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二十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晚清二十年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020083756
作者:马勇
页数:34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皇上的病情不时反复,时好时坏,清政府虽然及时将这些情形向内外大臣通报,但鉴于1898年的政治变动,尤其是康、梁等人在海外的大肆渲染,使海外的政治流亡者甚至许多爱国华侨都越来越不愿意相信清政府公开解释的理由,以为清政府特别是慈禧太后在1898年秋天之后确实有个废黜皇上,另立新皇帝的计划,所以清廷的许多解释不仅没有消解海外中国人的疑虑,反而添加了许多的素材。光绪帝在南海瀛台静养被说成是幽禁,皇太后对皇上的任何关爱都被解释成别有用心。一百多年后重新检讨这些史实,其实还是应该相信一个合法的主权政府不会如此卑劣地造谣误导。我们在清廷高官所留下的文献以及清廷官方史料中根本看不到康、梁等海外政治流亡者所说的那些事情。其实当年《申报》就有文章批评梁启超的种种说法毫无根据,只是故意丑化皇太后,离间两宫。皇上既为皇太后所立,假如皇太后真的不喜欢皇上,则当日尽可在亲友中另行选择,何必一定要立光绪帝以统乾纲?至于康、梁等人在海外肆意散布皇太后将皇上幽禁瀛台的消息,在《申报》作者看来也是不通之论。瀛台为南海中心,四面环水,素为列圣休憩之所,水木清华,亭台精雅,极适合休养。皇太后看到皇上的病情总是反复,不见痊愈,故令其于此消遣世虑,安心养病,怎么能够将这说成是幽禁呢? 慈禧太后确实不是皇上的“亲爸爸”,不过人类的天性是养育之恩一般大于血缘关系,几十年的辛辛苦苦相依为命,都是应该能够理解的伦理情谊。如果从善的历史观去观察,我们就不应该怀疑皇太后的一番护犊苦心,就不应该作出如此恶的解释。按照皇太后的权势说,她真的要想虐待皇上,可以有许多办法和机会,完全不必如此大张旗鼓将其幽禁在瀛台。 康、梁等政治流亡者的攻击终于惹恼了清政府,甚至惹恼了光绪帝。1899年12月20日,皇上发布上谕严厉驳斥康、梁的污蔑和攻击,强调自去年秋天训政以来,上下一心,宫府一体,告诫中外不要轻信谣言,妄加猜测。 作为政府文件,应该相信其严肃性。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光绪帝发布上谕的前后,清廷内部选拔小皇帝的事情又被重新提起。

后记

好友杨华来电话问我是否给《晚清二十年》写个后记。想了想,我觉得还是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大致说说我对晚清史的想法,尽量方便读者阅读。    19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这就意味着历史上的大清王朝已经消逝了整整一百年了。一百年来,中国历史几经变迁,按照传统中国正统史观,清朝对于我们今天应该是前朝的前朝。然而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我们没有这样做,反而将清朝视为前朝,于是晚清的历史对于我们今人而言,犹如胜利者去写自己的成功史,于是也就留下许多还可继续探讨的空间。    晚清历史还有可以探讨的空间,主要是因为我们过去的叙事模式可能被严重妖魔化了,而且可能还不止一次被妖魔化。    晚清历史的第一次被妖魔化,可能来自康有为和梁启超这批改良主义者。他们在甲午战后最先发现中国问题的关键,最先发出政治变革的呼吁。这些呼吁合乎当时中国的政治实际,于是很快从理论转为实践,于是开启一个“维新时代”。    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政治变革到了1898年秋天戛然而止,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无论如何,谭嗣同等六君子不经审判就被诛杀,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被常年流放海外,这在道义上确实构成了对清廷的不利,对康、梁的有利。而且还有一个细节必须注意的是,作为政府,清廷在1898年秋天全部事件处理完毕、宣布完毕后,不可能整天喋喋不休反复唠叨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和来龙去脉,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政府的正当事情。而作为被流亡、被诛戮的人,康有为、梁启超是无论如何忘不了1898年的那个秋天,那个夜晚,在此后漫长的流亡岁月里,他们其实在很多时候都是靠着回忆过去支撑着自己的信念。于是历史故事在他们一遍又一遍的讲述中日趋完美,我们通过他们知道:在清廷内部存在一个政治上的坚定反对派,这个反对派的总头目就是那个可恶的西太后,主要干将就是那几个满洲高官如荣禄,如刚毅以及还有与清廷关系复杂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等。至于他们敬仰和一直在保护的,就是那个英明的小皇帝光绪帝,这个小皇帝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是日本明治天皇、沙皇彼得大帝一类的伟大领袖。光绪帝被塑造成中国政治改革的化身,进步的希望;慈禧太后则成为政治上的保守者和顽固派的领袖,是近代中国一切罪恶的根源。    康有为、梁启超对晚清政治史的建构当然不能说是恶意的编造,其实只是他们作为政治局中人和政治边缘人的想象,光绪帝只见过他们两人一次,与梁启超的谈话不过十五分钟,与康有为的谈话时间稍长些,也不过一个小时,他们对皇上的理解只是出于一种感情,与事实确实没有多大关系。至于他们对慈禧太后、荣禄、刚毅、怀塔布等人的憎恨,更是依据各种传言,没有事实依据。不要说最高领导人慈禧太后不会清楚他们是谁,就连恭亲王也不过称他们为广东举人,根本分不清谁和谁。所以,康有为、梁启超对晚清政治史的建构是想象多于事实,即便是梁启超,后来也真诚表达了自己的歉意,认为自己在《戊戌政变记》等相关文字中的表述是激情大于真实,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宣传,并非历史事实。    梁启超的态度是坦诚的,值得敬佩的,其实接续他们这批改良主义者登上政治舞台的革命党人,对于康、梁建构的晚清政治场景是不信任的,不当作一回事的。革命党人从来没有想过利用清廷内部西太后和光绪帝之间的矛盾进行挑拨,而是始终将清廷、清政府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革命党人眼里,不仅慈禧太后是政治上的顽固派、守旧派,即便是那个被康有为、梁启超捧上天的光绪皇帝,在革命党人看来并不是什么真理的化身,不过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政治小丑。    革命党人不能接受康有为、梁启超对晚清政治的想象,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对晚清政治进行了重组和建构,他们认为晚清十几年清廷主导的政治变革都是骗人的把戏,是一个不敢退出历史舞台的统治阶级在故意拖延时间。当1901年新政启动后,革命党人这样说;当预备立宪开始后,革命党人依然这样说;结果到了皇族内阁出台,到了铁路干线国有化政策出台,历史就这样干脆地证明了革命党人的预见。于是从那之后,人们不再认为清廷最后十年的政治变革有意义,有价值,而是站在胜利者的立场谴责清廷对中国发展的延误和延迟,晚清十年的政治变革成了欺骗人民、拖延革命的阴谋,被康有为、梁启超捧上天的英明领袖也被革命党打人地狱。    一百年过去了,大清王朝的背影渐渐远去,这个王朝也逐渐融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成为紧密结合的一部分。满洲统治者不再是孙中山所指责的殖民者,晚清的政治变革也不再像革命党人所指责的那样只是一场闹剧,一场骗人的把戏。如果我们抱持一种适度的温情和敬意去看待包括改良主义者、革命者、清政府在内的全部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过去所接受的历史认知可能还真有继续探讨的空间,可能并非先前所说的那个样子。    近代中国的历史大概要从1793年马戛尔尼来华访问开始起算,那一次中西之间虽然没有达成共识,没有开始接触,但中西之间的交往特别‘是贸易的往来并没有中断。这一年,实际上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    乾隆帝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英国人的交往要求。我们过去的研究,不论中国,还是外国,都将之归为文明的差异、文明的冲突,或礼仪制度的不同安排。其实,这件事情的本质对于西方、对于英国来说,就是工业革命之后产能过剩需要寻找市场,而对中国、对清廷来说,所谓的文化差异、文明冲突,本质只有一个,就是中国应该主动或被动适应世界呢,还是世界应该适应中国?    大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带来的产能过剩,都使中国的断然拒绝变成了不可能,也就是几十年的光阴,英国人以鸦片去化解贸易的不平衡还是引发了一场战争。从此,中国的历史根本改观,列强通过这场战争开始进人中国,强行将中国拉上世界一体化的轨道,中国踏上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不归路,尽管此后的挫折并不断。    从鸦片战争算起,中国又蹉跎了二十年,到了1860年,经过英法联军打击,中西交往开始步人正规,西方国家被允许在北京设立公使馆,中国的公使也开始前往东西洋各国常驻或游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应该承认,也就只是短短三十年,大清国真的恢复了往日的气势,所谓“同光中兴”,在某种意义上说,并非假的。    “同光中兴”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实力,恢复了中国人的信心和勇气,于是又敢于对列强开口说不,动辄表示不高兴。    其实,三十年的洋务新政,只是将一个非常态的国家推向一个常态国家,并不意味着大清国此时就是一个常态国家了。经济实力的突然增长使那时的中国人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虚骄,然而经过一场并不太大的武装冲突,庞大的中华帝国竟然如此不堪一击,重演半个世纪之前的悲剧,轻而易举地败在东邻小国日本人的手里。    在过去长达一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日本几乎始终是中国文明最忠实的学生,几乎不加修改全盘照搬引进中国文明,只是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势力的东来,日本和中国这个老师一样面临着同样问题,但师徒作出了不同选择。中国人以文明底蕴深厚为理由,选择了“中体西用”,以为中国之体不必变,中国所需要的或者说中国所缺乏的只是西方之用、西方之末。而日本或许真的如中国人所认识的那样,只认没有文明底蕴,于是就像一千年前决定向中国学习一样,毫无保留转身向西,脱亚入欧。经过不到三十年的发展,日本竟然真的实现了福泽谕吉等启蒙思想家的期待,在远东建立起了一个比较纯西方式的国家,并一举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战胜国。    假如中国不是败在昔日这个学生手里,假如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继续败给西方某一个强国,中国人都不会引发那么大的反应。一个庞大的帝国,而且号称在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大帝国,竟然败在“小日本”手里,这实在使中国人觉得太跌份,太没有面子。知耻而后勇,是中国圣贤几千年的教诲,所以在甲午战后,中国在经历了短暂痛苦之后再出发,其目标其榜样,就是这个从来不被中国人瞧得起的东邻小国。稍后所发生的所谓“维新运动”,其“维新”二字虽然在中国古典文明中久已存在,但现在化旧为新、推陈出新,显然是受到日本“明治维新”的启发,或者说就是直接来自日本的启迪。那时的中国,确实期待模仿日本明治维新,重新建构一个和传统不一样的国家体制。    中国走向维新之路当然是一个正确选择,然而中国人的焦灼意识和世纪末的恐惧在那时确实非常强烈。日本人用差不多三十年所做的事情,在中国却希望三年达到,这就不免引发激烈的社会动荡和社会恐慌。激进与保守,稳健与鲁莽,确实在1895年之后成为国内政治路线的一个重要分野,上自朝廷,下至百官,在这些方面大约都是各有各的看法。这并不是非常奇怪的事。    然而,康有为不这样认为。康有_为的焦灼意识促使他觉得朝廷内部有一个顽固无比的守旧势力,因而中国要进步,只有彻底摧毁这个守旧堡垒。他不仅这样认为,而且这样做,于是在1898年秋天,他试图运用暴力手段去消解和平变革的障碍,不意被清廷反手打倒,清除出局。    清廷以暴抑暴的强势镇压,不仅严重挫伤了改革者的政治热情,而且使清廷内部的政治势力发生了异变和调整,作为大清王朝统治集团的满洲贵族在这之后确实在思考一个问题,即中国的变革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们不愿重演戊戌年间的政治故事,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一切变革都必须以维护满洲贵族政治统治为前提,任何有可能损害满洲贵族集团利益的行为都必须制止。于是,在1898年之后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逆转,统治者试图利用排外主义情绪化解国内危机,然而事与愿违,1900年的义和团战争差一点葬送大清王朝的江山。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在列强的压力下,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关键性的一步,新政、预备立宪、钦定宪法等等,在短短十年问相继出现,中国距离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国家不过一步之遥。    当然,任何政治变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政治统治者在没有外来压力的情况下很难持久主动变革。政治变革的压力往往来自政治反对派。在大清王朝最后十年,真正推动清政府进行大规模政治变革的动力,其实就来自孙中山和他的革命党人。革命与改良确实在那十年间进行激烈赛跑,改良终于在各种利益集团的内讧中走向终结,孙中山原本“一个人的革命”最终成为一个民族的自觉和统一行动,清政府终于用自己的手将自己埋葬。    晚清最后十年的政治变革是真诚的,也是有效的,只是考虑到这场变革毕竟是在与革命赛跑,因而在那十年问,双方的相互攻讦在所难免,相互夸大的指责往往掩盖了历史真相。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因而我们在民国之后的历史记忆建构中,看到的只是大清王朝腐败反动的一面,真实的历史就这样被善意妖魔化了。    一百年过去了,我们今天是否有可能重构晚清历史的叙事框架呢?本书只是一个尝试,期待各方面的批评。至于本书的出版,应该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感谢周绚隆主任,尤其应该感谢杨华的精心编辑和安排,衷心期待着下一次愉快合作。    马勇    2011年3月30日

书籍目录

引子第一章  大转折  东邻日本转身向西  群雄逐鹿东北亚  日本不宣而战  终于知道什么是兵败如山倒  以战促降与乞和议和第二章  维新时代  四万万人齐落泪  维新运动发生  京沪强学会  南梁北严  湖南区域试验  官场上的迟到者  失控的改革  “康不得去,祸不得息”  一场未遂政变第三章  尴尬记忆  大阿哥引爆政治动荡  “运动”义和团  冲突在犹豫徘徊中持续升级  走向对抗  一场奇怪战争  又是乞和与议和第四章  重新起步  而今迈步从头越  构架现代新教育  现代军事体制的重建  自由经济的充分发展  现代法律体系的确立  改革又到困难时第五章  短暂徘徊  一个人的革命  奇怪的战争与费解的中立  震动与启示  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  又是一个成功典范第六章  这才是中国的希望  上下联手  临门一脚  五大臣出洋  总算有了一个开始第七章  让理想变成现实  改定中央官制  重建地方官制  革命促改良,促立宪  政治改革突然提速  一个美好的期待第八章  向立宪政治艰难行进  一个偶发事件  王朝的终结者  制造敌人  新时代新希望第九章  民主政治短暂的春天  谘议局:民主初步与有序参与  有计划的政治:立宪日程表  皇族内阁≠责任内阁  铁路干线国有:国进民退引爆革命第十章  一个王朝的终结  又到剿抚犹豫徘徊时  独立与光复:墙倒众人推  走向共和  清帝逊位:最后的潇洒后记

编辑推荐

《晚清二十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晚清二十年》讲述了甲午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新政改革、推翻帝制、走向共和,是晚清二十年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随之终结了一个衰败的王朝,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让清史专家带着我们,一起观看历史的潮起潮落,领略时代的风云际会,体察身处变局的各色人物的心路历程。

图书封面


 晚清二十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历史书籍中出现“也许”、“大概”、“可能”这样的词语,总会让人觉得有些可疑,而用这些词语来堂皇地推测史实就彻底无法让人忍受了。观点方面,作者认为,甲午战争丝毫不能说明中国的政治体制落后于日本,只是中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当然在作者眼中,这个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与晚清的体制当然是毫无关系的。维新变法的失败,只是康有为和光绪皇帝的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产生的误会。慈禧太后与维新的失败毫无关系,只是顺水推舟来善后的。至于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作者轻蔑地嘲笑着你——哪里有什么帝后之间的冲突?人家光绪皇帝是没了面子自己关了自己的禁闭的!……为了赚人眼球而故作奇谈、耸人听闻的见解见过不少,但这样靠想象治史写书还拿出来误人子弟的还真不多。
  •     不知道是否借鉴或者抄袭了唐德刚的 晚清七十年 从内容及纲领上看是一致的 估计减少了很多唐教授的评论 和大的历史观等内容。建议大家看看 晚清七十年 这本书吧 不过大陆现在没有卖的好像 我读的电子版 唐教授 受教育国内 在美国旅居多年 相对的见解 应该是摒弃大陆 及台湾的政见
  •     以下是本尊认为作者在书中表达的一些观点,凭印象写的,如有错误,本尊表示负责。1、对慈禧作了尽量客观地评价。2、康有为有被迫害妄想,所以启动了把维新变为政变、兵变的行动。结果导致六君子被杀。3、认为光绪在维新失败后是主动退居二线的,甚至也不排除他仍然发号施令的权力。对光绪之死的“被害说”提出否认,但是无证据只有推理和揣测。4、对康梁在维新中的实际作用表示了怀疑,因为光绪帝接见康某也就一两次。当然康对维新的启动还是起了意见领袖的作用的。本尊认为相当于新浪微博的某些民间大V,不同的是紫禁城听进了这些微薄的声音。5、清政府发动铁路国有化,侵犯中产阶级利益,导致四川保路运动。调兵镇压,导致武昌空虚,武昌起义成功。蝴蝶效应。6、孙中山是在北方军事压力、外国列强外交压力、以往的政治承诺的情况下做出南北共和,权力移交袁世凯之决定的。谈不上资产阶级的妥协。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晚清二十年的成败得失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汲取经验教训,转化为执政理念与智慧。
  •     我是文科的,觉得这本应该可以提高一点历史水平
  •     看晚清历史总是这种感觉。虽然物质已经极大丰富,该解决的问题好像仍遥遥无期。
  •     文字难以入口,推翻定论的尝试缺乏论据
  •     就知识性比较充实,就立场讲站在清廷高层和洋人一边。如,本书认为无后党,认为慈禧摄政不但正当而且合规矩合民心。对于今人来讲,一个皇帝与皇宫已如此荒唐,何时又来了个凌驾皇权之上的太后???说慈禧养了光绪十几年,我不能认同,皇宫的母子与平民母子一致吗?光绪在皇宫以慈禧儿子的名义生活十几年,不能说慈禧抚养十几年。光绪3岁即位是事实,朝廷被慈禧经营几十年是事实,朝堂皆在慈禧掌握,慈禧虽不称帝已是帝,光绪称帝亦是傀儡。光绪没有自己的文武班底,便是个无用皇帝。其实,慈禧还是给了他那么多年,他却没有折腾出自己的班底,光绪终是个无用皇帝。读这本书,确实也感觉了到了一些事:慈禧,光绪,李鸿章,康梁...晚清一代烂泥遍地。另外本书中也太多可能、想象以及对历史温情的强调了
  •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晚清二十年,是不平静的年代,朝野都有不同看法,都在思索这个问题,有识之士认为要改革思变,从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新政改革、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王朝的结束,民国的建立,这其间历史虽然不长,但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索,我们要以史为鉴,从中吸取值得注意的有益经验和教训,把我们的改革进行到底。不要象民国那样半途而废。
  •     这本书写的不错,对于了解这段历史很有帮助
  •     书还行,算不上历史书里的极品,但对于看教科书和信奉传统史观的历史爱好者还是可以一看的。
  •     冷静缕析,平和观史
  •     之前在新浪微博上面关注了“旁观者马勇”,一直觉得他对于历史和现实政治分析的相当透彻。由于自己也比较喜欢历史这东西,所以买了这本书,对于晚清二十年有了一个重新的审视,我越来越觉得“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是是多么的坑爹。
  •     放在马桶边,每天看3页,终于读完。
  •     本想入<晚清七十年>,没有货源,没辙入了这本,结果这是一本充斥了臆断,悖论与哗众取宠的言辞完全不值一读的书.
  •     甲午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新政改革、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等等清朝末期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起因、过程、结局、作用和意义如何以及主要参与人物,清史学者马勇这本专著为你详细讲解。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备。一本史学好书。
  •     其实我是用来凑单的,之前买了李鸿章与晚清二十年来着
  •     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这就意味着历史上的大清王朝已经消逝了整整一百年了。一百年来,中国历史几经变迁,按照传统中国正统史观,清朝对于我们今天应该是前朝的前朝。然而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我们没有这样做,反而将清朝视为前朝,于是晚清的历史对于我们今人而言,犹如胜利者去写自己的成功史,于是也就留下许多还可继续探讨的空间。一百年过去了,我们今天是否有可能重构晚清历史的叙事框架呢?马勇的《晚清二十年》给了我们答案。
  •     长了不少知识
  •     这个二十年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历史教训,值得一读。
  •     史观都比较有新意,有为慈禧袁世凯之流洗白之嫌,但也许这就是历史真相呢。假想一下,清廷未亡,中国温和过渡到现代化阶段,像日本一样,既有传统又有现代,会不会更有趣一些?晚清政府最后施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今天仍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么看,这一百多年我们在政治上似乎裹足不前了。
  •     晚清二十年,纵横晚清!
  •     有意思
  •     这本书客观地描述了晚清的近况
  •     还行,有点偏离论从史出的路子,时不常忍不住说理的冲动。
  •     算不上一本严肃的历史学书籍,感性的认识过多。ps:怀疑有些许篡改历史的成分。
  •     对于近现代的中国乃至当下而言,马勇的历史观念,较为突出的有三点:一是要由非常态国家向常态国家转型,二是中国须主动融入世界,消弭与世界的差距,三是提倡普世(普适)价值。这三个观点在他的著作与微博中都十分显著。此外,本书定位为历史通识读物,而非侧重于专业性的研究著作。
  •     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那些故事 和教科书完全不同的感觉 在历史中 没有脸谱化的大奸大恶和大智大勇 都有太多的无奈和抉择 也许你的对就是其他人的错 赞!
  •     看着很揪心的一本书,晚清的屈辱史,从荣耀的巅峰跌落的瞬间很无奈
  •     另一种角度,不常见的角度
  •     了解历史可以翻翻,内容海不错,给个七分
  •     晚清二十年,还没看呢,等回家了看
  •     晚晴的后二十年,是最好玩的二十年,各路英雄群雄并起。
  •     对了解晚清历史有帮助!
  •     重写了晚清历史,拨清教材迷雾,真实还原历史人物事件,晚清的历史对当下中国大陆走向有借鉴作用
  •     不带先入为主的成见去看待我们的历史,会发现前人未必比我们笨,他们甚至比今人走的远的多,中国人不缺乏民主自治的能力,可惜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写就的。晚晴以降的历史大多被丑化或妖魔化,这本书就是试图从理性和温情的角度,重新审视那一段历史!
  •     头两天看的时候都睡不着午觉了,有关晚清近代的历史虽文笔平稳但因为涉及太多细节史料而更让人唏嘘。细化的事实复述、设身处境的心态通感、中外形势的横向比较以及淡化在背后的宏大视野是这本《晚清二十年》成为一本出类拔萃又中规中矩的讲史心得。在语言上,作者效仿黄仁宇、唐德刚等西方中国史家的叙事风格,更切合近代中国的思维状况。在立意上,没有《读书》《随笔》那种过分专一的褒贬,不是当年明月那种哗众取宠的无限游想,也不是名家论著的昏昏欲睡。本书从纷繁的晚清档案、传闻、史料中清理头绪,使人看到在唯物主义历史必然的同时是那么多天意巧合和时态人心的促成。其中关于所谓帝后党政、光绪死因、康有为品行、拳民事件等都有符合史实大的新认识。
  •     中国走向共和的20年 封建体系崩溃 近代国家建立的历程
  •     有点扯的稀里哗啦稀里糊涂云里雾里的感觉
  •     晚清是怎么样的社会,这本书会告诉你
  •     作者客观理性的论述了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晚清政局之跌宕起伏的发展,政要民间朝野各界之思想态度的转变,还原史实真相,绝对值得一看的好书。
  •     了解晚清的很详尽的一本书,很好。
  •     新的角度看历史,很多时候,我们所认为的历史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课本上所写的历史也不一定全部都态度正确,那很多时候不过是在教我们正确的观念。
  •     好是经得起细读,马勇教授 的见地与理解可谓独到。
    价格还算合理
  •     晚晴二十年,危机重重,形式不容乐观
  •     这本书很好,使我对晚清那段历史有了一个不同于从前的认识。此书不同于那些道听途说的野史,具有学术性,同时也不乏味,很有可读性,值得购买。
  •     这是一本从非传统角度详细剖析晚清20年间众多事件的好书
  •     《晚清二十年》内容介绍:甲午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新政改革、推翻帝制、走向共和,是晚清二十年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随之终结了一个衰败的王朝,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让清史专家带着我们,一起观看历史的潮起潮落,领略时代的风云际会,体察身处变局的各色人物的心路历程。《晚清二十年》的作者是马勇。
  •     一切都已经成为烟云,一切都已经化为尘埃。历史总是令人叹息不已。
  •     经典之书,历史必读书目,值得一读,绝对有收获,书是进步的阶梯,!
  •     马勇老师的书基本可以构成了一个系列了,从义和团到戊戌变法,在到辛亥革命
  •     晚清二十年,让你了解真实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     对我以前认识观的大冲击,分不清是美化还是妖魔化了
  •     史料扎实,梳理了晚清历史。
  •     以平常心不带偏见地去分析慈禧和光绪的心理很到位,可惜了这么好的机会,如果慈禧和光绪再活十五年,今天的中国又会是怎么样呢?会有后来的民国内战厮杀革命内乱吗?历史就是这么给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
  •     用叙述的方式回顾晚清历史,让我们在阅读时能够有更深的体会和思考。
  •     当你看过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之后,你就会对晚清的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各种学习
  •     讲述晚清二十年的历史,有一些新的视觉
  •     马勇先生的著作。很好。从慈禧太后结束垂帘听政开始,描述了清朝从战争失败到国民的改革,到最终清王朝的结束。过程紧凑,情节动人。超出了普通的说教和历史年鉴的写法,给大家展现了那个跌宕起伏的年代。
  •     海战的什么号什么号我是真的记不住 通篇讲得确实不够有趣 但是很长见识
  •     历史照见现实
  •     当历史扫盲读本看的。
  •     对晚清有独到的见解,晚清不是我们想的无可救药呢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可以详细了解晚清的历史,很多观点比较新颖。
  •     能说的通就好,有些史料观点也是第一次听说,还不错。然后,有些部分行文和观点导致我怀疑是不是作者的拼凑或者有他人的笔力;编辑要更勤勉,有些错误就不要出现了……
  •     明清二十年,说真的看到这书皮我就喜欢,有感觉,不像当下有些书籍过度包装,却没到位,但这本书无疑是值得读的
  •     纸张不错,以新颖的视角解读晚清历史
  •     第一次读马勇的书,读起来还不错,看到了不一样的历史,值得一买。
  •     这本书是以文学的形式,再现了晚清那一段历史,比较有新意,也很生动,差不多是三折的价格,性价比非常高。
  •     马勇的作品,还不错,可读性和可信度都不错
  •     晚清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是如此相似,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命运选择。宪政体制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大事,晚清的有限改良,时机的丧失,让中国真正失去了现代化和民主化的机会。
  •     温情叙史
  •     教科书看多了的人,多一种途径,多一个角度看到历史。
  •     晚清二十年是怎样的?看看这本书吧。
  •     写得很深入,让人更深一层地了解了晚清二十年的跌宕历史。
  •     比历史教科书写得好多了。虽然与教科书里的观点不一样,内容也不单单是叙述,更多兼带了作者的思考评论,可读起来觉得流畅,其观点也更令人信服。比一般的历史书有意思。
  •     话了三天看完这本书,说得很细,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清末,原来我们从教科书上知道的很多都不是真实的,至少不完全真实。康梁和孙中山为了自己的事业也丑化了不少清廷。还有就是感觉清末和现在太像了,很多问题都是原来发生过的,历史从来都是惊人的相似,历史从来不能以史为鉴,很多发生的过的错误还会再发生,因为人性决定了这一切。也提醒当今的执政者,不吸取教训,不加快改革的步伐,可能要重蹈覆辙。
  •     这本书不错,看了以后加深了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     几年前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很震惊,文化人挽起尊来令人叹为观止。最近某位作家女士写了篇文章为自己在演讲时的些许囧态(其实不算太难看)找补的时候,莫名想起了这本书。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忽悠了谁。
  •     分三天把这本书看完了。应该说这本书的立场还是比较公正客观的,对慈禧不是一味的扣盆子。反观某国的教科书把清末的一切责任都堆到了慈禧的头上,明显有失公允。看完这本书的一个感觉就是:历史真的在重复,而且就是现在在重复。既得利益团体的短视,阻挠了改革的深化,只能在技术层面做不疼不痒的“改革”。强烈推荐此书!
  •     对晚清时期的二十年的近代历史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分析,对中国近代的历史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述,是了解清朝晚年和近代早期经济政治文化必备的书籍。是本好书
  •     一个王朝的终结,观看历史的潮起潮落,领略时代的风云际会,体察身处变局的各色人物的心路历程。
  •     对晚清历史的分析比较精辟,值得一看。
  •     刚买回来了,就看了一半,书中的内容总体没有什么新鲜感,对于历史作者写的还很详实,比较中肯吧。
  •     先知道马勇老师的新浪微博写的很棒,然后再读马勇老师的这本书。关于历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悟,有着独立见解,却不偏离更广泛的人群,才真正对当世有益。
  •     从细节处剖析晚清历史,值得看
  •     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历史中的人物
  •     领略时代的风云际会,体察身处变局的各色人物的心路历程
  •     很喜欢马勇的文字,平和理性、抽丝剥茧、娓娓道来。读罢后感受最深的还是那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睡去了肮脏的近代史
  •     马先生的文章,确实值得一读,史料丰富,叙事简洁,公正客观,文笔简练,到底是大家。马先生的几本书我都买了,值得收藏,晚清的历史无论何时看都能有新体会,是我辈学史者应该通读的。
  •     很好,开阔思路,对历史有新认识
  •     假设合情,分析合理。如慈禧光绪,虽非亲生,也有亲情,绝非仇雠。慈禧的能力是很强的,在那个时代那个年龄,她的思想算是解放的。只是形势比人强,船大难掉头。折腾100多年了,太平日子还是要珍惜。神马都是浮云,坚决不当炮灰
  •     马勇的经典之作,多品读~
  •     此书为高中时恩师所赠,于当时的我不无裨益,颇能冲击旧有观念。不过今日看来,此书观念虽有独特,而论据仍有不足,因此难免也只是一种假设而难成结论
  •     物美价廉,可以跟其他几部晚清历史书对比下,可以一读,快递速度很快
  •     简单了解晚清这段历史可读此书。
  •     很真实,很客观,这才叫真正的历史
  •     看马校长的书,颠覆你的历史观。我们正在走的路,就是一百年前清王朝正在走的路,官员的思路是如此出奇的一致。一本你必须看的书。
  •     内容详实,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     全书以满清政府在内政外忧的逼迫下断断续续的改革为线索,客观、公正地叙述了晚晴二十年变革中的是是非非。其实我最佩服作者的,不是其深厚的学识,严谨的思维,而是其始终站在客观的立场去评判,不偏颇,不违心,力图真诚、真实地将历史真相呈现在读者面前,尽最大可能淡化作者自身感情色彩的影响,打破了我们的共产主义史学观先给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按照阶级立场定性,再去评述其功过、性质、影响的窠臼。在本书中,慈禧太后不再是只知享乐、贪恋权力的恶毒的老太婆,她也具有人性的温情;满清官场也不再都是反动派,除了历史书上宣扬的几个对历史发展并无多大正面作用的有识之士之外,也真实地存在着一大批忧国忧民,并以实际行动改变历史进程的有为之士;以平、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也并不是一心为公,高风亮节之人,他们也是大有私心,也有卑鄙龌鹾的一面。
    历史上不乏革新之士,但不论成败,他们的结局大多是悲惨的,变革失败,不光是满朝不满,更招万民唾骂,有幸成功,也难逃既得利益受损者的打击报复。总之,无论改革的成败,我们都应该向那些革新之士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因为他们往往有扫除政治弊端,大治天下的雄心;有置身死于度外,不计个人得失的公心;有虽千万人吾往矣,敢向既得利益者开刀的决心。明知结局总是悲凉,也当一往无前。俱往矣,我们只能感叹,只能怀念。
    晚晴政府变革之心我们不应有所怀疑,至于其决心,可有异议。不然,怎么会改改婷婷,外部压力大,则改,压力的大小决定了改革程度的大小;外部压力小,则停,也想守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这也是常情,批判是应该的,但更多的应该是理解,就像你的一只手已经病变腐烂,你会不会下定决心自己动刀将之砍掉?恐怕大多数人下不了这个决心,会寻求外部的帮助,若其病变程度稍有缓解,怕是更舍不得剁掉自己的一只手了。晚晴改革的历史,与今天的改革局面,是不是很相似呢?其结局,对今天的改革,是不是很有借鉴意义呢?改革总难是自主的,阻力一定是很大的,总是在外部压力大到不得不改的情况下,才能向前推进。一边是因循守旧的安稳,一边是变革的荆棘,若要当政者自己选择,会怎么选呢?自然是选择安稳的占大多数。作为人民大众中的一份子,改革成果的分享着,我们应该怎么作为呢?是做晚晴的立宪派,还是革命党?
  •     温情史观下的帝国背影
  •     论点新,论据总有种不充分的感觉(只是感觉)。我觉得这一论述方式很难抓住读者,因为没有提供一种读者可接受的叙事结构。可能这才是历史的真相吧——过去之事,永远扑朔迷离。但我总觉得作者应该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佐证,但这在书中的呈现却非常稀薄,嶙峋而不丰润。
  •     可以用来了解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