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教辅 > 大学教材教辅 > 经济伦理学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3-1
ISBN:9787301050552
作者:乔治
页数:678页

章节摘录

书摘    规范性伦理相对论    规范伦理相对论的观点认为:当任意两种文化或个体之间在对某一行为的道德评判上发生矛盾或差异时,两种观念可能都是正确的。这也说是说,一种行为对于某个人或某个社会是正确的,而同样的行为,同样的方式对于另一个人另一个社会来讲则是错误的。两种判断都非常合理。这种观点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第一种解释认为,两种相互矛盾的道德评价之间不存在对与错的关系,因为人们本来就不是以对或错作为自身评判的标准,这种判断只是一种主观认识和感觉。这种解释是从元伦理学条件下道德语言与逻辑性的角度对规范性伦理相对论加以说明。第二种解释则认为对与错的道德判断取决于文化基础,对道德跨文化的评判因而无法进行,这与评价一种语言是否优于另一种语言一样毫无意义。坚持这种看法的人宣称文化相对论在道德领域与在其他文化领域同样适用,他们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规范性伦理相对论加以阐释。第三种解释则认为我们不应评价两种判断孰对孰错是因为我们缺少进行评判的标准。也许一种行为是对的,而另一种行为是错的,但是因为我们无法加以证明,因此更妥善,更谨慎的处理方式是不去探究其对错关系。    以上这些关于伦理相对论的解释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海外从事经营业务的经营者应当遵循哪一种道德?是本国的还是东道国的?所有针对伦理相对论的解释都认为在道德差异化与平等性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而在文化相对论与规范性伦理相对论之间相互联系的关键环节是一种关于道德的理论或观念。    然而,有关规范性伦理相对论的几种明确解释都经不起仔细推敲。就拿第一种观点来说。它认为道德评判无分真伪.无分对错,因为这种评判只是主观体会或感情的表现。从这一观点推出的结论会与大多数人的道德体验大相经庭。举例来说,根据这一观点,认为偷盗行为违背道德的评价根本不是对偷盗行为的判断,它只不过是评价者对偷盗行为主观感觉的外在表达。假设B偷走了A的皮夹。A对此非常不满,认为B的行为违背了道德:而B的回答是他对于偷走A的皮夹并未感到内疚与负罪感、这样,根据B的感觉,他的行为合乎道德。两个人都在讨论自己的感受而没有讨论B偷盗A皮夹的行为,他们的各自反应存在差异非常正常。两个人都在表达个人的感情,一旦这种感情不同二者之间在认识上就存在差异。有人将这种观点加以完善,认为当一个人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不但表达个人感受,同时还认为别人应当有同样的体会。这种观点似乎比前一者完善,实际上并无多大起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感。每个人都可以要求他人按自己的方式思考,其结果仍然是每个人都在讨论有关自己的事,而没有人对该行为作出评判。    基于这一观点的另一个推论是:人们之间不会在对某一行为进行道德评判时产生对立。如果一种道德评判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个人的反应或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那么当别人所表达的情感与我不同时,只能说明我们拥有不同的情感或不同的情感表达形式。而情感之间没有对或错的差别,因此我们不会进行谁对谁错,谁真谁伪的争论,我们之间也就不存在任何方面的对立。    由此产生的第三个推论是人们在进行道德评判时绝对不会犯错。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在今天对一种行为持否定态度,而明天又对其持肯定态度的话,他就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而两种情感是完全对立的。他在两种情况下的表述都是不客观的,因而就无所谓对与错,其评判也不可能发生错误。    最后一个推论是人们可以通过表达一种不同的情感来改变某一行为的道德性质,如果道德评判只是一种情感就可以改变该行为的道德性质。    规范性伦理相对论的四种推论与绝大多数人的道德体验大相径庭,因为人们确实在对各种行为作出评判——至少他们是打算这样做的。他们发现在一些情况下确实会就某种行为的道德评判与他人发生矛盾。人们确实会改变看法,经常会发现由于观念上的偏差导致对某一行为的认识昨是而今非。没有任何足够充分的理由来说服我们放弃这些日常体验,我们所得到的只有一种设想道德评判应当如何进行的理论。然而我们为什么要接受这一理论呢?在进行道德评判时,我们确实表达了自身的道德感受,我们确实希望别人对该行为具有自身相似的体会,但这并非我们行为的全部。我们还要对行为进行判断,与那些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发生冲突,诸如此类。    下面再讨论人们对规范性伦理相对论的第二种解释。这种观点认为,道德评判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也就是况,一个社会公认某种行为是正确的,而相同的行为却被另一个社会视为异端。该行为存在的文化背景不同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发生在某个社会中的暴行可以被另一个社会视为善举。举例来说,在一些社会中存在这样的习俗,即让上年纪的老人离开社会,孤独地逝去,这被许多旁观者看成大逆不道,因为在他们的社会中所推崇的是对老年人的晚年精心照料,以各种手段尽可能地延长其寿命。两种习俗都被当作对老年人表示尊敬的方式,尽管这两种方式截然不同。然而通过这个例子所体现的并非规范性伦理相对论的内容,而只是同一道德标准(尊敬老人)在实际中的不同表现。    对规范性伦理相对论的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对于每个社会来讲,符合道德的行为就是社会公认为正确的行为。从这个角度看,合乎道德就是为社会所接受。从而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即两个社会之间,在对某一行为进行道德评判的问题上不会存在对立,因为是否合乎道德对两个社会来讲具有不同的含义。如果A社会的一个成员判定某种行为合乎道德,他就可以推而广之地认为所处社会的所有成员都会抱有同感。如果B社会的一个成员对同样的行为判定为违背道德,他也可以由已度人地推断出所处社会其他成员必然对此心有戚戚。如果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正确的,那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不可能有任何社会成员会对其所处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评判结果抱有异议。也就是说,当我们说某种行为违背了道德时,真正的含义是我们的社会认为它违背道德;如果实际社会对该行为的评判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一定是我们个人的评判过程出现了差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有关事件的看法有时会与其他社会成员不一致,而不同社会之间也经常会在某种道德事件上发生认识上的冲突。可见,与坚持规范性伦理相对论的行为相比,我们有更充分的理由对其内容加以批判和否定。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自从这本书的第一版问世,多年来,关于经济伦理的课程已深深植根于学学府、商学院及MBA培训项目。这些课程开始建立于水门事件之后,并因不断暴露的贿赂、回扣、非法的政治捐款、空难事件以及有暇疵的轮胎、车辆及其他产品的销售而得到重视与发展。消费者至上主义、加强政府控制的呼声,及许多人对企业及其社会责任态度的改变使得经济伦理成为当前普遍关心的话题。在观念上,经济伦理不再被认为是一种语词矛盾的说法,许多大企业已采取措施,至少将一些伦理装饰晶纳入到他们的企业结构之中。    太书试图系统、合理、全面综合地覆盖企业伦理这一领域。本书首先论述分析了经济道德问题的必要性和所需要的道德推理的技巧。从而引出关于经济制度道德的基奉问题,特别是美国在这方面的基本问题;其次,本书讨论企业中从劳工权利到计算机的合法使用等各种现实而紧迫的道德问题。由于企业的变化,修订版力图反映出由此变化而引发的伦理问题,尤其是于信息技术及企业全球化而产生的伦理问题。    本书不仅仅只是一本从商界采纳事例的关于普通伦理学的著作。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着悠久而令人景仰的历史。但为了达到伦理思维,学生没有必要知道这些历史,以及对于这门学科的大量争论习题。道德问题很急迫,人们必须用当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工具来处理他们。因此,我在本书中力图向学生介绍为达到智慧地处理道德问题所必需的伦理学的技巧,井使学生参与到一些社会及企业道德实践问题的讨论中。本书开始几章的目标是实践性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不得不忽略或不提及一些当代伦理学家所关注的理论问题。我校定参加学习经济伦理课的学生都是有伦理道德观的人,他们学习这门课不是为了从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变为有道德的人,相反,他们是能通过帮助而思考道德问题并能令人信服而有效地论述他们道德观的人。本版突出强调如何运用标准的绝理学方法分析问题及案例。    对待伦理的传统方法是一种个体的方法。我们关于道德、道德品质、道德上的赞赏及责备的观念主要源于我们把人看成是道德的代理人。当我们说一个人有道德或他的行为在道德上值得赞扬时,我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本版增加了对美德和个性的讨论,这两个概念近年来变得日益重要。然而经济制度的行为方式与个人行为的方式是不可比的;所谓企业和国家的行为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需通过人类这一中介来完成。因此,当我们将道德语言运用于个人及个人行为之外的领域时,必须小心谨慎。当思考企业、国家和人们的道德时,就产生一些特别的问题——关于道德概念含义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在阐明这些领域的道德观点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假定下述观点都是无需争辩的:谋杀是错的;偷窃及撒谎总体上是错的;在商业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中,基于性别、种族、或宗教信仰方面产生的歧视是不道德的。因此没有必要专用一节经济伦理课来指导论证这些结论。但是,经济伦理中涉及到歧视、广告的真实性检举、披露以及其他方面的许多问题并不如此明了。为得出合正确的答案,他们要求仔细地分析、斟酌正确的事实及可适用的原则。我们这个社会在一些问题上比在另一些问题上清楚。我在本书中努力做到展示每一问题的复杂性及权衡每一问题不同的观点。当我表明自己立场时,我都给出了我如此做的理由,如果一个主张并未最后定论,我都在书中指出井说明理由。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个有关广泛的社会问题的主张是最后的主张。本书能鼓励井给予学生们以勇气去帮助和促进关于这些问题的广泛讨论。    我认为仅仅找出企业中的道德问题、确定什么行为是正确或错误、要求人们在做他们应做的事时成为道德英雄是不够的。如果实践是不道德的,如果人们有义务牺牲他们的工作和安全而去履行他们的道德义务,那么这些实践就必须被改变。因此,我试图不仅仅讨论对公司中人员(工人、经理、董事会成员)的道德要求是什么,而且讨论什么样的结构会促使一个人接受道德责任并履行他的道德义务。公司怎样重组才能排除检举的必要性,使得当一个人道德上有义务检举时,对其进行穷追猛打与一般询问所得到的结果一样。    ……

书籍目录

前言
一 引论
第一章 伦理学与企业
二 经营活动中的道德逻辑
第二章 传统道德与伦理相对论
……
三 经营活动中的道德问题
第六章 正义与经济制度
……
四 国际经营中的道德问题
第十九章 国际经济体制、跨国公司和道德
……
五 结束语
第二十二章 企业的新道德责任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系统、合理、全面综合地覆盖企业伦理这一领域,首先论述分析了经济道德问题的必要性和所需要的道德推理的技巧,从而引出关于经济制度道德问题的基本问题;其次,本书讨论企业中劳工权利到计算机的合法使用等各种现实而紧迫的道德问题。由于企业的变化,修订版力图反映出由此变化而引发的伦理问题,尤其是源于信息技术及企业全球化而产生的伦理问题。

作者简介

本书的每一章,我都从一两个能引出与本章内容相关的案例开始。本书大多数章节,我都加入了大量真实及虚拟的案例研究,以说明特定的原则,示范分析道德问题的方法,及对比处理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对于那些希望得到更多案例的人,每天的报纸都载有丰富的、最新的可供分析的企业道德问题的材料。
虽然本书各章共同构成了关于经济伦理学的全貌,但每一章都可独立加以研究。那些想忽略某些问题的分析而集中于其他特别问题的人,不用担心他们这样做会有理解上的困难。那些希望就某一问题做深入研究的人,可在注释中得到建议及关于有争论问题的不同派别的书目。
本书每一章后附有关于本章重点问题的思考题,可以用作学生学习该章的指南。这些题目中也包含有在本章中没有明确论述过的一两个案例问题简述,可用他们进行讨论,反思及写书面作业。
本书的所有修改版本都注意吸收最新的重大研究并考虑到经济及社会的有关发展。这一版本也不例外。除案例及注释之外,所有的章节都有重大修改,使其跟上最新发展。章节的顺序也有小的调整。并且关于企业及责任的概念问题,我在不同的章节中分开进行论述。我在本版中增加了信息技术的材料及关于国际贸易问题的讨论。虽然有了这些改变,但本书的目的,方法及主旨仍旧未变。美国的企业可以更符合道德。本书力图帮助读者思考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图书封面


 经济伦理学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翻译不是很好,表达不清楚
  •     内容非常具体,没有空话套话,和中国的体系不一样,强调应用性。
  •     正在读。现在已经可以断定,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
  •     老版书高性价!值得!
  •     书不错,感觉很受用。
  •     希望装帧能更好一些,不适合收藏,虽然是课本,但是并不枯燥,可以当课外读物。
  •     很好的书,感谢作者。
  •     很好的书,理论系统全面,论述深入浅出。不过,有些术语和人名的翻译和约定俗成的不同,如:把两位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边沁和密尔分别翻译为本瑟姆和迈尔;罗尔斯翻译成罗斯;圣.托马斯.阿奎那翻译成成阿奎那斯等等。在文字校对方面,不少处有冗字、别字、少字的情况。
  •     写得真的不是很好~~~~还是会计伦理学好一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