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欧洲史(第一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牛津欧洲史(第一卷)

出版社:三辉图书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807628712
作者:【美】罗宾·M.温克,【美】L.P.王德尔
页数:357页

章节摘录

插图:查理五世一开始非常指望尼德兰的财富能够资助他不断地进行战争。但是,他加入了一个由尼德兰17省组成的联合国家,尼德兰人很看重其传统的自治。每个省都由贵族阶层和富有的商人控制,其中世纪的三级会议或议会,负责征税和招募军队。在16世纪中期,该地区的天主教仍占有压倒性的优势。然而,查理五世虽然喜欢尼德兰,但腓力二世在观念方面彻底地西班牙化了。不仅是腓力的性情引起低地国家臣民的对抗,而且其关于中央集权的高效统治的思想也是如此,因为该思想致使他取消了他们的政治和经济的特权。这里的居民希望在经营工商业时,不再受到来自西班牙规章的强制性限制。其中的新教徒则憎恨并惧怕腓力在尼德兰启用的宗教裁判所。腓力将西班牙的守备部队派往尼德兰,并试图实施镇压异端的法令。最初以尼德兰特权阶层为核心的反抗,很快就向下展开。1566年,当200名贵族向腓力的总督请愿,要求采用一种较为温和的政策之时,一位官员轻蔑地称之为“这些乞丐”。这一名称起了作用,并很快被反叛者自豪地采用。政治上的焦躁不安,加上经济衰退以及加尔文宗在赢得会众方面的日益成功,引发了1566年8月的骚乱,导致根特、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地区的天主教教堂受到严重破坏。腓力的反应是,派遣一支由一万名西班牙人组成的军队前往尼德兰,统帅是强硬的、缺乏政治技巧的阿尔瓦公爵。阿尔瓦建立了一个“动乱议会”——后来被戏称为“血腥议会”——该议会采取大规模处决、没收财产和罚款措施。被“血腥议会”处决的受害者数量总计约1500人。然而,镇压只能强化对西班牙政治统治的反抗。1573年,阿尔瓦被召回西班牙。

前言

历史不是一堆记录在案的数据,也不是一串被记载下来的事实的堆砌,它是一系列相互冲突的争论。这样,关于一个事件的实际意蕴,一个偶发事件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最准确地概括这个事件,这些争论在历史的解释中属于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当然,历史让我们认识自己;当然,它教导我们理解我们集体的过去并对之保持适当的尊重;当然,它还传授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技能,即如何提问,如何找到答案,如何合乎逻辑地、令人信服地、清晰地、有目的的思考;当然,它还是或应该是一种乐趣。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个民族选择对其历史的何种阐释是至关重要的。当一个社会隐瞒其过去记录的某些部分,然后那个社会或其领导人向我们讲述他们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当一个社会试图改变历史记载所呈现的或已经有充分根据的事实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历史是如何出于政治目的而被曲解。

内容概要

罗宾 •W.温克(Robin W. Winks,1930—2003年),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主任,小拉道夫•W.汤森特历史学讲座教授。1992—1993年,曾赴牛津大学担任乔治•伊斯曼讲座教授,1999—2000年,任牛津大学威亚•哈姆斯沃尔斯讲座教授。温克教授研究领域广泛,包括美国史、美国—加拿大关系史、大英帝国史、西方文明史等,是环境史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加拿大与美国》(1960),《帝国时代》(1969),《西方文明史》(1984)等。

书籍目录

地图与案例小品序言:历史的价值第一章  中古后期的东欧    一、导言    二、十字军运动    三、拜占庭帝国的陷落(1081—1453)    四、土耳其帝国(1453—1699)    五、13世纪至17世纪末的俄国    六、本章小结第二章  国家的兴起    一、一个混乱的世界    二、民族国家的出现    三、德国和意大利的地方分立主义    四、本章小结第三章  文艺复兴    一、货币经济    二、印刷术、思想和文学    三、科学与宗教    四、美术    五、日常生活艺术    六、本章小结第四章  探险与扩张    一、西方的扩张    二、向东航行到达印度    三、向西航行到达印度    四、北大西洋强国    五、俄罗斯    六、扩张的影响    七、本章小结第五章  宗教改革时代    一、新教创始人    二、新教的信仰与实践    三、天主教的宗教改革    四、新教教义和进步思想    五、本章小结第六章  大国的冲突    一、一个漫长的时期    二、错综复杂的战争    三、在封建王国和民族国家之间:绝对主义    四、天主教君主国:西班牙和法国    五、新教诸国: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与荷兰共和国    六、神圣罗马帝国和三十年战争    七、绝对主义与奴隶制    八、科学与宗教    九、本章小结大事年表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编辑推荐

《牛津欧洲史(1)(精)》为史家名著书系之一。

作者简介

分六个部分阐述了中世纪末到近代初期的欧洲史(1350—1650):即中古后期的东欧、国家的兴起、文艺复兴、探险与扩张、宗教改革、冲突中的强国。作者运用大量原始材料,从西方人的视角,全面而客观地阐明了欧洲于14—17世纪间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及其角色与地位,同时也广泛涉及欧洲的王权强化、农奴制解体、对中古教会的反叛、货币经济的增长以及新型文化的勃兴等问题,进而展现了一个地理意义以外的广阔世界下的欧洲,一个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欧洲。

图书封面


 牛津欧洲史(第一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历史是社会的需要。它赋予我们认同感。它为我们提供了多少可以用来指导方向的导航图,从而帮助我们在当今日益复杂的时代确定我们的方位。当我们问,我们是谁?我们如何成为我们所是的?我们会采取怀疑主义态度,求诸于批判性判断的起始阶段。作为一种叙事方式,历史学为我们提供了解释和分析的工具。它帮助我们发现特殊事例,去了解过去的时代或过去的事件中的独特性,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特殊性和独一性如何为普遍性做出贡献。历史学就是这样向我们展示人性在社会中的表现和表演,以及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变化。通过让我们体验其它生活样式,历史学向我们揭示了主观性和客观性双方的价值。这两者是我们个人认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前提,我们总是在这两者间摇摆但却几乎意识不到。
  •     书写的比较泛,点到即止,不过对我这种历史小白倒是挺有用的,利于构建一个欧洲史的框架。另外,书中148页最后一行有错误。(”...维京人于1986年抵达北美大陆...“)“维京人莱夫·埃里克松早在哥伦布登陆美洲的五百多年前发现了新大陆的存在。”——来自中文维基百科。
  •     此书之差令人发指。一来不是纪传体,二来不是编年体,而重在分析,却又没有主次,主线不明,重大事件寥寥几笔,非重点处废话连篇。就算是个简明史也是写的混沌不堪。本来这个时间段的历史很好写,如果以这种的格式写完全可以抓到很多主线,比如哈布斯堡贵族等等。另说事件,三十年战争、维斯特伐利亚体系等等都是可以详写大写的,可是这位大爷却写的不深不浅恰如肤浅。就算用新教来解释吧,也没必要去研究新教的先进性,而是应该详细去解读新教的发展,支持的贵族等等。。。正如我对朋友的评价此书说的一样,这本书简直是个历史系学生的笔记,且是个政法干部出身的历史系差生。一是肤浅、二是逃课、三是不懂春秋笔法却乱评春秋。幸好我就买了这一册,要不真亏死了。

精彩短评 (总计60条)

  •     全套资料,内容算是比较全的了。
  •     不太适合大众的胃口,看原版会好些吧?
  •     相比较剑桥那个版本的,我还是喜欢喜欢读这个牛津版的,但不建议对欧洲史没有基础的同学看,否则你只能一边wiki百科一边google地图了。
  •     还不如中学历史书好看
  •     质量一如既往的还行
  •     觉得自己积累的零星欧洲历史认知需要整合和修正。这本适合对欧洲历史和地理略有了解的人看。如果完全一无所知的话,看起来会有一点吃力。因为还在看,星星看完了给。
  •     从西方的角度看西方,更加真实。这一册写的是欧洲从神权到人权,看到了欧洲的苦难战乱与迷惘,经济下的神权、王权、民众。
  •     正在看,写得不错
  •     很奇怪评论里一水儿的恶评,有那么差么?
  •     整个系列都很烂,没有一定的逻辑和顺序,基本都是主观评论分析,看得头疼。
  •     书皮很结实,纸张很厚,和想象的一样好
  •     以为是一本不错的历史类书籍,可惜内容是提纲似的简介,也不知道是原文如此还是翻译的问题,实在不喜欢!
  •     一至四卷都买了,儿子学习中...
  •     應該在書名後面加“綱要”二字。
  •     总算捋清了玫瑰战争。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评论里这么多差评,哪有很糟糕啊。
  •     书的内容都很基础,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于学习历史专业的同仁来说不必买了,出版社可能是为了考虑销量才挂上“牛津”二字,只是包装上做了些功夫,适合于放在有钱人的书架上。
  •     混乱,还是混乱,是作者嗑药了还是翻译者嗑药了...或者两个都嗑药了
  •     绝效装逼催眠书,把已经混乱的欧洲史搞得更混乱的利器。
  •     我觉得还不错,提到了大部分的重要事件,作为一本教学参考书很不错。并且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讲的挺清楚的。第一次看欧洲史,选择这样一本书,还算不错,但是第二次第三次详细看应该不会了。是的,主要是篇幅适当= =
  •     一直有一个愿望能够去真正的理解欧洲,解读西方文明不应该宽泛的说说,我愿意回到原点。
  •     翻译的简直目不忍视~~~
  •     此书之差令人发指。    一来不是纪传体,二来不是编年体,而重在分析,却又没有主次,主线不明,重大事件寥寥几笔,非重点处废话连篇。就算是个简明史也是写的混沌不堪。    本来这个时间段的历史很好写,如果以这种的格式写完全可以抓到很多主线,比如哈布斯堡贵族等等。    另说事件,三十年战争、维斯特伐利亚体系等等都是可以详写大写的,可是这位大爷却写的不深不浅恰如肤浅。就算用新教来解释吧,也没必要去研究新教的先进性,而是应该详细去解读新教的发展,支持的贵族等等。。。        正如我对朋友的评价此书说的一样,这本书简直是个历史系学生的笔记,且是个政法干部出身的历史系差生。一是肤浅、二是逃课、三是不懂春秋笔法却乱评春秋。
  •     很好的书,理解历史的好帮手
  •     写的比较不错,综合考虑后,可以做为一个基本的了解吧,如果把全套都看一遍可以对欧洲的历史有个大概的印象,至于再具体的就无法从中获得了
  •     虽曰《欧洲史》,然篇幅弗巨,通读甚易。治欧洲史者众,可多比较参详。
  •     印刷的很好,这个价格很合适
  •     被黑塔利亚蛊惑了以后暑假读的书,从图书馆借的,所以虽然翻译有些坑爹,书里面时间顺序有些发指不过总不算亏 十天的时间看完做了一个厚笔记本的摘抄(大事记和国家之间的JQ等等),不过再也没有看过,回想起来我暑假真是闲啊
  •     根在欧洲,人在欧洲之外,作者是美国人,试图写有观点的历史。但翻译有一种“啊赶紧翻完吧就可以去吃饭了”的态度,语言干涩。看到一半,本着不浪费生命的原则,决定弃之。唉,可惜了。
  •     这部书标题的时间分布是:1350~16501648~18151890~19451945~当代那1815~1890这一段难道缺吗如果是这样就太遗憾了有看过的了解情况的请指点一下
  •     不过内容写的比较简略,不适合专业研究使用,了解倒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权威。
  •     硬皮封面,不论质量和内容都值得一买
  •     地名人名很复杂
  •     宗教是个大话题
  •     第一卷叙述欧洲从中世纪末至近代初期的历史,是为欧洲兴起的背景。
  •     需要品读的一本好书
  •     书没有外包装,很脏,看着有点旧
  •     果然外国人写的史书,很难看下去。还是喜欢中国人自己编书的。
  •     翻译差到不能连贯地读下去
  •     前半本的新知识似乎多一些,对复杂战争过程的梳理是一个亮点,从内战的角度来看中古法国和中国的王朝更替方式有一致性
  •     商品不错,价格偏高
  •     翻译太晕了
  •     五星给序言
  •     难道是一本让人无话可说的书?否则为何不见评论?
  •     其实还没有阅读,还可以。感觉好像有点枯燥。
  •     觉得写的最好的是序言,内容就是无序流水账,很容易混乱。最后面关于科学与文化写的也还行。不过读完我脑子里面还是一团浆糊。
  •     幫助理清玫瑰战争……
  •     按:今天准备GRE作文的时候看到的,觉得不错放上来
      
      历史的价值
      作者:罗宾 W. 温克
      
       历史不是一堆记录在案的数据,也不是一串被记载下来的事实的堆砌,它是一系列相互冲突的争论。这样,关于一个事件的实际意蕴、一个偶发事件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何最准确地概括这个事件?这些争论就在历史的解释中属于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当然,历史让我们认识自己;当然,它教导我们理解我们集体的过去并对之保持适当的尊重;当然,它还传授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技能,即如何提问,如何找到答案,如何合乎逻辑地、令人信服地、清晰地、有目的的思考;当然,它还是或应该是一种乐趣。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个民族选择对其历史的何种阐释是至关重要的。当一个社会隐瞒其过去记录的某些部分,然后那个社会或其领导人向我们讲述他们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当一个社会试图改变历史记载所呈现的或已经有充分根据的事实的时候,我们知道,历史是如何出于政治目的被曲解的。
      
       控制历史和控制如何写历史的人就控制了过去,而控制过去的人就控制了现在。那些想压制历史争论的人持两条理由:其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知道所有我们需要知道的;其二,我们关于这个问题的知识的正确性毋庸置疑,那些欲攻击普遍认识的人一定有破坏性的目的。持这种观点的人的做法最终恰恰会毁灭历史学本身的价值。因为历史学的价值就在于教会我们相互展开建设性的争论。
      
       显然,历史是社会的需要。它赋予我们认同感。它为我们提供了多少可以用来指导方向的导航图,从而帮助我们在当今日益复杂的时代确定我们的方位。当我们问,我们是谁?我们如何成为我们所是的?我们会采取怀疑主义态度,求诸于批判性判断的起始阶段。作为一种叙事方式,历史学为我们提供了解释和分析的工具。它帮助我们发现特殊事例,去了解过去的时代或过去的事件中的独特性,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特殊性和独一性如何为普遍性做出贡献。历史学就是这样向我们展示人性在社会中的表现和表演,以及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变化。通过让我们体验其它生活样式,历史学向我们揭示了主观性和客观性双方的价值。这两者是我们个人认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前提,我们总是在这两者间摇摆但却几乎意识不到。这样,历史既有真理的形式,也有意见的内容。对历史的认真研究会帮助我们区分这两者。做出这种区分是重要的,如沃尔特•瑞雷(Walter Raleigh)爵士所说:“是意见而非真理能够无需通行证在世界上畅行无阻。”在大多数场合,我们从报纸、电视和朋友那里所读到、看到和听到并信以为真的东西是意见而不是事实。
      
  •     所开始的时间太晚了,而且有些不甚了了的感觉
  •     一部教科书风格的作品
  •     按年代分为四卷,本书内容相对于对欧洲史本身就有了解的人可能不太难,对本不了解欧洲史的人来说读起来相当拗口,不轻松,有可能看一会儿就烦了。
  •     正在读第一卷,从内容看,感觉比较客观,继续读.....
  •     此書體系不行,觀點不清晰,脈絡也不足,重在分析,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世界史體系,不容易貫通~
  •     喜欢英国历史,所以买
  •     语言紧凑
  •     这书翻译的不差呀,文笔简明扼要,为何恶评如潮?
  •     牛津欧洲史1
  •     只能给两星,看了第一卷就不想看其余的三卷了,内容零散缺乏连贯性
  •     书的内容不错.但是书的封面居然印反了
  •     序言是亮点,太精辟了。
  •     最近欧洲史入迷啊!已经开始第二卷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