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会计审计 >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509517864
作者:汪一凡
页数:257页

章节摘录

  总论篇  第一章 进退两难的现代会计模式  一种风气,一种“艺术化”的风气,在全球会计界弥漫。  这在普通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行事方式:会计界似乎不愿意把事实彻底搞清楚、算清楚,而是无视“一定之规”,喜欢多项选择,推崇灵活处理。“会计并不像经济那样是一个糊涂的暴发户,但它也并非一门科学,在会计中仍然存在许多人为的判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争论。”(《21世纪商战宝典·会计》前言,外文出版社1997年版)至少有五百年发展历史的会计,至今却仍算不上“科学”,岂不令吾辈汗颜!  所谓“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鉴于会计界同行们大多对此习以为常,。强调职业判断的灵活性,甚至自比法官的“判例法”,以“艺术化”作为高素质标志而沾沾自喜,并未意识到“艺术”与“科学”的区别,确有必要作出剖析和评点,笔者采用坦率、辛辣的笔触描述现代会计模式,揭示其短处,期能引起广泛关注,深刻反思,以免“艺术化”阻碍了会计的“科学化”发展。  第一节 “净利润”质疑  首当其冲该被质疑的,是现代财务会计所能提供的唯一主流指标——“净利润”。连市井小民们都知道,所谓“赚钱”,就是手中的现金比原来多,如100元买进,200元卖出,净赚1张百元大钞,这多出来的现金才是最实在的。反观会计界,却颇为奇怪,似乎有意不说“人话”,闭口不谈“赚钱”,偏要说“获取净利润”。那么,净利润是什么?仔细想来,那只是个“人造”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对应物的,坦率地说,净利润“什么也不是,连个东西都算不上”!更严重的是,正是因为它“什么也不是”,包容性就大,像个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大筐,找个说法就可以随意增加、减少,以至于到了最后,就连它该是多少,都各有说法,无从验证。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故弄玄虚,强作高深莫测状,还是另有难言之隐?  据说,在早期的航海贸易中,盈亏是按每次航程来计算的,每次航程终了,商品正好卖完,将船只也卖掉后,只要数一数开航前后的现金变动额,盈亏也就揭晓了,既简单又正确,这就是标准的“现金收付实现制”了,简称“现金制”。但后来,企业经营活动大多是周而复始地交错进行,无法像航程似的一次次地切割开来,除停产清算外,似乎等不来营业周期的完结,于是有了“会计分期”以报告盈亏的要求。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每一期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支出怎样才算是实现了?在“现金收付实现制”和“应计制”这两种会计基础之间,会计前辈们选择了“应计制”,并花费许多思考和努力,使之形成完整的规程和架构,逐渐占居主流地位,“现金收付实现制”则逐渐退隐,并被淡忘了。  在应计制下,经过同一期间内“收入”和“费用”相互配比,“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差额,就是“净利润”。根据应计制的要求,收入和费用应当在其实际发生的期间,而不是在现金实际收付的期间人账,因此,这要分别从“收入”和“费用”两方面来加以考察。  先说收入。如何判断收入是否实现?菜市场上观察到的现象告诉我们,商品已经提交给顾客,并从顾客手中得到现金,即“交货/收款”双向运动都已完成,这才能说是东西卖出去了。应计制的确认标准则很怪,只要完成“交货”的单向运动,便认为收入已经实现了。可是,现金还未到手的“收入”,不但当期派不上用场,反而引致当期的纳税现金流出,为什么不能等收到现金后再确认收入实现呢?百思不得其解。也许,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并没问题,但是时过境迁,由于外部环境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缺乏诚信的现代商业氛围中,肯定不再适用了,成为现代财务会计的“软肋”。在2008年引爆的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出口商发现,多年来一直正常交易一些美国客户,突然翻脸不付款了,这种情况下,“只要发货就认为是收入实现”这样的标准,对于企业岂不是风险极大?  对于关注财务报表以判断企业价值的外部投资者而言,又有另一类风险,即上述确认标准完全有可能被恶意地加以利用,成为魔术表演中随心所欲的道具。例如,注册一家充当“托儿”的A公司,只需作出“借:应收账款——A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分录,“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同步增长”,净利润便可应声而至,源源不断,造假者却毫无风险,即使CPA发函,去询证该应收账款是否真实,A公司的回应当然是肯定的,因为其使命就是“千年不赖账,万年不还钱”。这对于煞有介事地依据“市盈率”作投资决策的股民该是多大的伤害?!美国的安然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顺便指出,对未收到现金的部分,美国会计术语称为“可收取的账款”(Account Receivables),其实颇具误导性,因为此款最终未必可收到,其他国家,如英国会计将此类账户称为Debitor(债务人),中国会计称为应收账款,只是客观地表达一种收取现金的权利,就会准确得多。  再看看费用。费用涉及多个方面,其确认方法几乎都可有多种选择,限于篇幅,仅试举几例。  例如,存货的计价。本来只有具体辨认法才是正确的,由于从成本效益上看有难度,于是派生出各种计价模型,如加权平均法(又可分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划单价法、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等。  又如,固定资产折旧。要求我们具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对未来作出精确的预测,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每一期的折旧额,以便和当期收人相配比。一般地,采用直线折旧模型的有使用年限法、工作量法等;为了在历史成本允许的范围内应对通货膨胀,又有人提出加速折旧的计算模型,其实没什么道理可说,只要设计一个算法,能满足在固定资寿命的前期要比后期承担较大折旧额,就可以了,这就有使用年限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再如,联产品成本分配。联合产品成本分配中最大的困惑是,我们不知道造物主当年在生成联产品(如煤)时,在其各组成部分(如煤气、焦炭和煤焦油)上各投入了多少“成本”,这就要求我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主观、武断地定出分配标准,所以就有了按固定的比例、按产量、按销价等各种分配方法。每一种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  曾见过一种儿童百翻不厌的小书,是纵向切成四段的,最上方的一段,写着主语,如“小猪”,第二段是穿戴的状态,如“穿着红色的”,第三段是衣饰,如“大衣”,最后是动作,如“在跳舞”,连着读就是“(小猪)(穿着红色的)(大衣)(在跳舞)”,只要任意地在每段上翻到一页,就能得到新的不同组合,假设每一段都有10个选择项,那么就会有10000种组合方式。与此类似的玩法有时会组合出让人哭笑不得的效果,晚会上有人按游艺规则抽到两张纸条,被要求加上自己的名字连起来读,结果是“(x x x)(在新婚之夜)(不学无术)”。  因为在“收入实现”判断上的伪标准和“费用确认”在许多环节上有太多的选择项,同一家公司,同一些业务,让100位会计人员完全独立地各自处理,会得到101份不同的财务报告(多出来的1份是CPA出的!)。公司还是那家公司,业务还是那些业务,现代财务会计却有办法将其打扮得“风情万种”,每次都是以“真面目”示人,每次都有站得住脚的说法!只是,我们自己的职业,是“造型师”吗?  第二节 合并报表乱象丛生  公司集团合并报表的编制,是另一个乱象丛生的领域。作为合并报表概念依据的,有“母公司观”和“主体观”之争,会计前辈选择了“母公司观”,并设计了登记投资产权的“权益法”,颇为怪诞,其结果是纷争四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却永远也无法达到共识;作为编制合并报表的方法,在“合并法”和“个别法”之间,又选择了公司集团自己不记账的“合并法”,可能只是因采用“合并法”,所要求的数据处理工作量较小而已,然而,一时短视的决策带来的是无穷的后患。  随着企业并购形式日益繁多,业务日益复杂,出现越来越多的有待解决的新问题,原有的关于企业合并及合并报表的理论基础却并未同步强化,在工作底稿上对成员公司报表略作调整的“苟且”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其结果,是导致可操作性极低,只能对付理想状态,一有特殊情况便纷争四起,无所适从。例如,只要面临交叉持股,权益法立即失灵,编不出合并报表来,因为双方编表的前提,都是要坐等对方算出当期损益后,将其纳入自己的损益,才能进行,这已经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了;又如,合并法的前提就是公司集团自己不记账,以成员公司的报表为基础进行加工,但编制抵消分录需要以细节为依据。合并报表操作是在上层的母公司,提供信息的是底层的子公司。以内部商品购销交易的处理为例,为了抵消内部毛利,综合考虑“多品种”并且“多期间”关联交易的现实情况,除非对库存商品分批保管,具体辨认,底层的子公司根本回答不了诸如“某年某月内部购进的某一批货卖了没,卖了多少”等细节问题,上层的母公司实际上也做不到每年、每月、每笔业务地一次次追问核对。可以想知,内部毛利的抵消只能依靠人为“灵活处理”,结果当然是“因人而异”。鉴于内部购销货物是发生最频繁、持续影响也最大的一类关联交易,仅从抵消分录所依据的数据来源看,就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世界上占居主流的“合并法”,并不具备可操作性,远远不够完善,是在单一公司报表“忽悠”基础上的更高级“忽悠”。  ……

内容概要

汪一凡,现任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桃李软件主要创始人;会计泰斗余绪缨的弟子。1951年7月生,有过学生、农民和工人经历;1984年以初二年正式历考取厦门大学会计硕士学;198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厦大会计系副教授汪一凡不申请当研究生导师,不申请教授职称,20年潜心从自动数据处理角度研究会计理论,是一位有意自我边缘化而又让人敬重的学者。
个人经历
以1984年为转折点,汪一凡走入了人生的另一个境界:20年里,他从轰动一时到归于沉静,从读研究生到做副教授和公司董事长,不申请教授,不申请课题,也不带研究生,自我边缘化地潜心自己的会计研究。这位台湾最后一位进士的曾孙,有着传奇般的人生。
初中没毕业就考上了研究生
之所以说1984年是他人生的拐点,是因为那年他考上了厦大会计系的研究生。当时的《厦门日报》专门刊发了两篇报道,并配发了一篇评论,在全市引起轰动。因为考研前他只读到初二,初中没毕业竟然考上研究生,无论那时还是现在都令人不可思议。
读初二时,正当汪一凡立志做一个能成大事的人时,却赶上“文化大革命”,后来在工厂里做会计,又错过了高考。后来他想干脆直接考研究生,于是就把在厦大读本科的中学同学的讲义和课本抱回家“啃”。
1983年第一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竟然考了个总分第二,但因一门单科没及格而落榜。“当时心里就有底了,次年再考,成功了!考上后我就结婚了,人生两大喜事一年办了,真是双喜临门!”汪一凡说,决定一步登天式地去考研究生是受当时理想主义教育的影响,从小到大都是在厦门最好的学校接受教育,从第一幼儿园、实验小学,读到厦门一中和厦门大学,从不喜欢小打小闹,喜欢把目标定得很高,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好,不和别人在同一层次上竞争。
这种思想影响到他的女儿。他给女儿定的大学目标就是北大、清华,而不是一般的重点大学。为了让女儿树立这种目标,他带着女儿去北大百年讲堂看《大话西游》,结果女儿真的考上了北大。汪一凡说:“立志要高。目标定在北大、清华,没考上的话,上一般重点大学没问题,要是把目标定在重点大学,没考上就只好上一般的高校了。”
自我边缘化避免干扰
研究生毕业那会儿,他再次引起轰动:他的硕士论文发表在国内会计学最权威刊物《会计研究》上,并入选了中国会计学会选编的《会计学年度论文选》。对一个学生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
但之后,汪一凡留校任教,非常低调。“当时我从自动数据处理的角度研究会计理论,一下子就陷进去了,非常苦,一思考问题就像个呆子,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汪一凡说,那时就觉得时间不够,有意地让自己边缘化。
边缘化意味着不为人们所认同,意味着成为一个世俗目光下的凡人。但汪一凡丝毫不理睬这些,他不申请当研究生导师,不申请正教授职称,一个会计学研究者连注册会计师也没报考过。“这个世界诱惑太多,这种研究需要非常深度的思考,自我边缘化了就没有人打扰,可以专心做自己的研究。别人以为我很另类,但做学问需要这种能排除外界干扰的另类精神。”
“另类”留给学生的印象是,他上课时竟然会讲“道可道,非常道”之类的哲学命题,说一些“一流学者不看别人的东西”的惊人之语。他还专门教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他觉得,研究生应该立志于做三种人:大学者,大商人和大官,因为有大志才能成大器。
自耕自种“自留地”
不申请科研课题并不等于无所事事。汪一凡最近特殊想写,20年的积累和思考像沉积的火山,到2004年便势不可挡地爆发了。第一本书出版了,第二本书也排版了,接着他要写第三、第四本书。与此同时,他的桃李软件公司也将面临一个大的转折——根据他的会计理论开发的会计软件也接近完成。
“20年是人生事业的一个周期。我曾期待着自己20年后的今天能做出别人没有做出的事情。当时能考上研究生,也与自己多年没有外界干扰的自学生活有关,算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巅峰。”汪一凡说,四本书出完了,会计软件开发好了,20年来做的菜就上齐了,肚子里的“货”也发完了,接下来看学术界和市场的反应。学问他能把得准,但市场瞬息万变,他把不准,因为他与别人不在同一层次竞争,他的理论和软件超前了,需要改变市场理念,构建新的市场标准。
汪一凡把桃李软件公司称作自己的“自留地”,有了这块“自留地”,做学问才不会“空对空”。他不喜欢“空对空”地做研究,而喜欢在建构理论的同时,做一些实践。“这种研究方式是‘空对地’,有高度又能落地生根。”他说,学问要继续做下去,但“自留地”也要耕种好。
主要著作
《管理会计(第3版)》 丛书名: 厦门大学会计系列教材 作者: 余绪缨,汪一凡 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现金流量表的精确编制原理——厦门大学会计论丛》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会计信息系统展论》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会计信息系统原论/会计信息化丛书》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科学化的探索》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用数据库表达管理思想》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摘自百度百科 汪一凡条
该条创建者为于增彪
(清华大学教授,博导)
汪教授的博客地址:http://blog.xmnn.cn/?568320,里面有很多见解精辟的文章!

书籍目录

总论篇第一章 进退两难的现代会计模式第一节 “净利润”质疑第二节 合并报表乱象丛生第三节 “人生识字糊涂始”第四节 进退维谷第二章 中式会计思想的价值第一节 从日本引进第二节 从欧美等西方国家引进第三节 从“前苏联”引进第四节 本土会计界的原创性贡献第五节 偏重“现金收付”的思想特色第三章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之设想第一节 保留现状,另立山头第二节 “溢余现金”与“净利润”第三节 “亦此亦彼”地双轨行走第四节 “方案”命名之缘起现金流会计篇第四章 现金流会计导论第一节 聚焦于现金收付的会计第二节 “现金池”描述第三节 “双视”的观察结果及其评论第四节 现金流会计的主流指标第五章 现金流动态表的原理与运用第一节 现金流动态表的原理第二节 现金流动态表的运用第三节 切换点后的现金流动态表第四节 未分配溢余现金的波动第六章 溢余现金分部报告第一节 溢余现金的明细信息第二节 分部报告的多层级结构第三节 分部报告用于业绩考核第七章 理财与现金预算第一节 “经营安全性”与“现金溢余性”第二节 现金预算表第三节 现金预算的执行与调整第八章 基于现金流的管理新模式第一节 开拓数据来源通道第二节 责任会计与目标分解第三节 现金流诊断第四节 现金池“溢余效能研究”集团会计篇第九章 公司合并与合并报表第一节 公司合并的主要形式第二节 为什么要编制合并报表第十章 传统合并方案剖析第一节 “母公司观”出错在先第二节 “合并法”错上加错第十一章 自行设账才是出路第一节 需要有建设性的替代方案第二节 构建“公司集团会计学”第三节 “会计主体”的覆盖范围第四节 集团会计的账户体系设计第五节 “总账套”和“子账套”的数据管理方式第六节 建账日期与期初余额第七节 从“源头软件”取数和账户转换第十二章 公司集团的会计循环第一节 去除“噪音”数据第二节 “合N为1套账”方案第三节 “N+1套账”方案第四节 集团会计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数据流程第五节 关联交易的上报与配对设置第六节 内部资金集中管控的处理第七节 新旧处理方案同台竞技复式簿记篇第十三章 复式簿记的百年演变史第一节 蔡锡勇与“该收存付”第二节 大清银行引进“现金分录法”第三节 谢霖首次引入“借贷”第四节 徐永祚高调推“收付”第五节 梁润身首提以“增减”取代“借贷”第六节 章乃器重炮助推“收付”第七节 安绍芸两步法力挺“借贷”第八节 原商业部推出“增减记账法”第九节 葛家澍“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第十节 新会计制度独尊“借贷记账法”第十四章 中国近代会计史的几个问题第一节 “改良派与改革派之争”新说第二节 徐永祚先生的历史地位评说第三节 “借、贷”符号之由来第十五章 会计制度改革之后第一节 “+、-”记账法第二节 国际通用“+、-”记账法第三节 左右对应记账法第十六章 中国流复式簿记方案第一节 驱逐“借、贷”之想法第二节 新方案的设计目标第三节 手工记账操作规则第四节 复式簿记的资产保护机理第五节 “走最小抵抗路线”的方案第六节 手工记账与计算机实现附录:新编会计学原理示范纲要后记 会计“西学东渐”百年盘点

作者简介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科学化的探索》是一部质疑现代会计学的力作!全书包括总论、现金流会计、集团会计和复式簿记等四篇和一个附录(“新编会计学原理示范纲要”),共十六章。作者立足现实与历史,用严谨而不失生动活泼的笔调言简意赅地描述了会计学的重要观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枯燥的会计学原理。作者质疑净利润、公允价值和应计制,呼吁“现金制”应该再度“出山”,提出“溢余现金”概念,主张用“溢余现金”替代“净利润”;同时,质疑合并报表编制原理,认为“合并报表乱象丛生”,“母公司观”出错在先,“合并法”错上加错,主张从“母公司观”转向“主体观”,弃“权益法”取“成本法”,从“合并法”转向“个别法”,构建“公司集团会计学”,借助计算机数据处理解决合并报表这个难题。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科学化的探索》的部分内容或相关观点在《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9年6、7、8、9期)上发表过,现在仍在连载档期中。在《财会通讯》(2009年5、6、7、8期)上发表过。《改良现代会计方案:科学化的探索》相关的序也分别将在《中国会计报》、《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上发表。

图书封面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生动活泼的会计制度改良方案。对财务报表“哈哈镜”式服务的比喻非常形象。“艺术化”了的会计公允性何在?现金流也不是救命良方。无论怎样改革,回归实体经济才是会计的归宿。
  •     有个性的人,有个性的书
  •     好书一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