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子部 > 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806630068
作者:朱家溍编著
页数:490页页

《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的笔记-杂录 - 杂录

内廷戏事各朝杂列
*****顺治朝: 《鸣凤记》、《蚺蛇胆》、《忠悯记》、 《读离骚》(尤侗)
*****康熙朝:《西游记 》(圣祖谕:二三本甚俗气,改成十本进呈);
二十二年由国库出资,后宰门架高台,演《目连》传奇,用活虎、活象、真马,上登台抛钱,施穷民。
《长生殿传奇》(可怜一出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定情、疑讖、絮阁等折,在内廷至清末久演不衰)
《白兔记》、《西厢记》、《金貂记》、《安天会》、《浣纱记》、《单刀会》、《邯郸梦》、《玉簪记》。。。。。(六旬万寿四十座彩台,上演应不止上述。)
按:* 康熙把弋阳腔与昆山腔相并列,时民间将弋阳腔列为花部。李煦进献弋腔女子戏班奏折记。
* 陈圆圆唱弋阳腔,冒辟疆亲历记之。
* 圣人后裔孔尚任因祖宗未见罪,但《桃花扇》太监索要却未在内廷上演,显是因兴亡之叹。
* 四十七年后,南府教习有食八两钱粮的2名,四两五钱粮的13名,四两的一名。
*《康熙万寿图》觊觎一见,王原祁画,康熙赞“无有更改处”,想见清代民俗和戏曲艺术的生动示范:皇帝6旬正诞,天下臣民赴京庆祝以亿万计!自畅春园至神武门,辇道数十里,结彩张灯,杂陈百戏,迎驾受朝贺。上御凉步辇,皇子皇孙25人扶辇,不施警跸,令臣民咸得瞻仰天颜,颁赐克食数千席于道左,耆老夹道欢呼万岁,古所未有。后乾隆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 雍正朝:《绣襦记》(世宗万机余暇,罕御声色,偶观杂剧绣襦记,曲伎俱佳)

按 : * 二年,禁外官豢养优伶。他对贪恋声色之乐的官员深怀警惕,曹家获罪可谓必然。50万寿,严厉传旨不准演戏作乐,以杜绝浮嚣诈伪之风,为人作风可见一斑。
* 皇帝对八仙的绣衣,在颜色上有具体意见:汉钟离、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 、何仙姑、曹国舅。
* 绣襦记一伶人问常州刺史(戏中郑詹乃常州刺史)为谁人,上勃然大怒曰:"汝优伶贱辈,何可擅问官守?其风实不可长."因将其立毙杖下。
* 南府规模很有限了。雍正6年在圆明园永宁寺命南府学生演了一天戏。内务府称每年浴佛节永宁寺、弘仁寺或紫禁城演一日戏,但南府不够两班承应,因此南府承应永宁寺、弘仁寺的要动用怡亲王(康熙13子允祥)府的戏班。

*****乾隆朝:《升平宝筏》(乃玄奘西域取经事,于上元前后前后日奏之,曲文皆张文敏 【张照,雍正年曾任刑部尚书】亲制,辞藻奇丽、引用内典经卷,大为超妙);《鼎峙春秋》(命庄恪亲王谱,取材蜀汉三国志;《劝善金科》(目连救母事,十本);《昭代箫韶》四种连台本戏,每种都列明“昆”、“弋”。基本上昆占七成,弋三成。
《忠义璇图》(梁山诸盗、宋金交兵、徽钦北狩诸事,出日华游客之手,敷衍成章,又抄袭元明水浒义侠、西川图诸院本曲文,远不如文敏多矣。)
初年命制诸院本进呈,其时典故如屈子竞渡、子安题阁事,无不谱入,谓之月令承应。
《九九大庆》即万寿戏、寿戏。
《西游记》、《封神传》(中秋前2日为万寿节,演戏自月之六至十五日止,避暑山庄清音阁,赵翼记之)
日常随时传的戏更多,剧目更为广泛。
《千金记》、《金雀记》、《鸣凤记》等九种
《草地》、《拜金》(谐败金,御览亦无碍了)(分别是《红梨记》、《如是观》选折)
按:* 二年开禁。
* 景山已排在南府之前,景山内垣西北隅,连房百余间,为苏州梨园供奉所居,俗称苏州巷。
* 每年坤宁宫祭灶,后先至,高宗驾到,坐炕上自击鼓板,唱《访贤》一曲。
* 每本戏上场,伶人着汉装戏服。(不准在戏台上穿“本朝服饰”)
* 皇太后7旬万寿庆典,外地戏班大大小小所有费用都由朝廷支付,大班社雇价为两百两银子,实在不是小数。为了挣这笔可观收入,各地戏班千里迢迢赴京。日后乾隆八旬万寿,徽班进京,如出一辙。
* 中期京城色情戏泛滥,以秦腔为甚。故五十年,议准嗣后城外戏班除昆弋两腔外,其秦腔戏班交步兵统领五城禁止。。现本班戏子概令改归昆弋两腔。
* 嘉庆3年,实为乾隆末年,京城粉戏泛滥,下令乱弹禁殇:所有京城地方,着和珅严查禁止。并非皇帝对花部没有兴趣,实在乾隆南巡就看过乱弹花部。

*****嘉庆朝: 《盗袈裟》(着雨儿学)、《封官上任 》(着刘得安学 )、《定天山》(雨儿薛显宗把万岁念成千岁千岁 千千岁,重责20大板)、《沔池关》(前后哪吒莲庆学)、《五虎平西》、《双阳公主》(寿喜学) 《通天犀》(长寿学)、《武士三千》、《八佾舞于庭》(显然是群戏,内学学出来)、《黄金塔》(内头学,戏里有哪吒)、《棋盘山》(内二学)、《古迹岗》(着莲庆学刘秀)、《神虎报》、《点马》(外头学教张明德)、《拿夫修城》、《燃灯照》、《混元盒》(内廷出现侉戏,最早的记载)、《花魔寨》、《永平安》(潘仁美戏)、《天献太平》(灭白莲教之戏)《玉井标明 》、《三僧被啖》(雨儿、张明德演大小和尚)、《小雷音》、《三妖演法》、《盘丝洞》、《承运图》、《三调芭蕉》(上派唐僧魏得禄、悟空张明德。。。)《玉露秋香》(也是八仙龙女之类)、《芦花荡》、《狮驼岭》、《定太平》(刘金定)、《太仆陈仪》(宋仁宗)、《双麒麟》(又是侉戏,演了被责骂不许再上)、《劝善金科》、《升平宝筏》、《廉明公案》、《膺受多福》(内廷每十二月初一与元旦上演,此例延续至清末。) 、《双钉记》、《打鹦歌》、仙子效灵(传旨,剑仙上场不用拿剑,用时自取)、山灵瑞应、瑶林香世界、宝鉴大光明、鹤舞呈祥、绛雪占年、圣寿绵长。。。。
养心殿承应:南渡、报喜、琴挑、遣仙报福、单刀、痴诉、点香、描容别坟、看状、云阳法场(六月雪 )、错梦、醒妓、十宰、访素、羞文、麻地、佳期、宴刺、报喜、祭姬、痴梦、饭店、扫花三醉、出罪府场、交账送礼、学堂、拾金、廊会、草桥惊梦、昭君、疑讖、罢宴、南醉、批斩、亭会、山门、阳告、拷红、思凡、。
奉三无私承应:天官祝福、小逼、亭会、绣房、前拆、跪池、送京、佳期、撇子、琴挑、卖花、祭姬、送京、孙诈、痴梦、饭店、北醉、拷红、访素、山门、阳告、当巾、踏勘、请宴、云阳、探监、法场、五台、赶车、闹救、麻地、泼水、藏舟、点香、侠试、惠明、看状、荣归、描容别坟、寻夫、刺股、刺虎、思凡、拜月、絮阁、南渡、草桥敬梦、羞文、胖姑、寄柬、三溪、错梦、
同乐园承应:头本二本三本至十本《鼎峙春秋>,每天一本。金殿试术、乔醋、九本九九大庆、
恒春堂早膳承应:群仙寺路、学堂、扫花、三醉、亭会、拾金、三代
另有重华宫承应等等等等。
按: * 嘉庆爱当导演,瘾大。例:旨意教道,《神虎报》斳德山白:小人这个斳不是进退之进,是远近之近,小人这个德不是得贺之得,是张明德之德。钦此。(连噱头也由皇上自定。这张明德似乎是内学太监)
* 莲庆、长寿、寿喜,显然戏好,旨意常着要上学(到寝宫唱)。
* 某日传,张明德嗓子好了唱《通天犀》,嗓子不好唱《燃灯照》。
* 传,<花魔寨>缓缓下场,白“如今世上的人”未念,是张明德忘了念了,责20大板。
* 清中叶演戏后给伶人的赏赐相当节制,五钱银子、一个荷包、一把小刀、一块刮膘,都是恩典。不像清末动辄数十两,甚至一出戏赏银数百两。
* 嘉庆可能每天要看一两出戏。《穿戴提纲》南府纪录有数百出戏。昆腔杂戏312出、弋腔59出。一一记载。
***** 道光朝: 把外学伶人全部清退,南府景山取消,此后昇平署。内学也大大缩减,连台本戏,万寿戏排不出了。但道光仍然爱戏,有帽儿排、折子戏等随意。
* 连续传箫管笛的太监至寝宫,足见其爱管乐。
* 张明德因受苑长清逃走牵连,两个一起被枷号发往打牲乌拉,7年半之后回内廷,实是宫里缺净角,道光才召回他俩。张回来才两个月即得八品顶戴,明显戏好得到道光认可。偶见张明德演《装疯》的记录。道光升遐,老张69岁,当差60年矣!拟正补8品首领。
* 雨儿却成内学首领。而禄喜受恩宠犹盛嘉庆朝,并且在咸丰年继续任总管(乖乖,三朝总管)。奉旨,独禄喜送道光至山陵。
* 道光对伶人不凶,不像嘉庆动不动拿棒子棍子责打。(禄喜奉旨,昇平署署字按去声念,不准混念,钦此。)
* 蕙郡王送进边得奎,旦角,到咸丰朝担主演了,到光绪朝任昇平署总管。
* 道光后期弋腔仍有其位置,咸丰以后就不见这帮腔的记录。
* 内廷开始出现戏法和十不闲,类似说唱。

***** 咸丰朝:
* 元年尚在服,变戏法、说书。
* 道光曾不准苑长清等出逃太监补首领,咸丰即位,长清终由八品太监提升为八品首领。(比起清末动不动5品6品,这8品不低了。)
* 道光15年禄喜恢复6品顶戴后,10年过去,被咸丰破格提升为5品。三朝总管这年71岁,恩宠开创先例。
* 咸丰4年,懿嫔十一月二十五日辰时接册,中和乐伺候。慈禧以这样极不起眼的形式在昇平署档案中显露。
* 咸丰爱制御制诗,诗实平庸,却每每交下,打谱伺候,常年用。
* 五年,有:金环传旨(这是清帝中咸丰独创传旨方式吧),学单刀之人多几名。有:上教六月初八唱《絮阁》。回奏无人会唱。旨着学出来。七月初一,军机大臣面奉谕旨,皇贵太妃遵为皇太后,禄喜进内叩喜。8日后皇太后升遐。可见皇帝对恭王之母尚算优待。但丧事规格不高,百日即开始唱戏。
* 十一月,朱批一件:《红门寺》除妇女仍朝旧装束外,一切男角俱改本朝衣冠,于成龙带红领,方补,朝珠,便衣,穿马褂,戴小帽。。。。【乾隆朝,演戏穿“本朝”服色是一种罪名。红门寺为康熙年间事,咸丰并不拘泥旧例,认为剧中男女穿上补服马褂,带上红白顶子才更有“时代气息”。他看戏十分投入,服饰打扮不合心意必下旨纠正。】
* 六年曾传旨:乐人吹打是哪戏内的。回奏,不是哪戏内的,是安福编的锣鼓吹打。咸丰对演奏很留意,他听得出非熟悉曲目中的吹打曲牌。可见民间流传咸丰帝会演奏鼓板有根据。
* 还是六年。 懿嫔生太子。总管禄喜上去叩喜。【这明显是拍马屁,这才哪儿跟哪儿啊。档案居然称太子】
* 十一月,禄喜终于干到尽头。安福继任。
* 同道堂原为道光赐咸丰园居之匾额,在圆明园九洲清晏的西边。咸丰朝在同道堂前修建一戏台,以便看戏。
* 有时咸丰也去昇平署看排戏。他直接参与修订<兴唐外史》曲本。昇平署保存有兴唐传的昆腔本,日后大量京剧蓝本从中而来。
* 咸丰和道光一样,在圆明园居住时间多于在紫禁城,每年有200余天,通常过了新年不久就移往圆明园。演出《送杯》的太监伶人刘得印咸丰7年进宫,光绪朝成为慈禧寝宫的总管太监,人称印刘。
* 九年 ,四大徽班之三庆四喜,全国闻名,三月中,从中挑了伶人进宫。外班艺人带来一些新剧目,例如:拾镯、铁弓缘等。昇平署报:《四郎探母》现在学生无人会(可见宫外有了)。安福连续奏要外班伶人,自然是皇帝授意。宫内看戏紧锣密鼓,或许是为了缓冲内忧外患的沉重压力。此时演剧必对日后慈禧看戏嗜好产生重大影响。此时三庆班班主程长庚,梅巧玲在四喜班。
* 十年,三十万寿前夕,开始传外班进宫唱戏。此前除了康熙看过内聚班演戏外,现存内廷档案,未见此前皇帝有传外班入宫唱戏。康熙乾隆南巡,看民间戏班,但不在宫内。6月11日,四喜班伺候戏。梅兰芳祖父梅巧玲参与此次演出,其妻向梅兰芳说过此事。2个月后咸丰逃亡承德,外班于咸丰朝在内廷唱戏就这几次。
* 咸丰10年11月,总管安福上热河请安,奉旨着昇平署三拨至热河!第一批伶人48人到达后,金环传旨尽快在烟波致爽东院伺候,伶人戏装齐不齐都不在乎,可见皇帝精神负担有多重。本来旨意中秋节在同乐园承应戏,剧目都订好了,没想到英法联军很快打到通州,八月初八即逃往热河。
* 在热河的伶人超过道光初年一倍有余,其中太监114名,学生57名,鼓、随手12名,筋斗8名,其他50名。咸丰招进的最后一名伶人是琴师,民间戏班已流行皮簧腔,用胡琴伴奏,而内廷仍沿袭笛子伴奏。单独引进琴师,是为了适应时尚。
* 咸丰看的最后一场戏是《连环阵》。他在热河不到一年时间内,共上演昆、弋、乱弹共320出戏,有的不止演一次。乱弹出现有100出三岔口、叫关、朱仙阵、芦花河、沙陀国、击掌、定军山、四郎探母、大保国、碰碑、沙桥饯别、清官册、玉堂春、五雷阵、南阳关、洪羊洞、甘露寺、群英会、穆柯寨、辕门斩子、戏妻……等。

***** 同治朝: 与历代清帝比,载淳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自幼贪玩嬉戏,没认真读书习文。状元翁同龢当他师傅也无能为力,其日记多处记下他作为帝师,教授不求长进的皇帝读书的无可奈何:“数日来,无精神则倦,有精神则嬉笑。难于着力,奈何。”慈禧谕旨:“书房功课耽误,书既不熟,论多别字,说话不清,上年已十六岁,亲政不远,奈何所学止此?……”
* 与其他朝相比,同治朝宫中演戏相当节制,尽管有在慈禧寝宫长春宫演戏记录,但也适度。哪怕同治大婚,昇平署上奏请求挑进民籍伶人也被驳回,与光绪9年慈安服期一结束立即挑选外班艺人进宫唱戏对照,可推测,位居慈禧之上的慈安太后对内廷事有制约 ,亦可见其习性简朴,不好声色之娱。
* 因咸丰梓宫尚未安葬之由,上谕“咸丰十年所传民籍人等着永远裁革。”可见这是慈安之意。对于酷爱看戏的慈禧来说,无疑受到了约束,但政权未稳之前,慈禧是不会因小失大的。故咸丰故去后宫中实际有4年多时间不曾唱戏,直到四年九月“文宗显皇帝奉安”后,十月紫禁城里才开锣唱戏。
* 同治到光绪7年慈安去世前的十多年间,除了因人手确实不够而选进个别随手外,上台唱戏基本是太监伶人。昇平署在咸丰末年兴盛了一阵之后,重新回到了道光年间的规模。
* 四年,总管安福因病“叩请开奴才缺”。他9岁进宫,此时已73岁,当总管也有9年。后仍食5品俸禄。这年10月开禁唱戏。李三德继任总管。
* 同治5年,北京当时共有十五个戏班,昆班占十个。其中三庆和四喜是人所皆知以西皮二黄为主又昆乱不挡的戏班。在宫内西皮二黄有所抬头,但和昆弋比还是少数,这和社会上的情况一致。
* 慈禧不愿只看昆弋腔,下旨“王进贵、安来顺学二簧笛、胡琴、文场,不得不学!”,可见是强制学。而慈安差不多时,佛爷朱笔,教昇平署学唱《偷诗》《叫画》《醉归》《断桥》《游园》《瑶台》《惊梦》全本《风筝误》。(慈安比较怀旧呢,剧目是从前内廷常演)【如是慈禧谕旨,则写明“西佛爷”。】
* 同治八年以后演戏增多,新任总管祁进禄以同治大婚和太后万寿为由请求增加民籍教习,而太后(慈安)态度十分坚决,没有任何回旋余地。演出增多而伶人没增加,演出乱弹时中和乐甚至钱粮处的人都上场当差。内学太监必须一专多能,孔德福、边得奎等在担当主演,还要参加演奏才行。此年昇平署共有演员91名,比道光撤销南府之后人数还要少,同治朝能在极其爱看戏的慈禧当政时维持这种编制很不易,当是慈安的重要制约。
* 同治帝去世前两个月,慈禧看戏兴致依然很浓。皇帝终告不治,传佛爷旨:以后举哀之人班次要齐集,哀声要合韵,不准懈怠!

*****光绪朝:
* 总管几易:韩福禄--白兴泰---边得奎(前面提及这名旦角)---何庆喜
* 同治去世4年多之后,终于“山陵奉安”。光绪5年,边得奎急于开戏,上奏后,3月终于准备开锣唱戏。
* 光绪6年,两宫上传挑拣着补弋腔《萝卜行路》、 《玉面怀春》,可能是一种怀旧。
* 7年,慈安暴卒。又开始为期两年的服期。
* 9年,6月12日,慈安服期27个月刚满,一天都没再等,第二天宫里就开始唱戏。其实距离开禁前3个月,慈禧已急不可耐在民间戏班挑选角色,服期一满,就可以看到京城新戏和新角色的演出。其中各行角色都是好角,但不是最负盛名。几年以后,杨月楼、谭鑫培、孙菊仙等名角才相继挑入昇平署。
* 慈禧擅权后,给伶人赏赐非常随意,随着演戏次数越来越多,赏银数也逐渐增加。但历来对稍微使她不满意的人绝不留情面,性格喜怒无常在戏曲档案里可见一斑。边得奎动不动就被罚去3个月、六个月俸禄,全年无粮饷,全靠赏银维持生计了。
* 光绪12年,孙菊仙(此时为京城最负盛名的唱功老生),年40岁。时小福(同光时期著名旦角),年38岁,挑入昇平署。
* 光绪14年,杨月楼(杨小楼之父 ,名噪一时的武生),年40岁。王桂花(即王楞仙 ,著名小生),挑入昇平署,每月食银2两、白米十口、公费制钱10串。
* 光绪16年,谭鑫培(42岁)、陈德霖(29岁)被挑入。(据王瑶卿说慈禧看花名册上鑫字,说要那么多金子干嘛,有一个就够他花了。于是昇平署总管把鑫字改金字,宫中档案一律写成谭金培,他在民间未用过此名。)谭经常能拿到较多赏银,而且越来越多,到光绪34年,戏后常能拿到60两银子,收入丰厚。
* 17年杨月楼病故。
* 19年,京城最大的角儿进宫当差,慈禧仍不满足,她要看各个著名戏班的戏。此后几年,三庆、四喜、玉成、同春不断轮流入宫,实为前所未有。直到庚子之乱,才停止召外班入宫唱戏。七月档案,初一看三庆班伺候戏十四出,初五看四喜班伺候戏十二出,到十五日,连续看了七个戏班,每个戏班十余出。每次看外班花费不菲,内务府账单,一个戏班进宫一场戏要支付三四百两银子。对于戏班来说,都以进宫演戏为荣,可算名利双收。根据内务府统计,光绪19年7至12月,半年间给于外班的赏银比道光朝裁退全体民籍伶人每年节省的7000多两银子要多出一倍。此年,著名琴师孙佐臣入昇平署,他是与几年后进入的梅雨田齐名的。
* 21年,某日上传,是有里边外班承应戏,俱用大堂的单皮鼓,不准用小堂的单皮鼓。某日上传,宴戏弋腔加苏锣。光绪提到的锣鼓运用,非常专业。清末昇平署鼓师鮑桂山称光绪嗜好演奏鼓板,被囚禁瀛台时也经常带随手演奏曲牌。
* 21年光绪万寿连演3天,此时内廷已以乱弹为主,某一出昆腔反而要注明。
* 22年,颐和园修好以后,慈禧无论冬夏经常住园子里,光绪进城就在内学叫上几名太监跟去唱曲子。
此年德珺如亦出现在名单里。
* 23年,正月十六传旨,以后接送驾吹【傍妆台】、【柳摇金】、不传不准吹【一枝花】。晚上伺候福禄寿灯,吹凡字调【傍妆台】。
* 23年,十月十一日,太后万寿节,仁寿殿近支王公宗亲宴,上躬进舞一次。恭亲王等皆彩衣进舞(十对,皆两次)……已传晚间看灯……乘轮至排云门外,俟良久,慈驾乘船来,诸臣跪迎三叩,退至东边灯仗外观福禄寿排字,次龙灯,闻恭邸说道光年山高水长亦有灯戏,排大有年三字也。戌初毕,恭邸奏群臣三叩首、又三叩首,仍由轮船至马头……三日听戏公用,每人38两,共53人。【见翁同龢日记,见恭邸提道光年句,不由心发酸)(赏戏是对官员恩赏,但官员看戏要支付各种开销,这也是经济负担。)
* 24年,总管面奉懿旨,以后皇上如若要些响器家伙,等先请旨。(嘿嘿,戊戌变法后,慈禧光绪关系破裂,导致喜欢打鼓板的皇帝要些响器家伙还需要得到太后允许。)
* 25年,十月初十为太后万寿节,慈禧允许外班入宫演戏在重大节庆或万寿节可用昇平署的行头,平时则禁止。内廷行头制作十分精致,绝非外班服饰所能相比。(首博见马连良的行头,叹为观止,内廷行头当如何?)
* 光绪26年,三月十五日 老佛爷传,《天雷报》添五雷公、五闪电。张继保魂见雷祖打八十后,改小花脸。添开道锣、旗牌各四个;中军一名,众人求赏,白: “求状元老爷开恩,赏给二老几两银子,叫他二老回去罢。”碰死后,状元白:撇在荒郊。 【这一日,谭鑫培演出了《天雷报》,是状元张继保对养父母忘恩负义的故事。慈禧下旨改动此剧,意在影射被她扶上帝位的光绪载湉】
5月15日慈禧西行避难前最后一场戏《蝴蝶梦》《锁阳关》。7月21日西行避难。
7月21后,八国联军抢去颐和园收存的昇平署衣靠奎杂行头切末等项,连箱63只,圆笼22挑。第二年城内昇平署再被德国兵抢去行头、巾帽、旗帜等39箱,本街巡捕假充洋人拿去行头旗帜不计其数……
* 28年,回鸾前一个月,慈禧就布置了昇平署接驾的差事。德胜乐伺候。
* 6月挑得老生汪桂芬。
* 大量民籍伶人入宫后,太监演出明显减少,于是有时没上场太监也写到赏单上,精细的慈禧居然发现有太监混领赏银。档案记,这年每次演出后赏银达到数百两乃至千余两之多,远超庚子之前。
* 29年,首领孙义福传旨,以后万岁爷那不准言语差事!(口气严厉,连昇平署演戏这等小事也不许光绪与之商谈。)
这一年记载:谭鑫培这一年在宫中演出的主要剧目:卖马、空城计、一捧雪、盘河战、打嵩、乌盆记、洪羊洞、庆顶珠、伐东吴、黄鹤楼、定军山、乌龙院等。汪桂芬有:二进宫、打金枝、御碑亭、六殿、钓金龟、樊城昭关、洪洋洞,朱砂痣等。他们合演有战长沙、探母等。
* 30年,挑得福寿班王瑶卿,旦。钱金福,净。旨意不准侯俊山离去。(王瑶卿时年24岁,京城新出的红角。)
* 慈禧不满太监伶人技艺,因无法和民籍伶人相比,同台演出更显稀疏平常。他们的地位也不如道光同治太监独占内廷戏台的时期。
乾隆年间,曾明令禁止秦腔和乱弹,时过境迁,光绪末年,这俩已成内廷主要曲种。
* 32年,挑得杨小楼教习。
* 33年,挑得朱素云教习。(当年德珺如、朱素云、姜妙香,皆能以唢呐唱叫关。)
* 34年,十月光绪慈禧隔日龙驭上宾。有事见差事档。这年谭鑫培、杨小楼演《连营寨》。刘备设灵堂哭祭关羽张飞,誓灭东吴。陆逊为帅抵御蜀军。刘备不顾劝阻在山林中连营7百里。陆逊放火烧营,大败蜀军。刘备几丧身。亏诸葛遣赵云来救,才得残兵溃退白帝城。备愧愤交加,病危之际托孤诸葛,继而死去。此时谭鑫培已61岁,技艺炉火纯青,经他排演,刘备成为唱工并重的主角。慈禧特意为此剧在江南制作了全套新行头,这套行头至今保存在故宫博物院。6月25日,光绪万寿节期间,慈禧有意安排这出哭灵戏在颐和园三层大戏台展示了全套传统的丧服。天子寿辰前夜演出哭灵戏,曾被看作不祥之兆。(慈禧直到死期临近,仍然对光绪帝耿耿、耿耿啊于怀。)
* 名鼓师鮑桂山说,光绪不止听戏并且相当内行,喜欢乐器,爱打鼓,尺寸、点子都非常讲究,够得上在场上做活的份,不过没真上过场。“御制朱奴儿”就是光绪的打法。
* 34年昇平署库存戏,除昆腔类梆子类外,还有乱弹类300余出,连台本戏31部,全是西皮二黄。
*****宣统朝:三年,服期结束,内廷恢复演戏。从赏银数量来看,隆裕摆出了和慈禧相仿的排场。
* 到武昌起义,宫中演戏停止。期间一共7个月演了74场戏。其中只有14出昆腔和弋腔,外加《弹词》等。
*辛亥之后,太监科班仍然存在,并有民籍教习。数年后入不敷出这种挥霍,十六口金编钟抵押给了盐业银行。
*清亡近十年,昇平署人数比道光同治年还要多出一倍。
*溥仪大婚,演出三场全是名角。如,13日,传富连成班外串盖叫天、小翠花、郝寿臣、尚小云、谭小培……添传余叔岩。
*紫禁城最后一出戏,赏银创新高,梅兰芳、杨小楼当日双出,故每人300元。余叔岩200元。他们仨当时名震京师,又得额外赏赐文玩衣料。另,马连良120元、尚小云160元、姚玉芙100元、姜妙香100元、。。。富连成班550元。是日霸王别姬杨小楼和梅兰芳。(梅兰芳舞台生活40年记此事)


 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