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学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秦汉史学研究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303138579
作者:许殿才
页数:32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秦汉是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在统一多民族国家里,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果。秦汉文化与秦汉制度一样,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为封建文化的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大体确定了中国封建文化的基本走向,也基本决定了秦汉史学的性质、内容和特色。 一、超迈往古的恢弘气势 秦汉建立的大一统政权,本身就是历史上的惊人创举。“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连后人面对这样的沧桑巨变,都忍不住发出如此感慨。处于奇迹般崛起的泱泱大国之中,君臣百姓滋生出雄视千古的自豪感,再化为大气磅礴的文化成果,是很自然的。 秦汉文化的豪迈气势集中表现为锐意进取、疏旷开阔的时代精神。 秦始皇、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以罕见的雄才大略著称,他们豪迈的性格和进取的精神既是时代面貌的集中体现,又对一代风情施加了重大影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夙兴夜寐,勤于政事。“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烹灭强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①……这些巡视全国留下的刻石,在在表露出他睥睨千古、雄视八荒的气魄。汉武帝好大喜功,常以为天下事不足为,在位之时,“百蛮是攘,恢我疆宇,外博四荒。武功既抗,亦迪斯文,宪章六学,统壹圣真”②。正因为“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才形成当时“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兄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殚,其余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的繁荣景象。① 建功立业,大有作为,实际上已成为当时人普遍的心声。张骞开通西域,李广父子几代奋击匈奴,班超投笔从戎扬威边陲,宫女王嫱只身远赴朔漠担负和亲重任,都是这种时代精神的典型体现。

书籍目录

叙 编 秦汉史学通论
秦汉史学的文化背景
一、超迈往古的恢弘气势
二、多元文化的统一
三、中华主体文化的形成
秦史学略说
一、秦史官制度与史书
二、秦始皇的史学政策
两汉时期的历史思考与统治政策
一、汉初的历史思考与政策调整
二、西汉中后期的史学与政治
三、东汉光武帝的历史总结与施政
汉代的修史制度与官修史书
一、汉代的修史机构与史宫
二、著记与起居注
三、《东观汉记》的修撰
四、《东观汉记》的体例、内容与流传情况
上 编 史家、史著研究
陆贾的历史著述与历史思想
一、陆贾和他的历史著述
二、以仁义为本的治国思想
三、对历史的认识与思考
贾谊对历史盛衰的思考
一、贾谊的政治作为和政论、史论著作
二、历史盛衰与现实思考
三、以礼治国的思想
司马迁继《春秋》作《史记》
《史记》的“通古今之变”
一、“原始察终”的历史考察
二、“见盛观衰”的史家眼光
三、“兴坏之理”的理论探求
《史记》状写历史的神来之笔
一、波澜起伏的历史场景
二、生动传神的人物丹青
三、寓论于叙的史学方法
刘向,刘歆父子的文献学成就
《吴越春秋》的史学价值
一、赵晔与《吴越春秋》的流传
二、史料价值
三、编纂体例
四、历史启示
五、历史文学成就
应劭与《风俗通义》
一、应劭和他的历史著作
二、《风俗通义》的内容与价值
《汉纪》史论中的历史思考
一、“通于天人之理”
二、“达于变化之数”
三、“故能达于道”
《汉纪》中的史学见解
一、史学的性质与任务
二、史学的社会功能
三、史书的内容与编写原则
《汉纪》多样的史论形式
中 编 历史理论研究
《淮南子》的历史思想-
一、天地之理:以道为本的宇宙观
二、人间之事:体道而无为的社会历史观
三、往古与当今:对历史阶段性的看法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与大一统思想
一、宗教神学的天人关系论
二、大一统的政权理论-
三、三纲五常的社会伦理观
四、三统循环的历史演化模式
《白虎通义》中的国家学说
一、一统尊君的政权理论
二、等级严明的组织结构
三、尊尊亲亲的伦理秩序
四、集权帝国的政治职能
五、三统循环的历史模式
王充的朴素唯物主义历史观
一、天地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对天人感应说的批判
二、实知的认识论主张和对经传虚妄诸说的质疑
三、今胜于古的历史发展观
壬符的字宙观与治国思想
一、以元气为本的宇宙观
二、以德教为本的治国思想
仲长统的历史观与社会批判思想
一、理性的天人关系论
二、对历史变化趋势的探索
三、社会批判与改良设想
下 编 《汉书》专论
《汉书》的成就
一、第一部大一统的皇朝史
二、多种专史领域的开拓
严整的体例
实录精神与正宗思想
一、实录精神
二、鉴戒价值
三、宣汉与正宗思想
《汉书》写历史变化
一、“究其终始强弱之变”的撰述要求
二、“备其变理”的理论探索
三、重今略古的思想倾向
《汉书》中的天人关系
一、《汉书》中的天
二、《汉书》中的人
三、对天人关系的回答
《汉书》中的民族史撰述
一、民族历史与民族关系的详细记述
二、多民族统一成就的着力强调
三、民族关系的冷静思考
典雅优美的历史记述
一、语言典雅,长于叙事
二、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三、广收文章,为书增色
《汉书》的论赞
一、灵活的表述形式
二、恰当的评论总结
三、深入的理论探讨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秦汉史学研究》的研究结果如果能得到学界认同则或许具有下列意义:(1)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史学发展道路与特点、规律的认识;(2)有助于全面和准确地理解传统史学的社会功能与实际价值;(3)有助于从传统史学最优秀的成果中吸取有益营养,为当前史学发展提供借鉴;(4)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作者简介

《秦汉史学研究》试图通过对秦汉时期史学著作和历史思考的表现方式、理论价值及史学社会功用的分析研究,全面展示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整体面貌,揭示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求史学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等,阐明对后世史学发展的影响。

图书封面


 秦汉史学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想要从一代史学的角度系统把握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本书呈现的面貌并不理想。本书三部分大体可以分为制度、史家史著和《汉书》研究,虽然面面俱到,但都所论不深,多是对于史学著作的文本分析,因袭和概括旧说,将史家的几句话提炼出来作为其史学思想,然后在其史学书写中寻找对应物,而每个史家史著被作者总结得大同小异,且多褒扬少批判;至于史家史著背后所联系的时代,则基本停留在通史的水平,没有突出个体经历的特殊性。这样的结果是本书类似一部大致了解秦汉史学的入门书,却体庞形散,无法提炼出秦汉史学研究的整体面貌——如果这两朝史学的确有其整体性和传承性的话。其实,本书的精华差不多都体现在作者自序中了,全书的体量很大程度是在自序基础上添加材料而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