和通顺自然了,我真觉得那些书袋子反倒是在给整篇文章减分。

我发现我真喜欢这个姑娘

上初中时看到那本《正在发育》,差不多同龄人,这个自称三天不洗头不洗脚的姑娘一下子击中了我,好像击碎了什么幻想什么的。但是一眨眼,她成了杂志副主编,新闻人,出现在选秀节目里,一脸淡定从容,我看到她自述时时而焦灼时而彷徨的文字,我为这个超出年龄的成熟的姑娘有些心疼。我看到她剖开自己,那些拜金、浮躁、蝇营狗苟都摊开给人看,我看到少年成名的姑娘,走向少有人走的路。就这样沉淀下去,所以她不是烟火,也许很多年后,还能再读她的新作。

才思敏捷的小才女

小才女的文采很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也能看的出她在写她希望的“力透纸背”的文章,她的阅读面广,而且不像现在有些小朋友那样看的书轻轻的,她的阅读很经典,很厚重,她很敢说,后面几篇写成长的文章确实有点让人咋舌,写“父亲”,写“母亲”,写“奶妈”,都非常另类,或许都不仅仅代表了她那一代人的成长轨迹,引述的许多经典作品里的片段似乎在告诉我们那些大家内心深处都曾有过却不敢说的丝丝感想,确也引起我的共鸣。这一代的孩子写的书,我肯读的不多,但是小蒋着实让我佩服。

小孩说大人话

蒋方舟,这个女孩太可怕了。七岁开始写作,九岁出书,在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她的名字就常常出现在《作文大王》《童话大王》等各类杂志报刊上的“大王”。还好,小学的时候我不爱读书只爱玩,所以也没看过她写的东西。她是89年出生,我生于90年。一个时代末,另一个时代初。经历的世事和接受的教育是应该相似还是有很大的差异,这个我没办法回答。但从像她这样一个有书香气息家庭里的独生子女和像我这样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又有兄弟姐妹的成长背景来看,她还是那个我认为遥不可及的“大王”,在我印象里从始至终她都是另一个我不可及的世界,就算我开始喜欢阅读了也没想过要去看她的文字。这一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是我第一次看她的书,亚马逊kindle电子版,活动期0.99元。对,正是因为打折了便宜了我终于买了她的书读读。我才发现,当我开始像这样习惯于用文字来记录生活的时候,人家早就在记录着白先勇、张爱玲、卡佛、聂鲁达、菲茨杰拉德...这么高层次的文学作品。又一次证明了我的肤浅。有一天我在公交车上听我旁边几个穿校服的小屁孩在聊通货膨胀、聊国际贸易的时候,我不自觉的低下头,觉得无地自容啊!!!!像他们这样的小孩,光听名字都觉得对我们自己是一种羞辱吧。也难怪,当我们还在聊八卦讽刺挖苦吐槽身边人的时候,蒋方舟已经是《新周刊》的副主编了,人家已经是个大人在运营管理着一本杂志的出版,我们还在感叹“我的上司是个傻X”呢。一个作者想表达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从书里读到的其实是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一本书,可以有无数篇的书评。韩寒说他每出一本书都会跑豆瓣上看看,才知道:哦,原来我写的是这个意思啊。当然这话又是他韩式幽默的嘲讽,但确实事实就是这样。就像我在这记录的每一个字都是有着这一刻的心情和想法的,但在看的你们也同样解读着自己所理解的想法,我想,应该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的了解我吧。最近,有几个朋友说,诶,你现在写的东西比以前有层次了,想法更丰富了,我也能理解了。我说:朋友,我的风格还是依旧如此,是我两越来越熟知对方,你越来越了解我罢了。是啊,再好的作品还是会有人站出来抨击,再烂的作品也有人喜欢。何不做到让自己喜欢呢。阅读蒋方舟,就好像是在不断挖掘自身的自卑感,她描绘得越有思想,我就越觉得自己的东西写得也太烂了吧。可是,那又怎样呢。我还不至于为此就失去信心,跳楼自杀吗?没必要。再差劲的人生活还得继续,梦想还得坚持。谁叫我是爱薇呢,一事无成还永远傻乐呵呵。那就努力吧,加油!

我开始历经沧桑的读了

我也没有历经沧桑,所以,我来读这本书了。是被媒体的渲染所影响,2014年是不是她和当年的韩寒和张悦然一样成为新生代的领军人物。看看不曾经历沧桑已然冉冉升起的功力如何!韩寒的作品陪着80后成长,一部部读下来,感受到的是他的灵性,没有被体制所雕琢的痕迹。像一片片水晶组成的吊坠。按木心老师‘文学回忆录’讲的“能写长篇的人有对大局的把控性”来说,高低自现。蒋方舟在这部小说的第一部分中,回忆她2008年还在高考,一瞬间,我把书放下了,一边在想我是在看高中生的作文吗?还是我这个80开头的孩子未曾年轻已经开始老去。而第一部分那篇“天才的出走”是写得最有感触的,也许同是少年成名对蒋的冲击吧!第二部分“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才让人看到其谦虚的功力,那是经过体制教育,社会达尔文主义,无退路的拼搏后精炼出的沉淀与技巧。对一个25岁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从“蹲”的姿势开始变成“立”的姿势了。第三部分是尝试的开始。让人充满期待与期许。这不是书评,这只是个人的记录,而记录本事,已是思考!

嫉妒

昨晚上看完《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悲伤》第一反应是嫉妒,看别的畅销书之类的都没有。她看过了那么多书,她遇见了那么多人,她对自己足够诚实(在文章里体现的)。在写关于独立参选人,她可以找到五个这样的例子,而这个也是我在那时候关注的,自己是一个沉浸期间假狂欢者,没有跳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以至于结局是必然(依然需要问为什么),但也没有记录和思考。她写母亲,可以找到十个曾经读过或者看过的故事来,如果没有足够的积累何以能从一些几乎是冷僻的梳理找到一段合适的话。她对自己童年、青春、当下有更多的反省,而非金色的,无忧无虑的,孩子纤弱敏感很容易就被打上烙印,影响一生。z给我看过她的日记,真的有惊诧,一个人剖析自己到此需要强大的心来面对自己的丑恶绝望当然还有美好的那些。多读书,多思考,遇见更多美好的东西。幸好写字不是我的工作,要不然多残酷。

同龄人的思考

在微信公众号看到一篇讲创业的文章,立场鲜明地对全民创业热潮提出质疑,尤其是将号召青年创业这一政治很正确的观点类比为新时期的上山下乡。我不由得去看文章的作者名字。身处号称中国创业最重要的城市——深圳,并且直接从事扶植青年创业的公益活动,一年多来我对“创业”有些体会。按照时兴的话说,这文章的很多说法击中了我的痛点。蒋同学从“挂羊头卖狗肉”的历史性角度来阐述,不仅颇要些胆量,而且在把握立场的微妙平衡中,需要智慧。于是我就买了这边她最近期的文集。我们的大学隔得不远,对一些同时期的公共事件有共同的记忆,她在文集中均有记录。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坦率的文集,真实记录了蒋同学的所思所想,难得没有故弄玄虚、装腔作势,也没有卖弄知识之嫌,已经比带着“新概念”标签出道的大多数人好太多。

我们都不曾经历沧桑

其实读完这本书之后还是有失望之处。我承认姑娘读书万卷,但是在书中处处都是名著的采撷,看上去甚至有卖弄的感觉。我也不得不承认,她的这些名著赏析又为我列出一份书单前进。对于作品本身而言,的确可以算是一个“作家”的作品了,文字成熟,思想深刻,不同于同龄人的肤浅。不太能懂《审判童年》的优秀之处,乡土化?直白通俗?或者是过于深刻以至于我还不能理解。因为我也不曾经历沧桑。

告别本身即已是沧桑

告别本身即已是沧桑——读蒋方舟《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文/龙敏飞据悉,《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出版后,蒋方舟自己去豆瓣看评论,看到有人说“9岁是天才,15岁是才女,25岁就是普通人了”。她说,自己忽然松了一口气。 正如她自己所言,“成名趁早”其实是个骗局,让她没了“更好的青春”。作者一直背负着名人的光环成长,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被置于大众的视野下,做得好,自是喜上加喜;做得不好,难免遭人非议。虽然蒋方舟的书名叫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但我却读出了另一种“无意识的沧桑”。7岁出书、年少成名、被清华破格录取、刚一毕业就成为《新周刊》副主编……这一系列的光环,蒋方舟用这本书做了一场告别仪式,也是致她写作生涯的一份成人礼。在本书中,蒋方舟记录了对于青春和被绑架的一代的感悟、成长与写作的反思、告别天才儿童的符号化概念。而这,也构成了本书的三部分。如果说“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那“告别本身即已是沧桑”——没有对生活的领悟、没有对现实痛与乐的反思、没有对未来坚持方向的规划,又怎能轻易作别呢?既然果断作别,定是深思熟虑,而这个过程本身,怎可能不充满沧桑?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被绑架的一代,其实是被绑架的青春。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蒋方舟谈她这一代人的青春与他们生活视角里的中国。因为蒋方舟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所以她很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而更多的是从个人的角度去阐释与解读。那些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虽未竞选成功,但过程中充满激情;那些中产阶级的孩子,极尽各种攀比,尽显土豪之风;那天才柳智宇,也因看透了人生,最终遁入空门……这被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没有童年、没有青春,有的只是残酷的竞争、现实的裹挟。这些人,虽只是个体,但也是整体的一种缩影。记录本身,即已表明态度,即已是反抗。这是蒋方舟对写作与荒诞世界的一种领悟。在蒋方舟看来,当下作家的写作状态有两种:一种是加缪式的写作,他表示“当我只是一个作家,我将不再写作”,他一生的写作,都是与政治抗争的过程;另一种则是博尔赫斯式的写作,他一生则都在避免与任何现世的斗争和意识形态挂钩。蒋方舟还在书中写道,“作家,可以为一片树叶哀恸,为一抔黄土作传,可以为一个无名的囚徒请命,可以为一场世界大战殉身。这其中,并无优劣高下之分。”这样的表态,已经诠释了蒋方舟的态度与思考。毕竟,作者从来都没有改造社会的义务,但有以实诚写作反抗社会的义务。身为一名作家,蒋方舟也试图探寻作为作家的责任,但蒋方舟很清楚,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独立于他所处的环境与时代。不过作者仍然乐观地坚信,写作者的记录,就是一种反抗。每个个体都将成标本审判童年,其实就是审视“年少成名”的自己,也是在告别年少成名的自己。对于过去的种种刺痛与尴尬、屈辱与安慰,蒋方舟一点都不避讳。其中,一些新奇的提法仍是让人感到很有新鲜感的,如对父亲的叙说,称其“生孩子,何乐而不为?养孩子,岂有此理!”并例举男人女人生孩子中男人的付出,表达中充满滑稽。再如写保姆,蒋方舟发问:得奶者得天下?而她更是例举了古代和外国不少鲜活的例子,举证奶妈在历史上,有着多么“辉煌”的篇章,其中充满了反思与反省,是领悟也是告别。正如她自己所言:“这部分文字本来是想用来向我的童年告别的,这个童年的含义有很多,比如天才少年、才女这样的标签。”告别本身,即已是反抗;反抗本身,即已是沧桑。我和蒋方舟是同龄人,都属于“80后末期”的人,古人云“三十而立”,但我们的确都保持着“二十而蹲”的姿势,下一个动作还暧昧未卜,不知道会昂然地顶天立地,还是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这也是一种记录,亦是一种沧桑。在本书中,蒋方舟还坦言,“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的确,在这本书中,作者写的都是个体,但都是标本,因为这记录了社会某个角落的痛与乐。他们痛着,我们也没有快乐着;因为我们都是被绑架的一代人,谁能比谁不沧桑呢?蒋方舟自己为名所累,难道不是沧桑吗?文章刊于11月30日《燕赵都市报》:http://epaper.yzdsb.com.cn/201311/30/481538.html

尊重自己,就是在经历沧桑

沧桑固然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断加深,但人各不相同,所以我尊重每个人所经历的一些事。奶奶生于日本侵华战争前,她的青春是在战争、艰苦与逃难中度过的,紧接着又经历了内战,经历了建国初的土改、人民公社、大跃进,家里老老少少仍然艰辛地生活着。文革时的事她给我讲得很少,但我相信她是不想说而已,或者不知怎么表达。后来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里生活状况稍微改善了点,但面对6个孩子,她依然辛苦地工作,在外是个女汉子,在内是个贤惠的妇道人家,很少有过怨言。等她的孩子们都出嫁结婚,她也没有轻松下来,照顾女儿的孩子、照顾自己的孙子孙女,还要负责家里的做饭。等到快要80岁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去享福,然而80岁后的人生,已经尽是沧桑,对她而言,哪里还有什么自我的追求。她无心去记录过去的一生,唯有回忆,向子孙们讲述,或者独自等待那老去的一刻。所以,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经历的沧桑,要看他本人的人生历程。他若说,是一种回味,一种对自我的尊重,他若不说,也是一种尊重,因为不是所有的沧桑都需要说出来。我是个90后,经历的时代,自不必说。但个人的心灵历程,只有我最有权利说出来,当然也只有我最有权利说或者不说。尊重自己,已满足。至于抗争,自我不要勉强,我也不会胆怯。相信,总有那一天,我对得起自己历经的沧桑。对于蒋方舟,在我眼里,因为真实,所以不管其他人怎么说,她的故事我愿意倾听。至于沧桑,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留给时间,留给下一阶段的自己。

我承认我有些失望

蒋方舟是我从高中就喜欢的才女,加之其大学期间杂文陈叙,描写社会的,同龄人的文章大批出现,使得感兴趣的我每每读完有一种打了相读恨晚的惆怅。书中的前两部分基本出自博客,当时网上看时很喜欢这种类型的文章,但当两三年以后再从书中看起,发现我对这方面的热情有明显的下降,原本打算两天读完的书,一直拖了一个星期也没读完,最后的“审判童年”部分一目十行草草读罢,发现实在不是我的菜。可能是年龄增加对事物喜好发生变化了吧,读了这本书,我突然感觉到有些怀念。怀念的是几年前阅读博客时来的那种满足感。不能说蒋写的不好,只能说自己的品味变了。最后还是相信蒋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且行且歌——美好年华下的早熟、敏感与别致

阅历、见识这种东西一旦硬性要和年龄挂钩,那么看蒋方舟的文字,总会觉得有点不自在。她的文字太违背少女天性了,总觉得是一个老气、敏感、别扭的女子在和生活找茬。她也会回味过往的时光,细碎地回味某段生活体验,但她的回味一旦和年轮挂钩,绝不是二八佳人的芬芳,而是幼稚园的小打小闹,那些体验和感受深刻却又不敢当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早熟的小孩。过早的把自己人为地拔长了,不善与人打交道,只好在文字中寻找寄托。记录下那些敏感的、脆弱的时刻,用大量的书籍丰厚自己,慢慢的形成一种别致的风情。少年成名的小女孩就这么摇身一变长大了。这本书很有她的风格,恰如其人。读书的时候,听过一场讲座,王家卫为《东邪西毒终极版》做宣传,邀请了蒋方舟、郭敬明做了一场“对话80后”的访谈。郭敬明走的是“花美男”的精致路线,蒋方舟年龄最小,却没有一点小女孩的娇羞乖巧,往往语出惊人,叛逆无边,佯作成熟的味道浓厚。她思考的问题实在与年龄不相符,一场对话停下来,特别诡异。但对听众而言,记忆深刻。自此以后对蒋方舟的关注多起来。但真正比较多看到她的文字,还是在《新周刊》上。2012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就出任《新周刊》副主编,这种转身确实华丽,也很应景。两两相宜,心心相惜。在这本书里面,前面若干文章大多是书评或命题作文,有一定的时效性,属于阅后即忘型。但唯有《家里的鬼影幢幢》一章看罢心有余悸。对亲情和人物身份的界定残酷而凌厉。譬如对祖父祖母的描述,借由老舍《抱孙》小说中的糊涂祖母杀人狂形象,过渡到对祖父母的形容:“这个糊涂祖母杀人狂,即使让读者心里再膈应再反感,她却是一个放大倍数刚刚好的形象,让人恰好看清祖父母们一个致命的弱点——他们老了。人一老,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他们对外在的人事失去了敏锐。老人最大的福利,就是再没有与庞大的大世界和逼仄的小世界搏斗的义务。所谓天伦之乐,不过是人生在尾声中终于得空喘息。”譬如对母亲的描述“如此如此哀伤,如此如此不能抗争的宿命 总有一种爱是那么不对劲,这种爱就是母爱。世界上不存在合适的母爱-或者说正正好的母爱。孩子和母亲的命运难以分割,纠缠难舍是因为互相占有,互相占有是由于对彼此生命的嫉妒。”诸如此类,等等,让人看得心惊肉跳,但一想好像有那么点道理。好吧,你赢了。

蒋方舟:社会已经不需要意见领袖 【和蒋方舟谈成长】

【既然是一本讲成长的书,那就和蒋方舟聊聊成长吧】详见>>>> http://travel.163.com/special/jiangfangzhou/[采访摘录の蒋方舟:三十岁之后要过矢志不渝的生活]网易旅游:从你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你总是要比同龄人快一大截,在这个成长经历中,你算是一个轻装上阵的状态吗,身上有没有什么负担,怎样克服的?蒋方舟:其实不太算是轻装上阵,应该说轻装上阵一直是自己理想当中的状态。反而我会觉得承载的东西比别人要多,一方面其实父母的期待,这个每个人都是要面临的。对我来说可能除了学业还有写作上,所以会更大,外界的期待也会有,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有期待,包括你所享受的社会资源,对你来说也是一种负担。所以可能对我来说轻装上阵一直都不是一个我现下状态的描述,更像是我理想的状态。当时毕业之后有想过什么也不做,我是我们班唯一一个没有递任何的求职信,没有写简历,也没有做任何外国大学的申请,因为我觉得我之前的人生走得太快了,工作的也太快了,所以我想花两年的时间好好荒废一下自己,什么都不用干,在中国或者世界上到处走一走,体验一下真正轻装的感觉,但是后来还是进入了工作,不过这是一份空间很大的职业就是了,所以轻装上阵只能说一直是我向往的一种状态。网易旅游:你这个荒废计划打算以什么样的契机实现呢?蒋方舟:可能对我来说,比如说我没有童年,我的童年就是在工作中度过的,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青春期,因为我不能叛逆,我一叛逆可能会让非常多的人失望,所以我采取的方式就是把它们稀释在我人生当中的各个阶段。可能到我三十岁的时候还是有儿童的一面,或者也有青春期的一面,所以我觉得荒废也是一样,我不能找个时间集中来荒废,我就把它稀释在比如说每一年的一个月,或者是每两年的一两个月当中。网易旅游:你在新书的第一章节引用了一句话,“过早成熟就是十全十美”。蒋方舟:对,王尔德的话。网易旅游: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蒋方舟:我没理解,我觉得这个话就是很好看,所以就把它用上。因为王尔德是一个非常善于产生各种金句和警句的作家,我觉得这句话也没什么,过早成熟可以替换成过早衰老或者是过早结婚,我觉得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网易旅游:就觉得很好看而已,不是说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感触?蒋方舟:其实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打气的话,因为过早的成熟在现在中国人的标准里面,觉得是不健康的一件事,所以我们会有揠苗助长,拔苗助长各种各样的成语来去形容这种非正常、非健康的状态,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更多的像是对自己的一种打气,就是说谁说人不能过早成熟。网易旅游:你曾经的文章其实有点战斗檄文的感觉,但我觉得你现在的笔触不像以前那么火药味十足了。蒋方舟:对。网易旅游:是你个人产生了什么改变吗?蒋方舟:其实我觉得分几个阶段。可能我最早读书的时候,审美是纯文学性的,看小说、看文论这样的东西比较多。后来有了微博,有了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其实从博客开始,从韩寒开始就用博客成为一个意见领袖,到有微博,看到很多意见领袖在发言,那时候就会觉得说,其实去写这种短促、有力,短期内很有些影响力的文章也很好。但是我后来发现几个问题,首先那样的意识形态化的语言是我文学上的审美没有办法接受的,另外一点,我觉得可能它短期内确实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在长期内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效用。另外我觉得意见领袖太多了,群众已经不够用了,这是一个不断自我提醒的过程,所以现在写这样的文章会比较少一些。前一段时间还看到有人批评在写这种战斗檄文式文章的人,说读书不多,还爱思考,这是文人的一大悲哀。我觉得这也算是一个自我提醒吧,关键是审美,审美接受不了一个过于暴力的,或者是一个过于武断的语言,更喜欢审慎一点的语言方式。网易旅游:所以你现在不愿意去当意见领袖了是吗?蒋方舟:我其实觉得社会已经不需要意见领袖了。很多人现在还在命名这个是意见领袖,那个是意见领袖,但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一个人是得多没有主见,或者一个社会得多么的沉默才需要一个人来告诉大家想什么。我记得当时韩寒博客最红的一阵,每次社会上发生什么大事,大街小巷就都在等待韩寒的“最高指示”。我后来在想,其实这样的状态是不对的,一个成熟的、健全的公民社会可能不需要一个意见领袖来告诉你应该关注什么,对于关注的问题你应该有什么样的意见,所以我觉得意见领袖的消失,或者是灭亡,其实是一件好事。网易旅游: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很多意见领袖在他的文章里面批判的那些对象,其实是自己的假想敌,甚至有时候是在自己跟自己作战。蒋方舟:嗯,这正是鲁迅原来说的“无物之阵”。我觉得是对现下,包括以前的知识分子的一个特别好的描述,就是在一个类似于漆黑的环境当中,手上拿着一个矛用力的向远方刺去,却发现敌人根本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觉得原来鲁迅用“无物之阵”这个比喻已经非常好的形容了这样的一个状态。网易旅游:我之前看过很多你的专访,都喜欢把你叫做天才作家,你怎么看待这个名号?蒋方舟:我新书里面大概也有一章讲天才,我有一个理论,不知道是不是正确,我觉得天才就是对成人世界的一场献媚,比如说我小时候每天必须要写一页大概A4纸的文章,不一定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是每天必须写一张A4纸,我妈妈下班回家之后,我就像那个大臣见到皇上一样,把这个奏折报上去,我妈一边在看我的文章,我就在看她的表情,我看她是笑或者是不开心或者是不满意。所以我是觉得可能天才就像是对成人世界的一场献媚,希望得到肯定,希望得到认可,希望得到惊讶,我觉得无论在文学上、在音乐上、在艺术上可能各个领域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到现在我已经二十四岁了,再说是天才真的就有点恬不知耻了,因为已经超过了这个年纪,所以当然也想远离什么天才儿童、少年作家这一类的title,想让作者死去,而让作品活下来。网易旅游:你有做出什么样的行动去远离这个title?蒋方舟:这没办法做出来,这个就是不理它吧,我觉得其实你所谓撕掉标签的一个动作本来也就是在强化它,所以我觉得关键是你不要让这个标签,不要让外界的概念、外界的批判、外界的期待影响到自己,甚至不要让你的衣食父母,你的读者影响到你。所以我觉得可能保持内心的独立和强大是唯一能够做的。网易旅游:我发现你比较喜欢在文章中说“他们怎么怎么样”,会给人感觉你是以一个出离的姿态去解说和评析,有时会不会觉得这样下笔有些底气不足呢?蒋方舟:我可能一直都是喜欢旁观者的姿态,而且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童年时候的阅读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童年的阅读经验里,可能看博尔赫斯也好,或者是看卡夫卡也好,他们都会强调和这个世界保持隔离和距离。所以我从一开始就觉得作家应该保持一定的旁观姿态,不能加入共同的悲愤,不能加入共同的喜悦,甚至你描述悲伤故事的时候,你的悲伤也是要节制的,所以可能对我来说一直觉得保持一个冷静和距离感,是一个作家应该做的。我觉得作家分两类,另外一类人是喜欢把自己的人生活得非常丰富多彩,自己就是一部传奇,但可能我恰好不属于后者,我更属于前者。网易旅游:就是客观的去记录一些别人的事情?蒋方舟:我知道的大部分女性作家,或者我们所熟知的女性作家都属于后者,属于把自己的人生故事过得非常丰富多彩,乱世佳人,来被人所记住。但是首先你是需要一个时代和社会环境去成全你的传奇。另外当你写完了你自身的故事之后,你还能够去写什么呢?我总是害怕自身的故事有枯竭的那天,所以宁愿去做一个旁观者去冷静看待别人的生活。网易旅游:你在十八岁之前的时候曾经说过,十八岁之后要过一个全新的蒋方舟的生活,你现在是全新的蒋方舟了吗?蒋方舟:我每天都说,我明天要过一个全新的生活。我每次新买一个本子的时候,就在第一页写上“从此以后,你的人生要过得不一样”。(笑)全新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也不是一个你下定决心就能发生的,因为你看到的是你的轨迹的变化,可能半年、一年甚至两年你会发现,离最初记录下的那个自己已经很远了,不能算全新,但是至少比十八岁的时候要成熟很多吧,当然,比十八岁的时候还幼稚那也太可怕了。(笑)网易旅游:你还说要三十岁之前把所有的错都试完。蒋方舟:嗯。网易旅游:那三十岁之后呢?蒋方舟: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就定下来。我前段时间在看古书里面讲到人三十而立,我就一直在想这个立到底是立什么东西。我们都觉得立是成家立业,你要有一个房子,要娶老婆,要有一个自己的事业。但是我后来就拼命的查,我就发现其实它讲三十而立,立的是志。志在古代其实是靶子的意思,我们讲矢志不渝,其实是讲箭和靶子不分离,。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在三十岁的时候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找到自己要去笔直冲向的那个目标、那个终点已经是非常幸运的,所以可能三十岁之后就要过矢志不渝的生活吧。

不知道方舟同学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本人没看过多少书,肚子里没那么多墨水可以像作者一样对海内外名作家的思想主义、名言警句如数家珍。买此书仅因为和作者相似的年龄,因为作者的年少成名以及和书名相仿的经历。几个晚上睡前粗粗看完此书,除了第一篇文章和几篇后记,其他的都应经想不起来了。粗人一枚,无法领略书中魅力,见谅。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 quote

中间好多书名是记下来想读盲人的国度里,独眼人就能称王,后来觉得过分了一点,就把它改成“调侃的一代”——“最大的特征,就是自以为把什么都看透了,不相信世上还有真诚的东西,所以对什么都调侃,已经没有敬畏之心了。”在没有任何娱乐可能性的环境中,吃就成了唯一的消遣,考好了就大吃,考不好就狂吃。不想再跑了,虽然路不长,不过是从摇篮到坟墓这段短短的路程。除开道路本身,我们没有其他的目的地,我们除了老在途中,也没有什么其他选择。所以,是走还是停,是快还是慢,是我们仅剩的能够决定的事情。 一直以来,我最羡慕的都是这段路上的慢行者,静止的人——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换言之,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役,坐拥一整块无人的疆域。社会看起来是仇富的,但仇富的本质是仇穷,权利和钱仍是仅有的被认可的追逐目标。身为屌丝,向往的仍然是逆袭的故事。平静地看待生活,平常心看待这个激扬的年代。”时间久了,理想的镜子起灰,需要多擦拭。”最浪漫的反抗,当然是西方60年代年轻人的狂欢。1968年的法国,大学生们走上街头,喊口号、狂欢、静坐、游行。有史以来头一遭,革命不只是揭竿而起为了面包,还为了蔷薇与玫瑰。 ——甚至也不是为了蔷薇与玫瑰,只是为了让世界颠倒个儿,能重新再来。那时候的教育——在传说中——是资本与商业的敌人,是古典主义和左派的天堂。金阁寺》“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孽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悉达多》,迎面而来的往往是设计和规划过的“城市印象”,而在台北,面对的则是一种复杂和旺盛的生命活力。规划是生活的延伸,该有树的时候便出现了树,在要有路时就有了路,所有的路都沿着房屋弯弯曲曲。台北应该是简·雅各布斯最爱的那种城市,它是自然生长的结果,这种生长是连贯、有感情且不可预测的,有自己的逻辑,规划在它面前显得如此苍白。作家有两个自我:实际生活着的,小说里的。两者的关系颇像鲁滨逊和星期五——一个是另一个的仆人;也像少年派和他的老虎——一个是另一个人的敌人和朋友。“写作,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独的人生。”(海明威)组织化的协会、日益增加的公众声望、接踵而来的赞美与崇拜,都会使作家褪掉孤独,成为平庸的人。海明威选择自杀,这并不是出于绝望,而是杀死已死的自己。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梦。《边城》的写作是一种对于似水年华的追忆,对于美好时代的挽歌,对于乡愁的自怨自艾。沈从文知道乡村的失落不可避免也不可溯回,因此他在文学中,创造了一个想象中的过去。他们在记忆里重塑故乡,追忆那些美好淳朴的人或事,把今朝和往昔穿插混淆,营造出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氛围,让真实与虚构、记忆和现实变得无法界定。萧红的小说也如同一道裂缝,在一片激昂一片红的土地中撕裂开一个缝隙,从中可瞥见真实的人性与悲欢离合。受戒》。《王安忆的《小鲍庄》,神话与现实交叉,谱写关于仁义的挽歌。阎连科的《受活》《日光流年》则以荒诞史诗的写法,谱写田园的狂想曲。中国作家梦,从与欧美大师齐名的梦,变成了畅销赚钱的梦,到最后,退守成了陶渊明的“田园梦”。不愿花气力的作家,猎奇表层的荒诞现实,愿意深入生活的作家,才能寻找到深层的真实。《针尖上的天使》人生如戏,人人都在扮演着一定角色。有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演戏,把戏演完;另一种人,发现生活原来是一出戏,就努力离开舞台。第二种人错了,因为剧院以外,什么也没有,没有另一类生活在等着你。这场戏是唯一的演出。我那些苦难婊子的回忆录》(Memories of My Melancholy Whores)。睡美人》霍乱时期的爱情》人就是因为不再恋爱,才会衰老。这篇小说写完后不久,马尔克斯就得了老年痴呆症,忘记自己写过《百年孤独》,多么酷又合理的收梢。中国与达尔文》西方信仰人的力量,日本相信虚空中有神魔,这就造成了城市中心的不同。18世纪欧洲的城市设计者接受了现代医学的观点——“如果大量流动,那么没有东西会坏死”——细致规划和划分街道。歌德在《意大利之歌》里描述散步的美妙:“在汹涌推挤而不断前行的人海中晃荡,是一种奇特而孤独的经验。所有人都汇入这一条江河中,但每个人却都极力想找出自己的出路,在人群之中、在躁动不安的气氛里我第一次感到平静与自我。街上越是嘈杂而喧闹,我就越安然自得。”都柏林人》。千年繁华》,几千年来,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最丢脸的事莫过于“不肖”,即不像自己的祖先。十年情场》黄蕙兰孽子》“也许天长地久可以做如是解:你一生中只有那么一刻,你全心投入去爱过一个人,那一刻就是永恒。你一生中如果有那么一段路,有一个人与你互相扶持,共御风雨,那么,那一段也就胜过终生了。”白先勇说。《文学回忆录》80年代末,一群大陆和台湾的艺术家、作家来到纽约,便把他乡做故乡,聚在一起。画家张郎郎对于这批人有个描述,很精到,他说:“没有现代嬉皮那么疯狂,属于古典雅皮,文化张扬,作风浪漫,生活清苦。”文学回忆录》。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木心临终前,陷入了谵妄,时常认不出人,也说不出有条理的话,他对陈丹青说:“你转告他们,不要抓我……把一个人单独囚禁,剥夺他的自由,非常痛苦的……”可见并非“文革”不恐怖,也并非他已用强大的艺术修养打败,他只是用自己的一生去克服这梦魇。 “文革”过后,木心先在大陆住了一阵,后又去了纽约,晚年回到故乡乌镇。 木心少年时受了文学的启发,向往丰富的人生经历,于是背起行囊,把几十年的人生过得跌宕入戏,所有的跌宕又成了篇章,成了写作题材。一生由文学出发,最后又回到了文学。 木心说:“我一生的各个阶段,全是错的。” 这话听起来悲凉,但或许是对的。木心死在乌镇,乌诚觉世事尽可原谅。木心的老师福楼拜说:“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你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这是讲对于生活的牺牲。 木心说:“我养我浩然之气,这股气要用在艺术上,不可败泄在生活、人际关系上。”现代人的失败,就在于不肯牺牲:“来美国十一年半,我眼睁睁看了许多人跌下去——就是不肯牺牲世俗的虚荣心,和生活的实利心。既虚荣入骨,又实利成癖,算盘打得太精:高雅、低俗两不误,艺术、人生双丰收。生活没有这么便宜的。”所谓“成长”这件事,说穿了,就是一个接受不那么讨人喜欢的真相的过程。长大之后,人比自己想象的要寂寞得多。朋友不多,知己更少。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无人陪伴,只有自己形影相吊,深夜拥被。身处一个纤尘不染的世界,烁亮的四壁全部反光出自己的脸来。

读后短评

一蒋方舟无疑是我们这一代最好的记录者。冷静理性,批判又不失反思。但看得太透彻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对现世人们的苦难无可奈何的悲壮。比如鲁迅,比如海子,比如海明威。作家在孤独的森林中前行。自己便是自己的敌人。海子不是死于绝望,而是自己杀死了早已死去的自己。二24岁的蒋方舟的学识远远高于同龄人。对于时代的观察非常敏锐。行文直接且文采斐然。很有公共知识分子的感觉。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也有个作家学者的梦。还得多读书。与她相比,我读的书太少了。

我承认你经历过沧桑

第一次知道蒋方舟说的马克思去世的时候,蒋方舟说了一句大概是“现在人家死了,每个人都开始装作跟他很熟的样子‘’的话,被很多网友怒骂。看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蒋方舟对马克思的确是很熟的,所以她不能容忍别人的装逼。作为一个年轻的女作家,她谦虚的用了这个书名。其实每个人都经历过很多事情,对旁人来说,可能屁都算不上,但对自己,不少的经历还是算的上沧桑了。她用散文记录了自己的很多的生活经历的,然后又对比了很多名家的童年经历。当然我觉得这部分非常的枯燥,因为她写别人写的太过多了,我知道作者大概是想通过别人的沧桑来反衬出自己的不沧桑吧!但是我又觉得作者最终的目的还是想说自己的童年和青春期是沧桑的。

青年蒋方舟

首先声明,我写这篇书评有佷重要的原因是觉得很多网友对蒋方舟抱有根深蒂固的偏颇之感。我并非粉丝,只是真实写下自己读她的文章的一些感受。我同她是同一届,她是80末,我是90初,但经历的世事和接受的教育都是相似的。所以站在同龄人的立场,对于她的评价或许更中肯。当然,人家或许根本不介意我们如何评论,毕竟当有些人还在这小心思地挖苦讽刺别人的时候,人家已经正正经经的在干副主编的活儿了。还有说蒋将博客杂文集结出版的人,其实杂文集结出版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和菜头大叔也将自己在糟边往事里写的关于食物的文章集结发在豆瓣阅读里了出售了,所以我觉得人家这样做无可厚非。"明天就24岁了。小蒋,我谨代表我个人,在这里祝你幸福,明年活得快乐,像个年轻人那样:)”这是蒋方舟在微博里为自己24岁生日写下的祝福语。少年成名其实是件很有负累的事情,因为要经受别人的审视质疑议论嫉妒,尤其是来自同龄人的嫉妒。她在开篇里写过一个细节,说自己同学形容她“每次看到你,你都塞了个破耳机听个破mp3在坡路上走。”这或许与她自己说的孤僻有关,但是相信与早早成名也不无关系。少年的嫉妒心其实很强,回想我自己,最好的朋友考了第一名也会嫉妒难受,何况像蒋这样早早成名,被誉为天才的少女作家。前段时间看到有新闻爆奶茶妹妹疑似受人排挤,孤寂落寞,形单影只的消息,虽然不辨真假,但是名人多少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天才是孤僻的,不合群的。这对于一个才20出头的少女未免太难。所以当有人说蒋方舟9岁是天才、15岁是才女,25岁就是普通人时,她说自己松了一口气。只是24岁的普通人,也可以很有思想和深度。蒋方舟的思想和深度来自于她的阅读量,这也是我觉得很多人无权去批评她的一个原因。我第一次读她的文章较晚,是她11年在马蜂窝写的旅行手记,《乞力马扎罗》的雪,那时候留给我的印象就很深。作为同龄人阅历和思想维度都要超越自己太多。后来看她谈论卡佛、聂鲁达、菲茨杰拉德、博尔赫斯、茨威格等小说家(都比较大众化),让我觉得她还是很系统有计划地阅读了大量的著作的。蒋方舟记录的大部分是对自身和这一代人的思考。她说她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这是一种比较聪明的做法。当代中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以一己之力去总结一个大国一个时代大家都未必能行,更何况是个20多少的人。但是我认为观察自身即是观察这个社会,因为人永远是我们考量一个社会的重要维度。蒋放弃了写批判式的缴文,而转向反思和追问。柴静说:“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建设”,我非常同意这样的观点,一个人只有从经历过的生活,不断反思,不断追问之后,才会开始觉醒。从这点看,我是自愧不如的。有人诟病她喜欢引用名人的话,这一点我觉得是我们这个年龄层人的通病。虽然她用的给人信手拈来之感,但是我觉得她需要努力摆脱这种状态。我们这代人都喜欢引用名言名句,小时候谁没攒本名人语录呢?但是很难像王小波和顾城那样自己创造经典。我觉得蒋的文章里不缺思想和好句,只是太多的引用会遮蔽掉自己本身句子的光辉。有人说她有公知的心,无公知的才。我只能呵呵一笑。期盼一个24岁的姑娘能够铁肩担道义未免太苛严,试问有哪一个所谓的公知是可以从20几岁做起的呢?我觉得成长是迷人的,也是神奇的。成长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心灵、思维、阅历和眼光。而暴露在大众审视之下的名人,成长则更要艰辛。她行文的风格还是比较偏新周刊和南周的风格吧,就是所谓的华尔街新问题(个人感觉),这和她甫一入学就成为新周刊特派记者有关,后来又加上多年的采写练习,文风基本上算是固定,这也是我觉得遗憾的一点,她的风格可以更个个人化,而不是陷入在南周体内。总的来说,这本书并不完美,蒋方舟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很庆幸蒋方舟没有成为仲永,她能够继续在文字的世界里穿行。我不是她的粉丝,因为我还是嫉妒她的,但作为一个读者来讲,我很祝福她,并期待她有更好的作品。

别只对自己放纵,对别人严苛

之前网上流行过一句话“你行你上啊,不行别瞎BB”,这本来就是某些NC粉带着孩子气说的气话,后来又有人赌气般的回应“难道我不能制冷,就不能评价电冰箱了吗”。刚开始听到这反驳,一下子觉得,哟,好像是有点道理,但后来一想,其实大家都太野蛮了。没说要你会制冷,你至少得了解是怎么制冷的才有能力去评论嘛,不然连纸上谈兵的资格都没有,空留一张渴望审判的嘴浮在海市蜃楼,到头来恐怕自己都会心虚。我觉得现在有些批判蒋方舟的人都应该思考一下,是不是不该瞎BB。知道蒋方舟是高中的时候,当时还是杏子告诉我,说蒋方舟在华师一附中读书并报送清华了,她是个天才少女。湖北的孩子都知道,华师一附中是湖北最好的高中。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浓眉大眼的蒋同学,那时她已在杂志上开专栏(不记得是不是《新周刊》了)。现在,她已毕业,任职于《新周刊》做副主编。按她自己说的,她是从特约记者一步步走上主编的位置的,一切名正言顺。不过我想,其中的名正言顺也许或多或少总是会给“天才”一点点儿的优惠吧,毕竟她还那么年轻。前段时间想看她的新书,同时又想买一本菲斯克的专著,网上没货,我就跑去昆明书城逛想着一起买了,结果竟然也没货?!蒋方舟的书也没有......瞬间我对于纸媒,对于书店有了深深的同情。我很久没去书店了,当时去了南屏街那家貌似是昆明最大的书店,虽有四层且面积很大的书城却给人感觉一片乱象。书城下便是繁华的步行街,电影院、服装卖场、小吃摊......似乎哪里都比书店里要繁华。我这一趟啥书都没买到,想买的都没有,最后走的时候花了4块钱在楼下肯德基甜品站买了个甜筒......在这个什么都可以被消费的时代,纸质书到底还能走多远。扯远了,后来我还是在网上找了电子书如愿。这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刚开始吸引我是因为书名,这个书名让我感觉我和作者应该也算是没多少代沟的同龄人,而且相属的是一个大致的地域圈,也许能获得不少共鸣。事实是,书中第一部分“被绑架的一代”给人的感觉确实很90后,好多故事都让我有一种深深的代入感。书中讲述的那个不敢给自己留余地的优秀的领跑者,他所承受的优胜劣汰,比loser还要痛苦的压力,我都很能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都需要争抢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分得一杯羹的时代不属于我们,只要停下来就会被超越,因为即使你在一刻不停的跑,也总是会有比你厉害的人从你旁边呼啸而过,也总是会有起点就在你好几公里开外的人。你的时间太紧凑,因为你拥有的东西永远都太少。蒋方舟说她不曾历经沧桑,看起来确实是。书中写了好几个天才,选择去新兴的南方科技大学的聪明的低龄少年,最终皈依佛门的曾获全球奥数第一名的清华高材生,特立独行的富二代......平凡得久了,看到这些天才就有极度的不真实感。但很神奇的,我不再像以前一样,会酸溜溜的嫉妒那些天之骄子,会吐苦水“你们什么都有还烦恼什么”。反而开始觉得,人生在世,每个人的头顶都有一片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易。甚至越在顶端,就越会“高处不胜寒”。豆瓣上给蒋方舟最热的一条评论“9岁是天才,15岁是才女,25岁就是普通人了。”蒋方舟说“看到这个评价后说我心里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所有天才儿童都是对成人世界的一场献媚,我一直要摆脱的事情就是这个。”还是不要轻易看轻别人的痛苦,我们总认为自己身上经受的挫折比别人要严重要几倍,其实人生都是同样艰难,谁又比谁轻松。即使是看起来令人垂涎羡慕的人生赢家,谁又知道他们的不堪,毕竟只要走出家门,我们的外表总是光鲜的。真正让我觉得蒋方舟不应该被瞎BB的是书中“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这一部分。说得严肃点,这一部分写得很“公民”很“公知”。中国社会对女公知的要求没有男的高,女作者写点爱情小说就很可以了,像写《步步惊心》的桐华,她的作品还是狠狠地造福了广大中国女性的。而蒋方舟却因为她的出身,起点太高了,所有人有一种对天才的热切期盼,总希望她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作品。她被人诟病最多的是文章里喜欢引用,我开始还没觉得,后来发现是有点儿多,但同时我也感慨,她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但是阅读量却大得惊人。说横贯古今,纵横捭阖或许有些夸张,但至少我感觉蒋方舟她是系统的读过很多书的,她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哲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古代、民国、文革、80年代......花在读书上的时间不少,从中看得出,从天才少女走到现在,她可算是勤勉,绝对没怎么偷懒。如果要评价蒋方舟,我觉得你至少先把她读过的书都读一遍,把她所思考的问题都思考一遍,不然有何立场去审判。也许她还没达到我们想象的天才的高度,至少她正在做向上攀的努力。现在的人总是对自己放纵,对别人严苛,自己身上的弱点和不足悄悄隐去,扯扯衣角不着痕迹的盖住,欺骗别人又欺骗自己。而对别人,又像是长了针眼,长了舌头,可以扒拉扒拉说上一堆别人的不足之处。我自知惭愧,脑子里墨水太少,所以对于蒋方舟,对于每一个记录者,心怀学习的态度是我的初衷。这个初衷不能变,不然说不定哪天,我也会瞎叽歪说一大堆打脸的糊涂话。

自由意志的幻觉

读完这本书,两种情绪在我的脑中萦绕,第一种是似曾相识的感觉,第二种则为一种看小孩子过家家的感觉。似曾相识却也有些根基的,作为同龄人,我们高考之前所面对的大概就是高考,高考之后我们又不幸的被坑到的同样一所大学接受同样恶心的校园文化,细细算起来她还是我师妹。只是还在大学的时候,我过着和其他SB一样SB的生活。差距的地方在于她的家庭比较好,能够去很好的小学中学,去接受更好的非学校的教育,去选择我们这些穷孩子不可行的选项。但是远远地望去,却发现影响她成长的因素,竟然和影响我成长的因素几乎完全一致。不由得感叹其实我们这一茬人,同样是心灵被一些人操纵的一代。所不同的是,有着那么一点点自由意志的幻觉。首先谈谈从鲁迅身上继承而来的写文章救国。相信还有和我们一样的同龄人,受着课本里关于鲁迅的那一点故事的“教导”,然后满腔热情的要写文章来改变这个社会如何如何。有些人真的去写了并且写的还算出彩,比如蒋同学;有些人真的去写了,但是进行的并不顺利,比如我;大概还有些人并没有尝试,把它放到柜子里,然后供起来当做一个梦想吧。自己的情况是父母老师一直阻挠我进行写作,自己虽然一直在悄悄坚持,但是最后在发现大概没有这层天赋之后,不了了之。但是这一番尝试并非没有营养。虽然比人没有过高的文学天赋,但是折腾一番以后至少强过那些所谓的高考中考优秀范文。当语文老师夸赞范文具有所谓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在我看来只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之后,当语文老师无法读懂我文章里想说的之后,当我的一篇还凑合的作品先是被评卷老师给予好评,然后评卷组组长认为我“思想阴暗”而给予不及格之后,我终于大概看透了语文教育不过是一群愚蠢的语文老师耍人的本质了。再谈谈叛逆。前一阵子读了一本讲19世纪德国如何利用包括教育在内的多种手段去操纵人的心灵从而培育出了具有德国统一的民族情感的一代人,进而稳固了德国的统一局面(Abigail Green, Fatherlands: State-Building and Nationhood in Nineteenth-Century Germany, 2001)。看完这本书之后,一个问题便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又如何操纵了我们的心灵?共和国为我们准备的教育,大概也具有一种使我们同质化的强烈倾向,以至于我看到蒋同学的叛逆,感到深深的恐惧。我们虽然因为家境和地理上的原因,受到的各种教育和成长经历表面上完全不同,但是所困扰我们的问题确实一致的。看看蒋同学的叛逆,再看看自己的叛逆,发现竟然原来自己所引以为傲的叛逆精神,自由意志,都是在体制为我们设定好的脚本下进行的一场也许不那么精彩的表演。当叛逆的方向都被一个预先设定好的框架所导演,跳出戏来一看,不过是一场精心安排,看不出半点叛逆的影子,那么,它还是叛逆么?突然我生出一阵悲凉,即为我自己悲哀,也为蒋同学及其我们这一代像我们这样叛逆的人所感到悲哀。之所以有看小孩子过家家的感觉,大概总觉得她的写作,不过是她作为一个孩子的游戏,甚至一度觉得她只是把青春文学换了一个不那么弱智的版本进行演绎。但是又想想其实很多伟大的作家一开始的作品大概也都有点过家家的意思,所以大概也没什么吧。

不要向青春说告别,你还没绚烂地绽放

这不是少女成长的声音与印记,也不是青春的悸动所诉著的文字表达,这是一个过于早熟的女孩对过于早退的青春的告别宣言。文字本身是独特的,贯穿其中的思考、思索、甚至思想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重分量。能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重寻写作的意义并重新开始,还自责似的承认自己“不曾历经沧桑”!天才少年的成长的确与众不同,天才的生命力没有像仲永般戛然而止,而是不断地继续着并让人期待着延续。这本书是蒋方舟的成长记录,是心路历程,也是思考记录。她说:“成长,本来就不那么顺理成章,是一件需要主动性的事情。”投身带有自由化色彩偏“右”的南方报系,是其人生道路十字街头的一个选择。选择是一瞬的,但不知背后已溶入多少心的感受。蒋方舟也一定是主动思索过,这或许是仍未最后确定的暂时选择,但一旦选择,她就把它当职业(career),而不仅仅是工作(job)。几年的总编生涯,“公知”身份的期许与标签,她以自己80-90后的视角观察考量中国,把精力时间放在对时局的感同身受与拷问上,并剑拔弩张般地试图改变,她懂得用笔刺痛的分寸,不能像鲁迅那样把笔做为匕首或鱼肠剑,那样无异于一剑自封喉咙,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了,而对手更加笑傲,因此几年来虽飞得并不高,但沉重的翅膀一直在展翅;她记录反抗自认为一路上偏离与扭曲的脚印,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如同阿拉斯加犬在雪上留下的痕迹,任何一点偏离、倒退和陷落都清清楚楚”,并不断矫正;对于莫言的获奖,她道出了作家的无奈,并呼唤“与革命相比,更应该写那些永恒的人类苦难”。这一切,她都倾注了热情,并显示出年龄不符的老成持重,压抑与节制着同龄人桀骜不逊般的叛逆、放纵的愤怒、纸醉金迷的沉湎、有点“坏坏”的潇洒、不要脸的搏出位。但坚持也是煎熬,清醒后更多是无奈。于是在适当的时机她要改变自己,“放弃对中国的总结”,开始观察个体,知微见著。这是早慧的天才,南方报系的历练,或许让你偏重了一些冷眼看世界的坐标,使你青春的激情曲线还没有到达波峰,所以不要轻易就向青春说告别,也不要放弃,就象你的老师刘瑜所说:理想需要一点时间。改变是漫长的,不考虑对手的拆招解招,人性与社会的惰性与惯性也是有顽强的抵抗力,如同人的改变一样还需要时间的铺垫。观念的水位上升到蔓延,需要交付给时间。轻松些,年轻的你不需历经沧桑,那不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对那些使命和担当,有时你只要“妙手著文章”,就已是“铁肩担道义”了,你也会更绚烂地绽放。记得80年代,央视有一位非常好的英语主播蔚华,语音纯正,主持好,歌也唱得好,但后来投身摇滚(曾经的呼吸乐队主唱),反倒迷失了自己,空误了电视机前我们一厢情愿的怀想与等待。真希望蒋方舟的再次改变,她与我们都不会迷失在未来。

很想读一下!

真的很想读这本书,都有上亚马逊买的冲动了,最先知道你出了新书是在微博上看到的,书里面讲了很多东西,有你获人民文学奖的作品,也有你自己的一些告别天才儿童,当上新周刊副主编以及对成长感悟的一些思考,当时我在想,隔了许久未曾出书的蒋同学在今年十月出了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我承认最先是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住了,书里面应该有你的关于时间沉淀下来的感悟累积吧,以前读高中时知道了你的名字,知道你是天才儿童,但确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读过你的作品,只是在意林、读者之类的杂志上看到过一些关于介绍你和你的作品的一些文章,对你的作品的了解可能还不是很深吧,于是我想从这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中去找寻关于蒋方舟的文学灵感,走近她丰富的写文世界,一直很支持你哦,方舟同学!

从另一个视角去审视我们的生活

书中收录了蒋方舟的评论文章、随笔还有长文《审判童年》。读起来文章虽然部分片段感觉有种卖弄文字的艰涩难懂(或许是我文学水平不高吧),可是蒋方舟的视角的确很新颖。她敢于直面我们人性的弱点去指出生活中的种种矛盾。我们可能都习惯了虚伪、佯装真实地虚假着生活,不知不觉中负担了太多。

不用看完了

这是一部充满了作者肆意挥霍年轻的气息的作品,新人作者号称自己,不曾经历沧桑,但作者的笔触比同龄者要成熟很多。但是很尴尬的停在了一个年轻人和一个阅历者的中间,从里面我看不到更多的,对于生活的智慧看法。只看了一半可能无权做更多的评价,但可能要放弃了。

不知道怎么评

看了序,突然发现这个曾经被说成早熟的女生写下的文字也变的成熟和思考。就买了,看完之后我发现我最喜欢的就是序和后记。。。。作为一名同龄人,在阅读”被绑架的一代"这一章时,引起了一阵共鸣,这里面有着这一代人共同的回忆,也是全书我最为喜欢的一个章节。读完之后发现这个年少成名的女作家的青春同普通人无异,并没有太多波澜与故事,她与我们一样经历平淡的初中,平淡的高中,确实不曾经历沧桑。但年少成名带来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片质疑之声,作为同龄人,她比我们看到的更多,过早的成熟,这对于常人来说也是一种沧桑。难怪她在博客中写道:“这个月,发了新书,紧张得每天去豆瓣上查关于新书的评价,偶尔,看到这样一条评价:“这本书的简历里写着9岁出书,23岁成为《新周刊》副主编。你9岁出书,9岁是天才,15岁是才女,25岁就是普通人了。”说实话,看到这个评价,我心里松了一口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全书的中后部分,我几乎是以翻阅的形式一并带过。整本书大量旁征博引从古论今,让人看得厌烦。除了感叹作者的阅读量丰厚,再别无其它任何印象,除了掉书袋还是掉书袋。大量的例证和故事彰显着作者的记忆力之好,但是,但是你自己的故事呢?书籍是了解世界的途径之一,但不要被书所限制。生活其实都很平淡,平淡的生活也才真实,在这其中品味真实人生,让平淡的视野远一些,再远一些。

我们这一代哪有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书评&书摘

我们这一代哪有沧桑?——《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书评&书摘我对蒋方舟的印象,永远停留在她那双仿佛永远睡不醒的眼睛上面,肿肿的眼皮夹杂着她过早成熟的眼神,在众多杂音中野蛮生长开来。读这本书完全出于偶然,8月份狮子女组织去阳朔和桂林玩,同时她在读两本书,一本是水木丁的《所有年轻人都将在黎明前死去》,读到一半她就说水木丁还是适合写影评真的不适合写小说,她写的70末的故事,还不及你的故事精彩,于是她就带着蒋姑娘的这本书绕着广西走了一圈。在回来的第一天晚上,她看着最后几页在那一个人傻乐,缘由是书中摘录台湾作家张大春给瘫倒的父亲洗菊花的片段描写,那种现实化的描写让本来沉重的故事开始变得轻巧起来,特别有韧性。而后有一次是我在琢磨为什么中国的城市和城镇缺乏像国外城市那样显著的城市性格,狮子女的一句话突然点醒了我,她说蒋方舟在去台湾的时候说过,除中国大陆外,国外其他的很多城市基本上都是土地私有制,所以一直保持着一种自然生长的状态,一个城市的气息和性格就此蔓延开来,我们可以通过物化的存在去感知和体验,而中国大陆似乎一直在循环着拆了建建了拆的新城模式,相对来说就不好去捕捉或者建立具备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城市体验。就此,我突然就有了翻一翻这本书的冲动,今天从头至尾通篇读完,总体感觉拼接结构的痕迹太过严重,好像是三种不同的题材组合到一起的,第一部分是对80年代生人的成长历程捕捉,第二部分则是对她所尊重的城市及人的解读,第三部分充分将我们通常认为的近缘关系进行了完全揭底。未尽然的野心第一部分叫做被绑架的一代,在我看来,她似乎有意要为80年代生人的群体整理出一个标签出来,就像北岛李陀当时整理的《七十年代》一样,成为了一代人的纪念册,但是很遗憾,就连她自己也发现了,我们这个年代生的人所经历的技术革新和经济变局太过生猛,我们在这种速度下的任何一个用力的动作,都在时代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就像罗振宇说的一样,80后就是在夹缝中生存的一代,我们没有经历过50/60后在政治运动下生活的大起大落,也没像70后在中国极速变革大潮中摸爬滚打过,也不像90后目前这样可以依靠前代人物质补养,80后,大多只能靠自己,并且遇见了一个并不是对自己很有利的时代,资源被60后70后控制,还不能像90后那样获得前代物质支持,挺悲催的一代人。当然,罗胖子的话也不全尽然,但是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80后确实是浸泡在“集体美学”中却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一代,虽然蒋方舟设法用不同性格的80后来推介这一代人,他们以富二代、参政派、数学天才、异乡者不同角度的80后代表性格的出现,最终却发现,我们离当初在纽约混迹的姜文、陈凯歌、马友友、艾婶等那批有棱有角的年代标签人物差的还真的不是一点半点,因为缺乏了时代背景的烘焙和追求自由的欲求,80后虽然看起来各有相异,但相同的境遇和环境还是会让每个人陷入平庸的怪圈,哪怕你已经是韩寒,但和姜文比起来,却还是欠了那么点意思,至于那点意思是什么,或许就是蒋姑娘一直在强调的“沧桑”二字。所以,蒋姑娘在第一部分有为80后树立标签的野心,但结果却有些徒劳。在别处的沧桑第二部分叫做记录本身,即已经是反抗,里面有关于张爱玲、白先勇、木心的追索,我隐约能感觉到,蒋姑娘想借用此部分来说一句话,那就是姑娘我没有经历沧桑,但是我可以看见沧桑,感受沧桑,并且解读沧桑,不得不承认,她做的还是挺不错的,其中有些挖掘和描写确实让人动容。比如说张爱玲去见胡兰成的一次心酸的经历:“请女佣带我到解手的地方,原来就在楼梯底下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放着一只高脚马桶。我伸手钳起那黑腻腻的木盖,勉强使自己坐下去,正好面对着厨房,全然没有一点掩护。风飕飕的,此地就是过道,人来人往,我也不确定是不是应当对他们点头微笑。”张爱玲《异乡记》光看着这段描述,就能够切身感受到张爱玲当时凄苦的处境。又或者说,说到白先勇时,他讲他的父亲白崇禧在生命岁末时的心境:“英雄迟暮比美人迟暮还要残忍。美人老了,渐渐地,也就认命了。可英雄,既难耐寂寞和冷清,同时又沉湎于往日的辉煌当中,对于未来,野心仍然不死,何其悲凉。”还有白先勇在描述同性恋在少年时的痛苦和对同性恋心境的解读:“当青春期如狂风暴雨侵蚀你的身体和内心时,你和其他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一样,你渴望着另一个人的爱恋和抚慰,而你发觉你爱慕的对象,竟如你同一性别,你一时惊慌失措,恐怕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平复的。你无法告诉你的父母,也无法告诉你的兄弟,就就连你最亲近的朋友也许你都不肯让他知道。因为你从小就听过,从许多人的囗中,对这份爱情的轻蔑与嘲笑……”“异性恋要找的是一个异己,一个异体,一个other;同性恋呢,往往找寻的是自体、自己,在别人身上找到自己,这是同异性恋基本的不同。”最后,她还谈到了,木心对命运的豁达:“他“文革”被囚禁十八个月,在白纸黑色的钢琴键盘上无声弹奏莫扎特和肖邦,在理应写交代材料的白纸上写诗。处于“文革”,木心在文章里从未控诉或回忆,只留下一句淡淡的俳句“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以及一句感慨:“诚觉世事尽可原谅。””这三个人的经历,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如今所缺乏的思考与情怀,就像当年张朗朗在文革时面对死刑闹剧时的心境或是邓刚在大连冬海中扎下的每一个猛子,他们每一次碰撞所落下的星点,那重量都足以和我们一生所经历的重要转折所媲美。所以说,并非我们未曾历经沧桑,而是沧桑这个词距离我们实在是太过遥远,就像平乏无奇的日子里,有个人放了一个巨响的屁,一群人都会感动的热泪盈眶,这就是你我生活的时代,你还指望这个世界准备何种沧桑让你经历呢?沧桑存在,但距离我们已经相行渐远。人生需要揭穿最后一部分,凑数的嫌疑实在太过明显,蒋姑娘基本上就是把身边全部有过亲昵关系的人都用审判的视角给揭穿了一遍。比如说母亲哺乳这件事,她写道:“古代人迷信爱与生命是通过乳汁输送的。在汩汩输送的过程中,茫然无知无觉的是孩子,陶醉享受的是母亲。”多么直白的审视,但这种清醒似乎又不那么讨人喜欢。更有趣的是谈到她父亲,有一次,她想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裸体,于是搬着凳子跑到卫生间,光溜溜的仔细看着自己,就在这时,他父亲推开了卫生间的门,大喝了一声你在干什么,然后就关门走掉了,只留得她摔在原地不知所措,并不停的咒骂自己的愚蠢。于是她在心里父亲的印象也逐渐清晰了:“对于儿子,父亲是审判的伪上帝;对女儿,父亲是性恐怖和性紧张的来源。”多么直白的揭露啊,她尝试把那些漂浮在空中却不易显现的亲缘关系摆上桌面,专刺痛痒,其实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告诉人们亲缘关系的双面性,我们可以闭口不谈,但是不代表这些奇怪的感觉并不存在。我们再重新回到书名,《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沧桑这个词,太过扎眼,表面上看去似乎像是个进入心智成熟世界的验证码,输入的信息也必须是你复杂而多变的经历下,无数自赎和挣扎的过程,可是,我们这个时代,焦虑易存,沧桑难现,撑得起沧桑二字的,能有几个?既然它离我们相距甚远,我们似乎也并不需要去追逐这么沉重的命题,对我而言,如果只能在这个时代与沧桑隔岸对望,那么能够像蒋姑娘这样感受沧桑读懂沧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似乎也是幸运的。赵小跑/2014年9月19日凌晨书摘部分:1. 年轻人这个词是1941年才被发明出来,正式被放置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对立面上。而年轻人最基本的就是:不怕穷,对财产也没有恭敬心。他们发现(当然是不同程度的觉悟)如果要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得有系统地挑战社会体系和财富体系。2. 据说假如雄孔雀失掉了一百五十根羽毛中的五根,挑剔的雌孔雀立刻就能察觉并且远离。3. 世界因变老而日益壮大,未来缩小了。-埃利亚斯•卡内蒂4. 从小到大,我们只知道一件事:社会只分输家赢家,而没有弃权家。5. 一直以来,我最羡慕的都是这段路上的慢行者,静止的人-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换言之,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役,坐拥一整块无人的疆域。6. 从前英国诗人史蒂文森有句诗说:“财富我不要,希望、爱情,知己的朋友,我也不要,我所要的只是上面的青天同脚下的道路。”现在的人恐怕不会尾随,只会说:“那你不要的都给我吧。”7. 那还是在军训,当其他同学还沉浸在名校的荣耀里,心甘情愿地接受“服从”和“集体荣誉感”的洗脑时,他逃早操、躲唱军歌,拒绝一切集体美学的东西。8. 在程巍写的《中产阶级的孩子》里,他引用了伯克利1965大学生的抽样统计,发现大学生的家庭收入大体和其革命性呈正比例关系。如果把年收入2.5万元以上的家庭定为“上层”,0.5万元以下的家庭定为“下层”,把介于0.5万元到2.5万元之间的家庭定为“中层”,可以看出,最具革命性的是家庭年收入在2.5万元以上的上层,占示威学生总人数比例的16%而所谓“下层学生,在示威学生中仅占8%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新时代的愤怒早就不是陈胜吴广式的,也不是去索要什么,而是来自更深层的东西。9. 霍桑的《红字》里说:“倘若世世代代都在同一处不再肥沃的地上反复扎根,人性就会像马铃薯种在这片土地般无法繁茂茁壮。我的孩子们已经诞生在他处,即便我能力所及,掌控得了他们的命运,他们也将在不适之地扎根。”10. 创造一个环境,与一群人“在一个自由温暖的氛围中一起探索生命的真谛”。11. 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孽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这段话出自黑塞的《悉达多》,讲的是一个青年人孤独地寻找世界之真理、生命之真理、自我之真理的故事。12. 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全面的人,广泛接纳各种价值体系,并永远守护心中的理想和价值,以数理逻辑观察世界,又以艺术的思维生活,活得自如。13. 盗火者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设法窃走天火,被宙斯捆绑在高加索山脉的岩石上,为鸟兽啄食,却要长生不死,他的痛苦要持续三万年。14. 野蛮人并不是等来的,而是被制造的。15. 台北是很容易让人喜欢上的城市,刚到其他大城市的时候迎面而来的往往是设计和规划过的“城市印象”,而在台北,面对的则是一种复杂和旺盛的生命活力,规划是生活的延伸,该有树的时候便出现了树,在要有路时就有了路,所有的路都沿着房屋弯弯曲曲。人类生活是血液,城市建设则是血管,它是保护和包裹,而不是一拍脑门的设计和切割。16. 台北之所以这么破,是因为台湾人对房屋拥有所有权,政府不能因为城市建设的原因拆除或者征用;不像大陆,看起来很新,房子都是国家的,而不是自己的。17. 整个台北市都很少见到垃圾箱,可是街道上却很干净,除了落叶,没什么垃圾。要扔垃圾的话,得到捷运或者到7-11便利店,拜托店员扔。18. 台北应该是简•雅各布斯最爱的那种城市,它是自然生长的结果,这种生长是连贯、有感情且不可预测的,有自己的逻辑,规划在它面前显得如此苍白。19. 大陆人对台湾的爱之深,有多少是源于对自己的恨之切?20. 称赞台湾人素质高可做多重延伸,“右派”可以声称是民主制度使台湾人素质高,温和的民国爱好者们则说是由于中华文化。21. 正如钱永祥教授所说:“台湾人正在努力做到大陆人所投射的期望。”“换言之,大陆人乃是台湾人的‘有意义的他者’。”22. 下午,我去了“二二八”国家纪念公园。如今,这里已经成了著名的同性恋聚集地。我了解“二二八事件”,还是在《悲情城市》中。1947年,由台北一件私烟查缉血案而引爆冲突,市民请愿示威、罢工,后来遭遇戒严、镇压、屠杀,大量意见领袖和市民或伤亡,或失踪,或流亡。各方统计的死亡人数不等。“二二八事件”,一直是台湾政治“敏感词”。直到70年代民主化运动之后,才解禁和平反。23. 莫言是这个时代最有才华的演讲者之一,他的词句有让人信服和感动的奇异力量。去年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内容是:“孤独和饥饿是我创作的源泉。”哪怕他当时已白胖如弥勒,他讲的故事仍让人如痴如醉。24. 费孝通总结中国农民的传统精神是“知足常乐”。他写道:“种田的人明白土地能供给人的出产是有限度的。一块土地上,尽管你加多少肥料,用多少人工,到了一个程度,出产是不会继续增加的。”如果农民还打算贪得无厌,那就只有夺取别人的土地了,但是建筑不起安定的社会秩序。如人们还得和平地活下去,就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知足常乐不但成了个道德标准,也是个处世要诀。费孝通写道:“因为在人口拥挤的土地上谋生活,若不知足,立刻会侵犯别人的生存,引起反抗,受到打击,不但烦恼多事,甚而会连生命都保不住。25. 《受戒》之后,乡土文学重回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轴。阿城写出了《孩子王》《棋王》,路遥写出了《人生》,莫言写出了《丰乳肥臀》,陕西有了贾平凹,湖南有了何立伟,山西有了李锐,山东出现了张炜。26. 格雷厄姆•格林曾说,他不希望对社会上其他受害者负特殊责任。但是,他想作为一个作家,起码有两项义务:一是根据他自己的观察来反映真实情况,二是不接受政府的任何特殊优惠。27. 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在《愚人颂》当中假设了一个经典的境况:人生如戏,人人都在扮演着一定角色。有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演戏,把戏演完;另一种人,发现生活原来是一出戏,就努力离开舞台。第二种人错了,因为剧院以外,什么也没有,没有另一类生活在等着你。这场戏是唯一的演出。28. 俄国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员,刚刚来得及告别,已经在忘记你,只顾眼前并且忘了昨天想的事情。他们活着死去。他们创造不是为了取得对其他人有益的结果,而仅仅是为了奖赏。他们不知道创造性激情,他们不知道创造一切伟大事物的热情。气候消灭体质弱的人,政府消灭道德软弱的人。生存下来的是野兽的人以及无论行善还是作恶中的强者。29. 无论在《百年孤独》还是《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马尔克斯都在传递着一个想法:不要以为年纪老了,就不该谈恋爱,这是大错特错的,人就是因为不再恋爱,才会衰老。30. 1912年5月7日,辛亥革命后几个月,孙中山讲话中说:“二十世纪以前,欧洲诸国,发明一种生存竞争之新学说……此种学说在欧洲文明进化之初,固适于用。由今视之,殆是一种野蛮之学问…诚以强权虽合于天演之进化,而公理实难泯于天赋之良知。”31. 达尔文学说和马克思学说殊途同归,都是认为“竞争”(马克思所说的“斗争”)在社会变化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历史是前进的,新的推翻旧的,凡是新的,必然是进步的—共产党在马克思学说中找到了“造反有理”的理论基础,才能如此理直气壮地喊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口号。浦嘉珉认为,到了中国之后,达尔文“使暴力变革和暴力革命合法化”。就这样,达尔文在中国的传播,以一步步加剧异化的过程,构成了中国人现在的价值观:“谁赢就跟谁”“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力量取代了道德,成为了社会权威的标杆,达尔文花了极短的时间就改变了中国。32. 如果在历史的纵深中悬挂一张大大的地图,会发现城市不仅是国家的景观,它是文明的价值观。罗兰•巴特在《符号帝国》里写道:西方城市的中心,常常满的,一个显眼的地方,文明社会的价值观念在这里聚合和凝聚:精神性(教堂)、力量(官署)、金钱(银行)、商品(百货公司)、语言(古希腊式的大集市,咖啡厅和供人散步的场地)。他说:“去闹市区或是到市中心,就是去邂逅社会的‘真理’。”33. 哲学家索尔兹伯里把城市比作人的身体。他认为城市的宫殿和犬教堂是城市的头,市中心的市场是胃,城市的手脚则是民房。人们在大教堂中必须缓慢移动,因为头脑是用来思考的;在市场中必须快速移动,因为胃里的消化是迅速的。按照索尔兹伯里的想法往下延伸,城市的血管自然就是街道。动脉是宽阔的马路,每天早上把汹涌的人流送离城市中心,人流分开,越分越细,每个人安身于自己的归宿。静脉是窄窄的民巷,人们从贫民窟、别墅、阴暗的地下室和明亮的公寓出发、汇合,来到城市中心,启动这个巨大社会永动机的运转。18世纪欧洲的城市设计者接受了现代医学的观点—“如果大量流动,那么没有东西会坏死”一细致规划和划分街道。34. 再看中国,葛兆光在《宅兹中国》里写道,明代方志图中重点凸显的是代表政治权力的官府衙门、代表宗教权力的宗教寺庙、代表文化经济权力的学宫官仓。这亦是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意识形态—崇拜权力的威严,大“公”无“私”,目中无“人”。老百姓的私人空间在士大夫所绘制的地图里缩减渺小,丝毫不重要。35. 在东京,他看到的城市中心却是空的—围墙、河沟、屋顶、树木围绕着一个密不透风的环形领地。“这个环形领地自身的中心不过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已,它的存在,不是为了炫耀权力,而是为了以它那种中心的空洞型来支持那整个的城市运动,迫使车辆交通永远要绕道而行。”西方信仰人的力量,日本相信虚空中有神魔,这就造成了城市中心的不同。36. 少年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街区总是雀跃而兴奋的,远行腾飞的身体越来越轻,身后送行的人的影子越来越渺小。37. 几千年来,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最丢脸的事莫过于“不肖”,即不像自己的祖先。到了晚清末年,天朝的衰落和西方的崛起,让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羞耻和自我怀疑。他们怀疑自己那迂缓庄严的祖宗是错的,是低劣的,是自己受辱的原因。达尔文“进化论”理论的引入,更加速了恐慌―不毁灭旧的,就会被淘汰而灭亡。38. 张学良口述的历史里,黄蕙兰是个极不可爱的女人,张学良说她无所事事,婚后偷人,打牌偷牌,谎报自己的年纪,脾气坏。有次为顾维钧的外遇吃醋,就在他打麻将的时候,拿着茶水从他头上哗啦啦地浇下去,结果浇完了,顾维钧还是淡定不动地打牌。39. “请女佣带我到解手的地方,原来就在楼梯底下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放着一只高脚马桶。我伸手钳起那黑腻腻的木盖,勉强使自己坐下去,正好面对着厨房,全然没有一点掩护。风飕飕的,此地就是过道,人来人往,我也不确定是不是应当对他们点头微笑。”张爱玲《异乡记》我的心得:张爱玲去见胡兰成时不那么体面的经历,让人心酸。40. 评论家柯灵曾经写过著名的《遥寄张爱玲》来怀念你,满怀深情怀念你的才华。在《小团圆》里,你却毫不留情地写了当初是怎样被他在公车上调戏的:“真挤。这家西点店出名的,蛋糕上奶油特别多,照这样要挤成浆糊了。荀桦(原型为柯灵)乘着拥挤,忽然用膝盖夹紧了她两只腿…:就在这一刹那间,她震了一震,从他膝盖上尝到坐老虎凳的滋味。她担忧到了站他会一同下车,摆脱不了他。她自己也不大认识路,不要被他发现了那住址。幸而他只笑着点点头,没跟着下车。刚才没什么,甚至于不过是再点醒她一下:汉奸妻,人人可戏。”我的心得:恶心的柯灵41. 你流产(抑或是堕胎)过,《小团圆》里写自己直视着抽水马桶里的男胎儿,肌肉上一层淡淡血水,大大的双眼突出。这一幕简直恐怖到了极点,如同排泄物一样的胎儿被冲入排水道。性、虐杀、暴力拥挤在一段让人心碎的记忆中,你却有耐心细细地回忆和描摹这画面。我的心得:张爱玲的特殊之处。42. “我这些年只对看得起我的人负疚,觉得对不起人,这种痛苦在我是友谊的代价,也还是觉得值得。”我的心得:张爱玲的感慨43. 英雄迟暮比美人迟暮还要残忍。美人老了,渐渐地,也就认命了。可英雄,既难耐寂寞和冷清,同时又沉湎于往日的辉煌当中,对于未来,野心仍然不死,何其悲凉。我的心得:白先勇写父亲白崇禧44. 白先勇对父亲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他十四岁到二十五岁之间和父亲十一年的相处。十四岁那年,他第一次到台湾。他说:“台湾好丑,什么都破破的,旧旧的,又热,但是却那么有生命力,所有的草都长得那么高。”45. 白先勇曾经这样形容同性恋在少年时候的痛苦:“当青春期如狂风暴雨侵蚀你的身体和内心时,你和其他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一样,你渴望着另一个人的爱恋和抚慰,而你发觉你爱慕的对象,竟如你同一性别,你一时惊慌失措,恐怕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平复的。你无法告诉你的父母,也无法告诉你的兄弟,就就连你最亲近的朋友也许你都不肯让他知道。因为你从小就听过,从许多人的囗中,对这份爱情的轻蔑与嘲笑……”我的心得:白先勇写少年时的同性恋心境46. “异性恋要找的是一个异己,一个异体,一个other;同性恋呢,往往找寻的是自体、自己,在别人身上找到自己,这是同异性恋基本的不同。”47. 白先勇在《树犹如此》中写道:“我与王国祥数十载,彼此守望相助,患难与共,人生道上的风风雨雨,由于两人同心协力,总能抵御过去,可是最后与病魔死神一搏,我们全力以赴,却一败涂地。”48. “也许天长地久可以做如是解:你一生中只有那么一刻,你全心投入去爱过一个人,那一刻就是永恒。你一生中如果有那么一段路,有一个人与你互相扶持,共御风雨,那么,那一段也就胜过终生了。”白先勇说。49.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这是《牡丹亭》中有名的句子。50. 80年代末,一群大陆和台湾的艺术家、作家来到纽约,便把他乡做故乡,聚在一起。画家张郎郎对于这批人有个描述,很精到,他说:“没有现代嬉皮那么疯狂,属于古典雅皮,文化张扬,作风浪漫,生活清苦。”51. 版画家章学林60年代从浙江美院毕业,1980年来到美国,认识一个叫做木心的漂亮老头。木心写作,写得好,章学林很很佩服。后来,章学林却对木心有了不满:“木心老师你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群众观点。”木心立即回应:“群众没有观点。”章学林很气愤,他是受延安文艺影响的一代,接受文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70年代还做过《华主席和我们心连心》的版画,听到这样的观念当然愤怒。二十年后,在木心的遗作《文学回忆录》的首发式上,章学林承认,木心说的是对的。52. 乔伊斯说:“流亡,就是我的美学。”木心说自己不如乔伊斯阔气,只敢说:“美学,是我的流亡。”53. 他“文革”被囚禁十八个月,在白纸黑色的钢琴键盘上无声弹奏莫扎特和肖邦,在理应写交代材料的白纸上写诗。处于“文革”,木心在文章里从未控诉或回忆,只留下一句淡淡的俳句“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以及一句感慨:“诚觉世事尽可原谅。”54. 如今,木心的文字变得越来越为人所知、为人所爱,有人会为此觉得很愤愤不平,如同自己小心珍藏的音乐忽然成了发廊里也放的流行歌曲。我倒觉得这种愤愤没有必要。宣传木心,他会有种种被理解的可能性;不做这些,连可能性都没有。读者在书店流连挑选,作家却无法挑选他的读者,这是作家的宿命。55. 一个叫做让―保尔•杜波瓦的法国作家写过一本好小说,叫做《一个法国人的一生》开篇就写到“我”的哥哥是家中的宠儿。我的祖母尤其偏心我的哥哥,因为他有着父亲的相貌和父亲严谨成熟的征兆。至于我,不过是在一个根部生出来的分叉,一滴精液的后遗症,一次神意瞬间的疏忽,一个胚胎的错误。”56. 世界上唯一比有一个才华横溢的兄弟更可怕的事,就是在有一个才华横溢的兄弟的同时,你自己也是才华横溢的。57. 祖母们有空闲坐在苍惶惶的阳光底下,皱着全部的皱纹一点点修补,扭曲,重塑。她们的叙述常常是自相矛盾的,越是不可信,祖母们越是固执地重复,完全不容一点质疑。祖母们胸中的世界,无论是结构还是色彩都完全违背构图完整,全面失真反而自成逻辑和体系,那个世界反而是最完整的。58. 马尔克斯小时候是个多话的孩子,当他开始没完没了地提问题的时候,外婆终于火了:“鸡巴孩子!”她的喊声响彻整个老宅。59. 长大之后,人比自己想象的要寂寞得多。朋友不多,知己更少。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无人陪伴,只有自己形影相吊,深夜拥被。身处一个纤尘不染的世界,烁亮的四壁全部反光出自己的脸来。这时,才后悔如果当时保留祖母那个烟雾缭绕的世界就好了。60. 一个清明的世界并不是不好,只是太过无聊。61. 其实,所有的抱怨,翻来倒去都只是一个道理—女人一旦做了母亲,就要解除上天赋予的种种装备和武器,放弃性别优势。大自然里也有例子:母蚁在受孕之后就失去了双翅,因为孕育期双翅毫无用处,弄不好还会危害其生育。62. 古代人迷信爱与生命是通过乳汁输送的。在汩汩输送的过程中,茫然无知无觉的是孩子,陶醉享受的是母亲。63. 有个叫做理查德康尼夫的美国作家曾经统计过—女性必须为怀孕投资的热量是80000卡,大约等于她从纽约跑到芝加哥(2500千米)所需的热量,为哺育婴儿一整年必须再投下18.2万卡—差不多够接着一路跑到旧金山了。至于男性为奉献那一粒精子所耗费的力气是0.00000007卡,还不够他在床上翻一下身放个响屁需要的热量呢。64. 对于儿子,父亲是审判的伪上帝;对女儿,父亲是性恐怖和性紧张的来源。65. 事实上,古代奶娘的乳汁的确千挑万选。在《育婴家秘》里,公布了对乳母的要求和标准:“选乳母,一定要选肌肉丰肥、性格和平的,因为她们的乳汁浓厚、甘美,莹白、温和,对孩子有好处。如果病寒的,她们的乳汁也寒。病热的,她们的乳汁也热。病疮的,她们的乳汁有毒诶。爱吃东西的,她们的乳汁味道不纯。有点小淫荡的,她们的气味不清净。”66. 那天傍晚,我妈骑自行车接我回家。我站在自行车后座上搂着我妈的脖子,附在她耳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以后要谁帮我撒种子了。”“撒种子”的典故源于我早期失败的性教育。我三四岁的时候,好奇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大人告诉我,是男人从商店买了种子,然后用撮箕往妈妈的肚皮里撒。侥幸落入肚脐眼的那些,就发育成了孩子。我妈问:“你想让谁帮你撒种子啊?”我脑海中有一幅画面渐渐清晰,我的班长穿着蓑衣和雨鞋,戴着宽檐草帽,打扮得像农民在播种时节准备下田,捧着一撮箕的种子,对我笑得鬼头鬼脑。

记录本身,已是反抗

挺真诚的一本书!文笔也够老道。张爱玲、木心、白先勇、沈从文、萧红、马原。。。在她的笔下很生动,老朋友似的感觉。写到家人、亲情,特别是母亲那章关于她小时候对母亲那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占有欲时,一个八零后的形象才跃然于纸上。“有一位北大的老教授评论我们这一代,说这一代的年轻人很冷,而且是一种不舒服的冷——缺乏热情,缺乏善意,对待周围的事物,尤其是对待人(可以说是包括自己的亲人在内的一切人),有一种刻骨铭心的冷漠”。他本来想把这一代称为“冷漠的一代”,后来觉得过分了一点,就把它改成“调侃的一代”——“最大的特征,就是自以为把什么都看透了,不相信世上还有真诚的东西,所以对什么都调侃,已经没有敬畏之心了。关于博尔赫斯和加缪的评述导出了“记录本身即是反抗”的主旨,作为新周刊副主编的新锐作家,任期伊始就饱受争议。无可厚非的是她文字里的真诚,足以让许多自我标榜的前辈作家脸红了。这个女孩应该在新闻领域应该会有所建树。

另一种沧桑

蒋方舟之前出版过的书,我都没看过,只知道她是个天才少女,7岁开始写作,16年的写作历程里,出版了很多书,拿过很多奖,很有名气,仅此而已。《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是她的第十部作品,身为同龄人的我,看过这本书之后,当然感触是非常深的。就像这本书封面上一句简短的文字“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这句话听起来非常高深莫测,其实蒋方舟在书里对它做了很好的诠释。写这本书的目的,她交代的非常清楚,就是要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观察社会,去体验生活。在序言《故人无少年》里,她写道:“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这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记录和观察普通人的生活,这是笨功夫么?我看不是,真正的文学、艺术都是关照个体的,优秀的电影、小说都是通过对个体的刻画来表达时代主题,而那些宏观的、庞大的架构,没有了个体的支撑,都是苍白的、空洞的、无力的。对于个体的关照,这种意识的觉醒,正是蒋方舟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在《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篇文章里,蒋方舟收放自如的把我们这一代的成长经历从儿时到求学做了蒙太奇式的镜头回放,这些描写,画面感太强,你一读这些文字,就立马能唤起曾经的记忆,对有些细节的描述,比如高三的时候大家埋头苦读,甚至挑灯夜战,课堂上有人吃东西的时候包装袋吱吱啦啦的响动声让每个饥肠辘辘的同学都直流口水。这些东西也算得上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了吧。围绕九零后的讨论自我们成年开始就一直绵延不断,我们出生在一个没有饥馑、没有灾难的年代,没有共同的关于苦难的记忆,也没有前辈们的“沧桑”,所以跟前辈们相较之下,会显得精神贫瘠、不够担当。这些时代给我们贴上的标签,正在被我们慢慢的掀起来,然后揭掉。揭掉之后,才能更好的成长。这本书是一本杂文集,有她的日记,有她为杂志写的专栏,有她的书评,也有她对家庭和生命成长的感悟。结构上,三章分别讲述了对同龄人生活、对文学和思想以及对童年的反思和感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部分“审判童年”,她通过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关于亲密关系的理论重新解读了手足、祖父母、父母与自身的亲情关系,颠覆了我们对于亲情关系充满理想色彩的想象。事实上,手足之间,会有“一卵容不得二胎”“为了生存,只能成为他的反面”这样的局面存在,祖父母也会利用亲情的名义“慈祥有爱的谋杀亲孙”,亲子关系除了我们最为基本的道德想象,也会因为原始的兽性冲动而变得失去本真。这些观点,都是心理学和社会学对亲密关系最为经典的阐释,蒋方舟通过引用佛洛依德、荣格等人的观点和论述,让她自己的阐释也非常翔实有力。可能是同属于“广西师大理想国系列”的原因,我总是容易把这本书跟柴静的《看见》作比较。事实上,这两本书的气质是很相像的,《看见》是作为记者的柴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10年来中国的社会变迁,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年轻女作家的视角来解读人生解读成长,都是文艺女青年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只不过,可能是原因和经历的关系,柴静的文字功底和情感表达要比蒋方舟老练一些,冷静一些,也更深邃一些。这些都是时间的问题。不过,作为蒋方舟的同龄人,对她的文字已经早已是望其项背了。虽然她之前的作品我没读过,但是我相信,这本书是她一个新的起点和开端。从这本书里,还能看到蒋方舟的努力。大量的引用,涉及各个领域,说明她在阅读上下了不少的功夫,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文风。但是,这种先讲故事引入,然后谈自己的想法,接着再引入,再谈想法,这样的模式可能会让人读起来有种心灵鸡汤的感觉,而且,引用的多了,自然自己的东西就少了。引用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如果一本书读完让人有点看了读书笔记的感觉,就有点欠缺了。当然这是后话,也算是一点中肯的建议吧。毕竟蒋方舟代表了我们这代人,也代表了我们经历的“沧桑”。

看不好的作品可以反省自己

今天阅读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阅读的时候,总觉得我和她的写作有些相似——写一个人仿佛是抓住几个仿佛贴在身上的特征。这个人是个富二代,那个人心怀天下。但是总觉得哪儿不对。心里想着福楼拜和契科夫的作品,做着对比,终于发现了为什么我会觉得我们在写杂文方面很像了。她所写的内容,都不太具有情感;她所描述的人物,都仿佛是来自于别人口中的转述以及她与那个人数面之谈。也许我们在写作态度和方法上面事实上是不同的,但是我反思了一下自己。我总以为,既然生命是如此的短暂,我就应该努力地活好每一天。仔细想想,我的完美生活的图景,大概跟很多中产阶级文艺青年的图景一样:在下雪的一天,坐在一个宽敞的书房的沙发上,让自己的身体陷入沙发,读着自己最喜欢的书。这一幕不知道是出自于电影还是广告,也许是来自于孙燕姿的《完美的一天》。她在歌儿里唱着:“ 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多的落地窗户。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多很多的 房间,一个房间有最快的网络,一个房间有很多的吉他,一个房间有我漂亮的衣服,一个房间住着 朋友和他的爱人,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我也不知道该放些什么, 我们晚上不睡觉,白天在床上思考,小狗在屋里奔跑,度过完美的一天。”于是,我开始试图努力地过好每一天。我想让我的生活变得就像是杂志上的成功人物一样精彩。我希望我自己每天能有固定的写作时间;我希望我可以阅读很多的书;我希望我可以保持一个精简但是精致的衣橱;我希望我每年都能出去旅行或是度假;我希望我有一套大房子;我希望我能有个对于我来说完美的男朋友…… 我们的欲望,都是被精致地塑造出来的,如同我们的文明一样。人们甚至发明了热爱财宝的巨龙这种生物来宣布“并不是只有人类才贪婪”。贪婪的我,最开始只是想充分地活好每一天。可是即使初衷看似是好的,我也走上了歧路。我试图很快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也不是真正的去观察体会。看起来,蒋方舟也犯了跟我一样的错误。不管她的动机和初衷是什么,结果看起来,不过是一些粗略的而流于表面的描写。在她的文章中,我看不到她对于这个人的“共情”(empathy),只看到了她试图像一个有智慧的神一样,在命运簿上用判官笔给这个人的人生性格命运都写一个评判。可是我甚至看不到她从“人际关系”这一个层面跳出来,跳到社会学、历史潮流(socio-historical)的层面上来看。即使我并没有深刻地体会到,可是有的时候我觉得,现在的社会跟以前的社会一样风云变幻,人与人之间也还是一样的相互倾轧。可是由于一方面绝大多数人生活还相对平淡,另一方面很多影视剧让我们对于普通的“黑暗”已经习以为常,才让我们有了社会很平稳的错觉。想想《纸牌屋》中木下先生把女记者推下铁轨;《蝙蝠侠》中的正义的暴力等等。蒋方舟还仍旧活在世俗的世界中——她的生活观,价值观都是由这个世俗社会,也就是她身边的人所决定的。但是,可喜的是,她自己也隐约得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总之,她的文章给我的感觉,就是永远流于表面,没有太多的深度(做做research其实很有帮助提高深度)。希望我能够走出这个流于表面、太过急切的困境——通过不断努力观察和做research以及写作。

更她一样,我也不曾历经沧桑

这个小女孩是天才吗,还是思想过早的成熟,或者是生活偏爱的赐给了她更多,她关注政治也关注人生,原来文学一直与政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常常想一个小女孩经历的怎样的人情世故有了这样的文笔,看见她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从容而又自然,那种感觉让人在心里很喜欢,也许这样的女子是少有的,可能是因为自己太平凡,于是在她自己眼里正常的行为在我这里却是遥不可及。一个书不能看透一个人,那只是某事场景下某个时间段的一个特定表现,而以后所改变的总会让人捉摸不透。

作为一名70后——读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

  四十不惑,不惑什么?怎么不惑?  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所以,孔子要克己复礼。几千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及道家/佛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我们觉得很多都挺有道理。这么来说,我们变化不大。以人类的诞生来说,也不过是宇宙爆炸后的一瞬间,太短。  上学时,听一个语文老师讲,现在的人啊,简直是令人发指。写个小说吧,叫《丰乳肥臀》,伤风败俗。自此以后,我看见莫言就绕着走。还有一次问一主持人是否读过韩寒,她笑笑说,为什么要读韩寒呢?我有更重要的书要读。  多年过去后,莫言和韩寒我都读了一些,觉得挺好啊。才觉得这个语文老师和主持人是不负责任的。你们没读过,凭什么否定别人呢?这为语文老师要是知道莫言获诺奖,又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变化太快,过山车一样!那一套,早就过气了,又有了新的一套。最明显的是,网络。  骑马舞疯狂了多久?土豪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人艰不拆,普大喜奔,高大上……太多,太多。  蒋方舟,1989年出生。年轻的令我害怕。7岁写作,2012年清华大学毕业,现为《新周刊》副主编。出版10部作品。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封面有这么一句话。这让我想起余杰,许知远等来。多年前,读过余杰的《香草山》,后来,在旧书店买过余杰的《火与冰 》《铁屋中的呐喊》《尴尬时代》《铁磨铁》等;觉得那些文章激情澎湃,青春热血,但实在也过于片面和粗糙。比较来说,蒋方舟虽然也反抗,但是,温和多了,也聪明多了。  《天才的出走》写最后出家的柳智宇,附记引用了黑塞的《悉达多》中的一段话:世界并非是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孽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以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写得多好!  所以,我想:  其实,反抗,是另外一种爱的方式,只是不要你死我活,不要非此即彼;  其实,背叛,是另外一种融合的方式,只是不要镣铐与枷锁,不要把一时当永世!  书中还有《中产阶级的孩子》小文和《那些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小金和小叶……这些篇章,都是令我佩服的。  “凌晨3点,很多寝室还透出光来,他们还在学习,学习……”  “我残存的全部的内心世界,就是放在课桌左上角不锈钢杯子上贴的励志话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小城的街道一路尖利地喊,XXX,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  这些场景,70后,可似曾相识?  我的感觉是,别说三岁一代沟,即便是10岁,20岁,100岁,1000岁,也不应该有什么沟。70后,80后,90后,有那么大的差别吗?  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多一些责任感不是更好吗?  梁漱溟有本书,叫《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倒觉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虽然,苦难必将伴随。

思想不够凝聚

1吊书袋一枚2写的东西杂七杂八,让人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主题3她其实需要一个男人4语言还需要凝练。5精彩的几句。就像云雾缭绕的大山,不知道来龙去脉封建社会的沉珂,热血革命的废墟6我ri ,写到这还嫌短啊,再短就懒得评论了你就得像个乞丐样,给多少都得接着。哪有叫花子嫌钱少的

我承认我也不曾经历沧桑

太过相似的出生年代,导致了太过相似的经历,所以对她的叙述感同身受,产生了很多共鸣。我开始想要关注这个女孩儿,不可否认的是有才气的。有堆砌辞藻的嫌疑,用了一贯的风格,但是人家标题就已经承认了,人家不曾尽力沧桑,所以无可厚非。但与单纯的堆砌不同,透过单纯的词汇,我们明白她的背后含义,了解她的思想逻辑。在这个年代里,有独立的思考意识,得到不随波逐流的结论,已实属不易,理当给个大大的赞。

被绑架的一代

蒋说:倾其一生,可能连身边的某一个人的都无法去动摇。能做的,恐怕就在行过的地方都留下记录,如同阿拉斯加犬在雪上留下的痕迹,任何一点偏离、倒退和陷落都清清楚楚。有一天,看到这条留下痕迹的轨道,会提醒自己:不能偏离这么多。于是迅速摆回到正确的轨道。成长,本来就不那么顺理成章,是一件需要主动性的事情。

文艺女青年自己的故事 不是这一代的故事

蒋方舟的真实,我也来评论这本书,没有看完,有的部分说的深了,比较枯燥。和你同龄,比你大了十天左右,我觉得这本书还是有些仓促,应该在纪录以前的故事加入新的想法,因为时代在变化,每个人的想法也在发生变化。我觉得你还是在书中有文艺女青年的影子。这类书我觉得跳出自己定位来写会好一些,书中提到的高中生活没能引起共鸣,可能是清华北大与其他大学努力程度不同,也许是你的周围人是这样的氛围,我觉得大部分学生没有学的这么苦的。你很忙的话 不该这么着急的把书出出来,对不?文中也有让我叹气的地方,看的久了,不大记得了,爱记人毛病。还是喜欢你在知乎上的感觉,文青,真实,亲切,报到上面说你会读的,所以就来写了。知乎上你说的一句话我感触很深世界因你而不同。但愿我们这一代越来越好。

我的

金瓶梅宏观经济某天里咯物体顾客满意最!((!!!*托辛辛苦苦驱魔嬷嬷来看你图腾咯与其说你说话在家在哪个国家发改委托方我国际社会各界定,吉拉迪诺噢

送你一刀

求作者原谅我的恶毒旧态复萌,信口雌黄,姑妄看之。如果有人第二遍看这篇东西的话,真要原谅我改来改去。从三星到四星到三星,我不是故意的,当我打四星的时候还没看完啊!真真地是上了第一篇文章的当了。看着看着,总觉得有股熟悉的味道,想了好久才记起来,这不是梁遇春么!我说这动词,那助词用的,怎么看也不像今个的中国人。大概蒋方舟在民国书堆里面浸淫久了,又或是模仿起姓林的才女来,当然再多的人,我也记不得,也不知道。每个人对于自己熟知的领域总是苛刻的,而对领域之外的东西,未免时时感到惊奇。愈往后看,我越是觉得乏味,等到看到祖父祖母终于失去了兴趣。倒不是像中年妇女或卫道士那样不喜其中的观点,观点之于我,再同意不过了,老了是一种病,难治。但其笔调难称一句好,倒不是恶毒了,而是不够恶毒。恶毒要像鲁迅那样,一刀刺进腹部,疼的你死去活来,见血封喉都是一败笔。但蒋方舟不够毒,所以大大的“审判”变成了童年对成年人的报复,不禁多了几分做作,而又在不经意间透了奇怪的柔情。但没有复杂到让人回肠往复,又刺人不死,白白浪费了手中的鱼肠剑。文学大概是和电影一样不公平的东西,就算你写得比同年代的好也没用,长长的历史里有一大把老不死的挡在读者的评价面前。不知道为什么想起南海十三郎,“学我者生,像我者死”,阿基里斯算是彻底实践了这一判断,永远跟在乌龟背后,要不是北野武于心不忍,大概早饿死街头了。不过读者总是偷懒的,打算爬历史阶梯,博闻强识的到底是少数。想到梁遇春真是件伤感的事情,原以为不会再回头看他的书了,毕业前送了之江山上的咖啡馆,不料莫名其妙地又被勾起了欲望。读书沙龙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一些story,所以不会轻易的下判断,也少了许多恶毒。但是,尽管蒋方舟也不喜欢心灵鸡汤,可她已经被生活淹没了。刘瑜也是。如果发声,不可能如刀如刃,钝感需要持续的磨砺才能去掉,但这不可能了。总之,她们离世界的残忍太远,And get something they want ,已经不可能回到原来的世界了。被生活吞没是一件多可怕而又温馨的事,就好比上帝送人一个诅咒加祝福。她们有一个壳,能抵御中国的残忍,无论是名声还是工作都是壳的一部分,无论如何地暴露自己的脆弱也是无用的,因为只要有壳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堕落为虚伪。好比一个富人说我很累很累,需要很努力很努力。当然谁都不是谁的谁,没有肩负也就没有责任,外人一厢情愿的期望也是无用的。这就是作家和政治家的区别,后者要为自己的一切负责。杂文的参照系是鲁迅。但时运不再,现时哪有真正的杂文?真正的杂文也没有人会看,谁还愿意忍受被刺破,买的起的读者都是上帝。而另一种消解已经称不上杂文了,像吴澧这样的,解构权威的同时也失去了激动人心的力量,没有痛怎么会动?想象与窥私欲造就了芙蓉姐姐和凤姐,同一种东西造就了韩寒、蒋方舟等等,但是韩寒可以不断地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一些东西,可以不理会很多东西。有他这样毅力和心境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是被毁了。还有一条路就是郭敬明,彻彻底底,骂他的都不是目标受众,无所谓。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人们需要的是崇拜而不是偶像。过正常人的生活多简单啊,只要退出、退出、退出。不用过多久,新的神坛就建好了,新的偶像就诞生了。 “出色王国的黯然失色远比二流共和国崩溃的时候令人悲伤。” 更不用说作者首先失去了成为国王的野心。 不过King是臣民见不到的,我(们)能见到的不就是普通人么?原来下面的文字(我)恶俗又庸俗,删掉。完整版请移步:http://www.douban.com/note/322321408/

测试

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沧桑 客观 性

沧桑 客观 性——若胜利,何必记录?昨日读罢蒋方舟的新书《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感触颇深。书册买于四日前深圳书城,时值与家人吵架,看到附页上的那首小诗:他们是被现实裹挟的一代,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早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与伪饰,更工作地被抛入一个满是竞争与争斗的世界。再加上封面上那峥嵘的反抗两字,让我顿时对这位89年出生的清华女斗士充满了敬仰。但是读完整本书册,我承认作者没有在书名上说谎,她确实没有经历过沧桑。我不知道这位从湖北的小城市里走出来的状元郎经历了什么,但我完全可以想象她年少的时代肯定非常不幸福——字里行间酸腐的气息、对老人的厌倦、对婴儿的反感、对为人父母的抵触、对大社会环境的不满以及对张爱玲式尖酸刻薄笔法的肯定,让人难以相信这样纤细敏感而厌世的她居然在高三时代的巨大压力下没有被碾碎。此书为杂文集,全书分为三个大部分:被绑架的一代;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审批童年。分别讲述了她对她所经历的时代中对于学生运动&社会事件的看法、她对文学没落的感叹以及她对童年被社会条框和家庭环境挤压的追溯与思考。其中,我非常赞同她在《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中的那篇名为《达尔文改变中国》里关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论断:“要是评选其思想对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人,恐怕不是马克思,而是达尔文。从老人到小孩,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承认进化论的生存法则。都能朗朗说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句子”因为挨了打,而且不止一次两次的打,我们原本其乐融融的出世入世皆中庸的儒家体系碰的一声就那样垮塌了,而填补这种思想空白的正是以赛宾斯基理论为指导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个社会就是狼吃羊、优秀民族侵略弱势民族的社会,你如果不强大,就会被别人吃掉,而一旦你强大,就一定会去侵吞别的弱者——社会就是在这样简单而粗暴的丛林法则中运转。为什么《狼图腾》会畅销并引起巨大反响?“成功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思想的总结”——政治课本 人教版好了,夸完了就该开始总结自己的不解了:为什么蒋方舟同学一定要用一种很湿冷的语调在很多可有可无的地方表达自己对性的不屑与了解?难道用一种冷冷的语气将性爱一类相关的东西抒发出来就是客观的体现吗?难道能写下很多带颜色的幽默文字就能饱经沧桑吗?在书中,作者不仅描绘了她如何思索害怕从未存在的“父亲对自己的性暴力冲动”,而且花费了很多笔墨用来论述“母亲、子宫、乳汁、性的关系”(《审判童年》获2009年“人民文学奖”),并且写了很多知名人士的浪荡往事,诸如张竞生的“美的调查”、张爱玲的几起几落、黄惠兰的年轻气盛•••等等。在我看来,作者实际上希望通过表现自己对此道的了解来展现一种沧桑的味道——我知道很多,也经历很多。在阅读中国近代文学的时候,我总有一种遗憾:为什么目前的名人大家总喜欢在作品里写许多阴暗而略微变态的东西呢?苏童笔下“飘着铜臭气河边的一起少年强奸案”;贾平凹在《古炉》的开头便诉述了男主角贫穷到买不起纸用手擦屁股扣的一地鲜血;《白鹿原》首映时被很多人追捧居然是因为其中的情色镜头•••••••零零总总各种各样的绑架读者负能量的文字,给文科已死的当下社会,造成的影响对于我这个小小的生命个体来说,只是更进一步的思维混乱。从历史的角度看,白话文写作,即非文言文的现代文学创作,只是一个从新文化运动起才诞生的年轻小生命。而且即使是如此鲜活的生命,还要被拦腰斩断一次——大跃进时代有红又专的政治挂帅&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使得“中国现代文学”这个年轻的生命体和其他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文学体系比,显得那样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在我上中学的一段时间里,我特别热衷于向别人讲述那些真实存在而鲜为人知的涉及伦理色情的闲文轶事——诸如萝莉控孙中山如何推倒幼女宋庆龄;华盛顿用她老婆的前任丈夫遗产武装美利坚合众国军队;唐玄宗如何与自己的儿媳杨玉环扒灰——现在想想,我当时的主要动机,就是通过讲述这些别人很难知道即使知道也羞于启齿的故事来体现我的知识渊博与成熟世故,同时夹杂着对自己天天上网看这些奇奇怪怪的知识的辩解。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件事,其实就是一种彻彻底底的中二病。事实上,中国现代文学目前所演绎的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年龄状态中。因为希望自己成熟,便刻意用力描写食色性也的文字,以为这样便可以让自己显得懂得很多。殊不知,故作成长的做作最令人生厌。anyway,这本书还是教会了我一样东西:读毕一本书,无论你的感想是什么样的,都应当写出来,直抒胸臆,才是一个写着的人的基本心态。云中君2014.1.22于家中

我也承认你真的不曾历经沧桑

以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对《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本书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去阅读,可是读了之后也觉得是差强人意啊。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真的未曾历经沧桑,但却总想作为一个公知般的有什么悲天悯人的情怀,而写出来的东西却有许多掉书袋之嫌。尤其是对最后一部分关于童年、家庭之类的写作,透着一股子很大的猥琐,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嗤之以鼻,感觉读了这一部分这本书在我心中的地位一下子下降了许多。不过正如蒋方舟所说“作家,可以为一片树叶哀恸,为一抔黄土作传,可以为一个无名囚徒请命,可以为一场世界大战殉身。这其中,并无优劣高下之分。”用她的手写她的心总归是好的吧,只要其中有她的感情,也不可否认书的前半部分,什么大学生参选人大代表的许多文章也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怀吧。

不曾沧桑 却也少年不再

不曾沧桑 却也少年不再这个春节,选择这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来读,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想看看这位与我同龄的蒋方舟姑娘妙笔之下生出的究竟是怎样的花。蒋方舟大名鼎鼎,当然早有耳闻。可惜她成名之时,我忙于学习备考,无暇拜读她的作品。同样出生于1989年,还比我小几个月,人家姑娘不仅小小年纪扬名于文坛,而且考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后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虽然是个饱受争议的公众人物,但一路顺风顺水,着实令人羡慕,没有历经沧桑,却并不妨碍她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与思考,她观察人与事的角度以及由此写出的文字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这本书是蒋方舟二十岁后首度杂文结集,分为三个部分,所写的对象分别是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国内外一些著名作家(包括书评)以及自己和很多人的可怕童年。这三个方面看似并无关联,实际上都是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的思考与反思,融汇其中,密不可分。大多同龄人或许很少像她那样去思考我们这“被绑架的一代”吧,也确实如她所说,我们这一代无法提炼共同情感,只有“散落凌乱的个人记忆”。所以我读了这些文字,并没有太多共鸣,看到那些被抑制的“少年梦”、“青年梦”,不禁感到悲哀,却也无可奈何。本书最末的《审判童年》与第一部分可对照来读,都是对个人记忆与童年经历的书写与叙述。有血缘关系的至亲家人、不是血亲但关系密切的保姆和幼儿园在作者笔下成了无数人童年不幸的“罪魁祸首”,读了令人讶异。不禁联想起豆瓣中一个小组,就算童年时有不愉快经历,不少人也会“好了伤疤忘了疼”,成年生子后仍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子女。这种表达着“他人即地狱”观念的文章可能很难被大众接受,毕竟是一种对传统家庭观念的反驳,作者以这种独特方式告别童年,太过标新立异。不过,个人最欣赏的是第二部分,即对文学、对作家的言说与感受。可能由于同是文科生,读到那些熟悉的作家有些不能自已,对张爱玲的喜爱、对白先勇的崇敬,复杂的情感在文中交织,却真实动人。虽是书评或采访,亦难掩作者对写作及写作者的激赏之情。没有心灵鸡汤,没有掌故轶闻,没有常识废话,有的只是对其人其文的个人感受与独特理解。我曾见过蒋方舟,在北京一家书店举办的文化沙龙上,发现她不仅是传说中的美女,更是个萌妹子,外表和我们同龄人没什么不同,但作为主持人的她不仅hold住整场,适时地提出若干问题,调节气氛,而且作为后辈,在嘉宾李长声、止庵老师面前谦卑有加,没有喧宾夺主、抢去风头,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样的姑娘,怎能不讨人喜欢,怎能不让陈丹青猛夸这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他直言:“我从来没有从头到尾读完过一本70后以后的作家写的书。大家知道我欣赏韩寒,但我在别人家里面看了他的一本书,没有从头到尾看,看了以后没有拿走。可是你这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我没有料到,我是从当中翻起的,翻了两页就决定从第一篇开始看,从你的序言开始看,一直看到最后,看到最后我还想看,但是没有了。”其实读这本杂文集,很容易联想到刘瑜、柴静的书,只是少了一些戏谑老练,多了一分冷眼旁观和新鲜稚嫩,蒋方舟的文字流畅自如,叙事干净简洁,议论一针见血,更有不少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会带来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本书评已发表于《渤海早报》2014年2月18日 书虫周刊http://epaper.jwb.com.cn/bhzb/html/2014-02/18/content_1073802.htm

九零生人的共同記憶

蔣方舟的大名早就有所耳聞,第一次知道,是在湖南衛視的節目上,當時蔣方舟還在清華上學,不過已經是主持人了,雖然看主持談吐完全不是一個專業主持人,而且可以說是相去甚遠。在接近蔣方舟就要到這部雜文集了,第一篇文章就馬上吸引眼球,包括在鄉下的小學初中,貴族高中,跟我的成長環境及其相像,雖然我沒有考入清華,但是整個成長經歷或許是九零年左右生人的共同記憶。小的時候,一直是父母看護我成長,而那段記憶早已經煙消雲散了。幼兒園小學,變態的統一教學,毫無人性,因為我總是那麼地聽話,成績一直前列,但還是不停地厭倦上學,高中到了市裡的最好的高中,同學中突然充滿了有錢人,孩子般的那種對於金錢對於勢力的屈服。還有與父母的關係,母愛是很偉大的,但母愛有時候確實那麼地讓我們喘不過氣。 我是男孩,所以對父愛沒有那麼多的感覺,但是父親和女兒的微妙關係還是值得咀嚼。anyway,我會繼續讀第二遍,重溫那珍貴而又有些痛苦的童年。

随手摘,随手记

★在全球化的扁平世界里,logo是全世界中产阶级青少年共同的语言。★对信仰消费主义的青春,我给予有所保留的尊重。对于把青春本身就当做一件巨大消费品的人,我才是立正敬礼,表达最大程度的敬畏。★世界因变老而日益壮大。未来缩小了★学习是不妥协的、严厉的。必须学习,不惜一切代价,而且没有幻想。【PS:大部分同龄人的高三都这样结束吧,以后的人,应该更是如此吗?作为散养模式的受益者,似乎没有这么拼命地度过那段充满回忆和血腥的时光——插科打诨地还遭遇了第一次分手,以致于高三的成绩走势跌跌撞撞然后渐入佳境。回忆有时候很可怕,每次都在拷问自己,有得有失的经历,会更在意得还是失?最后的结论就是,不管得失如何,都已成定居,有那闲工夫想,还不如认真地大步前进!感伤情绪真是绊脚石,要不我怎么总觉得林妹妹早死真是好事呢。。。】★不想再跑了,虽然路不长,不过是从摇篮到坟墓这段短短的路程。除开道路本身,我们没有其他的目的地,我们除了老在途中,也没有其他选择。所以,是走还是停,是快还是慢,是我们仅剩的能够决定的事情。★这轮赛跑的确会有名次,有奖励,但是永远不会有终点。这轮赛跑有领先的人,但是不会有获胜的人。别忘了,所有的人都是圆古幸吉,只不过是不痛赛程中的他。所谓“成功者”只是还未被擦后果的圆古幸吉,“精英”和“领袖”是赛完一场尚属优秀的圆古幸吉,失败者losers是不再有动力、也没有夺冠的希望,却必须靠着惯性和压力不断向前摆动双腿的人。★我们不求能成为剧院里的主角,但是至少要做一个成功的小丑。【PS:想起某日和LS的对话,我说我估计还是比较希望做一个“知性又搞怪”的人。LS不解,问我怎么会把这样两个近乎对立面的词放在一起;于是乎,我很贱贱地回复了一句“所以,我是独一无二的YUN小二”。成长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间被推到风口浪尖,若干年前,看到刘继荣那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惊异于那句“为英雄鼓掌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毁三观”,第一次很认真地想“英雄”和普通人的命题(PPS,没事想这样的问题,确实是很吃饱饭没有事做的闷骚举动吧)后来,高三一年和大学后的两次竞选都引用了同一句话“羡慕别人,不如创造自己”,英雄固然是符合世俗观念的成功者,是“剧院里的主角”,那"成功的小丑"呢?就只是为英雄鼓掌的人吗?其实也不然啊,小丑也有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的受众,只要无愧于心认真地生活,对社会的贡献不大,但至少不破坏也是一种友好和谐的存在嘛~~】★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中产阶级的孩子,才是社会变革和新城代谢的力量。★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孽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想的完美想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悉达多》

我不曾历经沧桑

很早知道作者,在书店看过她一个早年的作品,在电视里看过她很早前参加过的一个节目,当然,比较轰动的还是她被破格录取到清华新闻系。大学期间,看她在《女友》杂志的专栏,才开始慢慢了解这个女孩,知道她毕业后去了新青年,离开了校园便再也没有机会看免费的杂志也就无从看起,关注了微博得知她要出书,犹豫再三,还是买了纸质书,历时近一个月才断断续续看完。书的前两部分很多是为杂志个各种活动所写的专题或命题文章,并不有趣却十分耐人寻味。见微知著,从作者那里学来的词语。作者诉说自己渐渐停止小说的写作而开始叙写一些社会性的话题,并从问题的表面试图渐渐深入其里。放弃宏大的叙述,华丽的辞藻和空洞的议论而是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通过阅读,了解了很多人与事,大学生选举,胡兰成,木心等等等等。期待作者未来的成长与蜕变。

你是我的同谋者吗?

历时一年终于在图书馆蹭完了这本书。中间因为学业,和有些书店这本书没撕塑封套扥原因。最开始看这本书是因为一些杂志上的的书单推荐。和这本书 的书名。和我迫不及待的对作者的更深层次的了解的期望。还是蛮赞的,无论是作者对自己学习时期的心理活动的记录,还是她的一些采访的看法。包括一些当时当地的看法。。记录生活。反抗生活。记录生活中的那些灵光一闪。记录生活中的那些年。反抗生活中的时间带来的遗忘,困顿。懒散带来的迟钝,木然。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记录本身即已是完善自己

甜辣也好吃

在未读这本书之前,蒋方舟还是我记忆中新闻上的天才少女,标签就是“写得好”,即便已经过去很久了即便我也不知道怎么个好法。读了这本书之后,好像略有点认识了。有人会说蒋离韩寒、刘瑜还差得远,也会议论这个“女公知”离大家的期待差的多远多远。但这种见微知著,从个体中发掘大现象的手法却恰与我的方法契合起来,而其能发现得及时、能引用得恰当、能表达得丰富正是我所羡慕的,我一向是对能对社会等能做出独到见解的文章抱有好感的,且不论是辛辣还是甜辣。虽然是在读过韩寒、刘瑜之后才读的蒋方舟,我也无意去作比较,因为她已承认了不曾历经沧桑。

我们与我们的故事

第一次知道蒋方舟就是清华大学对她的破格录取在网上引起一系列的争论的时候, 后来一直买有她的专栏的杂志来看,看了整整三年,直到她在这本杂志上的文章渐渐失色,直到她写出来的文章像经过高考集中训练似的不再有灵气。但是,她的确随我度过了一段可以说是艰难的日子,她和我们年龄相仿,经历过我们经历的,经历着我们即将经历的。在她身上,我甚至找到了与我一模一样的迷茫和不知所措,所以我与她的文字有一种想见恨晚的奇妙感觉。记得有一位作家对蒋方舟的评价是“自说自话”,而在她的新书《我不曾历经沧桑》中,这一点被体现无疑。她的杂文带着仅仅二十年人生经历的肤浅和焦躁,甚至有一种少年出名的骄傲,至于文学性,更是有些欠缺。上大学之后开始看《新周刊》也是因为她,其中有一期的主题是关于“为富不仁”这一社会现象,在众多相似命题甚至有《新周刊》主编的约稿中,蒋方舟的弱点暴露无遗,文字确实欠火候。看到这样的状态她,我其实是有些遗憾的。但是我之所以愿意不停的看她写的东西,是因为她是我们80后,90后中比较具有话语权和表达意见的条件的“文化力量”之一。当全社会都在怀疑甚至批判着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时,我从来没有看到哪个作家或者新闻工作者书写过关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迷茫,所有人都不理解我们的迷茫无措,也许这种迷茫在那些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的老一辈人中,是一种无病呻吟,不值一提,但是对我们,这是一道难以迈过的坎,当我们逐渐成长时,没有人愿意书写我们的故事,或者说,没有人有能力做这样的事,直到蒋方舟。前几天刚看过一个陈丹青的访谈,他说,六十几年来的管制让整个民族失去了表达的能力,从上到下,我们都害怕,害怕触及到一些根本的问题,害怕“上面”,而且这种能力还会继续退化,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会有所改善。也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观点,“在类似于twitter这样的网站上面,我看到台湾这代年轻人发的帖子大都是原创,在大陆却并不这样,好多学生都在转贴,期待有人替他们说话,等待有人发出代表他们的声音。”我仔细想了想,确实没错,并不是我们没有说话、说好听的话、说对的话、说有价值的话的能力,而是我们没有表达的能力,其实也没有表达的空间,我们期待也在害怕着周围人的关注和评判,所以渐渐的,“表达”成为一种障碍。我一直觉得,“屌”其实也是一种表达无力、表达不当的表现。我自己当然也有这样的问题。我想,随着大家一同经历时间,经历社会的磨练,蒋方舟会做的更好。随着王朔、莫言这一代作家的作品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被纳入体制内,他们创作的活力也在渐渐消退,所以,我们当然希望看到更多的新生代作家出现,看到他们的成长,最终看到他们的成就。毕竟,对于不够好的东西,我们当然希望他们渐渐变的好起来,而不是直接灭亡。当然,我也希望自己最终也能够自由恰当的表达,自由地说出我们的故事。

果然是不一样的青春啊

嗯,看完了,就感觉好神奇!差不多的年纪想的东西就完全不同,各种阴暗面啦,虽然也懵懂地知道这些的存在,可突然就这样赤裸裸揭露出来还是好不习惯。小时候就更别说了,完全是懵懵懂懂地过来的,如果有什么引人深思的事情过了段时间就全然不知了。很佩服作者关于自己保姆的那些描述,在现在能回到那个年纪,去写出当时的想法,真的很了不起。

一个文青

大学开始蒋方舟的写作从文学扩大到社会层面,探索着开始了公共写作。从后记的《写什么》来看,蒋方舟对自己这一时期的写作自有看法,实际上我根本没有必要来误读。全书给我的感受是:蒋方舟还是一个文青,没有一下子上到公知的层面上去。第一个部分比较"公共",练习和摸索的痕迹非常明显,《被绑架的盗火者》相对来说挺好的,台湾和东莞的浅了一点。有时候还会有蒋方舟早年的机灵逗趣风格,尤其第一篇,不过大抵是沉稳老练的。也有遗憾的地方,记者腔太重,空有情怀而不够犀利。作者自己也说,尝试着夹枪带棒的写了几篇,然而最终放弃了。第二个部分的话,感觉离得越远的那些写的越好,本来已经读的意兴阑珊了,连着了针尖上的天使和我那些苦难婊子的回忆录的两篇书评和《纸上的街道》,忍不住来这里冒个泡。白先勇和木心太浅,《@张爱玲 》,非常好。写张竞生写乔伊斯博尔赫斯,总是能当做八卦来看,新奇有趣,等到看到了熟悉的名字,鲁迅沈从文乃至马原莫言余华甚至柳智宇程齐家小文小金,就越发觉得目的性和记者腔明显。同样,一旦开始揭露、总结、归纳、声明和表达的时候,我就觉得太沉重,还是没能像刘瑜那样深入浅出不着痕迹。在我看来《审判童年》是最好的一个部分,大概是时间稍早的关系,蒋方舟式的叙述风格还很浓郁。文章将自己的童年抽丝剥茧,各种好或者不好的感受如同阳光下的灰尘一样纤毫毕现。读起来让人惊讶其早惠,我一直惊讶于她的早惠,作为一个同龄人,我和小伙伴们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她已经写了《正在发育》和《打开天窗》。总体来说记忆模糊,而那股子逗趣的聪明劲总是挥之不去。而《邪童正史》,拿到现在看也是津津有味,觉得很机智 ,常常笑出声来,感叹着怎么能写的这么好。及至现在看《审判童年》,最大的感受是:一个人所谓开窍是有早晚的,方舟开的实在是早,而且记性也是如此的好,如此的纤细感性洞悉透彻,相较起来,其公共写作总有种跟自己较劲的感觉,心怀忧思而苦大仇深的样子,好像在电脑前咬碎了无数杆笔。但是无论如何,这只是一种尝试,期待下一部作品,就我个人来讲,希望是小说。

承认那些现实,其实更轻松。

* 这几年,我觉得世界上要改变的事情越来越多,可我越来越明白,自己能改变的只是一小件。 精英阶层为自己的权利和与之相关的些许自由而奋斗,抛弃简鄙的宣传语言,尊重现在,而不是恐惧或梦想明天。* 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 而到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心智经历了蜕变,对于不平等的财富,已经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和认可。* 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你必然生活在一个智力和体能都参差不平衡的环境中。一些人比你弱,其他的人比你强。* 在前,永远有更强者。* 对于孩子隐忍的斗智,委屈的争宠,我简直要背过脸去不忍心看,尽管我知道那是机智又稀有的。

回首童年,究竟是美丽的糖果,还是可怖的梦?

审判童年如果不是后篇的《审判童年》的精彩,恐怕我会永远把这本书扔进箱底了。前半部分的所谓杂文合集,读一篇觉得精彩,接连几篇读下来不免乏味,脑海里面记得清楚的,只剩下那些文章里面列举的名人的话语。有几篇不免有堆砌之感,故人的经历故人的话语应该是不留痕迹的和自己的表达镶嵌在一起的,可是前部分总体感觉有些以名人的经历或者话语为引,将自己的表述一一罗列出来。被故人的话语抢了风头。杂文也不算杂文吧,少了透骨的犀利,多了一些散文的柔情,是蒋在慢慢摸索的过程吧,试验品么?蒋说她描写了她们那一代青年的群像,其实,她看到的是金字塔顶端的少年们,他们的人生,即使破败,当然也是充满了金色的辉煌,那可是冲破千军万马闯过独木桥的君王的风采。而芸芸,不过是后面尾随着君王的兵卒们,他们一个人一个人,那才是群像。但是他们没有轮廓没有表情没有特色,被描述出来,不过是淡淡一笔。但是,即使面目被模糊身形被淡化,总好多那些有棱有角的被挑选出来的幸运儿,不是么?整篇文的点睛之处就是在于《审判童年》,值得人回去一点一点玩味。整篇中引经据典是不少,却不留痕迹,材料与文章水乳相融起来,着眼之处不由得大喊一声:“妙哉!妙哉!”那些在大人眼里看到的,那些在大人眼里以为我们看到的那些天真无邪,在蒋的笔下通通破碎掉,成了真实世界中的模样。你们不是说手足情深么?真实是什么?是从小就为了那份多一点的爱争个你死我活,所以兄弟姐妹那迥异的性格,也是自我选择,为的,就是能在这小小空间里各留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玩你的,我做我的,我们都有被欣赏到的机会 ,挨骂了一个也落不掉,才不至于身边有这么一个人生生的抢走了自己所有的光芒,那才是真要怀疑自己为什么要同时生下来,那是份“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哀。你们不是说要尊老么?我们扯开道德的面纱,看到的是祖父祖母对孙子孙女满满的爱,那爱起源于何处?都说是隔代亲,紧紧是因为老人老了寂寞了所以想要找个人陪伴么?蒋说,因为老人眼睛中有看待死亡的能力,小孩子的眼神是一片纯粹没有任何关于死亡的阴影,所以一死一生,一生一死,老人喜欢在小孩子身边,只不过想让自己觉得自己还活着而已。你们不是要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么?让我们把道德绑架卸下来,来瞅瞅这件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世界上生而不养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即使养了,不以母亲的身份而是以陌生人或以情人的身份来养的,但是母亲和孩子却一直有一种很微妙的关系,母亲总是将孩子永远当孩子,因为子宫的孕育而觉得这个孩子的今后的人生都是属于自己的,相反,孩子也是一直对母亲进行掠夺的,要那份专属于自己永不褪色的爱,稍微有点淡化,孩子便如临大敌,用爱的名义把潜在威胁通通粉碎个精光,然后心满意足的继续说着母亲对自己的束缚。你们不是说父爱恩重如山么,那份厚重的爱如果把父和女稍微稍微变化一下,贴近一个男人和一个小孩,会发生什么的化学反应?你会发现小男孩对于男人处于一种对于权利的屈服以及想要打破权利的冲动,而小女孩是处于对于男人的性恐惧之中。总之,都是恐惧。即使这样模糊的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似被孩子淡忘了,而男人也总会在时光的流逝中失去的权威的样子,有一天,孩子会惊觉男人老了,不再是威力的象征,然而,童年那惊心动魄的恐惧感,恐怕会蜷缩在骨子里,某一天悄悄钻出来伸伸腿脚,然后再沉眠。你们不是说两小无猜么?结果回首看到的是什么?是惊觉当时的愚蠢以及青睐一个人所带来的万众为敌的傻。甚至于多年后有人想要追回那记忆中的美好,得到的只能是“我们回不去了”的嘲笑。记忆会美化事实的,因为记忆里面的事物并不是多么美好,所以才会将痛苦抽离将美好保存下来,治愈那曾经的自己。蒋说,将过去整理出来。代表告别。

“被绑架的一代”

蒋这几年在媒体发表的文章我原本都看过,是冲着《审判童年》买的这本书。拿到书后,还是把所有文章都读了一遍,然后,印象最深的反而是“被绑架的一代”了,这些文章原本只是散见于各期杂志,如今放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群生像,虽然不完整,却足以对作者和当下社会管中窥豹。于我而言,蒋是同龄人,80末90初人中的一员。在这个飞速前进的时代,号称每三年就会产生代沟。身为其中一员,我总觉着,80末90初这批人和85前的80后以及95后还是有挺大不同的。比如在对待网络上,我们既没有像85前那样有些隔膜,也没有像95后那样从小就有网络相伴。不同的经历影响了不同年龄人对网络的态度。而这些,在四五十岁那些人看来没什么区别,一切只是被笼统归为他们80后怎样怎样、他们90后怎样怎样。蒋作为同龄人,敏锐捕捉到了这些细微的差别。读完“被绑架的一代”,深深感到有一个同龄的作家,真好。这本书的另一个主题是“天才儿童”。蒋在新书发布会上也提到,有人说“这本书的简历里写着9岁出书,23岁成为《新周刊》副主编。你9岁出书,9岁是天才,15岁是才女,25岁就是普通人了”,她自己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如蒋所说,”天才儿童,有街道级的、乡镇级的、县市级的、国家级的。“国家级、世界级的“天才儿童”对普通人有点远,但是我相信有很多人曾经是街道级、乡镇级的“天才儿童”。随着升入中学、大学、进入社会,身边的“天才儿童”越来越多,除了占据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人依然是“天才儿童”外,更多的、原本的“天才儿童”们就“泯然众人矣”了。蒋对自己的“天才儿童”身份进行了很多反思。我想这对许多需要告别这场“对成人世界的谄媚”、找到真正自己的曾经“天才儿童”们有参考意义。当然,一路天才儿童、天才少年、天才的人可以完全无视了……蒋说,这本书是对青春的告别。在我看来,在很多文章里,她观察细致,分析条理,反思有时足够深刻,却总是觉着差一点东西。比如,她不会说”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也不会说”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大概是因为她不曾历经沧桑吧。五星。书四星,坦诚一星。

我承认我也不曾历经沧桑

此书还是有许多亮点的,随意给差评的不知是什么让恶向胆边生。但同时,这本书或者说作者本人的写作、思考生涯,还是呈现出一些问题的。并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对于所有没有经历过沧桑的人来说,这都是我们共同的问题。但还是针对她个人先谈起吧。方舟以“新闻学”的新武装加上早就成名的真性情去体察社会人生,广度容易有,奇思妙想凭她的天资也不难;再加上她十分勤奋的阅读量和普通人难得的作家圈子,集结出一些吸引人的思考确实在意料之中。但我感到不给她好评的人,主要反应的问题是缺乏深度,写作像赶制作文一样偏爱大量旁征博引。在我看来,她这些对大师观点的膜拜和借用,很直接地反映出了缺乏对任何一个领域的钻研。不仅仅在这本书里,针对她所有发表的文字都是-童年说一点,历史说一点,谈一点80年代的文学,谈一点博尔赫斯马尔克斯,聊一聊政治,聊一聊人生,写一点时评,写一点日记,还有到处写书评作序撑场子。大概这也是我喜欢刘瑜远甚于柴静的原因。作为一个“少年公知”,缺乏年龄阅历和缺乏专业知识,导致作者在众目睽睽之下要费尽心机,用大量的阅读来准备好别人的观点,去填补她自己的论述自己的书。我以为对任何成熟的创作者来说,这都是再显而易见不过的一个雷区。而她为了保持先锋和成熟的姿态,只能这样将自己的知识透支再透支。所以我好奇她的成长经历最终将她对自己定位塑造成了一个是博客手专栏家,那些可以随意借取妙语的人,还是真正的作家,那些真正拥有王位和太阳的光热者?如果是后者,那么我觉得她应该也已经考虑过要停止现在这些随笔对心智无谓的消耗了。我是一个支持她的读者,我希望她静下心来好好聆听内心的召唤写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来;同时也希望社会能少给她一点关注,任未来保持未知。或者,或者现在她已经满足,我们不必太为她焦虑。你看她说,“我承认自己不曾历经沧桑”,这句话好像指示着隐藏的后半句,“我还希望我永远也不要经历沧桑。”观众之所以有失望,是因为本来有期望—对神坛上的年轻人,也对自己的命运。她,虽然作品受到的褒贬不一,但是用主流的价值观检验,俨然已是人生赢家无疑!目前为止,她已经在所有给她的可能性里做到了最好。她已经是“最好”的标本。于是我们仔细琢磨这个被意淫为“最好”的标本。此时,我们发现了意料之外的不完美,不禁失望连连发问:真的吗,就是这样了吗,最好也只是这样了吗?可是一直在评价她的是我们,如要论错也是我们,与她何干。作为同样不曾沧桑的人,真正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她况且如此,那么留给我们的可能性有多少。抬头仰望或围观评论时,不如低头想一想自己的所在。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