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地方史志 > 高安市志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
ISBN:9787802386846
作者:《高安市志》编纂委员会 编
页数:1252页

章节摘录

插图:“农业上县”,曾是古代高安的历史定位。早在7世纪,这座江南古邑,就因盛产稻米而一度更所在州名为米州。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质朴的高安人,含辛茹苦,“大田耕尽去耕山”,积累了丰富的精耕细作经验。20世纪80年代,迎着改革开放涌动的新潮,农业迈出全新的步伐。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总产值244364万元,相对于1985年,增长8.3 6倍;一产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为24.7 5%,相对于1985年,下降35.06个百分点,这·增一降,标明传统农业正以农产品商品率、农业经营集约化程度、农业收入中非农比重这3个走向上的大提高,达到一个全新的起点。高安是全国第一批5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九五”计划时期以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优化畜禽、棉花、蔬菜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并根据市场需要,发展花卉、苗木生产。2006年,粮食、生猪、肉牛、蔬菜等产品中,在境外销售的比例为40%-50%,标志着农业已经进入大市场、大流通的领域。虽然这些年来,每年约有8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农业的总产值,以商品率提高为杠杆,从1986年到2006年,年均以lO.6 8%的幅度递增。2006年,全市农业生产能力,相当于21年前的8个高安。农业生产商品化的走向,极大地消减传统农业分散经营的弱点。着眼于“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管理最优化”目标,从“九五”计划开始,连续作战,向农业生产作物布局的区域化迈出决定性的一步。至2006年,已形成黄沙岗、新街、八景、大城等乡镇为主要基地的肉(奶)牛产业带;以上湖、石脑、筠阳、黄沙岗等乡镇(街道)为主要基地的优质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以伍桥、华林、汪家圩等乡镇为主要基地的水稻制种和绿色大米产业带;以黄沙岗、灰埠、相城、石脑、龙潭、杨圩等乡镇为主要基地的优质棉产业带;以蓝坊、荷岭、灰埠等乡镇为主要基地的优质特色果业带,打下农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农业经营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有效缓解“小农户、大市场”的固有矛盾,从长远处壮大农业经济实力。进入“十一五”规划时期,引进温州客商投资成立瑞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集黄牛饲养、观光、加工和交易一体化的农业项目,推动牛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引进红豆棉纺,开发龙潭油厂、瑞州养殖场和五丰实业等一批龙头企业,把公司、基地、农户连成一体,实行链式开发,促进棉花、油脂、生猪的家庭产业化经营。全市农业机耕率63.3 7%。农业已经不再是老传统、小规模、商品率低、科技含量少的“小农经济”,而是稳步迈上向现代大农业发展的路子。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还包括产前产中提供的农业机械、农药、化肥、水利、植保技术等,以及产后提供的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出口贸易等现代农业保障体系,成为一个与农业发展相关的为农业发展服务的庞大的产业群体。‘集约化所追求的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有力推动规模经营的形成。第一轮土地承包后的1982-1997年,共建立租赁田9000公顷。第二轮土地承包后,2006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1200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17.1 5%。山林流转面积1082公顷。全市养牛100头以上的专业户有100余户,养牛小区发展至48个;规模养猪专业户2078户。农业的规模经营带来相应的规模效益,一批高标准园田化的新村相继涌现,如蓝坊镇坑上梁村、新街镇景贤贾村、独城镇独城村、八景镇胡家坊村、大城镇古楼村、龙潭镇南炉村等,那里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肥沃,桥涵闸配套齐全,还有“一村一品、一组一业”的石脑镇塔溪蔬菜专业村、筠阳街道左桥食用菌专业村等。2005年始,全市第一批80个村庄,正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行新农村建设。随着农业生产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以农民为主体形成的农村产业链,在新的空间里不断延伸,农户中非农产业的比重也快速提高。本属第三产业的汽车货运业划进农村产业群。如今,高安号称“万辆汽车跑全国,十万大军搞运输”。龙潭镇塔水村党支部书记王育才,是民间汽车运输带头人,把所在村庄带成汽运村、手机村。2006年,全市有3家汽运集团,下辖子公司168家,登记注册车辆近万辆,在全国各地设立货运网点500余个,从业人员10万人。这10‘万大军来自农民,来自农村,对于79万人口的高安而言,为八分之一的比重,占有沉甸甸的分量,形成一个反哺农村的良性循环。

后记

本志的编纂,从2005年5月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半时间收集资料和编写资料长编,一年零八个月时间编写初稿和总纂合成,一年零四个月时间先后三次审稿、改稿、再总纂、再合成,于2009年11月通过终审验收,交付出版,前后历时四年半。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全市共有220多个单位、1500余人在不同环节先后参与了本志的编纂工作,共收集各类各型资料2100余万字,征得省内外139位专家学者和市内近100位知情人士对志稿提供的意见、建议1000余条(次)。在这个众力成志、集思广益的良好环境里,市志编辑部的12位同仁,以欢畅而又敬畏的心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助力当动力,四易春秋,九改志文,四调篇目,相互看稿,集中评议,谨严求成,依照法定程序出版这部32卷、197章、752节、755幅图照、340个表格、253万字的《高安市志》。为了力求全面系统地记载这21年改革开放在高安的进程,编纂者在志书结构上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意在使之宏微互见,彰显因果,展示广度。显然这只是一种选择,间或有资料重见之虞,然而如何记载改革开放,向来见仁见智,此亦不失为一种尝试与探求。考虑到高安地情的历史延续性,编纂中注意到与前志的对接,通过补(前志之缺)、改(前志之讹)、录(前志之要)三个口子,使这21年的高安置身于2200多年历史大背景之中,以免增史程断裂之遗憾。虽为此增大了近10万字的容量,看来却是必要的。志稿形成后,先后经过市内初审,全国第二轮修志试点单位经验交流会(即内蒙古会议)评审,宜春市史志办公室主持下复审,市志编委会委托专家终审验收。复审会时,承蒙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田嘉、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刘斌到会指导。四次审稿,使我们受益匪浅,按照专家意见进行改稿,志书质量得以提高。编纂期间,还得到企业界人士的支持,谢红卫资助4万元,吴建华、胡国华、高瑞虎各资助1万元;市供电局为志稿初审会议提供场所和服务。值此志书定稿付梓之际,特向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宜春市史志办公室,以及所有为市志编纂提供指导、支持和帮助的领导、专家,提供资料的部门、单位与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本志承蒙十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副主任,《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范敬宜欣然命笔,题写书名,谨表谢意。笔耕四载,似水流年,对市志编辑部每个成员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幸事。长见识、开眼界之余,深感才疏学浅,在浩繁的地情把握的大尺径下,压力很大,差距甚远。为了编纂好高安建市以来的首部志书,编纂者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虽竭力从事,仍常有力不从心之愧,必然留下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诚恳期盼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书籍目录

总述大事记卷一 建置区划卷二 目然外境卷三 自然资源卷四 人口卷五 城乡建设卷六 基础设施卷七 经济体制改革卷八 国民经济运行卷九 农业卷十 工业卷十一 商贸服务业旅游业卷十二 金融业卷十三 经济综合管理卷十四 政治体制改革卷十五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卷十六 人民代表大会卷十七 人民政府卷十八 人民政协卷十九 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卷二十 社会团体卷二十一 政法卷二十二 军事卷二十三 科学技术卷二十四 教育卷二十五 文化卷二十六 医药卫生卷二十七 体育卷二十八 精神文明建设卷二十九 社会生活卷三十 人物卷三十一 乡镇卷三十二 前志补遗附录

编辑推荐

《高安市志(1986-2006)》是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高安市志(1986-2006)》书的编纂,欣逢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制定《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使我们对《高安市志》的编纂工作更加目标明确,有法可依,充满信心。实践中,我们探索并建立完善了一套打造精品佳志的保障机制,即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领导机制,为市志编纂提供组织保障;实行主编负责、专家参与的用人机制,为提高志书质量提供人才保障;通过编研结合、学以致用的求索机制,为指导修志提供理论保障;坚持质量标准、层层把关的审稿机制,为力创精品佳志提供制度保障。正是依靠这一套有效工作机制,确保了市志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方志界领导和同仁对高安修志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爱和支持,使高安的修志工作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努力攀登精品佳志的高峰。

图书封面


 高安市志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看到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事情发生,涨姿势了。
    最大遗憾是关于风土人情民俗的内容太少。
    有些高安话,会讲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