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563357437
作者:张宏杰
页数:335页

悲惨的晚明,悲哀的轮替,难免的劫难

印象最深刻的。一是郑成功竟是晚明悲惨结局的最后一抹理想主义亮色,这跟他的海外背景分不开——爸爸是海盗兼南洋外贸大商人,妈妈是日本人,从小跟洋人打交道,幼年在日本长大,受武士道影响。这个混血儿生性勇敢、果决断、火爆、较真、文武兼资,与当时萎靡柔弱的内地华人天壤之别,与等级森严、势利投机、奢靡堕落的晚明社会风气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张献忠那样精神分裂、反社会的人居然成了气候、占了四川。书中罗列的正史、野编、笔记、方志、传教士回忆录让人不忍猝读,血腥残忍匪夷所思,而且是自相残杀。现在,成都少城公园还立着张献忠的“七杀碑”:“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杀杀杀杀杀杀”,不可思议。悲哀的是,国史每隔两三百年轮替之时,就出现这种人相食的惨状,自五胡乱华、蒙元侵华、明末流寇、满清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太平天国、南京屠杀,到三年灾害和文化革命,每一次劫难如果拍成纪实片的话,恐怕是当世最牛逼的恐怖片系集了。西哲眼光犀利,孟德斯鸠和亚当斯密都有类似说法,古中国繁荣表象之下,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比欧洲贱民还不如(斯密在《国富论》里以广州下层人民为例分析)。鲁迅把历史分为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有道理。时至今日,专制、权力、等级、户口等词汇,仍然是维持社会运转的核心概念,历史仍在轮回中,惜哉!胡适的关门弟子唐德刚晚年不遗余力地提倡“历史三峡”说,认为百年后中华就当“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升入大同世界。如今看来,过于乐观了。“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张献忠屠蜀六万万 张红姐吐槽七张脸 横批 一派“胡”言

建奴意淫张献忠屠蜀六万万 鞑靼杂碎张红姐吐槽七张脸 横批 一派“胡”言想卷老毛去他妈天安门指着人家骂去 别他妈整天转进绕圈的捎带别人``````````````````````````````````````````````````````````````````````````````````````````````````````````````````````````````````````````````````````````````````````````````````````````````````````````````````````````````````````````````````````````````````

专制的力量

本书的主题就是专制。明太祖本身就是专制主义的受害者和产物,又加固了专制牢笼的坚韧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太祖、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和郑成功牢牢围绕这一主题,成祖和吴三桂似乎联系较少。郑成功是明末的一抹亮色,可惜有很大程度来自他那一半的日本血统。

有温度的历史

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常常不自觉地嘴角上扬。张宏杰的叙述鲜活有趣。例如:人们眼中的刚正不阿的海瑞在他的笔下是个绝对的偏执和强迫症患者;残酷狡黠的乞丐皇帝朱元璋治理国家时犹如苦口婆心的家长。魏忠贤也不是坏蛋,只是个缺乏智慧和远见的农民太监。吴三桂之所以“冲冠一怒”是源自他多血质的性格。下西洋的郑和不但是个中日混血,能收复台湾是因为他继承了父亲的海盗基因……有趣吧?尤其是这些长袍白须的古人们被安上“偏执狂”、“强迫症”等等现代心理学的词汇的时候,有种奇异的错乱感。你说他恶搞?其实也没有,人说得有道理,论点论据一条条摆出来给你看,都科学得不得了。写历史最容易死气沉沉,一开口全是XX人XX年干了XX事,这事儿有XX意义,还列出12345条,让你照着背。结果一本书背完就记得了几个历史事件。反正我当年的历史老师都是这样的。最牛的是高三的老师,讲试卷上的每道题都可以顺口讲出该历史事件所在的页码,甚至是第几行,第几段。不是什么惊为天人的记忆力,换了任何一个稍微认真点的,五六本书反反复复教上个二三十年,要是做不到这样才奇怪。不是数落老师,而是如果一门课程教了好多年,还是只能用教科书上的年代和数字满足学生,那个老师多少有点不思进取敷衍了事。那时候年幼无知,觉得页码和段落一说一准,牛X的要死。历史书里的人都是黑白的,还模模糊糊,像老式电视机,到关键时刻时不时还闪几个雪花点。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张宏杰说,还好,不管史书里怎么编造怎么粉饰,总能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而历史学家的成就感和乐趣就在于拿着放大镜最大程度地还原真相。他们在尽力地接近原貌,也许不是绝对的历史真相,但至少是有细节、有温度的。“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民间传说,当年吴三桂得知陈圆圆被李自成的部下收入帐中,于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大门让清军进关。可张宏杰认为,或许这只是吴三桂气质性格的作用或者是他为自己投降满清编造的理由。不管怎么说,吴三桂的为入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整个家族被杀害。如果他这一切为了陈圆圆,真是一种惨烈的浪漫。可惜倾国倾城的陈圆圆在吴三桂做了平西王后,虽曾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但不久就失宠,于是,一代美人“布衣蔬食,礼佛以毕此生”(《天香阁随笔》)。说实话,这让我有点失望,还挺怅然的。

明明只有六个呀~~!??

一个皇帝:朱元璋;一个篡位者:朱棣;一个清官:海瑞;一个太监:魏忠贤;一个叛徒:吴三桂;一个忠臣:郑成功??还少了谁??

大汉民族的的七张面孔

1、中国文化的贫困基因中国历史的现象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个是农业,另一个是人口。前者是分子,后者是分母。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农业型经济。中国人对农业的熟练把握,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出土的谷物积层和石制农业器具都证明了我们的祖先对农业技术的熟稔。农业的自然经济特征导致了其脆弱性。靠天吃饭,年成好,地上的庄稼可以果腹,农民可以勉强越过温饱线喘口气;而水旱灾、蝗灾、瘟疫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大面积的死亡则不可避免。再说分母。自然经济特征启发了中国人的生育热情——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诚然,从短期看,当劳动力主要靠自然力的情况下,人畜力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一个家庭,多一个青壮年男子,就多一份劳动力,从地里刨食的能力就增强了一分。到了清代的康乾盛世末期,中国人口达到4个多亿。但是耕地是有限的,在人口滚雪球般的增长时,人均耕地面积降至了最低点,人均粮食占有量也达到了最低点。人一年所需口粮大约在1000斤左右,宋代人均粮食占有率是最高的,但也只有1200斤左右,而清代则是700多斤。“据庞卓恒在《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中介绍,在正常年景下,中国农民一般状况下每年产品的剩余率不会大于5%。而中世纪一个占有全份地的普通英国农奴户净余率为26%。”我的先人长期为衣食而忙碌和发愁,为生存绞尽脑汁、穷极手段,一顿饱饭,一身御寒的衣裳充斥了全部的梦想空间。这种资源的紧约束和人口膨胀的内在倾向,产生了一种贫苦文化。“二十世界五十年代,美国学者刘易斯提出了‘贫困文化’的概念。他总结的贫困文化的特征我国从古代直到解放前都具备。如较高的死亡率,较低的估计寿命,较低的教育水平,为生存而进行长期奋斗,典当,过着受束缚的生活,终生忙碌而无闲暇,向往权力,大男子主义,只顾眼前,不信任政府,软弱无能,对地位差异敏感而缺乏阶级觉悟等等。这种贫困文化使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他们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卓识,他们视野狭窄,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他们的困难。”很多现象可以通过“贫苦文化”来解释:比如平均主义的文化传统——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到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再到共产主义被中国人自然而然的接受。地是有限的,粮食是有限的,而人口是不断膨胀的。在增量问题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我们的先哲把目光投向了分配领域,蛋糕做不大,至少分配的平均一些,大家会怨天而不至于尤人。比如重经验和感官的文化传统。饥饿像一块黑布遮住了人眼,让人看不到吃和繁衍以外的事物,让人没有时间来进行高层次的思考。人们以为的全部世界就是眼前所能看到的一片肥绿的庄稼、耳朵所能听到的一只猪的哼叫、手可以抚摸的一头牛的结实的脊背。人们可以掰着手指计算自己拥有的牛马和庄稼,却难以使用归纳、演绎、推理等抽象型的思维方式;人们只能用类似1+1的思维来推想“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大国如烹小鲜”,把一件一件的小事做好,那么国家事务作为小事的集合便能做好,忽略了联系的系统性特征。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发现这种思维方式的若干蛛丝马迹反映在语言上,比如英语的traffic light,直译“交通灯”,其本质是其指示交通的功能,而翻译成汉语则是红绿灯,仅仅指示了事物在感官层面的特征——我用我的眼睛看到红色和绿色的灯。还有功利性的宗教观。贫困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人实用主义的特征,把时间精力花在对生存繁衍等能产生直接作用的事情上,即使是偶像崇拜,也希望从仪式中来获得某种好处。简而言之,中国人希望和神佛做交易。通过烧香拜佛,求子、求财、求官运,通过念经求治病、求心绪安宁、求不失眠。现代宗教的特征之一是非功利性的,即上帝指引你做好事,但是做好事没有任何报偿,你还会不会做?还会不会信仰上帝?在历史上,这样的上帝是被中国人抛弃的。二、农民式思维方式“基于乡村的生活经验,洪武皇帝的治国理念中表现出强烈的静态取向。他治理国家的基本倾向就是把国家的运转方式固定化,使整个社会倒退到‘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状态。”1)朴素简单的思维方式导致中国人相信国是家的简单机械累加,天下是一个大的农庄,庄主是皇帝,一家一户成为一个农业单位,如果每个农业单位运行顺畅,那么整个农庄也必然欣欣向荣。相应的治国主张也类似,只要修身、齐家,就有能力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古人治国的传统思路。直到今天还可以发现这种痕迹,比如“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每个人节约一度电,整个地球节约X度电。每个人植一颗树,森林覆盖率可以提高X点。2)还有对外部世界的排斥、恐惧和不信任。农业经济的自给自足特征使得每个农户通过男耕女织这样简单的生产方式,来确保家庭衣食无忧,脱离了对于外部世界的需求。对于他们而言,外部世界意味着未知和风险,把风险(未来不确定的收益或损失)和眼前的“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相比,农民自然而然的选择了后者。许多农民至死都没出过生他养他的村庄,这个村庄对他意味着整个世界。他们依赖者自己熟悉的事物,对新生事物及其带来的风险本能的排斥。历史上,中国很少侵略别的国家,到了明朝,朱元璋甚至划定了十五个“不征之国”。至于原因,他说的明白极了,“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没有攻击性是中华民族的对外特征,但究其原因是经过权衡利弊的冷静计算,而不是基于道义的主动选择,究竟值不值得我们来夸耀,实在值得商榷。3)还有短视的实惠观。“底层文化是饥饿的产物,实用主义是它的核心,占有和保存那点为数不多的生存资源吸引了农民们的全部注意力。”“在他们的头脑里,世界是以实实在在的实物方式存在的,是山、河、土地、树木、庄稼、猪、牛、羊、鸡这些事物的总和。”在萧伯纳的《英国佬的另一个岛》里,有一位年轻人就这么说他的穷父亲:“一辈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只猪,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片土、一只猪。”勤俭、吃苦耐劳、短视、急功近利、胆小等等成为了农民性格的一部分。这是中国重农抑商的传统的由来所在,深刻影响了中国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是儒家亚圣孟子的经典设想,把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考虑的十分周到。大概只有宋代是个例外,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是商业,占70%;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出发,开展对外贸易;开始使用早起的货币“交子”…随着宋朝的灭亡,后世人总结经验,强化了农为国本的传统。商业是钱生钱的勾当,钱又不是母鸡,怎么能生钱呢?在唐宋帝国积极探索失败后,明清对商业采取了反动策略,抑制商业。明清两代的帝王和知识分子,站在传统理论的圈子里,很难发现贸易、比较优势、专业化生产这些抽象的经济学概念。朱元璋让宋代的货币化税收退步到实物税收,在全国形成千万条长短不一的补给线。嘉庆皇帝面对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素手无策,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阅读祖训,摇头叹息“没办法没办法”。4)最后,是强烈的亲族观念。中国人视血缘关系为天然的法律,甚至能凌驾在公平等基本原则之上。比如当官,一条路是科考,另一条路是恩荫。位置是有限的,恩荫显然占取了天下贫寒学子的名额,但是这个习惯长期延续,少有人认为是不合理的。比如朱元璋不惜逆历史潮流而动,制定亲王守边的国防策略,为靖难之役埋下祸根。清朝中后期也是依靠亲王宗室来消弭国难。三、流氓的盛宴“阅读这些开国皇帝的传记,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到皇帝的途中,都有一个流氓化或者流民化的过程。”“中国的顺民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物种。中国历代农民是被无数条绳索牢牢捆缚在土地上的。各级官僚的层层控制、宗族制度的严密约束、乡规民约的不断教化,以及除土地之外没有谋生的空间,使农民们如同树木一样,生长在土地上,每年结出果实,供官府摘取。由于历代不断进化的愚民统治,他们目光短浅、头脑封闭、因循守旧。他们怕皇帝,怕官吏,怕暴力,怕鬼神,他们什么都怕。他们没有进去精神,总是被动承受命运。”“要让这些被摘取了头脑和爪牙的驯服动物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是不可能的。要让他们重新长出牙齿和利爪,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砍断他们身上的条条绳索,把他们放逐到正常社会之外,放逐到皇权、族权、三纲五常的教化之外,让他们在风雨冰霜中重新披上鳞甲,恢复原始野性。”群雄逐鹿,问鼎中原,正是这些流氓的盛宴!甩开一切枷锁以后,他们终于发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吴思在《血酬定律》中探讨了中国改朝换代的规律,他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暴动的基准在于温饱线。如果到了无论如何挣扎,“当奴才而不得”的时候,他们开始根据过往经验考虑:不造反而饿死的死亡率是100%,造反被剿灭的死亡率是70%,“等死,死国可乎?”活着,活得更好一些,是人的自然本能。社会成就了人的价值,也通过制度、宗法、道德舆论、教化给人打造了厚重的枷锁,束缚了人的自然属性。在被动的选择中,这些开国皇帝们重新走上了自由之路,回归野性,回归本能,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四、战争思维的特点“军事思维是在恶性竞争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如学者吴兴明所言:军事谋略的出发点是‘在人生在世的多重关系中它取定人人关系,在人人关系之间的诸多关系中它取定利害关系,在利害关系的协同与争斗的双向关系中它又进而只取定争斗关系”,所谓‘与人斗,其乐无穷’,就是军事思维的典型表现。”“战争思维的第二个特点是追求实用性。战争以实用为目的,军事思维是非常功利化的思维,本能的要求思维方式简明、便捷、实用。”“除了自己一家一姓的私利外,朱元璋对什么东西都没有真正的信仰。”1)农耕民族,地少人稠,资源的紧约束造成了中国人丛林般的生存状态,既然缺少合作发展的渠道,蛋糕无法做大,就把注意力放在分蛋糕上。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和战争一样,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赢者通吃,成王败寇。千百年下来的政治斗争,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的斗争经验。唐初李世民杀兄弟,宋初赵光义杀兄,明初朱元璋残杀功臣,朱棣篡侄位…这些挑战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一幕幕的发生、积淀、变质、发酵,熬成了一锅五味杂陈、五毒俱全的大酱,酱出一个又一个的后来人。传统历史学家对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推崇备至,赞扬朱元璋“治隆唐宋”,却很少严厉批评他们卑鄙野蛮的杀戮行为,认为他们是一种“过度防御”的政治策略,情有可原。不杀别人,就要被杀。这种历史观模糊了是与非的边界,血淋淋的只写了两个字:生存。我想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对谋略这么津津乐道,政治故事往往成为中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随便到一个书店,都能在显著位置上发现一些鼓吹谋略、斗争智慧、生存智慧的书。中国人天生的不信任陌生人。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说到:“一个家族,加以朋友,构成铜墙铁壁的堡垒。在其内部为最高的结合体,且彼此互助,对于外界则取冷待的消极抵抗的态度。其结局,由于自然的发展,家族成为一座堡垒,在它的外面,一切的一切,都是合法的可掠夺物。” 这不就是战争思维的延续吗?2)至于实用性特征,从明清两代帝王对待宗教的态度可见一斑。以朱元璋为例,他以儒学为正统,又删改了《孟子》,同时又宣扬佛教,利用道教,亲制《至圣百字赞》颂扬穆罕默德。一言蔽之,一切宗教、理论、思想,只要可以维护统治,就拿来为我所用。至于世界究竟是玉皇大帝掌管,还是如来佛祖、老子、默罕默德掌管,不是他所关心的问题。五、官本位思想黄仁宇先生认为,治河、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调配资源救灾的现实需要,造就了中国大一统的传统,而中华民族政治上的早熟则强化了这一传统。于是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中国历史中,权力成为垄断资源。中国没有像西欧那样,教皇和邻国成为王权的制衡和竞争力量,也无法产生商人阶层、市民阶层和皇权进行抗衡。绝对权力掌握一切,它不能产出一粒粮食、一匹布,却可以支配一切东西!对绝对权力的服从浸入到民族文化中,成为破解中国社会关系的钥匙。“因此西方是经济支配的社会,而中国却是权力,或者从根源上说,是暴力支配的社会。西方的权力为经济发展服务,而在中国,权力是超越经济的,是指挥经济的。这是中国和西方社会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区别。”“西方社会私有财产权大于政治权利,所以我们从剖析经济关系入手,可以发现西方社会的一切秘密。当新的中产阶级的独立经济势力超过了政府的权力,就有能力造反,进行政治上的制度创新,这是资本主义产生的一个关键。所以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然而,马克思的这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在中国这片特殊的土地上就不准了。中国不可能出现商人造反,只有不断重复的农民起义。”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是,在长期受中国文化辐射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做出过同样的论断:“暴力是打开日本的钥匙。”六、历史和投射“太阳之下并无新鲜之事。”读中国历史常常会发现,现在粉墨登场的一切,往往是历史上某个事物的变形体:户口制度,它的老祖宗至少可以追溯到朱元璋的黄册制度;今天的大街小巷都张贴着公民道德建设主题标语,几百年前的明朝乡村,处处有人宣讲朱元璋的“六谕”;先进性教育,可以在明初的乡饮酒礼等化民成俗运动中找到影子;“造反有理,革命无罪”,与朱元璋发动群众抓贪官有异曲同工之妙;“八个样板戏”与朱元璋钦点的《琵琶记》何其相似乃尔…成也败也?答案都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七、道德治国和激进主义政治上的早熟和治理手段无法实现精细化的矛盾,导致了中国统治者向道德和暴力寻求援助,即儒家礼教和法家刑法。许多的政治家习惯性的把复杂的系统问题,简化为道德问题,统筹安排、分而处之的办法简化为暴力解决。道德的特点是主观性强,无法精确定义。它无孔不入,所谓“恨斗私字一闪念”,又无所不包,为统治者提供了宽阔的操作空间。暴力管理的特点则是立竿见影,成效显著,但是往往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政治上的‘激进主义’者也相信,道德激情可以击败一切不义,只要在政治操作中倾力贯注和绝对恪守道德原则,实际政治中的任何困难都不难克服。看事过易、意气用事、态度偏激、思想狂热、喜爱暴力是它的特点。它拖着着中国政治一直不能脱离中古式‘伦理政治’范畴而进化成‘世俗理性政治’。”中国人在面对问题时,习惯道德评价,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一点在古今的政治斗争上尤为明显,抓住对方私生活的痛脚,往往可以收到彻底打翻在地的效果。中国人无法施用理性的、温和的、渐进主义的手段处理社会问题,所以近代以来我们多次选择剧烈的方式来改造社会。

历史的面孔

农民起义在中国更容易被塑造成推动历史发展的运动,沉重打击地主阶层迫使上层统治者调整统治手段云云。一部古代史摆在面前,农民受的都是地主的压迫,中国农民都是那种胆小、卑微、坚韧、纯朴的动物,逆来顺受,奴性十足。可是有没有想过,目前,我们这,历史这个家伙就像国家领导人那样,只摆出严肃的面孔,偶尔慈祥一下,但决不会嬉皮笑脸、天真浪漫、妩媚妖娆。《大名王朝的七张面孔》中,一个皇帝:朱元璋;一个篡位者:朱棣;一个清官:海瑞;一个太监:魏忠贤;一个起义者:张献忠;一个叛徒:吴三桂;一个忠臣:郑成功。印象最深的是张献忠。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土匪头子、杀人魔王,一个在教科书里被封杀不能出现的人。为什么?他的手下都是农民,杀官军也杀百姓,甚至更残忍,几乎屠尽四川的人口。和李自成几乎同时出道,仅仅是两个领袖的个人差异就能解释同样的”农民百姓”干出人与兽般分野极大的不同行为?(我猜想李自成的部队也好不到哪去)历史把他的正脸摆出来,像照相一样给你亮出来摄影师想要的那一面,他没有欺骗你,他只是不告诉你一些东西,向你隐瞒,让你自己去蒙蔽自己去。另外,郑成功一个中日混血,基因里带着海盗性格,大陆上汉民族少有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挺新鲜有趣的。这本书七个人物的解读都是”非正统”的,作者是学金融证券投资出身,本职工作是一个客户经理。http://smallsmile1984.blogbus.com/

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当在杭州枫林晚书店见到这本书时,我即被那种素朴的封面所吸引,再加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更增加了这种吸引力。对于作者张宏杰非常陌生,几乎不曾听说过,当然这跟本人的孤陋寡闻有莫大的关系。但我向来读书不择作者,只凭兴趣使然,翻开书页,惊讶的发现此书居然还有章诒和及丁东二位作的序,顿时让我感觉此书肯定有不同寻常之处。章诒和的序言很精短,但从英国史学家保罗.约翰逊的《所谓的知识分子》引发开来,最后以张宏杰此作作了类比结尾,足见章诒和对此书的惊喜。丁东的序言则十分平实,从二人的结识谈起,对此后生小子的关爱和喜欢之情跃于纸上,并将作者与黄仁宇、唐德刚这些史学学者相提并论,也足见丁氏对张宏杰的推重。章和丁都是我所敬重的学者,对于他们二人的推荐我想应该值得信赖,读完序言方始仔细阅读了该书的目录和部分章节,一读之下,果然引人入胜,不禁拍案叫绝,连书价也没有看就放进了我的购书篮。这本书相对于那些枯燥的学术著作,确实称得上别开生面,不落俗套,但对史料的援引又十分的严谨,并不以想当然去推测历史。这种抱着同情的理解的笔触去解读时,把那些被枯燥的字条风干了的生命从古纸堆上复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以为作者文笔的流畅,文风的简约大气倒在其次。真如克罗齐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并不是说历史是一个我们可以任意妆扮的小姑娘,只是意味着一切历史的解读都打上了当代的认识和观念的印痕。所以对于历史的解读其实也反映出一个人对世界和人的认识。张宏杰无论写朱元璋还是张献忠,以及吴三桂、郑成功,都包含着对人性幽暗面的解剖,对于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扭曲和专制文化对人性的重大影响进行了无声而有力的批判。这本书不但整本书有趣,引人入胜,某些章节的剖析也是相当的精彩,让我试着摘抄几节如下:比如对于朱元璋对于明朝这个乌托邦的构建,对于一个儒家静态世界的理想进行现实化的努力,他这样分析道:“一个坐在龙椅上的农民。他用农民式的精明、周密和愚昧打造了一个自认为固若金汤的监狱式帝国。这个监狱不但关住了老百姓,也关住了官僚,甚至还关住他的直系子孙。 ……更为严重的是,直到今天,中国人的头脑似乎还没有从他缔造的精神监狱中完全解脱出来。……”关于张献忠的一个章节他这样总结道:“中国历史上数千百次惨烈的农民起义,没有为这历史冲破循环状态提供任何可能。农民起义是对旧制度的一次大修和保养,而不是革命和创新。农民起义如同越狱,而每一次越狱之后新建起来的牢狱,设计得就更为科学合理,抗爆性更强。农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比以前更严密的控制,更坚固的监狱,是更好的驯化,是国民性格的进一步退化……”总而言之:“七张面孔,就是七个人物。一个皇帝:朱元璋;一个篡位者:朱棣;一个清官:海瑞;一个太监:魏忠贤;一个造反者:张献忠;一个叛徒:吴三桂;一个忠臣:郑成功。大明王朝这出历史大戏里的七个角色,每一个人都演得不容易。本书解读明朝历史人物,揭开人所共知的七个角色生命历程背后难为人知的艰辛、焦灼和不得已,分析其何以矛盾、扭曲和心力憔悴。这既是人在历史中的境况,也是其在文化中的境况。”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关心历史就是关心自己,综观全书,无论写皇权写造反者写清官,所有的矛头无不指向专制制度和专制文化,他的愤怒他的忧伤都淌在字里行间,他为我们现代的人还生活在一种古代文化惯性所筑就的牢笼中深感悲哀,他这种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足以感染每一颗追求自由的心灵。

张宏杰四本书联评

张宏杰四本书联评最初看的是《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应该是06或者07年的时候,在书店无意翻到的。当时惊为天书,还四处推荐给人,前后买过3本(2本送了人)。对于这种历史题材,又联系本朝的看法觉得十分佩服。后来买了《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懒),一直没有看。最近连续看了《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和《饥饿的盛世 : 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远远没有当年看《大明》时的震撼,甚至有一种大失所望的感觉。《大明》的成功,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摘取的七个人非常有代表性,能够揭示一个朝代的不同侧面。但是到了《五种命运》时,我开始觉得五个人挑选的完全没有代表性,甚至觉得这五个人的挑选,完全是为了使得预设的论点成立而精心挑选出来的,是“预谋”的。再接下来的《国民性》里,这种感觉更为露骨,作者完全在预设立场地进行描述,尤为严重的问题是,在《国民性》一书里,完全将历史进程中的各种因素,包括巧合、科技进步、思想发展、生产力发展、外部条件等各类因素统统滤去,将所有的东西都统统归为“国民性”这个条目,而且有一种很为露骨的“抑华扬洋”的感觉,令人感到十分不快。再最后看到《乾隆》一书,发现我之前的判断完全正确:《乾隆》里讲清王朝的事情,讲得有头有尾(唯一不好的是时间的问题,见下文),但是一旦牵扯到外国使团,作者就开始血气上脑地进行嘲讽。前面说到了时间问题,详细地说明一下。在作者阐述一个观点时,往往会举出某人一系列的举措来证实。比如他说“乾隆爱吃糖”,会举出乾隆三年五年二十年三十年和四十年分别下旨说自己爱吃糖。但是我觉得这种做法有些问题,因为这些旨意背后的原因很不相同,三年五年是真的爱吃,二十年也许只是下旨要某地进贡糖,好给自己爱吃糖的女儿做嫁妆,三十年的时候是因为自己刚刚生完病,口中淡想吃甜的,四十年更可能是为了祭奠自己爱吃糖的女儿罢了。这些都是在作者的书里看不见的。所以我觉得张宏杰写书属于“文人治史”,文艺性目的性要更高一点,我可能还是更喜欢“学者治史”吧。我可能还是会看他的新作《替曾国藩算账》一书,因为那个只写史实。按照前几本书的经验来看,还是能够看看的,个人也对这个方向比较感兴趣。另,我以前看了张宏杰的微博,评论说,张宏杰以前是个“右派”,现在已经蜕变成“反动派”了,看他的书,我觉得我评的很对。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杂感

昨天从柴静的BLOG上看到关于《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的介绍,然后颇为少见的花了几个小时不间断的读到深夜直至读完,有些感触。明朝的历史拜石悦所赐,算是对中国的大众有了个普及,至少看到明朝那些人那些事时不会有陌生之感。张宏杰的书里讲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分别为朱元璋,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郑成功,算是作者对王朝从开创到覆灭以点带面的认识,这个角度非常的有意思。朱元璋朱元璋无疑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出身最为低微的,从乞丐到皇帝,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独这一份。按作者的说法,朱元璋成功的几率低到不能再低,但是居然发生了,这当然有偶然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因素却是朱元璋的个人素质。在乱世中朱元璋这样的人真是如鱼得水,他聪明,他坚强,他隐忍,具备了一切成为领袖的气质,最终夺得了天下。朱元璋坎坷的经历对他的性格以及气质的形成是有巨大的影响的,当然,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因素,这大概是环境因素与个人性格特质共同造成的吧。前人李白在描述秦始皇的时候曾说过:“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大概是说成为这种人跟中彩票一样,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遇不可求的,于是我们也就心安理得的认同,并匍匐在天才的脚下。作者着墨更多的是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后如何去规划他的帝国,关于规划帝国,每个帝国的开创者制定的制度对整个王朝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朱元璋制定的政策,一定是吸取了元朝和宋朝覆灭的经验的,只是有些方面似乎做的太过于极端了。作者试图从朱元璋的成长经历着眼,因为朱元璋的彻底草根出生以及小时候的悲惨经历,使他对整个地主集团的极端仇恨以及官僚集团极端不信任,导致了明朝开国大肆打击地主集团和大肆反贪到匪夷所思的程度,还因为朱元璋本身的农民属性,让他在心里明知大肆分封子孙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下,仍然一意孤行,直接酿成之后的靖难之役。总而言之,朱元璋就像明帝国村庄的大村长一样,希望一切都按照朱村长的安排下进行。最好就是自己制定好了一切制度,子孙无论贤肖都不用做修改,这真是一个大家长的苦心啊。只是他没想到或者是不愿意去承认的一点,就是人性,人性中有善有恶有欲望,只能去疏导而不是去抑制,殊不知,人性是不能一直抑制的,明的不行就来暗的,现在不行就以后再爆发。作者还做了个有意思的比较,就是将朱元璋与毛泽东的对比,固然时代背景差了很远,但是对比之下,我们惊愕的发现,他们居然有如此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是天才也都是理想主义者,也都受限于自身的属性,都坚信人定胜天,都是大英雄也都最终败给了人性或者说人的本性。其实我是不太赞同将历史人物简单粗暴的做比较的,毕竟人物不是简单能复制的,不过文以载道,读历史终究是读当代史,终究是希望对我们现实是有所思索和帮助的,所以比较其中相似的地方是有意义的,他让我们认识到有些东西的根深蒂固,启迪我们更深层的思考。作者并没有简单的去评价朱元璋,去评论如此复杂的人物显然是不讨好的。鲁迅说,对同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其实这都不关紧要,重要的能够容忍这种分歧,而不是被某一种意见和声音完全占领。独立思考,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最缺乏的东西,我想这也是作者最终只是选择陈述也不是搬个自己结论在末尾的缘故吧。朱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棣也是创业之主,听说他经常自比唐太宗李世民,当然他老爹不是李渊,但是客观上他的功绩做的不比李世民差,作者说大明朝几乎所有的大事都在他手下完成,迁都,修书,大航海,国泰民安,由此使大明万国来朝,国力达到鼎盛。朱棣是个野心家,他原本有希望不必通过靖难之役来完成鲜血上的皇冠,但是在帝国里,这就是个尴尬的事情,传统中国本质上是个道统的国家,道德永远光鲜亮丽的站在制高点,即使强悍如朱元璋也无力改变。他本想算了吧,那就做个诸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吧,但是权利是完全排他的,刚继位的侄儿就讲屠刀霍霍的挥向了他的叔叔们,没办法,那就反了吧!事实证明,读圣贤书的是干不过野心家的,他终于占到了最高的权力宝座,可以随心所欲的规划他的帝国了。作者特意将朱棣和他老子朱元璋做了比较,同样是聪明,隐忍,坚强,朱棣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他老子还要出色。如果朱元璋是个大村长还保留了他浓浓的原始农民属性的话,那对于朱棣来说,这些对他完全就不是包袱,他完全是个进取型的心态。北元还在闹腾,好吧,那我就打到你们服!片甲不许下海,老子你太迂腐了,开放!京城放在南京这个偏安的地方做什么,到北京去,天子守国门,怕什么蒙古人!他老子为他留下了足够的财富让他可以完成他的想法,足以让他打造永乐之治。可以说永乐一朝是进取的一个朝代,但是传统中国的小农基础其实并不是太适合这样大规模的消耗国力的,因此永乐朝后再无此盛世,这简直是个死结,一个走不出的怪圈。传统历史学家比较尴尬的一点是,从儒家的那套学说看来,那些好大喜功的皇帝真是罪不可赦,但是正是这些雄才伟略的皇帝开拓了帝国的疆域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使帝国的威名远播,这又是他们想见到的。当然最好的是唐太宗这种近乎完人的皇帝最好,文治武功都如此显赫,但饶是唐太宗也有弑兄篡位的污点,让他们头大不已,只好极尽掩饰之能事。同样,作者也用心理方面分析了朱棣的做事动机,毕竟是篡位得到的天下,他的防范心比他老子更甚,除了锦衣卫外,又同时创造了东厂,东厂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去监视锦衣卫,特务还要被特务监视,这恐怕也是空前的吧。这点也为整个大明朝的后继者所继承,延续了整个明朝。作者很有意思的说法是,野心家通常都是有大能力的人,其实从逻辑上说,这是不难以接受的,只是儒家长久以来的宣传让我们相信,仁者无敌,野心家都是小人,小人通常是没什么本事的。只有跳出这个古怪逻辑,我们才能接受这个其实并不难以解释的事实。我觉得,朱棣是个很有性格的人,他对明朝的最终影响好像没有他老子的影响大,他死后很多事情又至少表面上重新回到他老子规划的村庄里,这是由小农经济的本质决定的,不是他的原因。同样的事情可以从汉武帝身上得到印证。海瑞作者一句点明,海瑞是个有偏执型性格的人,我很赞同。海瑞是在中国传统的道德环境以及个人的性格下诞生出来的怪胎,当然,我并不是批评海瑞,事实上,我时常在想,海瑞如果生活在现代,会是个什么情景,当然这是永远无法知道的。我们知道他迂腐守旧,我们知道他恪守原则,这是对的,但是我们本能上又很排斥,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想当年的皇帝们也是知道的,于是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即只能将海瑞放在庙宇里去供奉,而不能让他去任实职。我认为,这也是传统中国政治的一种死结。对在中国土壤上生长的那些思想来说,我其实一直都没弄太清楚。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成为摆在台面上的政治哲学,经历魏晋南北朝的摧残,到唐宋儒学加入新的血液后又再次复兴,自此直到结束帝制才表面上走下了台面。孔孟的哲学与西方的哲学大不同,与其说是哲学,倒不如说他们是在表面上永远正确的口号,饶是口号,也在历代统治者不断的取舍之间不断变化,经宋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解释而逐渐固定再少变化,成为一种真正的统治者的哲学。儒家学说对中国人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剔除了孟子的天命之说更加的让儒家学说彻底的沦为犬儒学说。按作者的说法,朱元璋的规划是想让王朝万世传承下去的,经过修改过的儒家说法似乎真是契合了这种需求,而清承明制,更加让儒家思想的影响达到极致。海瑞就是诞生在明朝诞生的两百年后,整个社会已经腐化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仅仅靠一种表面上东西支撑着,在那个高高的道德制高点下,所有人都发挥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在制度里创造制度,在规则里创造潜规则。为何不抛弃这个道德制高点,无他,只因为他看起来很完美,看起来不可辩驳,但是很显然这套道德是养不活人的,因此在心照不宣的前提下一团和气,整个社会架构看起来就像是个精美的瓷娃娃。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但是都无力甚至不愿去改变这一切,毕竟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是吗?海瑞就是一个异类,他挥舞着道德的大棒袭来,所有人都无力同他辩驳,那套东西还摆在那里,怎么去辩驳。于是聪明人就劝说海瑞,劝说无效后就决定让他尝一尝现实,让现实好好教育一下海瑞,可是他们遇到的是海瑞,一直到死都那么顽固的海瑞,他不为现实打败。老实说,所有人都不知道怎么办,包括高高在上的皇帝。作者说,海瑞死了,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该风光大葬就风光大葬,该放到庙里就放到庙里,终于送走了这个海清天。在明朝的历史中,海瑞不是一个人,但是他的名声是最高的,因为他的原则最彻底,即使从最苛刻的标准来看,都还是太苛刻了,因此他的悲剧命运是注定的。书中作者写到关于海瑞的性格养成,也用到了心理学里的说法,印证人物有现代的蒋介石和过去的孟子等。蒋介石的日记里充满了自省,孟子的文章里也是一样,这是由于儿时由母亲单独养大,而母亲对儿子期望又异常之高,母亲独自养育儿子的艰辛也会让儿子一生都活着压抑中,因此特别容易养成极端的性格。这应该是很有道理的吧,可惜我对心理学也没研究,不置可否。反过来说,如果人人都是海瑞会怎样呢?这个问题好像很有深究的价值,但是,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就如同我们每个人变成变态杀人魔一样,是没有意义的。制度本身应该就是建立在平衡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的,出发点应该是承认人性的基本特点。儒家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法家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的,在我看来,人性其实无所谓善恶,有善有恶才为人性,人性就是本性,有人行善有人作恶都是常态,制度正应该立足于此,而不是剑走偏锋,一味走到极端.魏忠贤作者点说,一个开得过份的玩笑,很有意思。如果不考虑到魏忠贤给帝国给民众造成的灾难的话,魏忠贤真是一个好的研究对象,一个低层无知的人在得到权利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魏忠贤能有这么大的能量,根子在于皇权的无上权力,根子在于无监督的权力。魏忠贤的恶与其说是他造成的,倒不是说是那些士子们造成的,与其说是那些士子们造成的,不如说是制度造成的。魏忠贤的成功很像是一个黑色幽默,这是没人预料包括他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没有那些士子们的投靠,魏忠贤无论如何都泛不起这么大的浪,从士子们的沦落,可以彻底的看出当时的朝野已经变的多么的腐化,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去掉一个魏忠贤所能改变的。中国的皇权从秦之后是逐步集权的,到了明朝已经鼎盛。事实上,很难想象在汉唐,一个魏忠贤,一个没读过书连字都不会念的阉人会有这么大的能量,毕竟那时候的皇权还受到种种制约。但是在明朝,就开了这么一个玩笑,魏忠贤最风光的时候竟然称成为九千九百岁,各地为他修生祠,与孔子同享神圣的庙宇,未免太离谱了。读书人始终还是要点面子的,无论是那个权臣都无法接受像魏忠贤的那种荣耀,他们心理毕竟存在一种畏惧。而魏忠贤是一个无知的人,他天真的认为只要所有人都下水了,那自己可能真的会没事了,我更怀疑的是他也曾畏惧,但是走走瞧瞧的心理最终让他暂时放下了心。事实上,魏忠贤的基础来自皇帝的宠信,而这种基础是很脆弱的,简直是不堪一击。皇权的威力在换了一位皇帝后马上显示出来,秋风扫落叶一般魏忠贤就被扫进了垃圾堆。悲乎,叹乎,只是玩笑开的真的太大了。张献忠老实说,我看过关于张献忠的资料很少,作者应该在这里下了不少的功夫。我一向的认识只是张献忠是个杀人魔王,流寇,仅此而已。张献忠的部分我猜测作者受到王学泰的影响很大,因为关于游民以及游民社会,王学泰应该是研究的比较深入的,而张献忠恰恰就是一个典型的游民。张献忠的恶我不是没听说,只是在作者的描述下还是让我惊出一身冷汗,特别五重因素的说法,更是让我觉得如入冰窖,轮回的苦怕也比不上吧。历史跟现实是有影响的,这大概是红军从开始就强调三大纪律八大注意的原因吧。民心这东西是很奇妙的,解放战争时,国军刚去收复区的时候,民众都是很欢迎我们的中央军的,结果“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民心之后的向背可想而知。一直没说到的普通民众,作者写的透彻。其实有时候可以更简单,你就假设你是在兵荒马乱时候的小百姓就行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一年到头都没有几顿饱饭,正巧此时又闹了大灾一年的收成都没了,上面还有朝廷的苛捐杂税下面还有地主官员的剥削,怎么办?不反抗就得饿死,那就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饿死,很多百姓就选择了这种,另一种就是造反了,如果这时恰恰又有一批流寇过来烧了你家的房子抢了你的余粮,那怎么办,你还有得选择吗?正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了。其实百姓不过也不过是想吃顿饱饭而已。现在你已经成了造反者,跟着造反的领袖一起继续流窜去抢劫了,如同蝗虫一样,吃完一个地方,又逼出了更多的造反者,如此恶性循环而已,此时你在史书里已经有一个名称了,那就是流寇。暴力是会让人上瘾的,集体的暴力更是让人完全丧失理智,然后就出现了人间惨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对于造反者的结局,在传统的中国,作者分为三种。第一,被镇压。第二,就是被贵族捡到了便宜,陈胜吴广,绿林黄巾无不如此。第三,就是成为另一个朱元璋。造反的结局中成为第三种的可能极其极其的渺茫,造反者都是普通民众,能对国家的政治机器有多了解,多是凭一种本能来造反。像朱元璋这样的天才领导者毕竟太少,兼具政治与军事天才对于普通老百姓是不是要求太高了些。其实无论那种结局都是一场悲剧,在传统中国都是一种循环的死结,造反成功了又如何,朱元璋不是造反成功的吗?土地是个死结,传统中国的百姓只能困在土地里,在享受了王朝初期由于统治者英明以及人口大量减少带来的红利后,土地兼并的魔咒又会重新困扰这个王朝,周而复始。文中另外提到的,是传统中国上层和底层的严重脱节,上层的东西还是很美好的,至少表面上大家还大谈仁义道德,到了底层流行的就是“脑打掉了碗大个疤”“造吧,造他娘的反”,很难想象底层的民众造反起来还能讲什么手下留情,一切只会像你想象不到的残酷方向发展。张献忠说,我是替天来收人的,我们现在的人看起来未免觉得荒唐,但在当时的底层确实是有这个市场的,百姓自己都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还会把别人的命当回事吗,可想而知。吴三桂吴三桂算是一种典型的处于悖论中的人物,我认为。传统看法认为,要忠君爱国,即使国亡了也勿食周蜀,最好当然是以死谢国,事实上,很多人也是这么做的。然后,孟子的天命说认为,君主无道,失去天命,百姓就有权利去推翻他,去拥戴天命所归的新的君主,这也算是前一种看法的妥协,也确实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但是,矛盾的地方在于,当那个所谓天命所归的君主开创朝代时自然会重用你,给你很高的荣誉,但是一旦当王朝稳定时,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国家里都是忠君爱国的人,此时他会宁愿希望你是第一种人,而对第二种人极端的鄙视,明清交接之际尤甚。洪承畴为大清朝立下赫赫功劳,最终明史中名列贰臣传,反而誓死抵抗满清的史可法郑成功获得的极高的荣誉,我想,泉下有知,洪承畴会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吴三桂的情况不同,他处于两种选择之中,李自成需要他,满清也需要他,最终什么原因他选择了和满清合作都不重要了。之后他为满清殚精竭虑打下大半个中国,后来又复叛,然后被打败,终结了一生。作者书里有一段类似想象的描写,写吴三桂与永历帝的见面,写的极为传神,我想如果真的见面大概真的会这样吧,毕竟忠君爱国也一直是吴三桂纠结在心里的一个结。在这里我想起一个段子,不妨放在这里。1922年,北京的电话还很少,一本电话簿几乎涵盖了整个城市的用户号码。皇宫也是刚刚装电话不久,17岁的 少年皇帝溥仪心生好奇,按照电话本上的电话号码一顿狂打,因为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Johnston)与胡适有来往 ,还给他推荐过胡适的新诗集《尝试集》,所以溥仪便给胡适打电话。据溥仪回忆,具体情形是这样的:  溥仪: “你是胡博士啊,好极了,你猜我是谁?”  胡适:“你是谁呀,怎么我听不出来呢?”  溥仪:“哈哈,甭猜了,我说吧,我是宣统啊!”  胡适:“宣统?是皇上?”  溥仪:“对啦,我是皇上,你说话我听见了,我还不知道你是什么样儿。你有空到宫里来,叫我瞧瞧吧。”这件事据说当时很多人都批评胡适,说你留洋的博士,又是新文化运动发起者,怎么能对一个封建的皇帝如此鞠躬鞠瑾呢。其实这些批判者不妨自己站在胡适的位置上,又遭遇了这种事情,我倒是看看他是如何反映。吴三桂之所以复叛,主要还是因为皇帝连云南省都不让他呆了。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传统的最高权力不容人挑战,另一个原因满清终究是个异族政权,对于汉人的防范会更厉害些,如果换了个汉族皇帝,不一定卸磨杀驴的这么厉害。我想吴三桂死前会不会想,如果当初没有降清会怎样,会不会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呢。可能至少不会众叛亲离吧。郑成功郑成功应该从血液里是一个贵族,留着春秋大义的贵族。郑成功的背景相当复杂,父亲是海盗,母亲是日本人,日本出生,接受了整套的儒家教育,学到了父亲海上闯荡的种种技艺,而没有溶于明朝那腐化的大染缸,他所面对的又是一个大厦将倒独木难支的大明朝。他父亲是典型的利益至上的商人,谁当皇帝无所谓,我只要保证我的利益就可以,因此他可降可叛。但郑成功不是,他胸中流淌着春秋大义的血液,忠于君上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从他多么看重国姓爷的称呼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收复台湾,成为大英雄,但他本意也不过是要找个同满清对抗的基地而已。他年轻英姿飒爽,他满腔热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个真正的贵族,当他听到永历帝已亡,满腔的抱负化为乌有,他含恨而终。历史上跟郑成功比较相似的人有岳飞,他们相似的地方有几点。第一,他们忠君爱国,即使国家已经残破,即使国家好像快不行了。第二,他们的武装从本质上都是私人的军队,郑成功的军队本质上是同岳家军一样,是属于他一个人的。不同的地方在于,南宋在动荡中成功的保存下来,而岳飞成为了求和的牺牲品;而郑成功希冀挽回的南明彻底的覆灭,为满清代替。两人都属于壮志未酬的人,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都是值得还念的英雄。后记一口气居然写了这么长,我一直认为我的逻辑是有点问题的,想到哪写到哪,自己都不敢回头去看看自己写了些什么。最后,这本书很好,值得大家看一看。

多重角度看明朝

说实话,买来这本书多半冲着出版社的严谨作风,想来不会是一本挂羊头,卖狗肉的废纸书。在当年明月等人将明朝历史的那些角角落落都挖翻天,并大肆宣讲了一番之后,想要紧紧抓住读者,拉升销售额,的确要花点心思,下点苦工。读下来,感觉作者至少可以客观地从一个人的特定时刻的一些特殊表现来纵观全貌,评价中肯。当然不同人写同一样东西,从不同视角,才会有新颖的火花。也就当给自己一个机会,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明朝当年的一点面貌吧。

抑扬顿挫的人生

这本书不是史书,但是作者的考证还是很多的,在他的笔下,人物就像是在海底存封的一坛美酒,被定位、寻找、打捞了上来,又去掉了附着在上面的淤泥,最后小心翼翼得打开,又被人品味一番。写下的不仅仅是美酒,还有品酒人的感受。这样的按照人物来讲述历史的写法让我终于能看下去历史书了!心情是愉悦的,精神是沉重的,往往看着看着就有毛骨悚然的感觉,在对比mao和真正的农民皇帝重八兄的时候是这样,在合着《君主论》来写精明老辣却功绩卓著朱棣的时候也是这样,还有偏执又强迫得压抑着人性困顿一生却赢得了身后无限名声的海瑞,把自己和国家都赌了进去的魏忠贤……直到看到疯狂而理智得张献忠那篇之后,我停了一天没有看这本书。原先的历史上被大肆渲染的进步的农民起义,还有千百年来饱受压迫的农民形象,以及二战时期各种屠杀令人惊心骇目的残忍,都扭曲到了一起,重叠出了这样立体的一个人,真实又荒诞,让我想起《七宗罪》和斯坦福监狱实验,让我开始想起那些似懂非懂的关于人性的描述。最后写的吴三桂和郑成功,终于好像是在灰蒙蒙的图片上画上了一抹亮丽的颜色。-----------------------------------------------------------不爱读历史有两个原因其一,以前的历史学习跟我留下印象太糟糕了,我历史从来都学不好,我所有的历史考试都是临时突击下来的,我是历史白痴。历史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是个枯燥干瘪的小老头。其二,我自认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能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往往是那种抑扬顿挫的人生,而悲剧和喜剧比往往更能打动人,看到历史剧中被造化捉弄的人我就心生怜悯悲伤的感觉,家人看得欢乐无比,就我在旁边纠结得掉眼泪还不忍看下去,难受。-----------------------------------------------------------让我还觉得意味深长的,还有作者本身,百科了一下: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1994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葫芦岛分行,2006年调入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作者在后记中自己写到“读者对我的诧异集中在两点:一是年龄,二是职业。许多人都说,一直以为你至少是中年人。更多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学财经的我把笔伸向了历史。”财经和历史,不靠边的两者,他可以把“专业”的工作做到很好,也可以在另外的一片天空挥洒自如。都是抑扬顿挫的人生,你们懂的,我在感慨什么。

只是人物的衣着和话语换了新貌

张宏杰《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有着太强的现实性,借明人故事说今天的事,也是现实之一种,尤其朱元璋一文,简直可看做另一版本的伟人解读。犹记前几年毛新宇答记者说他在做朱元璋的研究,因为他觉得爷爷毛泽东和朱元璋有许多可类比之处。若将毛新宇的朱氏解读和张宏杰的并列赏读,效果如何?读张氏的大明人物和生活,不时油然对比时下的“创新”篇章,天底下没有新鲜的故事,看历史深处的风景径直拿来犹如没有褪色的风景照,只是人物的衣着和话语换了新貌。

读史鉴今

人说读史可鉴今, 看了这本书, 心里便有点儿堵. 中央集权达到颠峰的大明王朝过去了这么多年, 咱们周遭的世界似乎只改变了一点点. 这一点, 俗称G点. 大家都HI一点儿, 仿佛就没那么难过. 这个夏天看到大明王朝的七张老脸, 天气就没那么闷热了. 看清楚这历史的脉搏, 冷就一个字啊.

大明王朝的前世今生

(一)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进入成都之时,当地居民虽久闻其嗜杀之名,无不瑟瑟发抖,但估计也没有谁会料到结局将会百倍悲惨。当张献忠企图以成都为根据地,结束游击战生活却屡屡挫败而彻底绝望时,他把满腔怒火撒到了川人身上。一场有组织的大屠杀就此开始,从读书人到普通平民再到起义军中的四川兵,不日间,尸横遍野,宛如人间修罗场。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最为脆弱和无助。受尽凌辱之人往往也最容易以更猛烈的行为凌辱他人。最善良最朴实的人一旦走向另一端,会是无法想象的残暴和血腥。在这之后,另一拨起义军随后而至,然后是比起义军更残暴的官兵,再加上饥荒、瘟疫、虎灾,四川人消失怠尽。幸存的川人躲进深山,成为野人,不畏虎豹,却见人就逃。直到康熙二十四年,全蜀之民也不过九万多人,于是有了后来的湖广填四川。今日川人,多属移民后裔。(二)我花了一上午的时间读张宏杰所著《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关于张献忠的部分,在对这段历史早有耳闻的情况下,读到种种细节,仍是不寒而栗。鲁迅说,翻开中国历史,他只看到“吃人”二字,我原嫌他太激烈,如今始知其中滋味。近年明史很火爆。《明朝那些事儿》已流传甚广,我也曾读得津津有味。但此书的叙事主线有意有意的偏向于朝廷的权谋与争斗,缺乏对制度及其对下层民众影响的反思。《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则选取了朱元璋、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郑成功这七个典型人物,剖析了专制政体对帝王、读书人、太监、农民等各个阶层的笼罩和塑造,剖皮见骨,鞭辟入里。(三)历史课本总是告诉我们,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代表着先进阶级的诉求。然而真正走进历史会发现,两千年来反反复复的农民起义残暴、混乱、破坏力惊人,大乱之后,不过是束缚更深,压制更甚。中国历史是在循环中大踏步往后退。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携带着农民式的精明、周密和愚昧,当国家成了他手中的面团时,他带着偏执和卑劣,肆意蹂躏。中国社会发展到宋朝,已经有了现代社会的雏形,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税收实现了货币化。而朱元璋基于骨子里的小农意识,硬是把整个经济拉回小国寡民的状态,甚至恢复低效率的实物征收制和劳役制。朱元璋打造的是一个帝国式的监狱。八股取士,把天下读书人的思维彻底格式化;均平天下,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杀功臣、灭地主,一波又一波的屠戮,他的许多政令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他想建立起一个静态的极稳固的社会,只为温饱、各安其分,因此不惜违背经济与社会规律,更不惜用最血腥恐怖的手段。当事与愿违时,他又期望于精神改造。当时人手一本他所著的《大诰》,按时学习,随时背诵,更甚者,鼓励农民造官员的反,农民纠官员入京,一路畅通无阻。这段怎么看怎么熟悉的作为,让人感慨历史是何其惊人的相似。(四)明朝是个非常奇异的时代,怪人异相层出不穷。它曾用最极端的方式反贪,却成了贪污腐败最严重的王朝之一;它极端重视道德要求,却造就了集体的堕落与无耻化;这个王朝纠结在自卑与自大中,把触角深入到个人的私密生活,反复无常,显得阴森可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才有海瑞这般怪异的清官,苛人苛己,严守虚妄的道德,不切实际到让人咋舌;于是才有魏忠贤这样一个偶然中的必然,在恐怖世界的打造中,无情暴露读书人惨不忍睹的卑劣和堕落;才会有张献忠这样在底层饱受摧残后肆无忌惮的挑战人性暴力的极限;也只有在此时,在责难吴三桂反复无常的叛变背后,对于他的处在道德绝境中的悲苦和无奈有了几分理解;而那个冲动、莽撞、性情刚烈的郑成功,在太多“聪明的让人郁闷,理智得让人心灰”的俊杰中,显现出远古中国人曾有的珍贵品质和血性。比这些更可怕的是,后继的清朝几乎继承了明朝的所有僵化和残暴,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五)张宏杰在这本书中说:“清官不过是整个官场贪污的遮羞布,清官现象,是贪黩文化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样的,农民起义也是专制统治连绵不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善于繁衍的汉族人口十之去九,土地兼并问题得到缓解,于是又一轮循环开始。直到人口再次增多至经济不堪其重,土地兼并到流民四起。在这个过程中,贵族文化一次次受到毁灭性打击,而昨日街头流氓,今日高坐龙椅。底层文化中的实用主义以厚黑与权谋的姿态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主流,使中国政治越来越流氓化,越来越专制化。(六)掩卷长思,有种窒息的感觉。为什么此书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一气呵成?为什么三百多年过去了,我竟丝毫没有感到岁月的隔阂?(七)我爱读历史,尽管历史可能让人陷入无边的黑暗。我曾经满怀诚意的憧憬那些传说中的清官,也曾经按照历史课本的思路去看待熟悉而陌生的人和事。我的脑子里曾充满了愚昧而扭曲的历史观,至今仍有残留。如果基于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去掉曾经束缚我、僵化我的思想的教育和灌输,完成对自身的清理,也算是“得之,我幸”了!

另一个角度

看这本书,源于天涯论坛羽毛姐姐的推荐。并没有抱什么希望,只是觉得够幸运的话,可能和《明朝那些事儿》一样,是本很精彩、让人沉沦的书籍。书看得很沉闷,隔了5、6天才看完,这点不像我的风格。前面的文字,朱元璋、朱棣还算津津有味;海瑞让我捧腹大笑;魏忠贤很让我深思,写出了我认为的历史原型;张献忠是看得枯燥的一章,里面的内容过于血腥,砍手、杀人的界面几乎不想再往下看,不过我喜欢这章的标题:在劫难逃,一句话意味深长;吴三桂这章看得很仔细,这是我一直想了解的一个人,他的思想,他的内心,很细致的描写,超脱我的想象,我也很喜欢这章的标题:无处收留,咀嚼再三,回味无穷。郑成功作者给了很多笔墨,看这章的时候,只是是觉得需要把书看完,有始有终而已。看的过程中,心里很静默,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像突然洞悉了不一样的历史观。快结束的时候,心里在喊不要这么快结束,最后的几页,几乎热泪盈眶。我把他定格为明亮的少年,我喜欢这句话:这是一个海盗之子为中国挽回的一点面子,这是大明帝国仅存的一点阳刚。

中国农民性格的另一面

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中学历史教材常常用这样的语言评价每次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某某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某某统治的衰落和崩溃。”很明显这样评价是对劳动人民造反有理的肯定,屡屡证明农民阶级永远是站在封建专制对立面得。但为何每次农民起义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似乎对封建专制没什么改变?最后还是西方的坚船利炮把封建专制统治给灭了? 我们读历史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站在农民阶级的一端,因为农民在中国历史上不只是一种职业,而是底层社会的一个统称。但这不能说明农民阶级是封建专制之外的社会体系,只是封建专制的一个板块而已。所以,农民阶级并不是封建专制的反对者,恰恰是拥护者。农民阶级的造反起义不是想真正的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其目的是不想被别人统治,是想统治别人,只不过是谁统治谁的权利之争。所以,就算刘邦、朱元璋等人起义成功了,还是脱离不了封建专制的恶性循环。 刘邦、朱元璋的成功仅限于破坏了他人的专制政权,建立了自己的专制政权。而百分之九十的农民起义仅仅是破坏。这取决于中国农民的另一面。 中国农民给人的印象是往往是纯朴善良,憨厚老实,这是世界上最好欺骗的一群人,只要能让他们吃饱肚子就行,不像西方公民一样为一种在我们看来无不足道的权利争的面红耳赤。中国古代所有的农民起义没有一个为了某某理想社会的,都是被逼上了绝路,为了一日三餐勉强的活着。这样的最低标准的动力,和长期受压制的性格,农民们显示出了另一面——残暴。 当时的农民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专制制度,什么是民主,什么是自由。他们只知道自己今天中午没有吃的。所以跟着自己从未见过面得起义领袖东奔西走。每攻一座城池前,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在推翻谁?是在为谁作战?只是知道拿着武器冲进城去就能有两个馒头吃的。但当他们攻破城池的结果大大出乎了自己的预料之外。岂止能得到俩大白馒头,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能搜刮大量的金银财宝,说不定还能弄两美女玩玩。除了“本职工作”外,还有娱乐项目——杀人放火。他们突然觉得杀人放火这么好玩,比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痛快多了。 中国农民性格非常奇怪,总是徘徊于两个极端。要么善良到了极端,只要有俩馒头吃,就能老老实实的活一辈子。要么残忍到吧杀人放火当成娱乐游戏。 张宏杰在《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里写道:“虽然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而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但是在某些绿林英雄的性情深处,暴力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娱乐方式。” 造成农民暴烈行动的原因很多,最总要的有两点,一是长期被封建专制压迫,造成对统治阶级的根深蒂固的仇恨。当仇恨感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达到快速的蔓延。从仇恨帝王到仇恨婴儿。据史料记载,明末张献忠起义军中竟然出现油炸婴儿作为娱乐的一幕,但在历史中这样惨无人道的事情也被光荣的扣上“起义”的帽子。这就和现代社会力出现某人因为仇恨感报复社会的现象是一样的。一个人杀人是犯罪,一万个人杀人就是革命。这是中国的历史教材非常可笑的现象。 另一个原因是张宏杰所提到的“底层文化中,人道精神的缺失。”。其实在我看来,不仅是底层文化中缺失人道精神,在中国古代任何一个阶级文化中,都缺少人道精神。主要是因为农民阶级是当时社会的主体,这种缺失显而易见。 中国农民的性格十分复杂,根本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这一群人。他们善良纯朴,他们邪恶残忍。这样反复无常的变化不是农民阶级本身所能控制的,而是取决于他们的领导者和社会环境。

朱元璋、海瑞、张献忠,

昨天吃麻辣烫,狠辣狠辣那种,吃过之后,爽爽的,然后今天拉了一天肚子。其实有天中午去吃鸡蛋炒刀削,正好看到张献忠,看的一阵犯恶心,还没有那种境界,本能的觉得十分厌恶,怎么可以这个样子,虽然明知是理所当然,但那种来自心底的无助和悲伤像一阵一阵的海啸,直接过来了,泪水和难过齐下,觉着万分委屈。还有海瑞海瑞啊,印象最深的是他的5岁的小女儿,因为吃了男仆给的饼,被他责骂,脾气竟一样的倔强,生生饿死了,真有这样的女儿,真有这样的父亲。海瑞是一个人的悲剧,一个民族的巧合,不知好坏。朱棣是自己欣赏的一个人,有心计有手段有能力,这样也好。还有谁呢,还有魏忠贤还有吴三桂和郑成功。郑成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很多时候,只有跳脱了历史,才发觉很多时候自己的无意之举竟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非常有意思和惊喜。今天心情很不错,或许因为想开了一些事情,觉着无非来混一混,还不如多试试,积累一下是一下,总是好的。在看冯友兰冯大人的《中国哲学简史》了,还好。

读罢长叹的佳作

如有一册,初见,嬉笑怒骂间,游走于悠悠千年;复见,觉触目惊心,洞察于人性细微;再见,唯荡气回肠,空余长叹连连,此不可不谓大作也。恰逢偶然,在柴静的博客上瞎转,被一篇书评吸引,对张宏杰是人产生了浓浓兴趣。图书馆里的随手翻阅,竟找到他六年前的作品,至此便深深地沦陷。和很多人一般,一看《大明王朝王朝的七张面孔》,以为是那《明朝那些儿事》一流浅薄的历史科普。作者却在对历史的简笔细描外加入他独到之见解,真真的担当得起“细微之处洞空明”的称赞。这七张面孔,从明兴至明亡,从帝王将相到农民阉寺,勾勒地已不仅仅是这小小的王朝,描摹地是生在、长在中华大地上的祖先们、我们和可能的子孙后代。揭露的,是已然悄悄烂去的精神支柱;鞭笞的,是我们深入骨髓的精神残渣。读罢,残存于脑海的,留下的,是暴风骤雨后的虚脱,想来不禁哀叹。请容许我小小的赘述:第一张面孔,属那明皇洪武。一介贫民,化身而为义军领袖,南征北战,得为一国之君。农民身上特有的精明、质朴与浅薄、粗陋存于一身。他可以凭他生来的天资与勤奋精打细算,十余年间算无遗策,一统天下;亦可以因他固有的狭隘与鄙陋,用无所束缚的权力玩弄万民,构筑他“永葆万年”的静态帝国。当书中描摹到“全民学 《大诰》”的景象,是否感觉跟全民学《语录》一模一样?当看到“十六字乡约村规”,又与今日《公民道德准则》有何区别?今时今日我们身边的一切,又有多少真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独创?又有多少不是那个静态而僵化的帝国的少许升级和现代包装?第二张面孔朱棣,不过是个身着冠冕、有点文化的流氓,只可惜流氓不可怕,怕就怕他这样的。深深的继承了其父的阴骛残暴不算,还学会了儒家仁义的道德伪装,如果他的父亲还有没有登封造极的遗憾,那他的继承人都已帮他实现愿望。魔鬼果然始终是魔鬼,任何伪装都不能使他成为天使。第三张面孔海瑞,热衷复古,以儒为尺,以天为道,与贪腐横行的官僚体制不懈地抗争,却不幸地加入了“清官”这一中国特有的、可笑的生物分类。孔孟有“君子、小人”之分,这分界非此即彼,使人们只能在两者间选择一个阵营。既然当不成无限高大、遥不可及的道德楷模,人们甘当小人。君子们傻得纯真,傻得可爱,但撼动不了现实中“小人”构建的坚实壁垒。第四张面孔魏忠贤,一个农民,生活在底层的农民,抱着赌徒似的心态入宫。小小阉寺,胸无大志,却在历史开的巨大玩笑面前,被“偶然”的历史大手,推到了现实的风口浪尖。眼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有几人不在这权力的诱惑下走向疯狂。一个人的疯狂却使整个国家陷入疯狂,一个人的荒谬却带来了整个国家跟着荒谬?到底是命该如此还是国民性格的沦陷?第五张面孔张献忠,很多人知道闯王李自成却未必知晓与之齐名的他。这亘古未有的屠夫,死于他屠刀下的国人以千万计,可他却是我们称之为历史进步力量的义军领袖。被我们时时刻刻叫做“纯朴、善良”的人民,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统治)的人民”,如何在层层纲常与统治经纬的捆绑下,在重重的奴化与压制下,扭曲而为“残暴”的化身,读之真的只能叫“惊心”。顺带一提,网上那群“热烈庆祝党”们,你们如果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变态不输异族的祖先,你们是否可以有那么一分钟缄口不言,不再只记得煽动民族仇恨,而是发挥点你们仅存的人道;不再幸灾乐祸,不去耻于成为比你们口中的野兽更丑陋的野兽?第六章面孔。“忠”与“孝”如果是中国人必须戴有的两张面具,那么不幸的,吴三桂向我们展示了当两张面具被撕破下的我们将会如何挣扎。我们都如包着重重外壳的软体动物,已经不知道自己变异的人性如何,只记得坚固的外貌假象。感谢历史与作者的仁慈,最后入选的面孔还未让人完全绝望,英雄的气息在郑成功身上仍让人心神荡漾。只可惜,昙花一现,如流星划破长空,不复见也。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题目来源于书中: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纵观全书,作者张宏杰都是遵循这一规律进行论述。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南京,四十岁的农民朱元璋,在万众瞩目之下,爬上龙椅登基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亲手建立的庞大帝国。明朝从建立知道灭亡总共276年,其中有七张独特的面孔,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我们: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凭借人脉设计和高超政治手腕成功上位的朱棣,无视官场潜规则的硬骨头海瑞,在权力顶层呼风唤雨的大傻子魏忠贤,身兼政治墙头草和变态杀人狂的张献忠,在险恶政局中两面三刀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吴三桂,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反清复明并一举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开国皇帝朱元璋为本书第一部,同时也是本书的精华部分。第一部全文写了朱元璋这一张“面孔”,一笔一笔写透朱元璋从乞丐到开国皇帝的弄权过程。一层一层剖析朱元璋的上位细节,厚黑手段与政治谋略。在写朱元璋的同时,作者也在不断地思考关于明朝这个朝代,以及中国历史的问题:农民起义专家朱元璋坐上皇帝位,对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何种影响?为何宋朝之后古代中国再无富裕、强盛的王朝?和唐太宗、汉高祖这些帝王相比,朱元璋的性格弱点又在何处?他的“草根”身份,究竟给中国历史带来了什么样的“返祖”恶习?如何使得中华文明渐渐出现“向下走”的趋势?还是开篇那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完全书,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历史都是相似的,一切似乎如循环一般,不断重复的出现。专制与集权,贪污与反贪,民众的劣根性与全民道德宣传。一切是那么的相同,一切又是那么的不同。一提到明清帝国,不敢说如唐宋一般强盛,但也算是盛世王朝。但是盛世下面即是危机。1840年的鸦片战争的失败早在明朝开国时就已注定。专制的统治,闭关锁国的政策,愚民的措施,这一切的一切,逐渐让中国在世界上失去了竞争力。盛世之后即是危机,毫无征兆,一切早已注定、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一切都是老样子,事情没有得改变。“中国梦”到底是富民强国之路还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只能由时光老人进行成色的检验。朱棣,凭借人脉手段和高超政治手腕成功上位。权力从来不属于善良的人,只有野心家,政治手腕高超者才能登上权力的宝座。建文帝朱允玟以仁心治天下,最后只落得个死亡成疑的下场。对官员仁慈没有用,对百姓心怀怜悯没有用。只有政治手腕,只有铁血政策,才能让所有人臣服。海瑞,无视官场潜规则的硬骨头。如果评选明朝最具知名度的官员,海瑞无疑会高票当选。海瑞的一生,以一个官员的身份评价,是失败的。他只是一名理想主义者,空怀治国平天下之心,却无治国之策。在中国,做人比做事更为重要。海瑞遍读经史子集,唯独忘了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魏忠贤,在权力顶层呼风唤雨的大傻子。历史人物最易脸谱化。提起魏忠贤,很多人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阴险的老头子,而真实的魏公公只是一位五大三粗的壮汉。阴差阳错之下走上权力的顶层,呼风唤雨几年之后重重地坠落。明朝专权的几位宦官下场都比较悲惨,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他们的权力都是皇帝给的,政治基础不牢固,一旦失去皇权的庇护就会树倒猕猴散。二是因为本人的头脑简单,政治手段单一,不懂得御权之术,树敌太多,失势的时候落井下石者多。身兼政治墙头草和变态杀人狂的张献忠。在明末清初的各路英雄里,李自成英雄气概最盛,而狂暴之名最响的还是杀人王张献忠。虽然近几年有许多专家试图给张献忠翻案,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张献忠的确是杀人如麻。读这一段的时候是我心中最压抑的时刻,战争中泯灭的人性让人绝望。农民起义从来不是一个先进的阶级推翻另一个落后的阶级。没有信仰的支持与正确理论的加成,农民起义者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能起到清理人口的作用,无用于社会进步。在险恶政局中两面三刀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吴三桂。在电视剧的描述中,吴三桂一出场就已中年往上,十足的沧桑大叔模样。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时候才三十二岁,正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龄段。身为明末赫赫有名的美男子,吴三桂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清朝的一半天下是吴三桂打下来的。如他聪明一世的人,依然摆脱不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历史规律。窃以为如果吴三桂没有把南明皇帝杀死而是把他作为与清朝制衡的一枚棋子的话,未尝自己不会功成身退,安享富贵。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反清复明并一举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国姓爷,自不必多说,一说请民族英雄,郑成功必占前三甲。令我惊奇的是他的死因:发现儿子与佣人通奸,命令部下杀了儿子,因无人听其指挥,气郁而死。还有一种说法是他被人投毒暗害。无论是哪种死因,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以这种方式告别这个世界总是让人有些许的遗憾。历史,不过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已。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此。拨开重重迷雾,发现真实的过去,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

为什么是明朝

我喜欢以人物看历史,穿插在事件里,看这些人的反应、选择,对于我们这种还没有认真活几年的年轻人,尤其是一直呆在学校里的人来说,通过历史认识人性,认识社会很有益处。有些藏在暗处的东西是不会随时间改变的,没人教我们,只好自己去挖掘。历史有趣在于真实,你能在历史中感受人物的性格,爱好,志向,底线。无论是籍籍无名的小人物还是能够改变历史轨迹的大人物,在历史的大车轮的碾压下,他们只不过是几行文字。但是蕴含在这几行文字里的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鲜活的生命,他们的人生轨迹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喜欢研究明史的人很多,非专业的就有很多。比如当年明月,比如张宏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民国时期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也喜欢研究明史,当然只是业余爱好。自从《明朝那些事》以后,我就喜欢上了这个牛人和混蛋频出的时代。明是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所以很容易能看到很高级的内斗,权谋。明中后期很自然的爆发了压抑很久的思想潮流。还有中国历史上传播最广的五部长篇小说,四部出自明。最最有趣的还是人,这个时代的风起云涌,特立独行的人,他们传奇的一生太精彩了,比如张的书里的七个人物,我们从历史,从民间演义,从电视电影或多或少听过这些人的故事:朱元璋,开国皇帝,长得极丑,是个和尚,要过饭。朱棣,篡位,永乐大典。海瑞,清官。魏忠贤,死太监,九千岁,生祠。张献忠,农民军领导者,和李自成一样以机会坐天下,屠川。吴三桂,汉奸,献关求荣,冲冠一怒为红颜。郑成功,收复台湾,国姓爷。这里面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忠臣,也有奸邪之人。有民族正义,也有背信弃义。但是有没有想过好人就真有那么好么,坏人就真那么十恶不赦么?他们在做出一个无论平常还是艰难的决定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决定将足以改变历史轨迹。这些人物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在做一件足以改变历史轨迹的决定的时候是个什么状态,我是比较好奇的。我从未想过成为他们中的一个人,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喜欢看他们的经历,主要因为他们传奇的经历有很强的故事性,有故事自然很有趣。另外,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普通人,他们有着普通人一样的内心挣扎,历史把他们推向了风口浪尖,让他们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做难以选择的决定。做对了,历史会把一切赞美的词语,荣誉送给他们;做错了,他们的错误会被无限放大,被每个中国人念及名字的时候都忍不住要吐一口唾沫。他们的人生被放大镜扭曲了,我们要去探寻扭曲的历史背后的真实故事。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人最怕面临选择。比如朱元璋,在没有看《明朝那些事》之前,我想当然认为朱元璋是最具革命性的,天生的领导者,造起反来像水泊梁山的好汉一样义无反顾。看了人家的书我才知道,朱重八大哥因为饥荒死了爹妈没地葬,走投无路了也没有造反,而是去做和尚,当和尚也做不成的时候就去要饭,满世界要了一圈没有饿死就又继续做和尚,要不是已经造反的乡人给他写的信被别人看到,他还是不想要去造反。作者给了合理的解释,由于饥荒饿死的概率要比造反莫名其妙的死掉小得多。这是一个聪明的本分的中国人的选择。这就是历史,这才是历史,这样的历史才是值得铭记的,而不是上中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整天背诵的历史意义和作用,那些东西毫无价值。诺奖得主莫言曾经说过:我写小说,坏人当好人写,好人当坏人写。原话记不清,大意如此。细想一下,坏人去写他的坏能有什么可写的,好人去写他的好能有什么新奇。人都是复杂的动物,没有绝对的坏人和好人。扪心自问,“我是不是一个好人?”,答“我是一个好人”。进一步问自己,“我有没有做过坏事?做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我愿意去承认我做过一些不好的事情,让我说出具体是什么就比较困难,但是幸好没有伤天害理。历史一直在重复,给我们呈现好人和坏人很容易脸谱化,比如为尊者讳,圣人应该是无暇的,不能做错事,不能上厕所拉屎。而有的人一旦被定性为坏人后,他所做的一些善行或被抹杀,或被歪曲。记录历史的人,不管有意无意,他们留下来的文字都是经过放大镜处理的失真的图像,探寻真实就是要逆着光路去推理,试图还原。张宏杰的这本书还原的非常好,除了明朝的故事,它还解决了我的另外一个困惑,是关于毛泽东和文化大革命的。我一直很喜欢毛,就是不太理解为什么毛会让文化大革命进行下去,清洗有很多手段,不一定要这种形式。这本书给了很好的解释。

竟然有 杀人保20年平安 这样的文字

竟然有杀人保20年江山这样的话,哈哈。当然老毛的话也不少。不知道原稿有没有点名,估计点了名书就出不了了。可以看出书里的议论都是为今天所写。有感也是为今天所发。佩服作者。写海瑞那一节,估计作者还可以再写多些,留着力呢。

张献忠:在劫难逃

关于张献忠杀人的描写,让人触目惊心。历史上的大屠杀,我以前只知道日本的暴行和德国人对犹太人的迫害。我想应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我们并不知道,同胞之间,也曾有这样令人发指的行径。屠城,是什么概念。就是整座城市,凡事生命,通通灭尽。彻底的,毫不留情的,逃无可逃。张献忠或许是疯了,问题是:为甚么他的数万部下居然依旧对这个疯子俯首帖耳,一丝不苟地执行这个疯子的任何疯狂指令。这就是东方集权体制的威力。这个体制的特点就是没有对最高权力的制约机制,因而会把一个人的英明放大为全体的胜利,把一个人的疯狂放大为全体的罪恶。被杀者,又是什么样的想法呢。老百姓:平时人做的坏事太多了,老挑派人收人拉,咱们这片在劫啦。读书人也是这样的说法,他们将此归之为上天在惩罚,竟然提出避免此类悲剧的方法是号召大家自我反省,提高道德水平。缺少对生命的尊重,这是中国百姓历来的病。他们往往还把历史上的杀人狂魔,譬如李逵,譬如张飞,视为英雄。强者为王,弱者心甘情愿的受压迫,那么一旦弱者当上了强者,就是不遗余力地来压迫自己曾经身处的阶级。如此恶性循环。越看,越觉得这个民族,病入膏肓,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可是内在,没有什么改变。

朱元璋的部分,分析入木三分

这类书现在很多,写史而文字风格活泼,反映了其中并非追逐书市行情的写手,而有心的作者们纯心解构和还原历史的想法,并且还可以making money。然而也有许多书恰恰显示了作者学养的不足。这本书,不错,尤其是第1部分朱元璋的部分,分析入木三分,痛快淋漓,深刻。其它的部分也很好,文笔也好,不过都不如朱元璋写得让人拍案。

看了N遍

这本书比《明朝那些事儿》出现要早很多,我不知道是那时候书商还不擅长炒作,还是当年明月的幕后推手实在太强大,竟然销量能相差悬殊到这个地步。张宏杰的说史功力绝对不输给当年明月,我对比了一下,甚至觉得他要更厉害一点,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写张献忠的那章,当年明月也写过张献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把两部作品都看看,感受一下他们描述这个流寇之王的不同笔触。By the way,这本书是我唯一从图书馆借过三次以上的书,因为不是流行书,比较小众,市面上我买不到,每次又只能借一个月,张献忠那章我看了至少十遍,每次看都觉得非常过瘾,差点一冲动私自窝藏了

网友张宏杰的七张面孔

——我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首先我要说,潇洒倜傥、沉潜笔思是张宏杰的一张一般性想象的面孔。原因在于,一直网上以来,我把张宏杰跟智效民弄混了。智效民我的第一映象,也是最深印象,感觉他是一个长年累月在大学校园流连徜徉的学人,满脑子“智”慧和文化。说“智”慧是直觉于他叫“智”效民,膺服于他博客里所分析归纳的大学教育的经验和教训;说文化是他文字里都是大学校园里的历史和掌故,细言琐事,氤氲的都是不显眼的真谛。印象最深的文字是《罗家伦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实验室一定要造向坚固,造得讲究,使人进去工作时觉得舒服。体育馆一定也要设备完好,……体育场一定要宽大,要多分几处。至于宿舍,则一定要朴素,乃至于不甚舒适。必须如此,学生才不愿意老躲在宿舍里‘高卧隆中’,而乐意上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和操场。……图书馆不厌舒适,不厌便利,不厌书籍丰富,才可以维系读者。……在西面所建的大阅览室中,预计可设一千个座位,而且每一个或两个座位上都安置台灯。”这样潜心沉郁细微、沉香古旧、乃至残典废都之人事的人,我以为都是心香一瓣忆旧事,庭院深深的老者。所以,当获赠来自网友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一书时,便一下想到有上述印象的智效明。但事实是,丁东随在章诒和后边作序说:“张宏杰今年只有三十三岁,……学财经毕业,在葫芦岛银行作客户经理”。由此,张宏杰的一张面孔在脑子里须臾遽变,心为之一振,变成了一张青春撩人、一扫矜持的崭新面孔。可能很多人会以为,今天云集响应的“历史还能这样写”疑问下的历史著书方式,是来自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我个人并不以黄仁宇开先河为然。至少,除了一贯的史学笔法写历史之外,在过去,另借笔法,比如借用文学笔法,来写历史的史书并不鲜见。所谓文学笔法是指那种一反历史分析惯例,采用综合性思路写史方法。这是把客观考证、冷静条陈,幡然为直觉把握、情景述评。今天这种注重综合的情境化历史述说,受到普遍欢迎。欢迎的原因,还是学术的日常生活化,历史评价的平民大众化,阅读习惯的反教条、消费化的风尚使然。所以,张宏杰这个非历史专业的历史爱好者,恰恰因为非历史专业的知识背景,方能够对已有的历史材料,阐发出独己的历史形象和现实议论。至于读者,只要好看好读好理解,勾连了现实的痒痒处,能够引起会心一笑,也就十分满足,觉得所费值得。这正是张宏杰一张“菩提本无树”之自然造化的惊人面孔。张宏杰在一张轻松自得的面孔下,能感受到背后的十分辛勤。砍柴担水本职工作完成后,下了凿壁偷光、月下起舞的功夫。以七张面孔之一的《朱元璋:历史的惯性》为例,马基亚维里《君主论》、《明史》、《大诰》诸篇、《明太祖实录》、胡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戴煌《我的右派历程》、《杨尚昆日记》、《毛主席语录》、《左传》、吴晗《朱元璋传》、清人《明史纪事本末》、汤因比《历史研究》、黄老学派《十大经》、《墨子.尚同》、《天朝田亩制度》、《太阳城》、《大同书》、《礼记.礼运篇》、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淮南子》、陈梧桐《洪武皇帝大传》、《老子》、《论语》、《菜根谭》……还有,洛克、密而、黑格尔、毛泽东、林彪、流氓皇帝刘邦、厚黑学、“朱皇帝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禁止奇装异服”、“朱元璋认为……办法还是思想教育”、“全国范围内兴起的一场官民大学习和群众大造反运动”、“所谓《大诰》就是一本案例汇编”等等。看看这些汗牛一般的引用和勾连比较,就知道张宏杰关在灶房里的日子,背后更有一张“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的辛苦面孔。我知道张宏杰无意与黄仁宇比,会显得不谦虚。但就我个人的读后感而言,张宏杰其实在思维的敏捷和套路方法上,要胜过(或者说绕过了)黄仁宇。比如,两个人都写到了海瑞。但举“大历史”视角的黄仁宇之“大”,我以为是大在结构,在具体书写中其实还是严格围绕着伦理制度、文官制度、经济制度、司法制度等这些一般历史构成要素来史传人物的。(《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比较之下,张宏杰手段则要开阖得多,即采用了精神分析的手术刀来解剖海瑞的深层人格。(《海瑞:偏执症患者》)。同样,从农民文化传统中勾连刘邦、毛泽东来写朱元璋,从马基亚维里君主论审美典范写朱棣,从憨态可掬一介说笑故事中的“革命傻子”写魏忠贤,从嗜杀喋血非理性狂人写张献忠,从古典美男子沦落到荒诞命运写吴三桂,从不受约束混血儿的开放色彩写郑成功。这里面,不能不说张宏杰还有一张被时下各种文化牛仔风格涂抹得倩靓的橱窗面孔。说到底,张宏杰是学宏观经济出生,账本数字是他洗不掉的一张纹理清晰的面孔。时间和数字是事物的本质,也是把握事物简洁有效、便于统计的手段。所以,张宏杰像一个精确的经济师那样,重新清理老账旧账,发现和总结了大明王朝的许多个“历史第一”: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首创公开的特务机关‘锦衣卫’,豢养大批特务,称为‘检校’。”“朱元璋可以称之为中国史上唯一的‘农民帝王’。”“历代帝王中,他(朱元璋)是对义务教育投资最慷慨的一个。”“在历代帝王中,朱元璋是对贪污腐败最深恶痛绝的一个。”“大明王朝最终以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王朝之一被列入史书。”“事实证明,道学家海瑞是古今所有清官中最有个性的一个。”“有民一代是中国历史上昏君最多的一代,也是忠臣辈出的一代。”“中国的农民起义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张献忠部在明末诸军中把农民阶级的人格缺陷表现得最为明显。换句话说,张部是受底层文化的负面因素影响最深的一部。”“由于繁殖力强,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致命问题。”“洪秀全建立的政权,其等级制度之森严为中国历朝之冠。”“这个朝代的读书人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善于引经据典,这个朝代树起的贞洁牌坊比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多。”“这个(郑成功)家族是蒋介石出现前最为西化的中国政治家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只见过父教子,哪里见过子教父?,然而,郑成功却在精神上弑父,成了独一无二的逆子。““这次(热兰遮城堡之战)标志着在东西半球的第一次正式海上对决中,东方取得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唯一一次胜利。”......

朱皇帝和海清官

有关大明王朝的东西越来越多,从《明朝那些事儿》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除去所谓正史的那些东西,更多的人从另外的视角来看待那300多年的事。初次听说这本书,猜测谁会是其中的七个人。总得有张居正吧?总得有郑和吧?总得有李自成吧?总得有王阳明吧(都是看《明朝那些事儿》看的)不想,作者选择了朱元璋,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和郑成功七人。其中,我觉得朱元璋和海瑞写得最成功。朱皇帝绝对是一代雄才,出身纯粹布衣的中国皇帝只此一位。刘邦至少得算富农出身。同时,他也是中国政治管理体制变革的重要人物。经过千余年皇帝和政治官僚分权后,朱皇帝开创一代先河,乾纲独断,直接把政治官僚们搞成助手和工具,把政治权力全部收到自己手中,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独裁者。有意思的是,作者揭示了不少过去我们没有关注的史实,比如朱皇帝发起的学习《朱皇帝语录》运动,比如捐税透明化,比如规范皇家子弟日常行为准则。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有意思。海瑞也分析的有点意思。海瑞,一代清官。600年前骂皇帝,一骂成名,威名远播,直到20世纪60年代,还二次火了一回。可是,细究海先生,却发现他还有点偏执,如果说早年的他还是有道理有原因,后来二次出仕,就有点为了不同而不同了,为了骂而骂。他是孤臣,直臣,可也是“乱”臣。如果分保守和变革的话,他就是保守派,而且是坚决阻止历史车轮向前的顽固保守派。什么是历史?廿四史只是一些人的历史,是被撰写者诠释的历史,是历史的一个侧面和部分。历史,是全面的,多角度的。

由七张面孔看到的大明

总的来说,通过这七张面孔一个鲜活的明朝跃然纸上,像是在读历史小说一样,总是被那一字一句所牵动,让我脱离了冰冷的历史。好似身心都走进了明朝。作者笔下的大明,让我时而为之感慨惋惜,时而为之慷概激昂。其中更喜欢写朱棣、吴三桂、郑成功的三章。大概是喜欢美好的事物吧,从这三位历史人物中,我看到了有希望,却与希望失之交臂的大明。果断而又精明的朱棣将“政治”玩弄于股掌之间,将政治这部戏演出了帝王之气。目睹了在自然人性和社会伦理中挣扎的,在教条压迫下的吴三桂渐渐耗尽了生命的热量。而郑成功那冲破教条的“少年性”,也让我走在漫漫的历史途中,突然耳目一新。读完过后,酣畅淋漓!

明清一丘之貉,七张面孔,无穷悲哀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作者张宏杰竟然是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的作家,瞬间敬佩万分,同时也领教了政企分离前体制内工作的舒心,可谓是受益匪浅。关于大明王朝,我对它的认识几乎完全来自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张宏杰从另外一个角度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明朝,也让我从一个侧面看到了封建王朝与农民起义之间的关系。* 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明清两代的专制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他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所代表的农民阶级,但他却把农民作为个体的存在压的更低。终其一生,朱元璋的一举一动都受着农民思维方式的牢牢制约,却一直以为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朱棣:冠绝四海的永乐大帝,从道德水平上讲,他并不比大明帝国范围内任何一个地痞流氓更高一点点,这样的人在中国式残酷竞争中常常是胜者。在中国的文化中,与强者谈道德简直是贻笑大方,永乐的功绩无法否认,他犯下的罪孽也罄竹难书,不过如此。* 海瑞:对于海瑞,还是当年明月评价的更为贴切:他以为只有他自己在黑暗中代表光明,他错的太彻底了,发现问题从来都不是难事,关键是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哪怕是用妥协换来的。纯粹的海瑞确实令人敬佩,却也令人恐怖。* 魏忠贤:从来没有想到在张宏杰眼中,魏忠贤竟然是这样的一个笑话,这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他到底是足智多谋大智若愚还是一直只想做好皇帝和太后的狗,现在我们已经不知道了。但我一直认为不能全怪他,有明一代皇帝,因为太祖朱元璋血液中的卑劣因子,成才的太少,才有了机会。* 张献忠:依然清晰的记着,在小学社会的课本中画着这样一副插画:正中站立着李自成,四周是吓得落荒而逃的地主阶级,问题是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人民都拥护李自成而讨厌地主阶级。这其实是一个笑话,李自成与张献忠所代表的明末农民起义军摧毁了大明王朝的根基,而其摧毁的方式竟然是杀光所有手无寸铁的农民,令人哭笑不得。农民起义与专制统治是维持“中国独特性”的互补两翼,是同一文化源头结出的孪生兄弟,它们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原来农民起义存在的意义竟是为了消灭人口,毁灭文明和强化专制思想。* 吴三桂:一生的宿命,在山海关那一刻已经决定了。以前的我不理解吴三桂做出的每一步选择,现在的我有点懂了,每一步的选择都没有对错,串联在一起才有了今天的吴三桂,和其留下的冲冠一怒为红颜。* 郑成功:大丈夫生当如此。如同张宏杰的评论:郑成功的选择,不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看来,都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他这支大木,虽然高大,终于没有撑起明王朝的天空。历史证明了那些投降者的眼光和见识。然而,在当时和后来的漫长中国历史上,“识时务”的“俊杰”出现得太多了,这些人聪明的让人郁闷,理智的让人心灰。只有郑成功的出现,才让历史阅读者稍稍舒一口气。经常看到明清两朝的对比,却从来没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到二者的统一,实乃一丘之貉。代表明朝的七张面孔,透露的是无穷的悲哀,不禁想起唐伯虎和王阳明,身处黑暗又能绽放光明的人,才是那个时代的脊梁。但愿人长久。

“用大铁锤去锤蝴蝶翅膀的雄壮”

如果是孤立地看到这句话,我一定觉得作者脑子进水了,至少能看出“用大铁锤锤蝴蝶翅膀”是“雄壮”,不是精神病那也是神经病,要么就是智力发展迟滞。不过看过这本书,尤其是看过后记之后,就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很带感。写明朝的书,这本比《明朝那些事儿》好看,因为那套书我没看下去。这一本,最好的是写朱元璋的部分。看完朱元璋,越看越觉得别扭,一个是篇幅差很多,一个是文字和深度感觉差别也很大。看了后记才知道,朱元璋部分是时隔很多年作者的修订版。的确,很多年后作者的文字更流畅,对问题的挖掘更深。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吴三桂:无处收留》,不光是作者独特的视角,而是因为在这个故事里,你真的能感受到作者奔涌的生命能量。

犬儒精英的炼狱——流氓的棍鞭大刀

作者学金融的能写出这样的历史随笔,让人汗颜。朱元璋、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郑成功七个人物,引出一个盘根错节的大明王朝。读完后,对明朝更多的是充满畏惧和惊恐。作者对明朝皇帝对待官僚阶级的苛刻似乎颇有职责。但是又对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懦弱一针见血的支出,还是走入了鲁迅的那句“做奴隶而不可得”的观点。作品看似在写翻了身的土匪皇帝,心理变态的太监专政,偏执的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道德悲剧等人物。读来确实对中国人性阴暗面的揭示。隐射当下,作者对读书人的鄙夷似乎在嘲讽每一个自诩为知识分子的人。就像鲁迅所说,翻开一部中国历史,满篇尽是吃人二字。不仅是明朝的饥荒出现这种事情,知道历史的车轮滚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人有这种事情发生,民易子而食。在生存的苦难面前道德留着跟阎王说吧。作者自始至终感觉都受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影响,所以对朱元璋,魏忠贤,海瑞的行动归因为自小受到的社会大环境影响,和无法摆脱的心理阴影。在对朱元璋的残暴愚蠢和魏忠贤的可怜还有海瑞的偏执时,往往有些想当然的成分给他们的行动安排一个理由。这样读来更加轻松,没有读史的枯燥感。很多东西要靠读者自己辨析。尖锐犀利的讽刺更有些杂文的风格。但是其中作者对朱元璋的残暴愚蠢给出的理由大多偏于朱从小的贫苦的出生,从贫民摇身做天子的身份地位的悬殊,让他少有一个懂得治理天下的脑子。严重的精英政治,精英意识,似乎在其眼里只有向上翻五辈,你们家时代是贵族才能到后面像李世民那样出现贞观之治。明朝由农民起义建立的朝代,后有魏忠贤等阉宦执掌朝政才会落得如此下场。作者对农民起义并不感冒,所以像张献忠这样的“暴发户”才会麻木的草菅人命,荼毒自己的大西政权。其实七张面孔,朱元璋、魏忠贤、张献忠因为出生贫民,后来反屠自家兄弟,已经被否定了。对吴三桂、郑成功、颇有欣赏之情,出于个人好恶也能理解。读完这七个人,如果按着作者的思路走下去,我不禁想起一个问题,“历史上农民领袖起义为什么屡次失败?即便像朱元璋这样打下江山,在治国上也应该说是一个失败者”。不仅仅是作者所提出身贫农缺少治国的智慧这么简单吧。一个残酷的朝代难眠出现“道路以目”的局面,明朝的东厂,民国的特务等等。残暴的振压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能带来血腥的死亡。张献忠的屠城,朱元璋对士子的残忍。如果说失败,一个王朝对待知识分子如敝履,对其摇尾系统没有起码的尊重,企图举道德大旗驾奴人民朝代,确实很失败。但如题所说,“犬儒精英的炼狱——流氓的棍鞭大刀 ”,作威作福享受优待,你都凭什么,就一张嘴么。对知识分子的摧残,这也只有朱元璋、魏忠贤、张献忠这号人物能下的去手。海瑞的偏执也是个性,惹恼天下人,不坏自己的原则,也是值得尊敬的。

关于袁崇焕

作者在书中对袁崇焕的描述为:“整个明王朝后期最杰出的军事领袖袁崇焕,因为满洲人一个并不高明的反间计,被崇祯皇帝活活剐死。”但是此人是历史上一位受到争议的人物,作者的这句话有三点疑问:一、用最杰出的军事领袖形容不妥。大明官吏分文武,袁崇焕属于监督辽东武人集团的文官。他参与的宁远、宁锦战役的军事统帅是满桂,属于武官。而且也没有留下任何军事思想。二、反间计可能是满清兴“文字狱”的结果。清朝为袁崇焕平反,反推得他可能涉嫌通敌叛国。三、崇祯剐死袁崇焕就不是这个原因了(1)假传圣旨杀死辽东总兵毛文龙。毛文龙是谁,在条件非常艰苦、很少军事补助的辽东地区抵御努尔哈赤、皇太极八旗军队十余年的老将军。同样是手握尚方宝剑的一文一武两大高官,文官随便编几条莫须有的罪名就可以把武官当狗一样的斩杀了,在当时整个武人集团可谓人心惶惶,因为当时武将大多口齿不伶俐,只会拼死保卫家园而作战,而文人在后方等待胜利成果,随便写个漂亮的奏折上报,说胜利是自己运筹帷幄的结果,就可加官进爵。随便看哪个武将不满就一刀剁了,向皇帝忽悠几句就行了,多么可怕的时代。(2)给阉党之首魏忠贤立祠。当时可谓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叫下面的人表忠心,袁崇焕表了,毛文龙没表,从这点可看出谁一根筋抗敌,谁爱玩弄权术、攀龙附凤。(3)皇太极攻到皇城下,他和祖大寿没权力抗敌,只有满桂将军一人带领的较少兵力在拼命厮杀,满桂后来受伤,指认是袁崇焕背后放冷箭所为,不过放冷箭一说无法考证。(4)夸下海口,5年收付辽东,骗取已经国库空虚的大明朝大量战略物资,但却毫无建树。属于历史中争议的人物,望作者在历史作品中要以审慎的态度去编著,正文中可以带有个人主张,但忘在备注中加以注释,能使读者以全面的眼光看待这些人物。

大明的江山

年初的时候有一天我回三联办事,办完事借了张打折卡去下面书店逛逛,结果发现门口最醒目的位置摆满了关于明朝历史的书,心想:嗯,继汉代、三国之后明朝又火起来了。然后转了一圈是什么都没买就走了,八折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还不如网上卖得便宜。关于历史我一贯没什么常识,《二十五史》看到吕睢那篇之后就再也看不下去了,而读后感是吕后简直就是一位SM高手,发明出“人彘”这种玩意儿实在是不同寻常,那年我十四岁,觉得成人的世界里充满了奇思妙想。因为最终没读到明朝,而上学的时候又经常旷课,所以我一直认为明朝只有两位皇帝:一位是一路唱着凤阳花鼓登上金銮宝殿的朱元璋,另外一位就是自己想不开跑到景山上了吊的崇祯。可是人家跟我说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你没去过明十三陵吗?我想了想,嗯,应该是去过,但估计是什么也没看见,我没事看什么死人啊?嗯,死人可以不看,但你得知道死人是怎么回事。现在全中国人民在集体被完钙之后开始集体补历史,我也不能落下啊。一步慢步步慢,这话是我初中班主任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因为我开学第一天就迟到了,而且是迟到了整整一天,还莫名其妙走到人家高年级某班找了个位子就座下了,看着各位学长学姐还都倍儿亲切。都说张宏杰特会讲故事,于是我选定他来给我补一下大明史,补课的题目是《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不光讲皇帝家的事儿,也讲宦官家的事儿、大臣家的事儿,反正都是名人家里的事。但是一听课我的老毛病就又犯了,走私,听着听着就走,听着听着就走,最后还罢课了,其实张老师只讲到第二课,有关篡位者朱棣的故事,老天跟建文帝和朱棣同时开了场玩笑,但这俩人不管怎样拼个你死我活也无非还是窝里斗。我一直没闹明白为什么流行会一下从三国蹦到明朝来,后来想想这大概靠的是当代汉人的集体意志,因为明朝几乎是汉人的一出狂想曲:布衣天子,当家作主。虽说汉族一直是个大民族,人口重多,但真正占领极权领导者位置的相对时间并不长,当然这里面有个比例的问题。而朱元璋的出场实在是太具典型性了:汉族、文盲、农民、做过乞丐、当过流氓、还敲钟当过和尚……是一种草根阶层的代表,而整个明朝也都洋溢着这种草根性,所以才会出来那么一位自学成材、就好搞土木工程建设的皇帝。历史有它的必然。历史的必然就不细说了,反正大明的江山到底也没做成千秋万代,功过自有后人来评断,但在我的记忆中它还是个短命的朝代,差不多也就传了两代吧。都说张宏杰会讲故事,我还是没看出来,语言太成式化,也许是我读得不好没有深刻体会吧,另外我觉得我如果不是买了本盗版,那么就是排版校对的问题,在讲朱元璋的最后一节中,七、八之后接的又是七、八,不是装订的问题,说的根本就是两年事。看这样的版我总有点儿崩溃。关于明朝我看过的最好的故事大概是台湾瓦舍相声的《东厂仅一位》,嬉笑怒骂、讽古论今,当然这里面讲的不都是真事了,都说是故事了,当然得有点演义。不知道当年明月讲大明的故事讲得会如何,我是不准备看了,就让我记住大明江山那两位皇帝吧。

火车上看的

还好,读起来不错。如果没有看过明朝那些事,估计感觉会更好一点。有一些新的元素,有一些作者的见解主张。历史是面镜子,但务实一点的说,其中的道理我都见过听过,缺的是自律。

历史是面照妖镜,谁都将无所遁形

以前,我常常以历史盲自居。虽然从初中开始,古代史现代史中国史外国史,脑袋里塞了很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比如秦朝统一六国的顺序,比如毕昇改进活字印刷术的意义,比如谁第一个发明了电话等,可是这些东西是为了考试而学,为了考试而强行记忆,最后的结果跟无数个考生一样,在考试结束后统统换给了历史老师们,一点不剩。所以,历史在我的脑袋里是一团浆糊。我也没有重新再学一遍的自觉。当话题聊到历史的时候,我总是尴尬一笑,我是历史盲。可是我知道,那些尘土掩埋的时间背后,其实是一个个人啊!无论英雄,无论草莽,无论早起晚睡的农民,无论重利轻别离的商人,他们曾经都是活生生的人啊!他们在哭、在笑、在讨价还价、在征战沙场、在牟利、在清道、在苟且、在决绝、在觊觎权贵、在恣意人生……他们是包含生命的个体,他们有血有肉,他们是无数历史事件的主人公或见证者,而不是历史书上那些冷冰冰的姓甚名谁、字什么号什么。第一个激发我的历史兴奋点的,是《明朝那些事儿》,明知道这是一本不正经的历史书,却读得津津有味。至少我看到了那些抽象的符号组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欲望、愤怒、喜悦、抱负,当年明月机智地把他们从历史书上拎起来,让那些人活在你的面前,告诉你,哦,原来朱元璋就是那个田边放牛的朱重八,那个想做木匠的皇帝是个好傀儡。海瑞不再是文革导火索那个《论海瑞罢官》的名词,而是一个固执到有些可笑的笔架子;郑和也不是那个站在船头为了完成光荣使命而七下西洋的帅气船长,而是有他心底的那一份梦想……自古野史招人爱,或许就是这样,野史才是真真正正给人读的东西。会看这本书,也是因为看完《明朝那些事儿》,对明朝的历史有了很大的兴趣,很想知道明朝的模样还有没有其他可能。虽然历史本身是客观的,但由于说历史的人是主观的个体,就难免带有个人固定的视角、追求在。同样是朱元璋,是当年明月与张宏志花了大工夫展现的人物,可是形象却千差万别。当年明月对朱元璋有句评价一直贯穿了始终,“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这是朱元璋常年征战形成的处事思维,也带着当年明月对他的一份敬佩。到了张宏志笔下,好像又先开了另一层被掩盖的土,那里面是隐藏着的小农思想和拙劣的政治手段。没有孰优孰劣,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一个看中他杀伐时期的英雄气概,一个着眼于统治时期的捉襟见肘。这样才是朱元璋。他是个军事天才,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是个不称职的统治者。他就像是没有经过培训就迫不及待上岗的管理者,对整个体系的认知仍然停留在村庄的概念,他用村长治理村庄的方式掌管国家,简单粗暴,而又充满敌意的怀疑。多疑,是流淌在每个人体内的血液。先不要着急否认,你不多疑,只不过是位置不够高,权力不够大。试想一下,当你享受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候,你的一声咳嗽都可以影响着一堆人的生命,你一声令下可以改变全国人口的迁徙动向。当这样极致的权力就在面前,你怎么会不害怕?怎么会不多疑?你知道人都是贪婪的,你知道自己防不胜防,所以你面前的每一个人都变成了假想敌,哪怕是一起并肩作战的好友。下一秒钟,都可能领兵作乱,抢走朱家的一切。我理解朱元璋的多疑,理解他为了让自己缓口气而采取的一系列统治手段,比如连人家朋友酒席聚会说了什么都知道的特务(现在好像也有这种),比如把兔死狗烹,把旧时战友赶尽杀绝。可理解不等于赞同。私以为读历史的收获就是,我理解你为什么这么做,但我仍保留我的价值观。除了大篇幅写了朱元璋的拙劣统治政策外,如果有些可以算作政策而不是儿戏的话,还有朱棣、吴三桂、海瑞、魏忠贤、张献忠、郑成功。每个人都是多面的,而不是像现在,贴一个标签,就代表了一类群体。他们不是简单的十二星座,纠结的就是天秤、爱钱的就是金牛、腹黑的就是天蝎……甚至有些词性截然相反的词,也能适用同一个人。比如朱棣,你可以说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但他同样也是篡夺皇位、野心膨胀、贪婪凶狠的四皇叔。面对权力的诱惑,我们天生有亲近的欲望,就像狗天生爱啃骨头,并无本质区别。当然也有人能抵制得住这种诱惑,靠的是严苛的自制能力。他能出淤泥而不染,能面对钱权果断说不,比如海瑞。可是,这样就是好的吗?相对于统治出永乐盛世的朱棣,海瑞更像是一场人生的笑话,孤单的坚持,孤单的离开,除了一身傲骨,并未给社会带来任何用途。当然,这是从实用主义出发。他的一身正气还是值得称道的,但是然后呢?!自古有句话,忠孝不能两全,或许说的就是吴三桂、郑成功这样的人。他们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当二者冲突时,吴三桂怒发冲冠为红颜,郑成功选择忠于南明朝廷。然而历史往往是由不得人,激烈的碾压,让郑成功在放弃了孝之后,连忠都没保住,最后忠孝皆亏。但他仍是那个响当当的海盗集团战士,带着中国的士兵勇敢冲杀,用传统的冷兵器赶走了那群善用枪炮的红胡子。历史像面照妖镜,让你的一切在时间的冲击后反而变得愈加鲜明与纯粹,无论是好的坏的,机智的拙劣的,在这里,终究无所遁形。

人性与专制

读张宏杰的《面孔》,有明一朝是在出了很多杀人如麻的疯子,出了很多被礼教灌输得迂腐不堪的书呆子。总体感觉这个王朝和帝国,没有几个人格健全的人,它将人性扭曲与埋汰的差不多到底了。天不灭明,几无天理了。生在一个不幸的年代为人,尤其是身为汉人,真的不如猪狗。明末之时,死在张献忠这个屠夫和疯子刀下的冤魂何其多也,整个川人几乎被灭绝,说那时的四川是人间地狱,绝对一点不过。三百年过去,今天读来,还是让人毛骨悚然。可在当代中国,这样一个魔王居然被美化成“反抗腐朽封建王朝”的英雄,足见这个民族的道德品行三百多年没有改进,足见所有专制独裁者的丑陋嘴脸和底色都相差无几,并不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有所改良,只是越来越精致老到毒辣了。张宏杰对人物的刻画与心理分析,很是到位。我尤其喜欢他对吴三桂的叙述,不仅有人物性格,心理描写,更有站在一个超越当时时代的高度全景式的鸟瞰,仿佛命运有无法遁逃的无形之手,冥冥之中主宰和操纵着每个人、这个民族和这个帝国的最终的归宿。对吴三桂没有一味的矮化,更没有妖魔化,甚至说从人性的角度,是这个帝国人性最后的绚丽。只是从何一开始,吴三桂就徒有道德的外衣,不论是忠还是孝,都是功名利禄的外衣而已。没有原则的人,最容易在生死关头耍滑,最总迷失方向、迷失自我,一步走错不不走错,躲不过最终的劫数。换在一个其他的年代,谁会怀疑吴三桂将会为位居人臣之极,实现他“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人生理想呢?读张宏杰的著作,两个主题一直贯穿于全部:一是人性,人性的阴暗与脆弱,人性的无限多样的可能性;一个是专制,集权体制的邪恶以及它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毁,无限度的降低人的尊严与品格。可以说,明代之后的中国人,良知与尊严丧失几近。“腐败--暴力--换老板”,成为这个国家躲不开的宿命,从暴秦之后,一幕一幕的上演,越演越烈,越演越惨。要不是西方列强的入侵,这个帝国几乎没有疑问的还在玩这样的游戏。从这个角度说,没有西方列强,这个民族的灾难还要深,而且几乎尽头。人性的无限种可能,一直也是我思考的题目。一个人,做一件事当然是现有想法,之后才有行动。但为什么会有哪些想法呢?人的自我意识、人的意识、对世界的认识,构成了它的基本的价值观。在论及专制之下的中国人尤其中国农民时,张宏杰说:“长久被宗族、政权和意识形态困缚,农民们失去了自我意识,农民的独立人格、自由个性,主体意识都处于沉睡状态,他们即使团结起来,也只能成为别人的工具,骨子里永远是顺从权威、避免思考、永随大流的羊群。”不仅明末的农民,民国的农民、甚至当今之国民,独立与自由都不是他们的特征,他们依然没有自我意识,依然没有独立人格、依然没有自由思考,既没有这种环境,更没有这种能力。如果不能具备清晰的自我意识、独立人格的特征、自由思考的能力,我勇敢地认为,我们这个民族还要付出代价,而且是巨大的代价。其实,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智慧,人家已经走了几百年的路,其中也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及种种的艰难,积累了迄今为止最为先进的政治智慧:自由、民主与法治。可惜我们偏偏要说,我们的情况不同,我们是另一个物种。一个人要自绝于世,你真是拦都拦不住呀!我想,这也是张宏杰想说但不能说的吧。

这本书是不折不扣的灌水书!

这书和张宏杰之前出的另一面-历史人物的另类传记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63256/   就多两章新内容,不信请看目录对比      目录:   当历史扑面而来(序)   另类传记   无处收留:吴三桂的心理传记   一个开得过分的玩笑:魏忠贤   从先进模范到乱臣贼子:王莽   偏执症患者:海瑞   问题皇帝:正德的生活史   权力的奥秘:朱棣研究   心不在焉的革命者:洪秀全   最成功的农民:为朱元璋画像   人物随笔   神女生涯   回首爱新觉罗们   女人慈禧   曾国藩   一九一三年前后的袁世凯   为患者朱元璋做的心理咨询   评论   人的历史   走向开放的历史大视野   后记         目录:   章诒和   丁 东   朱元璋:历史的惯性   龙爪上的泥土   初生鳞甲   炼就帝王心   龙椅上的农民   甲 均平天下   乙 构建乌托邦   丙 结网的蜘蛛   丁 思维格式化   朱棣:权力的奥秘   海瑞:偏执症患者   魏忠贤:一个开得过分的玩笑   张献忠:在劫难逃   吴三桂:无处收留   郑成功:血液里的海水      我是在卓越看到这书的,当时挺高兴的,细看目录发现就比<<另一面>>多张献忠\郑成功两章,心想这是他的新书就是旧内容也应该有修订,于是就买了这书.谁知书到手一看,除了新增的两章其它的一字未改,心里感觉被人忽悠一把.如果没看过他的书的又对历史有那么点兴趣的,这书还勉强可读,有了<<另一面>>这书的朋友就别花这冤枉钱了,上网看吧

读未删节新版《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终结篇》有感

几年前就读了张宏杰老师的明朝7脸,2013年再版新增了14万字,果断再次收入读完张宏杰先生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海瑞,吴三桂,魏忠贤......张张惨烈,七张面孔后凝结着整个明朝,甚至整个中国历史的沉重阴影,血流成河而又莫可奈何的命运。唯一喜欢的是郑成功,只为了这句"海盗之子,性格中一直燃烧着明亮的少年性"。这明亮的少年性,唐汉之后,中国不再有

明朝那些人那些事

七个性格独特的历史人物,演绎了大明王朝的生死存亡:布衣天子朱元璋、篡位靖难的朱棣、一代清官海瑞、大太监大傻子魏忠贤、杀人狂魔张献忠、冲冠一怒的吴三桂、少年气质的郑成功。读完这本书,无论是对大明明朝,还是对中国现状的历史渊源,都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读史读出了味道,这算是又一次飞跃吧。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一路下来,莽莽苍苍,明朝对中国整个民族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人性格的塑造,绝不可小觑。这里,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是思考关于中国的一本经典之作。

龙套抑或演员

在看到张宏杰的这本《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前,在我眼中历史读物只有两种。一种是把历史浓缩,就像用抽气机把历史抽成真空一样,没有半点水分、没有半点空气,只有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生死时间,于是所见都是***,从**年到**年,这些比墓碑还要枯燥的东西在我从小学开始接触历史一直到我高中会考后告别历史,在我把历史书上每一个男子画像嘴边画上胡须、女子画像胸前加上胸罩后,我记住了那些枯燥无味的时间,“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1840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它标志着……”,这些强灌进脑子里的数据成为我拿下历史会考A的基础,让我现在都忘不掉,我相信我若参加王小丫的开心辞典之类的垃圾节目时,可以不用求助热线或一帮傻逼现场观众,就能知道大部分历史题的答案。然而这有何意义?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浓缩的都是精华,作为受过四年生物教育的人,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浓缩后都是碳水化合物,就像张宏杰在书的后记里说的,“这种教育方式,就像把一盘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好菜冷却,风干,分解成各种原料,维生素、糖、盐、味精、让你一样一样吃下去。”吃了这么些年,终于让我对历史兴趣索然,每样东西发明之后,必然会署上“比欧洲同类发明早了**年”以显示我泱泱大国的牛逼,这种程式化的写作比装B更让我厌倦,这直接导致我高中选择了理科,当时认为至少科学是实话实说的。另一种历史解读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往历史里注入水分,这就像给西瓜注入糖水,给猪肉注上水一样,但至少比碳水化合物要好吃一些,这些历史书的作者把自己yy成当时的历史人物,不管丫们同意不同意,一顿搞笑的解读,好看是好看,但和看小说可能区别并不大,只不过后者你预设了前提一些都是假的,前者你相信曾经发生过,比如流行的《明朝的那些事儿》就是这样的注水历史作品。第二种还是有些意义的,至少让历史变得有趣,变得有血有肉,当然这种血肉有点不太真实,注水后总是会改变一些味道。所有学过历史的人都会背诵那一句牛逼哄哄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还原真实的历史都只是一厢情愿,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历史必然会以当前现实和当前价值观为参照系,但这种解读至少还是有不进行风干或不进行注水的办法,《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就是一个相当棒的尝试。…………………………………………………………………………历史是用人来写的,我相信到目前为止,纪传体仍然是历史书的最好体例,从人的角度却感受当时的人物。编年体当然会显得更加详实一些,但如果放到整个历史长河里,大概就会真切的感受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太阳底下从来没有发生过新鲜事,只是不断重复上演昨天的故事,换了个主角,换了些配角,和一群死跑龙套的。历史属于那些主角和配角,我们这些死跑龙套的在历史和家族史中也许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哪怕你现在拼命写博客,也只追求现下的表达而已,在历史滚滚车轮中,你连发生车祸的资格都没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当然选了7个人物,7个很不错的主角、配角,龙套只在这七个人物的故事中一遍又一遍的跑来跑去,死了又站起来。大明王朝的缔造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皇帝,朱元璋。富二代的代表,觊觎权力的反叛夺权者,一个完全符合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描述的君主,朱棣。偏执症患者,对自己对他人对君主对国家都苛刻,把日子过成日历,最终成为民间的神的人臣典范,海瑞。主动割了小鸡鸡,没有文化被人当傻子,却守得云开见月明坐上了权力的顶峰而上演一出闹剧的太监,魏忠贤。自诩上天派丫来收人,大开杀戒,以至于后来历史书描述丫时一笔带过,非理性杀人狂,张献忠。古典美男子,冲冠一怒为红颜,家族、国家、女人,最终落得无收留处,吴三桂。混血儿,基因里的开放精神,郑成功。这七张面孔足以勾勒出大明王朝的百态,足以让这个历史丰富多彩,有血有肉,主角换了龙袍,配角化好了妆,历史在这些大人物粉墨登场中上演一出又一出的好戏,比小说精彩,比毛片好看。………………………………………………………………………………不过在我的意识之中,只有能反观现在的东西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旅行以别人的生活反观自己,历史可以以曾经在这个土地上上演的故事反观当下。张宏杰真正让我吃惊的地方是,他用无数史料和笔触证明了一点,“革命都是空的,中国的根本并没有改变”。他写这些主角和配角的故事告诉我们这帮死跑龙套的,主人公和配角都上演着精彩的故事,但所有的故事都是陈旧的,所有的龙套都还是一样的,从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大明王朝到现在几百年过去了,我们周遭只发生了一点点改变,仅这一点点或许还让人有所怀疑。“我们头脑中所装的软件只进行了部分升级,而没有替换。”到今天,“‘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世界上最好统治的老百姓。’”“中国的顺民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物种。中国历朝农民是被无数条绳索牢牢捆缚在土地上的。各级官僚的层层控制、宗族制度的严密约束、乡规民约的不断教化,以及除土地之外没有谋生的空间,逼得农民如同树木一样,生长在土地上,每年结出果实,供官府摘取。”所以在张宏杰看来,那些被夸大了意义的农民起义,那些被赋予“推动中国历史车轮前进的主要动力”的农民暴力运动,只是龙套们重复昨天的故事,从陈胜吴广到后来的太平天国,龙套们只是吃不饱饭,受不了当龙套的日子,由一些比较鸡贼的龙套挑头,高喊着“彼可取而代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用拿锄头的手拿起武器一顿砍杀,然后建立更牢固的专制对付曾经的老乡们,当然更多的龙套们在路上就个儿屁了,死在刀下或死在逼里。在张宏杰看来,“农民起义与专制统治是维持‘中国独特性’的互补两翼,是同一文化源头结出的孪生兄弟,它们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同葆中国文化数千年一系,继继绳绳。”这样一直保持了我们引以为傲的五千年,比丫们欧洲人牛逼多了,汤恩比说“他之所以能活着只是因为它已经僵化了。”……………………………………………………………………………有很多令人发指的史实,张宏杰就像高明的电影剪辑人员,史料和文学描述和自己的感叹夹杂在一起,不露痕迹。最牛逼的是,这哥们不是以历史研究为本职的,他学的是财经,干的是建设银行客户经理。用时下比较流行的但我很反感的话来说,就是“丫研究的不是历史,是寂寞。”以七张面孔之一的《朱元璋:历史的惯性》为例,他至少参考了以下书籍:马基亚维里《君主论》、《明史》、《大诰》诸篇、《明太祖实录》、胡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戴煌《我的右派历程》、《杨尚昆日记》、《毛主席语录》、《左传》、吴晗《朱元璋传》、清人《明史纪事本末》、汤因比《历史研究》、黄老学派《十大经》、《墨子.尚同》、《天朝田亩制度》、《太阳城》、《大同书》、《礼记.礼运篇》、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淮南子》、陈梧桐《洪武皇帝大传》、《老子》、《论语》、《菜根谭》……我在读书误我又半年里感叹读书读乱了,现在只能感叹读书读少了,也读浅了。或许正确的读书该是像当年考研一样,在一个方向的指引下,列出书单,一一看了,一一做了笔记,偶尔看点毛片稍作休息,顺便学习武藤兰老师的敬业精神。阅读历史也是一样,龙套换场,新的主角、配角上场,但所有的龙套或许都该告诫自己一句简单而有力的话“其实我是个演员!”http://blog.sina.com.cn/meiyeting

历史新面孔

我大约是在06-07年看的这本书。也是偶然间买到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然后我觉得真好看,于是那段时间我喜欢看说历史的书。后来的延续是以至于我一口气看了百家讲坛的三国,武则天,红楼梦,还有优秀的品中国文人上/下。这本书应该是在《明朝那些事儿》流行之前的事情。我没有想过以前学的框框条条应付考试的历史人物是有这样一些的面孔。我喜欢张宏杰对于历史的翻译。也看过黄仁宇的作品,但可能由于那时我高三,完全看不懂,没有趣,没有记忆。但这七张面孔我都有记忆的点,并且我强烈赞同,从张先生的观点出发,海瑞确实有强迫症。。。

历史的诙谐

History embodies a nation's characteristic, if as an individual of this country, with a massive land and huge population, never know any detail of its history, what a miserable thing.So someone recommended it to me, I cast a view on it as a result, get inerest it and indulge myself in it. How jubliant it is!

血液里的海水

前面几个人看下来,感觉心情真够沉重的。看明史,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常有种唏嘘遗憾之感,整个社会的思想惯性是如此之大,不是几个穿越回去的人就能改变的。看到最后一章,讲郑成功,一个出生于日本,成长于海上的八闽之子,“血液里的海水”,正如作者所说,看到郑成功,让人终于能在死气沉沉的明史中感到一股正气和朝气。有点讽刺意味的是,郑成功是在不符合常规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乱世之中,长期游离于体制之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关于农民起义,教科书和历史书中的记载差别太大,不知学生们看到本书里描写的张献忠,会做何感想。

专制之下,岂有完卵?

从明朝开始,我们的皇权专制进入到一个新的层级。但是对于专制之害,大多数人其实并无清晰认识。荧屏上,我们看到的多是表扬那些专制帝王的文治武功。但是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则通过明朝的七个代表人物给我们提供了专制之下各色人等的生动画面。朱元璋未发迹之前的惨痛岁月,已为人所熟知。他吃不饱、穿不暖。因为饥饿,他16岁时在13天内连续失去4个亲人,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酸楚。但是他当政之后,虽然锦衣玉食,摆脱了饥饿,却摆脱不了恐惧、孤独与政事之烦。所以他大肆屠杀功臣良将,遍设锦衣卫。明成祖朱棣,心机深沉,腹有谋略,是皇位的合适人选。但在专制之下,却自然与皇位无缘。所以“当朱棣手持武器走向皇位的时候,整个明帝国的人民都被推入了一种相当尴尬的境地。”虽然他的文治武功,豪雄阔大,五征漠北、七下西洋,永载史册,但却永远抹不去心中篡位带来的阴影。偏执症患者海瑞希望凭着严酷的克己复礼,以求超凡入圣。每办一件事,都要严格遵守专制帝国中的许多荒谬规定,结果窒碍重重,举步维艰。不仅受到同僚的讥笑、排挤,乡绅们的抵制、咒骂,而且在家中也几近于孤家寡人。对于海瑞的这种坚持来说,他这种清官真的有助于清楚贪腐吗?张宏杰说的好,“上有朱元璋这样愚昧的专制者,下有海瑞这样甘于自虐的清官,才造成了中国社会滔滔不止的贪渎文化。”寥寥无几的清官不过成了专制政体可怜的遮羞布。对于这样一个社会,海瑞只能彻底无语,所以他据医而死、无一语及身后事,仕宦一生,落的只是心如死灰。大名鼎鼎的宦官魏忠贤是专制体制之下的投机者。及至壮年,他方才自宫,拿男性的尊严、自己的青春、大哥家的驴子、侄女和仅剩的几亩薄田做赌注。这一赌,跨过了几十年,本以为要在刷马桶或者管理伙食中了此残生。不料却突然尝到了专制政体的好处,一下子领略了鸡犬升天的快感。他享受到了做梦都想不到的富贵,但却无法改变那颗自卑的心,所以他特别渴望到处被人肉麻的吹捧。更可悲的是,他不知道历史上手执权柄的太监几乎无人能得善终。他自己的人生当然也没能走出新意,新帝即位之后,魏忠贤上吊而死,尸身都要尝尝凌迟的滋味。刚享富贵没多久的家人或被杀头,或被充军。上吊前的魏忠贤不知是不是还愿意坐这种专制体制的过山车。张献忠,一个没成功的朱元璋。身为草根之时,受够了专制之苦,贵为农民起义领袖之后,感受到的也只是暴力带给他的残忍的乐趣。一辈子刀光剑影,老百姓血流成河,他则惊恐绝望。风流倜傥的吴三桂面对着旧专制的倾颓和新专制的兴起,感受到的是何处家园的悲凉。农民起义军劫掠了他的家园和心爱的女人,他冲冠一怒联手异邦,成为中国人所不齿的卖国贼、汉奸。更可悲的是,面对新主子,无论如何殚精竭虑表现忠心,却仍然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最终的命运也就只能是无处可逃。专制之下,草民固然朝不保夕,食不果腹,但九五之尊也免不了凄惶无助。只能说,专制之下,人皆非人。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随记

“读历史就像看自己”这话在此书中被张宏杰描述得淋漓尽致。朱元璋:刨去洪武大帝的盛名,揭开重八身世的神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朱元璋就像一个邻家大哥,血肉丰满的站在世人面前。儒家思维下小农思想的乌托邦在朱元璋的偏执性格中让我看到了自己略显可笑的一面,总是不切实际地构建自己的想法。朱元璋的犹豫,亲切地就像是镜子中的自己。海瑞:如果在朱元璋身上只是映射到了自己的想法,那在海瑞身上就是看到了自己,特别是海瑞最后承认一生的坚持都是个失败的错误,垂死病中,那些文字就像刻刀划过我的心里,难受得不能自已。坚持了太多的不必要、没意义、不合事宜,有了太多的失望、不屑、犹豫和迷惘,海瑞内心的纠缠争斗在张宏杰笔下显得就像是我们人生中那一次次难受的选择。真希望现在的王书记可以读读明史,在越反越腐的年代,海瑞只不过是个可怜的遮羞布而已。吴三桂:奈何《鹿鼎记》的先入为主,对吴三桂的印象一直是个猥琐的中年老坏蛋。虽然《明朝那些事儿》当年已经科普过,但再一次看到少年英雄的吴三桂,仍然不免为之新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也许只能放在曹操身上,可惜这治世乱世之外还有更操蛋的年代,让孤独的吴三桂无处安放自己的命运。吴三桂降清的那一刻,不免哀伤,当年文治武功了得的跋扈少年终究还是落得个一声叹息。假若当年吴三桂像孙传庭那般战死沙场,那英雄气概必引后人为止雀跃,奈何,依然是奈何,吴三桂也是个懂得识时务的汉人。郑成功:整本书由于明朝汉人操蛋猥琐的性格让我不免会怀疑汉民族的劣根性,幸好有郑成功逆潮流的不识时务,让书中的汉人总算有了些许生命力。这感觉就像是嘲笑你的人群中,那个你暗恋许久的姑娘却投来了加油肯定的目光一般欣喜感动,正能量立马从负无穷陡然变为正无限。作为高富帅的郑成功,咱虽缺少自我映射的基础,但在“孝“与“顺”之间的抉择,却又是如此共鸣。父亲降清,他不从,只身往台湾,传统思维下的孝道对他内心的煎熬,亦能几分知晓。胜了荷兰,光复了台湾,却传来南明灭亡的失败,寄托感被剥夺的残忍让历史总显得那么天妒英才,自此汉人也开始了坐稳奴隶的时代。

形势比人强 历史的惯性

2012年最后一天,读完了张宏杰的这本奇书。最早是在静雅思听里听《朱元璋:历史的惯性》,一听就被宏杰先生的历史重述能力吸引了,凄惨的环境、饥饿的感觉、屌丝逆袭前的无奈……相对于黄仁宇、当年明月等明史作家,他对人性、心理的描写堪称一绝。朱元璋、张献忠章节让我们看到了农夫以剑为犁、以天下为田的戏剧效果,只不过一个是种田能手,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是混不吝,种不出来就算球。海瑞就是没有弱点刘菊花的加强版方舟子,没有战友、没有上级、只有“天理”的偏执型人格。吴三桂、郑成功面临的抉择绝对是地球上最难的抉择,生存与忠孝之抉,现在人已经很难体会忠孝对于儒生的意义,因为背弃从小支撑自己的支柱、社会期待你的人格,你在精神上已经自杀了无数刀了。特别是两人还都面临忠孝之抉,郑成功选择做忠臣,流芳千古,但最终发现已经无人可忠了,因为遗脉永历帝被吴三桂追到缅甸杀掉了;吴三桂选择做孝子,但是被逼的连孝子也没得做。乱世让国姓爷光耀古今,这是历史的机遇。治世则可让西南王成为一代贤臣,位居宰辅、立言立德立功犹未可知。魏忠贤、朱棣都有幸运的元素,魏忠贤的故事重演九千遍,他也不一定能再次当上九千岁,一路实在是太奇幻。但是之前明史能有王振、刘瑾,末年再出一位魏三,也不算太奇怪。朱棣让我们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心够狠,只要一次成功就够了。只是殉难靖难之变之的人比后来殉难煤山之变的人还多,朱棣对人性的驯化不可谓不成功,不知他后不后悔。明末就像一辆走下坡路的破车,崇祯越想推,反而下坠的更快。清末也是,没有新政就没有新军,就没有辛亥。历史的经验就是后人从不吸取历史的经验。所以咱们怎么在变革时保持保守主义的制衡,需要有大智慧。有意思一点是,宏杰先生作为蒙古人,对于清朝皇族的优秀血统、旺盛精力、勤政热情赞不绝口,对于日本血统给与郑成功的少年气赞许有加,对于朱棣之后皇族的农民本性、萎靡不振也颇有笔墨,是一个有趣之处。以后希望能看看他写元史。其实都是提供另一个视角,也没有民族本位的高调。另外,施耐庵自己及其门人罗贯中都曾是张士诚的幕僚,还有一位好友叫刘伯温。所以水浒、三国里面宋江、刘备的大哥手法都是相当有事实基础的,都有朱、张的影子。所以现在读起明史的太祖、成祖故事,颇有似曾相识之感。

一本有趣的书

上周到位于这座城市西部的某媒介中心开会。会后要见一个朋友,约在一楼大堂边的喷泉边。等人是最无聊的时候,旁边有一个开架图书超市,顺便进去翻翻,竟然碰到了它。我一向觉得读书如交友,需要慧眼,见识和机缘。有缘见到,自己没有水准,依然会擦肩而过;有见地和期待,但是没有缘分碰到,自然是连遗憾都无从谈起了。这本书第一眼跳进我的眼帘,是它的封面,真正的土色,《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序言的人物也很有意思,是《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章诒和。决定明朝命运的7个人物:朱元璋〈历史的惯性〉、朱棣〈权力的奥秘〉、海瑞〈偏执症患者〉、魏忠贤〈一个开得过分的玩笑〉、张献忠〈在劫难逃〉、吴三桂〈无处收留〉、郑成功〈血液里的海水〉;他们相继进入我的视野,用了一种非专业化的解读,是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而且是很会讲的方式,让我想起〈万历十五年〉,在大陆也能见到这样的论史方式是让人兴奋的事,虽然偶尔有些思维和语言跳入眼睛会觉得如微小沙尘。由于中国历史的奇特性,我对于人文学科的科班出身的正统总是抱有一些成见。正如叔本华认为的那样,当你以某个学科为职业,必然会听命于管理者的思想和价值体系。哲学家不会出自哲学教授,同样,对历史的真知灼见也不会来源于历史系的课堂。张宏杰,一个刚过30岁的年轻后生,在葫芦岛的建设银行工作,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做银行繁杂工作之余有兴趣和毅力读史书,而且写下了这样美妙的文章让大家分享,让人钦佩啊!读完这样的书,读好书的美妙感觉和它阐述的思想深刻、话题沉重之间的对比,让心也起起伏伏了。2006年1月17日伦敦雾

这七张面孔

尽管似乎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似乎才是他的成名作品,但最早看的还是他写的《坐天下很累》。感觉他的作品风格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有些相像。把历史的事实和人物的分析都做的十分到位,感觉又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了一次他所叙述的年代。还是记录一下他是怎样叙述这七张面孔的,我记住了些什么。朱元璋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开创者,农民出身,历史上仅有的一个乞丐皇帝,从小生活极其贫苦,经受过惨痛的经历,终其一生,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受着农民思维方式的牢牢制约。对于外部世界,他们的基本反应是排斥、恐惧和不信任。封闭的生活状态让他们感觉安全、轻松。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轻商的皇帝。朱元璋具有强烈的亲族观念,他规定了历代以来最薄的官俸,同时又规定了历代最厚的皇族俸禄,以至最后皇族的供应成了明中期之后帝国最沉重的财政负担。朱元璋是一个流氓化了的农民,农民为体,流氓为用。在毛泽东最佩服的古代军事家中,朱元璋排名第二,毛泽东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朱元璋之所以在诸雄中脱颖而出,第一点是重视军纪,善于打造仁义之师的品牌。第二点是朱元璋对书籍的兴趣和对知识分子的态度。第三个不同点是朱元璋的谨慎,他最突出的军事个性是持重。大明帝国开国后的种种重大举措,与朱元璋长期形成的战争型思维方式有极大关系。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习惯军事思维的人总是以他人为手段,以自我为核心。保存自我打击他人,这是军人的行为本能。抢占先机,趁人不备,打闪电袭击战,往往能大获全胜。正是基于这种心态,他在功臣们还没有明白过来就大批把他们杀掉,消除内在的隐患。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农民帝王。他终生保持农民趣味、农民气派、农民作风。他绝无声色之好,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打点朱氏家业,从登基到去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他的节俭,在历朝皇帝中也堪称登峰造极。尽管他的很多措施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感觉是为了天下百姓,但生活在他统治时期的人和官员其实都不幸福。朱棣书中所说,天下大义的道义力量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利益作后盾,任何道德戒律都只能是空洞的口号。朱棣和建文之间的争夺,既不是民族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也不是整个社会范围圈内利益格局的大调整,而只是统治集团顶部的内部斗争。所以,从一开始,没有多少南军将领肯为老朱家的内争拼命,特别是燕王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之后,更没有多少人认真抵抗。对比一下朱棣和建文,还有他们的谋士集团,其实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加上建文的削藩政策本身就非常失败,这也注定了最后的失败。不过夺得天下之后,朱棣美丽的面具被揭开,后面露出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氓,他发明诛十族、瓜蔓抄,惩治对手手段十分之残忍。不幸的是,这样的人在中国式残酷竞争中常常是胜利者,这些人一面愚弄天下,一面又野蛮践踏诚实的人所珍视的价值。后世士人谈起成祖时代,最为痛惜的是天下正气又一番被摧残,明亡之后,许多人士把明朝灭亡归于人心在永乐之时既已倾颓。明亡之日,殉国者尚不及靖难时殉建文者多。但作为君主,令人畏惧要比受人爱戴更安全。人民宁肯辜负一个自己爱戴的人,也不会违背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这是人的本性。确实,正是恐惧巩固了朱棣的权利。他谋得帝位后连续不断的行动凸显了朱棣的强者形象,这是巩固他统治的有效手段。明朝最耀人眼目的大事儿几乎都是他做下的,在他的治下,大明国力强盛,人民富庶,政治安定,文化繁荣,永乐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充满活力和开拓精神的时代。海瑞海瑞任教谕的第二年,因为不主动恭维上司,获得了海笔架的名声,破格晋升的原因是狷介的名声,和现在一样,另类的举动往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笔架先生的名声越传越大,另类行为为他赢得了通省官员的注意,而他任学官以来,实心实意,把一个最清苦没滋味的教官做得有声有色,种种实绩也就进入了大员们的视野。海瑞四岁,父亲即去世了。孤儿的性格往往是相似的,特别是那些早年丧父的人,母亲们会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对其严加管教,由于母亲的日夜灌输,他们的道德感比常人要强烈,异常孝顺。海瑞的耿介、顽强乃至偏执,早已深深植入了血液之中,而从小所受的儒学教育,又强化了这些倾向。明朝官俸微薄,海瑞任知县后公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革除所有常例。海笔架靠一个月五两银子,真还养活了一大家子。当然,生活水平和别人无法同日而语,而且还要想一点别的办法来维持生计。淳安的县丞、主簿纷纷要求调离,衙役、门子也都回家不干了。1566年嘉靖皇帝驾崩,因为给皇帝禁言而入狱的海瑞闻听大恸,尽呕出所饮食,陨绝于地,终夜哭不绝声。皇帝去世,于他,就是儿子失去了父亲,老马失去了主人,怎么能不有恸于心?新即位的皇帝隆庆在即位当天就释放了海瑞。不久在徐阶的推荐下,又一年三迁,升为大理寺左丞。海瑞遇到了政治生涯上最温暖的一个春天。隆庆三年,在徐阶的推荐下,海瑞被任命为位高权重的应天巡抚,登上了他政治生涯最辉煌的顶点,这一年他已经五十六岁了。谁都无法不正视这个政治现实:海瑞已经成了一面旗帜,一种象征,成了帝国政治清流力量的总代表。不过,由于在应天府任上处理土地兼并问题上引起众怒,也被当权者高拱利用,成为攻击徐阶的利器,最后被取消巡抚衔,调任南京总督粮储。海瑞不知道,像他这样不明白游戏规则的人,只会被高明的玩家当作一枚冲锋陷阵的特殊棋子,发挥完作用之后,被抛弃是必然的命运。清官注定不能进入政治主流,无法引导政治航向。隆庆皇帝去世后,小皇帝万历即位,当权者张居正认为,海瑞的品质无可怀疑,然而办事不能通达,这样的人只能享受名誉上的尊重,不能任为实职。他没有徐阶的天真,认为海瑞能够为他的班子建立政绩,也没有高拱的阴险,想用海瑞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他不能用海瑞。他只能做一块官场的门面,用来装点朝廷,用来让大家学习其精神。不过在官场上被视为异端,视为魔鬼的同时,在民间,海瑞却已经渐渐成了神,成为老百姓的寄托。在老百姓的心中,海青天就是善恶的最终裁判者,是传奇式的大英雄。从现有资料上,我们可以判断海瑞有强迫—强制型人格。对于海瑞的家庭我们知之甚少,海瑞前后娶妻多次,他对妻子和女儿感情冷淡,令人难以忍受,对妻子教育严厉。这个父亲不可爱。魏忠贤河北肃宁历来是个出太监的地方,一个地方出太监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比较穷苦,另外一个,需要某种示范效应。不过和大多数出身肃宁的太监比起来,魏忠贤的例子仍是特殊的。一般人是在幼年时由家人做主净身,而他是在娶妻生女的二十二岁盛年,毅然自阉。这个事实,反映出这个人的性格中确实有某种敢作敢当的不凡素质。不过魏忠贤做太监有三大难题。首先,净身需要交一大笔手术费。其实,净身的死亡率很高。三是净了身也不一定能当上太监。最后魏成功净身,在全家投资的情况下(把仅有的三亩薄田卖了,用家里把女人卖给人家当童养媳的钱)入宫。但从此,他就湮没在底层太监之中,一连十几年没有踪迹。在宫中飞黄腾达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识文断字,二是富于心机,三是有强烈的野心。而这三条,魏忠贤无一具备。魏忠贤没上过一天学,说到心机,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憨。至于野心他更是绝缘,一直到他五十三岁,进宫整整三十年,头发开始花白了,他还是停留在这个伙食管理员的职务上。不过这个伙食管理员的位子,阴差阳错,是在东宫太子身边。又恰巧,他侍候的这位相貌平常的 ,后来居然为太子生下一个儿子,而且是长子。魏忠贤在宫中很有些忠心耿耿的口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性格讨人喜欢。小皇孙刚懂事就喜欢跟在他屁股后面玩。在他骑马射箭或者运斤成风的时候,总有一个身躯高大的人跟在身边,那就是魏忠贤。这一老一小之间形成了一种说不清楚的亦主亦仆、亦亲亦友的关系,这孩子后来几乎成了他的命根子,他的忠诚,已经不是基于尊卑关系,而成了内心的感情需要。明宫的规矩,后妃从不亲自抚养婴儿,皇子是在奶妈、太监和宫女们的照顾下长大的,皇孙最热爱、最依恋的,是自己的奶妈客氏。万历四十八年,魏忠贤的命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首先是七月万历崩逝,随后的光宗登基一个月,就因为纵欲过度,一命呜呼。一转眼,皇孙朱由校变成了天子。转变还不止于此,魏忠贤和客氏形成了对食关系,客氏的亲信就是皇帝的亲信,他成了皇帝最信任的太监。这一地位意义深远,因为,与对木匠活的强烈兴趣相比,刚刚登基的天启皇帝对政治十分厌恶,老太监魏忠贤成了其代言人,为一个对政治没有兴趣的皇帝批奏折,就意味着掌握了帝国的所有权力。虽然他一字不识,但他有他自己的办法:他让别人替他讲解奏折,然后他发号施令。不懂硬要装懂,用错误来掩盖错误,这是魏忠贤执政时常见的现象。由于缺乏起码的从政经验,所以魏忠贤解决政务难题时,常常会别出心裁,让人哭笑不得。他连起码的避讳之道都不懂。东林党人是一群忠臣,他们反对魏忠贤,原因不在于魏忠贤的水平太低,也不在于政治见解不同,而在于魏忠贤的身份。明朝祖制,太监不可干政,即使魏忠贤真的才略能经天纬地,也不能由他来代天理政。因此在魏氏掌权之后,各种反对的奏疏就一上再上。而由于皇帝的庇护,慷慨激烈的东林党人毫无办法,许多政治嗅觉敏锐的人立刻转变风向,果断地向魏忠贤投靠。很短的时间内,一批大臣就聚拢在魏忠贤身边,而且形成了滚雪球效应,越聚越多。明朝中叶以前,阉寺之祸虽盛,士大夫还是耻于公然与之为伍,到了末世,他们连这一点廉耻也不要了。事实证明,这些东林党人其实不堪一击,魏忠贤在他的谋士指使下,寻找各种借口,组织人对东林党人进行弹劾,再以皇帝名义罢免,东林党人好面子,有时不用魏氏罢免,自己就提出了辞职。这样数月之间,东林党人就已经被清洗殆尽。魏忠贤执政后,有个近乎病态的爱好:爱讲排场,爱听恭维,无论怎么过分的吹捧他都能欣然接受。于是,恭维魏忠贤就成了朝中大小官员的一个升官的捷径。其实在意识深处,魏忠贤一刻也不能忘了自己出身至卑至贱,每天都在怀疑自己的能力,每天坐在这至高的权位上,他其实无时不在忐忑。为了拯救自己,他采取了两种策略:一种是继续加大剂量,服用恭维;一种是全力镇压反对者,草木皆兵。当时恐怖气氛深入人心,全社会都战战兢兢谁也不敢乱动乱说的时候,对魏忠贤的颂扬却越来越响,这场崇拜运动发展到帝国各地纷纷为魏忠贤造起了生祠。如此情况固然是因为魏氏一人的头脑简单,但也反映了整个民族素质在精神层面的进一步劣化。1627年,天启七年,朱由检去世,由于无子,其弟朱由校即位,他对政治有着强烈的兴趣,一心一意要挽救大明王朝,权奸魏忠贤最后落得一个上吊而死的结局。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作风和军纪,是历史阅读者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和我们在课本上和电视里所看到的不同,中国历史上历朝的农民起义军,真正秋毫无犯的并不多见,大多数起义军所过之处,难免玉石俱焚。其实,农民军自己并不讳言自己的暴力和残酷。其实对于起义军的军纪也不能苛求,他们文化素质低下,聚集在起义的大旗下,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为了什么纲领,而仅仅是因为饥饿。很难相像,仅仅因为握住了武器,他们就会从愚昧狭隘的中国农民瞬间化蛹为蝶成革命战士。众所周知,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他们选择起义解释只能有一个:别无选择。也许是一场天灾让他破产,也许是一次仇杀让他逃离家乡,也许是被过路的农民军烧了房子,挟裹而来。然而,战场往往使人丧失人性,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就从中国社会最老实本分的农民角色,转化为一个杀人为乐的暴徒。人性远比我们所了解的要复杂得多。张献忠、李自成出现在史书上时,前面总是被冠以流贼两个字。从崇祯三年到十七年,张献忠度过了整整十四年名副其实的流寇生涯。流动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躲避官军的追击,起义之初,农民军与官军在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距。一是为了打粮,即劫掠财物,以养活部队。流动作战是农民军不得已的选择,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作战方式也自有其不可抵挡的魅力。流动作战痛快淋漓,令人上瘾。底层文化中的第一个缺失即使人道精神的缺失。另一个严重缺失是对妇女的尊重,张献忠在这方面表现一样鲜明。底层生存更需要的是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不择手段、心狠手辣往往能最后成功。底层文化毫不掩饰物质欲望。农民起义带给中国的,无非是以下功用:一是消灭人口,二是文明的毁灭和劣化。三是专制思维越来越强化。崇祯十七年冬十一月十六,张献忠正式开朝于成都,国号大西。因为过于一直奉大顺军名义,一时不好回避,遂以大顺为纪年,改元大顺,张献忠称大西王。张建立大西国之初,军纪确实相当严明,除了抵抗者之外,并不滥杀无辜。因此,各地秩序很快得到平定,生产生活开始恢复,大西国开国之初,呈现一片兴旺景象。这一段是张献忠入蜀后军民相处最融洽的时期。如果说张献忠是杀人魔头其实并不过分,关于他杀人的历史记录非常之多。在明末农民起义军里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两大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没有后代。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时代,这一事实给人带来的挫折感是今天的人们很难体会的,这也许是强化张献忠厌世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顺二年夏,大西皇帝张献忠对读书人进行了一次大清洗,他在全川境内发布“选举考试令”,命令全川读书人一律赴成都应考。一个月后,各地报告,生员已经齐聚。于是,张献忠采取了行动。考了三天,除了十几名年幼的、张献忠看着喜欢想留为己用的孩子之外,剩下的一万七千人,全消灭了。大顺二年十一月,大西军在汉中前线连连失利,清军节节进川东,川南又逐渐为南明军队攻占。张献忠决定,剿灭各地城市人口,以彻底消除内应,二十二日,张献忠剿洗全城居民。他也许是疯了,问题是:为什么他的数万部下居然依旧对这个疯子俯首帖耳,一丝不苟地执行这个疯子的任何疯狂指令?这就是东方集权体制的威力。这个体制的特点就是没有对最高权力的制约机制,因而会把一个人的英明放大为全体的胜利,把一个人的疯狂放大为全体的罪恶。张献忠控制地区内的各地城民剿灭净尽,他又从郊区强迫村民们入城。毕竟,城里还需要有人为军队服务。不过接连的失败让张献忠挺不住了,他无比怀念起了当日的流寇生涯。放弃四川,到他出重新开始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然而他又不甘心这样走,因为实在太恨四川人了,他决定屠蜀,这是古往今来最最宏伟的屠杀计划,执行得也相当坚决。他发出了除城尽剿令,令军队出城,消灭农村人口。人已经杀得差不多了,张献忠开始撤退。人口消灭净尽,自然粮食就越来越难找。数十万军队,没吃没喝,如何行军?张献忠想到了屠杀自己的部下。当然,要杀必先杀那些掳来的四川人,他们虽然被征入伍,心却不附,却经常有人开小差。张献忠还认为,随营妇女是自己行军作战的累赘。在杀过自己士兵以后,把屠刀探向军中妇女。顺治三年,他离开成都时,首先将自己的三百嫔妃杀掉二百八十名,只留了二十名伺候自己。收拾干净后,他率部启程。开国时的一千多文官,此时被杀剩二十五名,忠心耿耿跟在身边。士兵人数亦只剩三分之一。可惜行至凤凰山,遭遇清兵被杀,死时方四十一岁。张献忠的死,并不意味着四川人灾难的结束。幸存下来的人,大多也没有逃过以后的连续不断的灾难。第一重灾难是饥荒。第二重灾难是摇黄起义军。第三重灾难是官兵。不管是南明的官兵,还是清朝的军队,到了这个军粮匮乏的四川都得靠抢粮为生。第四重灾难是瘟疫。第五重灾难是虎灾。这就是所谓的定业难逃。佛也管不了定业呀。吴三桂吴三桂武举出身,堪称美男子,年仅二十八岁就做到了镇守一方的宁远总兵,三十一岁,即已被破格提拔为辽东提督,总领关外军事。用高富帅来形容他似乎都一点也不合适了。明末的辽东烽烟不断。吴三桂是洪承畴辽东遭遇全过程的见证人之一,他亲眼目击了洪承畴在内外夹击下走向覆灭,这令他胆寒不已。他每时每刻都感到充斥帝国的死亡气息。这个帝国就像一艘庞大而破烂的大船,在风雨飘摇之中,不知还能支撑多久。他吴三桂,风华正茂才华横溢,为什么非要用自己的新鲜亮丽的生命去做这艘破船的殉葬。从洪承畴的角度来说,他不是腐儒,清和明之间的上下优劣,明眼人一目了然。在和满洲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这个民族大有前途,必将取代朱明。而是他最后下了决心投降的,还是这个满洲统治者不可抵御的个人魅力。但在苛刻的道德伦理标准下,一个人很容易被推入冰炭相激的两极选择之中,承受自然人性和社会伦理两方面同样强烈的撕扯,而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在这种情况下,死亡甚至是最简单最轻松的选择,而活下来,却需要勇气。你必须承受社会舆论和内心负罪感的双重挑战。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开朝改元,旋即渡河东征,一路势如破竹。北京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三月初,崇祯帝诏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入关勤王。吴三桂也许能在北京城下阻挡李自成几天,却没有能力挽狂澜于既倒。如果只是单纯地送死,他实在没有必要那么兴冲冲地自投罗网。当然他也不能按兵不动。所以,他选择了拖延。他摆出一副对朝廷尽职尽责的姿态,在行进的路上等待着大明朝的灭亡。他的前途中剩下的,只有家族的平安,个人的功利地位,还有陈圆圆。吴三桂的算盘打得很准,三月十九,农民军贡献北京城,崇祯煤山自杀。得到这个消息,吴三桂刚刚走到河北丰润,距京城尚有数百里之遥。他忙撤兵返辔,率领大军奔回山海关。后面的事情就很耳熟能详了,吴冲冠一怒为红颜(书中所说陈圆圆又回到吴三桂手中,不过其父吴襄及其全家被杀),投奔了满清,帮助清朝打江山。顺治十七年,在为满洲人卖了十七年命之后,吴三桂终于获得了他的报酬,被封藩云南,位享人臣之极。虽然如此,但他还是处处察觉到了满洲人的防范心理,察觉到他们目光中隐藏着的一丝轻蔑和不信任。满洲人对吴三桂失去信任,应该是吴三桂亲身入缅甸擒杀永历的那一刻起。顺治皇帝可以理解吴三桂在命运的压迫下屈辱地投靠,也可以用混合着欣赏也蔑视的眼光看着他拼尽心力在大江南北为他卖命。但是为了讨好新主而再一次扑向故主时,福临不寒而栗了。吴三桂做得太过分了,一个没有任何道德原则的人,可以为功,更可以为祸。即位的康熙皇帝基本上是在和平环境长大的,他与自己的祖先不同,他接受的是正规而系统的汉文化教育。到了康熙这一代,爱新觉罗家族才真正弄明白了儒臣所说的天理人欲和世道人心的关系。出于内心的道德信条,他不能对吴三桂当初的投奔抱理解态度,这位王爷的卖主求荣,他更是觉得无法接受,对这位功高权重的汉人王爷,他心底只有鄙薄、厌恶,还有深深的猜疑和不安。亲政不久的康熙皇帝就把三藩作为困扰他的首要问题。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他必须用伦理纲常来整合人心。而任用叛臣作为帝国藩篱实在是不可接受的现实。吴三桂的后话自不必说了。或许一开始他就无奈的走错了路,也注定这个结局。郑成功郑成功出身海盗之家,二十二岁入南京国子监,文坛领袖钱谦益一见而喜,伟其器,因给别字大木。收复台湾之战,荷兰人的兵器占绝对优势,但郑军人数是荷兰军队的二十倍,此外郑军具有惊人的战斗力,它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海盗遗风,一是郑成功的个人风格。郑军也具有突出的学习能力。郑成功起兵后,重新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商业力量,郑成功由此也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国际贸易商,在东南亚国际贸易中占据绝对垄断地位,利润大概在平均每年二百三十四万至二百六十九万两银,数目十分惊人。如此庞大的利润来源于武力支持,没有占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郑成功也不可能在东南亚海上贸易占据垄断地位。那些不在他直接控制之下的商人,也不得不向他交纳高额的保护费,以获得海上安全,不听从他的命令的中国商船,随时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不妨称郑成功是当时海上最大的海盗集团。春秋以降,在日益严密的专制权力的不断挫辱下,中国人日益软熟圆滑,英雄气质不断从这个民族体内消散,实用主义越来越向着苟且、丑陋的方向发展。生命尊严和生命质量已经成为不可兼得的鱼与熊掌。只有郑成功重新接续起了春秋传统,把荣誉放在了生命之前。不过他也有性格上的弱点,在中国史学家眼中,他“不成熟”、“急躁”、“冲动”、“不沉稳”,嫉恶如仇,执法过严,许多将领忍受不了他的严刑峻法,纷纷投奔清人。后来替清军收复台湾的施琅即是其中之一。本书作者认为郑成功拥有中国人严重缺乏的可贵性格品质——少年性。少年意味着活力和创造力。因此当清军南下时,他才会做出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选择。我不知道张宏杰老师是如何选择这七个人作为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的,为何没有王阳明、于谦、张居正,不过这也并不重要,可能这七个人和我们当时的民族、国家很多地方紧密相连,还是喜欢从人性和历史的真实写的书,这样的书看着很有兴趣,和真实的生活贴近的书当然有兴趣,并不像我们的历史书本所说,伟人是如此伟大,一点瑕疵都没有,小人就烂得透彻,这不是历史。用了一个月才断断续续写完书评,惭愧了。

这不是历史,这是现在

《一代宗师》上有句台词,大意是高手过招最终比的不是武功是想法。历史研究也是如此,有时候并不在于一个人在故纸堆里看到过多少掌故,而在于眼光的高低,也就是一个想法。如果没有想法,读书多也就是个知道分子,也就是个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的孔乙己。张宏杰就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历史学家。知道张宏杰是在13年第一期的《读库》上,他写了一篇皇帝梦,看似是在写洪秀全,但他不过是从洪秀全那一个个举动来分析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多少年来多极权的渴望,有趣的是他不但在写洪秀全,更是将49年后落后地区农民称帝的事情联系起来写,甚是有趣。这部《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与其说他在写历史,不如说他在写人,他选取了集权制度的设计者,谋朝篡位者、身体与心理都畸形的太监还有变态杀人狂以及历史上的千古奸恶之人吴三桂和大明朝一号忠臣、我们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代表,看这本书,你可以一面看一面和当下对照,例如开朝者太祖朱元璋带着着某某,排挤接班人的朱棣代表着某某,太监魏忠贤这个在当下太多了,至于模范官吏海瑞,这个在当下我们树立了更多,看那些宣传无法也就是带病参加工作云云,行为古怪得都是摆放起来受人供奉的。不过这个社会还没有逼出吴三桂,还没有衍化出张献忠。但这并不值得庆幸,因为我们同样没有产生出满是朝气的“郑成功。”我们的年轻人学生, 还没有走出大门他们已经对职场潜规则了若指掌,他们一上路就老了。

三种思维方式 - 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1”

读完“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张宏杰的作品分析人物还是这么深刻。虽然内容是明太祖朱元璋,但是我觉得句句影射本朝毛高祖。毫无疑问,在明朝,东西方两艘巨舰驶向了不同的终点,西方的自由民主将他们推向了繁荣和富强,东方的专制集权虽然一段时间内维护了繁荣稳定,但是使国民性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文章标题之所以用“三种思维模式”,而不是朱元璋的三种思维模式,是因为直到现在我们从未摆脱过这种思维方式。现在的历史课本里面经常吹嘘,中华文明持续5000年,从未间断。我非常认同张宏杰的观点,在元朝建都之时,中华民族已经灭绝,文明已经断裂,中华民族从别告别了“雍容高贵”、“温文尔雅”。元朝灭亡,朱元璋建明朝之后,农民、流氓和军人出身的明太祖始终没有摆脱这三种思维方式。* 农民思维,农民非常的天真、淳朴、排外、恐惧和不信任,封闭的状态让农民感到安全和轻松。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在青春期前养成的,即使后续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如朱元璋、毛泽东,思维方式也肯定跳不出此怪圈。农民出身的皇帝都闭关锁国,体贴农民,善于发送群众,集专制统治于一身之后,一遍施恩与普通民众,一遍无情的鞭笞民众的灵魂,造成中国文明的断层。南怀瑾提到人生的三个基本错误:"一 德薄而位尊,二 智小而谋大,三 力小而任重",德薄的人爬上高位,对整个民族肯定是一场浩劫。* 流氓思维,历代开国皇帝,没有比朱元璋流氓的更彻底的了,长期的风霜练就铁一般的黑心,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强大意志力和野蛮性,他可以杀人不眨眼,也可以壮士断腕,委曲求全。受过良好教育的读书人也许同样精明,但禀赋柔弱,没有摧锋折韧的胆量,更没有厚脸皮和黑心肠,只能做谋士和助手罢了。朱元璋生来也是一个顺民,被无数条绳索捆绑在土地上,受各级官僚的控制,宗族制度的约束,乡规民约的教化,只能被动的承受命运。中国人民是天下最容易驯服的一群人,只要弄填饱肚子就不会起来造反,但是这最后一点要求竟然成为了一项奢望。束缚的绳索被砍断,在血雨腥风中又重新披上了盔甲,成为了无坚不摧的斗士,同时,也彻底成为了流氓。* 军人思维,顶级的男子汉都是在战场上锻炼出来的,一个伟大的统帅要对战士的鲜血和呻吟无动于衷,要可以将无数鲜活生命当作自己赌局中的筹码,能够将自己最亲近的人亲手送到死亡线上,杀死心中同情、怜悯和恐惧,做到无情无欲无我,这样达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与左而目不瞬”的境界。很遗憾,朱元璋达到了,毛泽东也达到了。开国之后对生命的漠视、政治斗争的不择手段将军人思维表现的淋漓尽致。好好反思当前领导人的思维方式,无出这三种思维方式。------王彬彬2014/1/27

挺好

我觉得张宏杰对于国民性的剖析是最到位的,看这本书以前看的是明朝那些事,相对于那些流水账的事情,深刻或许是这本书的主题。作者站到这七个人物的对立面上,画好了一张张脸谱,一张张全社会的脸谱。

大明王朝的明规则和潜规则

所谓明规则,就是白纸黑字,可以说,但是不一定要做的条条框框;所谓潜规则,就是默默念在心间,不能说,但是一定不能不做的处世妙方。比如一条妇孺皆知的明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但凡你去问一个上过学,识得字的两脚直立行走的哺乳动物,无不是点头回答知道二字。然则但凡你在马路口上蹲个5分钟,总有真的猛士直面红灯奋然前行。如是者何故?是“红灯停,绿灯行”本身是不好的规则和制度吗?恐怕并非如此。那么是中国国民素质低劣吗?君不见,伦敦街头,大不列颠子民中亦有勇闯红灯之英雄。然则是监管不到位吗?部分正确,但并非完全如此。真正原因在于,所谓明规则,是按照社会整体或统治者理念指定的,即所谓公义;所谓潜规则,是由于个人和团体利益滋生的,即所谓私利。只有理想主义者为公义奋斗,以理念为圭臬。而理想主义者,是世间的盐,是不会多也不能多的。大多数人不因为某种制度美好就在现实生活中依其行事,他们只会按使自己利益更大化的办法去做。所以大家都知道按秩序排队是好的,但是很多人还是要插队;大家都知道上班的时间上豆瓣是不好的,但是很多人还偷偷地发帖;大家都知道抄论文,抄作业是不对的,但是还是很多人要抄袭。这无非是因为大家还知道一件事:有些规则是贴在墙上给人看的,当真照着做会被人当SB的。提高农民社会地位,保护农民利益;压低官员收入,严厉打击官员腐败,这就是朱元璋指定的明规则。很显然,这些明规则在他的臣民看来,都如大学老师苦口婆心劝学生要独立完成作业的唠叨一样,话音随着唾沫星子一起在空气中挥发消散,听过就算,是不必当真执行的。比如规定农民才能穿丝绸,比如农民可以绑不法官员进京,对一个富不如商人之一毛,权不如官员之一指的弱势群体,这就如同一文不名的流浪汉拿到了奔驰4S店能打3折的VIP卡。反观之,官俸如此苛刻,即使剥皮实草也不能阻拦这伙孔孟信徒伸手捞钱。毕竟,这么多聪明脑瓜子头悬梁,锥刺股,皓首穷经,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地读书不是为了自己吃糠咽菜,全家人面黄肌瘦喝西北风的。因此朱元璋清楚,他指定的明规则若只是简单颁布,则社会上必是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化解。所以这位开国皇帝用他无上的权力,和无所不在的权威去,加上恐怖的刑罚去强推他的政策。如果他活到现在,肯定无比拥护在每个路口安装监控器,以防止有不知死活的狗男女闯红灯。他试图用严刑峻法去打断这个社会原有的利益链条。如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让明规则如太阳般煌煌如炬,黑暗中的潜规则冰消雪融。朱元璋当然失败了,他严格命令后世子孙不得更易一字的条例成了空文,到最后,像海瑞这样严格依照明规则行事的人,反而成了另类。伟大的洪武皇帝失败的原因是不难找的。首先,皇帝就是靠官僚集团去统治帝国的,他的手足耳目都是官僚,又如何能完全控制监督?还有,朱元璋有能力做到令行禁止,勤政爱民,但是朱允炆呢,朱厚照呢,朱由校呢?最后,就算有一个全知全能,永生不死的皇帝,英明公正地监视一切又如何?无非是《1984》中“Big Brother”梦魇成真而已。朱元璋用的是治标之法。而治本之法,莫若去改变各个团体利益和力量本身。设立监控器固然简单,但要防止闯红灯,根本之道在于减缓生活节奏,分散拥挤的交通,减少人口稠密的大都市。限制上外网固然便捷,但要防止员工偷偷上网,根本之道在于建立合理的任务分配和绩效激励机制。农民绑不法官员进京固然痛快,但要保护农民利益,根本之道在于让农民有笔杆子,有钱,让他们学会相互联合,自我组织。与其给予其保护,不如给予其力量保护自己。立明规则易,破潜规则难。改变纸面的条条框框易,改变整个社会难。纸上画个好看的房子易,在地上建造一个不走样的建筑难。难在需要时间,难在需要智慧。

初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这本书和万历十五年是我同时阅读的。也可以说,做了简单的对照。本书比万历十五年读起来轻松一些,内容也简单一些。适合作为了解明朝概况的书来读。相比之下,万历十五年更专业一些,对于研究者来说,更有研究意义。但不管怎么说,两本书还都是不错的,只是用的写法和语气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相同。本书的作者在那种工作环境中,能写出这样的杰作,真的令在下佩服。最近我还会看本书作者写的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相信也一定会让我豁然开朗。

另一个角度读明史

这本书不是戏说、也不是猎奇,当然更不是难以下咽的教科书。很少看到有人从“人性”的角度来解读一些历史人物,因此也让人觉得他笔下的人物是那么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买这本书同时还买了张宏杰的另一本书,也是第一次在当当买书而被人偷掉一本,也许是张老师的书太好看?呵呵。

历史和面孔

以前读史,大约也只能囫囵吞枣地赏读作家精炼的文笔,之多不过搜罗上几筐过去不曾听说的正史稗钞罢了。时至今日,方才感叹,读史的心灵是越醇厚越好。哪怕多一分阅世的经历,多一点相关知识的积累,也能多从史书中看懂一分现世黑白与史迹沧桑呵。。  许多年来,不管是有幼小的童稚心灵,还是长大以后的灰涩心情,也都藏着一个疑问。不说别国了,太遥远了,就说俺们的民族吧。也不说华夏、狄戎、百越、百濮那些分支的不同教化,也太遥远了。就说大汉民族已经形成的秦汉以后吧,尤其是独尊儒术还有查举科举这些玩意儿,定下了老百姓正统思想以后。  甭管统治者怎样地法家专制,也甭管民间多少老家伙小家伙把黄老之术当作不二法门。秀才举人们,进士老爷们总是饱读圣贤之书,明晓礼义廉耻、谦恭孝悌的,怎么就一长大、一发迹便马上变了调子?而且不变调子还混不下去,不成体统了,古今以来数不上几个真正的清官儿,如海瑞这样的,连皇帝都知道他也只能在皇家案头圣旨上当个摆设。  绝对不能说只有官场是个染缸,远离它就远离是非、得清凉门了。且不说官场是社会的引领灯,其实官场它究竟是个啥?尤其时代演进,读书人也不仅是富贵人家的专利了,广义的官场几乎是整个社会了,广义的本应知书达礼者,也扩大到所有识字的人了。可是那个巨大的问号依然在社会中投射着巨大的阴影:读书时只被告知领略着炎黄文化的灿烂;入世后却发现几千年来厚黑学当道,而且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无师自通,有时还在慨叹将来究竟该如何教育下一代,眼前许多同龄甚至更年轻的人们,那份洞明、练达、“开放”、“包容”,真是要让人由衷惊呼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英雄出少年哦。两年前还很有些置身事外的叹一声“人情巷里有风俗”,可为什么我们民族的风俗充满了这么多厚黑的成分?  看着这本书,倒是有了不少合理的解答。人在痛苦迷惘的时候,往往会希望从书籍中寻找答案。就好像当初也看了好多爱情小说和伤情博客,让自己从痛苦的经历里学会不要再吃亏;而今倒也是巧了。史书或许不能给我们指出明路,但至少能够分析,能够解答不少的疑惑。原来不是我不明白世界变化快,而是多年都在理想的玻璃罩下,不知道社会原本是什么样子。  孔孟大儒们也只是凡人,在凡人中,他们和耶稣、释迦等都算是德行和学问都较高的忧国忧民之士了。他们的学说和思想未必是100%完美,但如果自古以来我们的列祖列宗真能贯彻这些理论,倒也太好了。可是打天下都是些什么人呢?有的王朝首领是贵族,有的干脆自己就是白手起家的流氓草寇,然后军队当中的将领也基本都是头脑凶残的暴徒。一代又一代的封建王朝不断累加,专制主义的顺民与忍耐不下去的暴民,成为僵化专制封建主义的两个极端,也成为厚黑流氓学始终当道并积重难返的恶性循环。饱读诗书者为官作宰又如何?面对已经定下基调的专制与不平等的法律和剥削,能够做的就只有随波逐流。骂人、被骂;受贿、行贿;权与利、权与色,这几部曲或许就是葵花宝典。  贪污腐化的例子自不必举,古往今来早已不胜枚举。暴民的形象呢?改朝换代的时间再长,不过是历史书一笔带过的配角部分。牵衣顿足拦道哭、尘埃不见咸阳桥的凄凉酸楚,道路凄绝、人肉相食的惨绝人寰,都只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烟云吗?屠城奸淫的恶举,真的只是侵略者的专利吗?我们不断翻拍着南京屠杀的主题电影,教科书敢正视自己民族中的屠城甚至屠省血证吗?而刽子手正是被讴歌许多遍的农民起义军,他们对生命的摧残、经济的摧残、还有人性的摧残远远比东洋鬼子、西洋鬼子还有满清鞑子更为残忍。  张献忠在统治四川的短暂岁月中,就把这种残忍发挥得登峰造极。他感到大势已去之时,将全省所有城市的居民几乎全部屠戮,而且清剿的努力其实已经渗透到乡村,只不过山洞中多一些侥幸逃生的个案。最后张在逃亡的路上也身死人手,但有一个省的百姓给他做垫背,还不够本吗?更不必说他在入川之前一路奸淫掳掠、流动作战时候作下的罪孽,其名目之繁多,其手段之残忍,怎能是人所能想出?怎能是一个信奉孔孟仁义的国度所能记录?  在这样的传统下,灰色的外圆内方其实是唯一但却脆弱的妥协方式。不论是官还是民,哪天求善而不得之境地,善性自然会逐渐沦丧,然后自私的丑恶会逐渐的膨胀,于是压榨民脂民膏的吸血鬼出现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也会出现。善人尚如此,何况道德本无多少约束者。  掩卷而思,作者用文字描述的许多悲惨的画面,都让我久久无法释怀,禁不住能想象出那些或血腥、或无奈的镜头:朱皇帝强迫迁徙的百姓扶老携幼、蒙受无数财产损失,在枷锁和皮鞭下背井离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路上;守节守义的忠臣女眷成为没工钱的慰安妇,十几岁的姑娘每日要遭受几十次轮奸,她的女性子孙将世世代代成为朱棣口中“养着、长大后又成摇钱树”的性奴隶;海瑞这样恪守为官之道的好人,为国家施行惩治官场恶习的举措无从实施,数度贬官,最终落得摆设而已;穷人举家借贷,让自己的孩子净身,走了许多门路,当了宫里到马桶的太监,于是全家便额手称庆,只为未来有可能的灰色收入和发达权势。。。  蒲松龄说嗜痂之癖、举世皆然,鲁迅说破帽遮颜过闹市、未敢翻身已碰头。这些岂止是文人求仕不得的悲愤,更是为所有有思想者呼出对人情巷风俗的悲愤。生长于斯,是幸是不幸?P.S.要补充一下,有两点古代中国的特色,和传统很有关系。说它们是特色,所以西方的战争与暴乱就没有带来那么严重的传统积弊。俺们国家人多粮食少,是自古以来盲目鼓励生育的后果。似乎没有多少君王吸取了历史的教训。以前我甚至以为古代永远都是人口稀少的,永远都是人口等于财富与国力的。殊不知太平社会里,人地矛盾是制约民族百姓物质、精神生活提升的瓶颈,而且人口数量一旦超过一个界限,百姓的生活水平反而会下降,于是盛世逐渐衰弱,一旦遇上灾荒,甚至变成乱世。虽然我一直为汉字的特殊性和图画似的精美书法而自豪,甚至自始至终都鄙视拼音文字的简陋、低级,但却不能不心痛地承认中国文字的复杂,在信息技术落后的年代,成为教育普及的障碍。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那么糟糕,民智怎么开化?而正是低级、简陋的拼音文字,让西方哪怕在古代,文盲也肯定少的可怜;甚至可以说拼音文字的随意性,还赋予了百姓自己造字的自由,同时也从另一种程度上,给予了他们话语权、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民族性和民主意识。玛雅文化的灭亡和它文字的复杂性有关,中文到底没有这么复杂;所以在我们这个原本种族源流众多的大汉民族,汉字的特殊性恰到好处地,为政治的大一统和文化的源远流长提供了凝聚力。从这两点看,新中国是成绩斐然的。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竟然让这么庞大的人口群体满足了温饱,很了不起。另外文盲基本绝迹,也很了不起,我想即使当时没有把繁体简化,扫盲工作也能够进行,独有的号召组织力和决心在那里,所以啊,可惜了,繁体字才是中国文化的真传啊。2009.5.

不一样的感觉

应该说从来没有这样读过历史,一直以来对历史莫名的感兴趣,一切过去的事过去的人过去的东西都让我着迷。初中开始上历史课,我可以轻松的背下所有考试的内容,从有历史考试开始我的分数一直在满分附近。并不是书香门第长大,我的成长伴随的是电视,除了学习电视是我最大的消遣。没有真正的读过多少书。直到上了大学一头扎在了图书馆里再也出不来。尽管感兴趣,可是从来读历史都没用过心没用过想象力,我只是因为知道了发生过什么事,过去有过什么样的传奇人物以及他们怎样过完了一生而兴奋不已。从来没曾把他们想象成为真实存在的人,他们一直是存在于我的想象里,很多个模模糊糊的影子而已。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思考,第一次想要去探讨如果我是他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又或者他们的人生轨迹为什么是那样的。作者用了很多心理学上的人格分析法来分析这几个人物,让我更能深切的感受到他们是活生生存在过的,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存在。曾经因为看了很多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还有慰安妇们惨痛的经历,而深深的厌恶日本这个国家,觉得那是个可怕的民族诡异的民族。可是当看到张献忠的部队也曾做过类似的事情而且魔掌伸向的是自己的同胞。以及作者从心理学上面给予的分析。开始慢慢觉得一直是自己太幼稚了,根本就不知人性到底可以复杂到何种地步。也因为我们的文化大革命竟然和明初的学大浩运动惊人的相似而开始迷惑,亦为明朝的各种奇怪现象迷惑。想读一读。。恩也没想好该读读什么样的书。先写到这吧。其实对这七个人中的每个都有好多话想说呢。

张宏杰著作导购(免重复购买指南)

1、<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06版和13版区别:后者分为上下册,除朱元璋做了较大扩充,独立为上册,其他六人新旧版基本未作改动。2、<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与<坐天下很累>区别:两者都含王莽,杨广,朱元璋,正德,光绪,<坐天下>新加入崇祯后人,永历,嘉庆,洪秀全,有添足之嫌,反而删掉了<命运>的"秦始皇"和"专制的源头"两篇评论,个人认为,<坐天下>实属书商敛钱行为。3,<饥饿的盛世>和<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区别:整体结构基本雷同,大量章节原封不动的照搬,<盛世>扩充了十万字,可以看作<十张面孔的增订版。4、<千年悖论>:除吴三桂,朱元璋与<面孔>重复,基本是新作,但是与前期作品相比,水平下降。5、<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未发现重复出版。

张宏杰的书貌似观点新颖,其实跳不出前人窠臼

张献忠屠蜀一节,作者引用欧阳直《蜀乱》观点,蜀人遭此大乱皆因人心不善致之,说什么世风日下、人心险恶,最后扯到了“上天干怒所以降下凶魔”头上。这么可笑落后没有技术含量的反思总结难怪中国历史不会进步,只会陷入循环不可自拔。作者有点时间不如多花点笔墨,分析一下中国古代读书人为何如此愚昧,历史观如此幼稚几乎和一般的平民百姓毫无区别。或者讨论一下如何避类似“张献忠屠蜀”这样的惨剧发生,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屠蜀计划执行者的心理状态,比如和“斯坦福监狱实验”这样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作比较,能更加真实地贴近当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但是我们看到该用心理学分析的地方作者都没有用,反而有时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某人是多血质,还什么凭现有资料推断云云,这样的主观性极强的写作固然也是一种个人特色,但其学术价值欠缺了一点,也谈不上什么新颖,明显只是凭肤浅的文字煽动力忽悠读者掏钱。而且几篇文章文风有不一致的地方,类似专栏文字的集结,又带有一点网文的随意性,看得人比较郁闷。

张宏杰对海瑞的评价是不公正的

张宏杰对海瑞的评价是不公正的。在书中,他把海瑞定义成一个精神上存在问题的偏执症患者,并以此为题目来进行描写,这是相当不公正的。孔夫子在困苦之际,也曾经问过他的弟子,非虎非豹,率诸旷野,何也?颜回回答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咎,不容然后见君子。这样的评价,同样适用在海瑞身上。海瑞生活的时代,和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确实是不同的。海瑞生前,虽然其政治主张得不到认可,虽然在现实政治面前屡屡碰壁,但是其人格在当时官方和民间,都是得到认可和肯定的;虽然其他人都认为他制定了一个过高的,无法执行的道德标准,仍然认可他是一个道德标杆,可以作为一个标杆来存在。而在今天,所有的神像都已经被打破,神龛上面的人物,如同西游记里面的三清一样,被孙悟空拉下神龛,扔到茅厕之中戏弄。今天的时代,不仅今日的道德标准化为乌有,甚至开始否认,攻击历史上的一切道德标准,必欲去之而后快。在海瑞死后,礼部议谥,请赐忠介,赠太子太保。谕江浙地方为海瑞建专祠,春秋享祀。对海瑞的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赞美与评价。即使这是一种相当程度虚伪的评价,但仍然是一种赞美与评价。可是今天呢,张宏杰先生轻飘飘的用一句“偏执症患者”,来对海瑞盖棺定论,妄议古人是非,真是罪过罪过。古人构陷他人,大多时候是虚构事实,指鹿为马;不得不说,利用精神问题,抑郁症来构陷他人,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伟大发明。

从此佩服张宏杰

没看过楼上说的《另一面XXXXX》那本书,两本书雷同甚至骗钱并不能损害书本身的意义。就好像看了《潜规则》就不必看《血酬定律》,但吴思的书一定要看一样,历史学者很难有需要两本书才能装下的新鲜见解。张宏杰最伟大的一点,就是竭尽全力地证明了“革命都是空的,中国的根本并没有改变”。

说不尽的大明王朝啊。。。

前几天听老师提到老毛、不自觉地想到陈独秀、自然而然地想到去年读到的文武北洋、于是在推荐给同学之前再次回顾了下、发现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温故书坊”的书籍、于是才在书海中找到这本、从不看序言的我居然扫完了前面除自序外的三面、第一篇的溢美之词让我对此书以及此书作者期望甚大、然后就看到了章诒和作的序、对章虽不甚了解、但大名早已耳闻、然而翻开书读到海瑞、即发现序言果然都不靠谱、作者也从学者的角度对海瑞并不像民间那般当做神来赞扬、对他的定位即偏执狂、似乎也认为他这样一个人精神上有问题、读着读着、竟让我联想到另一篇文章或是另一本书、一时竟怎么也想不起、那篇“文章”亦是分析海瑞这等清官,提出了清官是否就一定是好官、甚至要我们警惕“一清遮百丑”的”独裁者“,指出很多官员除了清廉的名声竟毫无政绩或是建树、甚至对地方发展起到负面作用、还举例说曾有河南的官员反映焦裕禄治理过的兰考出现严重的发展问题、、、不自觉地拿看到过的那一骗与这部大作比较、水平高下立见、诚然,

为什么《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那么好读

读完了上次出差前没有读完的张献忠和吴三桂这两张面孔,就读完了这本书。这是我上次在书店搜索中看到的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读书,我总是被这样的文字吸引,三十三岁的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的张宏杰笔法类似前段时间在宁波读的《曹操》,也有许知远笔法的味道,对于那种有着精彩的形容词、副词、状语合理而又不失创造的堆砌起来的复杂长句,我有着某种天然的认同和阅读的快感。如果哪一本书能快速地使我进入阅读的状态,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那么这本书十有八九就是有这样的生花妙笔。不用去考虑作者的观点是否恰当,单单陷入这种汉语言的阅读快感中就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何况作者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呢,我觉得这是阅读的彼岸,如果游弋于语言之中而最终无所依托,那么这本书也是空虚而无力的。业余历史随笔写作者张宏杰在他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用现代人的眼光和心理去感悟历史人物,使现代和历史融为一体,历史显得不再那么遥远和神秘,正如最近声名雀起的易中天在开讲《三国演义》前所说的那样,历史人物仿佛就是我们的邻居和朋友,如此,学财经的张宏杰的这本书使人在耐读的复杂长句后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由史观今的可靠的依托,使我们不至于在美丽的彩虹上一脚踏空坠入语言的陷阱。总之,一是语言,一是在当今的熟悉的生活语境中理解、拉近遥远的神秘的历史,二者使这本书如此引人入胜,我以为。

一二三四五六七

吐槽七个人物1.朱元璋朱元璋的代表性不必多说按照书中人物比重来说本书应该叫做《大明王朝6+1》重八的槽点太多吐之不尽吐槽过次数太多也不想回味了2.朱棣实质上永乐是二代加强版的重八人设与洪武重复的地方太多估计作者此时书名还是《大明N个面孔》如果一定要写两个皇帝的话不如朕非亡国之君的崇祯来的呼应如果考虑到各个阶层的代表性窃以为王守仁更加适合七张面孔之一3.海瑞严格说来海青天并不能代表明朝士大夫与其描绘其刚毅廉洁的正面形象不如说这个极端理想主义份子是明末官员的对立典型如果三号位选取官员的话张居正袁崇焕都比海瑞更适合代表明朝士大夫4.魏忠贤作为贯穿明朝的重要政治势力宦官集团是一定要推出其代表人物的九千岁无论各个方面都是模范典型非常符合人设要求只是老魏的文化水平差点事拉低了整个阶层的教育程度5.张献忠张献忠不如李自成有代表性大西政权也不如大顺政权有代表性以下省略N字6.吴三桂平西王没那么不堪分析历史人物一定要代入身份分析其特定的利益流向投降后金应该是当时的最优解更何况吴三桂奠定了我国宫廷剧的重要板块7.郑成功国姓爷并不是采用武将人设入场的他套用的人设是诏安海盗后裔+明朝残存势力的最后挣扎书中采用郑王爷的离世也是点睛之笔最后不要再说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了你们这些极端的民族主义份子

大人物的生存逻辑

这是本让我一见如故的书。在书店里,我一气呵成把它读完,读的时候背脊发凉,额头冒汗,读完之后毫不犹豫买下它,夜晚为它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很难有历史书能这样直抵人心了。朱元璋、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郑成功,这七个脍炙人口的明朝人物,在作者冷静的笔触下,多出很多别样的滋味来:他们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苦难,遭遇过无数次生死考验,无数次被命运推向十字路口。生存还是毁灭?人性还是兽性?道德还是权谋?杀戮还是苟活?七个人物,各有取舍,并走上迥然不同的七条道路。翻着页面,突然感觉一种噤若寒蝉的冰凉,顺着脊梁爬上头顶,我分明感同身受这些人物在不同处境下内心的纠葛和不得已,被他们放弃人性选择权力并最终泯灭人性的举动深深震撼。叙述的笔调仿佛来自于观察他们多年的心理医生,熟悉他们每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了解他们每一个惨不忍睹的经历,洞悉他们内心深处的梦魇。这七份心理病历本,沉重浓厚有如黑白片,没有独白,只有偶尔冰冷冷的字幕。跟普通百姓一样,面对历史上重复过无数次的战乱、灾荒、饥饿和屠杀,他们也曾经束手无策,惶恐度日,担惊受怕,可当他们最终触摸到冥冥中掌控中国人命运的“神器”后,他们的本可以矫正的心理疾病更加扭曲了,一双双怯懦的目光居然瞬间迸发出狰狞的凶光,贪婪攫取这块土地上的一切,变本加厉,使得大明王朝变成一场惨淡恐怖的荒诞剧。对于百姓,这意味饿殍遍野,累累白骨。 这神器究竟是什么?看完本书,你可以获得答案,或者尽管你说不清楚答案,但可以从一些似曾相识而又回光返照的历史现象中感知到个大概:500年前,朱元璋曾经制作了一本叫《大诰》的道德册子,让每个大明臣子百姓每天早晚煞有介事地朗诵,500年后,红宝书遍布中国,早请示晚汇报。500年前,朱元璋制定一条被满洲人都认为极端野蛮的规矩:廷杖,可以将胆敢直言的官僚当庭拔光裤子打个皮开肉绽、气绝而亡,500年后,知识分子被辱为臭老九蹲牛棚劳动改教,等等,只要你细心观察,重演的例子绝对不少。只要神器的诱惑在,历史还会照着它的规律重蹈覆辙,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这神器,就是无处不在的专制权力。

我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我最近常常纠结于一个人要有点个性,不能过太中庸,凡事太中庸了,反而显得自己没有棱角,显得自己很圆滑世故,所以我主张评判一个人物或者事件,在用多角度考虑问题的同时也要有所倾向,不要人云亦云,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一些激动我们内心的东西。但是今天稍稍改观,觉得你可以对一个历史人物做出一个有倾向性的评判,但不要忘了这个人亦是有血有肉的人,即使他是叛徒是罪人,也要试着想想他内心曾经有过的挣扎。如吴三桂,本是前途无量的大忠大孝之材,面对乱世,他没得选择,李自成攻破北京,他效忠的君主死了,他面对的是多么痛苦的选择,他若要继续做大明的忠臣,那么反抗大顺王朝也好,清兵也罢,两者都是没有好结局的选择。因为这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这样做是不智的。如果他投降李自成,那么他会显得更加的卑琐,连起码的男儿自尊都没有,如果投降清朝呢?他更要承受“民族罪人”的骂名,他的结局在当时就注定了是悲剧。一个无处收留者,后来“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以惊人的战斗力帮助满族人扫荡了中国的反抗者,起义者,似乎在用生命去赌,在一个侧面也告诉我们,中国人最爱自相残杀,清兵入关,不怎么费力,都靠汉人杀汉人。可惜讽刺的是,他仍然得不到满洲政府的信任,虽然贵为平西王,但是好景不长,他始终是个边缘者,遭受的始终是冷眼与蔑视,因为一个连自己民族都可以背叛,一个连自己效忠的君主后裔都不放过,希望以此作邀功资本,这样的人是恐怖的。年轻气盛的康熙削藩让他不想反叛也只好反叛,年老的他,已经无心作战,晚年却也不得安享,授予他福贵的亦是为他掘墓者。虽然我不爱他的品质,但似乎仍然能体会到62岁的他,在长江边上被清兵赶尽杀绝时候有多么心如刀绞。我更愿意去同情他,同意作者的观点,若是康熙能够成熟一点,过几年等到67岁的吴三桂寿终正寝再来处理削藩事件,结局应该会好一些,这样对历史的震动少一些,读者的唏嘘也会少有点。只是历史没有如果。洪承畴,当年他的确是识时务的,他的投降换得了美名与荣华,他起初被清朝当做了典型的教材,满是溢美之词,只是谁也想不到,到了后期,清朝为了巩固统治,将他的事迹写入了贰臣传,他曾经的赞誉荡然无存,真是悲哉!我想,一个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身份,可以有不一样的解读,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在感叹之余,回顾一下历史,却也发现这一招已经用得不稀奇了,甚至沿用到了今天。于是乎,历朝的不同时期,官方的对某个人的解读定是有其政治需要的,我们个人能做到的是了解真相,以己度人罢了,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我们会离真相越来越近。

朱院长的涩会主义

目前只看了朱院长的部分,作者生动的描述了一个农民皇帝怎样祸害中国的。朱院长很强,700多年前就想到搞会主义了,这可比马克思整整提前了半个世纪啊!而奇怪的是所有的涩会主义都有个皇帝,大明有朱院长,中国有腊肉,俄国有史达林,德国有希特勒,日本有。。。日本我还真不知道,傀儡天皇算么?不过日本确实是世界上最最涩会主义的国家。你也别怀疑纳粹德国不是涩会主义,纳粹主义就是涩会主义的亲兄弟。那到底什么是涩会主义呢?所谓涩会主义就是变公民为奴隶,统一控制,国家规定了公民的思想,行为,把公民的日常行为,一生的发展纳入一个框框之中。国家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让你吃便便你就得吃便便,还必须大叫好吃。国家让你牺牲你就得牺牲,还得装作英勇,否则你就不爱国,你就是反动派。人的生存目的只有一个----国家利益。什么是国家利益呢?谁也说不清,反正国家利益是世界上最高尚的东西,维护国家利益的都是良民,反对国家利益的都是反动派。因此谁都不敢反对国家利益,谁发现侵害国家利益的行为都要立刻打小报告,立刻强烈谴责,否则视为共犯,当年可是要连坐的。虽然朱院长时代,腊肉时代有连坐的说法,现在已经基本没了,但很多愚民们还保留着这个习惯,看到有人污蔑我朝不好就要立刻表示强烈谴责,划清界限。不知道有多少爱国是被炝杆子,被酷刑,被连坐法,被秘密警察逼出来的习惯。话说回来这涩会主义和农民皇帝结合起来真是祸国殃民。小农心态正好符合涩会主义的统一思想,压制进步,集权控制。因此朱院长搞了涩会主义之后让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完全停滞了。当然当年欧洲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呢,自然不会拿洋枪洋炮打过来让朱院长认识到进步的重要性。所以朱院长当年想的就是维持“先进”的涩会主义制度100年不变,1000年不变。可惜在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政权总是不稳定的。农民被残酷的剥削,被疯狂压制,而农民又是涩会的多数派,自然早晚都会站起来反抗,所以大明江山也只有100年不到的寿命。怎么说这100年不变的目标总还是实现了~

俺喜欢

然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识时务”的“俊杰”出现得太多了,这些人聪明得让人郁闷,理智得让人心灰。只有郑成功的出现,才让历史阅读者读者稍稍舒一口气。整本书,读下来,有的只是杀戮、阴险,直到郑成功的出现

以史器悟道

这本书与其说讲述历史,不如说以历史为线索去感悟人性。这七张面孔也代表着这几类人格吧,比如杀人魔张献忠,伴随其一路经历,更多的是探究他内心如何从普通人到变态的历程,有客观有主观。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世界上没有脸谱化的人,这本书为什么精彩,因为其不是教科书般复述历史,更多的加入独立的思考。世上没有好人与坏人,好人与坏人也能相互转换的,一旦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道”形成,各种行为只是由上到下“器”的表现罢了。所以朱棣可以为小虫生死感叹,却又在后宫大兴风暴伤及无辜,生命的在不同场合的区别对待,只因为他内心价值需要罢了。同是描写明朝出彩的《明朝那些事》,在独立思考上和本书亦有相似。只不过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那些事》更多的是对历史本身的思考,比如袁崇焕之死,《那些事》很深刻的讨论了袁崇焕性格缺陷导致其悲剧的必然。而《七张面孔》只是简单的把所谓“反间计”作为导致明朝自毁长城的原因。以此作为论据得到结果。这是有些不负责任的。综合来看,本书还是相当优秀的。历史是很复杂的,因为构成历史的人是复杂的,教科书只是以结果去评判历史和人物,而并未深究造成这个结果过程中,人性因素起到的影响。并且历史很多也是由胜利者杜撰的,怎么独具慧眼把握真相,从历史中得到启发,完善自己价值观人生观才是看历史类文学的意义吧。

只喜欢章诒和写的序

为什么我觉得全书写的最好的部分是章诒和的序,看了三分之一就看不下去了,恍惚间我又回到看历史教科书的年代。看到高拱是宰相,我彻底无语了。虽然只出现了一次,但是宰相这个词出现在明朝的历史上让人很崩溃啊。好吧,可能是笔误,也可能是“比喻”。放弃了,还是去回顾黄仁宇的书吧。

农民革命和农民领袖

我是从一哥们那借来看的,卓越脱销,根本买不到。前面有哥们说这不是是水书,我想这本书多出来的两个人物才是真正的重点。朱元璋: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哥们对此的评价是:很明显他在攻击MXX,惊人的相似。张献忠:如果对此深读,不能发现作者对很多问题给出了角度不错的答案。比方说中国农民的麻木不仁、农民革命的作用。十年前这本书肯定是禁书,毫无疑问的。如今得以出版希望不是毛式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人性,太人性了

一本不枯燥的历史书,七张面孔让人如对其人,就算杀人魔王张献忠、民族败类吴三桂、千古权阉魏忠贤都有其不得已之处。古代中国的人口压力、没有监督的专制权力使中国陷入停滞的“永劫循环”之中。君子小人的分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分明、组织严密与一盘散沙的对立使广大的中国人成为“残缺不全的人”,成为“贱民”,成为一潭死水,他们喜爱封闭、崇拜权力、讲究实用、害怕权贵、害怕冒险、不愿思考和创造。日益增强的专制权力让中华民族失去了活力,皇帝担心官僚阶层成为毁坏帝国的蛀虫,妄图用绝对的权利纠正人性的劣根性,结果却适得其反。过高的道德标准成为一条不可执行的标准,没有给人性中的恶留足空间和弹性,无法达到这一标准的“小人们”自甘堕落的同时虚伪成性,不自信的人们也无法信任别人,社会道德遂大坏。所有人既是受害者,又是施暴者。几个警句:(1)一定要用最美的道德装饰自己,用最坏的打算揣测别人;(2)保持稳定的秘诀在于抑制人民的活力和创造性;(3)令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更安全;(4)当领袖需要成为一个好屠夫,或者身边有一个好屠夫;(5)以现实主义为理想主义的两翼;(6)西方人认为必须让年轻人去闯荡世界,即使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的事也不要紧,这正是少年的特权;(7)西方文化是弑父文化,中国文化是弑子文化;(8)所有的资源,从物力到人力,只要一被专制政府权力控制,立刻丧失了价值,发挥不出应用的作用。

说海瑞有偏执狂,奥就被这句吸引了

用现代语言放历史这部老电影挑的演员又那么有性格另外读来趣致盎然,每每精彩细节忍不住要做笔记。难怪章诒和先生也要推荐之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