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
ISBN:9787801707383
作者:李刚
页数:289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1901·顽固派退出政权核心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从玛噶尔尼到《辛丑条约》  公元1792年,英国外交官玛噶尔尼勋爵携带英王亲笔信绕过大半个地球出使中国。次年9月,在热河行宫两次谒见中国皇帝,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为通商口岸等要求,被清政府驳回。对于中国历史来说,玛噶尔尼是一个极富标志性的人物。  当时的中国正逢盛世,皇帝年号曰“乾隆”。  当中国人为这些大鼻子、蓝眼睛的西方人必须在皇帝面前行三跪九叩之礼而较劲时,玛噶尔尼已经洞察到了古老中国的衰败之势。那时距离鸦片战争还有40多年,但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整个历史画卷似乎已经展现在了他的面前。乾隆皇帝非常慷慨地批准给英国使团每天招待费用为白银5000两,这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但是大多数被经手的官员所克扣,玛噶尔尼虽然并不知道这一情况,但他还是断言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48年后,大英帝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近代史也就此揭开。  历史的时针再往后拨60年,20世纪的第一年,公元1900年,中国旧历庚子年,八国联军以解救被义和团围困的各国公使馆为名,打进了大清帝国的首都北京城。  1900年8月16曰,中国军队在京城各处与八国联军展开巷战,死伤惨重,经过殊死战斗,联军渐渐地将剩余的中国军队驱逐到了城市的西北两方,战至晚间,整座北京城陷落。  10月22日,联军统帅瓦德西将军从北京给德皇发了一份报告,内文中写道:  联军占领北京以后,其驻扎地点之分配,一如当时各军攻入该城,最初各自占据之处。  在英国方面,所抢之物均须缴出,一齐堆在使馆大屋之內,加以正式拍卖,如是者累日,由此所得之款,按照官级高低,加以分派,其性质略如战时掠获金,因此之故,无一英人对于抢劫之事,视为马仁法行动。  其日本方面,则对于此种掠夺之物照例归于国家,由此所得之款数至为不少,据日本某将军之报告,只天津一处抢劫所得者,即有二百万两之多。  至于美国方面,对于抢劫之事本来禁止,但美国军队颇具精明巧识,能破此种禁令,为其所欲。  俄国军队抢劫之方法,似乎颇称粗野,而且同时尽将各物毫无计划的打成粉碎。  此外法国军队,对于各国军队“之抢劫行为”,亦复绝对不会落尾人启。  就宫內情形而言,又可证明该宫最大部分可以移动之贵重物件皆被抢去。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所最可惜者,即真正对于此次战事有罪之人,反受损失极小。又因抢劫时所发生之强奸妇女,残忍行为,随意杀人,无数放火等事,为数极属不少,亦为增加居民痛苦之原因。另据《庚辛纪事》记载,浩劫中“经史子集等,共四万六十余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未及逃亡的皇室贵族崇绮,“其眷属尽为联军所拘,驱诸天坛,数十人轮奸之”。王侯将相尚且遭此惨剧,普通百姓的遭遇可想而知。  北京城的破坏并不是这次世纪悲剧的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  8月19日,在逃出北京后的第五天,最高统治者慈禧发出了两道上谕:第一道发给军机大臣荣禄、大学士徐桐、户部尚书崇绮,令他们留在北京与联军讲和。但在城破不久,荣禄已经来到了保定,而另两位大臣也相继上吊身亡以死殉国了。第二道上谕发给了李鸿章,要求他火速北上,与庆亲王奕劻一起主持议和。  两道上谕发出之后的第二天,在北京城西北方向一百公里处的一个小县城,清政府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世人发布了一份官方文件——《罪己诏》。可以认为这份《罪己诏》就是慈禧太后的国策“检讨书”。  不久,两宫的銮驾逃到了西安,住进了陕西巡抚的衙门。  9月中旬,慈禧太后和她信任的大臣们拟就了人体的议和框架,李鸿章和奕劻两位议和大臣照会各国,提出了五条议和纲领,清政府第一次正式开出自己的谈判条件:  1.承认围攻使馆违反国际公法,保证今后不再出现类似事件;  2.愿意协商赔款问题;  3.同意修改有关条约,侧重中外商务;  4.收回被占衙署,与各国分别缔约;  5.先行停战。  对中国人提出的议和条件,瓦德西的态度是“不给予任何的理睬”。  蒋廷黻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那样的尴尬和悲凉。  瓦德西继而鼓动各国,坚决拒绝中方先停战后议和的要求,并且各国还一致提出,只有清政府在如何惩办“祸首”等问题上有明确的表态之后,才可能开始考虑议和的问题。列强咬住除慈禧之外其他“祸首”的名字死死不放,不得已,李鸿章给慈禧发电,要求朝廷尽快从重惩办相关人员。  除了要求惩办“祸首”,列强在“两宫何时回銮”问题上态度也一度强硬,各国公使一致要求,只有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回到北京后才可以开始谈判。  正当李鸿章、奕劻两位议和大臣左右为难之际,突然传来俄国准备长期占领中国东三省的消息,这引起曰、英、美等国极大的不安。如果清政府一直陷于逃亡境地,就无力对俄国进行真正有效的谈判和抵制,列强也没有理由去“维护”一个已经没有政府的国家的“领土完整”。而暂时维持东北亚局势稳定,符合美国的一贯国际政策,也为日本此后的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中国东北被俄国一国占领,整个东北亚地区就有可能会出现新的国际力量重组。这就使得八国的统一意见出现了松动,他们不再坚持把“严惩祸首”和“两宫回銮”作为和谈的前提条件,而是集中精力开始讨论议和的具体内容,以期攫取最大限度的战后利益。  圣诞节的前一天,八大列强和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11国公使将拟好的《议和大纲》交给了奕劻,并要求清政府迅速答复。  这份《议和大纲》共有12项主要条款,是后来《辛丑条约》的蓝本:  1.中国派亲王专使就克林德被杀一事前往德国谢罪,并在遇害  之处树立铭志的牌坊;  2.严惩祸首,杀害凌辱外国人的城镇停止科考五年;  3.中国必须用优荣之典就日本书记官被害一事向日本政府谢罪;  4.中国必须在各国人民坟墓遭到亵渎之处建立墓碑;  5.军火及制造军火的器材不准运入中国;  6.公平补偿外国人身价财产损失;  7.各国驻兵护卫使馆并划定使馆区;  8.削平大沽炮台;  9.京师至海边由各国留兵驻守;  10.永远禁止军民等加入仇视各国的团体;  11.修改通商行船各条约;  12.改革总理衙门和各国公使觐见礼节。  电文传到西安后,舆论大哗。所有人都感到条件极端苛刻,无法接受。  八国联军最初要求定12名朝廷官员死罪,包括庄王、端王、刚毅、毓贤、李秉衡、徐桐和董福祥等。经反复谈判,最后的结果是:赐庄王自裁;端王充军新疆,终身监禁;毓贤即行正法;徐桐和董福祥被革职;刚毅、徐桐已死,均追夺原官位。除朝廷外,全国各省还有119名官员被处死或被严厉处罚。  惩办“祸首”的风波平息后,赔款的数额问题便成了议和的关键。  在这一点上,清政府的议和官员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确定的结果为:清政府共需向列强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一一四亿五千万中国人, “人均一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以海关税、盐税和常关收入作抵押担保。  条约签订后,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坐镇南京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早年平定太平天国有功于清政府,后半生为  中国的近代化事业殚精竭虑,听闻条约签订,仰天流下两行浑浊的泪水,叹息曰:“此次创巨痛深,实与亡国无异!”  这项赔款以及条约中对中国利权的侵害,使中国政府的财政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直接影响到此后十年清政府所推行的政治经济改革的成效。  第二年的1月7日,从保定坐上火车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新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的陪同下回到了北京城里。  至此,在中国庚子年爆发的那场动荡终于结束,无论对于这个国家的贩夫走卒,还是最高统治者,都是一场难以承受的世纪噩梦,那些被处决的“祸首”到底是些什么人呢?  义和团运动的失控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  这首颂扬“义和团”的歌谣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唱遍中国北方大地。义和团诞生在中西方矛盾最为聚焦的北方地区,是从“反洋教”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本土势力。  如果我们能够首先跳出给义和团“定性”的窠臼,先看它的形成原因,事情就会明朗。  近代中国在与西方抗衡中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这种落后不仅表现在技术器物层次,更重要的是在制度文明方面。但是,当时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中华文明的保守性也不仅表现在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

前言

  毋庸置疑,近代是中国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年代,也是各种社会思潮最为活跃的时代,这期间,晚清史占去了大半个历史时期。中国在晚清七十多年(1 840-1912年)这一历史阶段到底发生了些什么?难道真如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帝国的危机发自鸦片战争,然后历经肤浅的洋务运动和胎死腹中的百日维新,尔后一路狂飙至辛亥革命,帝国大厦随即猝然倒塌?台湾学者王德威并不是历史专家,但是他的一句话足以提醒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近代中国史: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要寻找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起源,不能仅仅回溯到“五四”,晚清是一段比“五四”更重要的“转型时代”。宣统皇帝于公元1912年2月12日正式逊位,中国最后的王朝宣告结束。七年之后,1919年发生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定性在此不作评论,但是无论是肯定它还是否定它,有一个事实任何人都必须承认,即五四运动是一场规模巨大的知识分子参与的“觉醒”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的崛起。那么,这数以百万计的新型知识分子从何而生?古语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短短七年时间岂能打造出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新知识分子群体?——此为疑问之一。再者,北洋军阀时期,混战无穷,白骨千里,列强利用中国内讧争相攫取我民族权益,大大延宕了中华民族近代化进程,让时人及后人深恶痛绝,慨叹我民族命运之多艰。然而,大小军阀从何而生?须知在晚清政府统辖下,它们曾被称为“新军”,乃中国军队近代化之模范军队,何以一夜之间堕落为各自为战的邪恶军阀?如果整合得当,它们应该是忠于国家(帝国)而不是效忠“某大帅”的私人武装。

内容概要

李刚,南开大学世界史专业硕士,师从著名世界经济史专家杨栋梁、中日关系学者宋志勇。出版《犁与刀——百年中日问题忧思录》,发表《“琉球交涉”期间中日外交策略考》、《清末宪政改革中的日本因素》、《中日传统复仇文化比较》等多篇专业论文;长期受聘为《大生》杂志特约研究员,独立承担了《日本农业政策与农村现代化》的课题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1901·顽固派退出政权核心从玛噶尔尼到《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的失控第二章 黄沙渐没中堂墓:一个时代在结束最后的出场李鸿章其人“洋务运动”的历史性终结第三章 “新政”上谕:“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她比康有为走出更远慈禧太后的“政见”第四章 张之洞:手握经卷的坚定改革家张之洞的崛起历程“会奏三折”足使他名垂千秋第五章 袁世凯:从朝鲜监国到政坛巨子豫中豪门走出来的北洋大臣新政初期的变法举措他萌生了立宪的愿望第六章 1906
五大臣出洋考察终成行政治考察前的国内外大背景出洋考察对宪政改革的推动作用第七章 立宪上谕在争论中出笼激烈的廷辩哪些人在推动改革?立宪上谕引发新一轮纷争第八章 党争纷扰中的官制改革“责任内阁制”遭遇挫折没有最终的赢家第九章 聚焦北京:立宪应否预备?“九年预备立宪”:一个激进的改革方案九年里都需要做什么?第十章 1908·皇族少壮派与地方权臣在角逐摄政王塑造自己的改革形象中央政府与地方督抚纷争的背后第十一章 议员们在行动摄政王向议员们做出让步立宪派缘何更激进?第十二章 爆发“新政综合症”危机与契机依然共存民情是把双刃剑第十三章 “铁路国有”引发全面危机经济纠纷升级为政治冲突“新政”没过“保路”关第十四章 辛亥年还发生了什么?两任内阁与一部宪法的出台大厦瞬间倾塌

编辑推荐

  试图客观冷静地、立体地、多角度地展现清末新政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要寻找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起源,不能仅仅回溯到“五四”,晚清是一段更重要的“转型时代”。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肆意掠夺,致使中华民族陷入半殖民地的惨境;但是,西方势力的介入也为中国社会的再一次更新提供了契机,中国在危机之中开始了从传统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清帝国最后十年,清廷提出新政方案,涉及的内容相当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如建立近代教育体系,确定"工商立国"方针、自开商埠、鼓励民族商人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博览会;修改刑律,添补民法、诉讼法,建立各级审判机构,着手推行行政与司法国家准议会机构和地方准议会机构,筹建责任内阁,等等。这些经济和政治名词在今人看来是那么的熟悉,但相信这些诉求发生在晚清最后十年的国人却是凤毛麟角……

作者简介

晚清七十年,在清廷之外,既有底层贫穷民揭竿而起,试图建立乌托邦式的“天国”社会;又有革命志士高呼打同行体制,试图用火与犁再造美好中华。无论其理念是狭隘还是崇高,都希望运用自己的一套办法改变中国现状,把中华民族从西方列强的炮舰锁链和经济掠夺中解脱出来。在清廷内部,皇室家族和官僚阶层,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也在寻求帝国复兴、崛起之术。特别是在帝国最后十年(1910-1911年)的新政改革,兴学堂、废科举、遣留学、练新军、改官制、办实业,其变革涉及的内容包括教育、经济、法制、军事、政体等,其广度与深度都远远超过此前的戊戍变法……本书试图客观冷静地、立体地、多角度地展现清末新政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
要寻找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起源,不能仅仅回溯到“五四”,晚清是一段更重要的“转型时代”。
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肆意掠夺,致使中华民族陷入半殖民地的惨境;但是,西方势力的介入也为中国社会的再一次更新提供了契机,中国在危机之中开始了从传统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清帝国最后十年,清廷提出新政方案,涉及的内容相当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如建立近代教育体系,确定“工商立国”方针、自开商埠、鼓励民族商人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博览会;修改刑律,添补民法、诉讼法,建立各级审判机构,着手推行行政与司法国家准议会机构和地方准议会机构,筹建责任内阁,等等。这些经济和政治名词在今人看来是那么的熟悉,但相信这些诉求发生在晚清最后十年的国人却是凤毛麟角……

图书封面


 大清帝国最后十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对于历史,确实要像作者那样经常去反思,不要满足于一时的结论。晚清改革也许注定要失败,或许有可能成功,但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仅仅是因为“鞑虏”的权利欲望吗导致了失败吗?作者从细述改革始末,以丰富的史料与更加耐心的态度展现了那段熟悉而又实际上对大多数中国人很陌生的历史。读此书真是让人对历史与政治多了许多感慨啊。也与某些看起来是正确的行为竟会导致历史的错误。革命到底对不对?哪些情况下真要革命?改革怎样改?立宪是真是假 ?若果那是我是载沣我该怎么办?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到底要怎么来看?时省历史,不要偷思想之懒!!
  •     20世纪最初十年的清末新政,是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一笔政治、经济改革遗产。之所以说它最为宝贵,是跟从商鞅变法到张居正变法的所有改革相比,因为它更具现代性;之所以说它最为宝贵,是因为它比及中华民国时期的无统一政府相比,具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和有权威的政府(大家不要小看清末皇权统治的稳固性,如果因为它已经被推翻,我们就否定当时一个最高权威的存在,我们就只是事后诸葛。慈禧太后的统治权威比孙中山全部政治生涯和蒋介石的绝大部分政治生涯都要强大,而中央权威的存在是后现代国家完成改革所必须具有的因素);比及70年后的新中国改革开放,清末新政时期的改革更具广泛性和深入性。我在此敢断定,清末新政当时所进行的不少事业,甚至很多在今天还是禁区的改革内容,总有一天会重新搬到中国的改革舞台上来。说得直接点,清末新政时期已经完成的事业,其实很多在后来被废除了,所没有达到的目标,有不少在今天仍旧没有达到,甚至被当局和大众所未知或者故意屏蔽掉。其实很容易理解中华民国和新中国刻意屏蔽清末新政功绩的原因,任何一个政府都希望获得更为强大和更为稳固的合法性。而否定前代往往是新政权普遍采用的方式之一。这一点对于统治者来说无可厚非,但是对于被统治者来说,你要擦亮眼睛认清楚。我在此丝毫没有为一个已经消失在历史烟尘中的最后王朝歌功颂德或者翻案的必要,第一,我不是满人,第二,我对清朝1840年以前的历史兴趣不大,更不会激动于什么康乾盛世,这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极权史上屡见不鲜,只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而已,第三,包括慈禧太后和袁世凯在内的上层玩弄权力,热衷权力,为一己私利弃合理民意于不顾,我深恶痛绝,他们的一些言行为中国的历史带来了沉重的代价和灾难。但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有权利弄清楚并且有责任把我所知道的“尽量客观”的历史真相与我的同胞交流。至少以下内容是不该被淹灭在历史中的事实:在天津的地方自治风生水起,袁世凯主政天津期间所进行的政治、经济以及教育努力,其实为中国基层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并且也是较为成功的,袁世凯的天津改革尽可能把精英阶层、平民阶层都囊括到改革的受惠群体中来,他废除旧的教育制度,却为旧势力的儿女后代提供了接受新教育的机会,他办理宪政训练班,培养出一批包括社会中下层的民主改革拥护者;关于预备立宪,如果我们承认自己还是有点独立思考意识的现代公民,我们会发现,不少人去评论这种立宪是真假的时候,宪政已经在今天成为禁区。换句话说,哪怕清末立宪真是假立宪,但也是在承认宪政先进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欺骗行径”,但是我们今天的上层已经不承认这一点,下层已经不理解这一点。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政治民主是与经济无关的。而事实上,清末立宪从洋务运动后期开始酝酿,从庚子事变之后被重视,从1904年之后被正式提上日程,所谓九年预备,是要在9年之后召开正式国会。如果我们承认民主和宪政是需要有个过程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去否认这9年的客观必要性。资政院和地方咨议局是当时的准议会机构,力量之大,代表素质之高,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查查有关资料。你一定会吃惊。只举一例,袁世凯后来当选责任内阁总理,是通过两次才完成的,第一次摄政王任命,被咨议局否决,因为不符合程序,再投票,才确定下来。结果确实是一样的,但是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非同小可。关于皇族内阁问题,当时皇室阶层中的精英所欣赏的实际是德国宪政模式,而非日本模式。出此下策,实在是因为其固守既得利益,目光短浅所致。有兴趣的人还可以去了解一下清末民法、刑法草案对后世的影响以及所达到的高度;还有“大清银行”的建设始末等等。清朝的崩溃有满汉民族矛盾原因,这一点不用多说,但绝不是最重要原因。今天评论清末新政的败因,说它是因为政府保守是完全站得住脚的,因为在新政之前政府确实在延宕时机,错过了改革的最佳时期,各类社会矛盾处于潜伏状态,上层却误认为是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麻木大意,百弊丛生;说它是因为过于激进也是有充足证据的。试问英国实现宪政花了多久?德国?日本?是9年吗?不少民变其实并不是由于政府保守所致,禁烟、户口统计,乃至砸毁庙宇建立新学堂都可以激发多省流血冲突。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又有多少应者是因为认同革命党的理念。告诉你,少之又少。这就是孙中山最终不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根本原因之一。一群民智未开的民众,一个先是裹足不前后而以宪政为治病良药的政府,是不可能获得政治改革的成功的。该改时一定要改,如果用50年时间去观望,甚至后退,这个政权是没有希望的,即使它在以后的日子里真心实意改革,也会因眼界所限、底层的不理解甚至反对陷入最终破产。但是还是有受惠者的,是那些人?100年来,历史已经至少重演了两次。但是受害者必定是绝大多数劳苦大众!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可以不知道张居正是谁,因为中国的历史上和现实中有太多大大小小的张居正。张居正做人做官确实有很多让我们拍案叫绝之处,但是成为张居正,是要靠“运气的”,我本人不希望中国再出现张居正这样的“伟人”。在中国古代,除了王安石变法具有些许现代意义之外,其他的我认为对今天价值并不太大。张居正的改革其实是一种很低端、很原始的改革。但是不了解清末新政,我们就不可能知道今天的中国是从何而来,也不可能看清楚明天的中国走向何方。有人说,清末新政是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开始的,所以注定必然失败。那么我就请你告诉我,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有哪一次改革不是在压力下开展的。明治天皇吗?彼得大帝吗?朴正熙吗?将经国吗?他们没有一个不是在内外压力下开启民族改革事业的。但是却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我们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特殊。当然,连自由与民主这些普世价值都敢去公开反对的人,是注定与我不会产生共鸣的。
  •     读了下睿哲推荐的这本书, 对中国近现代史又有了重新的认识,误国家者在一私字 困天下者在一例字. 不是白纸黑字,谁能相信这是教科书中的慈禧说出来的话? 当年清王朝的变法上谕,就在今日,也是显得尖锐无比,哀之,叹之。。。。 再者,一个不尊重历史的执政党有什么资格对一个国家修改历史教科书儿义愤填膺。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历史真相不是仅仅中学历史教科书上那么简单的一笔带过,中间的血泪和无奈,自强的心愿和无力的政治,只能唏嘘万千
  •     提出的问题很不错。。。
  •     文献太多,作者自己的思想会陷入别人的观点中,第二还是教条性的东西太多,条条框框的东西在作者思维太深,大清关键问题在于民族问题,在于少数落后民 族统治先进民族问题!这是治清史最为重要的问题,由于别人的观点太多,自己的思想就不清了,而且资料多是二手资料
  •     于了解晚清新政改革有所助益。这一曲历史之悲歌,尚未廓清,尚在继续。对晚清历史认识愈深,愈倾向于保守主义之理念。本书编辑该打屁股,装帧差也就罢了,错字横行,标点混乱,不可原谅。
  •     每次看晚清,我都为冤大头叹息,他不知道为了屁也没有的表面名号让自己让民族失去了什么!!!中国改革之路之所以近代如此坎坷,还有一个作者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日本,中国的灾星。
  •     一个改革者必须是一流的政治家
  •     拼凑
  •     国之将倾
  •     要立宪还是不要立宪,这不是个问题,关键是由谁掌握话语权,政治岂能离开党争。
  •     推荐大家都看看被历史教科书刻意回避的那段历史
  •     还不错的书,看看蛮好的
  •     国共双方共同铸造了一尊名为孙文的神祗,证明立宪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但是如果从史事进行考察,却未必会得出同样的结论,相反可能为之叹息,毕竟宪政可能已经到了触手可及的地方——如果新政能够开始于甲午之后;如果新政能够由老成持重如张之洞主持;如果政府和民间都能都多一份耐心和容忍(对比日本预备立宪期长达20年);如果庙堂者能更注重新政和民生的关系……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并不妨碍从如果出发进行思考。本书更接近学术随笔,可读性很高。
  •     选的节点不错,节奏也还可以,值得一读
  •     2009-11-06 遗憾并无奈
  •     误国家者在一私字 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这句话是真理无疑,但是由光绪帝的圣旨颁下,那就别有一番风情。看李鸿章100年前的观念,何止胜过当前地方大员一倍两倍,失去了改革的迫切感,就会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死守着自己的特权。当然,宪政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说,不一定是适合我们的,但是一味的逃避,终究不能让天下人信服。宪政也当然不是革命派要求的那样激进,而是应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推行,这一点上,89年的事,无可厚非。看到铁路国有造成的恶果就可以发现,愚民之策不可取,开启民智,步步推进,才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     改良改良的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