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建筑的精彩对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 城市与建筑的精彩对话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532132478
作者:KFS国际建筑师事务所
页数:218页

章节摘录

  人物:佘晖刘同安胡伟  余晖加拿大KFS建筑师事务所高级建筑师。  刘同安加拿大KFS建筑师事务所高级建筑师。  胡伟加拿大KFS建筑师事务所高级建筑师。  近年来,城市里出现了一些独特的居住小区。这些小区的建筑不是单一的形式,而是因地制宜,将高层、多层和低层等不同建筑样式结合在一个小区之中。我们姑且称之为复合型住宅小区。这个样式有什么优点,就请大家通过三位新锐建筑师对各自设计项目的介绍,对复合型住宅小区有一个了解。  对话复合型住宅小区  从地理位置来看,这些小区基本位于市中心和边远城区之间的中间地带。周边大多有自然景观可加利用。那么,为什么这样的地块就适合建造复合型住宅小区呢?  余晖:金华广润翰城这个地块在金华的金东新区,可能相当于上海的中环线跟内环线之间的位置,可能靠近一点中环线。这块地它有很明显的一个特片就是,它有一条河从它的北面和东面流过。除了这条河,河的东面跟北面还有一个城市公园,这是一条公共绿化带。  刘同安:上海春天花园这个楼盘是个16万平方米的中大型楼盘,如果按一般情况做是一个小高层建筑,势必会与周围的楼盘形成同一层面上的竞争,同时自己对市场价格的定位,也逃脱不出小高层建筑的范围。大家设想一下,在城市中心的人们,其实他们也希望居住在乡间别墅的空间环境里。但是由于城市土地的稀缺,我们不可能在城市里造那么多的别墅。但是我们怎样满足这样一部分人群,他们有这种渴望,能够在内环线附近找到一个居住别墅的感觉。所以我们在这个案例里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用了联体叠加别墅的房型。  余晖:在金华广润翰城的位置里面,既不是特别远的郊区,也不是很市中心。因为很市中心的话,密度就很高,就都得做高层;如果在很远的郊区,密度就会做得很低,都会以低层为主。正好它在郊区跟市中心之间的地带,它的建筑密度是比较适中的,正好适合于我们做高层、低层结合的规划模式。  建筑师认为,这样的中间地块,适合大多数阶层的市民来此置业安家。同时,由于地块较大,从体现地块价值和美观的角度来讲,也适合建造不同的楼盘。那么,在这三个小区里,建筑师又是如何各展所长,打造独特的小区的呢?  刘同安:春天花园这个楼盘里面有三种类型的住宅形式:第一个是联体别墅,第二个是高层、小高层的公寓式住宅,第三个是有一栋青年公寓。这三种模式我们赋予它三种不同的居住人群。青年公寓住户可能是一帮年轻人。他们早出晚归,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回到家里,可能对这个小区其他居民带来一些干扰,所以我们把它跟会所结合起来,放在城市转角最热闹的地方。第二类人是小区三分之二的人群,大量性的人群,他们居住是这种高层公寓。这部分人流它非常大,它的空间体型也大,它需要大片的绿地与之呼应。第三种就是联体叠加别墅,它有自己优雅的一个庭院空间,它的条条里弄会通向中心绿地。  胡伟:上海漕河景苑(月河小区)空间内部分几个层次,因为考虑到个性化设置,东侧是租赁式的公寓,沿河面第一排布置了一些townhouse和双复式。第一排的townhouse和双复式可以充分享受到前面过渡性的绿化以及河道的景观。同时它不会对第三排的高层造成大的空间上的阻碍,所以第三排的房子也能看到我们前面的景观和绿化。同时我们这些townhouse的屋顶都刻意地做了一些弧形的变化,所以它的第五立面也是非常丰富。另外在第三排和第四排之间是我们小区一个比较大的组团,它也是相对整个社区里面最临近商业社区的一部分。么造的第一个原因是基于土地价值的利用。很显然在河边这块土地,应该说是在整个这块地里面价值最高的一块了。我们的想法就是把更多的建筑面积、更多的居住的住户放在这块最好的土地上,这样才能把这块地的价值最大化地利用起来,那么显然要在这里做高层建筑了。地块内部我们就做了一些排屋跟多层建筑,因为地块的内部没有像这边这么好的自然景观。  那么做排屋呢,因为排屋的密度很低,可以做很好的绿化、很好的环境。这样就等于说把里面这块没有明显特点的土地价值也提升了。这第一个是从土地价值的角度考虑的。第二个,还由整个里面的建筑形态和城市空间的角度去考虑它。就像刚才说的,如果都做高,就是钢筋水泥丛林了;如果都做多层,就变成火柴盒子摆的方阵。我们现在做高层、多层、低层,这样一种形态从城市空间角度来看是非常优美的一种形态,它的层次非常丰富,有低层、有多层、有高层。我们站在哪里看这个小区都不会是非常单调的。另外一点是很重要的,我们造一个住宅小区实际上就是创造一个社区。我们的理想是让各个不同阶层的人住在一个很和谐的社区里面。我们想想看,如果这个低层放在这个河边,高层放在这个里面,估计造成的结果就是老死不相往来。因为低层它在河边的话,它自己有很好的景观,它自己有很好的院子,没有必要到高层这边去;因为高层它间距比较大,高层之间都是有这种绿化的景观,他就在自己那里活动了,他不会跑到低层居住区那里去。我们现在这样做把高层放到河边,把低层放到里面。高层每栋房子之间都有比较宽阔的活动场所跟很好的景观绿化,这就吸引了其他地方的人都到这个地方来;然后高层自己的居民也到这个地方去。在规划的形式上把整个小区的人都可以吸引到同样的地方来,就可以造成他们很好的交流,有了交流以后大家就比较融洽,融洽了以后,整个社区一个是有活力,一个是可以生活得非常和谐。  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三个复合型住宅小区的魅力。建筑师们又是如何看待各自的作品呢?  胡伟:最大的优势我想就是漕河景苑这个小区由于它有自己的特点,使它的居住空间被外围的一些非常优越的天然的环境空间所包围,居住在当中的人们会享受到环境空间带来的一些安逸的气氛和愉快的生活氛围。  余晖:像这样一个把高层、多层、低层结合在一起的住宅小区,因为它是不同价位的房子,它可以把不同阶层的人士都吸引到一个社区里面来居住,大家在一起和谐地生活。这种规划模式可以说是建筑师在创造一个和谐的小社会这种工作当中所做的一个尝试。

前言

  记得那一次《中国建筑时报》的记者问我:你作为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师,为什么会选择去投资、去制作这样一档电视节目?仔细想来,既有偶然性,同时也是一个愿望的实现。  亲历蓬勃发展的年代,有了大有作为的机会,也得到了许多的肯定和荣誉。偶然之间与一些加拿大的同事交谈,每每谈及15年前获得的加拿大McGill麦吉尔大学的克里夫全额奖学金,令我大开眼界、改变命运,总是心存感激,记忆深处永远不敢遗忘。  经常与媒体接触,也结识了一些媒体朋友。设立一份奖学金固然是好,但其受众面毕竟有限,而电视节目则完全不同。况且今天的中国建筑,己成了世界的舞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追捧。无论是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又或者CCTV大楼,孰是孰非,主流与非主流,当代建筑何去何从,有个大众论坛岂不是更好?《KFS对话建筑》正是这样的一个舞台,可以让更多人来对话建筑,让老百姓也能够了解建筑、了解建筑文化,了解建筑对城市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局限于建筑设计师。这样的一档周播建筑专业对话节目产生于当今中国、产生于当今的上海,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有了计划就要实施。这其中最难的是由谁来作主持人,这个主持人的英文语言水平一定要好,同时还要有深厚的规划建筑功底和又寸当今建筑潮流的判断力,否则如何与国际建筑大师对话,让他们掏出真正的心里话?寻找了很久,最终,定位在了我的夫人倪文华(Wendy)——一个既有东西方文化教育、工作背景,又对建筑潮流极其敏感的现代女性。没有进入这个行业,就不知行业的深浅,做周播节目,就像赛场上的跑马,就算累了也不能停下,一定要跑到终点。每周一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开始想着必须完成本周的节目,不能偷懒、不能生病、不敢怠慢、精神高度紧张,直到节目录制完毕,总之太费心费神费身体。但是,当节目录制完毕并顺利播出,总能感觉到自己心里洋溢着一种快乐,成功的快乐。  历经整整一年,出版文字版既是总结也是对自己的鼓励,是记忆的一个存档,不仅为自己,也为喜欢《KFS对话建筑》的观众和读者。

书籍目录

社会名流对话建筑
乔·方覃纳
住房部部长谈全社会的安居乐业
麦若彬 Robert Mackenzie 宋毅军
总领事欣赏的建筑与城市
史蜀君
电影导演视觉中的建筑印象
程乃珊
“老克勒”女作家记忆中的建筑
叶辛 张松 徐一大
朱家角融合历史,从根处保护古镇
程乃立 保罗·纽曼 约翰·泽梅尔曼
木建筑正在快步走近我们的生活
王昌达
成功建筑开发商的宝贵经验
顾佳斌
低调成就精华
龚冠华
苏州河边的LOFT
俞能刚
居住建筑,以人为本
设计名师对话建筑
罗伯特·斯特恩
耶鲁建筑学院院长请你与周边相协调
伊东丰雄
众多粉丝,日本建筑时尚风向标
矶崎新
久经沙场,灵感来自内心感觉
戴复东
用激情唤醒沉睡的美丽
郑时龄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总指挥”
蔡镇钰
建筑的生态节能至关重要
邢同和
设计上海博物馆的大师
奥古斯都·卡纳蒂
没有“意大利风格”的意大利小镇
马里奥·甘德松那斯
上海将成为21世纪的中心都市
尼古拉·米其林
旧城中设计新建筑
朱锡金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徐循初
中国城市交通体系的创立者
时代新锐对话建筑
奥雷·舍人
是谁惊动了中国建筑界
登琨艳
谈“梦”,从苏州河大仓库走到大杨浦
傅国华
棒球所带来的突发灵感
郑可
坚定的现代主义建筑师
傅国华
温哥华——东西文化兼收的城市
张桦
“航母”指挥官眼中的中国建筑界
周俭
同里镇与“法国骑士勋章”
唐子来
世博会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路易·迪昂
一个外籍建筑师在中国的十年感言
马卫东
出版商+建筑师=马卫东
塞巴斯蒂安·巴特勒
木结构之美——上海加拿大梦加园
傅国华倪文华
最适合即是最合理的
刘力
科技含量决定建筑寿命
章明
反映建筑最本真状态的设计态度
布莱恩·麦求森
以自然元素建造自然建筑
吴之光
卢浦大桥,传世之经典
邬伟民
古北新区,一个极具亲和力的开放型社区
支文军
《时代建筑》,批判与激励需并存
余晖 刘同安 胡伟
复合型住宅小区
程华为 王若冰 周影波
商业建筑中的最大的商业价值

作者简介

《城市与建筑的精彩对话》主要是城市与建筑的精彩对话,有社会名流对话建筑、设计名师对话建筑、时代新锐对话建筑。《KFS对话建筑》就是这样一个舞台,名师,大师,小师,无名之师——只要你有话要讲,有新鲜事例,有激情释放,有思想共享——这里你尽可演绎。兼收并蓄也罢,东风西风也罢,去芜存菁也罢,各领风骚也罢,一个开放的论坛相信可助建筑界内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乃至自我反省。

图书封面


 城市与建筑的精彩对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独立见解的规划师建筑师,那么这本书的精华基本浓缩在第二章节对几位大师的访谈中,矶崎新、伊东丰雄的那些充满睿智的话语也许会让你豁然开朗;而如果你想在中国搞好建筑搞好房地产建议在这些行业混得好,你不妨看看里面对于几位房地产开发商的访谈——他们或文雅或暴发户状,但是他们所说的关于中国房地产开发乃至建筑规划等方面略显管中窥豹之意。简单的说,你可以通过这些话了解到中国房地产等行业中的一些“潜规则”。为什么如今在中国的土壤上很难再出现一位享誉世界的大师?天赋是一方面,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大师那种天生的建筑instinct,而显然在中国必然不缺乏这方面的天才。但是他们的一些作品是不是在上级管理部门和开发商所设的条条框框之下委曲求全而不得不改的面目全非?而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砺”之后,他们开始变得圆滑,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商业气息。而反观书中的几位大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理念并且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Robert Stern强调建筑与城市文脉的相配合;伊东丰雄的建筑遵循空间的自由化表现以及透明优美的建筑风格;而矶崎新则重视抽象图像内心的具体化……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风格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与国外较为宽松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印象比较深的一段话是Augusto Cagnardi在被问及自己在浦江设计的“意大利小镇”没有意大利古建筑的圆拱、穹顶等元素会让人失落的问题,他答道:“我认为人们记忆中的意大利风格是从导游那边听来的,导游经常为游客介绍教堂、比萨斜塔、圆拱顶等,还有罗马、威尼斯之类的景观。另外还有一个新城的设计竞赛,他们模仿了许多意大利建筑形式,在城中心设计了照搬了威尼斯的钟楼,这并不是什么意大利风格,只是抄袭罢了。这谈不上什么建筑设计,只是一个笑话,在我看来,还是个蹩脚的笑话。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思想和素材来创造全新的建筑,全新的意大利建筑。所以我们只想做自己,而不受那些思想的影响。”我想他的话一针见血的支出了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中的一个问题——没有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风格进行中国化融合再创造,而是僵硬的生搬硬套促成中西合璧,最后弄的四不像,不伦不类。并且喜欢找刺激,什么新奇光怪陆离风骚无比就夸大什么赞赏什么,这都是被不理智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冲昏了头脑。这一点也在央视新大楼设计方案的选择中得到了体现,当我看到伊东丰雄没被选中的设计方案时,一种惋惜的感觉油然而生。他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场地和周围高层建筑的关系,注重与自然关系紧密,让工作的人感到放松的田园般的感觉。可是最后专家评审团显然认为库哈斯的“奇技淫巧”更牛逼。(当然这里不是说伊东丰雄的设计绝对比库哈斯的要好,而是指中国建筑行业似乎已经陷入了一种“越怪诞越好”的怪圈。)于是我们也只好看着那“大裤衩”每天得意洋洋的show着自己的菊花——直到它风骚的燃起了大火。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好强的夫妻档,还没封面,给他上传个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