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教育 > 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540757250
作者:钱理群
页数:200页

前言

  后记  在《王尚文教育思想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里,我谈到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完全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改革,缺乏深厚的民间基础与制约,这就必然导致长官意志下的形式主义和易走极端。但在观察中国教育的现状时,我又发现,在基层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中,这些年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比例很小、绝对量却不少的“真正的教师”--这是我概括出的一个概念,以和那些混日子的“不合格的教师”和追名逐利、吃改革饭的“伪教师”相区别。这些真正的教师,他们都是教育理想主义者,又是具有行动力和创造力的教育实践者,他们正在默默推动一场“静悄悄的教育变革”。这样的民间变革力量本应成为教育改革的基础和动力,但他们都是教育思想者,就因为其远离权势的独立性而被视为异端,有的甚至遭到排斥和打压。我因此提出,中国的教育和改革“究竟依靠谁”的问题:是具有独立性、创造性和批判精神的真正的教师,还是唯利、唯上的伪教师,将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中国教育的命运。我同时还提出了一个“营造扬善抑恶、宽容、宽松的教育环境”的问题,期待在这样的环境里,我说的真正的教师能够得到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发展空间。  中国教育改革又是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滞后的单项突进的改革,其遇到既得利益者的阻碍和干预,或难以推进或变形,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就是我要超越教育言教育的原因所在。但身在教育之中的老师们却不能超越,他们必须在体制不变的现状下做有限的努力和挣扎。这是中国一切还在坚守教育理想主义的真正的教师和我这样的关心中国教育的人们所必须正视、面对的现实。于是,就有了收入本书对“教育者的黑暗--教育的黑暗--社会的黑暗--存在的黑暗”的追问和揭示。问题是:我们如何在黑暗中坚守?在交流和讨论中,形成了一个共识,这就是我在为母校南师附中的王雷老师的书所写的序言里所提出的:“坚守,需要韧性与智慧”。我始终认为,鲁迅倡导的韧性精神,对中国的改革,也包括教育改革,是具有战略性的意义的;而善于在现行体制下寻求发展空间的智慧,则是能够坚持韧性改革的必要条件。  以上两个方面的思考,构成了本书的基本内容,简言之,就是期待“真正的教师”,以“韧性精神与智慧”,在教学第一线进行“静悄悄的教育变革”,从上好每堂课开始,从帮助每一个孩子开始:这是在当下中国教育大环境没有根本改变之前,每一个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唯一能做的事情。

内容概要

钱理群 l939年生,北京大学资深教授,19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受关注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文学和社会的深刻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对20世纪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总结和反思,对当代社会及文化思潮的批判,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重视。钱先生传承五四真精神,本着“接着鲁迅往下讲”的觉识,深情地关注民族与人民的命运,积极开发现代中国优秀的思想资源,以自体生命与学术一体化的追求,回应了大时代对于中国知识界的呼唤。在北京大学学生评出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中,名列首位。   钱先生的专著和主编作品,长期以来受到了各界读者的广泛欢迎。他的主要著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论》、《周作人传》、《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丰富的痛苦》、《大小舞台之间》、《1948:天地玄黄》、《学魂重铸》、《话说周氏兄弟》、《走进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讲学录》、《生命的沉湖》、《我的精神自传》、《致青年朋友》、《活着的理由》等等。主编大型丛书多部,其中以《新语文读本》影响最为广大。

书籍目录

辑一 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
关于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观察与思考
坚守,需要韧性和智慧
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
一项“和灾难赛跑”的教育工程
“予所奔走者,从未离教育二字”
语文教育座谈会追忆
重新认识打工子弟教育
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
辑二 真正的教师
让真正的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依靠对象
“教育思想者”丛书总序
“底层教师的声音”丛书总序
他在进行决定中国教育命运的“静悄悄的变革”
共同营造扬善抑恶、宽容、宽松的教育环境
附:中学老师写“万言书”,希望教育不要沉沦下去
直面存在困境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日常教学的琐细中隐含着深长的教育意义
后记

作者简介

“中国教育怎么了?中国教育怎么办?”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超越教育而言教育”,内心深处始终情系教育。本书即为其对中国当下教育的细致观察与深入思考。全书首辑历陈作者参与中国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展示“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次辑进一步提炼“真正的教师”坚守的韧性与智慧。作者长期对中国教育保持清醒的思考与批判,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

图书封面


 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真正的教育与真正的教师——读钱理群的《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禾刀已故的著名现代教育家、北大教育系主任高仁山在《郑译<教育之科学的研究>》一书中指出,要“把教育当做一种科学的研究”。这一点,长期关注国内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基层教育事业的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是极力赞同的。并秉持此理念,长期坚持探索国内基层教育的改革问题,所以才有了这部《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本书收集了钱理群先生近年来关于基层教育的诸多作品,大体上看,主要讲了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的求真,二是教师的求真。之所以要求真,就是因为当前的教育机制和教师队伍存在太多不太正常的现象,一些“不合格的教育”正在误导学生的前程,一些在“不合格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为人师后,居然仍视“不合格的教育”为圭臬。就“不合格教育”现象,钱老的归纳深刻而又透彻,“他们的不合格,不仅是业务水平,更是精神状态:他们不是为追求意义和学生成长而从事教育,而是在混饭吃”。实际真正的教育,就必须在教育体制改革上有所作为,但谈何容易。众所周知的眼见事实是,素质教育口号提了许多年,但年复一年,依旧只见应试教育的“硝烟弥漫”,教师、家长、学生对百病丛生的应试教育边骂声载道,边热火朝天地投入新的“战斗”。与此“相映生辉”的是,经修订后于2006年9月1日生效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虽然明确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从法律角度看,义教阶段的重点学校和重点办六年前便应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时至今日,各地打着“实验”、“中心”、“示范”等旗号的重点学校依然屡见不鲜,扛着“实验”、“提高”、“快班”、“创新”等名头的重点班更是司空见惯。由此以来,择校风依然屡见不鲜,尽管各地文件撂文件,一再语气坚定地重申禁止滥收费,但限于重点学校的僧多粥少,表面上的收费或许不似过去那般猖獗,但私下里又怎么可能斩得断利益关系呢?否则,又怎可控制得住那人托人,条子撂条子的说客呢?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把教育建设投资当成拉动GDP增长的单纯项目,尽管盲目并校弊病重重,但一些动辄上千或数千的超大规模学校竟相出笼。盲目并校表面上改善了教学条件,但同时将一些学生“逼”上了求学路上的漫漫征途。近年来,一些地方接连发生的校车重大伤亡事故,便是血淋淋的教训。其实,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策在于,均衡教育资源,实现公平分配布置。只是这样一来,习惯集中资源浓缩“拳头教育”典型的教育部门,会否因此而变得不知所措。提到教育问题,不可避免地要谈到语文教育,这也是钱老极其关注的重点。钱老借为王雷老师作序,道出了语文教育必须做到这样四个“坚守”:一是坚守基础语文教育的“人性”;二是坚守语文教育的“诗性”;三是坚守语文教育的“生活性”;四是坚守语文教育的“书卷气”。在具体教育方法上,钱老特别指出,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是老师与学生一起读书、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讲,真正的语文教育,绝非填鸭式灌输,而是在尊重中循循善诱。也不难看出,教育水平的真正彰显,既取决于宏观教育政策的改革进步,也与教师自身素质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也所以,钱老秉持鲁迅“要真正认识中国,必须‘自己去看地底下’”的思想,坚持长期关注跟踪基层教育动向,从基层一线实践中努力探寻教育创新改革的灵光。一方面,钱老在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到三所中学去为中生学开设“鲁迅作品选读”选修课,通过个人实践,努力摸索感知基层教育的实际状况,尤其是获取基层老师、学生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他广交五湖四海的基层教师朋友,在关注基层教育问题的同时,积极为基层教师的努力鼓与呼。本书中,钱老重点提到的基层教师有:四川边远山区中学老师李国斌,西安的中学老师杨林柯,湖北仙桃的中学语文教师梁卫星,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许丽芬……实际上,在此前的《做教师真难,真好》和《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两本书里,他还总结了十位真正的教师的教育思想与经验。这些教师中既有来自于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更有长年工作在中西部的偏远县城甚至是僻静山村。正是因为常年与许多工作在基层教育一线的教师保持密切联系,所以钱老对基层教育现状看得极其真切,对基层教师队伍的思考尤为深刻。针对国内教师群体,钱老深思熟虑后认真地提出了一个“真正的教师”的概念,认为这些“真正的教师”,“他们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不仅体现了教育的本性、本质,教育的良知,而且体现了我们正在推进的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相较于全国教师群体,这些教师的数量确实太过稀少,力量太过单薄。但另一方面,他们因为信守着纯朴的教育理念,常常在领导、同事乃至一些家长的质疑与阻挠声中,努力迈开创新与尝试的沉重脚步。真正的教育离不开真正的教师,虽然不能否定真正的教师所作出的那些富有成效的努力,但真正的教师能否得以辈出,往往取决于真正的教育营造的良好环境。这当是本书给读者的最大启迪。书名: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作者: 钱理群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2-6定价:¥ 15.20元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主要是写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离我远了点
  •     字不多的一本书,一口气看完了。没有什么方法的指导,但也不全是高深的理论,钱先生说出了太多我想说的话,我很欣慰的找到了共鸣。算是给那些像我一样迷茫的教书匠们点亮一盏灯吧,推荐给所有教育同仁尤其是语文老师
  •     作为在应试教育中成长的一代,看到这本书醍醐灌顶。“应试”已经成为这个民族内化的需要,成人以自己的价值观提前支取了孩子们的快乐和生存质量,鲜活的精神不再是家长们需要或者关注的东西。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也确实是这样。
  •     水平还是差,跟不上钱先生的语言,不过我同意其中的大部分观点。我会把这本书送给最需要的人,让钱先生践行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忽然想起一句玩笑话,钱老师自从进入教育,也适用那句经典的名言:和平演变要从娃娃抓起。
  •     书中对选取了现在几位教育前言人对教育的革新~对于我却有新的想法~~教育也许真的不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而是一场自下而上的革新~~
  •     搞教育,还是得有点理想主义
  •     教育_给我方向,也让我迷失。
  •     从小学教育起,学习的目的从来都是争高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这样的安排自有其合理性,但现在的状况是一边倒,完全忽视素质教育,因此在分数决定一切、标准化答案扼杀独立思考、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和过早进行专门化学习而缺乏人文精神培育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培养出来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能不让钱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感到忧心。教育行政化、家长望子成龙(满分即龙)的心态以及应试体制下的学生本身构成了改革的重重阻力。但困难不等于不可能,行政部门声称关注素质教育(如果应试体制不变,成效存疑)、一些基层教师进行的“立人”教育(即“静悄悄的教育变革”)和热心教育的人士大力推动改革这些都是积极的信号。在大环境下仅存的狭缝中顽强生存、与同道者遥相呼应的理想主义者们应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     最近复习完庄子的《庖丁解牛》,文中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我觉得,一个老师也是如此。因为追求这份道,所以才有了十九年刀刃若新发于硎的结果。
  •     既有一线教师的教学思考,也有教育研究的研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