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结束的前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内战结束的前夜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563351299
作者:[美] 杰克·伯恩斯(Jack Birns) 摄影
页数:126页

内容概要

(美)杰克・伯恩斯,美国《生活》杂志摄影记者,在中国内战的最后几年被派往上海进行战时报道。
1947年,当杰克・伯恩斯作为美国《生活》杂志摄影记者被派往上海的时候,正值中国内战时期。上海这座曾经繁华的国际都市正处于贫困、腐败和混乱的包围之中。不顾出版人亨利・R.卢斯的反对,伯恩斯将他的老相机聚焦在战乱中的普通人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上,他在极其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拍下了难民、乞丐、儿童、妓女、士兵以及贫富悬殊的生活、街头的行刑和市民的反抗,但当时这些照片许多都未获准发表。50多年后的今天,它们终于首次得以出版。今天看来,伯恩斯拍摄的这些反映战乱中普通人和普通生活的照片绝不普通,它们以静态的视角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转折。

书籍目录

序言
作者前言
导言
上海的街道
偷棉花者
穷人的冬天
奉天“防守”战
共产党军队的一次袭击
一边是贫困,一边是特权
抗争
大撤军
夜生活
街头行刑
一个时代的终结

编辑推荐

  《内战结束的前夜:美国《生活》杂志记者镜头下的中国》中的照片出自美国《生活》杂志摄影记者伯恩斯就他的老相机,从这些被尘封了50多年的照片来看1947年的上海,看那些正处于贫困、腐败和混乱的包围中反映普通人和普通生活的照片绝不普通,它们以静态的视角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转折。

作者简介

《内战结束的前夜:美国《生活》杂志记者镜头下的中国》中的照片出自美国《生活》杂志摄影记者伯恩斯就他的老相机,从这些被尘封了50多年的照片来看1947年的上海,看那些正处于贫困、腐败和混乱的包围中反映普通人和普通生活的照片绝不普通,它们以静态的视角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转折。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人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中国的国民党军队在1948年至1949年短短两年间,竟会如此迅速地土崩瓦解?在本书中,杰克·伯恩斯灵活地运用自己的镜头,将当时的许多场景聚焦在我们面前:都市贫民不同程度的窘境;种种天下太平假象的崩溃;对所谓“疑匪”进行残酷镇压,恣意滥杀的暴行;外国人的特权与中国人毫无人权可言的强烈反差等等。对于当时那个苦难的岁月来说,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图解实录。
这些照片如实地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末的大动乱给中国民众所造成的深重灾难,并揭示了这场大劫难的本质。对于这场改变世界命运的大革命,伯恩斯为我们提供了一批真实记载其焦点事件,有振聋发聩之效的图片。

图书封面


 内战结束的前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2010年的冬天,在上海的北安跨线上读的这本书。封面照拍摄地点是南京的浦口火车站,2010年的春天我刚好去那儿拍了几张照片。半个世纪的时间,当时整个东亚最繁忙的火车站如今只剩下一排排梧桐树在每个深秋等待着全国各地赶来的长枪短炮。封面照上那个女兵的眼神是这样的清澈,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接下来这半个世纪中华儿女会遭受什么样的苦难吧。怀中那个婴儿如果现在还活着,肯定已经是白发苍苍,回望过去,他可知道当年他母亲抱着他一路逃难历经的种种艰辛?人都是很渺小的,一个瞬间做出的决定就会改变整个人生的轨迹。只愿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下一代人,不再像先辈那样遭受种种苦难,人人都能开心的度过每一天。一切都会过去。前几天在微博上忽然听说上海要取消北安跨线了,不知道这以后同济学生将如何往来于本部与嘉定校区?办法总会有的,世界一直在变化,人们总得去不停的适应这个世界。只是,很多东西一旦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     很高兴看到中文版,多谢编辑的劳动。视角独到,拍摄时间也有四两拨千斤的味道。中文版的注释翻译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还是很值得购买的。
  •     最初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封面的女子,好美。借回寝室后,室友也都这么说。在苦难中颠沛流离的乱世佳人,看着她的脸,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好。书中其他的照片也都是珍贵的史料,内战时期,似乎也没多少摄影师关注普通的民众。所以很感谢外国人伯恩斯,让我们这些晚生后辈更直观的感受到了祖辈们身上心中所承受的东西。时光越甲子,当年的痛楚渐渐平息,希望海峡两岸早日连为一体。

精彩短评 (总计70条)

  •     让我们有机会去亲临那个不属于我们的时代,每一幅照片都值得细细品味,图片很清晰,要是能像老照片那样每张照片都有一个故事陪伴就更好了,一会就看完了,不过瘾。
  •     再现了那段历史的画面,难得的珍贵资料。。。
  •     我觉得史景迁在书后的评述很好: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人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中国的国民党军队在1948年至1949年短短两年间,竟会如此迅速地土崩瓦解?在本书中,杰克·伯恩斯灵活地运用自己的镜头,将当时的许多场景聚焦在我们面前:都市贫民不同程度的窘境;种种天下太平假象的崩溃;对所谓“疑匪”进行残酷镇压,恣意滥杀的暴行;外国人的特权与中国人毫无人权可言的强烈反差等等。对于当时那个苦难的岁月来说,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图解实录。
  •     照片带给人的震撼感,比文字强1000倍。
  •     如果带着“成见”的视角去报道新闻,那么最好的结果是能成为一个事后诸葛。亨利R卢斯,你是怎么想的?
  •     真实记录了那个充满战乱、动荡和不堪的年代:上海普通居民的种种窘境,动荡之中极具讽刺意味的粉饰太平,对敌对者的残酷镇压和虐杀,外国人高高在上的特权与中国人艰难悲惨处境的对比……在这些图片面前,国民党大溃败的原因已经跃然纸上。
  •     文字一般,但照片让人看到了真实的一面,珍贵的照片收藏了。
  •     不至于震撼人心,但提供了一个足够详实的视线。
  •     感谢作者给我们留下如此珍贵的历史影像
  •     我想明天我也许并不会记得这些图片。多少人会记得一周以前的新闻?有人说得好,所谓人民的愚蠢和智慧都在这里。
  •     1947年的上海,内战结束之前,战争阴云密布,社会动荡,而在黑白镜头里的人们和城市却不失时代的优雅和淡定。将要来临的新时代对于画面里的人们来说更多的是喜悦还是失落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那些人那些城市,将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模样。60多年之后再看往日的印记,多少令人感慨。
  •     杰克·伯恩斯作为美国《生活》杂志摄影记者,在中国内战的最后几年被派往上海进行战时报道。通过记录国民党在大陆败退前的社会各个阶层的底层反映,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值得研读!
  •     有时候你是永远也说不清楚到底喷老蒋的是一个“见证了那段历史的理智米国人”,还是“坐在有关部门的某中国人”的。所以, 看看照片就好吧。 拍的还是不错的。那么混乱的地方人家抗台120到处跑也不容易。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比电视剧强一百倍
  •     以外国记者的眼光观察中国内战,很有客观性,照片半个多世纪首次披露,其中有几张关于国民党处决游击队的照片很震撼,发人深省。
  •     無辜的百姓,戰火就這樣燎到你身上,那麼疼,那麼疼。
  •     在生活杂志上刊出过的几张之前见过,当时印象就很深刻,其实在最大城市东方巴黎的上海所能见到的苦难远逊于广大国土上无数的惨剧吧。摄影师难得地把镜头对准了普通民众,这是一个记者的良知。另外,翻译把agent特务翻成了经纪人,还有国产电视剧的剧组都该看看真正的国军土成啥样掉渣样
  •     历史总让人动容
  •     历史是无法逃避的
  •     喜欢的,可以看看
  •     真实镜头,在战争中的中国是如此破败与不堪。即便是十里洋场,也是一副凋零
  •     书中的照片也都是珍贵的史料,内战时期,似乎也没多少摄影师关注普通的民众。所以很感谢外国人伯恩斯,直观的感受到了祖辈们身上心中所承受的东西。 时光越甲子,当年的痛楚渐渐平息,希望海峡两岸早日连为一体。
  •     往事般的图片,诉说一段历史:那时有贫穷的一面,可是没有法子啊,因为这块土地连年不断的战事;那时有时尚的一面,西装革履的男子、时髦的女子,这些穿着和五年后比一比……
  •     喜欢看点照片集
  •     值得收藏
  •     逆旅过客捐赠,更多精彩书籍请至朋歌书房:http://site.douban.com/pongo/room/529268/
  •     大一时偶然接触的这本书,冥冥中决定了今后我的摄影价值取向
  •     一幅幅照片展示當年的景象
  •     童尸;一脸茫然的“共匪”;虽然面黄肌瘦,但是穿着得体的上海人
  •     用图片描述历史。公正客观的还原一个时代。
  •     具象的历史使人放弃了浪漫的幻想,更加触及到切身的痛楚
  •     图片书最有爱了,目测国军装备为小米加步枪
  •     他们牺牲在黎明前
  •     这批《生活》杂志的照片,连同更多的反映那个时代的中国的来自《生活》摄影师的照片,均在几年前被杂志社慷慨的储存到了Google Images上,供全世界的读者免费观看。其时,我看到很多论坛也转载了一些照片,但大家的好奇心几乎都在蒋介石、李宗仁、何应钦等人身上,占到社会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总不是大家最关心的一群人。不过,这本由加州大学教授负责通稿的书,则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老百姓的角度,再现了一个将被若干年后人定义为“反历史”的一次大逆转。如果再打一仗,尤其若某党派不以土地为名欺骗农民的前提下再打一仗,相信蒋不会输,但是,呵呵。向把镜头对准人民的摄影师致敬。2013年10月读,借于首都图书馆。
  •     对于今天的你我,那段历史仿佛是另外一个星球上发生的。看到那具孩子的尸体,瘦瘦干干,没有一点肉,他是因为饥饿而死的麽?(>﹏<)我不想看见、听见孩子被欺辱被虐待。
  •     很好,半价实惠
  •     帮朋友买的,朋友很喜欢,内容精彩,印刷精美,包装也不错。
  •     美国人可以从人性的角度理解中国,却永远也不可能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中国。
  •     看到有几张照片,想起了我的爷爷和爸爸。
  •     比起外文原版,中文版开本小了一倍,画质不清,图片不全,少了很多视觉冲击力。杰克 伯恩斯是《生活》杂志1947年10月派驻中国的新闻摄影记者,忠实记录了兵荒马乱、人间地狱的真实现场,然而这些照片被亲国民党的总编卢斯全部毙掉,在半个世纪以后重新出版面世,这时中国也终于从人间地狱慢慢走出来。书中不仅有各种上海的照片,还有沈阳摆拍的战事准备,浦口车站等待转移的士兵。书中少有领袖,多是平民日常生活的血腥和挣扎。每一张都能让人泪流满面。
  •     看的电子版
  •     我觉得是记录下了上海除了“十里洋场”之外关于普通人生活的另一面吧。记录即态度,彼时被禁的照片现时便成了现执政党的香饽饽。所谓的纪实,你这边看得热泪盈眶,他那厢不过一件宣传工具。看看就好,有句讲句,照片还是挺不错的。
  •     历史图片很有魅力
  •     摄影画册,文字内容不多。很多时候外国记者记录的历史更接近真实。图片质量不错,也看到了很多罕见的情景,不需要宏大的叙事,更多反映普通人和普通士兵在那段变革时期的状态。
  •     图文并茂,应该说图片真的很不错。真实、震撼。一张真实的照片所反映出来的信息量,有的时候远远超过无数的文字。
    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普通的中国人,那些占据了近乎于全部人口的底层的、贫穷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可以让你震撼。
    强大的国家是每一个国民得以安居乐业的基础。
    就是价格有些小贵,但是书的印刷质量和内容都是上品
  •     历史的瞬间,不能忘记!!!!!
  •     倾向性太重。
  •     很一般啊,只是标题起得好罢了。片子拍得很普通,记录的事实也缺乏大格局下的思考,只是赶巧在合适的时间待在了有故事的地方而已。换个人会比他做得更好。布列松来几天就比他拍得好太多
  •     勇敢的美国人,写的很不错。
  •     没有钢盔帽,一帮农民打农民
  •     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在我看来只是很平常的照片,如果没有历史加于其上的阴影,其实也不过是过去一个时代的日常。生活的车轮从没有停过,在这里也没有卡壳。
  •     K266.06/1 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
  •     原书名明明是“革命的前夜”
  •     放了一年多,终于拿起来,读一读。 历史的一个瞬间,凝聚了无数中国老百姓的苦难。希望战争不要再来了,尤其是中日之间。
  •     不能忘却的记忆。
  •     不忘历史,努力工作,振兴国家。
  •     没印象。。。2009-06-16
  •     用照片记录下当时的历史影像,对于饱受苦难的中国来说,弥足珍贵。
  •     古籍书店里面看完的。
  •     有价值的老照片
  •     幸亏我们没有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     图片很真实,也庆幸49年以前的图片能出版,正因为是KMT统治时期,图片也确少“意识形态”论争。和那些49-78图片很难出版形成鲜明对比。
  •     一图胜万言。
  •     秦风的老照片,很喜欢,对历史的记录很详尽。
  •     精致的书
  •     相机保存的历史
  •     还蛮感兴趣的题材,就是照片少了点
  •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农民在站台向过往的军列买土鸡
  •     实际看的是2009年3月第2版,封面亦不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