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事业是父亲》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家教理论 > 我的事业是父亲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5
ISBN:9787807327295
作者:蔡笑晚
页数:220页

走自己的路(关于孩子的作业和名次)

“我们第四个超前意识是孩子出生以后就计划好让他们读博士。在这一远见的指导下……我们对没有意义的课外作业可以不做,老师那边我们出面解释。”批量生产永远不可能是精品,所以好家长胜过好老师,每个家长都应该为自己的孩子竭尽自己的全力。走自己的路,在很多方面是必须的选择。

关于子女教育的一本非常好的书!

  因为报纸上的宣传才想去买这本书看看!在自己看前先借给了已经有孩子的同事看了。她个人不太认同里面的一些观点,特别是让孩子不停的跳级。  我是一口气看完这本书的!特别是抓重点看了!感觉挺有心得的。对于孩子的培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像作者自己所言,他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也遇到了种种质疑。但是我个人觉得这并不防碍我们从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身上去学习好的经验。他对子女的教育,取得了今天这么大的成就;就有其一定的道理。所有的经验都是不可完全复制的,我们可以自己去发挥、去应用。  相信,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

封皮看出父亲的势力

书中的内容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过,说实话,我绝对不希望有一个这样的父亲,可能很多人看完书会很希望做一个这样的家长,但是反过来,会希望有这样一个父亲么?看到封皮,我以为他家只有三个孩子,后来看到内容才知道,原来是6个孩子,为什么只用三个呢,仔细看来,原来只有这三个孩子名头最响亮(总共四个孩子获得博士,其中一个名头没那么响亮)。 不知道是不是我敏感,反正我觉得,既然六个孩子,那么就放在一起作封面好了,为什么只挑三个名头最大孩子。

读完之后,整理了一些精华,供给为人父母者分享。

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已经看过的人,有些东西看了容易忘记,哈哈读完之后,整理了一些精华,供给为人父母者分享。经典:准备的早些,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三十三天天外天,白云里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烦人心不坚。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崇高的道德是送给孩子最大的财富。莫辜负你一片聪明美质,你须抖擞精神,留个芳名在青史。少年维特:我终于发现误解和成见往往会造成比讹诈和恶意更多的过错。亚历山大:我的事业不是朋友帮我,而是敌人帮忙造就的家长:孩子放在第一位,必要时牺牲别的一切。用爱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以身作则用苦难去磨练意志,用哲理故事去渗透孩子的心灵。用科学的方法早教,巧学,争取时间,培养自学能力。三岁内是最重要的早教期。培养好的习惯。昨晚也要5-6岁前。不炫耀孩子的优点,给增加无谓的压力。设立远大目标,从小告诉他们要当博士生,以前都为此做准备。早教包括,智力,意志,品德,气概,体能。是否具体超前教育的能力:a之前基础扎实,b,对新事物的兴趣,c, 对目标有强烈的追求欲望。从小培养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大目标,分成小目标,逐个实现。让孩子从有兴趣的东西开始学。优点一定要不断加强,缺点不重要的可以先放一边。教育的关键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家庭教育,是教育中最核心的。多安慰,鼓励孩子,家长是孩子的避风港。实践:早晨广播放英语,日语。给孩子吃好,运动好。设计有荣誉感的旅游线路(古诗词里提到过的),大山,大水。专注力训练:长时间看一个玩具,看家长的脸胆略训练:高高举起,等“危险”动作爬行训练:自己拿好玩的东西游泳,洗澡:多玩水。逗孩子笑,培养好性格。给孩子定量的玩具,有目的的去玩。可以鼓励孩子收藏,比如连环画,香烟盒之类。培养孝道,善良,节俭,爱惜的习惯。3个月以后,念三字经,每天重复。三到六岁识字的好阶段。三岁以后大量的数学教育。分桃子,鸡兔同笼等趣味性数学。一个人可以被别人歧视,不可以被父母歧视。重金聘请早教老师或保姆。自学一门功课时,先一口气从头到尾初读一边,获得整体形象。第二遍细读,区分重点,难点。第三次再复读一遍。学习过程中,能啃的就啃,不能啃的放一边,如果重要,回来再啃。会做笔记,划书,重要的,记不住的抄到本子上。复习会有帮助。书写一定要认真,不可马虎。找乐观积极的人做朋友,有好的伴,相互比较督促学习。利用一切场合灌输给孩子伟大的人生观。你长大之后,懂了很多学问,自然就会知道。游览古迹,看感人的电影时,给予说教,诱发孩子的崇高心灵。常讲一些伟人的故事。精忠报国,王子取宝等,讲完故事,总结道理。培养思考能力。从小严格要求,遇到困难要坚持下来。让孩子坚持某项体育运动,告诉孩子,只要坚持,总能做到的,培养自信。总重孩子,跟孩子有关事情,让他自己做决定。家长只给意见。2岁起,让孩子带路。参加活动一律坐前排。有意识的和孩子争论讨论,让他获胜。练习当众发言,练习正视别人,面带微笑说话。良好的走路姿势,昂首挺胸,目视正前,有意加快步伐。用暗示的方法,告诉孩子是个特殊的大人物,将来做大事的。遇到挫折,不要责怪,多鼓励,及时发现孩子的任何优点,表扬。培养朴素,整洁,守时的好习惯。多看课外书,开拓思路。看教师最重要的是:关爱孩子,带领孩子读书的兴趣和能力。入学前,先和老师沟通,说你的教育方法和孩子的个性。告诉老师要多鼓励,少惩罚。英语学习要多读,多看单词,听磁带,可以每天早晨读一篇。数学,物理等可以往后看,前后贯通。理科里不懂的问题,一个都不能放过。题目做在草稿纸上,然后抄到作业本上。做错的作业,跟人家讨论为什么错,如何改正,这样比做10遍都有效果。复习和考试:1. 先把书仔细读一遍,书上的公式定理都推一遍,不看书把例题都做一遍。确保完全理解。2. 在一的基础上,把所有的公式定理抄下来,以后复习是看一下,总结一下。3. 做过的,正确的习题大致看一下,错的,不懂的,一定重做一遍。4. 找个最新的习题集,一个个做,不懂就问老师。5. 考前只要看总结就好。写论文:之前要抱定自己在写一本著作,要拿去发表,公之于世。所以要处处精准,行为优美,旁征博引,有独到之处,使人知道你的功底。目的在于汇报自己学业的心得和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有重点,有自己的想法。要注意营养,每天有足够的运动,保障7小时睡眠,洗热水澡消除疲劳,周末适当补睡。生活要多样,参加一些娱乐活动,调剂精神。

好爸爸

能培养出这么多出色的儿女的确很不容易,书里很多理念值得借鉴,特别是对早教的重视很受启发。只是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何况每个家庭的条件也不一样,希望此书不会误导一些家长。

一个偏执狂型的父亲

周末花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读完了《我的职业是父亲》。在电视扫描的几分钟内,听到这个叫蔡笑晚的父亲说,让孩子自由自在的玩是不对的,因为会妨碍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因为一句话,我买了一本书,想了解他还有什么方法和做法。可以学习的地方很多,这会儿有印象的包括以下几点1。父母要以身做则。自己都做不到的,不要去要求孩子2。做父母就是需要一些牺牲。不可能自己既要过得很舒服,还幻想能教育出色的孩子3。好的习惯越早培养越好,这样坏习惯就没有位置了4。早立志,立大志,会让孩子有自发的学习动力,也会让孩子有忍受艰苦和枯燥的耐力和意志力5。立志,需要不断的制订和实施短期目标,才能最终接近一个长远的目标但也不同意他的很多观点。蔡笑晚让我看到我父亲的很多影子,他们那一代人的一些想法很类似。我父亲也是中专上到一半,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 进了部队后,因为出身问题,军校也没上成,一直对上大学耿耿于怀,所以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如果有人生理想的话,就是考上大学。至于考上大学之后如何,我不知道。而蔡笑晚,一直把读到博士,作为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之一。蔡笑晚认为的成功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在这一点上,大学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与父亲有些隔阂,因为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工具,“光宗耀祖”的工具。与帮我选一个适合的专业比,父亲似乎更关心学校名气的轰动效应。蔡笑晚有六个孩子,但是在他的书中,只谈到三个孩子,成为留美博士的老大,老二,和老六。其余三个,如果不是因为在首页中罗列,以及照片上的合影,真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曾经有过另外三个孩子。我很想了解的是这六个孩子怎么评价自己的父亲,以及父亲的这套教育体系。蔡笑晚的几个孩子都上过“少年班”,但他不认为是智力优势,而是后天努力和早做开发的缘故。公司同事Jason曾经给我们介绍过他的一些育儿体会,当时颇受益,也很羡慕他有天才的儿子。不过回来后和其他的同事聊这件事时,忽然有人说一句:“这么跳级,上少年班什么的,最后不过是早几年上班“。虽然听着有酸葡萄心理,可是我忽然觉得,这句话才是正理。总之,蔡笑晚让我想起了“偏执狂”这个词,可以类比的是网坛上大威小威的父亲。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理会周围人如何,按照自己的一套理念,以家庭为实验场,生产出了出色的产品。

穷爸爸,富爸爸,不如有个懂教育的爸爸

某天在看小崔的节目看到了采访蔡笑晚,一个温州瑞安的博士之家的家长,一家五子一女,个个是大学生,大儿子28岁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现在是宾州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二儿子美国博士,现高盛副总裁,小女儿22岁哈佛博士毕业,28岁哈佛副教授~~俺震了。认真地把节目看完了,对他的早教观点认同,但他说如果是放在现在这个时代教育的话,他能把孩子们教的更出色,更听话。。。不觉得“听话”是个多好的品质,但别的很多观点还是赞同的。立刻去买了本他写的《我的事业是父亲》,且对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顿时充满了兴趣。去看孕妇 宝 的时候就打听有没什么早教的书可以给我看。。。俺说自己将来要如何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要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让俺的孩子实现,俺也要”笑晚!”宝直说俺的想法太恐怖了,是个很功利的妈妈,好吧,俺承认~~虽然说俺是个很不靠谱的人,时而丁克时而不婚时而单身妈妈,但是俺无聊的时候一直会想如果自己将来有孩子,应该让他(或她,perfer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直不赞同说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可以让他像野花一样自由成长的观点,因为自己有太多的遗憾,所以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重蹈覆辙。因为自己就是被放养长大的,从小到大,父母会很好地照顾我们两姐弟的生活,但在学业上没有任何的引导,我们也从没参加任何的辅导班。小的时候精力充沛人也不傻时间也多,大把大把的时间现在想想都花在了很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了,如果那时候即使是培养点绘画钢琴之类的小技能现在也能勉强装装知性啊。因为没有人为我们设置过目标,也没有人为我们从小立志,我们的缺点是,做事没恒心,没毅力,没远大的目标,决定了我们这一生都已经很可能碌碌无为。我说要好好培养自己的孩子,并不指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能给自己长脸,可以作为吹嘘的资本,将来老有所依,只是觉得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其实并不美好,所以要引导他,让他早早做好充分地准备,让自己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才能更好地享受这个世界,享受他在人世间的这段历程。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善良勇敢坚强,有毅力有恒心,目标远大,热情开放,自由客观,我希望我的女儿会跳舞画画,我希望我的儿子会画画弹琴,我希望他们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我希望他们能有很敏捷的思维,我希望他们能明白我的一片苦心。摘些书中的观点备以后不时之需~~一、当其他的父母把三岁以内的幼儿期看成是无知的蒙昧阶段,让孩子最宝贵的智力开发期白白流逝过去时,我们却认为孺子可教,尽早地开始了早期教育。  二、当其他父母把五岁左右的孩子托付给不懂教育的人或者进入不正规的幼儿班而让孩子染上许多不良习惯时,我们在策划如何让孩子早读。昔日有孟母三迁,传为千古佳话。我们为了孩子读书也曾搬家多次,实现了孩子早读的愿望。  三、当其他父母发现孩子智力不俗,满足于各种比赛获得的优胜奖状时,我们却在策划如何利用优势,争取时间,让孩子进行跳级或读少年班。  四、当其他父母发现孩子很优秀,拼命地给孩子到处宣扬、预支鲜花,徒然增加孩子心理压力时,我们却尽量让孩子不露锋芒,保持平静,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轻松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发展自己,而不必不断地向别人证实自己的优秀,这大大有利于他的成长。  五、当其他父母把考上大学作为孩子的最后胜利而感到心满意足、松一口气时,我们正在鼓励孩子说考上大学是求学的真正开始,以前的阶段都只是打基础而已,因此早早地开始准备考研究生或出国。能力培养,自学为主。判断孩子是否具备超前学习能力,判断标准有三点:1,以前的基础是否扎实?2,对新事物的兴趣,只有对新事物有强烈兴趣的人才具备强大的自学潜力。3,对目标有强烈的追求欲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善者能感化出道德优秀的孩子,这是上苍对你的最好奖赏;为恶者则习化出劣性的后代,这是上苍给你的最严厉的惩罚。一个没有好好立志的人,不管他的智力、意志、品德有多好,都不可能形成大的人生规模,更不可能有大的事业成就,顶多是个二三流。从小培养孩子从头至尾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和习惯。在引导孩子读书成才的过程中,千万不能让孩子有被迫的感觉,要处处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在培养自信的方面,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尊重孩子,不能粗暴否定孩子的意见二、让孩子带路。培养孩子认路的能力。三、除非对号入座,一律挑最前面的位置坐。五、练习当众发言七、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势,昂首挺胸,加快走路速度。。。。

拿儿女说事还是拿自己说事?

人都有这样一个毛病,当自己完不成一件事情时,就开始把所有的希望都转嫁给子女。这个年代的人尤其是这样。父亲不是事业,而是责任。把养育当成事业时,其亲情的意义已经荡然无存。跳级跳级,没有娱乐,只有青灯苦读。得了黄金屋也就罢了,如若不然,又能怎样?六个子女是出落了,与父亲真的有关吗?或许老大也有汗马功劳吧。

育儿观一二

当朋友给我这本书,看了作者和书的简介之后,对本书的的阅读兴趣立刻为零,因为我认为将孩子培养成博士的父亲不一定是个成功的父亲,而且无论是这样的培养结果还是培养方式都不是我所认为的成功。但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还是翻了翻,印象随之改变,并非第一印象中的那样,其实作者是一位很有内涵,修养和毅力的父亲。 下面罗列了个人认为书中的可取之处。 首先,育儿一定要有主见。 如今社会各种育儿思想泛滥,各种流派,争论从未停止,那么我们要使用什么方式来教育孩子呢? 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在育儿和家教领域里不存在“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的问题,而是“多听则乱、越听越糊涂”。“ /在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判断哪一种更高明的情况下,个人认为, 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父母根据对孩子的各方面的了解做出自己的决定。 文中有一个故事值得借鉴 / ”从前,爷爷带孙儿去市场,买到一头小毛驴。回家的时候,先是爷爷骑着毛驴,孙儿跟在后头走。走了一段路后,遇上一群妇女。妇女就指责爷爷,说他不关心小孩,大人骑驴让小孩走路,不像话。爷爷听了感觉有理,就立即下来,改让孙儿骑驴,自己跟在后头走。又走了一段路,遇上一群老年人。老人指着小孩骂,这小子真不孝,年纪轻轻的骑着驴,让老人走路。孙儿听了觉得有理,就叫爷爷上来一起骑。两人又走了一段路,遇上一群养驴人,养驴人指着祖孙二人说:“这么小的毛驴,两个人骑着走,太狠心了,这驴儿肯定会累死的。”祖孙二人听了想想也是,索性两人都下来牵着驴走。途中又遇上一群年轻小伙子,青年人指着两人风趣地说:“你们两个傻瓜,有驴不骑,真是笑话。”祖孙二人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但是,他们的处境很困难:爷爷骑驴有人责备,孙儿骑驴有人指责,两人都骑有人非议,两个都不骑又有人取笑。所有的选择似乎都不妥当。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两个人抬着驴走。他们也这么做了。结果在经过一座独木桥时,两个人不小心把驴掉在溪沟里摔死了。“  /故事中的每一种理论都存在理由,且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你该怎么办呢? 要有主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其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 用斗志去激发斗志,用气概去培养气概,用道德去感化道德,用对伟大的追求去引导孩子走向伟大。/这一点对于绝大多数的父母来说很难。 个人认为有一定道理,要视具体内容,并非绝对。 如在东北遇到一母亲,家中排名老小,家务什么都不会,爱好麻将,女儿从小在麻将厅中长大,但是该女儿有着和她母亲完全不一样的性格,不打麻将,爱看书,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都很强,我想这应该可以下面的这种情况来解释。 第三, 关于孩子道德,人格,意志,习惯的培养更为重要。 / 人的智力相差无几,真正决定成才的,是经常为人们所忽略的非智力,诸如意志、道德、健康、社会交往能力等素质。 /这个观点我很赞同,道德,意志,习惯,人格都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这些远比学习成绩来的重要。 这些才是我认为育儿重点。 关于这一点的教育,必须符合第二点,以生授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下面是摘选了作者的一些点: - 道德教育孝为先。 讲诚信; - 用苦难去磨炼意志,用富有哲理的故事渗透到孩子幼小心灵的深处,培养其执著的追求精神;/ “三十三天天外天,白云里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 让孩子自己独立解决各种问题; - 从小培养孩子从头到尾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和习惯;- 培养责任感: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让孩子负责任。不用负责任的事情,不可能有恒心和毅力去完成它; 培养自信- 尊重孩子:任何有孩子的事,不管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都要尽可能听从孩子自己的意见,即使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也要尊重他的想法,给一诚恳的解释,从不粗暴地予以否定。 - 让孩子带路,每次出门,不管是拜亲访友还是外出旅游,总是让孩子走在前头,为我们带路。- 经常有意识地与孩子争论问题,自己站在错误的立场上,让孩子在争论中取胜,然后及时表扬鼓励。千万不能老是让孩子输,更不能在日常生活的争论中以老压小,使孩子难堪。第四, 如何学习更重要,自学能力培养。培养孩子学习,教会孩子如何看书,如何学习。 教会孩子如何学习比孩子已经学会了多少个汉字重要,比会被多少首唐诗重要,授人以渔。 / (一)家长或老师必须有能力判断孩子是否具备超前学习的能力或潜力。判断的标准有三点:第一是以前的基础是否扎实,如果连以前后基础尚不扎实,何来能力去自学后面的课程。第二是对新事物的兴趣,一般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的孩子,不大可能自觉地进行超前学习,只有那些对新事物有强烈兴趣的人才具备强大自学潜力。第三是对目标有强烈追求欲望,种孩子具备超前学习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动力会转变为一种实际的物质力量,这是我亲身经历的实际体会。(二)自学能力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生活中让孩子自己独立解决各种问题,读书方面让孩子自己把以前不懂得的地方弄懂和养成预习功课的习惯这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三个关键。(三)发现孩子自学潜力不错的时候,要尽快地制定一个阶段性总体目标,让孩子有一个追求的方向,这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动力。并把总体目标分成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制成详细时间表,让孩子在一步步完成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从自己的胜利成果中取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四)首先选择自己认为最优秀的课程开始自学,因为优秀的课程学起来有兴趣,而兴趣又会使自学的劲头更大,效果更好。学好这一科之后,你就能以这一科的经验推广到其他的科目上,千万不要在基础差的课程上先开头。(五)自学一门课程时,第一遍要尽量抓紧一口气从头至尾学完,这叫初读,不必多做习题,只做一些课后练习。初读的目的是获得该课程的整体形象。掌握整体形象之后,第二遍学时就能以整体来理解局部,并能领会出重点和非重点,理解得也就会比较深透,第二遍读时要多做习题,以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三遍读时再以局部回到整体,使知识等统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看任何书都要先认真地看目录,序言和内容介绍,使自己心中有数,并确定出学习计划。(六)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什么重大的难关或比较枯燥的基础部分不要怕,能啃多少就啃多少,不能啃的就先搁下来,把那些内容当成公理接受下来、背下来。大胆地向下冲刺,等学完了下面的东西之后再回头来解决它,可能就很容易了。华罗庚早就说过,数学上有些问题如果停留在原有基础上是很难弄清楚的,但是等学习了下一步之后,再解决前面的问题就很简单了。其实其他学科也无尝不是这样。重要的不要被困难所吓倒,不要半途而废,不要碰到什么问题就问,要尽量自己专研,自己解决。(七)在一个阶段性目标范围内,不必追求百分之百完全弄懂,能够真懂百分之八十五就很不错了。否则会大大地影响自学的速度,而且对总体来说也不会有好处。这里最重的技巧是分清主次,把主要的彻底弄懂,把次要的暂时放开。要千万知道懂百分之八十五和一知半解是绝对不同的两码事,在学习上大忌一知半解。(八)就技巧而言,自学必须做笔记。先把书上的重要内容划上红线,在后把划好红线的部分记在笔记本上,因为光看书是很难记住的,动手对加强记忆有很大的好处。另外在做笔记的过程中,由于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因此会加深理解。在复习的时候再把笔记本上的重要内容划上红线,把那些尚未熟练的内容精要记在小笔记本上。最后再把小笔记本上记不住的内容要点抄在小低头上,把这张小纸头放在口袋里经常拿出来看看,这样很快就把所有的内容记住了。另外,把一些不懂的东西记在专门的本子上,等学习了这方面的内容后,随时翻开来,看看哪些不懂的东西可以解决掉,做上记号。(九)自学过程中做习题不在于多,在于精。一个题目要彻底弄清,解题必须从一开始就学会规范化,一步一步要清清楚楚,切忌草草图写,认为已经懂了就可以了。另外要尽量做一题多解,把所学的内容融回贯通。(十)找一个气概恢宏的人为导师,导师的作用并不在于由他来给你上课,也不是由他来指导你解难题,而是指导你如何学习,帮助你区分什么是该深入专研的,什么是可以暂时放过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十)最好有个伴,可以互相比较,相互促进,在比较中可以发现自己的成绩,产生更大的劲头。另外在比较中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可以及地纠正。但是,这个伴必须认真学习而且是有志气的人。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可以产生叠加效应, /第五, 旅游,拓宽眼界,开阔心胸。 这点十分赞同。 备注: 书中的另一些小故事: - 张良得《太公兵法》/张良年少的时候,喜欢信步出游,有一天,当他走到下邳桥的时候,看见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老人站立在桥头,似乎在等待什么。出于好奇,便走到了老者身边,老人看见张良,故意把自己的鞋子脱落,掉在桥下,然后指着张良说:“孩子!到桥下把我的鞋子取上来。”这个要求似乎很无礼,但张良念老者年事已高,行动不方便,便到桥下把老人扔掉的鞋取了回来,看着张良拿着鞋子走上桥来,老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慢慢地伸出脚,对张良说:“把鞋给我穿上!”于是,张良挺直身跪在地上,毫无怨言的把鞋穿在老人脚上。老人看着张良点头大笑说:“孩子,你值得我教导,五天后,天亮时,你到这儿来等我。”张良对老人的行为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恭敬地跪下来说:“是!”五天后,天刚蒙蒙亮,张良按照和老人的约定来到下邳桥,谁知老人已经在那等候多时了,并对张良说:“与我相约,却比我来的晚,这怎么能行呢?五天后,你再来这里等我,千万别迟到”语罢,老人便走了。张良觉得很惭愧,于是五天过后,没到天亮的时间,他便早早的到了下邳桥,但老人又已等候在那里了。老人愤怒的,说“你怎么又迟到了?五天后,再早一点儿来!”说完,便拂袖而去。又过了五天,半夜的时候,张良已等候在桥头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便步履蹒跚的走来,看见张良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拿出一卷书说:“这是一本世上少有的奇书,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年轻人来传授,现在我把它传给你!”张良谢过老人,接过书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的真诚感动了老人,方才得此“宝书”,在历史上亦留下了“张良拾鞋”这一段佳话。后来,张良协助刘邦开创了汉朝,立了汗马功劳,可见“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机会不可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到来,很多时候机会稍纵即逝,很多时候你只有早早的最好准备等待机会的来临,才能成功。 -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对孩子多奖励,少惩罚;可以以温和的方式绝不严厉。

蔡笑晚在教育上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优秀爸爸一定是具有普适意义的,即使比例可能很低!全中国如果能够每年出100个这样的,岂不是对国家民族的推动很大。      蔡笑晚作为一个非常成功的爸爸,在学术培养方面的成就,是令人心服的,其价值很大。      有些普通家长们认为,蔡笑晚在教育上不具有普遍意义,其实不然,如果中国有100个蔡笑晚,就足以回答钱学森之问了,这怎么会没有普遍意义呢,中国人口基数大,如果一个教育方法能够适用于5%甚至1%的人口,都很有教育意义。      中国不可能人人都学蔡笑晚,但看一下国情,其实出现100个蔡笑晚式的爸爸,完全是可能的,也是非常有突破性意义的。

蔡笑晚先生的确是一位有远见的人!

早在1967年至1977年,他就对他的6个孩子进行了早期教育,并给他们立志,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特别是对最小的蔡天西进行了胎教,所以才可能使她22岁在哈佛获得博士学位。当然,其中的家教方法还在不断更新中。但这种把当父亲当作事业的精神,值得人们永远学习。

教育孩子是一项事业

看完这本书,心里有些感动。我总是会被一种深深的亲情和责任感所感动。蔡笑晚把教育孩子当作自己最大的事业,呕心沥血的培养孩子们,而很多其他的父母却一味的把教育孩子推给学校,让孩子从小就全托,或者是跟着老师,或者参加各种培训班,痴心的期盼着别人可以把孩子培养成才。我一直认为优秀的孩子背后离开不了父母的精心培育。家庭教育对重要性远远的大于学校教育。前些天有一个母亲和我聊天,说他儿子现在已经二十岁了,却很让她苦恼,不知道怎么安排儿子今后的出路。她说从小没有怎么管儿子,现在却发现太迟了。培养孩子,其实是要不断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一个过程,可惜很少父母能明白这个。大约中国父母都有把理想寄托于孩子身上的现象。蔡笑晚也是如此,但是不同的是,他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压力,他为了培养孩子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精力,找出一条孩子成才之路。我和他的观点有些方面很像。我一直觉得如果我有了孩子,也会把教育孩子当成自己的事业一样来对待,我会呕心沥血,尽心尽力的的教育,不要把成才的压力一味的给孩子,父母一样要承担的压力,并且为之努力。但是我与蔡笑晚观点不同的是,尽管我也会希望孩子读到世界名校的博士后,但是我会对我的孩子说:妈妈希望你可以成为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的人,成为一个敢于追求自己梦想的人。至于能够不能够读取博士,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过为之奋斗过就好。

事业?

方法都切实可行。可是,这位父亲的教育观怎么看都觉得功利心有点太强了。而且,更让人觉得难受的是,他多么希望他的子女们为他去达成他那生不逢时而未达成的人生梦想。还好。方法是科学的。我发现出书的这几位家长,都是曾经抱着无限热情和经历去经营为人父母这一事业。这是否叫,只要耕耘,必有收获?楼下的事业是种菜,楼上的事业是婚姻,旁边的事业是谈恋爱,我的事业是什么?

把教育孩子当作事业来做

这是一位成功的父亲,在自己的摸索中进行了科学地早教,并且,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也许,他的有些做法有一点偏激,我们不见得能做得到,但是,他把教育孩子当作事业一样用心经营的做法,值得每个作为父母的人学习,父母的责任不光是把孩子养大,而是要把他们教育好,这才是真正地对他们负责,比起留给他们金山银山,教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获得一个成功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好书怎能不读

貌似是作者的博客,大家可以参考哈http://eblog.cersp.com/userlog17/35531/archives/2007/329340.shtml

书评

看完后觉得这个世界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做父亲也如是。注意一个细节,天西初一择校时,父母征求她意见,她很有主见的提出先试读1天再决定。我想这个细节表明两件事:a、父母没有专制,给子女选择机会;b、子女已有自主判断力,说明人格教育还是成功的。另外对书中提出的自学方法也比较认同,不过跳级在大城市中学可能难度颇大,不好操作。

一切源于用心

都说养不教,父之过。 教育孩子,应该把教育两个字拆开来看。 教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使;令;让。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所以更多的,是模范,是训练和引导。 需要的是具体的激励,奖励和正向的,积极的导引。 小孩子是一张白纸,就看你怎么画了。

父亲是我这辈子都需要爱着的人

我是在江南都市报上看到这本书的简介的,当时看了简介就觉得这是一本需要我好好阅读的书.喜欢这本书,最主要的是讲述父亲的.前段时间回家,看到父亲种了三年的葡萄结果了,觉得这是给父亲这三年的回报,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也是这样的.看到三年的葡萄回报了父亲,我不知道我怎么做才是回报父亲.才是父亲想要的果,尤其是看到蔡先生的儿女,我很难过.但是我觉得父亲是我这辈子都需要爱着的人.

一般化

这么多孩子都有出息,这个父亲应该还是当得很成功的。但这么多年里,到底哪些事情做得对,哪些事情无所谓,我看这个父亲自己也不见得明白。看了这本书以后我的结论是,这些孩子之所以有出息,第一是他们本来就都是聪明孩子(基因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第二是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很重视,对他们的要求也很高。这种家庭环境对孩子们发挥潜能,健康成长是很有益的。还有作者经常提到的孩子们要有一个“气概恢宏”的导师,可能也很重要。看起来蔡笑晚本人就是一个“气概恢宏”的人,可惜书中对这一点写得很含糊,没怎么挖掘。至于书中花最大篇幅谈到的那些早教,那些让小孩子天天洗澡玩水,那些想方设法地早点上学,我看恐怕没什么用。如果蔡天西不是二十二岁而是二十六岁成为哈佛教授,她就不那么成功了吗?不见得吧。而且,正如上面有个网友评价的,这个父亲的确很势利。明明有六个子女,开口闭口却总是那几个在美国得了博士学位的,对其他几个孩子很少提及。另外那几个孩子看了这本书,心里恐怕不太舒服吧?父亲如果爱他们的话,难道对这一点不介意吗?


 我的事业是父亲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