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教育不如从心理抓起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家教方法 > 抓教育不如从心理抓起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
ISBN:9787530964170
作者:汪辰
页数:243页

章节摘录

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认为,现在个别家长对孩子“包”得过度,而疏于在大方向上的引导。这个问题在父亲或母亲身上都存在,与性别并没有直接关系。传统意义上的“慈母严父”,呼唤的是家长要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扮演不同角色。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自决权,尊重他们的隐私,在具体细节上大胆放手,通过适当的专家咨询和了解给自己的教育方式定调,有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塑造。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家长,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呢?作为家长,其职责理所当然是养育和教育子女。如果做得不好,就可能成为“不良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许多人,在成为家长后,都感到家长的职责比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事实上,家庭教育的确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为了精通这门学问,家长需要积极学习关于家庭教育的各种知识,比如阅读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刊,收看家庭教育电视、广播节目,掌握孩子的身心发展现律,了解学校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提高家庭教育素养,包括观念、态度、知识、方法和本身思想品行修养等。具体来说,家长如果扮演好了以下几方面的角色,就算得上是成功的家长了。(1)知识的启蒙者。所谓“知识”,不仅包括文化科学知识,还包括社会生活方面的种种知识,诸如社会交往、自我保护、独立生活、承受挫折、合理消费、正当休闲、心理保健、审美等。家长应该做这些方面知识的启蒙者。(2)称职的指导者。当好家长角色,还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和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孩子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重智轻德”、“重知轻能”、就不能算是称职的指导者。(3)言行的示范者。要当好家长,家长的自我教育十分重要,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家长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也就是说,家长的模范和榜样力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4)心理保健师。家庭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主要环境。家长不仅要有健康的心理,创设和睦温馨的家庭心理氛围,而且还要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努力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要帮助孩子矫治心理异常,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则需求助于心理治疗专家。(5)知心朋友。家长不仅要对孩子充满爱,还要热心支持,并尽力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要对孩子的生活细心照料,耐心指导;对孩子的心理进行认真观察、精心分析;对孩子的教育多多关注、循循善诱。父亲和母亲由于性别不同,在教养孩子的角色任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行一定的分工。在孩子的婴、幼早期,母亲作为生活的照料者,往往扮演着养育、保护、抚爱孩子的角色,构成孩子的母爱世界。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缺少母爱,在将来就会产生心理缺陷。在孩子六七岁后,随着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外部世界,这时,父亲的角色往往代表这个新世界的道德规范、信念、价值取向和生活准则,成为孩子认识、适应母爱之外世界的指导者。这时的孩子在学习态度、兴趣爱好、价值观、社会规范等方面,更容易受父亲影响。同时,家长的角色分工对孩子的性别角色的形成也很重要。研究表明,男孩与女孩在成长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男孩容易模仿和参与男性角色的各种活动,显示出“物体定向”,就是倾向于物质世界的意向;女孩偏于模仿和参与女性角色活动,显示出“人物定向”,也就是指倾向于情感世界的意向。这两种倾向不仅由生理特征决定,也由社会文化中性别行为模式的学习、模仿所形成。而家长角色的分工对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会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另外,心理学专家分析认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在许多家庭中,父亲担负了家庭的经济重担,经常忙于工作,母亲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时间相对较长。照顾得多,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心理学专家指出,父亲与孩子的交往,在与母亲和孩子交往的衬托下,有助于孩子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及态度产生理解。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男孩的男性特征和女孩的女性特征都将因没有鲜明对比而受到削弱。由于父亲引导孩子参与的游戏往往较多是运动性、技术性和智能性的。父亲较多以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诸如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自信心等影响孩子。他们的热情、宽厚、敢于冒险、勇于坚持等特征,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这就与孩子从母亲的性别特征中得到诸如关心别人、同情心、温和、善良、坚韧、善解人意等方面的特质潜移默化地结合起来,形成孩子较完善的人格基础。

内容概要

  汪辰:人民大学心理学硕士、曾任某集团公司心理顾问、公关部对外发言人、现任某国际知名品牌公司总监。从业多年来,对职场关系及人际心理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凭借多年的从业经验,撰写成书。

书籍目录

一  家长要有正确教子观念
1.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2.克服“晕轮效应”,不以分数论英雄
3.克服“定势思维”,关注孩子变化
4.PAC角色,你扮演哪一种?
5.学会整体思维,全面了解孩子
6.不要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心理代偿”
7.榜样力量巨大,身教重于言传
8.不要失信于孩子
9.理解教师“马太效应”的不公平
二 怎样督促孩子进步
1.帮孩子树立目标,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2.孩子的“第一次”不可忽视
3.帮助孩子认识时间,培养时间观念
4.了解态度的重要性,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态度
5.让孩子“看到”目标
6.动机过度发挥不好,让孩子轻松应对考试
7.培养孩子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8.培养孩子的“成就动机”
9.“激将法”对好强的孩子有效杲
10.利用“预防针效应”,事前提醒孩子
11.帮助孩子克服拖拉的坏习惯
12.用心理暗示去影响孩子
13.积极的期待可以让孩子发挥更大的潜能
14.恰当运用奖励和惩罚
15.不能只用物质奖励
16.给孩子贴一个“好孩子”的标签
17.避免横向对比,可以进行纵向对比
18.利用“椰壳效应”批评孩子
19.“心理制裁”怎样应用才有效
20.批评孩子时要懂得“低声效应”
21.孩子执迷不悟,就用“棒喝效应”
22.频繁的批评会降低孩子的羞耻感
三 怎样使孩子更聪明
1.专注才能高效,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2.兴趣是巨大动力,让孩子有兴趣地学习
3.发现孩子的优势,为他的成功打下基础
4.多种感官配合,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5.把孩子的学习跟生活结合起来,可以让孩子学得更好
6.利用“心理张力”,调动孩子的兴趣
7.“反馈”有利进步,多与孩子沟通
8.把“玩”作为对孩子“做作业”的奖励
9.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使他的思维活跃起来
10.帮助孩子克服“心理定势”,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11.孩子的左右脑都要开发
12.避免孩子产生“心理疲劳”
13.给孩子舒适的学习环境
14.避免孩子产生“从众心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15.教孩子做选择,做决定
四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品德
1.了解“棘轮效应”,教会孩子节俭
2.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品质
3.学坏比学好容易,谨防孩子放纵自己
4.用好的“名人效应”影响孩子
5.用好的“邻近效应”影响孩子
6.使孩子由道德“他律”发展到“自律”
7.懂得“互惠原理”的孩子才能交到朋友
8.教孩子克服“自我辩护”的本能
9.让孩子在扮演角色中学做人
lO.给孩子过大的“权力”会惯坏他?
11.帮孩子利用积极的“异性效应”
12.利用体育运动克服孩子性格上的缺点
13.用“厌恶”心理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14.孩子为何会跟你对着干
五 怎样给孩子感情的温暖
1.发挥家庭氛围的重要作用
2.注意孩子的情绪波动
3.避免孩子“皮肤饥饿”。给他足够的爱
4.让孩子成为“自己人”,更容易对其进行教育
5.避免“投射效应”,真正理解孩子
6.避免“超限效应”,说教不宜过多
7.说话要小心,避免“瀑布效应”
8.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宣泄
9.利用“调味品效应”跟孩子沟通
lO.距离产生美,孩子需要空间
11.把握孩子情绪,左右他的行为
12.懂得“近因效应”,打个巴掌揉一揉
13.不要忽视身体语言
14.跟孩子谈话时坐在哪里?
15.幽默带来快乐,也培养乐观
16.爱的过度,只会适得其反
17.了解自杀心理,发现不良苗头

编辑推荐

由汪辰编著的《抓教育不如从心理抓起》内容介绍:不懂得心理学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掌握心理学知识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承担着塑造孩子人格、性格、心理等重任。可是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却因为严重缺乏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与孩子长期陷入种种心理纠纷中,以致于在家庭教育中经历了一些教子失误甚至失败。也就是说,从教子技能的角度看,许多父母虽然很富有责任感,却缺乏足够的教子技能。

作者简介

《抓教育不如从心理抓起:父母不可不知的青少年70个心理规律》总结了在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一些心理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父母提高作为家长的素质和修养,学会巧妙地引导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使孩子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

图书封面


 抓教育不如从心理抓起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孩子到了青春期,一些事情不能用以往的方式解决,要学习,对孩子和自己都有好处。正是我想要的书,能解决我的问题。
  •     很认可作者的观点
  •     那会被同事拿去看了,说补补心理学
  •     同事买的,她说还不错
  •     我是师范类毕业的,所以从不是很专业的角度来说,这本书非常适合家长看,觉得很不错,就又给我姐姐买本,她也很喜欢
  •     很有指导意义,推荐家有小孩的家长购买
  •     希望更多的父母能看到
  •     心理教育不可忽视
  •     还没读完,就读的部分觉得内容一般,只是引用了一些心理规律
  •     没收到货,无法评价
  •     无意间在图书馆里借到这本书,起先没在意,越看越觉得这是一本不错的书,里面介绍了许多我们生活中教育孩子遇到的问题,告诉你怎样了解孩子的心理,从而解决问题。看的我都不想还了,决定自己买一本留着慢慢看。
  •     掌握小孩心理,有利于教育好小孩。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着塑造孩子人格、性格、心理等的重任。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可以帮助父母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学会巧妙地引导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使孩子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
  •     我觉得这书不错。适合做父母的看看,参考!
  •     可读性,实用性都不怎么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