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与非公经济的融合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 公与非公经济的融合

出版社: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日期:1999-01-01
ISBN:9787560225043
作者:孙启明著

章节摘录

  从宏观上看,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从属、依附于社会主义的性质。这也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考察:(1)从私营经济的产生土壤、运行环境与运行目标大致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大环境相联系这一点看,可以认为私营经济具有较多的社会主义因素,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的同盟军来对待。(2)运行于社会主义大环境中的私营经济与理想的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差异性、矛盾性和不相容性,加强社会主义的宏观管理与引导势在必行。(3)与宏观管理相联系,私营经济有较大的可塑性、可控性和可引导性。通过制定具体的法规、政策,使私营经济的内部管理与宏观运行和公营经济更接近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如果管理引导得当,私营经济就会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管理、引导不当,私营经济就可能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对立物。  总之,笔者认为,从总体上考察,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具有类似资本主义经济性质的因素,但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私营经济具有社会主义因素,但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成分。从分层次上考察,微观上说,私营经济的资本主义因素多一些,也有一些私营企业名为私营实为集体或合作企业,多数企业的性质尚处在动态不确定的状态;宏观上说,私营经济的社会主义因素多一些,也有一些企业与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格格不入,多数企业性质的最终确定主要看宏观管理对其如何要求、如何导向。换言之,我国当代私营经济的性质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如果引导得好,它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公性质经济融合发展,共同增进,最后浑然一体。如果引导得不好,或因政治上的原因,这种经济成分也有对资本主义经济强烈的趋同性。不论如何,最终的控制权掌握在社会主义国家手中。  ……

内容概要

  孙启明,1955年出生,山东淄博入。198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1988年参加由美国新闻总署资助的国际关系研讨班,获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毕业证书。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民营经济》杂志编委、吉林省宏观经济信息与决策专家咨询组成员、长春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个人会员。曾在五都组编教材和著作中任副主编,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特点及进入退出原则》摘发于《光明日报》,并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王商行政管理学会三等奖。

书籍目录

第一篇同等篇第一章 出生同源论§1 公私界说§1-1 公与私的本义§1-2 社会政治角度的公与私§1-3 经济发展中公与私的交融§2 剩余财产:公有观念与私有观念§2-1 公有财产的观念伴生于私有财产的出现§2-2 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并存的社会§2-3 公私财产观念淡化与消亡的条件§3 国家的产生:公有财产与私有财产的制度化§3-1 从无到有:所有制的产生§3-2 国家使财产制度化:法和武装§3-3 公私财产所有制的消亡条件§4 全新公有制的设想§4-1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特征的设想§4-2 对马克思、恩格斯重建个人所有制设想的理解§5 现实的公有制§5-1 苏联的实践§5-2 中国的变革§5-3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6 混血儿的产生第二章 要素同质论§1 财产权的明晰化与社会化§1-1 产权的四层含义§1-2 产权的明晰化§1-3 产权的社会化§1-4 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2 财产的名义占有与实际占有§2-1 界定私性质经济的要件及层次§2-2 私性质经济的实际占有度§3 动态不定性与模糊性§3-1 界定非公性质经济的出发点§3-2 存在私人占有现象不等于“私有制”§3-3 “雇佣劳动”的普遍性§3-4 界定私性质经济的复杂性§3-5 层次性、动态不定性与可塑性§4 “普照之光”下的变异§4-1 不同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4-2 更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4-3 雇佣劳动关系的弱化§4-4 剥削程度的变化§4-5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发生了变化§4-6 自发性和盲目性受到调节§4-7 原始积累的一般规律发生了变异……第二篇 共存篇第三篇 发展篇后记

作者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文库:公与非公经济的融合》拟从两类地区,两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的比较研究出发,探索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并存和协调、健康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为公有制经济高比重地区经济的振兴、结构的协调等方面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  笔者通过对中国当代私营经济的多年研究,开始思索公性质经济与私性质经济的最一般关系。客观的审视两种性质经济,从观念上说同生同灭,从属性上说貌离神合,从运行中看相辅相成、水乳一体,从归宿上看趋同融合,从作用上看殊途同归。全面比较两种性质经济的微观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群,发掘二者深层次的同质关系,回顾和认证二者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共同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包容,互补,摩擦,对立,趋同,融合的多重复杂关系,从而提出了“淡化所有制分类”,“淡化比重意识”的理性命题,并指出我国所有制改革方向的混合经济模式及其公与非公经济趋同融合等思想。

图书封面


 公与非公经济的融合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