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的孩子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素质教育 > 厌学的孩子

出版社:华东师大
出版日期:2011-8
ISBN:9787561786987
作者:金忠明
页数:21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影响学习的因素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简单地说有两大类:一是认知因素;二是个性因素。☆认知因素与学习认知因素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等,任何学习过程都有赖于这些因素的参与。有心理学家研究过学生智商与学习的关系,认为就学科而言,阅读、作文等学科成绩与智商相关最高,数学和自然科学次之,而写字、图画、手工和体育与智商相关较低;就年级而言,智商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呈现随年级的提高而逐步降低的趋势,如在小学阶段,其相关系数在0.6-0.9之间,中学阶段为0.5-0.6,大学阶段则在0.3-0.5。或者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认知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减低,而个性因素逐渐增加。(1)观察与学习人们认识客观事物,首先是通过感官把信息输入大脑的。学生在学习中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就必须通过观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实践证明,学生的观察力与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作文差的学生,往往与他们平时不善于对事物进行观察,不善于积累生活素材有关。(2)记忆与学习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大脑对于事物信息的编码和储存是通过记忆来实现的。记忆是学习活动的基础,凭借记忆所保存的知识、经验和表象,人们才有可能顺利进行观察、思维和想象,知识积累与运用也离不开记忆。(3)想象与学习想象是使学习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在学习过程中,当学生能通过想象清晰地预见到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时,就会更为自觉、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它还能使学生超越时空的局限,预见未来。它更能使学生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学习。(4)思维与学习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反映。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如果说观察像蜜蜂采集花粉,记忆将其储存于蜂房,那么,只有通过思维的酿造,才能成为富有营养的蜂蜜。.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掌握科学原理与概念,还是解决各种难题与创作,都离不开思维活动。(5)注意与学习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具有维持和组织心理活动、监督与调节实践活动的功能。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能使人处于警觉状态,选择并追踪某些符合学习需要的信息,使学习者在专心致志的状态下取得较高的学习效率。☆个性因素与学习个性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个性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它们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动机与学习动机是驱使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倾向于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动因。动机按其性质、影响范围和作用时间来分,有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高尚的动机和卑下的动机,长远的动机和短近的动机。一般来说,正确的、高尚的、长远的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影响比较积极。(2)兴趣与学习兴趣是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或喜爱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具有定向、动力、支持及偏好等作用,它能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学习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3)情感与学习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反应,它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等。情感伴随着学习过程的始终,直接影响着学习活动的效果。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4)意志与学习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克服各种困难,调节内外活动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它包括决心、信心和恒心三个要素,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任何有意义的工作,包括学习活动在内,都离不开意志的参与。只有具备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才能勤学苦练,以苦为乐。(5)性格与学习性格是个性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是足以支配一个人的个性的那些核心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它包括生活原则、对现实的态度和生活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性格的核心内容。研究表明,良好的性格特征,如勤奋、勇敢、自信、谦虚、谨慎、细致、富有进取心、乐观、朝气蓬勃等,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促使人成才。而消极的性格特征,如怠惰、自卑、骄傲、粗心、安于现状、萎靡不振、墨守成规等,则会压抑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和思维潜能的发挥,从而有碍于学习活动的开展,压抑人成才。总之,学习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过程,主要是指学习者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变化,它受智力因素、个性因素等诸多影响。这些因素中的任一因素,都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甚至厌学。厌学的概念“厌学”,顾名思义就是不喜欢学习、厌倦学习,是对学习产生的一种厌恶、反感、憎恨或无所谓的心理倾向。按其程度,可分为一般厌学情绪和厌学症。一般厌学情绪,是一种正常的不良情绪或者说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发牢骚,抱怨学习“太累了”,有不愿学习的想法,偶尔不写作业、上课开小差、逃课,等等。这一类厌学情绪或行为通常是短暂的,学习者能通过自我调整来克制它。一般的厌学情绪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有时反而是学习者内心压力的一种发泄,一种自我调节。

前言

~每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我们建议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内制订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什么是“终身教育”?什么是“终身学习”?什么是“学习化(型)社会”?当这些名词充斥着你的视觉和听觉的时候,你是不是有一种压迫感?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成立50周年之际提出:“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奋斗目标:“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已有50多个城市提出建立“学习型城市”的构想。毫无疑问,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大爆炸”与“终身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时代。面对现代社会如此迅猛发展,我们只有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将学习真正贯彻于自己的一生,才可能在多变的竞争中胜出,才能享受巨大变化和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世界主要潮流之一。而与这股潮流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学生厌学的趋势逐年扩大,学生厌学的情绪日趋严重!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 9/6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有30%的小学生和70%的中学生息有某种心理疾病。阅读下面两则故事,你是否与他们有同样的感受?故事一:小含,14岁,安徽某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一天,他像往日一样,早早就起床准备去上学。妈妈给他煮了鸡蛋当早餐,但是他坚决要让妈妈吃。因为妈妈动过手术,而且家里并不富裕。他很懂事,知道体贴父母。母子为一个鸡蛋推让一番,小含还是没有吃就去上课了。下午是政治课,任课老师是班主任。虽然,他昨晚复习和预习了功课,但是仍没有回答出老师的提问。因此,整节课他都是站着听的。同时被“罚站”的还有另外两名同学。小含心里难受极了,一向成绩良好的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下课后,他写了张条子递给同桌小勤,叮嘱她,“我走后交给我妈妈”,然后转身走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这样一位在家长、老师眼里“懂事”而且“成绩优秀”的初中生,因为偶然的一次罚站,就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仅仅是因为“罚站”吗?如果是,那他也太脆弱了。翻开他的日记,也许更能体会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在一篇《考试啊考试,你是那么的讨厌》里,小含倾诉了一次考试前的恐惧:“如果考不好,怎么向父母,向所有关心自己的人交代……唉,烦死了。考试啊考试,你是那么的讨厌,多么渴望能取消你。”而在另一篇《一次家长会》里则这样写着:“耳边又响起了班主任的声音:‘初三的目标,就是提高成绩考上重点!’我不禁再一次哑然一笑。成绩、分数、重点,这些虚伪的代名词,真的那么重要吗?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写于小含自杀前不久,在他取得了期中考试的优秀成绩后。可见,良好的成绩并没有给他带来学习的快乐,反而使他背上沉重的学习压力——万一我成绩不好了该怎么办?考试的压力,使得他对学习厌倦,对学习的厌倦最终导致了对生活的失望,从而走向不归路。生命逝去无法追回,留给生者的是悲伤与反思,而与小含有着同样困惑的学生却依旧迷茫着……你是否有着和小含一样的学习压力?(如果考不好,怎么向父母、向所有关心自己的人交代?)你是否有过和小含同样的困惑?(成绩、分数、重点,这些虚伪的代名词,真的那么重要吗?)  你的老师对你说过类似的话吗?(初三的目标,就是提高成绩考上重点高中!高三的目标,就是提高成绩考上重点大学!……)你是否赞成小含的最后选择?如果你是小含,你该怎么做?小含在结束生命的一刹那后悔了,因为有人听到他呼喊着“救命”和“妈妈”。但是,救助的人来晚了,小含遗憾地离开了这个阳光依旧灿烂的世界。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各种学习压力(考试升学的压力、课业负担的压力、父母老师的压力等等)。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学习压力而厌学,甚至厌世。聪明的人要学会给自己减压,要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这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各种竞争的世界,这是个无时无刻不面临压力的社会,你想要生存,就要学会给自己减压,要有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走出厌学的阴影,是你现在最急需迈出的一步!故事二:提问的人厌学者你喜欢学习吗?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我成绩太差!你成绩为什么差?一直都这么差吗?我怎么知道我为什么差。知道了不就不差了嘛。你的“一直”是什么范围?就是你从上小学开始。(露出得意的神色)我上小学的时候成绩好得很呢,老师都很喜欢我。什么时候开始变差的?不知道,没有想过。那就现在想想吧。(思考)大概是刚上初中那年吧。我迷上了游戏机,然后成绩开始下降。但是,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感觉,等感到自己落下一大截的时候,就晚了。怎么晚了?就是觉得功课不会的太多了。越不会就越不想做,越不做就越不会。刚开始,老师还说说我,后来总是考不好,大家都把我当差生了。时间久了,觉得自己就是差生了‘,都不记得自己还曾优秀过。你父母没有管过你吗?管啊,他们很着急,也打过我。但是没有用,其实,我也想(学习)好啊,但不是一下子就好了。而且_旦大~~家都认为你差的时候,我也承认这个事实,根本就不想去努力了。我想,反正学习不好了,还不如做点自己喜欢的。你喜欢什么?还是打游戏?打游戏?那东西我也就迷了一年,没什么意思。我很喜欢打篮球,唱歌。我准备高考的时候就报体育类或音乐类。可是艺术类的考试,也需要文化课成绩。你还得学习啊。(叹口气)我知道啊,所以我也在努力赶,不过,很吃力。我坐那看半个小时的书,就觉得头疼,还是打篮球过瘾。这是一段很简单的对话。简单的问题,简单的回答。就是这样简单的问题,有人认真思考过吗?把它写在这里的目的,不是试图立即提供解决厌学的方法,而是想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发厌学者的自我思考:我为什么厌学?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厌学的?(不要说你从出生就厌学)·我到底有多厌学?我该如何克服厌学?也许你一时找不到答案,但是,只要你愿意并且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你就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始,接着阅读本书,也许你就能找到解决厌学的方法。本书的主要读者是学生、家长及教师。虽然学生厌学与学校教师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再敬业的教师也无法让每个学生走出厌学的误区,所以走出厌学误区最重要的还是靠学生个人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本书的第一章简述学习的理论知识,并分析造成学生厌学的九大因素。学生可以对照着找出自己厌学的主要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本书的第二章提出了走出厌学误区的十二招妙计,招招衔接,层层深入,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意志走出厌学误区。“十二招妙计”不仅可以帮助厌学者走出厌学误区,而且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和途径。.为了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书中讲述了很多充满哲理的小故事和引人深思的真实案例;为了让读者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心理测试题。这些测试题也许能帮助你对自己有个初步的认识。如果想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还是需要借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本书的第三章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十要”、“九不要”,提醒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与教育方法,不要让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成为孩子厌学的根源。同时,家长要认真阅读第二章,帮助孩子(特别是小学生)认真走好“每一步”。本书适合学生和家长共同使用(当然也适合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及家长的教学用书),通过一些心理自测题,家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孩子也可以加深对父母的认识。希望此书能搭起学生、家长和教师沟通的桥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快、更顺利地走出厌学误区。

内容概要

金忠明,上海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著有《教育十大基本问题》、《乐教与中国文化》等十多部;参著有《教育大辞典》、《中国学术名著提要(教育卷)》等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山东德州人,历史学学士。教育学硕士,现任职于杭州市行知小学。 获“西湖区师德示范教师”、杭州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征文二等奖等荣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导论:学习化时代的厌学误区
第一章 你厌学吗
什么是学习?
什么是厌学?
导致厌学的因素
第一,学习成绩差:总是考不好
第二,课业负担重:补课真疯狂
第三,学习动机弱:为何要读书
第四,父母期望高:总要第一名
第五,同学关系难:可叹没朋友
第六,教师威且严:沟通谈何易
第七,校园有暴力:优生也犯愁
第八,网络是我恋:究竟谁的错
第九,寻思就业难:升学为哪般
心理自测:你厌学吗?
第二章 十二招秘技,不再厌学
第一招: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小故事大哲理:磨坊主·儿子和驴
心理自测:你的性格类型
小故事大哲理:蚊子与狮子
指点迷津:如何发现自己的优点?
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
第二招:激发你的内在求知欲
真实的故事:狼孩的故事
儿子和父亲的对白
指点迷津:“学习”≠“上学”
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你的内在求知欲
心理自测:你的学习动机
小故事大哲理:如何获得成功
第三招:改变你的学习态度
小故事大哲理:砌墙
心理自测:你的学习态度
指点迷津:改变你的学习态度
心理自测:自我克制能力测试
第四招: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法
心理自测:发现自己的学习类型
你的学习类型
指点迷津:如何创设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
第五招:明确你的学习目标
小故事大哲理:目标的重要性
指点迷津:如何制订目标
如何实现目标
第六招:树立你的自信心
小故事大哲理:美丽的蝴蝶结
基恩的故事
心理自测:你自信吗?
指点迷津:如何树立自信心
第七招:制订你的学习计划
小故事大哲理:鹅卵石的故事
心理自测:你是个有计划的人吗?
指点迷津: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
第八招:培养你的意志力——坚持就是胜利
小故事大哲理:断箭
心理自测:你的意志力如何
指点迷津:怎样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力
真实的故事:成功是给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的
第九招:掌握一些考试技巧
心理自测:考试焦虑水平自测
真实的故事:小黎的苦恼
指点迷津:如何自我调节考试焦虑
掌握考试原则与技巧
掌握答题方法与技巧
第十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自测:测试你的交往心态
指点迷津:如何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
第十一招:抵御外界的诱惑——网络
心理自测:你有网瘾吗
指点迷津:如何防治“网瘾”
第十二招:透析生命的价值
警惕:青少年自杀
小故事大哲理:未知比死亡更可怕
真实的故事:“死亡”对话
指点迷津:透析生命的价值
如何保护自己
第三章 给父母的家教要诀
你是合格的父母吗?
心理自测:合格父母调查表
家庭教育中的“十要”
第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第二,要了解孩子身心发展阶段特征
第三,要多与孩子沟通——向孩子敞开心扉
第四,要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第五,要学会赏识你的孩子
第六,要关心孩子与同学的关系
第七,要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第八,要尊重孩子的“爱情”
第九,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第十,要坚持自己学习——影响孩子的关键
家庭教育中的“九不要”
第一,不要忽视孩子的道德品质培养
第二,不要太在乎考试成绩——分数不是考试的目的
第三,不要做孩子心中的“唠叨父母”
第四,不要把电脑放在孩子的卧室里
第五,不要“欺骗”你的孩子
第六,不要把孩子看作是家庭生活的全部
第七,不要“威胁”你的孩子
第八,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第九,不要随意体罚孩子

编辑推荐

《厌学的孩子:12招妙计让孩子不厌学》12个心理自测,让孩子了解自我。12个学习妙招,让孩子用对学习方法。学校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联合,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作者简介

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别用错方法,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厌学的孩子(12招妙计让孩子不厌学)》(作者金忠明、周辉)的主要读者是学生、教师及家长。虽然学生厌学与学校教师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再敬业的教师也无法让每个学生不厌学,所以爱上学习最重要的还是靠学生个人的努力。
《厌学的孩子(12招妙计让孩子不厌学)》提出了不再厌学的12招妙计,招招衔接,层层深入,帮助厌学者走出厌学误区,而且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和途径。
本书提出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十要”、“九不要”,提醒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与教育方法。不要让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成为孩子厌学的根源。
本书可以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及家长的教学用书,也适合学生和家长共同使用。本书通过一些心理自测题,让家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孩子也可以再认识父母。
希望此书能搭起学生、家长和教师沟通的桥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快、更顺利地爱上学习!

图书封面


 厌学的孩子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性格与学习性格是个性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是足以支配一个人的个性的那些核心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它包括生活原则、对现实的态度和生活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性格的核心内容。研究表明,良好的性格特征,如勤奋、勇敢、自信、谦虚、谨慎、细致、富有进取心、乐观、朝气蓬勃等,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促使人成才。而消极的性格特征,如怠惰、自卑、骄傲、粗心、安于现状、萎靡不振、墨守成规等,则会压抑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和思维潜能的发挥,从而有碍于学习活动的开展,压抑人成才。
    总之,学习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过程,主要是指学习者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变化,它受智力因素、个性因素等诸多影响。这些因素中的任一因素,都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甚至厌学。
    厌学的概念“厌学”,顾名思义就是不喜欢学习、厌倦学习,是对学习产生的一种厌恶、反感、憎恨或无所谓的心理倾向。按其程度,可分为一般厌学情绪和厌学症。
  •     此书有一定的针对性
  •     孩子最近厌学,找不到原因。看了书才知道应该怎么做。很好,感动
  •     学习需要智慧,学习需要方法。书中有智慧的小故事,有学习的好方法,挺实用的。
  •     快递员非常热情
  •     确实是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好帮手,值得。
  •     此书将的有道理,但是读起来说教式太强,没留下多少印象.但书留下一句咱得了那也没白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