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庭教育100个难题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家教方法 > 初中家庭教育100个难题

出版社:江苏人民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214068620
作者:赵公明 编
页数:20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小雨13岁了,上小学时一直都很活泼,爱说、爱笑、学习成绩也不错,可自从上七年级后就不爱说话了。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要闷上半天,老师追问一句,他就回答一句,而且声音特别小,有时还需要老师走上前去才能听见。因此,班上很多同学都叫他“蚊子”。除此之外,他在其他公共场合也不愿讲话,别人问他十句,他能回答一句就不错了。他的妈妈经常对小雨说:“你不要这么不合群,应该多和朋友交流、玩耍。不要总是把自己关在家里,这样会越来越怪异的。”小雨每每听到妈妈这番话,总是冷冷地回答:“我喜欢这样,不要你管。”面对这样的孩子,母亲也是无计可施。一、孩子不喜欢交流的原因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孩子通过语言和同学、老师交流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可由于种种原因,像小雨这样不爱交流的孩子也不在少数。孩子不爱交流的原因很多,我个人认为孩子不爱交流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青春期反应。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有了独立的意识,成人感强烈。有可能从处处顺从父母的乖孩子,变成一个自我独立、有个性的人。他们往往需要经历逆反与服从、“真能”与逞能、自卑与自信、孤独与依赖等内心矛盾的煎熬,最后才能在调整中找到平衡。所以有些孩子以前可能很活泼,现在性格可能就发生了变化。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不要认为孩子学坏了,不要给他戴上各种各样的不好的“帽子”,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平等。2.性格因素。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人的个性也是各有千秋的。有人性格外向,喜欢交流;有人性格内向,不擅交流。成人的性格往往是在孩童时期形成的,所以生活中有小雨这样个性的孩子还是大有人在。他们生活在自我的小空间里,不希望别人干涉,内心也渴望交流,只是没有找到那个属于他的知心朋友。3.教育问题。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严,经常指责和限制孩子;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或少言寡语,与孩子交流过少或缺乏交流,使孩子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很寂静的环境中,而延迟了说话时间;家庭环境不和睦或者许多事情由父母包办代替,使孩子得不到锻炼,没有喜欢和人交流的习惯和与人交流的技巧。这样家庭的孩子很容易少言寡语,因为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和他人交流才对。4.心理因素。孩子在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为某个情景或事情,而引起周围人的笑话或不屑,让孩子感觉很自卑,从此产生惧怕和人交流的心理。孩子自我封闭,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内心的保护行为,也是一种反击他人干涉的行为。他似乎在告诉周围人:我不需要你们。这种心结没有解开,就很难让孩子释怀,让他很长时间之内无法找到与人交流的那种快乐。二、家长应该怎么办现代社会对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语言本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一个不爱交流的人,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是难以有大的发展空间的。所以需要培养必要的人际交流能力。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改变现状。1.让孩子有话可说,为他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不要强求孩子的性格与别人一致,更不能斥责孩子的性格不好。有些家长一旦着急就责备孩子:“怎么整天死气沉沉的?”“一天到晚就呆在自己房里,就像个小老头一样无精打采。”这些语言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并不能激发孩子主动出去和别人交流的愿望。相反,家长如若能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对孩子宽容一些,当孩子说错话或者做错事后不要指责,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的话,要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会先和家人心与心的交流,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这样,家长才能更加了解孩子,也才能帮助孩子走出自己的心房。2.家长应多创造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孩子问相互交流的纽带。在集体中,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并从同伴那里获得了安全感。同伴之间能彼此吐露心声,再沉默寡言的孩子也不会没话说。家长要能够看到并且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可以采取精神或物质奖励的办法。除了鼓励孩子自由表达外,还有必要告诉孩子,回答别人的问题是一种基本的礼貌,让他尝试着去和别人交流,慢慢形成习惯就好了。只要我们家长有耐心和细心,不要太在乎孩子是否出错,多给他锻炼交流的机会,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比如参加聚会或郊游等等,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有更大的变化。3.用成人交往的态度对待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虽然已经长大,但是在父母眼里却仍然是个孩子,所以父母难免会唠叨几句。但是了解自己孩子性格的家长一定要注意,这时过多的唠叨对孩子可能无济于事。家长不妨冷静下来,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孩子当成一个成人来对待他,让他有保持沉默的权利·,而不是急于求成,求全责备。对孩子多一些欣赏,多一些鼓励与表扬,同时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和他平等的交流。这样孩子才会信任你,才愿意把自己内心的困惑与烦恼告诉父母,父母可以做他的导师,多给他出出主意,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时孩子才能把父母当朋友,父母的思想和行为也才能感染或者影响到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和父母一样优秀。孩子不爱和人交流,家长其实没有必要过于着急,生活中也有许多内向的人不失为俊杰。也许你的孩子话少,但他的每句话都充满了机智和幽默;也许你的孩子不爱交流是因为他已经长大,他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他不愿说废话。只要我们家长对孩子多一些关注,少一些忽视,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斥责,用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交流,相信你很快就能了解自己的孩子了,也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正常地与周围的朋友交流,从而拥有健康向上的人格。

前言

父母,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    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显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熟过程,无数事实说明,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父母的教育与帮助。    福禄贝尔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很有哲理性的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父母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曾把儿童比做一块大理石,认为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依次为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以及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亦可见一斑。    正因如此,自古以来,人们对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都给予了应有的重视。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对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更是寄予了无限期望。    这样,怎样做称职的父母这个永恒的话题,再一次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我们坚信: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成就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父母们打开教育的一扇神奇大门,那么,新父母学校就释放了巨大的教育能量。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我们的父母根据自己的教子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孩子,并取得了成功,这些教子方法无疑是一种重要的经验,我们是没有理由拒绝这些经验的。这些经验的交流无疑能给父母们打开通向神奇教育世界的一扇智慧的大门。    大爱的教育功能,崇高人格的教育滋养,智慧的教育经验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尤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进行“教育一体化”的研究,当初就有一个远大而天真的想法,想把系统的教育理论通俗化、群众化,《初中家庭教育100个难题》正是这一初衷的产物。不长的实践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新父母学校”是“教育一体化”的最佳选择,“新父母学校”也是“教育一体化”的最佳突破口。于是父母成为我们学习研究的对象,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父母,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    一、父母的职业就是教育子女    在人类的人才发展史上,长子现象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为什么长子容易成才呢?王东华教授通过研究发现:父母对长子的关注比较细致,是长子成才率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在人才成长的家教过程中,幼子现象、独子现象、寡母现象等等都是父母对不同孩子给予不同关注的结果。关注程度不同,孩子成才效果竟如此不同,我们做父母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啊!    父母不同的关注造成孩子成才率的不同,那么是否仅仅关注就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关注当然比不关注要好得多,但在关注的同时,还需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而这种正确的关注就是教育。同样是关注,正确与不正确所造成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曾指出:“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只有对法律精通才能成为法官,只有对教义透彻理解才能成为传教士,同样,只有深刻把握教育规律才能成为父母,而现在绝大多数父母对教育一无所知却去“教育”孩子,这不正如一个法盲去做法官,一个恶棍去做传教士一样滑稽吗?所以,我们说,父母也应该“持证上岗”。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成立了“新父母学校”,旨在培养更多合格的父母,更多优秀的父母。让父母知道,他们的第一职业就是教育子女,为创造中国教育的辉煌贡献我们世俗微薄的力量。    二、父母的人格影响孩子一生    说到教子,有句话很多父母都知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还可以再往前延伸,孩子出生前就可以约略预知他未来的秉性。这不是未卜先知,也不是什么“血统论”,而是诠释教育学的一个基本道理:父母的人格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一生。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出息,甚至“望子成龙”,这当然很对,也很好。不过,我们有没有把期望的目光过于盯在了孩子身上,而忘了看一看自己?其实,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过程。别忘了,在孩子彻底独立之前,至少有将近20年的光阴,作为父母,你每一天都在和他互动。你对他的影响,怎么设想都不过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人父母,还是让我们先把目光收回来,看看自己,哪怕偶尔也好。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和父母们接触,每天都会耳闻目睹父母对子女教育问题的种种反应。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不少父母,对于教育的规律,并没有清楚的认识。他们的反应,很多是基于一些模模糊糊的概念,甚至只是出于本能。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们有着非常良好的愿望,但是,却十分缺少先进的观念、手段和方法。所以,不少父母经常感慨:自己这么辛苦、这么苦口婆心,可孩子的表现还是那么不如人意,这就叫“事与愿违”。其实,产生这样令人沮丧的结果,其根源可以说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自身。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孩子不仅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事实上,这种我们或许觉察不到的影响,也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众多的事实证明,父母的人格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每个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智力、知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培养孩子完美的个性心理只是学校这个专门教育机构的事。正如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所说:“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1.婴儿坠地之后,他最初面临的世界就是家庭。一个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里度过。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来说都是示范,都是诱导。这种建立在父母血缘关系上的养育和教导,渗透着远比师生之间的爱来得自然亲近和持久的情爱因子。而这种面对面的个别教育,比正规学校的集体教育,更容易满足儿童的个性需求,也更容易为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所接受,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有其天然的合理性。    2.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讲,家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只要家长善于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条件,教育得法,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展现出智慧和才能的光彩。国内外大量实验表明:大凡才智出众的人,追溯其成长过程,一般都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德国教育家爱尔维修说:“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但是在不同年龄段里,它们的各自作用是不同的,变化的。学龄前的儿童,已经存在差异,有的差异还很大。早期家庭教育正处在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和发展儿童智力,也是此后接受学校教育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的研究认为:若人在17岁所达到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儿童在4岁时已具备了其中的50%,4~8岁期间获得30%,而8~17岁这一阶段只增加了20%。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说在学龄阶段,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前提与基础。    四、父母的职业是需要智慧的职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直在慨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中包含着不少的痛楚与悲凉。谁都知道,父母之心,绝对是好心,那为什么还说它“可怜”呢?这就在于,有些时候,“好心”不一定被理解,“好心”不一定有好结果,“好心”未必得好报。    许多做父母的对教育孩子很头疼:孩子的问题层出不穷,可谓“按下葫芦浮起瓢”,深感接招不迭,不由地感叹:做父母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确实,做父母不易,做好父母更难。一些父母,孩子上学后,几乎推掉了所有的社交活动,一心扑在子女的学习上,从早忙到晚,收拾书包、检查作业、准备营养丰富的食物,按时到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就连中午吃饭的时间也赶回家跟儿子谈话、做他喜欢的午饭。每逢周末,还要带子女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班、辅导班,每次考试之前更是全力以赴,全程陪护。这是许多父母养育孩子生活的写照。    可是,有很多父母感到:自己为孩子付出了许多,收获却不尽如人意,他们苦恼,想不通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孩子怎么不让人满意呢?其实,是我们的爱走入了误区,是我们不懂得教育的艺术,大人和孩子都“为爱所累”。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最纯正、最美好的感情,但要讲爱的艺术、爱的科学,让孩子接受。这样,父母无私、真诚、崇高的爱,才能成为孩子成长成才的沃土,而不是羁绊。让孩子接受我们的爱,实现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双赢,而这种双赢只能属于智慧的父母。所以,有些父母非常着急地问:“怎样才能做一个智慧的父母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不断学习。如果每一位父母能懂得:教育不是一件凭借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责任和希望一股脑儿地堆到孩子身上,我们完全值得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把自己首先变成明明白白的好父母,那么,这件困难的事情也就成功一半了。如果你能换一种眼光看孩子,你会发现原来令你失望的孩子竟是个“天才”;换一种态度对待孩子,你会感到和孩子一起成长是一件很幸福、很快乐的事情;如果你能感到孩子每天都有新变化,常常让你面临新问题,那么,你已经把握了感受孩子成长的机会,你已经和孩子一起成长了。进入这一境地,你已经是一位优秀的父母了。    如果你掌握了教育理论,理解孩子的教育与成长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懂得仅仅凭直觉行事,父母的行动就没有明确的方向,这种自发性、随意性的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功亏一篑的遗憾,而且能够作出恰如其分的教育选择,那么,你就是一位非常智慧的父母了!    五、父母是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    根据世界家庭峰会的数字统计,中国家庭总数已达到3.74亿个,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稳定、家庭成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以及社会素质的水平,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家庭文明的程度决定整个社会文明的程度。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就明确地把“齐家”作为“治国”的重要前提条件。《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反过来又说,“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家庭文明的建设水平取决于家庭教育水平,家庭文明的建设水平对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又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又不完全是一家一户的私事,它事关中华民族的兴衰。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雷洁琼曾说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亦即社会最小的体制。只有每个细胞都健康,作为肌体的社会才能蓬勃发展。”    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影响极大。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有缺失的家庭教育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孩子性格上出现缺陷。    江泽民同志早在2000年2月《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青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这就是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作为三大支柱,共同形成了教育这个系统工程。    然而目前,三大支柱之一的家教却陷入了一些误区与矛盾之中。    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过程中,本来家庭教育应侧重于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学校则应侧重于学生知识的传授、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智力因素的培养,但现在却本末倒置,家教处于一种舍本求末的状态中……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从一出生开始,就生活在由父母所构建的没有风雨的“温室”里,是“抱大的一代”。他们在生活中,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也不需要付出。很多父母是按照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孩子……    在观念问题上,现在的孩子处在“穷教”和“富教”的矛盾中。今天的绝大多数父母在成长期都承受过物质上的贫乏,许多人把它视作成长经历中的财富。于是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一方面进行忆苦思甜教育,要孩子节俭、吃苦;另一方面又与别人的孩子比,唯恐孩子吃得不如人、穿得不如意……    在行为问题上,现在的孩子处在“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许多父母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上公共汽车为孩子抢座位;一边给孩子讲“洁身自好”,一边却在孩子面前做一些不检点的事;一边给孩子讲“助人是美德”,一边却让孩子“油瓶倒了也不要扶”……    在学习问题上,父母片面认为学习是一件刻苦的事,只有刻苦才能学得好,所以用“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来告诫孩子。于是,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快乐。    在志趣问题上,现在的孩子处在“发展”与“限制”的矛盾中。父母渴望孩子成才,却对成就什么样的才缺少科学的把握。搞音乐时髦了,就强迫孩子练琴;搞美术时兴了,就叫孩子放弃写作爱好,架起画板……父母一方面巴望孩子发展,另一方面却又拼命用绳索去“捆绑”孩子的“发展点”,很多孩子就生长在这种“发展”与“限制”的矛盾中,要么萎缩,要么扭曲,大多数变得趋利和平庸了……    ……    显然,处理好以上诸多的矛盾,是当下的父母们责无旁贷;    显然,处理好以上诸多的矛盾,需要父母的大人格和大智慧;    所以,父母是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    家庭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更多关注。《初中家庭教育100个难题》是我们对当前家庭教育的一次比较系统的探索,希望能够对一切关注孩子成长的同仁们有所帮助,希望能够为中国健康发展做一点贡献。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合格的、优秀的父母!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愿人类的明天更加灿烂!阳光!    赵公明    2010年12月26日写于龙川天使工作室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正因为父母觉得自己不是天才,所以,特别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一十命题肯定是正确的,只要父母们决心与孩子一起成长,尽管我们不是天才,居管我们还不算成功,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成为成功的父母。  ——朱永新

后记

中国教育存在的危机不断用触目惊心的事实给我们现行的教育敲响着警钟。实用主义的理性关怀和人们的短视行为已经遮蔽了教育的真正意义,潜在的功利主义则悄悄地将中国教育推向危险和罪恶的深渊。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敏感而遗憾地认识到,今天的教育视野已经没有太多理想的精神和希望的追求倾向,中国教育一直在痛苦的挣扎中缓慢打转前行。    事实上,中国现实的教育已经远远不适应时代的要求,21世纪对中国现实的教育极不满意。中国有六十余年没有大的战争,五十余年没有不可战胜的自然灾害,四十余年没有文化浩劫,三十余年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但中国在人文、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方面没有出现更多的世界级的领袖,中国的教育肯定有问题!    毫无疑问,面对13亿人口的教育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些学术的争论是正常的,但中国教育要走向辉煌,我们就需要超越20世纪无休止的争论,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探索和研究。    正如章敬平先生所言:从欧洲到美洲到中国,从陶行知到蔡元培到朱永新,被苏联教育模式和“分数教育”中断了半个多世纪的“新教育实验”,在苏州擦亮了“教育复兴”的点点星火,并以燎原之势,蔓延到中国的大半壁江山。当下,仅凭个案的成功,就宣称新教育实验决非理想主义者的最佳选择,还为时尚早。可以断定的是,作为一场对抗“教育异化”的实验,理想主义者试图从源头上救赎中国教育危机的努力,起码可以视作以“人的教育”为旨要的“新希望工程”的剪彩仪式。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用对理想的追求给现实的中国教育打开了希望之窗,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的朱传海校长是一位执著的教育人,对“新父母学校”情有独钟,认为这是当下中国教育最大的一块短板,亟需探索研究。    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在参加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之后,开始了“新父母学校”理论和实践探索,特别是对新父母成长的实践探索和研究。不长的实践告诉我们,新父母学校是“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最佳选择。新父母学校让父母、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让享受教育的幸福、追求教育的卓越成为可能。    其实,生活就是教育。所谓“5+2=0”或“6+1=0”、甚至“5+2”或“6+1”等于负数的观念是荒诞可笑的,教育是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的。教育无小事,教育就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工作,面对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父母、成人社会的言行,都应该三思而行。    中国教育最大的缺欠就是社会教育的缺欠。事实上,成人社会的引领才是最为重要的教育,也是最富有成效的教育。所以,中国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就是孩子的成人社会。没有优秀的父母,就很难有优秀的孩子;没有积极向上的父母,就很难有积极向上的孩子;没有父母的成长,就很难有孩子的成长……    其实,为人父母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数父母在不断地探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又了解多少呢?在他情绪低落的时候,怎么办?孩子不信任你,怎么办?……    几年来,我们的研究团队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探索和研究,2006年5月出版了《幼儿家庭教育100个难题》,2009年9月出版了《小学家庭教育100个难题》,在朱传海校长、李新梅、陈腾生、吴淑敬、袁志金等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初中家庭教育100个难题》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本书收集了我们对初中家庭教育100个难题的思考和实践的探索,旨在为父母们提供尽可能具有操作性的直观的参考。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共同探讨,让我们的父母们更加智慧,更加卓有成效地把握教育之道。    有必要指出的是:我们必须形成共识,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可以肯定,这种不易察觉的影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讲,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只要父母善于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条件,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显示出智慧和才能的光芒。    从追求最佳化教育的角度讲,最佳的教育需要最佳的老师,最佳的教育更需要最佳的父母。    我们坚信: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改变世界的手,一代优秀的父母一定能够摇出灿烂的新一代。    ……    让我们关注孩子的成长!    让我们享受孩子的成长!    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赵公明

书籍目录

前言  父母,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1入学适应篇  001  怎样为孩子选择理想的初中?/1  002  孩子要上初中了,父母要为孩子做哪些准备?/3  003  上学前,应培养孩子哪些简单的生活能力?/5  004  如何帮助孩子愉快地进入初中?/7  005  入学第一天孩子不适应怎么办?/9  006  孩子不适应初中生活怎么办?/11  007  孩子留恋小学生活怎么办?/13人际交往篇  008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16  009  孩子不喜欢同桌怎么办?/17  010  孩子不喜欢自己的老师怎么办?/19  011  孩子害怕自己的老师怎么办?/21  012  孩子不会交朋友怎么办?/23  013  你的孩子交了坏朋友怎么办?/25  014  孩子不喜欢交流怎么办?/27  015  孩子羞于表达怎么办?/30  016  孩子“人来疯”怎么办?/31  017  孩子在谦让中吃亏怎么办?/32  018  孩子被老师错怪了,该怎么办?/35学习指导篇  019  孩子厌学怎么办?/38  020  孩子学习没有兴趣怎么办?/40  021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42  022  孩子不认真做作业怎么办?/44  023  孩子不喜欢提问怎么办?/46  024  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怎么办?/47  025  孩子学习粗心怎么办?/49  026  孩子观察不够细心怎么办?/51  027  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53  028  怎样指导孩子写好汉字?/54  029  怎样教孩子写作文?/56  030  怎样教孩子写日记?/58  031  怎样检查孩子的作业?/60  032  孩子记性不好怎么办?/62  033  孩子缺乏想象力怎么办?/65  034  以孩子缺乏创造力怎么办?/66  035  孩子兴趣太广泛怎么办?/68  036  孩子考试怯场怎么办?/70  037  怎样应对孩子的提问?/72行为习惯篇  038  孩子睡眠质量差怎么办?/74  039  孩子做事磨蹭怎么办?/76  040  孩子说谎怎么办?/78  041  孩子迷恋电视怎么办?/80  042  孩子有游戏依赖倾向怎么办?/81  043  孩子缺乏礼貌怎么办?/83  044  孩子经常恼怒怎么办?/85  045  孩子不遵守纪律怎么办?/86  046  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怎么办?/88  047  孩子做错事不改怎么办?/89  048  怎样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91  049  孩子爱打扮怎么办?/93  050  孩子恶作剧怎么办?/94  051  孩子“顶嘴”怎么办?/96  052  孩子私自拿别人东西怎么办?/99  053  孩子说脏话、粗话怎么办?/100  054  孩子过度攀比怎么办?/102  055  孩子爱出风头怎么办?/104心理发展篇  056  孩子怕上学怎么办?/106  057  孩子胆小怎么办?/108  058  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办?/110  059  孩子没有耐心怎么办?/113  060  孩子没有恒心怎么办?/114  061  孩子没有同情心怎么办?/116  062  孩子自我意识太强怎么办?/118  063  孩子责任意识不强怎么办?/120  064  孩子没有规则意识怎么办?/122  065  孩子缺乏爱心怎么办?/123  066  孩子不想长大怎么办?/125  067  孩子无法走出挫折的阴影怎么办?/127  068  孩子学习动力缺失怎么办?/128  069  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怎么办?/131  070  孩子过分依赖怎么办?/134  071  孩子记“私密日记”怎么办?/135  072  孩子早恋怎么办?/137  073  孩子提出性问题怎么办?/138  074  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141家庭保健篇  075  孩子挑食怎么办?/144  076  孩子喜欢趴着睡怎么办?/146  077  孩子早餐吃不好怎么办?/147  078  孩子把饮料当水喝怎么办?/149  079  孩子春季在家怎样保健?/152  080  孩子夏季在家怎样保健?/154  081  孩子秋季在家怎样保健?/157  082  孩子冬季在家怎样保健?/159  083  冬天孩子经常感冒怎么办?/161  084  孩子贫血怎么办?/163  085  孩子患手足口病怎么办?/165教育视野篇  086  家庭教育孩子需要“打”吗?/168  087  单亲家庭怎样教育孩子?/170  088  怎样给孩子过生日‘?/171  089  如何提高父母的威信?/173  090  孩子口吃怎么办?/174  091  祖父祖母过于溺爱孩子怎么办?/176  092  怎样教孩子使用零花钱?/178  093  怎样表扬孩子?/179  094  以怎样批评孩子?/181  095  孩子动手能力弱怎么办?/184  096  家长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186  097  怎样让孩子面对社会阴暗面?/188  098  怎样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190  099  怎样构建积极的家庭文化?/191  100  青春期孩子教育的秘诀/193后记/200

编辑推荐

《初中家庭教育100个难题》是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初中家庭教育100个难题》收集了对初中家庭教育100个难题的思考和实践的探索,旨在为父母们提供尽可能具有操作性的直观的参考。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共同探讨,让我们的父母们更加智慧,更加卓有成效地把握教育之道。

图书封面


 初中家庭教育100个难题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一生必学的科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