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语典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500841883
作者:余鸿 编
页数:380页

章节摘录

  治国安邦  政治管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自《道德经》。意为:百姓不畏惧死亡,为什么还要用死亡来威胁他们呢?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意为:统治者如果自身言行端正,即使没有命令百姓也会去做;如果自身言行不正,即使下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近者说,远者来】出自《论语·子路》。意为:统治者使近处的百姓欢悦了,远处的百姓就会前来归附。  【治国无法,则民朋党而下比,饰巧以成其私】出自《管子·君臣上》。意为:如果治理国家没有法度,人们就会相互勾结,弄虚作假来谋取私利。  【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出自《管子·明法解》。意为:不除掉有害的杂草,就会妨害庄稼的生长,不诛杀盗贼,就会伤害到守法之民。  【善罪身者,民不得罪也;不能罪身者,民罪之】出自《管子·小称》。意为:善于自我批评的人,百姓就不会抱怨他;不肯自我批评的人,百姓就会谴责他。  【赋敛厚,则下怨上矣】出自《管子·权修》。意为:赋税过于繁重,就会使百姓怨恨君主。  【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出自《管子·治国》。意为:抛弃作为国家根本的农业而去经商,就会使田地荒废、国家贫穷。  【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出自《管子·乘马》。意为:观看市场的行情就可以知道国家是安定还是混乱,就能知道国家物资的多少。  【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意为:君主不因为自己高兴就多加对臣子奖赏,也不能因为愤怒就加以惩罚。  【上无骄行,下无谄德】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意为:国君不骄傲自大,手下人就不会阿谀奉承。  【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视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出自《墨子·尚同下》。意为:一只眼睛不如两只眼睛看得清楚;一只耳朵不如两只耳朵听得明白。  【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出自《墨子·亲土》。意为:给国君献上稀世珍宝,不如给国君推荐有才之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尽心下》。意为:人民是最珍贵的,其次是国家,而最轻的是君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为:良好的时机,不如占据有利的地势;占据有利的地势,不如拥有团结一致的人心。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为:能够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而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出自《孟子·离娄下》。意为:让道德品质好的人去教育那些道德品质不好的人,让有才能的人去教育那些没有才能的人。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意为:没有官员领导就没有办法治理百姓,没有老百姓就无法养活官员。  【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出自《荀子·王霸》。意为:两国已经缔结了盟约,即使看到了成败,也不能欺骗结盟的国家。  【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出自《荀子·王霸》。意为:如果君主善于提纲挈领,那么百事都会做得十分周详;如果君主事无巨细都要管,那么什么事情都会荒废。  【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出自《荀子·王霸》。意为:政令一旦下达,即使看到了胜败得失,也不可不讲信用欺骗百姓。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出自。《苟子·大略》。意为:大事做不来,小事不去做,这是亡国亡身的道路。  【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出自《荀子·大略》。意为:如果国君有爱嫉妒他人的臣子,那么贤良的人就不会来辅佐他。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出自《苟子·王制》。意为:有德有才之人,应当立即提拔;无德无才之人,则应当立即罢免。  【公生明。偏生暗】出自《荀子·不苟》。意为:公正就会使人清醒,偏私就会使人糊涂。  【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出自《荀子·君道》。意为:公正的道路畅通了,徇私舞弊的门就会被堵塞;为公的原则明确了,贪婪的私欲就会停止。  【时移而法不易者乱】出自《韩非子·心度》。意为:时代已经变化了,而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改变,那么,国家就会出现混乱。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出自《韩非子·心度》。意为:法度能够跟着时代一起变化,就会使国家安定;治理的方法能够与社会实际相适应,就会有成绩。  【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出自《韩非子·显学》。意为:国家强大,别人就来朝见,国家弱小,就要去朝见别人。因此,英明的国君会致力于壮大自己的实力。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出自《韩非子·五蠹》。意为:不期望完全遵循过去,也不效法那些陈规,要研究现在的事情,从而做出相应的准备。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出自《韩非子·有度》。意为: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是大臣也不要放过;奖赏有功劳的人,即使是平民百姓也不能遗漏。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意为:如果赏罚不守信用,那么禁令就难以推行。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出自《道德经》。意为:天道之网恢宏广大,看起来疏松却不会疏漏。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出自《论语·季氏》。意为:国家统治有道,百姓就不会有非议了。  【令苛则不昕,禁多则不行】出自《吕氏春秋·适威》。意为:法令过于严厉,人们反而不听从;禁令过于繁多,反而不能执行。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出自《吕氏春秋·贵公》。意为: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强,以宿治者削】出自秦商鞅《商君书·去强》。意为:政务能在当日处理完的,可以称王天下;能在当晚处理完的,能使国家强大;要等到第二天才处理完的国家就会削弱。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出自秦商鞅《商君书·更法》。意为: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要轻易变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要轻易改变器具。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出自秦商鞅《商君书·更法》。意为: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过去。  【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也。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也】出自《淮南子·汜论训》。意为:国家能够安存不在于疆土辽阔,而在于其合乎道义,国家灭亡也不在于地域狭小,而在于不合乎道义。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出自《淮南子·汜论训》。意为: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政治教化也有固定的模式,但最紧要的是让政令畅通无阻。  【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意为:如果一个人的计策高明可用,就不要因为他的地位低下而耻于采纳;如果一个人的话正确可行,就不要责怪他巧言善辩。  【刑罚不足以移风。杀戮不足以禁奸】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意为:单靠刑罚不能够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单靠杀戮也不能够禁止坏人坏事。  【亡国之法有可随者,治国之俗有可非者】出自《淮南子·说山训》。意为:亡乱国家的政治也有可以效仿的地方;安定国家的习俗也有可以批评的地方。  【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一非其道,则足以败乱天下之人才】出自北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立事书》。意为: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只要其中一个关节出了问题,就足以败坏天下所有的人才。  【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出自北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意为:人的才能,只有在相对稳定的使用中才能形成和表现出来,而在反复多变随意调遣中消磨掉。  【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出自北宋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意为:要想得到天下人的拥护,没有一定的物资财富是不行的;要治理好天下的财富,没有合理的方法是不行的。  【人唯求旧,器非求旧,唯新】出自《尚书·盘庚上》。意为:用人要选用熟悉的臣子,不要像选用器具那样只要新的,不要旧的。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出自《尚书·洪范》。意为:不结党营私,治国之道就会宽广开阔。  【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出自北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意为:言语反复多变,就不能取信于人;政令朝出夕改,人们就无所适从。  【君子不器,不以一能而盈诸身:及其使人也,器之,不以众能而责诸人】出自南宋杨万里《庸言》。意为:君子不像一件器物一样,不能因为有了一技之长就满足;而用人的时候,就要像使用器物一样,不能苛求其各方面都有才能。  【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意为:一个国家,无论多小,都不能轻视;如果没有准备,即便国家再大,人口再多,也不能倚仗。  【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意为:君主有了德行,就能叫百姓安乐;百姓快乐了,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上之所为,民之归也】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意为:上层人物的所作所为,民众也会纷纷效仿。  【不义而强,其毙必速】出自《左传·昭公元年》。意为:用不道义的手段变得强大,其灭亡一定很快。  【勤民以自封者。死无日矣】出自《国语·楚语下》。意为:劳困人民以满足自己的,末日就快到来了。  【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出自《战国策·赵策》。意为:只按照书上的方法来驾御车马的,不能完全掌握马的脾性;只用古人的方法来管理现今的人,就不能通达时势的变化。  【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出自《战国策·燕策》。意为:英明的君主总是愿意听取别人对自己的过错的批评,而不想听别人对自己正确行为的夸赞。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出自《史记·楚元忘世家》。意为:国家的安危在于所发布的法令,国家的存亡在于所任用的人才。  【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出自《史记·陆贾列传》。意为:骑马打下来的天下,怎么可以还在马上治理呢?  【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出自《汉书·路温舒传》。意为:乌鸦鹞鹰的蛋不被毁坏,然后才有凤凰聚集而来;君主对犯有诽谤罪的人不诛杀,然后才有忠良之言进谏。  【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出自《汉书·陆贾传》。意为:国家太平时,应注意发挥宰相的作用,让国家繁荣昌盛;国家危乱的时候,应注意发挥大将的作用,使国家免于危难。  【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出自《后汉书·徐穉传》。意为:大树将要倒下,不是一根绳子就能拉住的。用来比喻国家衰败,大势将去,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挽救的。  【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出自《后汉书·申屠刚列传》。意为:民心所归向的,正是天要帮助的;民心所背叛的,也是天要抛弃的。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凿石索玉,剖蚌求珠】出自《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意为:凿开岩石寻找宝玉,剖开蚌身索求珍珠。意谓深入探求人才。  【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意为:人们要想看到自己的形象,必须用明镜来自照;君王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听取忠臣的进谏。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意为:选择官员的要点不在多,而在于能真正得到贤能。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出自《资治通鉴》。意为:家境贫困,就会想要一个贤德的妻子;国家出现动乱,就会渴求一位治国有方的宰相。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出自唐代岑参《寄左省杜拾遗》。意为:朝廷圣明,并没有什么过失,自己也觉得进谏的奏章越来越少了。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出自唐代刘禹锡《金陵怀古》。意为:国家兴衰取决于人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依靠山川地势的险要。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出自唐代李商隐《贾生》。意为:只可惜半夜里君王虽然向前移动座位,靠近贾谊,但他所问的却不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而是鬼神之事。  【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出自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意为:万里江山尘烟四起,每一个皇帝都有自己信任重用的大臣。  【恩荣并济,上下有节】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意为:治理国家要恩威并重,使国家上下能够有礼有节、秩序井然。  【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意为:治理国家有相应的体制,各自之间不能相互侵犯越权。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出自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意为:中国要焕发勃勃的生机,还要依靠风暴雷霆般的变革,无声无息的沉闷局面毕竟是悲哀的。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出自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意为:信义是一个国家的珍宝,是百姓所依赖的。  【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出自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意为:一时的强弱在于力量或军事力量,而长久的胜负则在于道理,就是治国有道。  军事战争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出自《墨子·修身》。意为:作战之中虽然阵列需有讲究,但还是要以勇敢为本。  【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出自《墨子·非攻下》。意为:频繁地进攻和讨伐,实在是天下最大的祸害。  【以战去战,虽战可也】出自秦商鞅《商君书·画策》。意为:用战争来制止战争,就算发动战争也是可以的。  【兵之胜败,本在于政】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意为:军事上的胜负,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政治。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出自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将才》。意为:作为军将,地位高贵而不骄傲,打了胜仗而不昏乱,才能出众而能谦逊待下,性格刚强而能控制自己。  【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则贵】出自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将才》。意为:战场作战,勇敢向前的应给予重赏,贪生怕死向后退的应处以重刑。而且奖赏要及时,不能拖延,惩罚不能因为地位高低而有所减免。  【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出自三国诸葛亮《喜怒》。意为:愤怒的时候,不要触犯到无罪的人;高兴的时候,也不能放纵应该杀头的人。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出自三国诸葛亮《南征教》。意为:出兵作战以征服敌军的人心为上策,攻破敌人的城池为下策。  【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出自三国诸葛亮《兵要》。意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即使将领没有才能,也不会打败仗;一支没有严格训练的军队,即使将领再善战,也无法取得胜利。  【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出自唐代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意为:最大的弊政莫过于贿赂猖獗,赋税繁多了。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出自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意为:有谁会知道徭役比这毒蛇还残酷呢?诗句深刻揭露了当时封建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剥削。  【天下虽兴,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出自唐代自居易《议兵策》。意为:国家虽然兴盛,但若动不动就打仗,也会衰败;国家虽然太平,但若忘记战争的危机,不修备战,也一定会非常危险。  【德唯治,否德乱】出自《尚书·太甲下》。意为:以德来治理国家,就会天下太平;反之,就会天下大乱。  【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出自《尚书·酒诰》。意为:为政的人不应该把水作为镜子,而是应该把人民当做镜子。

前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久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尽管社会一直向前发展,但是前进的车轮却总无法碾碎那沉淀千年的精华,相反会使其历久弥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究竟多么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语言艺术究竟多么魅力无限,阅读完此书。你就能找到答案。  千百年来,无论是智者贤人,抑或是黎民百姓,都将自己的智慧赋予精练而深刻的语言文字。从修身养性到治国安邦,从日常琐事到天文地理,从俗谚俚语到诗词歌赋。无不体现着中华古人的聪敏与睿智!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

书籍目录

国学精粹治国安邦政治管理军事战争农业工商修身齐家品质高洁心境平淡治家严谨建功立业豪言壮志埋头苦练胸怀报国心系苍生学海无涯严谨治学勤奋为学为文之道光阴似箭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处事之理交友之道待人之法情真意切依依惜别切切思念浓浓乡情幽幽感伤自然万象时节美景天象地貌花草兽虫简单生活奇言趣语谚语俗语家长里短教诲谆谆时光荏苒修养身心学海无涯再接再厉百态人生养生之道人情无价歇后语气象万千金银铜铁大路朝天走马行车江山多娇似水流年传说故事四面八方面容五官众生百态飞禽走兽五彩缤纷花草树木快乐师徒人间冷暖有喜有忧时运不济装腔作势欲壑难填居心叵测谜语鸟兽鱼虫草木果蔬天文地理生活物品运动休闲名振四海五官四肢咬词嚼字对联数字类人物类地名类歇后类谐音类组合类回文类叠字类复字类讽喻类谜语类绕口令经典篇人物篇动物篇植物篇童谣篇物理篇数字篇圣语贤言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朱子治家格言神童诗小儿语四言六言杂言格言联璧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类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言类经典故事寓言故事嗟来之食齐人攫金薛谭学讴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岂辱马医朝三暮四老人结草冯妇搏虎二人学弈何待来年一傅众咻曾参杀人文侯期猎南辕北辙鹬蚌相争画蛇添足国亦有染轮人舆匠人多言无益楚王好细腰疴偻承蜩邯郸学步屠龙之术倏、忽与混沌丑人效颦庖丁解牛螳臂当车击鼓戏民买椟还珠滥竽充数守株待兔树难去易子罕不受玉不识车轭自相矛盾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猴子捞月杯弓蛇影竭池求珠臭味相投孔子马逸腹薄杀子穿井得人三豕涉河强取人衣安之安之掩耳盗铃曲突徙薪秉烛之明祠少求多叶公好龙鸡犬皆仙东食西宿牧羊王公可折半直百年无忘九头之鸟老虎捐子狼啮片肉戏其子妇幽默故事掾者作奏汉人煮床箦妙处难学技艺争高下死后不赊假儒道士包醮凿金罗汉头鼓闻百里博士家风外科医生不识姜者菱长山上医人治驼猴名读书道学相骂合种田单衣更冷秀才买柴心劳日拙鳖笑夔玄石好酒郑之躁人搔痒拾金高帽杀骡乘鸡万字万画藏羊麻雀请宴莫砍虎皮人参汤哑子说话烧蚂蚁用邻箕藏贼衣囫囵吞枣懒妇上任证孔子野味僧士诘辩识气抄祭文腹内全无梦入泮头嫩看脉偷肉取金启奏避暑属牛武弁夜巡监生拜父兄弟延师赤壁赋醉酒书生意气问馆蘸粪叔叔冥王访名医拾柩包殡殓取名包活僵蚕胡须最像好棋银匠偷有进益木匠三名斩着醋被打成语故事功亏一篑不耻下问箪食瓢饮病入膏肓尔虞我诈质兵秣马包藏祸心同甘共苦百步穿杨三人成虎三生有幸三顾茅庐指鹿为马杞人忧天覆水难收高山流水望梅止渴道不拾遗老马识途一诺千金一叶障目多多益善决一雌雄何足挂齿沐猴而冠抱薪救火门可罗雀马某裹尸孟母三迁乐此不疲乐不思蜀兵贵神速刮目相看才高八斗难兄难弟江郎才尽天衣无缝入木三分投鞭断流千万买邻鸡犬不宁狗尾续貂洛阳纸贵黄粱一梦南山可移机不可失磨穿铁砚开卷有益水滴石穿礼贤下士胸有成竹剖腹藏珠程门立雪名落孙山东窗事发磨杵成针古今联事孟昶题符撰联息争状元粱灏药名巧对兄妹相戏佛印巧对住持讨讽刁氏巧对州官放火嘲鼎芬联捣蒜抽葱联讽尚书白表大人联戏太监联刺富商好友相戏财主受辱乾隆贺喜养鸭将军醉对张灵巧对太监板桥自寿父子对句数字妙对伯虎赢佩妙对子建和尚秀才水车风扇闲人免进虚字传神街头题联人名趣联情续绝联谐音巧联画上荷花东西当铺对讽祖父闭门独吞解缙巧对进士进土先死先生联斥道士拆字斗联添一如来自成属对少年巧对人名巧对豆角石头八岁妙联先生老子诗词唱和沈园相遇回夫家书纪晓岚回信洞房对诗父女唱和兄妹互嘲误吻小姨如何嫁了卖盐人不知“修”画眉深浅入时无

编辑推荐

  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中华语言文化读本。  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集萃,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精华。  内容全面经典:久经沉淀的历史文化经典,历久弥新的语言文字精华。  语言美妙绝伦:体现了中华文字的凝炼传神和中华语言的鲜活精彩。  故事妙趣横生:一则寓言奉上一缕哲思,一个成语展现一点启示,一副对联引出一个故事,一首诗词传来一段佳话。  道理通俗实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为人处世立于不败之地的智慧经典。

作者简介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千百年来,无论是智者贤人,抑或是黎民百姓,都将自己的智慧赋予精炼而深刻的语言文字。从修身养性到治国安邦,从日常琐事到天文地理,从俗谚俚语到诗词歌赋,无不体现着中华古人的聪敏与睿智!

图书封面


 中华语典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