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专科 > 犯罪心理学

出版社: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2
ISBN:9787802267589
作者:梅传强
页数:287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犯罪心理学的概念从字面上讲,对“犯罪心理学”这个术语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将之理解为“犯罪+心理学”,按照这种理解,犯罪心理学就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与刑事犯罪有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二是将之理解为“犯罪心理+学科”,按照这种理解,犯罪心理学即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学科,具体而言,是探讨行为人在何种心理状态下,受哪些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即犯罪的原因是什么?犯罪的人性基础是什么?);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包括从犯罪的预备、实行,到完成,甚至犯罪既遂后,为逃避刑事责任追究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的心理活动机制和转化规律;从心理与行为的关联性出发,根据心理演变的一般规律,具体探讨犯罪行为着手或者既遂前的种种心理和行为征兆(犯罪心理预测);探讨刑罚的心理效应,以便为刑事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探讨罪犯心理的转化与矫治,以提高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预防重新犯罪等。上述两种理解虽然各有偏重,但却共同揭示了犯罪心理学的本质。犯罪心理学既要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心理的普遍规律,也要研究作为个体现象的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当然,在阐释犯罪心理学的概念之前,还应当先弄清楚与之有关的两个概念:即犯罪和犯罪心理。“犯罪”是一个刑法学概念,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

内容概要

梅传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梅传强,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四川省邻水县人。学历:1982年9月~1984年10月就读于南充师范学院(现为西华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1984年10月~1986年7月,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6年9月~1989年7月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获心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9月~2004年7月,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工作简历:1989年7月~现在,一直在西南政法大学工作。其中,1992年晋升为讲师,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6月,获刑法专业硕士生导师资格。社会兼职:中国犯罪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兼应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政法大学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现代法学》编辑。在教学方面,为博士生、硕士生、双学位、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层次的学生主讲了中国刑法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等专业核心课、限选课、选修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共7门。一直坚持每学期至少为本科生讲两门课程,每学期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由于教学态度认真、负责,教学效果一直受到学生好评。2002年,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奖)”;2004年,荣获“西南政法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科研方面,先后主持省(部、市)级重点课题2项,主研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庆市、四川省等重点课题5项,主持校级重点课题2项,已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9部,其中,主编6部,独著2部;在《现代法学》、《法学评论》、《犯罪与改造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云南大学学报》、《政法学刊》、《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科研成果中,有1项获国家社科二等奖(合作项目),有2项获省(部)级三等奖,有1项获中国犯罪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有2项获西南政法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此外,2003年,荣获“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首批人员”;2005年,荣获“重庆市第二届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第二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第三章 有关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 犯罪的生物学派理论 第二节 犯罪的社会学派理论 第三节 犯罪的精神分析学派理论 第四节 我国学者的有关理论观点简介第四章 犯罪心理生成机制概述 第一节 生成犯罪心理的人性基础 第二节 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的概念与内容 第三节 刑事责任的人性分析第五章 人格缺陷的形成 第一节 生成人格缺陷的基础要素 第二节 人格缺陷的形成机制与实质第六章 犯罪动机的形成与转化 第一节 犯罪动机的概述 第二节 犯罪动机的形成模式 第三节 犯罪动机的转化 第四节 不明显的犯罪动机第七章 犯罪心理的主观差异 第一节 故意犯罪心理 ……第八章 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第九章 犯罪心理的性别差异第十章 犯罪心理的经历差异第十一章 犯罪心理的组织形式差异第十二章 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犯罪心理学问题第十三章 几种主要的犯罪心理(上)第十四章 几种主要的犯罪心理(下)第十五章 犯罪心理的预测第十六章 犯罪心理预防第十七章 犯罪心理的矫正附录:本书的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犯罪心理学(最新修订)》是在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的《犯罪心理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次修订,除了对原来相关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外,我们还根据近几年笔者对犯罪心理学问题的思考,增加了一些新的章节;同时,也借鉴和参考了同行的一些研究成果,以期能够反映犯罪心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作者简介

《犯罪心理学(最新修订)》本着博采众长、注重实用的原则,在广泛参阅国内外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编者十多年教学经验和深入司法实践研修之所得,理论与实践并重,继承与探索结合,既从犯罪心理机制角度,系统地探讨了各种形态的犯罪心理特征;又从我国综合治理的方针出发,通过对各种类型的犯罪心理现象的探索,提出了对犯罪进行有效预测和预防的若干新见解。

图书封面


 犯罪心理学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老师指定教材,内容讲述还算可以
  •     较为生硬无趣,极不适合对犯罪心理学拥有美剧式幻想的人类。许多观点有时代局限,比如认为凡是基佬都是坏人。
  •     要不是考试用,打死也不买,都不知道学了什么!!
  •     这是本不错的书!在第一版时,我就已买了!
  •     犯罪心理学居然没有用塑料袋包装 而且皱了 其他两本还满意 就是这一本太失望了 第一次在这里买书
  •     一本很有指导意义的专业书籍。
  •     不错....
  •     宝贝好好
  •     物流超快,服务态度好。
  •     好书 研究下 多读有益
  •     言简意赅,很实用的书。
  •     看得出来是一个知识体系... 也看到了一些偏见。
  •     书不错,值得一看,送货挺及时的
  •     受益匪浅,引人深思,值得一读。
  •     基本翻了一遍,系统记述分析了不同犯罪者的犯罪动机、行为、犯罪特征,及其预案措施等,基本平时自己的分析无多大本质差别,此外,关于女性犯罪篇章有明显的性别歧视,一度想弃掉。
  •     定义概念与分类
  •     看这本书源于听到多位老师说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并管理学生,所以我也买来看。没想到的是,非此专业的我读起来便放不下,很快看完一遍后开始看第二遍,某些章节比如与青少年有关的内容甚至看了三遍。 此书是作为政法院校的教科书,仅仅字面读起来难免比较枯燥,最好是与自己了解到的案例结合去分析,这样,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困惑,如之前一直想不通为何罪犯实施犯罪时为何不考虑后果等,更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了犯罪心理,为以后自己工作生活指引方向。
  •     上课用的 没仔细看 怎么有字数限制 这点很不好!!
  •     内容还好了
  •     有观点没体系。
  •     理论性比较强 类似于学校的教材 可以参考
  •     这本书是梅老师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是犯罪心理学的必读书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