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与犹太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民族史志 > 犹太人与犹太教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
ISBN:9787544717700
作者:[英国] 诺曼·所罗门
页数:142页

章节摘录

瓦尔登堡认可使用麻醉药和镇痛剂,以舒缓垂死之人的痛苦,即便这些药品会抑制呼吸系统的活动、加速死亡,但前提是用药的目的仅仅在于舒缓疼痛。再者,如果这个病人已经病得无药可治,没有任何转机,则不可以给病人使用人工维持生命的治疗方法。但是,如果已给病人接上人工维持生命的仪器,那么,直到病人按照哈拉卡的标准来判断已经去世,才可以断掉仪器。为了避开后一个规范的严酷性,瓦尔登堡提出一个新的建议,即呼吸机要装配自动时钟;设定的时间结束后,呼吸机会自动断开连接,这时就要求作出积极的决定,是否继续治疗,如果没有治愈的希望,则不必继续。    12世纪的《塔木德》评注学者雅各·泰姆似乎暗示,当事入主动放弃生命,以避开过度的折磨是可以的。有些情况下,自杀主要是为了不犯更严重的罪。泰姆上面说的是不是仅指这种情况,尚不明确。拜伦·舍温援引这一点以及类似的规范作为基础来重新审视积极安乐死的问题;这种论点在正统派人士中少有认同,保守派和改革派犹太教徒则更乐于接受。    尽管不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速遭受痛苦者的死亡,很多情况下连消极的措施也不能用,但是很多哈拉卡作者认为,可以为他或她解脱痛苦祷告;《塔木德》中显然是以赞同的口吻记载道:犹大·哈一纳西(见第26页)的女仆见犹大十分痛苦,就祷告“天上的啊[即天使]追寻主人,地上的啊[即犹大的朋友和门徒]追寻主人,愿天上的胜过地上的”。19世纪的土耳其拉比哈伊姆·帕拉吉认为,这种祷告应由与受苦者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来完成;亲属不适于进行此类祷告。    代孕母亲    犹太律法中,父亲和母亲双方的身份都与“自然的”父母联系在一起,法庭判决也不能改变这一点,哪怕是办理了领养手续。如果一个女人通过移植的卵巢、移植的受精卵或胚胎移植而生下一个孩子,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这个孩子不是她的。就尊重父母而论,即便是养父母也必须受到尊重。但是,遗传学意义上的母亲和妊娠代孕母亲之间的差异,是怎样影响遗产继承、乱伦以及长子赎罪仪式等问题的呢?    现在正统派人士的一致意见似乎是,如果受孕和培植在一个女人身体内发生,那么这个孩子就是她的,哪怕胚胎最终被移植走;有些人坚持认为,只有受孕超过四十天之后移植,这个观点才成立,因为受孕四十天之内,胚胎还“只是水”。如果受孕在体外,那个被植入胚胎、生下孩子的妇女就是母亲。接受卵巢移植的妇女怀孕生下的孩子就是她的。    显然,正统派人士决心忽略遗传学问题;至少,他们的立场与传统文献一致,那些文献资料肯定不知道遗传学为何物。《塔木德》将男女双方在生育中扮演的角色理解为父亲提供“种子”,母亲提供孕育孩子的“土壤”,而不是父母贡献相互补充的几组基因。因此,当大卫·布莱希分析《塔木德》的一段话后总结说,“母亲的身份在配子产生的第一刻就确定了”,他错了;配子,甚至还有卵子,在哈拉卡的传统文献里根本找不到。P128-129

前言

每一个民族都有独特之处,于是,就有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区别。那么,犹太人的独特之处何在?    犹太人的先祖在世界上创立了第一个一神教,她置“河那边”的巴比伦以及埃及人、迦南土著的多神崇拜而不顾,独树一帜地宣称只敬拜一神,犹如鹤立鸡群。后来的两个最大的一神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从主张一神信仰的圣经犹太教派生出来的。    古希腊米利都的哲人泰勒斯因为“仰望星空”而落入枯井,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为了寻求事物的原因而宁愿放弃王位,因为在他看来:找到一个事物的原因比做国王还好。希腊人爱智善思的理性主义传统由于这些哲学家而得以确立。古代犹太先知则有另外一种智慧,它不是理性的,而是超理性的神启。借助于神启,先知们确信上帝存在;通过神启,他们得到了神性的律法和劝诫。“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圣经》开宗明义就预设了上帝的存在。上帝和摩西立约,赐给犹太人律法,犹太人听之、信之、行之。虽然犹太人信行犹太教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这个宗教传统还是确立下来了。这是一种不同于希腊哲学的另类智慧。须知,雅典与耶路撒冷伯仲难分,“两希文明”中的这一“希”(希伯来),在西方文明以及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丝毫不亚于那一“希”(希腊);只要稍微回顾一下西方乃至世界历史,即可知道这一点是不刊之论。    圣经犹太教是基督教之母。但是,母子之间在历史上却长期不和,纷争不断。在教理层面,基督教信仰耶稣,信其为真神和救主;犹太人却说,耶稣是人,不是神,犹太凡女玛利亚岂能生出一个神来?救世主是有的,但不是耶稣,而是未来降临的大卫王的一位后裔;其使命是在地上建立一个慈爱、和平、正义的王国;基督教说人有“原罪”,即人人因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而生来就有罪,信靠耶稣基督则可免罪得救;犹太人却说.人人皆有自由意志,罪愆过犯皆因错误的选择,人类始祖在伊甸园所犯之罪遗传不到后人身上,故而无须信靠耶稣基督以免罪。基督教主张“道成肉身”、“三位一体”,犹太拉比们认为这样的教义不可思议,不合逻辑,不合理性,故不可接受。在中世纪,犹太教与基督教曾经在巴塞罗那、巴黎、托托萨举行过三次大辩论,基督教一方虽然强势,但犹太教代表据理力争,毫不示弱。    中国有句话叫“入乡随俗”,英语中也有“when in。Rome asthe Romans do”的说法。奇怪的是,多数犹太人并非如此。公元70年圣殿被毁,犹太人被迫流散到世界各地。在欧洲各宗主国里,犹太人依然信奉犹太教,而不改信占绝对主流地位的基督教;他们仍然星期六过犹太教的安息日,而不星期天去教堂过礼拜日(主日);仍然留着胡须、穿着异样的服装招摇过市,而不改装易服;依然遵守其饮食律法食用“洁净”的饭菜,而不吃“不洁净”的猪肉、狗肉、无鳞的鱼……可谓特立独行,“入乡而不随俗”。    中国人善于求同存异。与此不同,犹太人则习惯于求异标新。有句话这样说:“两个犹太人,三个意见。”翻开犹太经典《塔木德》,满篇皆见拉比们的争论和不同意见。就连必须每日诵读两次的《祈祷文》究竟在哪个时辰背诵都各说各的道理。《圣经》中规定了613条律法,《塔木德》时期以及后来拉比们对它们的解释却难以历数。犹太人喜欢并善于争论,大事小节总要说出个所以然来。习惯成自然,这似乎可以说是犹太人的天性了。《圣经》中有所谓“上帝的选民”观念,意思是说,以色列人或犹太人与外邦人不同,是上帝从万民中挑选出来的“神圣的民族,祭司的国度”。到了现代社会,犹太人仍然相信,他们散居各地是为了把神性的律法传播给“外邦人”,做“万民之光”。    散居(Diaspora),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犹太人特有的现象。诚然,有相当数量的华人侨居海外。在伦敦、纽约、旧金山、巴黎、悉尼等许多大都市都有华人社区——唐人街或唐城。但是,海外的华人与散居的犹太人不同。海外华人不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丧失其祖国。即便在清末民初,中国积贫积弱,沦落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境地,但毕竟还是一个有主权的国家。与此不同,散居的犹太人没有祖国,可谓全民“大流亡”。根据《圣经》,以色列人曾经在埃及为奴四百多年,是民族英雄摩西于公元前1250年左右带领他们逃出埃及的。公元前586年,尼布甲尼撒的巴比伦军队征服了犹大国,民众被掠往巴比伦达半个世纪,史称“巴比伦之囚”。公元70年,耶路撒冷的圣殿被毁。此后,犹太人又一次失去了家园,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流散,直到1948年复国,这次流散才部分地结束。    由于在异国他乡遭遇反犹,饱受苦难,一些犹太人在19世纪末提出复国的理想,主张回归故土,重建犹太国家。谁曾想,“痴人说梦”般的犹太复国主义竟然变成了现实。1948年5月,现代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了。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不仅如此,伴随着复国的进程,希伯来语这一原先只在读经和祈祷时使用的“死语言”也得以“复活”,成为现在以色列国的官方语言。这恐怕又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奇迹了。    苦难与成就往往是成正比的。与上述那些独特性相联系,犹太人的成就也是独特的,更准确地说,是卓越非凡的。据悉,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获得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学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文学奖。它们还获得了.38%的美国国家科学奖、25%的京都奖,27%的菲尔兹奖、38%的沃尔夫奖。马克思是犹太人,他及其后继者的“主义”改变了20世纪人类社会的走向;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柏格森、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胡塞尔、马斯洛、德里达、布伯、莱维纳斯……,世界级的犹太思想家如同灿烂的群星;至于工商业巨子,金融大王,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独特的宗教,独特的智慧,独特的境遇,独特的成就,凡此种种“独特”,无不表明这样一点:犹太人是一个独特或可说奇特的民族。    独特的犹太人创立了独特的犹太教,独特的犹太教塑造了独特的犹太人。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因此,欲了解独特的犹太人,必须了解独特的犹太教;反过来也是一样。那么,怎样了解犹太人与犹太教?读犹太教经典《圣经》、《塔木德》,固然是牢靠的法门,但是,对于初学者,或仅想一般性了解犹太人和犹太教的读者来说,《圣经》繁杂,《塔木德》卷帙浩繁,都不易入门。因此,通俗易懂、普及性读本是社会所需要的。这样的读本内容简化,篇幅短小,但不失精义;行文流畅,明白易懂,又不失准确。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诺曼·所罗门的《犹太人与犹太教》就很好地满足了这样的要求。    所罗门的这本小书除了具备上述特点以外,还有其他一些独到之处。    首先,和其他多数犹太教概论性著作不同,书中许多内容是在和其他宗教,尤其是和基督教的对比中写成的。这与犹太教和基督教之间既密切关联,又有鲜明的区别,并在历史上长期对立有关。无疑,这种写法比单纯介绍犹太教更易使读者明了犹太教与犹太人的特点。    其次,这本篇幅不长的小书不仅通俗地介绍了犹太教与犹太人的基本知识,还包括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例如犹太女性主义神学思想,犹太人关于堕胎、人工授精、安乐死、自杀等生命伦理问题的立场和观点,读来有耳目一新之感。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犹太研究在中国蓬勃开展,涌现出了大批出版物。毋庸讳言,这些出版物未免良莠不齐,有的作品充斥讹误。所罗门这部通俗著作的出版对于勘误纠偏,正确理解犹太教与犹太人是很有裨益的。    2010年12月21日于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园

媒体关注与评论

通过这本祛除偏见、予人启迪的小书,诺曼·所罗门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让读者不断投入,自己却从不居高临下;他不预设专业方面的知识,只要求读者怀有思想上的热忱;他引导我们穿越犹太人的生活与历史,字里行间饶有趣味。读毕掩卷,你所体会到的不是阅读后的疲倦,而是被点燃的热情。    ——拉比朱利亚·纽伯格

内容概要

作者
诺曼·所罗门(Norman Solomon) 牛津大学讲师,牛津大学希伯来与犹太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研究主攻领域:犹太神学与哲学、《塔木德》。已出版著作包括《犹太教与世界宗教》(1991)、《分析运动》(1993)、《犹太教历史辞典》(2006)、《亚伯拉罕的孩子》(2006)等。
序言作者
傅有德 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哲学、宗教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犹太研究》主编。曾先后在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牛津大学希伯来与犹太研究中心、伦敦利奥•拜克学院等高校学习,在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多所高校讲学或从事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犹太哲学与宗教、中外哲学与宗教比较、西方哲学史。

书籍目录

第1章  犹太人是何许人也?
第2章 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分裂
第3章 犹太教的发展历程
第4章 犹太人的历法与节日
第5章 精神生活——祈祷、沉思、《托拉》
第6章 建立犹太家庭
第7章 离开隔都绝境,进入社会旋涡
第8章 20世纪的犹太教
第9章 岁月变换,“律法永恒”
附录 A 信仰原则十三条(由迈蒙尼德制定)
附录B 改革派犹太教的《费城纲领》
索引
英文原文

编辑推荐

通过《犹太人与犹太教》这本祛除偏见、予人启迪的小书,诺曼·所罗门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让读者不断投入,自己却从不居高临下;他不预设专业方面的知识,只要求读者怀有思想上的热忱;他引导我们穿越犹太人的生活与历史,字里行间饶有趣味。读毕掩卷,你所体会到的不是阅读后的疲倦,而是被点燃的热情。

作者简介

本书着眼于犹太教在当代所表现出的诸般丰富性和多样性,将它作为一种活的宗教来探讨。书中主要叙述如下问题:自《圣经》时代,甚至自耶稣时代以来,犹太教有何变迁?犹太教包含哪些教派、哪些分支?它对现代性的挑战有何回应?以色列的世俗政权如何化解政教冲突?
对于犹太教的核心特征与关键人物,诺曼•所罗门的介绍流畅易读又富有洞见。这些关键人物既包括精神领袖、诗人、哲人,也包括异人,如试图使教皇改宗的神秘主义者、阻止阿拉伯人入侵西班牙的柏柏尔人公主。
通过这本祛除偏见、予人启迪的小书,诺曼•所罗门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让读者不断投入,自己却从不居高临下;他不预设专业方面的知识,只要求读者怀有思想上的热忱;他引导我们穿越犹太人的生活与历史,字里行间饶有趣味。读毕掩卷,你所体会到的不是阅读后的疲倦,而是被点燃的热情。
——拉比朱利亚•纽伯格

图书封面


 犹太人与犹太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起因是看了《索尔之子》,一时好奇心起,就找来读。片子里,一个孩子奇迹般地在毒气屠杀之后,还有一口气,索尔发现了他,也见证了他被最后杀死的过程。在这之后,他就开始充满执念地寻找拉比,想为孩子举行葬礼。就像他的同伴说的,为了一个死人,置活人的生命于不顾。结局是,犹太人发动起义,冲出集中营,逃到森林里的一个小屋子里,暂时休息。这个时侯,一个小孩出现在门口,索尔凝重的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笑容。然后小孩离开,纳粹出现,实际上借他确认了里面有逃犯。最后,枪声响起,小孩在一片草丛中跑跳着离开。当时看的时候,有的地方很困惑,比如何以集中营里的拉比,不肯念祷告词?为什么那个脸上有两道刀疤,被看成上帝的象征?(不知道有没有理解错)为什么大家提起那个叛教的拉比,那个希腊人,宁死都不愿意再读起祷告词?真的不太能理解。当时还怀疑最后出现的那个小孩,有点死后复活的意味。看影评,好像也解决不了我的疑惑。翻完这本书,其实也没太明白。不过知道犹太教里是要求土葬的,不能火化,而且有一套繁复的仪式。这样就比较能理解索尔为什么要偷出尸体,还要在逃跑的时候,也一定挖坑刨土,想安葬那个孩子了。其他感触比较深的,也是犹太教在大屠杀之后所作的反思,特别是儿童在被吊死在绞刑架上时,上帝显现。“未介入人世的上帝,祂没有救受害者出纳粹大屠杀的灾难,只是一言不发、显然无所作为,而我们却从中发现自己内心世界里的精神性(鲁本斯坦、库什纳)”。读了让人有崇高感。如果有上帝的话,我个人相信的就是这类非干涉性的上帝,也就类似于以万物为刍狗的道。这本书还有一点比较值得赞赏的地方,就是把十九、二十世纪产生的各种问题也都纳入进来,堕胎、安乐死、同性恋等等,可以看到犹太教真的是与时俱进,比较来说,俺们国家这些宗教真是太不求长进了。还有几条比较好玩的,抄下来备忘。“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对犹太教有悖常理的定义,为避开犹太人的特殊神恩论而找到了社会主义普救论这个避难所。”“卡尔·马克思早期(1844年)的论文《论犹太人问题》就是个吸引人的实例,是犹太人的自我仇恨在知识分子身上的表现。”“门德尔松生于德绍,后迁居至柏林。在柏林,他私下自学了数学、哲学以及多种语言;那个时代,犹太人不许上大学。他只得在一个富裕的犹太丝绸商人家里当家庭教师维持生计。最终,他与年轻的德国自由主义戏剧家、批评家戈特霍尔德·埃弗拉伊姆·莱辛结为朋友;人们认为莱辛笔下的智者纳旦就是以门德尔松为原型的。门德尔松人生这段时期的巅峰是在1764年,他撰文讨论形而上学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关系,获得柏林学会的最佳论文奖;他的竞争对手中竟有伊曼纽尔·康德!门德尔松1767年创作对话录《斐多》,讨论灵魂不朽问题,此书为他赢得了“德国苏格拉底”的称号。”“一开始由最小的孩子用希伯来语唱出“四个问题”。这个孩子很有可能已经练了好几周,激动地盼望着能和成年人一样睡得这么晚。极少有犹太人会忘记“为什么今天晚上与其他所有夜晚都不一样……”之类的话,这句话总能把人带回童年时代一家人其乐融融、团团围坐的美好回忆之中。”“令人惊讶的是,反思纳粹屠犹的神学家作出的反应,与那些出自早期传统文献中的答案竟然如出一辙;多数答案都是经受苦难而得救赎这一主题的不同形式,其洞见得自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学反应,用于分析犹太民族的现状,往往相当敏锐。甚至包括鲁本斯坦在内的那些反应,都要求彻底修改传统的上帝观念,这些反应遵循了一种更古老的神学思潮,该思潮是由反驳尼采哲学而直接引发的。”(思想循环)
  •     亚伯拉罕(Abraham)或易卜拉辛(Ibrahim),原名亚伯兰或阿巴郎(Abram)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先知,是基督教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是上帝从地上众生中所捡选并给予祝福的人。同时也是传说中希伯来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共同祖先。经书中有记载他生于两河流域下游吾珥,后带领部落穿越阿拉伯沙漠到达位于巴勒斯坦的应许之地,整个部落得以繁衍生息。     血系及召唤     亚伯拉罕及其家族原居于苏美的吾珥(现今伊拉克南部T)。父亲他拉来自于迦勒底人统治的吾珥察底斯,可能位于两河流域南部,但一些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权威人士认为吾珥察底斯在两河流域北部今日的南土耳其。     亚伯兰全家迁徙到哈兰(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其父他拉就死在哈兰。之后亚伯兰又和他的妻子撒莱、罗得(亚伯兰兄长哈兰之子)、和跟随他的众人往迦南地去。神要亚伯兰前往“我(神)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并承诺"必赐福给你(亚伯兰),叫你的名为大",使亚伯兰“成为大国”。亚伯兰便到迦南的示剑,并在摩利橡树的地方受到神的启发。耶和华对亚伯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便在那里为神建了一座坛。从那里又迁到伯特利的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又在那里建坛奉献给耶和华,求告耶和华的名。自此之后便渐渐迁往南地(死海西南的尼革地)去。     撒莱和法老     亚伯兰由于饥荒到埃及避难,因怕妻子撒莱的美貌会引起埃及人的邪念、危害他自身安全,便先后向不知名的法老王和基拉耳王亚比米勒称撒拉是他的妹子。尽管如此,撒莱还是被法老带到后宫,并准备娶她,厚待亚伯兰,给他许多牛羊、骆驼、驴子、奴婢,耶和华因此降灾于法老和他的全家。亚伯兰和撒莱便离开了埃及。     亚伯拉罕离开后便回到艾,并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直到他的牧人和侄子罗得的牧人起争执,又因财产过剩而不能全被带回迦南地,便提议分开。亚伯拉罕让罗得先选地,罗得便选了约但河的全平原,他自己迁到希伯伦幔利的橡树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建了一座坛。     亚伯拉罕杀子的故事     圣经《旧约》中说,在人类遭遇洪水之后,挪亚的家族便繁衍到各地,其中有个名叫亚伯兰的闪族人,被神看中,要他替天在世上行道。耶和华(即神)让亚伯兰离开闪族往南迁移。他受神的指示,扶老携幼,辗转迁徙到迦南的幔利橡树林定居,其时亚伯兰已99岁。神令亚伯兰改名为亚伯拉罕,并使他家业大兴,后来得了一子,取名以撒,爱之如掌上明珠。一天,耶和华突然来到亚伯拉罕家,命他将爱子以撒作为牺牲献给耶和华。笃信神的亚伯拉罕甘愿忍受这一残酷的天命,带着孩子和祭具到摩利亚山上去行祭。孩子不知自己就是祭品,问父亲祭祀为何不带祭品?父子俩到了山上,亚伯拉罕作好一切准备,正欲将儿子放上祭坛动刀砍杀时,突然霹雳一声巨响,天使飞来,拉住亚伯拉罕的手,不准他杀子,告诉他这是耶和华的磨练。这一考验超出了凡人的最大限度。从此,神便授命亚伯拉罕为世上的代理人,连后来的耶稣降生也属于他第五十二代的后辈之事。     《圣经》旧约中的创世纪和《古兰经》中皆记载亚伯拉罕的嫡子以撒是犹太民族的祖先、庶子以实玛利是阿拉伯民族的祖先。在基督教信仰中,亚伯拉罕(易卜拉辛)是信心的楷模,他愿意服从神、把自己的独生子以撒献祭,预表了神献出耶稣。在伊斯兰教里,易卜拉辛(亚伯拉罕)同样是信仰之楷模,顺服神把儿子以实玛利献出。     亚伯拉罕诸教指信仰亚伯拉罕为始祖的三个世界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共同信仰犹太教的唯一真神,发源于中东沙漠地区,以希伯来圣经为根基,以耶路撒冷为圣地。三教信仰其经典是神的话语,归顺其经典,才是遵循正道。伊斯兰教称呼亚伯拉罕诸教的信徒为“经典之民”。
  •     犹太人的先祖在世界上创立了第一个一神教,她置“河那边”的巴比伦以及埃及人、迦南土著的多神崇拜而不顾,独树一帜地宣称只敬拜一神,犹如鹤立鸡群。后来的两个最大的一神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从主张一神信仰的圣经犹太教派生出来的基督教徒借助于政治权力,按照预言,真正地贬低了犹太人的社会地位。犹太人被限定在聚居区,被迫穿上显眼的服装,被排除于各种行会、职业之外,不得拥有土地,在布道会上被诽谤为杀害基督的凶手,被控井中投毒(14 世纪黑死病时期)、亵渎圣体,被控杀害基督教徒的孩子并用他们的血过逾越节(即所谓“血诬案”),被控一个心存偏见的人所能强加到异族人头上的几乎每一种赎罪日不仅跟安息日一样,不允许劳作,还有五种自我约束的形式:禁食、禁酒(这两项只算是一种),禁抹香膏,禁止同房,禁止洗浴(求舒适的洗浴)和禁穿皮鞋除赎罪日之外,一年之中还有五个公众斋戒日;其中最重要的要属阿布月9日,用以纪念圣殿遭毁和其他惨剧。赎罪日和阿布月9日的斋戒要持续二十五个小时,从头天日落之前到第二天夜幕降临之后,不能吃喝任何东西;当然,那些禁食有困难或有危险的人会被特许进食。其他斋戒日只是在天明到日暮这一段时间禁食走兽和鸟类,即便是可以食用的种类,如果不按礼定屠宰的特定方式宰杀,也不合乎教规,不可食用。礼定屠师必须经拉比特许才能进行屠宰。他用快刀切入动物的气管和食管,同时割断大动脉,使之立即丧失意识;如果屠宰得当,这种方式就很“人道”。肉中的血要流净,要清洗、抹盐,再漂洗干净;数世纪以来,这一直是家庭妇女独有的工作,现在则主要由合乎教规的屠宰师或供货商来做《圣经》和《塔木德》都允许一夫多妻制,不过,到了《塔木德》时期,一夫多妻已不多见。公元1000 年左右的西欧,美因茨的格肖姆拉比颁布禁令规定,除非有特殊的情况,任何多妻的男子都要被逐出教会。这个禁令很快被大多数基督教国家的犹太人接受,伊斯兰教国家的犹太人则不然,因为在这些国家,《塔木德》和《古兰经》给出的忠告是,每个男人限娶四个妻子,只要他能满足妻子的性需求和经济男孩十三岁参加成人礼。成人礼属个人性质的典礼,男孩要在犹太教会堂诵读《托拉》,举行一个大型的聚会,别人要送礼物。女孩可以在十二岁举行成人礼——这是改革派犹太教仿照男子成人礼设定的。正统派犹太教只是在近年才开始公开举行成人礼,通常是为适龄女子举行集体典礼,外加一些个人聚会。正统派犹太教徒只有土葬;改革派犹太教徒可以火化,也可以土葬

精彩短评 (总计88条)

  •     如果你想了解犹太民族,读它吧,如果你想学英语,也读他吧
  •     犹太人的事
  •     很短,可是感觉有点深奥。
  •     #書友集推书# @書友集 这个系列质量都非常高,对于人文社科的科普大有裨益。某些册子过分反应了作者的感情倾向,不过这本并未有类似问题。相比于国内犹太教研究,本书并未纠结于经典和文物之类,而是将视线更多投向处于历史发展中的犹太教,更多涉及犹太教在近现代的分支以及主流社会问题的态度。
  •     好多不明白的地方,本来是想了解基督教和犹太教的起源区别,可看完后还是不了解。
  •     看过牛津通识的《佛学概论》后觉得写得很好,就又买了《犹太人和犹太教》和《基督神学》。最近翻完了《犹太人和犹太教》,感觉写的挺差的。虽说书里也介绍了犹太教的发展和犹太人多灾多难的历史,但写得点太多,每个点都轻描淡写,总之很烂。犹太人视《圣经》为神物,千百年了无数的高人对它做注释,传播教义,类似朱熹批注儒家的四书。但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以色列只有区区八百万人,却诞生了那么多科技公司,这创新的活力到底从何而来,让我很费解和神往。
  •     内容很好,版本很好
  •     最有含金量或者说最需要的信息在前言里面都说了。后面的内容不知道怎么的,觉得有点难以理解和区分,一本小书,着实啃了一个星期才看完。
  •      老天,真乱啊
  •     了解犹太文化的入门书
  •     via uni online library Being an atheist myself, I found it's quie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Judaism or any religious group on a broad sense. I just simply don't get why those myths from thousands years ago still play a significant part in people's decision-making.
  •     不是写给“外邦人”介绍犹太教的书,感觉更像是犹太人的行为指南。
  •     真是一本文风很奇怪的牛津通识,这大概跟译者有关。可以作为入门级简单了解。
  •     基本清楚犹太教与犹太人,值得阅读。
  •     入门
  •     比较普及性的小本本
  •     有英文,有中文,还不错
  •     本来是想多了解犹太人这个群体,但这本书更多地侧重在犹太教。不过话说回来,不理解犹太教,怎么去理解犹太人。言简意赅的通识读本。
  •     简约明了,让人在短时间内理解犹太教的来源及发展脉络。
  •     还可以吧。越来越觉得犹太复国主义很荒唐。
  •     相当之不错!半价购得,绝对值!
  •     读着不舒服。
  •     果然异常枯燥。
  •     不愧为short introduction,以至于很多内容支离破碎,对犹太教不太了解的读者来说,本书内容有些杂乱,对我的帮助是犹太教各个派系的介绍比较好,如果是想了解犹太教我还是推荐《犹太文化史》,虽然这本书比较厚,但关于犹太教的内容更为详尽。
  •     犹太教啊!终于让我重新对你有一个新的认识!
  •     看书标题以为是类似于《菊与刀》这样的作品对于犹太人民族性格以及特点的介绍,而书中的内容确实大量介绍犹太教的历史,像是一本宗教读物了,对于宗教没有一点了解的人比如我,是基本上读不懂的
  •     简明扼要的交待了犹太人和犹太教的发展和现状,知识性强,值得一读
  •     还不错的书啊,还可以哦
  •     冲着牛津去买的
  •     虽然看到翻译后越发觉得许多语汇,特别是宗教类别的,应该在原版中获得最完整的信息量;可是术语真的太多了不够啃的……最近阅读强度很大,可是困惑井喷……越来越不懂这世界……
  •     内容实在是太简略了,无多用处
  •     读过“三千年”后立马看的一本入门小书,前半部分讲犹太历史和传统的部分与“三千年”相互印证,获益匪浅,对后半部分讲教义的部分缺乏兴趣。感慨:犹太人的传统不只是教条地只信圣经,而是不断地对圣经和塔木德进行解读,允许不同的声音,多年以来出版了成千上万本圣经、塔木德的解读或者评注。这在基督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放在中国也做不到这一点(多年来对四书五经的重新解读也就朱王几人罢了)。所以,根植于犹太人基因中的精神就是在不断的讨论中寻求真理,所以,人口不到两千万的小群体居然能培育出百余位诺贝尔奖得主,不得不赞叹!
  •     很简短的入门读物,对大多数问题一笔带过。
  •     作为一本常识性的读本,稍微专业了一点,阅读性差了一点,就算是介绍人物或事迹也都是纯理论性的叙述语言。不适合没有理论基础的人看。另外,我是第一次买牛津通识读本,不知道后半部分是英语版本,对我这样的英语门外汉来说,太难,也有点意外。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也许是本浅显的常识读本。
  •     某个知识点想弄清楚点,可以考虑先看看这套书
  •     不错。。喜欢。。。。
  •     最不故弄玄虚的一本犹太史,通俗易懂,感觉初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时候很多疑问都得到了解答。书中讲到犹太教不同教派的分歧值得玩味。
  •     最近对犹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还没有看。觉得应该会是本很好的书吧
  •     不喜欢大部头 这样的版本很适合我
  •     解释范围广阔的大型文献综述
  •     这套书很不错。向大家推荐
  •     辽教出过,这次是双语对照,值得一读,简明扼要
  •     本书前半部分通俗易懂,虽然看得出还是针对基督教背景的读者介绍犹太人和犹太教。后半部分更多是罗列犹太教面对现代社会新局势而做出的努力和调整,以及相关的内部各教派和拉比的争论观点,感觉像是梳理犹太人对自身的反思,以坚定信念。现代社会各种宗教文化都受到冲击,犹太教也是如此,不仅面临现代新思潮观念冲击、传统律法和习俗包括妇女问题等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还有因建国而首次面对的政治和民事问题如何处理、如何继续保持犹太人的独特性、坚持遵守和完成传统规定的宗教课业学习等。感觉更像是写给犹太人自己看的,不是很好理解。印象最深的还是书开头那句话:西红柿究竟是蔬菜还是水果?哈哈
  •     主要从宗教发展的视角解读犹太文化,结构清晰,标准的入门书。
  •     参观犹太人纪念馆后好奇读完,果然“通识”呢!密度低且洞见浅,除了最后几页进入政治性话题的讨论比较有意义之外。
  •     通识科普读物。老外写的东西有个特点,不会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不过看完才叫对犹太教有点认识,跟影视作品里看到的,以及以前看过说犹太人经商的完全不一样
  •     送书速度很快,书的包装很好。住在成都,很方便。
  •     剑桥系列,经典书籍
  •     零基础值得一看
  •     作为科普还成,涉及范围广,但好像没在哪个方面特别展开;作者应该是犹太人,导致的问题一是有时感情过于外露,二是一些文化现象和习惯会视为理所当然,注释太少。当然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关系区别、教派观点差异和世俗与宗教生活之间的问题都讲得还算清楚。顺便发现自己经常混淆它和伊斯兰教
  •     长见识系列
  •     全书对于犹太民族的来源和历史着墨不多,重点介绍的是犹太民族的节日,重要人物,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以及信仰选择,等等,涵盖各个方面,不愧为通识文本。犹太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受迫害的民族,自先知亚伯拉罕得到神谕将会获得应许之地到摩西带领犹太人民逃离埃及,获得上帝的十诫,犹太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一直处在流亡和迫害中。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犹太人会这么受排挤,基督教是从犹太教脱离出来的却一直排斥犹太教,以致二战时期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基督教对于自身宗教的恐惧才发生的排挤还是犹太人就是上帝的选民,是上帝预言的先知?我一直对宗教特别敬畏,不知道一个人有宗教信仰是一种什么感受,那种内心的虔诚我真的很敬畏。
  •     无趣
  •     很好的小册子,对宗教和犹太人感兴趣的通俗知识性读物。
  •     这个系列的书都不错,认真看下来可以提高双语和文化视角。
  •     周二英语课上看的。老师是一个信仁波切的神婆。明天又周二了,我还要做报告。。。。。。
  •     刚拿到书,大概翻了翻,很不错
  •     购买三本书,其中一本有明显刮痕,考虑到运输原因就算了,没有想到另外一本(即现在评论的这本书)居然发现被撕掉一页。太令人气愤,已经投诉了,看看当当有否回应吧。
  •     买来闲暇时看的,所以对内容的精细都不深入,觉得挺好
  •     本书是中英文版的,32开,前半部分中文,后半部分英文,篇幅都差不多130页左右,a brief introduction.买这本书的初衷有两个,其一是:为什么在各界成绩**的大师是犹太人?,另一:为什么这么多民族仇视犹太人? 前一个问题,在看完本书和《爱因斯坦传》的大部分后略有答案,因为犹太教的教义是包容性的,推崇个人精神自由,鼓励精神创新。第二个问题仍然无答案,可能看的不仔细,继续看英文部分中~~
  •     地铁上看完的
  •     短小精悍…介绍的很大概,但是作为想把犹太人相关知识做常识了解的人足够了
  •     摩西十戒,摩西五经,《圣经旧约》,逾越节诵读讨论《塔木德》,正统派,保守派,改革派,派别林立。
  •     条理非常清晰,一些人和事也有意思,算是很好的入门读物了。
  •     这书我退货了!!!!我拿到书的时候,竟然有一页被撕掉了!!!!网购书籍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这么奇葩的经历。
  •     作为通识,我感觉看完了,也还是没对犹太人犹太教有什么更深理解。
  •     有中英版,译过来的文章,有些地方比较不理解和枯燥,可是总体不错,学到挺多东西的
  •     猶太通識。大屠殺讓現代的「以色列十支派」動搖了
  •     思想太多,史实太少,没有太懂
  •     正在读。。。。。。。。。。。
  •     感觉收获很少,没什么收获。
  •     还没看,应该不错!就是书皮很脏
  •     无奈评两句。
  •     上帝,周日是休息的!
  •     内容充实,图书质量很好。
  •     这本书主要讲犹太教的起源和发展,虽然读得稀里糊涂,可总算是对困扰多年的犹太教与基督教的起源和区别有了一知半解的认识。不过作者并没有展开论述基督教徒对犹太人的教义歧视和身心迫害,探索之旅仍需继续。
  •     当犹太人以上帝的选民自居,他们就把自己和其他人隔绝开来。一个民族,背负太多,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     ...讲真,写得实在太乱了
  •     还可以,补充了点历史皮毛知识
  •     前半段对诸多拉比的梳理还能看下去,后半段涉及到犹太人的内容太杂太乱。主要原因还是太短。
  •     牛津读本,非常好
  •     如题,看着挺精致
  •     太多难读难记的人名、地名和专有名词,也就看了个大概
  •     序言前一页被撕,有没有人告诉我理由
  •     渣翻译
  •     为了更好的理解《耶路撒冷三千年》而读,不愧是牛津通识读本,相对完善由精悍短小的篇幅,描述了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分裂,及其几千年中教派分支根源及同世俗政权的融合,从宗教根源阐释了近代自由派、正统派、改革派犹太人及犹太社区的思考立场和各自对自由及守规的定义界限。读的过程中,相当喜欢和赞赏“德国苏格拉底”门德尔松的观念。
  •     有趣。犹太教还是摩西时代的宗教吗?穆斯林还能像穆罕默德时期那样和基督徒一起祈祷吗?拿撒勒的耶稣会同意基督徒耶稣的话吗?
  •     商品质量好,耐用美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