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
ISBN:9787541137822
作者:[英] 萨拉·沃特斯,Sarah Waters
页数:468页

内容概要

萨拉·沃特斯(Sarah Waters ),1966年7月21日出生于英国威尔士,文学博士。著有《轻舔丝绒》、《半身》、《荆棘之城》、《守夜》和《小小陌生人》。 目前,萨拉是全职小说家,和恋人、两只猫生活在伦敦肯宁顿一栋维多利亚风格的公寓顶层,屋顶高高 的, 曾是佣人房。

作者简介

1947年,二战后的伦敦,四个人没有方向的生活下,是无名的失落和焦虑。凯身着男装在街头不停寻觅;海伦与情人过着貌合神离的同居生活,心里深藏着不安和躁动;明丽照人的薇芙却一直待嫁,对一个有妇之夫执迷不悟;还有刑满释放后的邓肯,绝口不谈过去,似已对生活绝望。
时间在20世纪 40年代回溯,蜿蜒兜转于空袭、灯火管制的街头、不可名其名的关系以及性冒险之间,回到1941年,是最终,也是最初。


 守夜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阅读是一件太私密,太个人的事情。虽然之前就已经知道《守夜》是一个开篇即是终结的故事,可是拿到书的第一时间浏览了封面,封面内折,封底,目录之后,我依然从故事终结的开篇1947开始读起。令人绝望,心灰意懒的1947。薇芙是唯一一个让我觉得伦敦的天空下还有色彩的“事物”,虽然相较于其他人,华老师对海伦的心理做了更多直接的刻画。华老师对海伦的“偏爱”以至于让我觉得凯和茱莉亚只不过是背景,特别是凯,消沉低迷寂寥孤独的凯简直让我对她心生腹诽。直到现在,想起1947的凯,我的印象里首先映出的是她的影子,而且只有影子。凯是串起这所有人物的轴,可是华老师赋予她灰色,不温不火的灰色温柔弥漫,稳妥是稳妥的来,温暖是温暖的来,可是未免淡而无味一点。海伦呢?一切敏感焦虑,安全感缺失,表面谦卑内心自我的人都可以在海伦这里映照出自己的多多少少。如果我喜欢海伦,那是因为我几乎彻底地理解她,明白她,甚至同情她。如果我嫌弃海伦,那也一定是因为她歇斯底里的敏感焦虑,安全感缺失,还有对背叛,对爱情的决绝和义无反顾。这样看来,1947的茱莉亚对照之下,生动成熟,即便冷漠难道不显得有一点可爱么?再说回薇芙,1947某一天,薇芙随那个男人一起开车出城,她和他在野外草地上并排躺着望住蓝天,那一刻她的心里曾激起的“奇怪的”失落深深地打动我。从那时起,我对这个姑娘宽容又怜惜。如我所见,激烈,疯狂,尽情燃烧的1944占据了这部书的最长篇章。一切翻转,一切承合,一切爱郁情愁的缘起都建筑于此,都崩塌于此。最暴烈燃烧,最惊慌混乱,最徒手相搏的1944,当得如此。怕失去?必会倾身倾心给出。想得到?必有加诸自身的虐了又虐,恨不能求缚自身,欲死欲生。只不见两情相悦,相濡以沫。我原本都忽略了1944伦敦夜空时时来袭的爆炸,令人惊惶无措的燃烧崩塌,我以为“每个人”自是每个人自心的出口。读到1944尾声之时恰巧本地地震不断,身经一种无法预料,惊惶煎熬的境地,突然如此之近地体会到身处战时的故事中人必然不同于平时的激烈的狂暴,冷静至极的孤独和寂寥疏离的恐慌。仿佛内心的一切出口都被燃烧弹的火光映亮,放大。这样,如何hold住每个人自心的出口?怕是那时自己也会被自己惊奇到。凯之于海伦,海伦之于茱莉亚,茱莉亚之于凯,还有一直蛰伏在自己世界里的邓肯,相必亦是如此。在这样火光冲天的1944,1947里灰色的凯在这里慢慢鲜活升温。是的,凯内心需要自己的被需要,比如遭受轰炸后的救援现场,还有貌似无助柔弱的海伦。甚至,哪怕牺牲自己来成全这种被需要。如此,我自然也明白了,凯无法爱上茱莉亚,闪亮轻快偶有冷傲之姿的茱莉亚轻易就会击碎凯的英雄主义。只有海伦,在“比绅士还绅士”的凯的温柔压迫下,她内心的出口向着茱莉亚倾泻大开。1944的伦敦,世界在黑暗中燃烧,血在欲念渴望中燃烧。温柔清新,血色浪漫的1941,邓肯被亚力克的诗意般的暴烈迷惑着,薇芙对那个男人的牙齿一见钟情,凯初见海伦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水仙花开。后记,一切文学作品最后的指向都是人,包括但不限于书中人物,读者,作者。所以,即便对于翻译作品,除了关注作品中呈现的多种人生,和造化这诸多人生的作者之外,我最感兴趣的也包括译者本身。私以为,任译者再怎样不着痕迹隐藏自守,译本终归会散发出译者本身的气质韵味。所以,读书读到生出“心有灵犀”之感,以致产生“懂得的人自然会懂”的奇妙心情是一种独特的愉悦体验。读《守夜》时这种和书中文字心意相通的感觉隔三差五就会出现。我把这看作译者这个媒介的造化素养。译者自己内心对生活的这个世界,对生命中历经的感情,对瑣淡或纷繁人生的源源不断的热爱或理性思考无意之中通过译介文字隐约浮现纸本之上,或者说一览无遗也不为过。读者呢?不同的人对书中当下情境自有不同的理解,想象与体验。个中孤独,唏嘘,激荡,感慨和愉悦自是不足与别人道。方才看到豆瓣转播中的一首小诗“。。。让人们去想想,虚无。。。还有一个人会坐到地上,想起自己的一生”,忽然想,人生没有自动设置,能够倒带重来,假如能够,我想1941依然是那个清新暴烈的1941,1944燃烧的依然会燃烧,而1947,也必然会是那样“错置”之后的虚无。
  •     在萨拉沃特斯最负盛名的作品《荆棘之城》中,苏把莫德唤作珍珠,“你这颗珍珠,你是颗令人怜爱的珍珠。”无独有偶,在《守夜》中,凯在战时花了十英镑给海伦买了一套珍珠色的缎子睡衣,她把海伦的脸捧在手心里,心中赞叹:如此光洁的脸,就像一颗珍珠。这才醍醐灌顶,原来被比喻成珍珠是萨拉沃特斯笔下女孩儿能得到的最高荣誉:她们剔透无暇、不染尘垓、纯真无辜。这是我第二遍读这个故事。应该没有什么事比读一本已经提早知晓结局、情节、人物关系的小说更像苦修的了,于我而言像是在重新认识一位故人,领略她遗失在时光里的风采。《守夜》比起作者闻名遐迩的维多利亚三部曲的确不好读,也不容易读进心坎儿里,毕竟它的剧情感不强,没有《轻舔丝绒》《荆棘之城》那样蠢蠢欲动的少女心路轨迹和宛如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却胜在写法别致,更富诗意。曾经有个朋友这么说:小女孩儿一定是最喜欢《轻舔丝绒》的,因为那里有着含苞待放的启蒙情愫;待 到写《守夜》时,那种属于二八年华的美妙情愫转化为成年人世界里的遗伤旧痛,断壁残垣中曾经诞生过的美好成了标本供人追忆。彼时的华老师已经非常成熟,跳脱出了LGBT领域的小情小爱,在战时和战后背景下发生的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故事更加深厚,钝钝的悲伤因为独特的二次倒叙而更加弥郁不散,宛如伦敦氤氲的雾 气,笼罩着主角们迟迟不愿走出的夜。每一本再次被阅读的书都需要一盏突然在脑中点亮的提示灯来引发共鸣。我的心绪则要从开头凯的那件珍珠缎子睡衣开始说起。第一次阅读《守夜》的时候,曾经严肃地把凯划分成文艺小说里常见的那类“社会多余人”,只因她 无事可做、无人可访,更已经失去了情人,去电影院她总是后半场才进去,戏谑道——人们的过去,往往比他们的未来有意思的多。这不仅仅是凯对自己战后生活的 一种定义,也成了整本小说发展脉络的画外音,战争赋予了许多人在战前无法企及的权利,战后他们大部分人便失去了战时的价值,尤其是对女性而言。二战赋予了世界女权运动新的意义。一战时期的女性依附于男性,经济无法独立,女性甚至没有穿裤子的权利。二战前的女性就业率更是惨不忍睹,当大量男性都上了战场时,女性获得了从事之前只有男性能从事的事业,并取得荣耀。有人在战时得到驾驶权,有人通过写小说得到了发言权,她们无一例外都通过劳动获得了经济独立。凯便是二战中所有脱胎换骨女性的一个小小缩影。凯所得到的权利,是一个女英雄的形象,烽火连天于她而言反倒是一种宁静。披着女英雄的外衣,她可以开着救护车拯救数以百计的生命,承担着和男人同等重要的责任义务, 最重要的是能从废墟堆里挖出一个能让她英雄救美的姑娘,能让她呵护备至的姑娘,并献上那件珍珠色睡衣。那是一种能向所爱之人赠予承诺的权利。她哪里是多余,只是被激荡的年代开了个无情玩笑,赏赐了她一段假期般的战争岁月,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时间去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与一贯的哥特浪漫相比,在《守夜》中萨拉用更深刻现实、悲悯眷注的笔触去探讨女性在时代变迁中所产生的可能性与梦境破碎后的废墟心境。新的译本填补上了凯的新欢旧爱海伦与茱莉亚情感递进的交代,而她们故事的完整化恰恰又彰显了凯的情深似海。1944年的她把对海伦的爱都揉进了那件珍珠色缎子睡衣里; 若干年后的1947年海伦则想把茱莉亚身上的亲近之感封成水晶珠子,现在那颗水晶珠子碎了,海伦终于豁然领悟了当年凯心痛的初衷。像凯这般比绅士更绅士的女性角色,莫说世间难寻,即使是萨拉沃特斯自己的笔下也是鲜见的,她不是舞台偶像凯蒂巴特勒,仅仅具有诱惑女性的燕尾服皮囊,内在仍旧是个自私胆怯的“伪君子”;如果把凯投掷在任何一个富有浪漫气息的萨拉式故事里都是十足完美的好情人一枚,在她曾经对海伦好的时候,无法想象海伦将来会在任何其他地方被任何其他恋人以同样的程度温柔对待;放佛海伦此生而来的目的就是身穿缎子睡衣,让凯能够望着她。而在《守夜》中开篇即使结局的1947年,她成了战后话语最少的那个人,死死地把心门封住,不再身上创造新的故事,也不再他人身上发掘新的闪闪发亮的奇迹。小说中另一个被我重新拾起的女孩儿是薇芙。薇芙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是唯一一个在3个时空里仍旧和同一个男人发生故事,延续感情的人;她为他堕胎,为他担惊受怕,被他所伤害又仍然为他意乱情迷。并不是这个有妇之夫是多么的引人入胜,欲罢不能。薇芙只是得了另一种战争病——她在靠着惯性生活。在薇芙看来,在战争年代有些事情容易一些,那时候做事是另有一套方法的,因为命运都替你安排好了。命运让她在火车上邂逅逃票的英俊军人雷吉,从一支烟的情缘 发展成六年的不伦之恋。她曾经盼望和平,想着和平了就可以做好多事。但她也不知道自己希望究竟什么会有不同,这令她沮丧。她希望事情会有转变,或者人会有 改变,但那是痴心妄想。雷吉的简单质朴让她赞叹,但她最爱的却一直是他的那些过失和弱点。她在他的软弱中耗费着生命,他的道歉和承诺。雷吉没有改变,她也没能改变自己,习惯性地身负疤痕继续往前走。这本书的奇妙之处在于,当你合上1941年的最后一页,也是全本书的最后一页。会不由自主地重新翻开第一页,从结局里寻找作者事先埋好的蛛丝马迹。我确实这么做了,也的确找到了。海伦是货真价实最受宠的那个幸运儿了。1947年的海伦躺在床上,想起了战时她的一套睡衣,她曾经拥有,然后失去。那睡衣是珍珠色的缎子,回想起来,那是她见过的最美的睡衣。在黑暗中,独自睡在茱莉亚身边的她想起,那是她一生中见过的最美的睡衣。她就是那个曾经穿过珍珠睡衣的幸运女孩儿。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我没有过这么美丽的珍珠缎睡衣
  •     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认真阅读完毕,这是我第二次读这个故事却像是初领其风采。掂在手里比老版厚了不少,填补上了好几处茱莉亚和海伦情感递进的交代,而她们故事的完整化恰恰又彰显了凯的情深似海,她把对海伦的爱都揉进了那件珍珠色缎子睡衣里,被比喻成珍珠是萨拉沃特斯小说笔下女孩儿能得到的最高荣誉。写《守夜》时的华老师已经非常成熟,跳脱出了LGBT领域的小情小爱,可惜我过去单单钟意《轻舔丝绒》。在战时和战后背景下的守夜故事更加深厚,钝钝的悲伤更加弥郁不散。轻舔丝绒在对比下倒显得像是闺房里的小秘密,再痛也是甜的。
  •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爱上我们应该爱的人
  •     47年绝了!然而…站错cp真的很想死…有没凯/薇芙 或者凯/茱莉亚的同人看啊 /_\
  •     可能是我个人对阿朗期待过高,不过确实比上译那本好太多,没上市不免遗憾。心境和六年前初读这个故事时的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我们依旧没法爱上正确的人。
  •     我终于写了篇书评,为什么我觉得这书写得很憋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