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明治维新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214078568
作者:威廉·G.比斯利
页数:450页

内容概要

威廉·G.比斯利,英国人,伦敦大学远东史教授,日本学专家。

书籍目录

总序:西方日本研究丛书刘东  1
译者的话 1
致谢 1
相关用法解说 1
1860年的主要藩国 1
导论 1
第1章 德川的政治社会 1
第2章 内忧 29
第3章 外患 63
第4章 不平等条约 88
第5章 改革的大名 107
第6章 不满的武士 130
第7章 攘夷政治 164
第8章 攘外的失败 189
第9章 恐怖主义的失败 206
第10章 维新运动 233
第11章 维新 266
第12章 政府问题 293
第13章 新政体 318
第14章 财富与国力 344
第15章 财政与社会 373
第16章 结论 400
附录A:日文术语词汇 419
附录B:人名注释 423
注释性文献目录 432
译后记 449

编辑推荐

《明治维新》(作者威廉·G.比斯利)审视了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历史全过程。作者以较日本本土学者冷静的态度,讨论历史事件中内部和外部因素分别所起的作用,从而提供了一种客观公允地评鉴历史的视角。全书史料详实,论证生动,极富可读性。

作者简介

《明治维新》内容介绍:明治维新的历史涉及到了许多不仅仅对日本有重要意义的主题。它部分是亚洲对19世纪西方扩张做出的回应。因此,研究明治维新就触及到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性质以及它们与现代世界变动的关系的问题。同样地,维新至少在某些方面可以称之为革命。人们一定会问:这是怎样的一种革命?与其他时期这个世界上其他地方巨大的政治动荡相比又如何?另外,将它与其他地方的政治动荡区别开来的一系列特征,在本质上究竟是日本独有的?抑或是源于西方卷入的事实和性质?最后,既然维新是日本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其进程对经济增长理论至关重要,这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即在多大程度上,社会的激进重建是前现代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仅仅是其结果?
《明治维新》的作者是威廉·G.比斯利。

图书封面


 明治维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书其实不错。当然,如果想在这书里找各种人物掌故和段子是甭想了,这书是一本主线相当非常清晰,靠史料和数据来研究推动明治维新各种力量及它们各自变迁轨迹的学术性著作——最后的结论是明治维新乃一场民族运动。但第6章 不满的武士 第132-139页的内容重复印了两次,尊皇主义与尊皇主义者部分是一样的。我看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忽然恍惚了,那么后面的尊皇主义者部分内容是不是也没有了?还有,第十一章维新,到了282页莫名其妙就断了啊,从283页开始没事人一样开始第十二章……摔!!!!!!!!这书的编辑到底怎么了?这是没责任编辑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豆瓣嫌我太短的分割线——————但第6章 不满的武士 第132-139页的内容重复印了两次,尊皇主义与尊皇主义者部分是一样的。我看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忽然恍惚了,那么后面的尊皇主义者部分内容是不是也没有了?还有,第十一章维新,到了282页莫名其妙就断了啊,从283页开始没事人一样开始第十二章……摔!!!!!!!!这书的编辑到底怎么了?
  •     本书是史论结合的书籍,以时间为主线,引用历史数据和相关文献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作者认为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导致两国在19世纪面对外患时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在中国,儒家秩序过于强大,遏制政治和观念的变化,形成保守主义主导国内形势的局面,最终导致衰落。在日本,儒家思想并没有全面占据主流,武士道等日本固有文化观念也具有重要影响力。总而言之,作者认为“民族主义”的出现导致日本能够在19世纪的变化中领先中国,同一时期,中国的“中华民族”思想还未盛行,中国没有准备好转变为一个“国家”。明治维新前的德川时代,藩国拥有很强的独立性,藩国领主拥有司法权、民事权和军事权等,国家的政治结构如同多个自治领地组成的联盟,而德川家的将军家则是联盟的盟主。德川家一门和谱代大名占据大量优质土地,控制国家的经济、军事重镇从而主导联盟。在社会阶级方面,德川社会拥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个人社会地位基本由其出身决定。武士阶级是特权阶级,由于不从事生产,也被称为“寄生阶级”。阶级和政治地位是世袭制,各阶级之间基本不存在流动,尤其是底层民众缺乏上升渠道。德川时代后期的挑战可分为内忧和外患。内忧主要为藩国和幕府的财政危机。藩国的财政通常由一两个大商家代理,在此体制下,商人能够获得较大利益。不过商人的社会地位却很低下。有证据显示,武士从德川时代早期就处于“贫穷”状态。面对财政危机,藩国领主的可支配收入很少,税率上升空间很小,导致难以有所作为。虽然有人主张改革,但是身份较低的人改革意愿并不强,各个阶层对改革也有不同的理解。将军家也为此进行了“天保改革”,但是效果甚微。外患则主要是外国势力对日本闭关锁国政策和主权的挑战。另外,西方文化也对日本社会中传统的东方文化造成挑战。19世纪,美国的佩里远征强行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为了应对内忧外患,改革成为主流民意。德川将军也赞同改革。天皇制并是不改革唯一的途径,将军和天皇结合的“公武合体”也是当时的主流途径之一。由于某些原因,主要是各个强藩的态度的变化,导致国家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天皇制成为了改革的目标。明治政府通过废藩置县等手段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府。在废藩置县的过程中,改革严重损害了武士阶级的利益,甚至影响生计,包括改革主力的萨摩和长州藩的武士提出反对意见。最后,正如我国所见,明治政府还是成功应对了各种问题,使日本走上强国之路。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的是:1)武士阶级的利益虽然受到损害,但是由于武士阶级的教育机会和家庭关系使武士阶级依然拥有优势地位,更容易成为社会精英;2)明治政府不是西方式的民选政府,而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结合的“集权资本主义体制”。
  •     第6章 不满的武士 第138-139页的内容和之后的内容重复.而原来应该有的原书页149-150页的内容没有排印进去.希望能出修订本,改正.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138页与139页有印刷错误,与155和154页内容重叠,明显是出版社的问题,而且此情况至少在两本此书上发现
  •     因为看大河剧,背景是这段,一口气读完
  •     比较学术类缺乏趣味。
  •     本书以一个学者的角度去剖析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社会。日本从佩里要求开国到推翻幕府,走上近代化用了不到二十年。并且在这场外来的危机中,日本各个阶层都表现了很高的参与程度。其原因我们能够通过这本书发现。书的作者写作态度很严谨,总的来说是本不错的书。但是出版社出现了重复的印刷错误,错字也有好几例。态度过于敷衍,影响读者心情。
  •     首先快递很给力,隔了一天就送到家。其次想读明治维新的书是因为在那个时期中日面临近乎相同的内外政治背景,而探索日本近代化发展历程,再比对中国的近代化历史,引人深思,未来的发展还需要我们献出自己的智慧,推荐!值得好好读
  •     作为亚洲的奇葩,值得中国好好研究。
  •     如果不是因为书中的缺页少字,我一定会给5分,毕竟这是我目前所看到的由外国人所写的最系统的明治维新史。
  •     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于1868年4月6日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6月11日公布《政体书》。9月3日天皇下诏将江户改称东京。10月23日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5月9日迁都东京。并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改革身份制度,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逐步废除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历制上则停用阴历,改用太阳历计日(年号除外)。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国家的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殖产新业)。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间中学,每1中学区下设210小学区,每一所小学区设8所小学,总计全国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教育机关颁布《考育敕语》,灌输考道、忠君爱国等思想(有人认为此举用意在于强化最高权力集中式的社会体系,为日后的对外扩张铺路)。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并于1872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预备役2年,后来一般役及预备役分别增至3年及9年,总计12年。1873年时,作战部队动员可达40万人。此外明治政府亦发展国营军火工业;到了明治时代中、后期,军事预算急剧增加,约占政府经费的30%~45%,实行武士道精神。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兴筑新式铁路、公路。1872年,第一条铁路——东京(新桥)至横滨(樱木町)间铁路通车;到了1914年,日本全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7000公里。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于1882年订立法式刑法,于1898年订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于1899年订立美式商法。宗教方面,基于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励神道教,因为其宣扬忠于天皇的思想,对天皇国家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亦容许其它宗教的存在,1873年日本取消基督徒传教的禁令。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同年成立新的常备军。1873年实行全国义务兵制和改革农业税。另外还统一了货币。1877年西南士族在西乡隆盛的领导下发生叛乱——西南战争是戊辰战争的余波。明治维新毁灭了旧的封建秩序,开创了新时代,无论在日本历史还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这些改革遭到两方面的反对:一方面是失意的武士,他们纠集对农业政策不满的农民多次兴行叛乱;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民权论者,他们要求实行立宪,召开议会,万事决于公论。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为了满足现代化的需要,大量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
  •     P138两页和后面内容重了,等于是丢了边页码149-150的译文,去书店发现此版都是如此,这个算编辑或排印事故吧……2014.11补记:在书店见到此书内容已补完整,看版权页仍未变,应是出版社把存书都返厂处理过了
  •     不同于维新史~看看~
  •     此书是英美世界里最权威的,关于明治维新的解读,翻译得也很不错
  •     还没看 应该不会太是失望
  •     印刷有误。
  •     很不错,非常客观的讲述了明治维新,值得一读。
  •     内容详实,很喜欢。
  •     估计编辑出完这书后马上被炒鱿鱼了吧。这么多排印错误。。。号称研究维新史的权威作品,但读来不过尔尔,无非是把分析中世纪欧洲的老生常谈挪到日本来。讲幕府时期江户的经济和人口流动,怎么读怎么觉得像是在写都铎时期的伦敦,写武士阶级的脱离地产和破产负债,也像极了在写上院贵族的经济困境。但写到实打实的幕末社会政治运作方式、经济结构和税收体系的时候,就突然没了词。
  •     日本的明治维新,不但中国人研究它,西方学者也在不断研究。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后发制人,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西方学者研究明治维新的第一本书。反而是我们国内都没有太多人研究日本的明治维新,想买一本国人写的明治维新的书,都买不到。跳出我们的思维框架,看看外国人是怎么看待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或许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明治维新更有帮助。
  •     据说是西方维新史研究的力作,但错页太伤人心了;另外,要是在保留英文书目的同时能将相应日文也标注出来就好了,读音联想原文对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恶梦
  •     本书是一部史论结合的书籍,前期以简明的方式讨论明治维新期间的相关情况。本书旨在讲述明治维新运动的历史背景、主导力量、发展过程。作者以时间为主线,引用大量历史数据和文献对文中观点进行论证。明治维新并不是历史教科书上所描述的如此顺利,其过程亦起伏跌宕。萨摩和长州的关系是关键因素。明治政府在成立后也面对财政危机,同时国内的各种矛盾也是此起彼伏。值得注意的是,明治政府并不是现代西方民主选举而产生的政府,其政府体制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结合的“集权资本主义体制”。就个人而言,每个组织的组织方式都是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改革组织形式时全盘推倒的做法或许会破坏组织原有的文化体系等软环境,激进的改革还是需要参考保守主义的建议会更加稳妥。
  •     写得挺烂
  •     翻译的不好,缺字漏文太严重。。。
  •     还没有开始仔细看,不过看了标题感觉脉络很清晰,不同的视角研究东亚历史
  •     作为讲述日本国崛起的图书,国人有必要了解一下为何日本发展如此之迅速,做得一看。
  •     在中国人眼中,日本的强盛之路几乎被向外侵略之路掩盖。中国人受日本的痛苦最深,在仇日、排日的档口,首先要深入了解日本是怎么强盛起来的。
  •     不明觉厉的感觉。。。看封面完全没有那么学术啊!
  •     研究日本历史的一本工具书,值得收藏
  •     只是先看了目录,感觉内容应该不错。
  •     对于期望了解世界重大政治转型的读者来说,本书提供了对明治维新的详尽过程,包括背景、事件、论争等,集中在具影响势力层面的纷争博弈。实行维新的先驱们无论是立足商业、教育、工业,还是法律、医学、政治体制,都是为了摒弃陋习、重建国民权利、恢复与欧美列强的平等关系,而非清王朝和后来中国的拒绝先进文明、强化专制极权、愚化民众的排外式器物改革。明治维新从文明体系的根本上使日本跻身先进文明行列,而同期的清朝和后来的中国的皮毛改革和抵制开化文明的战争导致文明大倒退。作为美国作者,视角更超然些。读者可对比信夫清三郎的《日本政治史》。印刷存在多处篡页、漏页现象,显示校验编辑责任心不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