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演变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各部门经济 >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演变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811301038
作者:贾艳敏
页数:353页

章节摘录

  1953年2月提出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中心内容是“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同年12月发布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对总路线作了权威解释:“小农经济是分散的和落后的,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土地是分成小块经营的,农具还是古老的,耕耘靠人力和畜力,无力采用农业机器和新的耕作制度,收获量低,不能很快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产量。”“这种建立在劳动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上面的小农经济,限制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和工业化事业对粮食和原料作物日益增长的需要,它的小商品生产的分散性和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不相适应,因而这种小农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之间的矛盾,已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而日益显露出来。”“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来逐步改造我国的农业,使我国农业由规模狭小的落后的个体农业进到规模巨大的先进的集体农业。”“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经过合作化的道路。”  此后,毛泽东对这种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同时并举的思想又作了多次表述,而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能离开农业合作化而孤立地去进行的。首先,大家知道,我国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生产水平,现在是很低的,而国家对于这些物资的需要却是一年一年地增大,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即农业由使用畜力农具的小规模的经营跃进到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的经营,包括由国家组织的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的移民垦荒在内,我们就不能解决年年增长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时主要农作物一般产量很低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遇到绝大的困难,我们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前言

  去年8月,江苏大学出版社邀我主持编写一套新中国农村发展60年的丛书,力求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发展的整体面貌,希望我尽快拿出总体设想和具体的编写计划。经过陆续的几次洽谈和商榷,编写与出版计划均顺利地落实了下来。  中国是具有悠久农业文明的人口大国,农民是中国人口的主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全社会稳定的关键,应该说这是人们理解中国社会和历史的三个正确的视点。也许,今天这三个视点仍然具有相当的正确性。新中国农村的发展,虽然至今才60年的时间,但却是自古以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农村的土地关系,在这个阶段发生过,并且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度里,土地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的主轴。自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化以来,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渐成为中国沿袭不变的基本的土地形态,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才开始动摇。1950年前后的短短7年中(包括1949年前的3年多时间),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地改革,2000多年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被摧毁。这个变革,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至今还有解读的空间。

内容概要

贾艳敏,女,1968年生,河南永城人,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教于安徽大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经济史、社会史。曾在《当代中国史研究》、《南京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贵州社会科学》、《学术论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新中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制度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集体化的理论  第二节  前苏联关于农业集体化的理论和实践第二章  新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实践  第一节  新中国农业集体化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新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历程第三章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包工包产和包产到户  第一节  初级社时期的包工包产责任制  第二节  高级社时期生产管理上的严重问题  第三节  包工包产和包产到户的兴起第四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包工包产到户  第一节  人民公社体制在生产管理上的缺陷  第二节  人民公社体制调整中包工包产到户的再次萌发  第三节  庐山会议后对包工包产到户的批判第五章  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体制的调整  第一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灾难性后果  第二节  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的制定第六章  包工包产到户的再次出现  第一节  各省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第二节  萌生于宿州农民开荒的“责任田”  第三节  风云突变——关于包产到户的争论和批判第七章  “大寨”成为全国农业发展的模式  第一节  对“单干风”的进一步批判和集体经济的典型——大寨的崛起  第二节  大寨的生产管理和分配模式——大寨工  第三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及其后果第八章  “大包干”——当代农村改革的前奏  第一节  “文革”结束后农村的破败  第二节  安徽、四川农村改革的启动  第三节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到户  第四节  安徽农村改革试验的阻力第九章  “大包干”在全国的推广  第一节  “大包干”引起的全国大争论  第二节  “大包干”的推广  第三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的巨大效益结语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演变》共分为九章,内容涉及新中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制度渊源、新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实践、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包工包产和包产到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包工包产到户、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体制的调整等,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图书封面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演变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中国农村的责任制,不仅仅是一次生产方式的改革。过去,大家对集体生产,夸张得太多。关于“责任制”的效益原理,真的值得大家去研究,这是也是农业生产力的一次解放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