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古代中国与其强邻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500484363
作者:[美] 狄宇宙
页数:374页

私人读书笔记

书的前半部分比较有启发。略微记一点儿翻译的问题1.第63页,“商代的刀具通常都有一段短把儿插入刀柄中”,这个应该是商代接柲的刀具,所谓“短把儿”,应该是指“下阑”。2.引左传时“邢国”全写作“刑国”,左传中没有这种提法,不能这样通假,这不是骂人呢么。不知是编辑的疏失还是译者没留心。3.第136页,“红狄”,《左传》里只有“赤狄”,赤狄就是赤狄,不能翻译成红狄,其他大部分地方是对的,可能是疏漏。4.第175页,说战国陶瓦有“云形”装饰,是指云纹瓦当吧。5.第177页,“却兵1000里”,引《史记》原文时用阿拉伯数字不合适6.第323页,倒数第三行,“可观”,我理解应该是”客观“吧?7.第352页,John S. Major的中文名是马绛,因为人家叫John,似乎不应该译成“马绎”:,还出现了好几次。总之译者似乎对先秦秦汉考古和历史都不很熟悉,很多类似的地方,虽然不能说完全不对,但不太地道,“短把儿”之类的情况不少,反而让人不易理解是什么东西。编辑不太用心,字体不同的字夹杂在正文里,第327页甚至还有个字没造,画了个圈,旁边写着(左火右鼎)。现在这样也可以吗?

历史的假设

本书讲述的是从商朝至汉的早期草原民族史,前半段是基于考古学资料,后半段是基于对文献的重新解读和推理。总体来说,考古部分比较靠谱。1、游牧民族的出现并不太久,草原民族开始是畜牧、农耕、渔猎民族或混合体。随着马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游牧民族的流动性,逐步有了纯粹长距离游牧民族。因为季节迁徙和狩猎的需要,他们的社会必须组织起来,从而容易形成军事化的社会。2、冶铁技术由游牧民族传播至中国:新疆是中国地区最早由冶铁技术的地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新疆是从费尔干纳引入的冶铁技术。中国则到战国才有冶铁技术。3、商代马车的传入,应归功于西北的齐家文化、北方的朱家沟文化、东北的夏家店文化。4、战国时期,赵、燕、秦三国向北扩张,使半定居的农耕-畜牧部落不得不北迁,转向纯游牧生活。长城是扩张而非防御的产物。5、作者把蒙恬北却匈奴夺取河南地,与匈奴帝国的崛起联系起来,认为是因为游牧部落失去了河套,在这一艰难的时刻,整个部族的危机感使得国家得以诞生,全民被动员参与战争。获得外部收入的能力是国家设备出现的关键,也是国家生存的关键。除了中国外,塔里木盆地的城邦国家也要向匈奴缴纳产品,以便维持王庭和军事建设。6、汉初的和亲政策下,之所以和亲后匈奴仍然进犯,并非单于不守契约,而是因为游牧的封建体系使其无法完全控制其下的部落。7、汉武帝进攻河西走廊和西域,目的是因为汉朝不与匈奴朝贡之后,匈奴很大一部分经济来源于塔里木城邦国家,所以必须“断其臂膀”。作者将匈奴的崛起与中国的统一关联起来,有假设但论据不足,战国时期赵国的云中郡直至阴山,燕国的辽东郡直至辽河,这些对游牧部落来说都是大规模的侵略,但并未出现军事化的帝国。如果只因秦帝国的统一,从而使得冒顿的崛起成为必然,似乎有些牵强。

攻击还是防御?

还是值得一看,我把这类汉学家写的书统统归类为“海外看中国,对于摆脱国内史家千篇一律的视角和叙事方式是有帮助的。这类作者(包括李锋这样的海外中国学者)的著作首先建构了一个大的视角和比较长的时间轴,史料是被带入到思考框架里面证明结论。比如说长城,一直以来对于长城的作用众口一词是防御,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对定居农业人口的侵扰,基本上结论就是这样。狄宇宙在本书里给出了不同的观点,无论是燕长城、赵长城还是秦长城都深入到传统农耕区域以外,其实是东周诸侯国在强烈的企图心驱使下,攻占了戎狄的土地,长城是对土地权属的确认,是出击的桥头堡,是对其他诸侯国的地理扼要,是对北方商业利益的掠取。这是本书的看点,至于匈奴的出现还是语焉不详。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能自圆其说就是一家之言。

一条人为的界限

总而言之,这本书强调的结论是,中原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界限并非天然不可逾越,两者并非是必然的死敌,两者的界限是人为的春秋以前的华夏和蛮夷,中原和游牧两者往往何二为一,界限并不清楚。进入春秋后,中原各国出于尊王攘夷争夺当时国际霸权的需要,经常性的丑化诋毁和侵略未开化的戎蛮,并予以消灭。中原文明侵入游牧和农业文明的中间地段,造就游牧文明的萎缩退却和生存危机。至战国之际,中原文明普遍建造长城的目的,并非是为了防守,相反是对所征服的游牧和农业地带进行“殖民”。到了秦汉阶段,由于中原文明的崛起和侵略压力,促使游牧民族也从分散走向集权,于是第一个强有力的匈奴帝国建立了,由于匈奴帝国是建立在各个部落共立单于的基础之上,所以单于并不能有效的控制其余众对西汉采取有效的和平政策,所以战争最终必不可免总而言之,此书前半部分全是考古实证,而后半部分则是通过对中原文明所著的史记等史料作出不同的解读,得出独特的结论。此书颇为枯燥,然利用考古和文献解读方式得出独特观点的方法值得一观

重新思考中华文明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草原文明入侵是难以抹杀的记忆,它伴随了数千年,一直困扰着中原文明的成长,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解释习惯于将其看成是野蛮的、破坏性的,换言之,只有将其彻底消灭,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很少深刻去反省,多元文明为何不能共存?狄宇宙这本书在国内已翻印了几次,很奇怪为何没能得到人们的关注。他的很多观点堪称是颠覆性的。首先,草原文明源于农耕文明,它比农耕文明诞生晚。从考古发现可证明,马的驯化历史只有五千年,而最早的农产品出现在1.25万年前,由此可以认定,草原文明是从农耕文明中分化出来的文明,它不是先天就具有掠夺性,先天就残忍。第二,是农耕文明率先蚕食草原文明。草原文明并不完全是游牧的,在草原与中原之间,有宽广的半耕半牧区,这个界限虽不清晰,但一直存在,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从春秋开始,到汉代,两个文明的接壤线平均北推了将近1千公里,换言之,中原文明几乎将所有半耕半牧区蚕食殆尽。第三,农耕文明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半耕半牧区北移最大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因为耕种就要破坏植被,要砍伐森林,此外要兴修水利,在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接触线上,生态灾难触目惊心,这很难不引起草原文明的报复性反弹。我们以往的文字记载,往往渲染草原文明的残忍、贪婪,然而,这些记载多源于汉人,这些汉人作者基本没有边疆生活的体验,也很少接触异族人士,他们基于传闻和想象写作,这难免会产生倾向性。更重要的是,对外用兵往往是皇帝的决策,没人敢质疑自己的主子。被遮蔽的历史,造就了愚昧的人们。所以一代代人习惯于将夷狄看成是非人类,我们嘲笑他们的传统,鄙夷他们的生活习惯,拒绝他们的融入,从没有用理性去反省,这只能招来敌意。于是,在相互的仇恨中,难免擦枪出火。历朝历代,北防都是浩大的工程,人民心甘情愿地拿出生命与财富,去填补这个无底洞,然而,依然免不了亡国灭家。文明对抗的最终结局,只能是悲剧。然而,我们沉浸在历史宿命中,不断与自己想象中的恶魔去搏斗,可究竟得到了什么?真正该检讨的,是传统文明为何如此偏狭,为何不能与异文明建立起一种和谐、互助的关系,为什么不能基于普遍人性的立场,去寻求共同的未来?因为,传统思维深入骨髓的是家天下的思想,“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在皇帝的眼中,自己是唯一的,绝不允许异端的存在,而士大夫阶层皆无独立人格,即使明知理路所在,也不会公开,只能一味从君所愿,这就为民族灾难留下了伏笔。往事已矣,一切有待于未来,本书的价值在于开启理性,让我们从历史中获取智慧。


 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