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本事的皇帝第一部》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最有本事的皇帝第一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550204065
作者:雷振
页数:262页

神武入魂,不动如山

作者雷振对故事的描述十分具体形象,构造人物的细节同时,既展示了战争中的人性,也融入自己的政治经验,口语化切合历史故事,不失创意的讲述了汉光武帝刘秀生动的创业经历。这是你我早就猜到的结局,依然对过程抱有兴趣。西汉末年是极具特色的混乱的年代,内主无心主事,外家擅于朝,在这样的乱世中,朝廷为官的人永远不能预知自己下一刻的命运,乱世好做官,更多的热衷权力的人,摩拳擦掌的跃跃欲试,而做的最好的,无疑是王莽了。王莽其人,属于伪装天才,一出道就是包装形象,营销自己的品牌效应。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累,往往是因为放不下面子来做人。王莽却舍得下面子,长期潜伏直至破茧而出。大司马王凤患病期间,王莽蓬头垢面的精心侍候,三月衣不解带。深得王凤信任,被临终推荐。生活简朴,孝义无双,行为得体,人气空前涨高,杀子示众以示铁血无私,一切皆是手中棋,所有的波谲云诡,都融进了长安城,最后成为汉室的操盘手,并且取而代之。新莽王朝改制,是他下得一手臭棋,也许是没了对手的寂寞。而这盘命运棋,才真正开始。刘秀,有着强大的人格力量,多谋略,简而概之,文武双全。他有一个有点,干什么都不轻易分心,在极度的专注中,做出很多骄人的成绩。人才,就是不被社会和自己毁掉的学生。他始终做自己想要的,审时度势。他的刘縯属于有勇无谋,在宛阳城被刘玄一群鼠辈小人暗算。当然这趟水很深。这群人造反尝到了甜头,也许看到了一点光明的未来,就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利益这东西很奇妙,人们都在盘算,可口头上又否认。刘縯错误的相信那群人,也忽略弟弟等人的善意提醒,终是落得扑杀的下场。一个人想平庸,阻拦者很少;一个人想出众,阻拦者很多。不少平庸者与周围人关系融洽,不少出众者与周围人关系紧张。刘秀对哥哥的死选择沉默,因为时机还不成熟。而每一次沉默,都是心智的放空,他在沉默中,自给自足。于是宁愿被雪藏,情愿做累活与苦活,不动声色的麻痹对手,不露声色的打造自己的立业基础。乱世中命如飞蓬,一夕之间,就是生死之隔。我们都有一个阴影,人格越庞大,阴影就越大。你想成功,就要学会容忍,忍受等待。他在这段时间里,努力组织人脉网,并且也为自己留下后路,因为知道。事情中有一个结束。要知道,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对环境做出的反应。复仇之花,终于伴着战争恣意绽放,接下来刘秀也讲打造自己的王朝!

皇帝的本事

名为《最有本事的皇帝》的一本书,可以说雷振先生的选题很不错,至少很聪明要知道“最有本事”几个字的意义所在。刘秀作为这一系列的主人公本身没有太多的新鲜感,因为光武大帝带来的“光武中兴”历史教科书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但是相对于其他有名的皇帝而言他又有一些让人愿意了解的不为人知的东西,作为开国皇帝的刘秀比起他的同行们在近几年的“历史热”中似乎被忽略了。这样就给这本书带来了两个明显的看点即一是“最有本事”;二是光武大帝刘秀。尽管这是本系列书的第一册,但是也让人能清楚地感到作者的思路和写作手法。当然在我明确了两个明显的看点后,自然也在不断地思考作者的内容框架,但是结果并不是那么让人满意。第一,“最有本事”,这一讲法是本系列书的吸引眼球之处,本事与最都是对一个人很高的评价,更何况是对一个皇帝的形容,因为大家都很明白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权力之大、影响之大。雷振先生从刘秀的发迹开始论述,强调了他不当皇帝照样能够做一个社会上非常有用的人这一点或许不错,能够管理国家这一事实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能够做商人和农民雷振先生通过自己的方式也提醒了我们,但是一个问题即“最有本事”中的本事难道也包括这些吗?如果包括的话,就是雷先生忘记了刘秀的主要身份是皇帝,所谓最有本事的皇帝与种地和做生意有什么关系,很让人怀疑。第二,光武大帝刘秀,相信看这一系列书的人大多都是为了想进一步的了解刘秀其人,那么书中对于刘秀的着墨和重点的阐释应该占主导,但是刘秀的哥哥刘演似乎成为了抢戏的主要角色,这位“柱天大将军”确实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倘若不是雷振先生的重点描写刘演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可能很多人都不会去了解更不会知道了。当然尽管刘演是值得发掘和记住的历史人物,但所谓“最有本事的皇帝”毕竟不是他,每当刘演起到巨大作用的历史事件作者都希望把刘秀扯进来,不过明显是比较牵强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也是本书的缺陷之一。虽然本书有缺陷,对我来讲他不是一本非常好的历史性书籍,但是它客观上也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皇帝的本事到底是什么。皇帝作为中国集权社会的典型象征位于社会的最顶端,他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也非常的宏观,因此对于他所应有的本事问题也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了。雷先生在本书里对刘秀的本事有过很多的论述,但是所谓能够种地、做生意等等根本不能算作皇帝的“本事”,相应的作为开国皇帝应具备的“本事”则更多、更为复杂。我结合本书的内容对皇帝的本事进行了一点浅显的思考,第一,皇帝要具备强大的领导才能,皇帝作为古代社会政治权力甚至可以说是所有权力的至尊人物,他没有卓越的领导力就不可能使其手下的政治精英们敢于臣服于他,王莽的篡权就是西汉末期皇帝领导力的严重缺失,政治精英们不会轻易地被所谓君权天授或神授所蛊惑,因此必须能够控制大局领袖群伦。第二,皇帝要具备很深的城府和高深的权谋,皇帝必须有这方面的素质尽管这些素质看似非常的龌龊,但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目标这就是必修课。作为开国皇帝权谋的素质更是这样,因为在成为开国皇帝前有很多挑战给他,除了军事战争方面的争夺更有集团内部的政治倾轧,只有自身具备卓越的政治洞察力和权谋、城府才能避免过早的夭折,《最有本事的皇帝》中的两个人物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刘演、刘秀兄弟两,刘演的经历在我看来是当皇帝的不二人选,但是他死了而且死的很早很没有价值,而刘秀则不同他沉稳面对政治风云的变幻,甚至能够对于亲人枉死而隐忍不发,最终成为真正的“天子”。第三,皇帝要具备一定的业务才能,皇帝的业务才能是什么,一些人可能不是非常清楚那就是行政、军事、政治等才能,对于开国皇帝来讲军事才能可能更为重要,因为没有它这个人可能就很难在混乱的军事争夺中凸显自己的价值,也就无法真正上位了。第四,皇帝必须有延揽人才的能力,人才对于任何的集团、组织都很重要,对于国家更是如此。作为开国皇帝,他需要一个卓越的团队并与之合作打下江山,在建国之后这些人会成为国家稳定、发展的支柱力量。刘秀作为一个成功的皇帝在对待人才以及延揽人才方面做得非常不错,否则不会有后来的所谓“云台二十八将”。一个人的思考总是有局限的,雷先生对历史的解读会有,我对雷先生著作的评说也会有,但是问题总是要有解读的,这种解读总会给一些人以新的视角看待同样的问题。或许《最有本事的皇帝》对我来讲带来的新的、具体的东西不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已经将我成功的引入了一个深刻问题的思考,并且有了自己的答案。

最成功的做人

读这本说刘秀的《最有本事的皇帝》,很自然地心中便拿之前读过的《嗜血的皇冠》作对比。同是史说刘秀,感觉雷振的《最有本事的皇帝》主要从人物的品格和素质入手,而曹昇的《嗜血的皇冠》更多从人性角度解读,解读的方式方法不同,读者看到和感觉的人物形象特点便有了差异。个人更偏重喜爱于《嗜血的皇冠》的解读,无论解读方式,特别是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语言风格,都令我深深着迷其中。而这本《最有本事的皇帝》,读来感觉就像流水日记一般,缺少了一种摄住心神,不舍放下,一路追逐非要阅读下去的吸引力。不过,正是这有条有理的讲述,使我们了解到光武帝刘秀如何从农民到太学生到生意人到盟军的中流砥柱到雄据天下的霸主。在完成一统伟业这一漫漫征程中,刘秀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能做到最好,更难得的是即使当上万人之上的皇帝,仍然不忘本,不杀功臣,就算废皇后郭圣通事件,仍然不违厚道给了郭圣通一个“中山王太后”的封号,安排其在洛阳北宫安住,使得郭圣通有别于历史上诸多被废后妃,幸免于一个凄惨的结局。这不能不说刘秀有一颗感恩之心和厚道的秉性。成就刘秀皇帝伟业的,除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身边人的人心,乃至天下人心。从刘秀漫漫称雄天下的征程中,“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得到了最好的验证。特别对刘秀的韬光养晦,以屈求伸的本事叹服。面对大哥刘縯被更始帝刘玄一伙杀害一事,换成一般人免不了伤心悲愤难以自控,然而刘秀在这个时候表现十分理智,十分清楚此刻自己也在风口浪尖之上,稍有不慎势将也成为更始一伙的刀俎之肉。他把失去手足的痛苦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表面上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并且自责而谦逊,于人前不露一丝痛苦痕迹,成功掩盖了自己内心的隐忍和挣扎,把自己的真实情感伪装得滴水不漏,骗过了所有人使得在最危险的时刻性命得到了保全。刘秀与大哥刘縯一样都是一身本事的英雄,但刘縯性格心高气盛,恃才傲物,锋芒毕露;刘秀性情谨言慎行,低调行事,与人宽厚。一样的英雄不同的性格,造就了两兄弟迥异不同的结局人生。果然是性格决定命运!刘秀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诸如谋后而断,慎思敏行;能屈能伸,顽强生存,谋取发展;知人善用,用人不疑;从善如流,知错能改;厚道待人,懂得感恩……正是这些良好的素质魅力,让刘秀嬴得了美人,赢得了友情,赢得了天下英雄的追随,赢得了上天的眷顾,最后赢来了万里江山。所谓最有本事的皇帝,不是刘秀最能打能冲能杀,而是他最懂做人,最善做人,最能洞悉人,最识把握人心。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风起云涌的群雄争霸战争中,便成全了刘秀坐拥上皇帝的宝座。读史使人明智。读刘秀从一个底层出色农民当上英明皇帝的历史,使人明白到很多做一个优秀的人所需具备的素质和智慧。

关于历史

在我把这本《最有本事的皇帝第一部》拿回家的时候,我那全身只有铜臭的无知老公说:“刘秀是个很有名的皇帝吗?我怎么没有印象啊?”我颇为不屑地回他:“您有印象的可能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吧?”老公叫道:“最有本事的皇帝就应该是至少我这样的人也应该知道的皇帝啊!”我嗤之以鼻,懒得搭理他。今天却在写评的时候发现,很多读者都对这个题目颇有微词——“最有本事的皇帝”或许轮不到这个内敛低调的刘秀吧——至少,他也不应该在最有本事的皇帝里面排第一! 我想,或许是因为作者并没有好好考虑“最”这个字的意思,也或许是因为作者就是认为刘秀有着其他皇帝所无法企及的一些东西,譬如说作者提到的专情、隐忍、宽容、仁爱等等等等一切优秀品质及能力。 作者对于刘秀的崇敬欣赏在书中显而易见,对于一位帝王能够毫无微词,这是很多读者感觉无法接受的地方。毕竟,这样的写作对于历史和某些历史人物来讲是有失偏颇和公允的,然而却也正因为作者对于刘秀的崇拜,使得他可以提炼出刘秀的若干优秀品质和让人叫绝的做法,而这些也正应和了本书封面的“噱头”。如果你只是一个想在历史中学习如何做人做事才能成功的个人,那么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好的教材,而作者的定位或许本来也不是宣史,他的目标是明确的,与他的职务相当,这在封面就有所体现。写作目的的不同就导致写作手法与重点的不同;而阅读目的的不同也就导致阅读感受不同。 当年读到《明朝那些事儿》的兴奋感到现在仍然余韵绕梁,当年明月开辟了一个写史的新时代,史学突然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走到草根,每个人都有了读史的兴趣和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年明月是伟大的。然而,也正因为史学开始走向人民大众,使得写史也成为一个热门,好多人挤进这个队伍,突然就百花齐放有了好多的史书,而无一例外都是沿用了当年明月的写史方法。只是突然的灿烂繁荣导致了作品的良莠不齐,有的嬉笑怒骂太过,反而有了跳梁小丑的模样;有的试图聊发感慨,却终于不伦不类,让人哭笑不得。就这个层面上来说,《最有本事的皇帝》绝对算得上A货,语言流畅、亦庄亦谐、感慨深刻。 本书虽然也是以时间为序来详述刘秀的奋斗史,但作者更多地将笔墨放在的刘秀的各种优秀品质上面,所有的叙述都是为品质的凸显而服务——而这种做法无疑是聪明的。作者知道自己面对的读者群,知道他们究竟想要得到什么。 当然,这样的历史是轻松却又睿智的,不过,在明月体已经被模仿滥了却从未被超越的现实面前,真正喜欢历史的人应该寻求突破,免得让读者审美疲劳才是。

刘秀这个皇帝确实不简单

为什么这么说呢?读过这本《最有本事的皇帝》或者稍微读点历史书的人都知道,刘秀这个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虽然也算出身贵族---乃西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200多年前的刘邦是刘秀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但是到了刘秀这一代,刘氏皇族的子孙遍布天下,累计达“十有余万人”,刘秀与刘邦的血脉关系早已稀释得屁疵寡淡,刘秀已完全是一介布衣平民。除了姓氏以外,已经没有一丁点皇亲的味道。但是刘秀这个农村知识分子在家乡揭竿而起反对王莽擅权并终于夺取天下后,他却没有另起番号,而是仍以九世祖刘邦当年制定下的“汉”为国号,这就在中国历史上把他们老刘家的“汉”接着一统了下去,并且接续了195年。在中国历史上,把他们老刘家的统治前前后后延续了406年,虽然中间断了那么几年香火。刘秀同志这种不计个人得失恩怨一心想着刘家大族事业的精神,刘邦如果再世,也会投地佩服。当然,刘秀作为一个开国皇帝,自然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点魄力,他在位33年,用赵本山的话说,那真是“大事让他干老了去了”。雷振同学这本《最有本事的皇帝》之第一部“天下雄主”只写了刘秀创业初期的那点事儿,先是把王莽这个最不知耻的野心家挂到墙上去,然后把另一个挺有竞争力的王郞给拿下了。在刘秀其后的年代里,还干了这样几件事情:在军事上,利用他聪明的头脑和大军事家的大智慧,一举将纵横山东十余年的赤眉军扼杀在血泊之中。“得陇复望蜀”,与隗嚣、隗纯两代交战,先得陇;复向蜀,将公孙述统治12年之久的西蜀消灭,将新莽末年以来四分五裂、战火连年的古老中国再次归于一统!在政治上,他高度集权,设立了总理(尚书)一职,把西汉时代成垢病的三公权重,权柄下移,改设成把所有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从而彻底杜绝了类似王莽之类人物的出现。在文化上,这个刘秀大兴儒学、表彰气节。他在洛阳举办大学,还常到大学去视察,与大学生们坐在一起,亲切交谈。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同时,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刘秀皇帝的这些事迹,如果用雷振同学这种写法写下去,估计没有五本八本是写不完的,我们期待着雷振同学的“刘秀系列”尽快写出来印出来。我们读者少不得又要花不少书钱----毕竟赠书的事情不能总发生。嘿嘿。

失于“人物之脸谱化”

自从当年明月凭借《明朝那些事儿》一炮而红,许多写手将目光聚集在中国历史上那些可圈可点的朝代或人物身上,要么《如果这是宋史》,要么《唐史并不如烟》,都试图“以心证史”的火一把。然而目前这些作品大多都没有脱离跟风炒作之嫌,即使作者有心,也很难达到《明朝那些事儿》的水准和市场效果。在我读过的这类作品中,最成功的当属曹昇的《流血的仕途》和《嗜血的皇冠》。在我看来,无论其文笔还是见解之深刻,都足以与《明朝那些事儿》相抗衡。而正是在曹昇的《嗜血的皇冠》一书中,我认识了汉光武帝刘秀其人。而雷振这本《最有本事的皇帝》也是写刘秀的,那么我自然产生一种以之与《嗜血的皇冠》相对比的想法。到底孰优孰劣呢?想起读《嗜血的皇冠》之时,曹三公子仿佛化身为书中的每一个角色,将人物内心之活动变化有力的展现在读者眼前。在他的笔下,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有着独一无二的性格特点。尤其对王莽和刘縯的刻画,让我们看到刘秀并非唯一的主角,在某一历史时期,他也只是处于配角的地位。而在本书中,作者以刘秀的经历作为唯一的故事主线,无论王莽还是刘縯这般重要人物,在非到必要时都不会出场,作者写他们完全是为了故事情节的连续性和对刘秀这个伟大人物的烘托。所以,我看到的都是些脸谱化的配角人物,比如王莽,在一出场,作者就将之定性为一个为了权力地位而不择手段向上爬的奸诈虚伪角色,仿佛他天生就是为阴谋而生的。不但如此,他还是个极其无能之辈,在通过虚伪奸诈手段上台后,他只会瞎折腾,根本没有治理天下的本事,所以造成天下百姓揭竿而起的混乱局面。对于作者这种单一定性的评价,我认为是有欠公允的。人本身是个复杂的个体,他所做出的决策都与当时当势之大环境密切相关,如果没有汉家天子的无能和不务正业,如果没有人心思变的社会潮流,如果王莽只是一个奸诈卑鄙的无能小人,他是无论如何也登不上权力之巅的。尤其对于王莽出台新政的绝对批判,我认为也是不合理的。作为一个有谋略有手段登上九五之尊的人,他首先是个精明的人,不会故意瞎折腾而让自己的新朝覆亡的。对于他改革举措的失败,我认为与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体制的腐朽、官场的腐败是脱离不了关系的。就像一艘航行了两百年的古老巨船,其整个架构及材质已经腐朽,即将分崩离析,只进行一些表面上的修缮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船早晚会沉。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快推倒重来,以全新的材料和架构打造一只新船。在大历史的背景下,王莽只不过是一个篡夺了控制权的新船长,他试图保住这古老的船只而极力修缮,结果不小心触动了某些关键部位,导致了航船的加速沉没。在这艘统治海域两百年的大船沉没后,众多大小船只开始争夺制海权,那么最终谁能胜出,就要看谁造的船结构最稳固战斗力最强了。而刘秀正是建造起最强大新船的船长。虽然他与兄长一手打造的船只被人窃取,兄长也不幸蒙难,但是他以极强的忍耐力蛰伏在仇人眼下,直到脱离贼船控制,重获自由,他才如蛟龙入海,雄鹰冲天,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所以王莽之败并非其个人之败,亦是旧有体制之败。刘秀之成也非其个人之功,实在是他生长在一个合适的时代有了合适的机缘,而恰巧他具有极强的适应这个时势的个人能力。无论为人处世,将兵谋略,他都拿捏的恰到好处,这样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完美人物又怎能不成功呢?所以,虽然作者对某些事件或现象的总结也很到位,对权力政治斗争也有很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但对于本书中作者对一些人物的脸谱化处理我还是极不赞同的。刘秀的秀不是一个人的完美演出,如果没有各色重要人物的有力衬托,很难说这会是一出好看的戏剧。刘秀的优秀能力我们感受到了,可是如果与《嗜血的皇冠》之多彩与透彻人心相对比,不得不说,本书还有一定的差距。

独一无二的1/230

皇帝,你可以在这个中国历史上最稀缺的职业前面尽情的加上独裁、凶残、荒淫、无耻、无能、弱智等修饰语,而且我保证大部分时间都不会错,即使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称道的那几位,也和这些贬义词多多少少沾一点。但是,这些词和汉光武帝刘秀都沾不上边。当皇帝前,刘秀地种的好,书念的好,生意做的好,仗打的漂亮。当皇帝后,他没有像秦始皇一样纳天下春色于帝都;没有像刘邦、朱元璋那样诛杀功臣,在后宫和继承人问题上,也没有像康熙那样英明神武一世,身后事却一塌糊涂。可以说,刘秀将家庭、团队、国家三者管理的都非常好。可以说,做人做事做皇帝,刘秀都堪称完美。因此,从秦始皇到溥仪的230位皇帝,刘秀这个1/230绝对是个另类。然而,无论历史,还是大众,好像都喜欢缺憾美,就连艺术家为了追求缺憾美,都会选择残忍的砍掉维纳斯的一只胳膊。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刘秀。不过,继曹昇的《嗜血的皇冠》畅销和百家讲坛《东汉开国》热播后,刘秀也“热”了起来。雷震的《最有本事的皇帝》无疑给“刘秀热”添了一把柴。《最有本事的皇帝》第1部主要有两条线,一条是王莽篡汉、新朝“改革”失败,天下起义割据,最后新朝覆灭;另一条是刘秀家世、求学、起义以及走出人生低谷,从一名“做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有为青年到称雄河北一方的雄主。在这两条主线中,作者多处浓墨重彩的揭露了王莽的虚伪、贪婪、无耻,正是王莽的虚伪造成了用人上的“贤愚错配”以及改革的失败。与王莽相反,刘秀为人宽厚,待人以诚,性格含蓄内敛,在关键时刻总能沉着冷静,先谋后动,这种人格魅力加上他的识人之明,让刘秀成为当之无愧的伯乐。东汉开国历史上的“云台二十八宿”,绝大多数都是刘秀在人生低谷时所结识的人才,这充分说明刘秀有识人之才,也反证了他的魅力。雷震用“最有本事”来形容刘秀,说治世当读刘秀。其实,在中国230位皇帝当中,刘秀不光“本事”最全面,他的性格、胸怀、才能,足以说明他不仅是一位好皇帝,还是一个好朋友,一个好人,如果非要在皇帝面前加一个形容词,我觉得不应是“最有本事”,而是最完美。无论治世乱世,无论做人还是处事,刘秀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曹昇的《嗜血的皇冠》更多是从人性的角度解读历史,我们从中看到的主要是众生平等,天道循环,所谓“读一遍参晓历史,读两遍醒悟人生”,但参晓历史,醒悟人生之后多少让人有些感慨唏嘘。最典型的就是对王莽的评价,曹昇认为王莽改革失败的原因在于改革内容的错误,而不在于王莽的人品,甚至认同王莽在主观上确实想把事情做好,但最终却好心办了坏事。《最有本事的皇帝》则更倾向于人与人之间在品质和能力上的差异性,我们从中看到的更多是如何为人处事,如何通过守正出奇去经营人生与事业,因此,积极乐观的东西更多一点。从这个角度看,《最有本事的皇帝》不像是历史小说,更像一本关于历史哲学的散文集。

我心目中完美的皇帝

记得当当论坛里曾有一个投票贴,谁才是千古一帝,其中有汉高祖刘邦、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宋太祖赵匡胤等等有十来个皇帝,记得当时我选了赵匡胤。其实赵匡胤和刘秀还是比较相似的,两人都是从下面靠着自己的实力和机遇一步步爬上来,就连他们打的胜仗都如此地相似,昆阳之战,刘秀以3000人战胜了43万大军,同样赵匡胤以5000人攻破了10多万人据险坚守的清流关,两场战役都是兵力相差实力悬殊,几乎没有胜算的概率,却同样出奇制胜,以少胜多,不能不令人叹服。更令人钦佩的是,他们做了皇帝之后,都没有大杀功臣,反而大赏功臣,政权并没有因此而削弱,反而更加巩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共诞生了三百多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有明君,有昏君,有仁君,有暴君,有开国之君,也有亡国之君,能做到不杀功臣的,好象只有他俩了。千古一帝,应该侧重的是业绩和对后世的影响。现在想来,赵匡胤和刘秀虽然政绩不错,还算不上千古一帝。所谓完美,与就是指各方面都很优秀,没有一点缺陷,从政绩、人品、君臣关系、后宫、继承人问题都没有一点缺陷,而且还要保持到死,这样的人在中国的历代皇帝中几乎找不来。在任何时候,摆在任何地方,刘秀都是一个上进的优秀的人,会种田的好农民,会做生意的商人,会读书的太学生,在战场上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在政坛上是一位仁厚的明君,在家里是一位专情的好丈夫,在江湖中是一位仗义的侠士,我认为作者给他贯以最有本事的皇帝稍有不妥,刘秀应该算得我心目中的最完美皇帝。自古以来,共患难易,同享福难,这是人性的弱点,皇帝拥有无上的权力和资源,每个人都想当皇帝,特别是身边许多功高震主的开国无勋及野心家,可能时刻觊觎着这个位置,杀功臣巩固皇位成了许多皇帝的不二选择,但是刘秀没有这样做,这可能与他豁达豪爽性格分不开,如果他哥哥刘縯没有被更始帝杀害,天下太平后他可能真的就选择了“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这个梦想。但是上天更垂青于优秀完美的人,让他做了东汉的开国皇帝,恩泽天下,名垂青史。

《最有本事的皇帝》1

《最有本事的皇帝》1现在是读历史最轻松的时代,我喜欢历史,家中有一架从地板到天棚的历史书,《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通典》《通鉴纪事本末》,虽然还没收集齐全,但是也算不少了,还有《中国历史地图集》《二十四史人名纪传词典》等等工具书,读历史应该没设么问题。可是在这么多历史书中,我只读完了多半部《史记》,也就是纪传部分,至于志书,啃了半部天文志,就实在是啃不动了。《三国志》看了一点,剩下基本上都当资料用了,只有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从头到尾读完了。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业余读者来说,历史原著读起来实在太困难。上学的时候就有了柏杨的白话《资治通鉴》,那个过瘾,后来到了《明朝那些事》出版以后,现代版的历史书就再也止不住了,简直可以称为是浪潮,三国、曹操、西汉、民国、辛亥、西周、元朝、西夏……甚至日本、英国……都白话到国外去了,到书店看看,你都想象不出还有那段历史没有被白话了。这是一个好事,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历史,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历史,毕竟我们并不想,也不能成为历史学家,我们只对故事感兴趣。这本书讲的是刘秀,西汉末年的历史,本来想看看王莽,却没想到一开头王莽就已经称帝,并且要完蛋了。和三国相比,以前对这段历史并不太了解,只在历史课上学过绿林赤眉起义,别的就不知道了。作者把刘秀称为“最有本事的皇帝”看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刘秀在历史的各位皇帝中,的确是非常能干的,虽然并不是最伟大的,最有功绩,最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用最有本事来评价,确实很到位。刘秀确实很有两下子,能带兵打仗,领着军队冲锋陷阵,古代历史中的皇帝们确实找不到一个能够和他对阵的。而且不仅仅是将才,还有更高的能力,用人,为政都很出色,是个多面手。这样的英雄才能够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最后得到天下,并非凭借的是运气。第一本写到刘秀有了自己的地盘河北,然后开始征讨天下,估计按照这个速度在第二册中天下就能被平定了,第三本就应该是治理这个国家。还没看到第二本,等待出版。

今天的历史之最

每一个今天都会变成昨天,每一段现在也都会转变成一段历史,在这个历史的舞台上,总会有一些重磅人物的上场,他们的功过是非总会成为身后人的谈资,也会给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一些警醒。皇帝归为一国之君,自然被受瞩目。这本《最有本事的皇帝》就是一本以今人之眼,结合现在的社会状况,以古代皇帝的作为为模板,给今天创业的有理想抱负的人们树立标本楷模的过程,这本是以刘秀为原心展开的,从他的艰苦生长环境到取得江山,每一步都清晰的展现出来,他集诸多优点与一身,将人物的脾气秉性与成仁之必备要义相匹配,在展现一种偶然的同时也讲述了发展必然的之所以然。“最会种地的农民,最会做生意的商贩,最会打仗的将军,最衷于情爱、最有学问最懂得管理之道的皇帝”,这些优点都集于一身。读这样一本书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通俗易懂,即便没有太多的历史常识储备也可以从中窥见一二,对这段历史史实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段回顾能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其次,语言是极其诙谐的,采用了诸多的白话,可以在严肃的历史面前出现笑点,这也算一个看点吧;最后,就是有延伸性。这本书并没有局限在历史的考证和说服上,而是将他的生平进行了延伸性的阅读,就好像诸多的著作一样,将历史人物的功效进行深化神话,旨在给现代人以明志启迪。刘秀在一统江山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的改革政策,都给后人以极深的影响。现在的历史题材的书显然已经不再是那么古板教条的正了,已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走红的小说的问世开始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从《明朝那些事儿》,到其他的书籍畅销都是如此,当然对历史阶段也呈现出了不同的走俏态势,一度被冷落的这段历史也悄然在历史的舞台上大肆绽放。在这本皇帝是如何炼成的书之后,揭示的是能人是如何炼成的,从人格品行到思想素养,以及文韬武略中,让品质得以提炼和发扬光大。刘秀的这种创业治家的精神,流传的并非只是一段佳话,也是一笔可供延展并发酵的宝贵财富。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近乎完美的皇帝。他年轻时是好农民,会想办法做生意,求学成为高学历的太学生,在战场上3000人击败43万,屈居别人手下当官有声有色,自己创业能吸纳大量追随者,最后当了皇帝不忘本,不杀功臣,一辈子只爱一个女人。这是书封面的文字,读着这些文字,随着雷振的目光,看到一个王者的真实创业经历,看到一个底层农民成为天下雄主的传奇经历。 西汉末年,王莽新政失败,赤眉、绿林、铜马等数十股农民军揭竿而起,顿时天下大乱。刘秀本是没落皇族,于乱世起兵,以独特的人格魅力,陆续聚拢了邓禹、吴汉、冯异“云台二十八将”这些非凡人才,血战昆阳,击灭赤眉,得陇望蜀,起事后3年称帝,12年扫平天下,开创了东汉帝国,硬是把一个乱世拾掇成历史上有名的“光武中兴”。 这本书写刘秀的创业史,我不太喜欢,我觉得刘秀丰富的个人经历,应该写的轰轰烈烈,引人入胜,但此书写刘秀过人之处,只简单写了几个事例,一是在得知哥哥被害后,他隐藏自己真实情感,装作若无其事,麻痹敌人,然后寻找机会发展军队,慢慢实现自己的梦想;二是在与王郎的征战中,刘秀缴获大批王郎的档案文书,竟然发现自己的手下私下与王郎勾结、诽谤诋毁自己的书信材料,多达数千份。刘秀当着各位将领的面,命令军士把那些书信搬来,看也不看,一把火烧掉。成大事者所做的事,他都已做到,但书中却书写简单,对他性格中的优点,事情的始末很少提及,文笔一般。反倒不如逸鸣《张居正职场笔记2》写得更吸引我,张居正只是一个政治家、改革家,逸鸣却从他的从政生涯,为我们展开一幅职场菜鸟转变职场达人的职场旅图。 官场如职场,职场如战场,张居正在严嵩与徐玠的争斗中,刘秀在哥哥被害后,能够左右逢源,能够隐忍不发,取得双方信任,毫发无损,对于职场新人而言,值得借鉴,你越是才华横溢,就应学会保持低调,收敛锋芒,不要急于求成,那样只会适得其反,招致小人的陷害。我们只有韬光养晦,厚积而薄发,就能取得成功……

刘秀和阴丽华的爱情可以拍一部电视剧了

刘秀作为一个皇帝,一生之中只有三个女人,但他最爱的只有阴丽华。他们是自由恋爱,两情相悦,携手到老,羡煞旁人。我觉得这么好的题材,应该改编成宫廷剧,一定能比步步惊心更虐,更赚人眼泪。不知道这本书里面是不是有提到关于刘秀爱情方面的东西。其实,一个人最有本事,不光是看他做出了多大的丰功伟业。他能很好地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对待自己的爱人,一辈子如一日,这也是本事的体现。

绩优股中的飞龙

作为近来如雨后春笋噌噌往外冒的历史读物之一,《最有本事的皇帝》这本书无疑是借了国人对于传统的说教版历史无比厌恶的东风,但能够脱颖而出,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书很靠谱。靠谱看来是件极基本极简单的事,但目前的历史类出版物证明,在要把书弄靠谱这件事上我们干的极不靠谱。具体咱们就不点名了,以至于我的学生都常常在正课上完后要求:老师,最近有没有什么靠谱点的书,推荐几本给我们。靠谱主要有两点:一是定位准确,就是说干好你自个的事,别总是越俎代庖,对着别人瞎咧咧;二是把活干好的同时注意搞好气氛。最令人气愤的就是目前很多的书不仅不务正业而且还一定要当大师,也就是说,作者明明是个搅屎棍,还非要读者们赞扬他香气扑鼻,真正的好人也需具备两点:首先要头脑好,其次是良心好,头脑不好良心好的数以废品或者说残次品,反之就是危险品了。因此对于以上的那些典型属于“海上逐臭之夫”的作者,我们只能说他们不仅不靠谱,而且是非典型的混账。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很靠谱,也大致可以判定,这作者也比较靠谱。至于能不能判定是好人,且等他把坑挖完再说。我说这书很好,并不代表我同意书中的所有观点,比如作者笔下的王莽,作者大概是非常讨厌他,而我比较同情王莽,这并非因为我是老王家的人,但首先我要抗议一下,我不懂为啥我们姓王的人都那么惨,王莽挂掉以后过了千把年,王安石变法也没成功,而且还成了拗相公,乃至于还出现扒灰老的野史,气煞人也。我觉得王莽如今如今为人所深恶痛绝多少托了我们这个民族所谓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传统观念,另一个同样倒板的人是近代史上不得略过去的张自忠,早年做的事非常混账,但最后死法壮烈为国捐躯,于是成了民族英雄。王莽和张自忠的差异是一个窃国成功没管好就死啦,另一个窃北平算成功了一半结果还没开始管就被逮住了然后抗击侵略军死啦,反正总是老王家的最惨。咱们转回正题来说刘秀,这本书靠谱的地方我挑几个来说说。一是把刘秀算作最有本事的皇帝这个理论很靠谱,我们一般认为有本事的人得能受命于危难之际存亡之秋然后一举扭转乾坤。刘秀长期不被重视,或者说没有被提升到“最有本事”的行列的原因作者基本上都分析到了,像举事三年就登上皇位,别人就会想是不是有神马背景啊。在朝代上的误导性就很大,别人就会觉得说,前头是西汉,后面是东汉,刘秀这段光武中兴,似乎完全就是富N代盘活全国经济,王莽在皇宫里给他留了几十万斤金子,靠,活计很轻松的,说嘛说。于是王莽和更始王朝造下来的孽就被群众们自动忽略掉了,难怪作者要为刘秀鸣不平乎~再如作者给这本书的定位,当然也有可能是编辑的功劳,这本书属于“中国历史—东汉时代—通俗读物”,也就是说完全就没把自个当做传道者,这态度很好,据大伙所知,凡是一觉得自个善养浩然之气的人,甭管他是做什么的,做出来的事都不亚于杀人放火,当然觉得自己替天行道就更加作恶有底气,我不知道作者有没有读过日本作家吉川英治的《三国》,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点后者的影子在里面,语言澹雅质朴,显然比时下流行的四十五度角体强的多了去了,而且能从其中看出作者确实是不负“潜心研究汉史”这个赞誉,感动啊,这年头,党政干部还有这样肯读书且读的这么认真且坚持的那么久的,容我化用易中天老师的一句话来称赞作者:你简直就不像个党政干部!这真心是赞誉。本来还想多说几点的,但大家还是自己看吧,我也深知爬格子的辛苦,再说下去即使主观不想不剧透,只怕多少也会把关键情节带出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祝愿作者早日填完这个好坑(注:其他读者看完评论后可能对我的题目摸不着头脑,因为原先打算写的字数可能达到现在的三倍,不过年终活计太多,只好这样先收尾了,原想针对本书推介活动郑重推出的一个亮点展开的,不过想想那个亮点,就像是芹菜,营养再好我实在不好那口,还是算了)

一辈子只爱一个女人的男人尚且不多,皇帝就更少了!

我对刘秀的印象,虽然只限于“娶妻当娶阴丽华”一说,但仅此一说,已经足够让我对刘秀印象深刻了。虽然刘秀是个创业皇帝,但是也依然会有三宫六院,美女不少,聪明的女人自然也不少。阴丽华自然有她的综合优势,但刘秀必然也是个IQ高,EQ也不逊色的长情男子。哪有女人不爱长情男?就冲着这个,我也想看。

最有人情味的皇帝

看多了宫闺权谋类的小说,再加上各种影视剧中塑造的帝王,多是不由自主被贴上铁血、阴险、残暴、嗜杀、荒淫等负面的标签,但是手上这本关于刘秀的帝王传记《最有本事的皇帝》有点不一样,作者雷振却以“最有本事的皇帝”这样真诚而褒扬的语气评述这位历史上排不入十大帝王名列的汉光帝。历史记载的汉光帝做过几件大事,比如平覆赤眉军起义,结束王莽统冶时期四分五裂的局面,再次统一,再如设立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尚书台,使得皇权进一步集中等等。在他治下,尊重人才,兴办大学等。对人民的休养生息,于是出现了历史中“光武中兴”的好时期。除了这些政绩,刘秀为人称赞的还因为两个女人:一是“娶妻当娶阴丽华”一句中的阴丽华,另一个是“有女圣通”中的光武皇后郭圣通。前者自由恋爱,携手到老;后者虽为废后却仍得尊崇。皇帝女人三宫六院何其多也,但因这两个女人,这个汉光帝有点不一样,是个好男人。作者笔下的刘秀是一个农民出身,却最终奋发有为成为权力顶峰的帝王,本书讲述的也是这个草根的奋斗史。作者笔下的“本事”二字,立足于刘秀除却身份地位之外的人的性情之上。刘秀,当农民时是个好农民,除了做农民还努力做生意,孜孜不倦地求学,励精图治地奋战,博学多才而又精通兵法,官场职场生涯时又能屈能伸,也充分展现了在何种境地都非常乐观的好心态。作者以现代流行的励志式写法,从刘秀身上发生的几个历史案例,剖析出他成功的关键因素,并结合现代管理理念,结合刘秀对家国人的平衡掌控,让我们从刘秀身上看到一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结合以及团队激励者应有的素养。这种从个人品质素养而非传统的帝王视角来综合评价,刘秀确实算得上中国帝王中少见的高IQ又高EQ的那一位。于公,不脱离于土地而回馈于人民;于私,人情练达,人品端正。成为帝王不希奇,希奇的是这个帝王是个好男人。这样平民化的帝王,真的有些与众不同。这些也是作者独树一帜新鲜角度的再度挖掘。第一部里侧重创业初期的一些心性脾气的磨练,后面不知还有多少部,应该会更深入探讨刘秀成功的重要方方面面。

知人善任 凝聚力量

刘秀能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使用得当。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使将帅能在不违背总的战略企图下见机行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马援称他“恢廓大度”,“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 耿在云台二十八将之中年纪最小,刘秀到河北的时候他才二十出头,但耿作战勇猛,兵法娴熟。耿曾在河北时救过刘秀的命,刘秀常常把他比作韩信,颇为欣赏。曾经亲昵地说他:“小儿曹乃有大意哉!” 河北平定之后,耿献平齐之策,刘秀同意他率兵前去,结果真就大功告成。 刘秀高兴之余,饶有兴致地又拿耿与当年的韩信做了一番比较,结论是耿的能力更强,同时又回顾了当初耿献策时的情景:“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遂得出了流传后世的定论:“有志者事竟成也!”这对耿来说,是何等欣慰的评价啊! 刘秀起兵路过颖阳时,王霸和一帮朋友去投靠。刘秀豪情盖天地说:“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此后王霸便忠心耿耿地追随在刘秀左右。刘秀在河北邯郸和王郎作战时,遭到了重大挫折。危急时刻,随王霸的一道投奔刘秀的人纷纷溜走。刘秀对王霸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最有本事的皇帝》读书读史,识刘秀

中国古往今来皇帝众多,所以我们也许可以在读书读史之时认识诸多的王侯将相与帝王豪杰。也许也正是因为皇帝数目的众多,我们基本也只会对其中的某些颇有代表性的人物记忆深刻。毕竟他们身上有着很多的特色;毕竟他们身上有着很多的故事;毕竟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有很多的焦点。说句实话只要能做得了皇帝,他们身上必定有着某些他人所不能及的能力或者机遇所在。如果在这个皇帝的名词之前额外再加注了“最”字,里面更可以彰显这个皇帝与众不同的强大实力所在。正是因为好奇于这些万人之上最有本领的皇帝们,我们时刻地希望可以通过某些书籍汇总来一睹他们的雄韬武略。而在这部《最有本事的皇帝第一部:天下雄主-治世读刘秀》书中,里面将会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一代天子刘秀的纪实。对于我个人而言,刘秀在以往的史书阅读中最有特色的成就便是历史上的那个“光武中兴”。于是乎,这个名词更是皇帝刘秀的代名词。只不过,很少有更简洁明了的书籍对这样一个皇帝进行更深入的讲解。此次,在这部《最有本事的皇帝》书中,我却得到了一次对这个历史人物更为深入的认知机会。作为一本历史书籍,它有着忠实于真实历史的基调;作为一本讲解皇帝“最”字的书籍,它又脱离了原本枯燥单一的讲解陈述;作为一本分析人物的书籍,它又将刘秀的生平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一一进行了相关的讲解。分析一个历史人物,注定了你我需要透过他的为人处世,思想行为,性格决断,待人接物,学识才略等多方面综合性地进行讲述。所以,我们可以在看这本书时候,不仅可以读到有关于刘秀的家世,我们更可以看到他的深谋远虑;不仅可以一睹他的忍辱负重,我们更可以看到他的稳扎稳打;不仅可以读到他的学识渊博,我们更可以看到他的全面发展;不仅可以读到他的失败挫折,我们更可以看到他的逐渐成长于壮大----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他是一代有本事的皇帝,但是书中同样可观地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不足。正是因为他的不足,我们更可以透过相关的改进与崛起。与此同时,书中的文字和章节也并非枯燥无味。作者很好地拿捏着皇帝刘秀不同时期的地位和权力,运用颇多现代化的搞笑语句向读者娓娓道来这个最有本事皇帝的故事。类似于忍忍忍,刘秀的痛苦表演;类似于王莽这老家伙终于挂了;类似于讨王朗---正牌对冒牌等等。通俗化的讲解更是惟妙惟肖地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深入认识刘秀的真实一生。透过这本书籍,读者可以忍俊不禁的同时用一种现代的眼光来认识一个故人的传奇一生。于是乎,我们可以认真一睹这个“高处不胜寒”的刘秀。见证他的伟业也见证他的本事。与此同时,我们更可以从中读古人而领悟今日为人处世的相关道理。皇帝也是人。皇帝同样有本事的和没本事的。看着这个有本事的皇帝,我们也可以从中参悟着相关的古为今用的成功秘诀。从刘秀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慧眼识珠,审时度势,能屈能伸,慎思敏行,用情专一等等。谈笑风生间,你我读书读史读刘秀;风起云涌间,你我看人看世看门道。在这里,我们会对为人处世有一种豁然开朗般的感悟。

什么样的史书好读

中国上下五千年,皇帝是最不缺少的。其中最有本事的到底是谁,众说纷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到底是谁。本书选择的是汉光武帝刘秀。说实话,想到最有本事的皇帝,真的没有想到会是汉光武帝刘秀。刘秀是谁我知道,但是刘秀的事迹我却并不清楚。因为与前面那几个非常著名的皇帝相比,汉光武帝刘秀的名气真的算不上大。不过不管怎么说,人家刘秀总算是个开国皇帝,若不是因为时代太早,那也是个称宗道祖的人。以前认为,刘秀和刘邦是没啥大关系的,看了本书才知道,原来他是刘邦的九世孙,是汉景帝的后人,和汉武帝就没啥直接关系了。不管人家是谁的后人,反正人家后来是当上皇上了。前些日子看步步惊心,那些没有做到皇帝的皇子命运真的很惨,就更别说什么九世孙了。所以,刘邦的九世孙和东汉的开国皇帝,这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两重命运。一直很想从头把二十四史读一遍,但是每次读到五帝本纪就读不下去了。文言文读起来很吃力,但这并不是我连一篇都读不完的直接原因。因为就算我不去读文言文版,拿到白话文的史记,也很有些看不下去。不得不说,那些历史书籍真的是很枯燥。历史是精彩的,但是史书却读起来令人厌倦。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那些正史不吸引人,反观那些野史,却总是会得到更多人的问津。自从当年明月写了《明朝那些事儿》后,历史书也终于有了大的变化。那些一板一眼的正史类书籍还是存在的,但是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相比,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完全可以说《明朝那些事儿》开启了一种写的史书的写法,而这样的写法却是当仿最受欢迎的。于是乎《唐朝那些事儿》、《战国那些事儿》、《春秋那些事儿》一连串的作品涌出水面。本书虽然不是《刘秀那些事儿》,但是文风也与当年明月略有相似了。这也不能怪作者跟风,因为历史只有这样写才有人愿意看,这样写的书才有人愿意买。书是很吸引人的,不过很可惜,这只是刘秀故事中的一部分。刘秀在河北站稳了脚跟,但是他后来又是怎样从河北出发,打下整个江山的呢。如果把整个中国看成一个棋盘,那么河北、关中、东南、四川就是这个棋盘的四角。历史证明,只有从四角出发的军事势力才能夺得整个国家。秦、西汉、隋、唐都发家于关中,明发家于东南,东汉和清则应该算是发家于河北了。四川是个特例,不过这里不是要讲四川的事情,就不详谈了。后面的历史是怎样的,我很想知道。这也正是本书巨大的功效,试想,如果不看这本书,又怎么可能会激发我去读刘秀的历史呢。不错的一本书,不过我仍旧认为,最有本事的皇帝不一定就是刘秀吧。


 最有本事的皇帝第一部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