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教辅 > 高职高专 > 针灸学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6
ISBN:9787117067997
作者:汪安宁
页数:270页

书籍目录

绪论上篇 经络腧穴第一章 经络总论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二、奇经八脉三、十五络脉四、十二经别五、十二经筋六、十二皮部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一、经络的作用二、经络的临床应用第二章 腧穴总论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一、十四经穴二、经外奇穴三、阿是穴第三节 腧穴的命名一、自然类二、物像类三、人体类第四节 腧穴的主治作用一、近治作用二、远治作用三、特殊作用第五节 腧穴的主治规律一、分经主治规律二、分部主治规律第六节 特定穴一、五输穴二、原穴、络穴三、俞穴、募穴四、郄穴五、下合穴六、八会穴七、八脉交会穴八、交会穴第七节 腧穴的定位法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二、"骨度"分寸定位法三、指寸定位法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 任脉、督脉一、任脉二、督脉第二节 手三阴经一、手太阴肺经二、手少阴心经三、手厥阴心包经第三节 手三阳经一、手阳明[p1]大肠经二、手太阳小肠经三、手少阳三焦经第四节 足三阳经一、足阳明胃经二、足太阳膀胱经三、足少阳胆经第五节 足三阴经一、足太阴脾经二、足少阴肾经三、足厥阴肝经第六节 常用奇穴一、头颈部穴二、腹部穴三、背部穴四、上肢部穴五、下肢部穴中篇 针灸操作技术第四章 刺灸方法第一节 毫针刺法一、毫针的结构、规格与检修、保藏二、针刺练习三、针刺前的准备四、毫针刺法五、行针六、得气七、针刺补泻八、留针法九、出针法十、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十一、针刺注意事项第二节 灸法一、灸法的作用二、灸法的种类三、灸法的注意事项第三节 拔罐法一、罐的种类二、操作方法三、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四、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项第四节 其他针法一、三棱针法二、皮肤针法三、皮内针法四、电针法五、穴位注射法第五章 耳针、头针第一节 耳针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二、耳郭表面解剖三、耳穴的分布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五、耳穴的探查六、耳穴的选穴原则七、操作方法八、注意事项第二节 头针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二、头针的适应证三、头针的操作方法四、头针的注意事项下篇 针灸治疗第六章 治疗总论第一节 针灸的治疗作用一、疏通经络二、扶正祛邪三、调和阴阳第二节 针灸治疗原则一、补虚与泻实二、清热与温寒三、标本缓急四、三因制宜第三节 针灸辨证方法一、八纲辨证二、经络辨证第四节 针灸配穴处方一、选穴原则二、配穴方法三、针灸处方的组成第五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一、五输穴二、原穴与络穴三、俞穴与募穴四、郄穴五、八脉交会穴六、八会穴七、下合穴第七章 治疗各论第一节 内科病证一、中风二、眩晕三、头痛四、面瘫五、腰痛六、胁痛七、痹证八、痿证九、痫病十、癫狂十一、不寐十二、脏躁十三、惊悸、怔忡十四、感冒十五、咳嗽十六、哮喘十七、疟疾十八、呕吐十九、胃痛二十、黄疸二十一、泄泻二十二、便秘二十三、脱肛二十四、癃闭二十五、遗精第二节 妇儿科病症一、月经不调二、痛经三、经闭四、崩漏五、胎位不正六、滞产七、产后缺乳八、阴挺九、遗尿十、小儿惊风十一、疳积十二、小儿食积十三、小儿脑性瘫痪第三节 皮外科病证一、风疹二、 痄腮三、乳痈四、乳癖五、肠痈六、痔疮七、疝气八、扭伤九、肘劳十、腱鞘囊肿十一、蛇丹十二、扁平疣十三、牛皮癣十四、痤疮十五、斑秃第四节 五官科病证一、目赤肿痛二、麦粒肿三、近视四、耳鸣 耳聋五、鼻渊六、牙痛七、咽喉肿痛第五节 急症一、高热二、厥证三、脱证四、痉症第六节 其他一、减肥二、戒烟三、美容四、针灸保健附录一 古代针灸歌赋辑要附录二 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概况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附录二 教学大纲(试行)

作者简介

针灸学,ISBN:9787117067997,作者:汪安宁

图书封面


 针灸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