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中国经济 > 中国式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

出版社:复旦大学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309071856
作者:傅勇
页数:169页

章节摘录

  第五章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决定。5.1节提出问题;5.2节对指标选取、计量模型和数据加以说明;5.3节考察分权和竞争以及其他变量对支出结构的影响;5.4节深入分析这种影响的跨区差异和跨时差异;最后是本章的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章通过构造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的指标,利用1994-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分权和竞争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并利用1986-2004年的面板数据检验财政支出结构的跨时差异和跨区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式分权在推动市场化和激发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同时,在支出结构上也造就了“重基本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扭曲成本,竞争对支出结构的最终影响则取决于分权程度,而1994年之后包括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在内的现行重大政策并没有有效缓解这种偏向。同时,西部开发战略和分税制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改变了政府的公共支出行为和竞争行为。这不仅能对我们所观察到的地方政府行为给出合理解释,同时也为评价我国财政分权下支出结构的合理性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有效视角。  要考察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问题,前提是要把一些特征事实弄清楚。第六章首先回顾中央地方财政体制安排的历程和现状,6.2节分析公共支出责任向地方的下放和公共物品投入的不足;6.3、6.4节分析地方政府为满足这些公共支出需要而进行的预算内外的财政融资。本章发现,整体而言,地方政府拥有较强的财政资源,公共支出和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深层原因在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上的偏向。  第七章实证检验财政体制和分权治理是否改善了地方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其中,7.1节提出问题,7.2节简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供给公共物品之间的关系,并评论针对中国的此类文献提出有待检验的命题;7.3节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体制安排以及政府治理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7.4节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作进一步讨论,最后是本章的结语和政策讨论。与流行的文献不同,本章关注的是公共物品供给的结果或质量而不是公共投入本身。

前言

  尽管中国经济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它的体制和组织结构始终让人着迷。在20世纪70-80年代,西方的经济学家就发现中国的计划体制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安排,与苏联的标准模式不同。一个最重要的不同是,中国的地方政府拥有资源和控制经济的强大能力。这在中央集权计划经济模式下是不多见的模式。苏联式的集权计划模式一直都是依赖中央的专业部门对生产者进行垂直的计划控制,在财政上地方政府并没有自主的权力。但中国的计划经济模式一开始就烙上了分权的印记。从实行中央集权计划经济模式之后不久,中央与地方之间围绕计划管理权力与财政收支管理的制度就一直处于政策和理论争论的焦点,导致中央与地方之间反复不断进行权力的划分、调整与妥协,也导致毛泽东在1956年发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即使中央有多次重新集权尝试,地方政府的权力也始终没有受到削弱。每一次的集权努力都是短暂的、不成功的,而且都是以过渡到更大程度的分权而收场的。  这个体制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和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财政改革开放之后得以继续维持并形成了一个财政在中央与地方之间高度分权的模式。即使1994年的分税制使得中央的收入更加集中了,但依然没有改变由地方担当经济发展和组织投资活动的分块结构。如果用地方政府支出的相对比重来衡量的话,中国可能算是当今世界上最分权的国家了。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本书结构与主要内容概览
1.3 方法与数据
1.3.1 研究方法
1.3.2 指标数据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财政分权、公共物品供给与地方政府行为取向:文献述评
2.1财政分权理论的演进:从FGFF到SGFF
2.2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
2.3财政分权能促进公共物品的供给吗?
2.4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决定
第三章 中国的分权有何不同?从财政安排到政府治理
3.1 中国式分权的内涵
3.2 分权改革与财政激励的强化:实证分析
3.3 政府治理体制
3.4 一点评论
第四章 分权竞争与地方政府行为模式:一个分析框架
4.1 引言
4.2 文献述评与相关问题
4.2.1 如何构造一个考察分权有效性的框架?
4.2.2 分权竞争与财政收支结构扭曲
4.3 模型
4.4 分析
4.4.1 资本不流动
4.4.2 资本流动、分权竞争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
4.4.3 福利分析
4.4.4 税制设置与财政收支模式的联动
4.5 稳健性及若干扩展
4.6 结论性评注
第五章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5.1 引言
5.2 计量模型、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5.2.1 计量模型
5.2.2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5.3 实证结论
5.3.1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政府支出结构
5.3.2 重大政策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西部开发、科教兴国与所得税收入分享
5.3.3 瓦格纳定律与Tiebout机制的检验及其他
5.4 政府支出行为的变化与地区差异:进一步的探究
5.4.1 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行为影响的跨时差异与地区差异
5.4.2 地方政府行为取向因何改变: 分税制改革、区域协调政策与市场化改革
5.5 结论
附录:本章数据说明
第六章 事权下放与财政融资:制度背景
6.1 中央—地方财政体制的嬗变:一个简述
6.2 公共投入的地方化与公共部门投入的不足
6.3 预算内财政融资:地区分化、转移支付努力及其结果
6.4 预算外财政融资
附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和收入来源划分
第七章 公共支出地方化提高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吗:来自基础教育和城市公共领域的证据
7.1 引言
7.2 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公共物品供给: 有待研究的课题
7.3 实证检验
7.3.1 指标选择、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7.3.2 实证结果
7.4 稳健性检验
7.5 结论与政策含义
附录:本章数据说明
第八章 结论、政策含义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蕴含
8.2.1 合理划分支出责任,增强财政透明度
8.2.2 实行更加合理的财政平衡政策和区域政策
8.2.3 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增强Tiebout机制
8.2.4 改革政绩考核机制,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模式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分权是一个世界现象,增长却不是。大国的发展道路离不开分权,那么,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政府治理模式,以保证地方政府为增长而不是为寻租而竞争就成为此道路上必须克服的障碍。
本书分析了中国式分权的核心内涵,即经济分权同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紧密结合。在此背景下,本书试从地方财政收支结构和公共物品供给的角度,考察中国式分权是如何成功地塑造地方政府的增长取向的,并探讨分权治理和与之相伴随的政府竞争对财政支出结构和公共物品供给效率所造成的成本和扭曲。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我们发现,财政分权和政府竞争是决定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因素;中国式分权并没有提高地方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不是因为财力不足,而是因为缺乏提供的积极性;有效的财政激励并不必然增加地方政府的合意性。我们建议,合理划分支出责任,增强财政透明度;实行更合理的财政平衡政策和区域政策;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改革政绩考核机制,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模式。
本书适合大专院校经济、管理类师生以及经济爱好者作为参考读物使用。

图书封面


 中国式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此书实际上是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式分权、地方财政模式与公共物品供给》的修订版。此处的笔记还是以论文为主。本书给我的启示主要有三点:1) 解释了为何中央发布的经济增长数字基本上是可信的2) 解释了为何中国能够长期保持极高的经济发展水平3) 解释了为何各个地方的公共福利事业水平如此低下另外本书也促使我产生两方面的兴趣:1) 日本的地方自治体系是怎样的?2) 中央的“西部开发”“科教兴国”“绿色GDP战略”等重大方针政策,是否也作为官员政绩评价标准,逐渐反映在各地官员的升迁动态中?分权是一个世界现象,增长却不是。【摘要】中国的中央政府通过政治的强力集中来控制地方在经济上的预期行为,从而形成中国式分权。【摘要】——那么其他国家的体制呢?作者比较了俄罗斯的情况,不过个人感觉说服力不强,或许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个人更感兴趣日本的情况。基础设置和公共物品的界定中,将财政支出划分为基础设施支出(交通、能源、通讯等)和公共物品支出(环境、卫生、教育、福利等),区分标准为,基础设施直接进入当期生产函数,公共物品直接进入居民的效用函数。【1.4.2】——居民对官员政绩评价不构成影响,导致官员偏向基础投入。——其他民主国家,居民处于信息弱势,但可以通过与其他地方政府的比较来评估自己所处的地区政府的好坏。而中国这种自上而下的评价,同样也要参考其他地区的情况平均比较。充当这种比较参数的自然就是GDP。之所以选用GDP作为标准,主要还是因为这个标准有可操作性,如果标准参数过多,实际上中央政府也会陷入无从入手的状态。与公司的经理不同,中国的官员处于一个全国统一的政治劳动力市场上,只有一个雇主。一旦离开这个政治市场,就很难再找到其他政治集会,这是中央对地方的政治选拔机制的约束力根源。【2.2.2】另外由于地方间竞争,导致各地方政府相互合作的意愿不足。【2.2.2】关于分权与绩效之间的关系,Weingast(2006)将决定地方政府能否成为增长型政府的制度环境总结为五个方面:· 政府间关系和职责的设置· 下级政府的自治程度· 共同市场· 预算硬约束· 权力制度化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1980年划分收入与支出责任,1982年按比例分成,1988年财政包干制,1994年分税制。【3.2.1】虽然地方政府获取的预算外收入很可观,但在沉重的支出负担下,地方政府不得不将其中一(大)部分用于预算内支出。【3.3】——但作者一直强调地方政府并不缺少收入,这两个观点有些矛盾。1987年实行了“官员服务体系”,1995年中央下发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文件。表3.4.中国的政治治理:目标责任体系。已有证据显示,中央长期按照相对经济绩效来考核地方馆员,而对社会文化、人口控制等则是基础性要求(一票否决)。附表3.1.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责任的划分。地方政府原本就偏向于没有扭曲效应的人头税,而中国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资本的流动性大于劳动力,因而更加明显。表现为地方偏向人头所得税,而对资本税竞相削减。【4.3】外资吸引竞争不仅缓解了中国金融压抑的困境,也给地方政府间竞争提供了对象。而当改变外资的优惠政策提上议事日程时,有必要提供另一个能作为政府间竞争对象的内容,如放松人口管制。【4.5】Tiebout机制:居民会通过选择居住地来显示自己对地方公共物品组合的喜好,而中国人口向东南沿海迁移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如果该机制起作用,对有大量劳动力输出的中西部来说,就没有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但为了留住人,不是更应该加大投资吗?——中国人口向外国迁移,也是一种广范围的Tiebout机制。结论:【7】1. 中国式分权重塑了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使其向增长型政府转型。2. 财政分权和政府间竞争是决定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重要因素。3. 中国式分权并未提高地方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4.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供给“非不能也,而不为也”。5. 有效的财政激励并不必然增加地方政府的合意性(Accountability)
  •     在读过王绍光、周黎安、张军(本书作者的导师)等学者的著作后,作者在本文所首要强调的“中国式分权,即财政/经济分权和政治集中相结合的体制,是中国地方政府(行为模式)转变为竞争型的制度基础和重要推动力,并成为解释中国长期快速经济增长‘奇迹’的深刻原因”,这一观点已并不陌生。正如作者在实证和比较分析(vs.俄罗斯)时指出,仅有分权带来的财政激励并不能保证地方政府为增长而不是寻租而竞争,与之相结合的有效的绩效考核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它所带来的政治激励将地方官员的行为引导到增长这个共同的目标上。但是,不论是在先前阅读中,还是在本文中,与具体的财政研究相比,有关政治激励的分析都是主观肯定的,它的有效是预设性的,因而没能解答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两个疑惑:一是,人事激励(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政治激励)对于各层级政府官员而言是同样有效的吗?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但从省级官员的政治行为和在各类媒体中所传达的形象看似乎可以回应这样的观点(暂且认同),但是省级以下呢?这种由上级提拔式的晋升模式所考量的因素就不仅是经济绩效这么简单了。作者在文中也说道针对那种将考核指标复杂化(GDP到绿色GDP)将导致考核引导行为的作用弱化,那么在省级以下考核机制本就不那么简单的情况下,单说因为中国纵向政府体制的同构性,中央对省的人事激励有效,那么也适合于其它相邻层级的推论就不那么具有说服力了。二是,人事激励对于不同地区的政府官员同样有效吗?回到省一层级,考虑到地方发展的初始条件差异巨大,不同地区的省级官员的竞争动力并不相同,这一点作者在第五章也从财政分权的角度也分析过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即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并不热衷于参与经济竞争,而西部地区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受到政策资源的激励而产生了增长型行为,但其竞争对象是有限的,仅限于西部大开发所涵盖的省区。可见,中国不断拉大的地区差异导致不同地区政府官员对于政治激励的敏感性不同,那么,用中国式分权来大一统的解释中国地方政府整体性的行为模式变迁似乎就有了可商榷之处。有关于政治激励的有效性研究需要更为详实的研究资料来说明(甚至是修正)它对敦促地方政府向增长型行为转变的真实影响。本研究的特别之处是研究了中国式分权对于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将公共产品的提供引入到分析框架中,解释了地方政府“重基础建设(经济性公共物品)、轻人力资本和公共物品供给(社会性公共物品)”的支出偏向;并进而指出和修正了西方流行观点在中国的不适用性,即分权并不必然导致公共产品供给情况的改善。也正因如此,单靠职能转变和理顺关系并不能改善地方公共服务的提供。另外,作者还研究了反腐败对于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通常被国内学者粗化或忽略的问题,抛开价值性评判,作者用实证向我们展示了,地方政府在一系列公共支出中的选择偏好。当反腐败力度加大,地方政府在工程建设类(城市供水、供气、绿化等)的寻租机会减少,相应的重新安排支出结构,基础教育等有利于直接改善社会福利的支出可能会有所增加。最后,预算外收支(包括制度外收支)这个像谜一样的黑箱,吸引人却又无从可知(对我而言),作者在文中指出了不同学者的估算方法和一些不足,并从“有限”的统计资料中,通过计算地方政府预算内收支的缺口,指出地方政府在承担大量支出责任的制度约束下,不得不进行和使用预算外融资来弥补。这一实证研究,虽然受资料限制而相对粗略,但实际意义显著,为国内已有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不再简单评判预算外资金的“罪恶性”。此外,作者和前述学者一道把握了中国财政变迁的历史脉络,打破了地方政府并非财力匮乏的假象,所谓不足应当从其支出结构上去具体分析,这一细化的分析思路显然优于简单争论事权和财力匹配问题。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内容精干而丰富,较规范的实证研究,有比较独到的研究结论,推荐
  •     是研究中央地方分权模式分权特征的一本博士专著,还没有看完
  •     还是蛮有意思的啦,很早关注到财政分权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追随傅勇、张晏(2007)的文章太多了。
  •     值得购买的一本好书,在探寻中国式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方面很有见地。
  •     够分量的博士论文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