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〇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通俗读物 > 八〇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549500390
作者:柳红
页数:528页

章节摘录

插图:1969年12月,他去国家计委在湖北襄樊的“五七”干校劳动改造。那时,没人读书,干一天活儿,收工就歇了。只有薛暮桥,拿个小马扎趴在床边写书。很多人反对他写,他也不辩驳,那不是他的个性,只是默默不停地写。年过六旬的薛暮桥虽说被分派干“轻活”,有些“轻活”实在不轻。一个雨雪交加的夜晚,没人愿意去看花生地,就派他这个老“走资派”去了。他坐在小板凳上,浑身湿透,冻得发抖,一边看着,脑子里一边想白天写的书,突然有了思路,清晨回宿合赶紧把夜里想的写下来。每一稿写完,订起来,包上皮,用美术字写上书名。回北京探亲时,拿块黑底红花头巾包上,放在行李里,是他最呵护的一件东西。一度薛暮桥曾获准回到北京,无事可做,在家写书。夫人罗琼是“文革”前全国妇联第一书记,此时虽未官复原职,已开始上班。她特别反对丈夫写书,唯恐再因言获罪,不明白他在写什么,究竟能写出什么来。薛暮桥不想让家人担心,趁她上班,赶紧写;等她一下班,就把书稿藏进抽屉里。好景不长,他又因为“历史问题”,被勒令返回干校。不抵抗,服从,只是无论走到哪儿,他都带着那个花包袱。直到1976年,8年中写了6稿。起初,薛暮桥是想写成《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但越写越困难,没办法摆脱斯大林的定论,加上不能碰的禁区,写出来的稿子他不满意,觉得跟“文革”前相比进步不多。1975年国庆,薛暮桥和许涤新受邀参加国庆宴会,次日,他们的名字出现在《人民日报》上,这等于宣布他被解放了。随后,他成为计委经济研究所顾问,时年71岁。

前言

柳红请我为她的书写序。为人写书序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斟酌再三,不是要不要写,而是如何写。这本书里的文章,我陆陆续续地读过一些,它把我带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事件是我亲身参与、经历的,也有我忘记的事情;很多人物都是我熟悉的,有师友,有同事,有学生,其中一些已经过世了。柳红告诉我,我是她所采访的经济学家中最年长的人。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就是历史。《八。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讲的是改革初期中国经济学家对于经济改革的影响和贡献,特别是以北京地区为主的经济学家。在前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前后,出版过很多纪念文集和相关的书,总有上百种。与那些书相比较,柳红的书给我留下两个深刻印象:其一,聚焦在80年代,然而又没有完全孤立地谈80年代。通过写老一代经济学家,让人们看到了80年代以至更久远的历史的延续。老一代,不论参加革命时间早晚,受教育程度高低,都经历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及1949年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生活:经历过中国在50年代前后的社会制度转型,也意识到这个新社会制度中的某些体制框架还要再度转型。这一个个经济学家个体,他们的背景,以及对80年代改革的参与,反映出了历史的传承性。这如同经济研究的对象——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为前提的国民经济运行,像河水一样绵延不断。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只有80年代具有这样一个巨大、开放、令人振奋的舞台。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80年代是一切从头开始、英雄不问来路的时代,是思想启蒙的时代,是求贤若渴的时代,是充满激情畅想的时代,是物质匮乏、精神饱满的时代,是经济学家没有和商人结合的时代,是穿军大衣、骑自行车、吃食堂、住陋室的时代,是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一起创造历史的时代。  ——柳红

后记

两年前,也就是2008年,中国大陆大张旗鼓地纪念改革开放30年,包括媒体对改革人物的各种评选。我理解,纪念的本意一方面是缅怀,缅怀那些为中国走上改革之路而奋斗牺牲的思想先驱和行动者:另一方面,是反思,为了面向未来。而当时呈现的却是一场场浮华的“盛宴”,形式大于内容。以经济学界为例,集中于个别人物和事件。在这里,历史失之于简单。而这个现象,与30年中最重要的10年——1980年代的改革历史和人物开掘不够有关。虽然时间并不久远,虽然很多当事人健在,但是,历史被有意无意地遮蔽、遗忘、误解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可以作为对上述判断的一种证明。那就是,近年来,陆陆续续地,有人出来声明自己是80年代某个概念、名词、思想的“首创者”,媒体也热衷于用“第一人”的标识。一面是对历史的遗忘,一面是对历史的在意。遗忘,是遗忘那个时代提供的特殊机会和可能,遗忘大家思想交锋和碰撞的前提,遗忘老中青三代一起探索的启发,遗忘那些走入历史的思想和事业的领袖式人物;在意,是站在与80年代气质完全不同的今天,在意个人的名利。在2008年,最大的一起争论便是关于“价格双轨制”发明权的归属。因为人们对于80年代的陌生,在模糊的历史背景下,这样争论的结果也无从清晰。争论者激动甚至激愤,媒体受众并不理解各方的要点和语境。

内容概要

柳红,1960年生,山西人。独立学者,自由撰稿人。现居北京。1982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自动化系,工学学士;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系经济学硕士。
柳红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no310311

书籍目录

001
序言 / 刘国光
005
序言 / 高尚全
009
自序 / 柳 红
023
楔子 / 柳 红
第一代(1900—1920)
他们几乎都曾是忠诚于共产主义的“老布尔什维克”,是“经典”的革命者,也是经济学家。是他们,怀着后人难以想象的理想,参与创建了中国的计划经济制度;又是他们,最早觉悟到这是一个没有出路的制度,以极大的勇气批判、改革他们亲手建成的制度。他们是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一代。
029
三本书的命运
三位开路先锋:孙冶方、薛暮桥和于光远。三幅人物肖像:一位犀利,一位沉稳,一位潇洒。他们风格互补,是一个组合、一个团队、一道风景。
055
两份《初步意见》的背后
这分明是一出边演边排边导的历史剧。历史常常是这样,高瞻远瞩的思想,一时不被接受。不过,凡是代表历史进步方向的,终究会成为人们的共识。
063
鲜为人知的莫干山会:记1982年苏联东欧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
莫干山会在思想上和所涉及问题的面上是广泛而深刻的,但是影响有限。它本可以开得更精彩,影响更大,但是不得不压着嗓子说话。
071
薛暮桥:把“漏洞”改成“大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凡是能赚钱的都可以干。在不违反国家计划和国家政策法令的条件下,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
081
蒋一苇:挺进,挺进
“壮志未酬”这几个字,是肺腑之言,我们这一代人很少有什么个人之计,无非想做点事以振兴华夏,但艰难曲折,难以想象。
093
访日归来
中国人领受欧风美雨是从日本开始的。遗憾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中断,一次次中断,一次次重来。
105
承前启后的结构组
事关“结构”,此前都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的关系,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农、轻、重比例关系来分析阐述。提出经济结构,具有极大的创新性。
115
光荣绽放的工经所
马洪和蒋一苇作为工业经济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的带头人,鼎力相助,成就大事。他们有足以服众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才能,联络和组合各路英才,形成智囊。
125
遥想“技术中心”当年
马洪开创了一条决策咨询的道路,超越条条块块,超越学科专业。把经济、技术、工程相结合,同时考虑制度因素,使前者不空洞,使后者不孤立。
141
“孙冶方奖”的精神
孙冶方基金奖属于大胆突破敢于创新的人。第一不尚空谈;第二强调突破;第三勇于坚持真理。
151
徐雪寒:丹心雪寒
他错过了建立计划经济的历史,一跃为市场取向改革奔走呼号。他的头脑里,大概从来没有插入计划经济,早年和晚年,两段市场经济对接起来顺理成章。
159
新老交替:经济中心的投票
当时的中心是精干的,没有官僚层次的,大学毕业生可以直接面对部长,甚至国务院领导。老年人有开放的胸襟。因此,它们才有了不起的工作量和影响力。
167
常识战胜愚昧:面向新技术革命的对策研究
一场全国性大科普运动,几乎成了认识世界、了解中国、发展科技的思想大解放。历史关头,朝野做出了选择:追随世界潮流。那是摧枯拉朽的力量!
177
杜润生:善待天地人
他说“我们欠农民太多”。农民穷,中国穷,农民古代化,中国不可能现代化,谁要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忘记农民,谁就是数典忘祖!
第二代(1920—1940)
他们或者在民国时期接受过高等或初等教育,追随共产主义,参加共产党;或者在1949年后系统地接受苏联政治经济学教育;或者是50年代、60年代中国自己培养的经济学家。他们目睹了一个制度溃败,另一个制度兴起。他们参与了体制改革,也觉悟到经过改革的制度有各种弊端。他们将学术理念、国际视野融合,承上启下,成为那个年代改革的中坚力量。
191
体改委:改革的“中枢”
它一成立就迅速生根,发展一张横向纵向的网。政令一出,即可到达每个节点。改革,从来不是口号,不是抽象的概念,是实施。
207
吸引外资:谁利用谁
“文革”时期,不要说向国外借钱,即使向国外买设备、都是卖国主义、爬行主义。因此,要借外债,引进外资,阻力非常大,每走一步都是较量和博弈。
219
探索与选择:对南斯拉夫、匈牙利的历史性考察
20余年过去,匈牙利成为欧盟成员,完成了政党轮替;南斯拉夫已经分解,连这个国名也不复存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世人瞩目。再过20年又会怎么样呢?
231
刘国光:从标兵文章到双重模式
两种经济学在我身上交错并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立场、劳动人民立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立场,是正直的经济学人应有的良心。
243
完美的互动:胡耀邦与周叔莲的书信
在那个时代的洪流中,他们竟这样汇合了。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种绝响。很难再见到这样完美的、亲切的、有效率的、对历史有深刻影响的互动了。
253
颐和园讲习班
这个有“黄埔一期”称号的“颐和园讲习班”,永远和激情、开创、突破联系在一起,化作一块数量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发展道路上的奠基石。
265
开讲西方经济学
如果不是在改革初起,那样大张旗鼓地讲西方经济学,中国会在僵化的思想体系中耽搁更久;改革开放,也全然没有思维的基础和与外部世界交流的符号。
279
东欧来风:布鲁斯
经济改革往往因为触动某些当权者的既得利益而遭到他们的反对。归根结底,改革是政治和社会问题,人民大众的态度和反应非常重要。
289
东欧来风:奥塔•锡克
这是中国阳光灿烂的思想解放时期。波兰拒绝布鲁斯,捷克拒绝奥塔•锡克,中国向他们敞开了大门,表现出求贤若渴,力图改革的历史勇气。
299
东欧来风:科尔奈
在一个社会里,出产什么样的杰出人物,或者这些人物得以杰出,需要特殊的土壤,他们遥相呼应,在意识、理念、勇气和智慧的发掘程度上互相影响。
307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道口有道
必须与两个轨道相接:一个是国际经济和金融的轨,一个是中国改造既有体制的轨;要以非常思路,非常速度,办非常学校。
321西天取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最早的访问学者
黄范章、乌加培、赵人伟、吴敬琏是1980年代初作为访问学者负笈英美的4位。历史选择了他们,他们也抓住了历史的机会。
347
1985:巴山轮之行
明确了改革目标是商品经济,改革的道路问题就显现出来了:是激进的“一揽子”,还是渐进?
355
《经济研究》:沉重的转型
我编《经济研究》没别的企求,只是想把自己当成一块砖,让后来的年轻人能在这块砖上平坦地走过去。
369
董辅礽:守身为大
“保身”是不同流合污,不够!保身的人,可能丢弃原则,背弃真理,抛弃节操;守身是坚守节操。
379
对话1987
争取群众的理解,需要把经济学家在沙龙里议论的主题变成群众的语言;需要把改革的底交给群众,同舟共济,共同承担改革的欢乐和风险。
395
改革思路的碰撞
经济学的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创新和争鸣是不可分的。只有在争鸣的学术环境中,集体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三代(1940—1960)
他们的主体是老三届,受教育于50和60年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过“文化大革命”,又经历过务农、做工、当兵,对中国社会有深入体察。70年代末,他们重新获得受教育机会,投入改革洪流。风云际会,机缘巧合,以30岁左右的年纪,切入改革核心问题,参与和影响了既理想又务实的中国改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407
脚踏实地的农发组
把基层的实践和创造与高层决策、“红头文件”联系在一起。人人是笔杆子,个个杰出,它更像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展开着一场崭新的“上山下乡”运动。
427
横空出世的莫干山会:记1984年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
关于改革的很多好的想法和思路,常常是不约而同,来自很多人。必须注意“头脑风暴”的作用,相互刺激,互相启发。这是莫干山会的贡献。
445
天津会议:腾飞的构想
我们的愿望是要超过莫干山会议。借着改革的东风,充分利用当前改革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舞台,承担起时代赋予中青年的历史使命。
453
《论坛》春秋
在发表文章的青年中,很多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发文,他们的学术生涯由此受到激励,由此起步。放眼今日中国之风云人物,很多都与《论坛》曾经结缘。
465
西部畅想曲
西部,是中国人的西部。大家的目标、激情、感情融合起来了。当西部和死亡连在一起时,更增添了悲壮感,也把西部组弟兄间的情谊重重地砸实。
483
组合的力量
1984,1986,1988,循着这个轨迹看去,华生团队最突出的特点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开拓。所有的知识都是拿来用的,决不固守。
493
参考文献
499
人名索引
503
后记 / 柳红

编辑推荐

《八〇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你们的故事,还是我们的故事。

作者简介

1980年代,有一个特殊群体,它的主要人物是经济学家或经济工作者。从空间而言,他们的舞台多在北京三里河、月坛北小街、皇城根9号院一带;从人物跨度而言,上下三代。第一代,是像薛暮桥、孙冶方、马洪、蒋一苇等这一代,既是革命者,又是学者;既是马克思主义者,又不是教条主义者。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意识到中国需要改革,当历史机会到来时,全身心投入,披荆斩棘,呕心沥血。第二代,是1949年以后成长起来的学者,诸如刘国光、董辅礽、孙尚清、吴敬琏、厉以宁、赵人伟等,他们年富力强,承担起历史使命,先是用正统理论阐释改革,把政策和理论联系在一起;继而补修现代经济学,呼唤市场取向改革。第三代,曾经是老三届,当过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了解,又赶上上大学、读研究生,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学以致用之心,以极大的热情和激情直接切入到改革的核心问题,有创见,有合作精神,他们中间的不少人相继脱颖而出;从贡献而言,他们承上启下,将发自中国社会底层农民、工人、老百姓的自发的改革意愿和呐喊转化成执政党的文件政策,转化成学术理论。他们为让人们接受在今天看来的常识付出了极大的心智。没有这个特殊群体的努力,没有他们的桥梁作用,背负着巨大历史包袱的中国改革怎么能够起航?
◎ 作者的话
1980年代是一切从头开始、英雄不问来路的时代,是思想启蒙的时代,是求贤若渴的时代,是充满激情畅想的时代,是物质匮乏、精神饱满的时代,是经济学家没有和商人结合的时代,是穿军大衣、骑自行车、吃食堂、住陋室的时代,是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一起创造历史的时代。
经济学家作为一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和学者,常常以个人,或主导一种思潮来参与和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这种群体性的、大规模的、全方位的参与和影响,实在是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独特现象。
虽然时间并不久远,虽然很多当事人健在,但是,历史被有意无意地遮蔽、遗忘、误解了。我总是想,把那些被埋没的,发掘出来;把那些走向模糊的,清晰起来;把那些被歪曲的,纠正过来。
重温1980年代。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你们的故事,还是我们的故事。

图书封面


 八〇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文/左页1840年,林则徐为禁烟到了广东,发现中国的军备不如洋人,所以他购买了大量的洋枪洋泡,并同时派人翻译外国人的刊物,把收集到的资料交给了魏源,后来编成了我们熟知的《海国图志》。日本人后来把这部书翻译成日文,还促进了日本的维新。但是,直到1861年底的“洋务运动”,中国才真正走上一条锐意改革的道路。许多的有识之士难以理解,为什么中国在接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之后,没有立即展开有效的改革,而依然不思进取,白白浪费了20年的光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林则徐就是一位“新知新觉者”,但为何这位当时在皇帝和百姓心中都如日中天的士大夫选择了沉默呢?深厚的历史根基造就的守旧心理,以及士大夫普遍的迂腐是我们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原因。但是蒋廷敝说,林只是“怕清议的指摘,所以不敢公开提倡改革”。在被贬黜去往伊犁的途中,林则徐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到,“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敌,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他嘱咐友人好心保管书信以免外泄。林则徐是一位不畏强权的民族英雄,但他并不是一位“勇敢的思想突围者”,尤其在一个几乎把“改革”视为生命线的现代中国,林则徐的沉默无疑很难让人接受。早在中国近代史开始之初,“改革”就慢慢的成了我们民族的一种 “信仰”和“文化特质”,它对立于古老中国的静态和沉闷。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这种“文化特质”被打破意识形态钳制的知识分子再一次的彰显。那个时代也被今天受制于“市场极权”的我们建构为充满了浪漫和理想主义,被人们一次次的怀念和歌颂。柳红的《80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和梦想》就是这样的一本充满了历史伤怀的书籍。作为60年生人的柳红,其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刚好和这个民族最为年轻焕发的年代不期而遇,所以她在记录那个时代时,她也是在书写自己的青春诗篇。于是,她能看出一群知识分子的浪漫和勇气,尽管她记录的即不是哲学家,也不是诗人,而是一群被我们视为最为“理性”的经济学家。在序言中,柳红动情地说道,“1980年代,集中了今天久违的激情、想象力、热忱、浪漫、理想主义、人文精神”。所以,从一开始,这本书就注定是一本没办法“克制”的历史书籍,它没有古板的历史书通常有的结构,而是由一篇篇专栏文章组成,按照作者的说法,是“碎片”式的,只是简单地按照被记录的经济学家的出生年代分成三代和三部分。其中以单个的人物为线索,结合大量的采访和第一手资料勾勒出一幕幕伴随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无法尽述作者所记录过的每一个知识分子,从第一代的薛暮桥、孙冶方、马洪、蒋一苇,到第二代的刘国光、董辅礽、孙尚清、吴敬琏、厉以宁、赵人伟,再到第三代的“农发组”、“莫干山会”和“天津会议”,《论坛》春秋,以及最早提出西部开发计划的“中青一代”等等,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副“群英图”,文章细节生动,笔触细腻。经济学家们的勤奋、勇气、浪漫和纯真无一不尽收眼底,唯一的遗憾是本书作为一本记录经济学家的历史书籍,缺乏对于这些经济学家的思想史的连贯陈述。这也或许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其实对于中国80年代的经济学家来说,在意识形态上大胆突破的意义大于他们在经济学思想史上的智识贡献,他们作为学者的人格和道德勇气更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去学习和继承的,而柳红很成功地传达了这一点。我们如何理解中国在80年代经济科学思想领域众多“思想突围”的意义呢?卡尔•曼海姆在其著名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中说,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习惯于把自己的政治目标披上“科学”的外衣。其结果就是,科学思想被“政治化”,而政治却被“科学化”,“每一种科学态度类型也同样开始拥有了某种政治色彩”。那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次严重的“思想危机”。此一“危机”直接导致了知识分子热衷于“彻底地”反思文化、思想、知识的社会基础和意识形态本质,仿佛是要自己挖开自己的心脏。作为在这场“危机”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西方知识分子之一,卡尔•曼海姆延续和继承了马克思“意识形态”形态理论,它指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思想的意识形态化。从这一角度思考,我们能理解,80年代经济学人的“思想突围”的实质不是科学上智力的单纯增量,而是某种政治上意识形态的突破,需要的是勇敢,甚至生命的代价。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固有的活力,但同时也有它不可避免的意识形态束缚,不过每一次的突破总还有些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他们都需要某种勇气和远见。1902年,严复翻译的亚当•斯密的《原富》出版,因为译文艰涩难懂受到梁启超的指责。此时的传统文人开始译介西方的经济学思想,并试着慢慢从传统的思想钳制中摆脱出来。我们可以理解,一批从传统中走出来的文人为开风气之先,让国人了解现代科学思想之急迫心情,但困于国人的接受能力和传统思想上的束缚,每一步又不得不谨小慎微,80年代,也是如此。不过话说回来,其实那段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但今天的我们却开始学着怀念,怀念那逝去的纯真而又激情的时代。《80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和梦想》:柳红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刊稿于 长江商报 11.1
  •     写跟官方有关的题材,能不能用自己话去写,还是很重要吧,这本书显然没有做到,所以整体比较难看。比如文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语言:“80年代改革实现了三个飞跃。”“从此,中国的五年计划的内涵,发生了革命性的本质变化。”......书里也没有什么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概括,只不过是各种史料的整理堆砌。
  •     在这本书中,柳红不断透露出的,是一种有些离愁别绪的怀念。八零年代在记忆中留下的,是兼容并包,是开明政治,是敢想和敢做。我们究竟要怎么看待这样一个学术界发展的盛世?没有对比无法突出时代的不同;这一点在这本书于这个时代问世有着特别的意义。为什么这本书会获得如此多的评价?我们认为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它隐晦地批评了我们所处在的时代。89年作为一个政治拐点,也是学术发展的分水岭。纵然随后我们看到一拨又一波的爱国学者回国发展,想把一腔热血拿来报效祖国,但是在严格到极致的政治制度束缚下,大部分幻想着报效国家的学者还是失望了。客观地说,国内的学术界很庸俗,并且难以看到改进和净化的希望。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批判的焦点;我们想指出的,是导致这一点的源动力。究竟什么力量导致、加速、促进了这一过程的转变?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我们的学术界渐渐走向庸俗化?究竟是什么让大部分的“有志之士”不得不(或者是甘于)抛弃那些光荣与梦想,去追逐现实利益的最大化?每当我们看到孙冶方的事迹时,我们总是在感叹,但是另一方面在心底里悄悄地对自己说,这样的苦难千万别摊到我的头上。大部分人是不是都是这样想的?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有这种想法的人相比不在少数。不是我们不愿意去吃苦,而是我们更关注吃苦之后能有多少幸福,或者说我们没有准备好需要承担多大的苦痛,才能达到孙冶方那样的成就和地位。换句话说,既然混日子都可以混得好好的,何必去做苦行僧呢?现在的环境,做一个比方,就是两口锅:一口冷,彻骨的冷;一口热,但是温度还没有到灼烧的底部。选择那一口?相信很少有人会选择那口冷锅,很少有人愿意用自己的能量将它加热,毕竟即便是热了,一盆冷水淋头,还是会冷下来的。而那口热锅,虽然热得不怎么舒服,但是至少还没有到狂乱的境地。无论是否如同作者所言,89年是一个分水岭;时代既然改变了,该怀念的我们自己自然会去怀念;路还是要自己去探索,所以在怀念过后,我们继续前行。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看了这本书,让人很感动,改革初期一些文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时代变了,许多学者应诚实地回顾这段历史
  •     还没仔细看,包装还行
  •     窃以为即使是学经济,一定的历史感也是必不可少的。
  •     “那是怎样一个时代呢?一切从头开始,英雄不问来路。那是思想启蒙的时代;是充满激情畅想的时代;是穿军大衣骑自行车,吃食堂住陋室的时代;是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一起创造历史的时代。”(作者柳红语)
  •     上一代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2013年读过
  •     也许是自己认识关于经济学方面的人比较少,所以看起来不是很明白,很多事件、人物都不了解。
  •     可惜书内图片黑糊糊,错别字较多,像盗版书
  •     令人神往的八零年代
  •     八十年代算是中国现代史上难得的自由年代,如今历史会重演吗?我比较悲观。
  •     3.9星。作为史料翻一翻挺有意思的,比如年轻时候的王岐山副总理,跟随领导去做农村调研,戴一个蛤蟆镜的样子,一点都不威严。
  •     真难以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令人神往。
  •     堆砌一堆官方数据,一点自己观点都没有,哪里有光荣?哪里有梦想?
  •     对门外汉来说史料很不错,历史观神马的就原谅了吧
  •     (全文见:****://***.keepwalking.org/?p=1583984)



    不懂经济学,也对经济学家素无好感。在一篇专访中,作者柳红的语言表达和观念阐发,以及所论及的这本书的叙述方式,让我觉得或应值得找来翻翻。还得承认,这本书对“80年代”的聚焦,以及专访中所流露的对80年代的特殊情感,甚至以及,“光荣与梦想”这个曾在80年代打动过我(威廉·曼彻斯《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应该可以列入80年代最具感染力的读物之列罢),而今已被用得太滥,但依然能给人莫名的特殊感觉的词儿,也都是我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说得清与说不清的原因。

    作者将已有的80年代改革史叙事范式,归纳为“革命史”、“现代化”及“社会和文化”三类,并将自己的记述,概括为以体验性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做写生和白描,以个体或群体人物为中心、为线索,以人来叙事、带事,注重细节,注重人与事同历史时空和历史走向的联系,从人和事件,拎带制度、机构、组织等等的历史作用。对“史”的认知与把握,这种视角,这种体裁,从更大范围来说,当然并不算创新,但就特定的主题、题材而言,尤其是将其理念与思路贯彻到实际的采撷梳理中,端的不容易。

    500多页厚厚一本,现在还只是主要翻看了序言和后记。从专访中得来的感觉没错,文笔很好。至于作者是否践行了初衷,以及,史实与观点如何,完全是陌生的领域,不敢妄论,但文字中呈现的历史视角与历史感,确让我读来有兴致、有感触。遗憾的是,这兴致与感触只能更多地游离于这本书的内容之外。

    比如,作者自序中对彼时经济学人“影响力”的景观描画是有趣的。之所以“有趣”,自然是源于同“今天”的某种比对。可以同作者对彼时经济学人的描画相映衬,刘国光为本书所作序言中,也有一段话"值得"唏嘘,且更堪玩味:

    “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奇怪的是,活在当下的人不愿意面对历史的镜子,有的人可能太忙了,有的人可能太傲了,有的人可能自卑,这都好说。我认为还有一种情况,这面镜子不仅照出底细,还有内心深处不愿面对的事实。”

    同样有趣的,还有柳红对上述景观纵深处的某些关系的分析。(“在历史上,1980年代,是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经济学家的关系最为特殊的时期。”那一段)这种分析,读者同样会有各自的联想,以及,各自的比较与判断。



    每当看到有人论说80年代,我一定会习惯性地、下意识地寻找其对80年代之终结的观点,及其对80年代之终结的刻画方式。在作者自序中,柳红在这个问题上的表达,依然文笔通透,观点鲜明:

    “到了1989年,虽然经过10年改革,可是没有来得及形成一个足够强有力与改革进程利益一致的社会阶层。……这是1989年春夏之际的深刻历史背景。

    1980年代的经济改革原本是存在着自身发展方向的。主要包括:其一,调整市场和政府关系,加快市场发育,抑制政府膨胀;其二,全面推进非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形成中产阶级,避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其三,将贫富差别控制在合理范围,建立社会福利保障系统;其四,推进政治改革,实现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同步,从制度上抑制腐败现象。但是,历史常常存在拐点,存在关键的年月。1989年就是中国当代历史的拐点。中国改革的决策集体彻底改变。影响决策的结构变了,改革的内涵和价值取向变了。”

    在自序中,柳红对“大历史”这一概念,反复提及,用以强调本书的观照视角与写作理念。高尚全所作的序言,也认可了这本书的“大历史尺度”。柳红提出,“从大历史的角度看:1980年代的改革,其实孕育了中国后来多种走向的基因。中国在21世纪的演变的各种可能性,都可以从1980年代的改革中找到原因,发现征兆。”这个说法,我相当认同。事实上,我越来越怀疑我们以往看待历史进程的某种线性的、“一对一”式的因果观、决定论。“基因”与“可能性”这类提法,虽然显得有点含混,但可能更接近现实进程中活生生的历史的吊诡。

    不过,作者对80年代“改革”的结果与成效的判断,尤其是对所谓改革“自身发展方向”的归纳,以及历史的“另一种结果”的潜在祈盼,我却心存狐疑。经历了80年代的猝然终结和90年代以降的颠簸,兼以基于此情此景、零星散碎地回望更多的“年代”……尽管依然感奋于80年代之中的那些激情与纯真,但对“改革”所牵扯裹挟的一切,已经不敢轻言相信,难以确定好恶。

    所以,我怀疑作者所认为的80年代经济改革的“自身发展方向”,是否真的悉数如彼,是否有意无意地屏蔽了其他的“基因”和“可能性”;我也怀疑“民众的改革需求发生分裂”,是否在80年代猝然终结前就已经具有那样的严重性。孙立平曾提到一个观点,“改革共识基本破裂”,同样涉及80与90年代的代际转折,令人感慨于利益格局的变迁及汹涌其中的瓜分与掠夺。我想,无论如何看待评价年代转折之后,也总不宜过分理想化地回望我们钟爱的80年代。难以抑制的怀旧情结,或许反倒无助于追捧那个年代的珍贵遗产,也无助于真正辨清作者所言的“历史的能量”。

    在自序中,柳红有这样的深情感触:

    “1980年代,集中了今天久违的激情、想象力、热忱、浪漫、理想主义、人文精神。人民支持启蒙,崇尚真理,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王小波说过:让我们歌唱80年代。王小波是意识到1980年代价值和对历史深远影响的先行者。除了王小波,还有许多在1980年代尚是青年的一批人,包括我本人,也有1980年代情结,拒绝用“往事如烟”“恍如隔世”来描述那个年代。这不是单纯的“怀旧”,其背后是对于1980年代的理想和价值判断。

    1个世纪有10个10年,但是,在1个世纪中,不是每个10年都同等重要。人们在经历1990年代,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之后,几乎不约而同地发现,1980年代的影响是如此深刻和深远,其遗产是如此沉重和丰厚。1980年代承上启下,其重要性也许还需要更长时间,甚至两三代人才会得以全面评估。”

    尽管对某些事情有不同的认知或感觉,但对作者有关80年代历史价值的观点,我高度认同。也同样相信:“至今在中国,依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但是确实作用着的1980年代能量。某种历史的能量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丧失,反而会积聚和裂变,就如同某些宇宙能量一样。”

    在这里,我更想同时强调的是,经历了90年代和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之后,在愈发感怀80年代的时候,是否也需要警惕一种思维方式,我称之为“80年代式的浪漫”。80年代是数十年变迁中一段绚烂的时光,但也依然在数十年变迁的运行轨迹上,一些振奋人心的“基因”滥觞、蕴蓄于此,而一些我们并不喜欢的基因,恐怕仍在延续——忠实地复制,并孕育着某种突变。感奋于80年代激情的燃放,而借用80年代的“镜鉴”,去看待过往、瞻望未来,有时会不知不觉地陷入简单化的二元观,诸如好与坏、进步与落后、开明与僵化……而这,显然并不妥切……
  •     感谢柳红,感谢八十年代中国的经济学人。也非常羡慕那样的一个单纯环境。另,为啥边贸没能实施呢?!
  •     向前辈学习!
  •     经济学人究竟是该坚持科学还是该在环境约束下,从实际改变社会的角度考虑从而承受“心苦”——违心地讲和听话——唯上和唯书?这显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可能也是政府经济学者和学术型学者的区别?但在那样的年代,真正的学术型学者,能够基于现实和学理来讲学术问题吗?
    真正总结那段历史,应该能够给现在的学者和政府官员,很多启示的!
    共勉!
  •     因全书主要以《经济观察报》专栏文章集结而成,虽然做了一些分类整理,但脉络不明,情节多有跳脱,而且抒情过剩,深入分析欠奉,对了解中国经济改革初期历史无太大帮助。
  •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80年代改革开放历程,帮助思考当下有关改革的各种声音,背后的渊源、发展和博弈。学习过去,理解当下,展望未来。
  •     不正常,但理想主义潮起云涌的时代,但毕竟不可回顾,唯有向前看。
  •     买来当做小说读读,呵呵。
  •     2011
  •     好久之前看的,还不错
  •     强烈推荐的一本关于八十年代经济改革史以及当年知识分子参与决策的历史,很遗憾在论文行将截稿的时候读到此书,很多问题豁然开朗。作者本是吴敬琏的助手,对于那个时代的视角和把握已然是国内相关著作中全面的。推荐给朋友们。
  •     对那段事件还是很感兴趣的
  •     简单翻了翻了,内容还不错。
  •     主要是记述了当时的情况 不算太经济的著作 不过还是有些时代感 感念那个时代经济学工作者们的热情
  •     八零年代,与现今相距不远,很多史料事迹还有踪可寻;同样也因为很多当事人还在,很多事迹又没办法剖析的透彻,甚至还会遭到部分当事人有意无意的曲述,如何避免片面,说得容易,实则不易,该书的价值还有待历史见证,八零年代还有待深入挖掘,只有把经济、文化和政治一同构建,才能深刻的理解那个年代的光荣与梦想!
  •     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涉及到了我国经济改革的方方面面,阅读那段历史,能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国情。历史不应被抱怨与否定,而是学习,为的是更美好的明天。当我读到前辈们不计较曾经受过的政治压迫,怀着忧国忧民之心,为我国的经济繁荣鞠躬尽瘁,内心充满了感动。我为我今天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也愿意为了更美好的明天,接过改革事业的接力棒,不管多艰难,也要尽全力跑下去。相信那饱含生命的热情书写的历史会激励一代代的中国儿女愿意扎根这片国土,奉献自己的智慧。
    80年代,是浓缩的时代,物质匮乏、精神饱满,但80后的我始终相信社会的进步,在喧嚣下面孕育着纯粹,积聚起来将是更大的力量!你,我,并不孤独!
  •     书的外表包装磨花了,好像不是新的
  •     以她对八零年代经济学人特有关注的视角,力求真实的再现那个年代~
  •     专栏体太明显,内在不太连贯,外行只能看个热闹,达不到扫盲目的。但内容详实,其他媒体的人物报道基本都引用过这本的史实和评价。
  •     也是读了一部分,之后书不知被谁借走了,算了吧。
  •     我到底对经济学抱有怎样的感情呢,其实我根本不懂。如果我再好好打些根基,学学知识,也许就不会觉得这本书太流水账了吧。
  •     不错的书,推荐大家看看,全景反映经济改革历史
  •     一般
  •     回顾一下当年岁月
  •     作者很了不起
  •     对那一段历史的回顾,不错的书
  •     筚路蓝缕,创业维艰。感怀群情激昂的八零年代。
  •     没能坚持把这本书读完 实在是惭愧 内容略微有点枯燥但如果对经济史有兴趣 这本书是不二之选
  •     读此书,思往日,学界、政界,民间、官方,共同铸就了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全民沸腾的岁月。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国家的发展,唯有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唯有发动一切的力量,正如那个故去的年代!
  •     值得一看的一本书,是吴敬琏前弟子写的。主要描写了现在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八十年代那个特殊时期做的一些事情。
  •     述人述事,追忆往昔荣光;鉴今鉴古,还昭来斯情怀。其实我买,主要是为了作者柳红老师去的。
  •     因为是根据作者之前在经观的专栏修改而成,所以可读性比同类的书要好。书中所有提到赵的地方,都使用的是其时任官职。
  •     了解80年代经济界不得不读的一本书。每一个常识要践行都不容易。
  •     不错~包装安全,价格便宜,快递给力
  •     作为学经济学的,读罢此书,的确有很多收获,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     1980s。那是个让人热血的时代。作者也是个热血青年。过去是,现在还是。敬仰中~光荣与梦想~~
  •     八零年代,是制度大变革、思想大碰撞、智慧大爆发的时代,群星灿烂,老当益壮者、学以致用者、初露锋芒者共同演绎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真乃“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把那些被埋没的,发掘出来;把那些走向模糊的,清晰起来;把那些被歪曲的,纠正过来……”可能正因为怀抱如此宏大的愿望,此书的行文如此令人热血沸腾。那些将改革融入自己血液的人们,那些将自己生命交由改革的人们,他们属于80年代,一个可能永远无法被超越和复制的年代。
  •     时势造就英雄,群星闪耀的年代。可惜是报纸专栏的合集,都是一爪半鳞。
  •     好书啊,让我更加理解了老一代经济学家们所经历的一些事情
  •     比较深刻有内涵的书 慢慢研究
  •     书中涉及的不少当年经济改革的风云人物即便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略感陌生了,推荐一读
  •     还光荣与梦想呢,扯你妈的淡
  •     真是翻翻历史才知今日事。易读
  •     主要讲故事,理论性不足。姑且一看。
  •     了解八十年代经济学人不错的书,作者采访了几十位亲历者,还是费了功夫的。书里面有好多熟悉的人名:吴敬琏、王岐山、厉以宁、杜厦、张维迎、杜润生、周其仁、陈一谘、白南风……作者把经济学人按照两种方式分类:一是年代,二是思想资源。115页中国社科院成立过程。221页1978年南斯拉夫访问。251页周叔莲与胡耀邦的配合。253页颐和园讲习班。272页经济学界反右(反资产阶级经济学)。287页孙冶方在南斯拉夫的盛名与戏剧性访问。332页国务院决策科学化。340页吴敬琏补英语。345页顾准的预言(中国的“神武景气”是一定会到来的)。407页最牛的农发组与强大的北京朋友圈(社科院、农口、大学:陈一谘、邓英陶、罗小鹏、王岐山、林春、李银河、陈锡文、周其仁等)。
  •     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     追寻老一辈经济学家的历史
  •     邂逅:2013.4.电子书; 旅程:2013.5.1.-2013.5.5.; 地点:家中; 柳红女士的文笔不见得十分优美,叙事套路也并非我期待的那种non-fiction,但读罢仍能强烈地感受到她诚恳地想要记录那个年代的努力,以及那个年代本身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唯一的遗憾,正如她在后记中缩写,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的局限性而不能把那个年代的故事述说得淋漓尽致。很多地方,写到那么重要的人物,却连基本的署名权都不能见诸纸端,一个“总理”、“总书记”一带而过。但对于那些知道、或者刚开始知道那个年代的故事的人来说,那些响亮的名字,当时永远留在心里、活在心里。
  •     逝去的黄金时代,对了解那段历史很有价值
  •     很多不为人知的往事,读了很有启发
  •     该书对于了解80年代那段并不遥远的历史十分必要,是本值得读的好书
  •     1980年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我们当年的记忆,被柳红唤醒。
  •     观照数十年、百多年乃至千年以上的历史变迁,20世纪80年代的“激情、想象力、热忱、浪漫、理想主义、人文精神”、“支持启蒙,崇尚真理,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实在让我们无法隐忍对这个年代的真挚怀想。我们已经习惯于歌唱颂扬不少个春天,而我始终觉得,80年代一定是最值得在当代历史的喧嚷与寂寥中始终惦念的最明丽的一个“春天”。
  •     凤凰书网推荐的年度好书,确实非常不错!
  •     下载的电子版只有一半的内容,再也不会有八十年代那样的改革风潮了
  •     看完书的第一章节就决定要买了
  •     这本作品主标题是八零年代,让我想起了几年前读的一本印象颇深刻的《八十年代访谈录》。这本作品所写内容的话题性“局限”在经济学人这一块,但又不仅止于此,从那些经济学人发生的故事,可以照射出八零年代。因对经济学啥的有些犯怵,不过这本作品一点也不晦涩,没有什么经济学的艰深理论,是一本故事书—打捞的那些被遗忘被歪曲的故事。想起作者在前言中的一句话,重温80年代,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你们的故事。
  •     写的太好了,可我却记不住这些为了祖国经济制度完善鞠躬尽瘁的经济学家,哪怕是他们的名字呀,柳红也是功底深厚,肯下功夫
  •     为什么作者可以把那么一个激情四溢的话题,那么一群激情四溢的人,写得如此琐碎无趣。。。
  •     很真诚的一本书
  •     书很好,但有缺页
  •     3.9吧,肖像有余,但全景和深度不足
  •     书是好书,我之前在书店,选好的才上网订的!但收到货后,发现书的纸张有点差,整个书是斜的!
  •     感觉主要讲的是人事,着墨于观念纠结较多,而对整个经济形势北京的介绍不够,这一方面远不如吴晓波的写作功力
  •     没有把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写出来,太拘泥于作者自己的小小情感里了
  •     应该来说,作者是下功夫去研究了的,不足在于仅仅文章都是随笔的性质,每一篇都是独立成文的。如果能用一个逻辑框架,放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用一条主线串起来就更好了。那样的话,这本书的地位就不一样了。
  •     让人怀念的时代的记录
  •     主要讲中国经济学这个圈子里的那些人和事。
  •     这年代还有光荣与梦想吗?哦,是那种真正的。在书店看到这种,当看到光荣与梦想这几个字时,有些疑问,又有莫名的感动.....比较卑劣地记下书名,回来上网购买。推荐下这本书吧。
  •     有人味儿。一、孙冶方,薛暮桥,于光远,蒋一苇,马洪,徐雪寒,季崇威,马宾,吴俊扬,周太和,杜润生;二、刘国光,孙尚清,厉以宁,周叔莲,高尚全,布鲁斯,奥塔锡克,科尔奈,黄范章,乌加培,赵人伟,吴敬琏,唐宗焜,董辅礽,陈岱孙;三、翁永曦、王岐山,黄江南,朱嘉明(四君子),丁望,常修泽,杜厦,金岩石,李罗力,华生,何家成。
  •     了解火一般的峥嵘岁月,共同期待未来。
  •     我觉得这本书就是不停地介绍人名、职位、机构名称,不停地开会,不停地说哪些人写了哪些文章。。。越发的没意思。不过还是有惊喜的之处,比如介绍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成立,王岐山、张维迎年轻时也曾一副屌丝模样,读起来颇有趣味。
  •     柳红的这本书挖掘了很多当时的经济学家推动理论创新与改革实践的细节,中国的经济学人在西方经济学中寻找回了现代市场的机制活力。在当代中国,尤其是在七八十年代,刚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人民大众,对于未来的走向依旧束缚重重,马克思主义的镣铐紧紧地栓在身上,栓在思想上。正是这一批经济学人,无论是经历过西方经济学教育的老一辈经济学家,还是完全接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年学者,还是刚刚开始从西方寻求改革方向的年轻一代,都展现出巨大的勇气与历史使命感,在理论激辩中创新,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供决策依据。如果没有他们的理论争辩,没有他们的摸索创新,也可以说,就没有今日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重温这一段历史,对于当前深化改革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对于领导层。
  •     突然想起来何清涟的 经济学与人文关怀 有血有肉的经济学家的群像
  •     500多页厚厚一本,现在还只是主要翻看了序言和后记。从专访中得来的感觉没错,文笔很好。至于作者是否践行了初衷,以及,史实与观点如何,完全是陌生的领域,不敢妄论,但文字中呈现的历史视角与历史感,确让我读来有兴致、有感触。遗憾的是,这兴致与感触只能更多地游离于这本书的内容之外。
  •     感谢那个翻天覆地的转型时代中这些把握潮流推动革新的经济学人。感谢@hypohare 送书。
  •     时代滚滚向前,八十年代离现在也就20年光景,但又仿佛是远古的时代了。谢谢有这样一本作品。
  •     八零年代,多好的一個題材,然而三代經濟學家的劃分之下文章聯繫散之又散。作者賣的是情懷,而我本期待看到梳理好的事實。更知道行文筆端該不露感情的必要。歷史從來不能割裂開來看,經濟體制改革也是,前因與後果大可琢磨,也得自己多想多問啊,怎可全依賴書本。
  •     出生于80年代后期,对那时候的改革没有印象。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候的一些前辈真的非常值得尊敬
  •     柳红女士写得很有料。。
  •     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是闹得沸沸扬扬的作者和另一作者的抄袭官司案,也让我对另一本书中的主角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让我对80年代的经济学人和事有了深层次的了解,结合张军的书,可以更好地理解改革初期经济学的发展。读的越多,越知道不容易啊。
  •     本书描写了八十年代公共政策背后的意识形态之争,以及各类知识分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故事叙述清晰,但是在思想深度上有所欠缺。
  •     书很不错,正品保证,总体来说很喜欢,继续支持亚马逊。。。
  •     历史,总在有意无意间被遮掩、遗忘和误解。
  •     10年的时候听柳红和阿忆回忆八十年代 总算下到不全版 节点是89
  •     确实需要这么一本书来记录这些事...但这不表明这本书会是有!意!思!的!
  •     一个时代人的梦想,值得我们来学习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